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地圖上的發現執教者:劉鳳儀
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成了著名的地質學家。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的主人魏格納也因為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精神獲得了成功。現在讓我們一起學習第22課《地圖上的發現》學習生字詞
(會寫的字)1吻:wén(吻合)左右結構口部2鋸:Jù(鋸齒)左右結構钅部3拼:pīn(拼接)左右結構扌部4煤:méi(煤炭)左右結構火部5置:zhì(位置)上下結構罒部6適:shì(適宜)半包圍結構
辶部7存:cún(存在)半包圍結構一部8懸:xuán(懸崖)上下結構心字底9崖:yá(懸崖)上下結構山部會認的字1、魏wèi(魏碑)左右結構鬼部2、廓kuò(輪廓)半包圍結構廣部3、痕hén(痕跡)半包圍結構疒部4、適shì(適合)半包圍結構辶部5、攜xié(攜帶)左右結構扌部朗讀課文思考: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2、這篇課文總共有幾個自然段?3、這篇課文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4、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結合學習鏈接來認識魏格納
魏格納是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陸漂移說的創始人。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10年提出“大陸漂移說”,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論證“大陸漂移說”的假說,他先后四次赴北極的格陵蘭島考察,并于第四次即1930年11月在格陵蘭考察冰原時不幸遇難。他在《海陸起源》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大陸漂移說”。1912年得到證實。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1、魏格納在世界地圖上發現了什么?
自讀1、2自然段,看插圖1,思考:魏格納是怎樣提出“大陸漂移說”的?
2、他漫不經心地看著墻上的世界地圖。突然,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南美洲東海岸的輪廓,跟非洲西海岸線很吻合。經過仔細觀察,他進一步發現,世界各大洲的邊緣,雖然像鋸齒一樣參差不齊,卻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魏格納展開了進一步研究。1912年,他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
從他開始的發現到提出學說,你能看出魏格納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什么?看圖想一想,什么叫“參差不齊”詞語解釋:1、漫不經心,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2、輪廓:構成圖形或物體的外緣的線。3、吻合:比喻兩相符合、一致。4、鋸齒:鋸條上的尖齒。5、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不齊。
魏格納展開了進一步研究。1912年,他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
大陸漂移說:兩億多年前,地球上的大陸原是一整塊。后來,這塊古老的大陸裂開了,開始漂移,逐漸形成了今天地球上各大洲的分布。現在的世界地圖可是,這只是一個“假說”。
“假說”是什么意思?科學家怎樣證明這一假說的?默讀4—7自然段。
1913年,一個考察小組在南極洲找到了煤。這些煤塊上顯示出遠古時代濕熱環境下生長的植物的痕跡。這些植物怎么會出現在南極洲這個嚴寒的冰雪世界中呢?
科學家們繼續尋找。不久,他們又在那里發現了大量的動植物化石。
1960年,一支科學考察隊在南極一個山峰的懸崖上,發現了冰磧巖。兩億年前,這塊大陸分裂了,碎片逐漸漂移到現在的位置上,成了南極洲、亞洲、美洲、大洋洲……..魏格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