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約瑟說“在上古和中古時代,中國科學技術一直保持著一個讓西方望塵莫及的發展水平,中國科學發現和發明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已被證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美國學者坦普爾在《中國——發明創造的國度》中統計,現代世界文明賴以建立的基本發明創造,有一半以上來源于中國。特別是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的發明曾經改變了世界。直到15世紀以前,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領先地位!第三單元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課標要求
1.概述漢字、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脈絡2.知道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學成就,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3.了解京劇等劇種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說明其藝術成就
“李約瑟難題”
李約瑟難題,又名“李約瑟之謎”。其內容是為在公元一至十五世紀,中國科學技術遙遙領先于西方,而為何到了近代卻沒有向近代理論科學的演變?
聞名遐邇的英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技史大師李約瑟博士是20世紀的同齡人,這位早年享譽國際科壇生物化學家在37歲時毅然從生化專業轉向中國科技史研究,一下墜入中國古代文明的“愛河”,一發而不可收,在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金礦’里孜孜不倦地工作了半個多世紀。從1954年起,他和他的合作者編寫出版的系列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徹底推翻了長期稱霸國際史學界的“西方中心論”,為中國古代科技討回了公道。第8課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
課程標準:概述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認識中國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第8課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高中歷史必修3第三單元◎四大發明◎《九章算術》和珠算◎《石氏星表》和渾儀◎《授時歷》和四大農書◎《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一、四大發明
歸納造紙、指南針、火藥、印刷術等古代中國重大科技成果的內容。產生發展外傳
外傳的影響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一、“四大發明”火藥
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紙發明前的書寫材料★
★紙發明前的書寫材料★
★紙發明前的書寫材料★江蘇省羊尖高級中學李婕★紙發明前的書寫材料★紙發明前的書寫材料甲骨文石鼓文竹木簡牘帛書散氏盤
但龜甲、獸骨、青銅器、玉石器、竹木簡、帛這些書寫材料有許多缺陷。
我國甘肅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紙地圖,是現已發現的最早的紙。西漢紙
蔡倫改進造紙術
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制成了便于書寫的植物纖維紙,取代了竹木簡和帛,為紀念蔡倫的功績,人們把這種紙叫作“蔡侯紙”。江蘇省羊尖高級中學李婕古代造紙生產流程圖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四大發明:隋唐之際出現◆活字印刷術:◆雕版印刷術:宋代彩色套印技術11世紀中葉,北宋畢升發明江蘇省羊尖高級中學李婕四大發明《金剛經》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國人斯坦因從敦煌騙購。被認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確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畢昇
排版時用兩塊帶框的鐵板,板上鋪一層松脂、蠟、紙灰的混合物。先將泥活字依據需要排在一塊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熱熔化,再取另一鐵板將字壓平,待混合劑凝固,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鐵板接著排字,兩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熱熔化藥劑,將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排版時用兩塊帶框的鐵板,板上鋪一層松脂、蠟、紙灰的混合物。先將泥活字依據需要排在一塊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熱熔化,再取另一鐵板將字壓平,待混合劑凝固,就可以印刷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制作過程:
1、用膠泥刻字,每字一印,燒后制成字印
2、將一顆顆字印排列、鑲嵌于鐵板之上
3、經燒烤、壓平等工藝制成印版后,便可印刷特點: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復使用 這種活字印刷方法已具備現代印刷的基本過程——鑄字、排版、印刷比15世紀中葉德國人J.谷登堡制造的活字印刷工藝要早400年2008北京奧運會上活字印刷術的再現活字印刷術發明后,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向西傳至西亞、北非一帶,隨后又傳入了歐洲。1450年,德意志人古騰堡改良了中國的活字印刷術,形成金屬活字印刷術。
馬丁·路德曾稱印刷術為“上帝至高無上的恩賜,使得福音更能傳揚”。印刷術的外傳印刷術外傳對歐洲影響很大,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使歐洲更快地邁入近代社會門檻。
火藥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制出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中國古代煉丹家最早發明了火藥,到唐末,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宋元時期各民族政權之間戰爭不斷發生,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更為廣泛。火藥傳至歐洲后,經歐洲人的進一步改進,使得冷兵器時代首先在歐洲結束了。宋·指南針
司南(戰國)今天的指南針指南針
☆縷懸法指南針★指南魚和指南龜
在12世紀末和13世紀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后傳入歐洲。
中國人都知四大發明,因此而津津樂道。但是,千百年已經過去,國人是否還有其他什么值得夸耀的大發明呢?與此同時,在世界各地,改變人類歷史的大發明卻層出不窮,不計其數。例如:蒸汽機,電力,電燈,電腦,汽車,飛機,互聯網,等等。尤其是美國人和歐洲人改變世界的大發明真是數不勝數,大家是否看到他們因為自己國家的大發明而沾沾自喜,樂此不疲得到處宣揚呢?他們的大發明是不是也是同樣的屈指可數,就這四個呢?了解自己國家過去的光輝歷史,固然重要,但是死抱著過去,就會導致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自我麻痹。中國人的大發明不應該只有這四個,應該隨著歷史發展,不斷增加才對。中國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進程作出過哪些貢獻?思考討論1、中國人造紙的知識隨著阿拉伯人傳入歐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亞諾建立了第一個造紙的作坊,這就為“知識的普及”口號打開道路,標志著我們心目中所謂書籍的開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2、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的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杠桿。
——馬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
造紙術、印刷術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火藥在歐洲的應用與發展,推動世界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
指南針的使用,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開始將世界聯結成一個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整體。四大發明在西歐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西歐率先邁入近代社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進程作出過哪些貢獻?思考討論二、《九章算術》
&珠算第一章
方田
田畝面積的計算,分數計算。
第二章
粟米
各種比例問題第三章
衰分
第四章
少廣
知面積和體積,求寬廣。開平方、開立方的方法。
第五章
商功
體積的計算。第六章
均輸
複比例問題。第七章
盈不足
第八章
方程
聯立一次方程解法,正負數的概念 以及正負數加減法的法則。
第九章
勾股
「勾股定理」,相似直角三角形解 法,一般二次方程的解法。
《九章算術》內容簡介
特點: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匯集了許多算術命題。
地位:這些命題的解法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運算方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
意義:標志著中國古代以計算為中心的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在世界數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算籌記數擺法甲骨文中的13個數字□春秋戰國的算籌
清代象牙算盤早期:算籌后來:演變成算盤(珠算運算 法變成歌訣、小九九、十進 位值制記數法)明清時期:隨商業的繁榮,珠 算應用得到普及和發展明朝:傳播到朝鮮、日本、東 南亞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珠算
“珠算”一詞﹐最早見于漢代徐岳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明代商業經濟繁榮,在商業發展需要條件下,珠算術普遍得到推廣,逐漸取代了籌算。珠算是古代中國發明的最偉大的計算工具,是計算機出現以前最先進的計算工具。“小九九”的由來
《九九乘法歌訣》,又常稱為“小九九”。現在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九九”。大約到13、14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像現在這樣“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歷史縱橫:
《春秋》中記錄的公元前770—前476年中的37次日食;《春秋》中記載的公元前613年“有星孛于北斗”是世界上公認首次的關于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戰國魏人石申著《天文》,用赤道坐標記錄了八百多顆恒星的位置;西漢關于太陽黑子的記載被世界上公認為是有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東漢張衡對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學解釋;唐代《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三、天文:《石氏星表》和渾儀1、天文學產生發展的原因:2、最悠久最系統的天象觀測記錄:◆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陽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記錄。◆戰國人石申用赤道坐標記錄800多顆恒星的位置。◆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地位)1)采集、狩獵和農牧業活動的需要;2)封建王朝設專門的天象觀測機構。
上古時稱璿璣玉衡,簡稱璣衡。渾儀是中國古代用于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觀測儀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圓環構成,整體看起來就像一個圓球。有資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中國就已經使用渾儀觀測天象了,比古希臘約早60年。渾儀是望遠鏡發明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渾儀3、天文觀測儀器:渾儀、簡儀等郭守敬簡儀
簡儀的創制是當時世界上的一項先進技術。歐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由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發明類似裝置。
郭守敬的簡儀,在清康熙五十四年被傳教士紀理安當作廢銅熔化。現存為復制品。四、歷法:《授時歷》1.歷法發達的原因:①古代農業發達,農業發展的需要。②封建王朝政府的重視。2.成就:夏朝:《夏小正》商朝:“殷歷”西漢:《太初歷》——漢武帝時期制定的中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書。元朝:郭守敬《授時歷》(作用)
郭守敬在全國各地設立二十七個觀測站,進行了大規模的“四海測量”,編制了我國古代最先進的《授時歷》,它被沿用達400年之久。《授時歷》的精確度很高,以365.2425日作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這個值與現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所采用的回歸年值完全一致。《授時歷》取敬授民時之意。五、農學:四大農書(結合教材內容歸納)時間作者成就世界地位王禎《農書》詳細包含了農業各方面的知識徐光啟《農政全書》達到了傳統農業科學的頂峰氾勝之賈思勰元朝明朝北魏西漢《氾勝之書》《齊民要術》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我國現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一部農書六、醫藥學(結合教材內容歸納)時間作者成就世界地位《黃帝內經》中醫學奠基之作《傷寒雜病論》奠定中醫臨床醫學基礎,被醫家譽為“萬世寶典”《本草綱目》東方藥物巨典《唐本草》最早由國家頒行藥典,比歐洲早800多年唐政府李時珍張仲景東漢末唐朝明代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第一,中國古代科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服務于生產和鞏固統治的需要。第二,中國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或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描述,具有較強的經驗性。第三,古代科學理論的技術化傾向嚴重,而這些技術又不具有開放性,沒有轉化為普遍的生產力。
問題探究:
中國古代科技有什么突出特點?
探究2:試分析中國古代科技為什么能長期領先于世界?
16世紀后,中國科技沒能產生與歐洲相同的近代科學的原因是什么?
英國著名的研究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院士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上古和中古時代,中國科學技術一直保持一個讓西方望塵莫及的發展水平,中國科學發現和發明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已被證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國古代文明卻沒有能夠在亞洲產生出與此相應的現代科學,其阻礙因素又是什么?”◆長期領先世界的原因:
①政治:最早確立封建制度,是當時社會制度最先進的國家。統一是歷史主流,社會相對穩定。③民族交流、對外關系:國內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各民族互相學習,共同創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斷吸取外來先進的文化來提高自己。②經濟:中國農業、手工業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推動了科技發展。④教育事業發達。⑤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李約瑟難題:在公元一至十五世紀,中國科學技術遙遙領先于西方,而為何到了近代卻遠遠落后于西方?①政治:②經濟:專制集權統治嚴重束縛科技發展高度發達的農耕經濟不能為科技發展提供內在動力③思想:古代中國重人文、輕技術的傳統文化不利于科技發展⑥中國傳統科技結構自身缺陷的制約,過分強調實用性,缺乏理論性④對外政策: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同西方缺乏交流⑤重農抑商傳統政策的阻礙◆沒有產生近代科學的原因:①政治:當時中國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了中國現代科技的產生。A中國封建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產生、推廣和應用。B明清統治者加強文化專制,禁錮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學的發展。②經濟:明清時期,封建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對科技的發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動力。C“閉關”政策.阻礙了東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③科技結構自身的缺陷制約著中國科技的發展。
1.固守農耕經濟阻礙了近代科學技術發展;2.科舉制度扼制了科學技術的發展;3.重人倫、輕自然的文化傳統妨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4.專制集權的官僚體制、封閉禁錮的社會結構,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5.沒有成熟的市場……
問題探究:
是什么讓中國科技在近代落后了?知識回顧中國古代的發明和發現
火藥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九章算術》和珠算《石氏星表》和渾儀《授時歷》和四大農書突火槍、火箭、火炮等(唐末開始用于軍事)東漢宦官蔡倫改進11世紀中葉北宋平民畢升北宋用于航海《九章算術》(東漢)珠算(清明)算盤算籌
1、西漢太中大夫東方朔撰文上書漢武帝,所用竹簡需兩人抬進宮,以后改變攜書不方便現象首次得益與發明了A、造紙技術B、雕版印刷C、制墨技術D、活字印刷A2、就世界范圍來說,為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提供了技術保證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是A、地動儀B、指南針C、火藥D、活字印刷術B參觀效果檢查3火藥在軍事上被廣泛使用是在A、漢朝B、唐末C、宋朝D、明朝
4.公元751年,唐朝軍隊在中亞敗于阿拉伯軍隊,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術工匠,這次戰役客觀上促成了中阿之間一次技術轉移.這時中國傳人阿拉伯的技術應該是A、造紙術B、活字印刷術C、指南針D、火藥與火器
AC5.中醫學的奠基之作是A、《本草綱目》
B、《傷寒雜病論》
C、《黃帝內經》D、《齊民要術》
C6.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是:A.《石氏星表》B.《授時歷》C.《太初歷》D.《大衍歷》A7.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突出,有外國學者稱贊中國古代的一些科技成果“使西方望塵莫及并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其中屬于宋元時期的是A.指南針的發明和應用B.造紙術的改良和推廣C.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D.火藥的發明并開始應用于軍事A課堂練習8.在西方,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對于推翻封建統治、開拓世界市場、推動科技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中國卻沒有這樣的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于當時的中國A.固守農耕自然經濟生產方式B.受到西方國家的侵略C.國家分裂、國力衰弱D.經濟停滯倒退AA.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標的國家B.石申所著的《石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30425-2025高壓直流輸電換流閥水冷卻設備
- GB/T 40711.5-2025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節能效果評價方法第5部分:發電機
- 經濟數據分析與決策試題及答案
- 材料疲勞裂紋擴展數據統計分析重點基礎知識點
- 材料疲勞損傷累積分析數據可視化重點基礎知識點
- 船舶火災呼叫外界救火應急預案(3篇)
- 航空器艙內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課程學習建議與經驗2025年計算機二級VB考試試題及答案
- 學院火災處置應急預案(3篇)
- 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與政策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育齡人群不孕不育防治臨床實踐指南(2024)解讀
- AgFunder -2025 年全球農業食品科技投資報告 Global AgriFoodTech Investment Report 2025
- (二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考試 語文試卷(含官方答案解析)
- 線路安規培訓
- 大風天氣下的物流運輸安全措施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使用公約協議
- 新生兒護理安全用藥
- 2025年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醫療護理醫學培訓 臨時起搏器的使用及參數調整課件
- 《中國婦女妊娠期體重監測與評價》(T-CNSS 009-2021)
-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函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