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液壓與氣壓傳動(第4版)左健民主編主講:
葉俊杰教學安排緒論(2學時)第一章流體力學基礎(10學時)第二章液壓動力元件(6學時)第三章液壓執行元件(4學時)第四章液壓控制元件(8學時)第五章液壓輔助元件(2學時)第六章液壓基本回路(6學時)第七章典型液壓傳動系統(2學時)第十章氣壓傳動基礎知識
(2學時)
液壓傳動所用的工作介質為液壓油或其它合成液體,氣壓傳動所用的工作介質為空氣由于這兩種流體的性質不同,所以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又各有其特點。
液壓傳動傳遞動力大,運動平穩,但由于液體粘性大,在流動過程中阻力損失大,因而不宜作遠距離傳動和控制;
氣壓傳動由于空氣的可壓縮性大,且工作壓力低(通常在1.0MPa以下),所以傳遞動力不大,運動也不如液壓傳動平穩,但空氣粘性小,傳遞過程中阻力小、速度快、反應靈敏,因而氣壓傳動能用于遠距離的傳動和控制。
空氣的可壓縮性大,氣壓傳動系統的速度穩定性差,位置和速度控制精度不高。
液壓傳動以液體的壓力能傳遞動力
液壓傳動以液體的流量傳遞運動
液壓傳動過程中經過能量轉換液壓傳動工作過程分析:
液壓傳動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兩次三.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的組成機床工作臺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圖液壓動力元件:齒輪泵、葉片泵、柱塞泵液壓執行元件;液壓馬達,液壓缸液壓控制元件:方向控制閥芯,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液壓輔助元件:管路、郵箱、過濾器、密封裝置、蓄能器第一節液壓傳動的工作介質第二節液體靜力學第三節液體動力學第四節定常管流的壓力損失計算第五節孔口和縫隙流量第六節空穴現象和液壓沖擊第一章流體力學基礎體積壓縮系數κ,即單位壓力變化下的體積相對變化量來表示
κ=-1△p-△VV0液體體積壓縮系數的倒數,稱為體積彈性模量K,簡稱體積模量。即K=1/κ
。2.可壓縮性-3.粘性液體在外力作用下流動(或有流動趨勢)時,分子間的內聚力要阻止分子相對運動而產生的一種內摩擦力,這種現象就叫粘性。Ft=μAdu—dy式中μ稱為粘性系數或粘度,是衡量液體粘性的標準。粘度μ稱動力粘度,單位Pas(帕秒)。以前沿用的單位為P(泊,dynes/cm)即μ=—dyduFt—/A=—dyduτ/液體流動時相鄰液層間的內摩擦力Ft
與液層接觸面積A﹑液層間的速度梯度du/dy成正比即第二節
液體靜力學一、液體靜壓力及其特性二、液體靜壓力基本方程三、壓力的表示方法及單位四、帕斯卡原理五、液體靜壓力對固體壁面的作用力§1-2.1液體靜壓力及其特性(一)液體的靜壓力
作用在液體上的力有兩種類型:質量力和表面力。質量力:作用在液體的所有質點上(重力、慣性力)表面力:作用在液體的表面上,如切向力和法向?!?-2.3壓力的表示方法及單位1.壓力的表示方法
絕對壓力:以絕對真空作為基準所表示的壓力相對壓力:以大氣壓力作為基準所表示的壓力(表壓)由于大多數測壓儀表所測得的壓力都是相對壓力,故相對壓力也稱表壓力。絕對壓力相對壓力關系絕對壓力與相對壓力的關系為:絕對壓力=相對壓力+大氣壓力
絕對壓力小于大氣壓時,負相對壓力數值部分叫做真空度。即真空度=大氣壓-絕對壓力
由此可知,當以大氣壓為基準計算壓力時,基準以上的正值是表壓力,基準以下的負值就是真空度?!?-2.5液體靜壓力對固體壁面的作用力
活塞上的力:F=PA=πD2——4p圖b和圖c作用力為d
為承受部分曲面投影圓的直徑F=PA=p2——4dπ
當固體壁面是曲面時,作用在曲面各點的液體靜壓力是不平行的,曲面上液壓作用力在某一方向上的分力等于液體靜壓力和曲面在該方向的垂直面內投影面積的乘積。第三節液體動力學基本概念理想液體、定常流動、一維流動、跡線、流線、流管、流束、通流截面、流量、平均流速、層流、紊流、雷諾數液體流動基本方程
流量連續性方程(質量守恒)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動量方程§1-3.2液體流動基本方程一.流量連續性方程(質量守恒定律)
圖1-5連續性方程推導簡圖設液體作定常流動,且不可壓縮,在微小截面上各點的速度可以認為是相等的。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dt時間內流入此微小流束的質量應等于從此微小流束流出的質量,故有由于兩通流截面是任意取的,故有
上式稱為不可壓縮液體作定常流動時的連續性方程。它說明通過流管任一通流截面的流量相等。此外還說明當流量一定時,流速和通流截面面積成反比。如用平均速度表示,得二.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
伯努利方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動液體中的表現形式。要說明流動液體的能量問題,必須先講述液流的受力平衡方程,亦即它的運動微分方程。實際液體總流的伯努力方程例液壓泵裝置如圖所示,油箱和大氣相通.試試分析吸油高度h對泵工作性能的影響.以油箱液面為基準面,對油箱液面1--1和泵進口處截面2---2列伯努利方程解:吸油口真空度為:1把油液提升到一定高度所需壓力2產生一定流速所需壓力3吸油管內壓力損失吸油口真空度包括:初始條件:三、動量方程
液體作用在固體壁面上的力,用動量定理來求解比較方便。動量定理指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的大小等于物體在力作用方向上的動量的變化率,即在定常流動下,上式可表示為:第四節
定常管流的壓力損失計算
實際液體具有粘性,在流動時就有阻力,為了克服阻力,就必然要消耗能量,這樣就有能量損失。就是伯努力方程中的損耗項。沿程壓力損失:
油液沿等直徑直管流動時由于內外摩擦力引起的損失。局部壓力損失:油液流經局部障礙(如彎管、接頭、管道截面突然擴大或收縮),油液與固體壁面碰撞和摩擦。一、流態、雷諾數1.層流和紊流(湍流)2.雷諾數(與流速、管徑運動粘度有關)圓管道:非圓截面管道:雷諾數相同則液體流動狀態相同。第五節
孔口和縫隙流量一、孔口液流特性:
在液壓系統的管路中,裝有截面突然收縮的裝置,稱為節流裝置(如節流閥)。當小孔的通流長度與孔徑之比l/d≤0.5時稱之為薄壁小孔,如圖1-10所示。收縮現象:1-1截面處流速較低,流過小孔時液體質點突然加速,慣性力作用下形成收縮面2-2.這一過程造成能力損傷,使油液發熱。收縮系數:收縮截面面積與孔口截面面積之比。1.流經薄壁小孔的流量
圖1-10由伯努力方程推出液流通過薄壁小孔的流量:式中Cd=CvCc為小孔流量系數(Cc為收縮系數,A為孔口面積)。二.流經細長小孔的流量計算:
所謂細長小孔,一般指小孔的長徑比l/d>4時的情況。液體流經細長孔時,一般都是層流狀態??捎蓪恿髁髁坑嬎愎将@得細長小孔流量:薄壁小孔的流量:影響流量的因素:粘度(油溫)壓力差節流閥等元件做成薄壁孔形式例:如圖液壓系統中,已知泵的流量,液壓缸內徑100mm,負載F=30KN,回油腔壓力近似為零,液壓缸的進油管d=20mm,總長即為管的垂直高度H=5m,進油路總的局部阻力系數,油液密度為,工作溫度下的運動粘度求:泵的供油壓力。解題思路:1.多兩截面需要用到伯努力方程2.求出兩個截面的速度3.求出兩截面的動能系數4.分析層流還是紊流5.確定壓力損失系數,沿程壓力損失,局部壓力損失。(本題中局部壓力損失已知)在截面1-1和截面2-2之間列伯努力方程:1-1面為層流:2-2面為層流:第六節
空穴現象和液壓沖擊空穴現象:流動的液體,如果壓力低于其空氣分離壓時,原先溶解在液體中的空氣就會分離出來,從而導致液體中充滿大量的氣泡,這種現象稱為空穴現象。
氣蝕現象:由于空穴現象產生的氣泡隨液體流到較高壓力處,氣泡承受不了高壓而破裂,產生局部液壓沖擊。當附著在金屬表面的氣泡破滅,它所產生的局部高溫高壓會使金屬剝落。液壓沖擊
在液壓系統中,由于某種原因使液體壓力突然產生很高的峰值,這種現象稱為液壓沖擊。
產生原因:閥門突然關閉或運動部件快速制動的場合
第二章液壓動力元件液壓系統組成:液壓執行元件液壓動力元件液壓控制元件液壓輔助元件液壓系統是以液壓泵作為向系統提供一定的流量和壓力的動力元件,液壓泵將原動機(電動機或內燃機)輸出的機械能轉換為工作液體的壓力能,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第一節液壓泵概述第二節齒輪泵第三節葉片泵第四節柱塞泵第五節液壓泵的噪聲第六節液壓泵的選用本章目錄
常用的液壓泵及液壓馬達按其結構形式可分為三大類:齒輪式葉片式柱塞式齒輪式液壓泵齒輪式液壓馬達葉片式液壓泵葉片式液壓馬達柱塞式液壓泵柱塞式液壓馬達第一節液壓泵概述
一.液壓泵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1.液壓泵的工作原理液壓泵是靠密封容腔容積的變化來工作的。一般稱為容積式液壓泵。當凸輪1由原動機帶動旋轉1-凸輪;2-柱塞;3-泵體
4-彈簧;5.6-單向閥2.液壓泵的特點(1)具有若干密封而又可以周期性變化的的空間容積由小變大-----吸油;容積由大變小----壓油(2)油箱內液體的絕對壓力必須恒等于或大于大氣壓力這是容積式液壓泵能夠吸入油液的外部條件。因此,為保證液壓泵正常吸油,油箱必須與大氣相通,或采用封閉的充壓油箱。
(3)具有相應的配流機構(單向閥、油箱)將吸液腔和排液腔隔開,保證液壓泵有規律地連續吸排液體。液壓泵地結構原理不同,其配流機構也不相同。二.液壓泵的主要性能參數流量與排量(1)
排量V
指在無泄漏情況下,液壓泵轉一轉所能排出的油液體積??梢?,排量的大小只與液壓泵中密封工作容腔的幾何尺寸和個數有關。(2)
理論流量qt
指在無泄漏情況下,液壓泵單位時間內輸出的油液體積。其值等于泵的排量V
和泵軸轉數n的乘積,即
液壓泵的功率1)輸入功率Pi
驅動液壓泵的機械功率,由電動機或柴油機給出,即
2)輸出功率po
液壓泵輸出的液壓功率,即泵的實際流量q與泵的進、出口壓差Δp的乘積。第二節齒輪泵液壓泵分為定量泵和變量泵。齒輪泵是液壓系統中廣泛采用的一種液壓泵,結構上分為外嚙合齒輪泵和內嚙合齒輪泵。外嚙合齒輪泵應用廣泛。一.外嚙合齒輪泵(一)外嚙合齒輪泵的工作原理右側的齒輪逐漸脫離嚙合,密封容腔的體積逐漸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經泵的吸油口進入這個腔體,因此這個容腔稱為吸油腔。(三)外嚙合齒輪泵的結構特點和優缺點外嚙合齒輪泵的泄漏、困油和徑向液壓力不平衡是影響齒輪泵性能指標和壽命的三大問題。1.泄漏外嚙合齒輪泵的泄漏存在著三個可能產生泄漏的部位:齒輪端面和端蓋間(泄漏量75%-80%)
;齒輪外圓和殼體內孔間以及兩個齒輪的齒面嚙合處。2.困油為了使齒輪平穩地嚙合運轉,根據齒輪嚙合原理,齒輪的重疊系數應該大于1,即存在兩對輪齒同時進入嚙合的時候。封閉容腔先隨齒輪轉動逐漸減小以后又逐漸增大。容腔減小:容腔增大:使被困油液受擠壓而產生高壓,并從縫隙中流出,導致油液發熱,同時也使軸承受到不平衡負載的作用;會造成局部真空,使溶于油液中的氣體分離出來,產生氣穴。消除困油方法開槽原則:封閉容腔減小,讓卸荷槽與泵的壓油腔相通,這樣可使封閉容腔中的高壓油排到壓油腔中去;
封閉容腔增大,使卸荷槽與泵的吸油腔相通,使吸油腔的油及時補入到封閉容腔中,從而避免產生真空,這樣使困油現象得以消除。兩端蓋板上開一對矩形卸荷槽卸荷槽消除困油現象的方法注意事項:在開卸荷槽時,必須保證齒輪泵吸、壓油腔任何時候不能通過卸荷槽直接相通,否則將使泵的容積效率降低很多。若卸荷槽間距過大則困油現象不能徹底消除。3.徑向不平衡力原因:1.壓油腔壓力高
,
吸油腔壓力低2.壓力油沿齒頂圓周泄漏使壓力沿齒輪旋轉方向遞增工作壓力越大,徑向不平衡力越大。后果:軸彎曲,齒頂接觸泵體。解決辦法:減小壓油口,單向旋轉。第三節葉片泵葉片泵按結構可分為單作用式(完成一次吸、排油液)和雙作用式(完成兩次吸、排油液)兩大類。單作用葉片泵多用于變量泵,雙作用葉片泵均為定量泵。一.單作用葉片泵密封容腔:轉子轉動時,于離心力作用,葉片頂部始終壓在定子內圓表面上。1.單作用葉片泵工作原理(密封容積和變化)吸油腔和壓油腔:
2.特點:1.
變量泵:改變定子和轉子的偏心。2.葉片底部通油3。由于轉子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單作用葉片泵不適合用于高壓工況。二.雙作用葉片泵(定量泵)定子配油盤工作原理:密封容積和變化
葉片數:當葉片數為4的整數倍并且大于8。定子曲線:葉片傾角:為保證葉片所受合理與運動方向一致,減少葉片受彎的力,葉片前傾一定角度。徑向力:轉軸所受徑向力平衡,無徑向不平衡力。根部通油:定量泵:雙作用葉片泵轉一轉,吸。壓油各兩次,為定量泵泵。結構特點:三.限壓式變量葉片泵1.工作原理及特點:轉子軸向固定不動,定子隨著出油口壓力與彈簧壓力差左右擺動。定子左邊控制活塞作用著泵的出口壓力油,右邊作用著調壓彈簧力。當壓力進一步增大,泄漏量增加。偏心距所產生的流量剛好能補償泵的內部泄漏時,泵的輸出流量為零。這意味著不論外負載如何增加,泵的輸出壓力不會再增高。這也是“限壓”的由來。既是定量泵又是變量泵外反饋式:液壓泵出口壓力油引到柱塞上,再加到定子上第四節柱塞泵
柱塞泵是依靠柱塞在缸體中往復運動,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積發生變化來實現吸油、壓油的。
工作壓力高:主要零件均受壓力
易于變流量:僅需要改變柱塞行程
徑向柱塞泵:
配流軸式徑向柱塞泵
閥配流徑向柱塞泵軸向柱塞泵:斜盤式軸向柱塞泵
斜軸式無鉸軸向柱塞泵分類:柱塞泵按柱塞的排列和運動方向不同第三章液壓執行元件第一節液壓馬達第二節液壓缸液壓泵、馬達的圖形符號第一節液壓馬達液壓執行元件是將壓力能轉化為機械能,它包括液壓缸和液壓馬達。從能量轉換的觀點來看,液壓泵與液壓馬達是可逆工作的液壓元件,因為它們具有同樣的基本結構要素--密閉而又可以周期變化的容積和相應的配油機構。但實際是不可逆的。馬達要求可以正反轉馬達在輸入壓力油條件下工作,因而不必具備自吸能力。二、液壓馬達的工作原理1.葉片式液壓馬達工作原理:壓力油與壓油腔相通,按“差動面積”原理工作。優點:體積小、重量輕、慣性小,缺點:泄漏量較大,低速工作時不平穩。。液壓馬達要求可以正反轉,葉片徑向放置;為了使葉片根部始終通有壓力油,吸、壓油腔通入葉片根部的通路上設置單向閥;在葉片根部設置預緊彈簧;工作壓力和額定壓力工作壓力是指馬達實際工作時的壓力。
額定壓力是指馬達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按試驗標準規定能連續運轉的最高壓力。排量和理論流量排量是指在沒有泄漏的情況下,馬達軸旋轉一周所需輸入的液體體積。
理論流量是指在沒有泄漏的情況下,達到要求轉速所需輸入液體的流量。效率和功率
容積效率:由于有泄漏損失,為了達到液壓馬達所要求的轉速,實際輸入的流量q必須大于理論輸入流量qt,容積效率為
機械效率:由于有磨擦損失,液壓馬達的實際輸出轉矩T一定小于理論轉矩Tt。機械效率為
液壓馬達的總效率為
液壓馬達的輸入功率為
液壓馬達的輸出功率為
轉矩和轉速
轉矩和轉速是液壓馬達輸出的兩個最重要物理量,是輸出機械能的表現形式。
液壓馬達產生的理論轉矩為
液壓馬達輸出的實際轉矩為三、液壓馬達的性能參數式中,Δp—液壓馬達進、出口的壓力差;w,n—液壓馬達的角速度和轉速。ηm
=TTt—η=ηvηmPi=△pq=△pVnPo=Tw=2πnTTt=Tt=—1△pV2π—1△pVηm2π第二節液壓缸供油作用方式單作用(單方向進油):壓力油只通向缸的一腔,反方向必須依靠外力來實現.雙作用:液壓缸兩個方向的運動都由壓力油的控制來實現.液壓缸是液壓系統中的執行元件,它的職能是將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雙桿式單桿式固定方式缸體固定活塞桿固定1dD1.雙桿式活塞缸雙桿式活塞缸的活塞兩端都有一根直徑相等的活塞桿伸出,它根據安裝方式不同又可以分為缸筒固定式和活塞桿固定式兩種。
運動部件移動范圍較大,安裝形式占地面積大,適用于較大型機械。安裝形式占地面積小,適用于小型機械。
由于雙桿活塞缸兩端的活塞桿直徑通常是相等的,因此它左、右兩腔的有效面積也相等。當分別向左、右腔輸入相同壓力和相同流量的油液時,液壓缸左、右兩個方向的推力和速度相等。式中A為活塞的有效工作面積。
作用力和運動速度2.單桿式活塞缸(無桿腔進油、有桿腔進油)12pAqvp1A2F11F1v2p1q2pdd1)無桿腔進油推力和速度2)有桿腔進油推力和速度3)差動連接特點:兩腔同時通入壓力油由于A1>A2.產生推力差,活塞向右運動有桿腔排出的油液進入無桿腔,加快活塞的速度12pAqvp1A2F331pqq2p=2p=p3dD推力和速度差動缸隨度快,推力小,該結構常被用于機械設備的快速運動中。第四章液壓控制元件
在液壓系統中,通常利用液壓控制閥來對液流的流動方向、壓力的高低以及流量的大小進行預期的控制,以滿足負載的工作要求。
概述
方向控制閥壓力控制閥
流量控制閥第一節概述液壓閥工作原理:利用閥芯和閥體內作相對運動來控制閥口的大小,實現壓力、流量和方向的控制。流經閥口的流量q與壓力差和閥口面積有關,始終滿足壓力流量方程。流量計算符合孔口流量公式。通過薄壁小孔的流量:按用途分類: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方向控制閥
方向控制閥:單向閥、液控單向閥、換向閥、比例換向閥壓力控制閥: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比例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節流閥、調速閥、分流閥、比例流量控制閥第二節方向控制閥一、作用控制液流方向,從而改變執行元件的運動方向。二、分類單向閥換向閥1.單向閥
職能符號
作用:只許油液單向流動,反向不通。背壓閥:(單向閥的變形)彈簧較硬2、液控單向閥
職能符號組成:普通單向閥+小活塞缸§4-2.2換向閥一、換向閥的工作原理:利用閥芯對閥體的相對運動,使油路接通、關斷或變換油流的方向,從而實現液壓執行元件及其驅動機構的啟動、停止或變換運動方向。按閥芯工作時在閥體中所處的位置:二位和三位等
按換向閥所控制的通路數不同:二通、三通、四通和五通等。三位五通換向閥1)手動換向閥二、換向閥結構2)機動換向閥
機動換向閥又稱行程閥,主要用來控制機械運動部件的行程,借助于安裝在工作臺上的檔鐵或凸輪迫使閥芯運動,從而控制液流方向.
3)電磁換向閥
利用電磁鐵的通電吸合與斷電釋放而直接推動閥芯來控制液流方向。它是電氣系統和液壓系統之間的信號轉換元件。1.推桿;2.閥芯;3.彈簧4)液動換向閥(液體操縱,彈簧復位)
利用控制油路的壓力油來改變閥芯位置的換向閥。左圖中閥芯是由其兩端密封腔中油液的壓差來移動的。
1.中位機能閥芯在中間位置時,各油口的連通情況稱為換向閥的中位機能。對于三位閥有中位機能、左位機能和右位機能,三.換向閥的性能和特點兩個方向換向時性能不同P、A、B、O全通,執行元件處于浮動狀態,外力作用下可移動,液壓泵卸荷。制動時油口互通,較O型平穩;換向精度不高。滑閥式換向閥的中位機能A﹑O口連通,P﹑B口封閉,執行元件處于閉鎖狀態,液壓泵不卸荷P﹑A﹑B﹑O全閉,執行元件停止運動。系統不卸荷,液壓缸充滿油液,啟動平穩;制動時突然關閉兩個油口,運動慣性引起液壓沖擊大,換向精度高(油口同時關閉)。P﹑A﹑B口連通,O口封閉,可形成差動回路。兩腔均有壓力油,啟、制動平穩。A﹑B口連通,P﹑O口封閉,執行元件處于閉鎖狀態,液壓泵不卸荷A/B關閉,啟動、制動性能好3)液壓卡緊現象
在中、高壓系統中,當閥芯停止運動一段時間后(一般約5分鐘以后),這個阻力可以大到幾百牛頓,使閥芯重新移動十分費力,這就是所謂的液壓卡緊現象。卡緊原因:臟物進入縫隙;溫度升高,閥芯膨脹;但主要原因是滑閥副幾何形狀和同心度變化引起的徑向不平衡力的作用,其主要包括:
a閥芯和閥體間無幾何形狀誤差,軸心線平行但不重合
b閥芯因加工誤差而帶有倒錐,軸心線平行但不重合
c閥芯表面有局部突起減小徑向不平衡力措施:
1)提高制造和裝配精度
2)閥芯上開環形均壓槽原則:3-5個,寬度0.3-0.5mm,深度0.8-1mm第三節壓力控制閥在液壓傳動系統中,控制油液壓力高低的液壓閥稱之為壓力控制閥,簡稱壓力閥。這類閥的共同點是利用作用在閥芯上的液壓力和彈簧力相平衡的原理工作的。分類按用途: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平衡閥卸荷閥按閥芯結構:滑閥球閥錐閥按工作原理:直動式先導式
§4-3.1溢流閥(一)溢流閥的作用和性能要求
1.溢流閥的作用
在液壓系統中用來維持定壓是溢流閥的主要用途。它常用于節流調速系統中,和流量控制閥配合使用,調節進入系統的流量,并保持系統的壓力基本恒定。用于過載保護的溢流閥一般稱為安全閥。溢流閥按其結構形式和基本動作方式可歸結為:
圖11-調節螺釘
2-螺帽
3-彈簧
4-螺母
5-閥體
6-閥座7-閥心
8-螺堵圖2先導式溢流閥2.先導式溢流閥遠程控制口K,調整主閥上端油液壓力:主閥彈簧閥芯阻尼孔導閥彈簧遠程控制口工作原理:K口打開,遠程控制調壓閥壓力小于溢流閥先導壓力時,p由遠程控制油壓決定;K口堵上,p由先導閥ps
決定。K接油箱,主閥芯上端壓力為0,主閥芯開啟很大。當進油口壓力較低,導閥上壓力不足以克服彈簧5,導閥關閉,閥芯2關閉。壓力增加,導閥開啟,油液經阻尼孔3經導閥回油箱。由于阻尼孔作用,閥芯上端壓力小于下端壓力,主閥芯開啟。由于阻尼孔產生的壓力差較小,彈簧5應該較軟。職能符號減壓閥是使出口壓力(二次壓力)低于進口壓力(一次壓力)的一種壓力控制閥。§4-3.2
減壓閥●p2↑→閥芯上移→閥口減小→Δp↑,
p2=p1-Δp,
p1一定,Δp↑
,
p2↓;●
p2↓→閥芯下移→閥口開大→Δp↓,
Δp↓,
p2↑=ps。工作原理圖直動式減壓閥閥不工作,閥芯位于最下端,進、出油口常開。進油口出油口1.直動式減壓閥溢流閥減壓閥減壓閥和溢流閥區別:減壓閥出油口接負載,控制出油口壓力,導閥要接油箱(卸荷口要單獨接油箱);溢流閥出油口接油箱,控制進油口壓力;是否常開§4-3.3順序閥作用:順序閥利用壓力控制閥口通斷的壓力閥,用來控制液壓系統中各執行元件動作的先后順序。直動式順序閥進油口P較小,進出油口不通。P增加能夠克服彈簧預緊力,閥芯上移。直動式順序閥工作原理:直動式順序閥溢流閥1.順序閥出油口接負載,溢流閥出口接郵箱。2.順序閥進出油口均為壓力油,出油口通向系統另一路壓力油,所以泄油口必須單獨接郵箱。減壓閥順序閥和溢流閥不同:§4-3.4壓力繼電器
壓力繼電器是一種將油液的壓力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電液控制元件。1—柱塞2---杠桿3---彈簧4---開關進油口23
流量控制閥就是依靠改變閥口通流面積(節流口局部阻力)的大小或通流通道的長短來控制流量的液壓閥。
第四節流量控制閥定差減壓閥節流閥(P3A)(P2A1)(P2A2)調速閥=節流閥+定差減壓閥工作原理(減壓、穩壓)p1一定p3↑→閥芯下移→開口h↑→液阻減小p2↑
,Δp
=p3-p2=C;p3↓→閥芯上移→開口h↓→液阻增加
p2↓,Δp
=p3-p2=C。管路和管接頭油箱過濾器密封裝置蓄能器冷卻器分水濾氣器油霧器消聲器第五章液壓輔助元件在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中,輔助元件用來保證系統正常工作。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的輔助元件和其它元件一樣,都是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系統的性能、溫升、噪聲和壽命等的影響很大。因此,對它們的設計(主要是油箱)和選用應予以足夠的重視。第二節油箱一.功用和結構油箱的功用主要是儲存油液,此外還起著散發油液中的熱量、逸出混在油液中的氣體、沉淀油中的污物等作用。防止油液易于散熱和維護。油箱要進行油溫控。油箱內壁要二.過濾器過濾器按過濾精度來分可分為粗過濾器和精過濾器兩大類;按濾芯的結構可分為網式、線隙式、磁式、燒結式、和紙質等;按過濾的方式可分為表面型、深度型和中間型過濾器,下面分別敘述之。三.蓄能器蓄能器用來儲存和釋放流體的壓力能。第六章液壓基本回路BasicHydraulicCircuit
液壓基本回路就是能夠完成某種特定控制功能的液壓元件和管道的組合。
壓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多缸工作控制回路其他回路第一節壓力控制回路
壓力控制回路是利用壓力控制閥來控制系統整體或某一部分的壓力,以滿足液壓執行元件對力或轉距要求的回路,這類回路包括調壓、減壓、增壓、卸荷、平衡和鎖緊等多種回路。(3)多級調壓回路調壓回路
當液壓系統中的某一支油路需要油路較高但流量又不大的壓力油,若采用高壓泵又不經濟,或者根本就沒有這樣高壓力的液壓泵時,就要采用增壓回路。三、增壓回路的作用第一節壓力控制回路單作用增壓缸的增壓回路(只能間歇增壓)雙作用增壓缸的增壓回路(可實現連續增壓)按增壓方式分類:四、卸荷回路的作用卸荷回路的功用是在液壓泵驅動電動機不頻繁啟閉的情況下,使液壓泵在功率損耗接近于零的情況下運轉。二、速度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調速回路快速回路速度換接回路節流調速回路:進油、回油、旁路節流調速回路容積調速回路容積節流調速回路液壓缸差動連接回路雙泵供油回路快速與慢速的換接回路兩種慢速的換接回路
根據流量閥在回路中的位置不同,分為進油節流調速回路、回油節流調速回路(供油壓力不隨負載變化)和旁路節流調速回路(供油壓力隨負載變化)三種回路。二、速度控制回路節流調速回路三大指標:速度負載特性,最大承載能力,功率和效率。工作時溢流閥常開工作時溢流閥常閉
容積調速回路是用改變泵或馬達的排量來實現調速的。主要優點:是沒有節流損失和溢流損失,因而效率高,油液溫升小,適用于高速、大功率調速系統。缺點是變量泵和變量馬達的結構較復雜,成本較高。
二、速度控制回路(二)容積調速回路容積調速回路通常有三種基本形式:變量泵和定量液壓執行元件組成的容積調速回路(恒轉矩調速);定量泵和變量馬達組成的容積調速回路(恒功率調速);變量泵和變量馬達組成的容積調速回路。1.限壓式變量泵和調速閥的容積節流調速回路(三)容積節流調速回路變量泵穩壓工作原理:增大調速閥間:關小調速閥瞬間:
快速運動回路又稱為增速回路,其功用在于使液壓執行元件獲得所需的高速,以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或充分利用功率。二、快速運動回路實現快速運動根據方法不同有多種方案:液壓缸差動連接回路采用蓄能器的快速運動回路雙泵供油回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介加盟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經營權抵押貸款協議合同書
- 社區護理高血壓的管理與防控
- 雇傭合同范例
- 離婚協議離婚訴訟二零二五年
- 賓館股權轉讓協議二零二五年
- 巡回演出協議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投資咨詢服務協議合同
- 皮管專業知識培訓課件
- 如何制作課程安排時間表
- TCI 535-2024 鋁合金液態模鍛模具技術條件
- 胰島素泵護理管理規范
- 硅pu球場施工方案
- 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流程研究
- 9.1.1 西亞 第1課時 課件 七年級地理下冊 人教版
- 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資金托管協議書范本
- 《餐廳托盤的使用技》課件
- Unit 2 Know your body(說課稿) -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托管老師培訓
- 《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 6.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學課件)-高一數學(人教A版201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