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體育運動的醫務監督
醫務監督室運用醫學、生理學和衛生學內容和方法,對從事體育的人(包括運動員)的身體進行全面檢查和觀察,評價其發育水平、訓練水平和健康狀況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第一節健身運動的醫務監督(一)身體姿態檢查1.人體直立位的正確姿勢立正時,從后面看,人體頭、頸、軀干和兩足跟間應在以垂直線上,兩髂嵴應在有水平線上;從側面看,頭頂(其在水平延長線上)、耳屏前、肩峰、股骨大轉子、腓骨小頭和外踝尖各點應在同一直線上;脊柱呈正常的生理彎曲。若不符合上述標準,則說明站立位置不正常。一、體格檢查2.脊柱形狀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直立時,若用細繩系一重錘與身體中線自然下垂,與身體正中線自然下垂,脊柱的所有棘突應與細繩保持一致,若有偏離現象,且偏離距離大于0.5厘米時為側彎。常見脊柱側彎的類型有“C”形和“S”形。從側面看,正常人脊柱有四個生理性前曲,胸部和骶部向后曲。在某些情況下(如老年人、佝僂病、脊柱骨折等),生理性彎曲會發生變化,使脊柱前凸或后凸。3.胸廓形狀胸廓橫徑與前后徑之比有年齡差異。在嬰幼兒期,前后徑與橫徑基本相同。到青年期,橫徑與前后徑之比約為4:3、桶狀胸(前后徑加大,與橫徑之比幾乎達到1)、雞胸、漏斗胸(前胸部呈凹陷狀)和不對稱胸等4.腿型與足形人體的腿形有正常腿、“O”形腿、“X”形腿三種。在兩足靠攏時,兩膝間隙在1.5厘米以下的為正常,若超過1.5厘米為“O”形腿。兩膝靠攏時,兩足分開達1.5厘米以上為“X”形腿。足形的檢查主要查足弓,一般普查常用印跡法和形態測量法,即在足內側作一切線,量切線與足跡間空白區與足跡寬度之比。空白寬度大于足印跡寬為正常足,等于為輕度扁平足,小于為中度扁平足,無空白為重度扁平足,空白最寬處無足印跡為高足弓。(二)體制測量與評價1.身高身高是人體發育過程中一個反映人骨骼發育及身體縱向發育水平的重要指標。2.體重體重是反映人體骨骼、肌肉、皮下脂肪等重量綜合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體重受年齡、性別、生活條件、氣候條件及體育鍛煉等因素影響。我國男女標準體重的計算結果如下: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或105或110)(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減100:;身高在166~175厘米者減105;身高在176~185厘米以上者減110)。標準體重±10%均為正常,超過10%~19%為超重,超過20%為肥胖。3.胸圍胸圍的大小反應器官、胸部肌肉的發育情況。4.心肺耐力(1)評價的意義:心肺耐力是指肌肉、神經循環和呼吸等系統維持長時間活動的能力。
①臺階試驗。
②12分鐘跑。5.肌力和肌肉耐力6.柔韌素質7.身體成分身體成分是指機體內各組織、器官的總成分。它包括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脂肪成分稱體脂重,它占體重的百分比是體脂率;非脂肪成分又稱瘦體重或去脂體重,它包括內臟、骨骼、肌肉水分和礦物質等成分的重量。在身體成分中,脂肪和肌肉的可變性較大,受身體發育、健康、營養、遺傳、體育鍛煉、性別、年齡等因素影響。體重指數計算公式:BMI=實際體重(kg)/身高(m)2
二、運動鍛煉的醫務監督(一)運動鍛煉內容運動鍛煉的內容主要根據運動者所要達到的目的而定。(二)運動鍛煉的控制
1.運動強度
在有氧運動中,運動強度取決于走或跑的速度、蹬車的功率、爬山時的坡度等。
2.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
耐力性運動(有氧訓練)的持續時間應為20~60分鐘,其中達到適宜心率的時間須在10分鐘以上;醫療體操持續的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
3.重復次數、完成組數及間隔時間
在力量和柔韌性練習中,應規定每個練習需重復的次數(次/組)、一共完成幾組以及次一次、組與組之間間隔。不同鍛煉方法將收到不同的鍛煉結果。
4.運動頻率
運動頻率是指每日或每周運動次數。一般每日或隔日運動一次,但應視運動負荷大小而定。運動負荷較大時,休息間隔時間可稍長些。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可使機體得到“超量恢復”,收到更好的鍛煉結果。第二節
學校體育的醫務監督一、體育課的醫務監督
對體育課的醫務監督,主要是看體育課的健康分組是否符合醫務監督的要求;對體育課的全過程進行醫學觀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看體育課教案中生理負擔的安排是否符合醫務監督要求。1、體育課的健康分組(1)分組的依據:
①健康狀況;
②身體發育狀況;
③生理功能狀況;
④運動史和身體素質狀況。;(2)健康分組的方法:①
基本組;
②準備組;
③醫療體育組。(3)注意事項:
分組時要在學期初,要在體檢的基礎上進行,要適時調整。(4)體育鍛煉的禁忌:
體溫升高的急性疾病;各種內臟疾病的急性期;具有出血傾向的疾病;惡性腫瘤等。(三)醫務監督的內容和方法:
取決于課的具體任務和查的目的。
一般可檢查幾個人,挑選健康狀況相同,但身體素質和功能狀況不同的學生進行觀察和比較,以了解體育課對不同學生的影響。1、
觀察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機體反應;2、
觀察課的組織和教法;3、
觀察和檢查運動環境、場地設備的衛生條件。(四)醫學觀察的結果的評定:根據醫學觀察的內容,對檢查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評定。二、體育課生理負擔量的測量與評定
通過體育課生理負擔量的測量,可以了解運動量的大小,觀察機體對體育課的反映和評定學生身體功能水平,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有實驗證明,脈博超過每分鐘180次,運動時間達到20分鐘以上,T細胞免疫功能即下降,約12小時才能恢復。因此一般學校體育課中的最高脈搏不超過每分鐘180次為宜。第三節
競技體育的醫務監督一、自我監督(一)自我監督的意義自我監督是指體育運動參加者在訓練和比賽期間采用自我觀察和簡單易行的醫學檢查方法,對健康狀況、身體反應、功能狀況及比賽成績進行記錄和分析。
(二)自我監督的內容和方法
自我監督包括主觀感覺和客觀檢查兩個方面。
1.主觀感覺(1)精神狀態(2)運動心情(3)不良感覺(4)睡眠(5)食欲(6)排汗量
2.客觀檢查
(1)基礎脈搏(晨脈)(2)體重(3)運動成績二、運動負荷的醫學監測(一)脈搏脈搏是反映人體機能的靈感指標。運動過程中脈搏的快慢能反映運動量的大小、訓練的強度和密度,并能評定運動員的機能狀況和訓練水平,而且測定的方法簡單易行。脈搏正常范圍是60~100次/min。(二)血壓正常成人動脈收縮壓小于18.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于等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如果收縮壓大于等于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大于等于12.6千帕(95毫米汞柱),則稱為高血壓。(三)心功指數根據安靜時的心率和血壓,可計算布蘭奇心功指數,該指數全面的反映心臟和血管的功能。
布蘭德心功指數=心率×(收縮壓+舒張壓)/100布蘭德心功指數在110~160范圍內為心血管功能正常,平均值是140.如果超過200,可能是過度訓練或機體功能狀態不良的表現,或有心血管疾病,應做進一步臨床檢查。(四)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是反映人體在有氧極量運動負荷時心肺功能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估計運動員身體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據。(五)肺活量和最大通氣量肺活量和最大通氣量是評價肺通氣功能的指標,其值的高低反映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和有氧能力。(六)尿蛋白正常人尿中無蛋白或偶有蛋白。因運動導致的一過性蛋白尿,稱為運動性蛋白尿。正常情況下運動性蛋白尿與數小時至24小時恢復正常。運動性尿蛋白經休息、調整負荷后會逐漸減少、消失。如仍不消失,甚至不運動仍有蛋白尿,提示可能是病理性蛋白尿,如腎炎等,應停止訓練,并作進一步檢查。(七)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具有攜氧功能的含鐵蛋白質。我國標準正常男子血紅蛋白含量為每升120~160克,女子為每升105~150克。(八)心電圖心電圖反映了心肌的生物電變化,與心肌的自律性、興奮性和傳導性有關,能較敏感地反映心肌的電生理變化。心電圖既是臨床上檢查心肌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優惠觀察運動員機能狀況的重要指標。三、比賽期間的醫務監督——學校田徑運動會的醫務監督(一)賽前醫務監督(1)堅持賽前體格檢查:無論是田徑運動會還是其他單項比賽,有條件的學校,賽前要對每個運動員進行體格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心血管系統和運動系統,如側安靜脈搏、血壓、心臟聽診、X線胸透、關節檢查和詢問近期傷病情況。(2)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是調整賽前身體功能狀態和縮短進入工作狀態時間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運動性傷病的主要手段。(3)做好比賽程序的組織和編排工作:要安排運動員的年齡、性別進行分組。(4)做好場地、器材等準備工作:賽前應對比賽場地、器材和運動服裝進行認真的安全檢查,如對越野跑沿途的地形、交通及急救點的位置作詳細的調查。(5)做好賽前各種宣傳、教育工作:在賽前出專欄介紹田徑比賽的有關知識,包括比賽后有關醫務監督和急救方面的知識。特別是春季和冬季運動會,氣溫較低,要強調做好準備活動,以防受傷。(二)賽中醫務監督(1)比賽現場必須配備醫護人員(2)在比賽中應做好飲料供應(3)比賽中要嚴格遵守各項比賽規則,發揚高尚的體育道德風尚,不要做出可能傷及對方的粗野動作。(三)賽后醫務監督比賽結束后,運動員的比賽任務雖已結束,但醫務監督工作并未結束。(1)做好賽后體格檢查: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在賽后有針對性和選擇性的進行體檢,測定某些生理、生化指標(如脈搏、血壓、體重、尿蛋白、心電圖、功能試驗等),詢問運動員的自我感覺,觀察機體的恢復狀況。如發現異常,應分析原因并及時處理。(2)消除賽后疲勞:賽后應采取多種方法消除因比賽引起的疲勞。(3)注意對疾病的預防:緊張劇烈的比賽后,體力消耗大,身體機能下降,導致抵抗力減弱,容易被疾病侵襲。所以要特別注意對感冒及其他疾病的防治。(4)注意總結,安排下一階段的訓練。四、過度訓練的診斷與恢復(一)過度訓練的原因1.訓練安排不當2.比賽安排不當3.其他原因(二)過度訓練的診斷(1)早期癥狀(2)中期和后期(三)過度訓練的處理過度訓練的處理的關鍵是早期發現,及早處理。基本原則是消除病因、調整訓練內容或改變訓練內容或改變訓練方法,以及對癥治療。第四節
運動性疲勞與疲勞消除一、運動性疲勞概念(一)運動性疲勞的概念運動性疲勞是指生理過程不能持續其機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各器官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運動員運動水平的提高就是疲勞—恢復—在疲勞—再恢復的良性循環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學成數(同步練習)六年級下冊含答案
- 徐州工程學院《工程制圖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學語文經典散文解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雙河市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江蘇理工學院《法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宿州航空職業學院《高等數學提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職業大學《企業經營管理沙盤》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州市八縣協作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牽引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
- 360色彩基礎知識課件
- 15 青春之光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2024年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內蒙古賽區初賽試卷(解析版)
- 第七屆北京市大學生模擬法庭競賽第二輪賽題A
- 熱固板施工方案
- 彎矩調幅計算例題(共4頁)
- 基礎工程柱下獨立基礎課程設計
- 加油機計量作弊新動向解析與查處技巧加油機反作弊資料(二)
- 《燕子》 說課ppt
- 《血管超聲檢查指南》
- 房建工程質量監理平行檢驗記錄表(130張)_secret
- PPT《讓好習慣伴我成長》主題班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