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課課件_第1頁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課課件_第2頁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課課件_第3頁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課課件_第4頁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引入新課:

這個人的做法,對嗎?現在有這么一個人,每天都要偷鄰居家的一只雞。有人勸告他說:“這不中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說:“那我就逐漸改吧,以后每個月偷一只雞,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

愿意和他做朋友嗎?為什么?不久前我們學習的孟子選篇中的《齊人一妻一妾》的齊人,在乞食了祭祀剩下的酒肉之后,還在妻妾面前表現出與達官貴人共食的傲慢樣子,假如現在他要求和你結為朋友,愿意嗎?

李剛應該怎么辦?為什么?期中數學考試快要結束時,王強用腳輕輕地踢前桌好友李剛的椅子,向李剛要答案,李剛應該怎么辦?為什么?

你看看西郭子僑,這人的品行如何?

一天晚上,西郭子僑、公孫詭隨、涉虛等三人夜晚翻墻,西郭子僑首先翻墻卻掉進糞坑里,渾身糞便的子僑并沒有聲張,而是招呼公孫詭隨快點過來。公孫詭隨毫無防范當然也掉進了糞坑。公孫詭隨剛要喊叫,西郭子僑趕快捂住他的嘴,說:“不要喊。”一會兒,涉虛翻墻,也掉進了糞坑。涉虛質問公孫詭隨,西郭子僑很得意:我不讓他說的!為什么一個盲人能夠逃生?在“9·11”恐怖事件發生后,世貿中心大樓里的人們盡管在慌張逃命,卻仍然保持著謙讓的風度,謙讓使場面變得有秩序,這為他們的撤離贏得了時間。最令人感動的是,有一位盲人,牽著一只導盲犬,居然在人們的謙讓和關照下一路暢通,順利逃生。會產生怎樣的感情?

教育?學習!仁義禮智

我固有之孟子一、預習檢測

字音

孺子

怵惕羞惡

強荑稗

rúwùtíbàiqiǎngshuòchùtì通假字(1)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3)若火之始然(通“納”,結交)(通“燃”,燃燒)詞類活用(1)反身而誠(2)舜明于庶物(3)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4)曠安宅而弗居(意動用法,認為真誠)(形容詞作動詞,明白)(使動用法,使……成熟)(使動用法,使……空閑)辨析文言句式(1)無惻隱之心,非人也(2)五谷者,種之美者也(3)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判斷句判斷句定語后置句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句二、探究文意1.什么是四端說(請用課本上的句子回答)?請解釋“四端說”的意思。2.孟子為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如果忽然看見小孩子將要掉進井里,人們都會有恐懼同情的心理,這種同情心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說出一兩個呢?3.這四端是孤立存在的嗎?4.擁有仁義禮智四個發端就說明我們已經完全擁有了仁義禮智了嗎?縱觀全文,在孟子看來,怎樣才能達到“仁義禮智”的境界?

1.什么是四端說(請用課本上的句子回答)?并解釋“四端說”的意思。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惻隱,就是憐恤、同情。羞惡,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恥、見他人的不善而憎惡。辭讓,就是推讓、謙讓。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端,就是發端。2.孟子為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如果忽然看見小孩子將要掉進井里,人們都會有恐懼同情的心理,——不是因為與那小孩子的父母結交,不是為在鄉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那小孩子的哭聲才這樣的。因為這種同情心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說出一兩個呢?

示例:不久前我們學習的孟子選篇中的《齊人一妻一妾》的齊人,在乞食了祭祀剩下的酒肉之后,還在妻妾面前表現出傲慢樣子,假如現在他要求和你結為朋友,愿意嗎?

請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對于自己的錯誤有羞恥之心,面對他人的丑惡行為有憎惡之心,說明你心中保持著“性善”中“義”的一面。示例:

“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時,讓婦女兒童先離開;老師組織學生先離開,自己留在最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謙讓便是知禮的最基本表現。

示例:

哥白尼堅持“日心說”,奉獻了寶貴的生命。

是與非,對與錯,善與惡,需要我們分辨。或許分辨它們需要突破重重阻礙,或許我們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但我們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腳步。

——不是。他們是統一的整體。第一則中有這樣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就是說人有仁義禮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樣。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四肢其中之一,便不是一個身體完整的人。一個人失去仁義禮智其中之一,便不是一個心靈完整的人。3.這四端是孤立存在的嗎?4.擁有仁義禮智四個發端就說明我們已經完全擁有了仁義禮智了嗎?

——不是的。僅僅擁有仁義禮智四個發端還不夠,還要孜孜不倦地追求,不斷提高自己的仁德修養。

在孟子看來,我們要達到“仁義禮智”的境界,要做到六個方面:

①要“擴而充之”,②要“求”之,

③要“存之”,④要“反身而誠”、“強恕而行”,

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棄”。三、拓展探究

1:應該拉嗎?

淳于髡(kūn)問:“男女之間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的規定嗎?”

孟子說:“是的。”

淳于髡又問:“那么,假如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應該用手去拉她嗎?”

——四心來自性善,自然要珍惜生命。孟子說:“嫂嫂掉在水里而不去拉,這簡直是豺狼!男女之間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的規定;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拉她,這是通權達變。”

拓展探究2.有一個人在只有300元的情況下,捐獻了200元給災區,贏得大家的好評。后來他掙了很多的錢,據說有上億的家財。又一次捐款,這次他捐獻了500元,結果卻引來的是一片罵聲。為什么捐的更多了,效果卻不一樣呢?他具有惻隱之心,這點好,但是卻沒有去根據自己的能力去發展壯大。所以效果相反!我們有了以上的好品質的發端,應該怎么做呢?總結

孟子告訴我們擁有了‘仁義禮智’四種發端”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擁有了“仁義禮智”,只是說我們具備了達到“仁義禮智”境界的潛能。問題的關鍵就是你有沒有去發現并挖掘發展這種固有的潛能,也就是課文中所說的“擴而充之”。如果你挖掘發展了你的潛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棄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墮入了邪惡。課堂小測(1)下列劃線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非由外鑠我也(自外而內熔化)B.萬物皆備于我矣(準備)

C.強恕而行(竭力,盡力)D.舍正路而不由(走)(2)下列劃線詞意義與例句相同的的一項()例句:我自去年辭帝京

A.無辭讓之心,非人也B.莫辭更坐彈一曲

C.故人西辭黃鶴樓D.動以朝廷為辭CB(3)下列各句中劃線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的()例句:秦楚之王悅于利A.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B.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C.舜明于庶物,察于人倫D.萬物皆備于我矣

(4)下列各句句式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的()例句:惻隱之心,仁之端也;A.謂其君不能者,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