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經營預測_第1頁
第四章 經營預測_第2頁
第四章 經營預測_第3頁
第四章 經營預測_第4頁
第四章 經營預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經營預測第一節經營預測概述第二節銷售預測第三節成本預測第四節利潤預測第五節資金需用量預測第一節經營預測概述經營預測的意義

經營預測的特點經營預測的基本內容經營預測的步驟經營預測的方法定量預測分析法定性預測分析法定量預測分析法:趨勢外推分析法因果預測分析法一、預測分析的意義以現有的經濟條件、歷史資料——預計測算未來發展趨勢和狀況

預測是決策的基礎和依據

預測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預測是企業進行科學管理的基礎二、經營預測的基本原則延續性原則相關性原則統計規律性原則實事求是原則成本效率原則三、預測分析的內容1.銷售預測2.利潤預測:主要是目標利潤和經營杠桿系數的應用3.成本預測:目標成本和成本變動趨勢預測4.資金預測確定預測目標。收集和整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加工、整理。選擇預測方法。進行實際預測,建立數學模型、分析判斷。結合定性分析結果修正預測值。報告預測結論。四、程序

銷售的定性預測判斷分析法

推銷員判斷法綜合判斷法專家判斷法調查分析法五、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趨勢外推法1)平均法:以過去若干期銷售量的平均數作為未來銷售量的一種預測方法。其中有:算術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指數平滑法2.回歸分析法:利用微分極值原理對過去若干期銷售資料進行加工,求出回歸預測模型加以預測未來銷售量的預測方法。第二節銷售預測定性分析法的種類和特點趨勢預測分析法的種類及其應用因果預測分析法的程序及應用原則“以需定銷”、“以銷定產”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判斷分析法調查分析法德菲爾判斷分析法一、定性銷售預測的種類和特點

依靠預測人員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知識以及主觀的分析判斷能力,在考慮到政治、經濟形勢、市場變化、經濟政策、消費傾向等對經營影響的前提下,對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和推測的分析方法。

定性銷售預測通過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經營管理人員或知識淵博的外界經濟專家對企業一定期間特定產品的銷售業務量情況作出判斷和預計的一種方法。適用:不具備完整可靠的歷史資料,無法進行定量分析的企業。判斷分析法推銷員判斷分析法

銷售人員根據直覺判斷進行預估,然后由銷售經理加以綜合,從而得出企業總體的銷售預測的一種方法。例題4-1調查分析法

通過對有代表性顧客的消費意向的調查,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進行銷售預測的一種方法。例題4-2德爾菲法又稱專家調查法,它主要是采用函詢方式向各有關專家分別征求意見,各專家在互不通氣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觀點和方法進行預測,然后企業將各專家的判斷匯集在一起,并采用不記名的方式反饋給各位專家,請他們參考別人意見修正本人原來的判斷,如此反復幾次,最終確定的結果。注意:避免受到特別權威專家的左右不應忽視少數人的意見反復詢證德菲爾判斷分析法趨勢預測分析法

因果預測分析法

二、定量銷售預測的種類

及其應用◆算術平均法(一)趨勢預測分析法

缺點:不能體現增減趨勢。◆加權平均法權數為自然數◆指數平滑法此法是特殊的加權平均法0≤a≤1一般取值0.3~0.7之間進行近期預測或銷量波動較大時的預測,應采用較大的平滑指數;進行長期預測或銷量波動較小時的預測,可采用較小的平滑指數。

各系數之和為:a+

a(1-a)+…+

a(1-a)t-1

a(1-a)t=a×[1-(1-a)t]

/[1-(1-a)]

=1

上式說明,越是較近期的實際值,系數越大,越是較遠期的實際值,系數越小。預測期和第一個月相距越遠,則a的系數越小,因而它對預測值的影響也越小。

平滑指數法是特殊的加權平均法?◆趨勢平均法【例4-4】已知2003年1~12月銷售量月份123456789101112實際銷售量(噸)252326292428302725293233預測2004年1月銷售量表4-2趨勢平均法計算表月份實際銷售量(噸)五期移動平均值變動趨勢值三期趨勢平均值125

223

32625.4

42926.0+0.6

52427.4+1.40.7362827.6+0.20.2773026.8-0.80.1383727.8+1.00.3392528.6+0.80.80102929.2+0.6

1132

1233

根據表4-2,可得到=28.6+0.80×4=31.8(噸)相距4個月×基期與預測期的時間間隔基期趨勢值移動平均值+基期銷售量移動平均值預測2004年1月份銷售量=因果預測分析法

影響產品銷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這些因素中,有些因素對產品銷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或與產品銷售存在某種函數關系,只要找到與產品銷售(因變量)相關的因素(自變量)以及它們之間的函數關系,就可以利用這種函數關系進行產品的銷售預測。這種銷售預測方法就是因果預測分析法。

因果預測分析法的程序及應用因果預測分析法的程序:●確定影響銷量的主要因素●確定銷量y與xi之間的數量關系,建立因果預測模型

●據未來有關自變量xi變動情況,預測銷售量回歸直線法也稱一元回歸分析法,假定因變量y與某一因素x相關,且符合直線關系y=a+bx

例4-5對數直線法也稱指數曲線法。因變量y與自變量x滿足方程:多元回歸法

例4-6

中盛公司專門生產電冰箱的壓縮機,而決定電冰箱的壓縮機銷售量的主要因素是電冰箱的銷售量以及廣告費的支出情況。假設近5年全國電冰箱的實際銷售量的統計資料和中盛公司電冰箱壓縮機的實際銷售量和廣告費支出情況如表4-8。例4-6

假設預測期20x9年全國電冰箱的銷售量預測為180萬臺,公司計劃安排廣告費4萬元,采用多元回歸模型預測20x9年中盛公司電冰箱壓縮機的銷售量如下。例4-61)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式中,y為中盛公司電冰箱壓縮機的銷售量;x1為中盛公司廣告費支出;x2為全國電冰箱銷售量。例4-6例4-6例4-6例4-6季節預測分析法

每年重復出現的周期性變動,叫做季節性變動。季節性變動的周期為12個月,許多行業的產品銷售帶有季節性變動的特點。一般來說,農產品的季節性變動甚于工業品,消費品甚于生產資料,非耐用消費品甚于耐用消費品。對銷售帶有季節性變動特點的產品進行銷售預測時,應當充分考慮季節變動的影響。

Yt=Tt+St式中:

Y—銷售量;

T—趨勢值;

S—季節加量或季節指數;

t—時間;

T與S在不同的時間其取值是不同的。Yt=Tt×St

式中:

T—一種長期趨勢,它是決定Y大小的基本成分;

S—由于受季節性影響所增加的量。購買力指數法

購買力指數是指各地區市場上某類商品的購買力占整個市場購買力的百分比。購買力指數法就是企業按照各地區購買力指數,將自己的銷售潛量總額分配給各地區市場的一種方法。

影響商品購買力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和個人收入等因素。因此,在預測地區購買力指數時,應根據這些因素對購買力影響的大小,分別為每個因素設定相應的權數或比重,建立數學預測模型。Bi=aiyi+biri+cipi式中:Bi—i地區購買力占全國總購買力的百分比;yi—i地區可支配的個人收入占全國的百分比;ri—i地區零售額占全國零售額的百分比;pi—i地區人口占全國人口的百分比;ai,bi,ci—為上述三個因素相應的權數。第三節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的意義成本預測的步驟成本預測的方法

成本預測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它是在編制成本預算之前,根據企業的經營總目標和預測期可能發生的各個影響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確定目標成本、預計成本水平和變動趨勢的一種管理活動。成本預測的意義在現代經濟條件下,通過成本預測可以使企業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和變動趨勢,有利于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為成本決策和實施成本控制提供依據。成本預測的步驟1.根據企業的經營總目標,提出初選的目標成本。2.初步預測在當前生產經營條件下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并找出與初選目標成本的差距。3.提出各種降低成本方案,對比、分析各種成本方案的經濟效果。4.選擇成本最優方案并確定正式目標成本一、可比產品成本預測

可比產品是指以往年度正常生產過的產品,其過去的成本資料比較健全和穩定。

1.確定初選目標成本

2.成本初步預測

3.提出各種成本降低方案

4.正式確定目標成本1.確定初選目標成本目標成本1)選擇某一先進成本水平作為目標成本。它可以是本企業歷史上的最好水平,或國內外同樣產品的先進成本水平;也可以是計劃成本、定額成本或標準成本。2)先確定目標利潤,然后從產品的銷售收入中減去銷售稅金和目標利潤,余額就是目標成本。可根據下列公式測算:目標成本=預計的產品銷售收入—應交稅金—目標利潤2.成本初步預測產品成本初步的預測,就是預測計劃期內產量變化條件下的總成本水平。方法:①按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測算預測期可比產品成本。②根據前3年可比產品成本資料測算預測期可比產品成本。例10:大眾公司最近三年生產A產品的成本資料如下:要求:利用加權平均法預測2007年產量1200件的成本總額。年度固定成本總額單位變動成本權數20041000001200.220051100001100.320061200001000.52007年產品總成本預測為=100000×0.2+110000×0.3+120000×0.5+12000×(120×0.2+110×0.3+100×0.5)=2414003.提出各種成本降低方案改善產品設計(產品功能與成本的比值)改善生產經營管理,合理組織生產嚴格控制費用開支,努力降低管理費用企業的成本降低措施和方案確定后,應進一步測算各項措施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程度,據以修訂初選目標成本,正確確定企業預測期的目標成本。在測算各項措施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程度時,應抓住影響成本的重點因素進行測算。一般可以從節約原材料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合理利用設備、節約管理費用、減少廢品損失等方面進行測算。4、正式確定目標成本(1)測算材料費用對成本的影響。影響原材料費用變動的因素有材料消耗定額和材料價格。材料消耗定額降低,會使產品單位成本中的材料費用相應降低,兩者的降低幅度是一致的。例如,材料消耗定額降低1%,材料費用也會相應降低1%。但是,由于材料費用只是產品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材料費用的降低率并不等于產品成本的降低率。材料消耗定額降低形成的節約,按下列公式計算:如果在材料消耗定額發生變動的同時,價格也發生變動,則材料價格變動對成本的影響,可按下列公式計算:以上兩個公式可合并計算如下:(2)測算工資費用對成本的影響。①測算在生產工人人數和工資不變的情況下,由于勞動生產率提高而形成的節約。②測算由于勞動生產率提高超過平均工資水平增長率而形成的節約。③測算生產增長超過管理費用增加而形成的節約。④測算廢品率降低而形成的節約。①測算在生產工人人數和工資不變的情況下,由于勞動生產率提高而形成的節約。勞動生產率提高,說明單位時間內的產量增加,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單位產品所分擔的工資費用減少。在只有勞動生產率一個因素變動時,它對成本的影響計算公式為:②測算由于勞動生產率提高超過平均工資水平增長率而形成的節約。勞動生產率的變動,同單位產品中工資費用的變動呈反比例的關系;而平均工資的增長,同單位產品中工資費用的增長呈正比的關系。所以,當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超過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時,就能節約產品成本中的工資費用。其計算公式為:③測算生產增長超過管理費用增加而形成的節約。在企業的制造費用、管理費用中,有一部分費用屬于固定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差旅費、折舊費用等,這些費用一般不隨產量的增加而變動;另一部分費用屬于變動費用,如消耗性材料、運輸費等,這些費用則隨產量增長而有所增加,但只要采取適當的節約措施,其增長速度一般也會小于生產增長速度。所以,企業生產的增長,會使單位產品中應分攤的管理費用減少,從而使產品單位成本降低。其計算公式為:④測算廢品率降低而形成的節約。生產中發生廢品,意味著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合格產品的成本也會隨之提高。而降低廢品率可以減少廢品損失,從而降低產品成本。其計算公式為:上述各因素影響成本降低率乘以按上年預計(或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預測期可比產品總成本,即可求出各因素變動影響成本的降低額,匯總之后即為預測期可比產品成本總降低額;也可以綜合上述計算結果,先求得預測期可比產品成本總降低率,再乘以按上年預計(或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預測期可比產品總成本,計算出預測期可比產品成本總降低額。另外考慮到費用與業務量之間的關系,為精確反映產品產量變動對制造費用的影響,可以將制造費用區分為固定性制造費用和變動性制造費用兩部分。由于在相關范圍內,固定性制造費用不受產量變動的影響,因此當產量增加時,單位產品中分攤的固定性制造費用就會減少,從而形成固定性制造費用的相對節約,由此對產品成本的總體影響用公式表示如下:變動性制造費用與固定性制造費用不同,它隨產量的變動而正比例變動,實際中即使采取了各項節約措施,變動性制造費用的增長幅度通常也會小于生產的增長幅度,它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用公式表示如下:在測算各項措施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程度時,應抓住影響成本的重點因素進行測算。一般可以從節約原材料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合理利用設備、節約管理費用、減少廢品損失等方面進行測算。例4-8【例3】某企業一直生產A產品,該企業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擬對A產品進行技術改造,經相關人員推算,預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將發生以下變動:產品產量增長25%,原材料消耗降低4%,原材料價格平均降低3%,生產工人平均工資增加12%,勞動生產率提高18%,變動性制造費用增加20%,廢品損失減少26%。假定原產品各成本項目占產品成本的比重分別為:直接材料60%,直接人工20%、制造費用17%(其中變動性制造費用14%),廢品損失3%。原單位成本為340元/件。要求:預測技術改造后的A產品的單位成本。①直接材料費用變動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率成本降低率=[1-(1-4%)(1-3%)]×60%=4.128%②直接工資變動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率③制造費用變動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率廢品損失變動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率成本降低率=26%×3%=0.78%對上述計算結果進行匯總并計算實施技術改造措施后的產品單位成本:總成本降低率=4.128%+1.02%+0.56%+0.6%+0.78%=7.088%實施技術改造措施后的產品單位成本=340(1-7.088%)≈315.90(元)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據此編制的A產品實施技術改造措施后的產品單位成本預測表如表9-4所示:表9-4A產品實施技術改造后的產品單位成本測算表單位:元成本項目實施技改前的單位成本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額實施技改后的單位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變動制造費用固定制造費用廢品損失2046857.847.610.210.24.128%1.02%0.56%0.6%0.78%14.03523.4681.9042.042.652189.964864.53245.6968.167.548合計3407.088%24.0992315.90指標

對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影響1.材料消耗定額及材料價格同時變動材料消耗定額和材料價格同

=[1—(1—材料消耗)×(1—材料價)]×材料費用時變動影響成本的降低率

定額降低%格降低%占成本的%2.勞動生產率及平均工資變動(1)如果用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數量表示勞動生產率,則:勞動生產率及平均工資

=(1—1+平均工資增長%

)×直接工資變動影響成本的降低率

1+勞動生產率提高%占成本%(2)如果用單位產品工時消耗定額表示勞動生產率,則:勞動生產率及平均工資

=[1—(1—工時定)×(1+平均工)]×直接工資變動影響成本的降低率

額降低%資增長%占成本的%3.產量及制造費用變動(1)產量變動使固定性制造費用相對節約產量增長而形成固定費用

=(1—1

)×固定性制造費節約影響成本的降低率

1+產量增長%用占成本的%(2)產量及變動性制造費用同時變動產量、變動性制造費用

=(1—1+變動性制造費用增加%

)×變動性制造費變動影響成本的降低率

1+產量增加%用占成本的%4.廢品損失變動

廢品損失減少影

=廢品損失減少%×廢品損失占成本的%

響成本的降低率

計劃年度可比產品成本的總降低率=1項+2項+3項+4項

二、不可比產品成本預測

不可比產品是指企業以往年度沒有正式生產過的產品,其成本水平無法與過去進行比較,因而就不能像可比產品那樣通過采用下達成本降低指標的方法控制成本支出。

1.技術測定法

2.產值成本法

3.目標成本法

技術測定法是指在充分挖掘生產潛力的基礎上,根據產品設計結構、生產技術條件和工藝方法,對影響人力、物力消耗的各項因素進行技術測試和分析計算,從而確定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比較科學,但工作量較大,對品種少、技術資料比較齊全的產品可以采用。1.技術測定法產值成本法是指按工業總產值的一定比例確定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產品的生產過程同時也是生產的耗費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品成本體現生產過程中的資金耗費,而產值則以貨幣形式反映生產過程中的成果。產品成本與產品產值之間客觀上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比例越大說明消耗越大,成本越高;比例越小說明消耗越小,成本越低。2.產值成本法這樣,企業進行預測時,就可以參照同類企業相似產品的實際產值成本率,加以分析確定,其計算公式如下:目標成本法是指根據產品的價格構成來制定產品目標成本的一種方法。產品價格包括產品成本、銷售稅金和利潤三個部分。在企業實行目標管理的過程中,先確定單位產品價格和單位利潤目標,然后按下列公式計算單位產品的目標成本:3.目標成本法第四節利潤預測直接預測法因素分析法一、利潤預測的意義

利潤預測是企業經營預測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在銷售預測的基礎上,通過對產品的銷售數量、價格水平、成本狀況進行分析和預算,預測出企業一定未來一定時期的利潤水平。利潤預測是企業經營預測的主要內容之一,規劃好企業的最優目標利潤就可以落實產量、成本、價格等方面指標,作為編制全面預算的基礎。利潤預測的主要目的是預測目標利潤。目標利潤是企業未來一段期間內,在現有經營條件下應該達到最優的戰略目標。利潤預測方法:

直接預測法和因素分析法4.4.1直接預測法直接預測法是根據本期有關數據,直接推算出預測期的利潤數額。直接預測法根據利潤的構成方式分項進行。先分別預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然后將各部分預測數相加,即為利潤預測數額。營業利潤的預測投資凈收益與營業外收支的預測預測企業的投資凈收益是根據預計企業向外投資收入減去預計投資損失后的數額得出的。預測營業外收支凈額是用預計營業外收入減去預計營業外支出后的差額。最后,將所求出的各項預測數額加總,便可計算出下一期間的預測利潤總額。

中盛公司生產A、B、C三種產品,本期有關銷售價格、單位成本及下期產品預計銷售量如表4-11所示。預測下期其他業務利潤的資料為:其他業務收入為20000元,其他業務成本為14000元,其他業務稅金為4000元。例4-94.4.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在本期已實現的利潤水平基礎上,充分估計預測期影響產品銷售利潤的各因素增減變動的可能,來預測企業下期產品銷售利潤的數額。因素分析法在預測企業下一會計期間的產品銷售利潤額時,應首先計算本期的成本利潤率。計算出本期成本利潤率后,就可以進一步預測下期各相關因素變動對產品銷售利潤的影響。1、預測產品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的影響2、預測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對利潤的影響3、預測產品成本降低對利潤的影響4、預測產品價格變動對利潤的影響5、預測產品銷售稅率變動對利潤的影響1、預測產品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的影響2、預測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對利潤的影響3、預測產品成本降低對利潤的影響4、預測產品價格變動對利潤的影響5、預測產品銷售稅率變動對利潤的影響中盛公司2011年產品銷售收入為1181700元,銷售成本為900000元。共生產A、B、C三種產品,成本利潤率分別為60%、17%和36%,銷售比重分別為20%、50%和30%。通過市場調查和內部強化控制,預計2012年公司經營將出現以下變化:【例題】(1)因銷售增長,預計銷售成本按上年水平計算將增加10%;(2)B、C產品市場競爭加劇,預計銷售比重將分別調至40%和20%;而A產品市場競爭力較強,為增加公司利潤,計劃將其銷售比重調至40%;(3)通過成本挖潛,預計2012年產品成本將降低4%;(4)由于產品質量提高,A產品的銷售價格將由每件100元(2012年銷售量為5000件)升至每件110元,銷售稅率為13%;(5)國家將于2012年5月1日調低A產品的銷售稅率,調整后銷售稅率為7%。要求:釆用因素分析法確定2012年中盛公司的銷售利潤額。基年成本利潤率=(基年產品銷售利潤/基年產品銷售成本)×100%=(281700÷900000)×100%=31.3%a、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990000-900000)×31.3%=28170元b、品種結構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990000×(38%-31.3%)=66330(元)產品成本利潤率(%)2011年2012年品種結構(%)平均利潤率(%)品種結構(%)平均利潤率(%)ABC601736205030128.510.8404020246.87.210031.310038c、成本降低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990000×4%=39600元d、價格變動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5000×(110-100)×(1-13%)

=43500元e、稅率變動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5000×110×(13%-7%)×8÷12=22000元

利潤總額:=281700+28170+66330+39600+43500+22000=481300元4.5.1資金需要總量預測資金習性預測法

含義資金習性是指資金變動與產銷量變動之間的依存關系。

按資金習性可將資金分為不變資金、變動資金和半變動資金。分類不變資金一定產銷量范圍內,不受產銷量變動影響的資金。

包括:為維持營業而占有的最低數額的現金,原材料的保險儲備,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占有的資金。變動資金隨產銷量變動而同比例變動的資金。

包括:直接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外購件等占用的資金,另外,在最低儲備以外的現金、存貨、應收賬款等也具有變動資金的性質。半變動資金雖隨產銷量變動而變動,但不成正比例變動的資金。

如:一些輔助材料上占有的資金。(1)半變動資金可以分解為不變資金和變動資金,最終將資金總額分成不變資金和變動資金兩部分,即

資金總額(y)=不變資金(a)+變動資金(bx)

(2)根據資金總額(y)和產銷量(x)的歷史資料,利用回歸分析法或高低點法可以估計出資金總額和產銷量直線方程中的兩個參數a和b,用預計的產銷量代入直線方程,就可以預測出資金需要量。運用回歸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原理對過去若干期間銷售收入(或銷售量)及資金需用量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計量后,確定反映銷售收入與資金需用量之間的回歸直線(y=a+bx),并據以推算未來期間資金需用量的一種方法。1、資金增長趨勢預測法例4-10例4-10【例】某企業20×1年至20×6年歷年產銷量和資金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20×7年預計銷售量為1500萬件,需要預計20×7年的資金需要量。產銷量與資金變化情況表年度產銷量(Xi)(萬件)資金占用(Yi)(萬元)20×1

20×2

20×3

20×4

20×5

20×61200

1100

1000

1200

1300

14001000

950

900

1000

1050

1100年度產銷量(Xi)(萬件)資金占用(Yi)(萬元)XiYiXi220×1

20×2

20×3

20×4

20×5

20×61200

1100

1000

1200

1300

14001000

950

900

1000

1050

11001200000

1045000

900000

1200000

1365000

15400001440000

1210000

1000000

1440000

1690000

1960000合計n=6Xi=7200Yi=6000XiYi=7250000Xi2=8740000把a=400、b=0.5代入y=a+bx得:

y=400+0.5x把20×7年預計銷售量1500萬件代入上式,得出20×7年資金需要量為:

400+0.5×1500=1150(萬元)通過編制預計資產負債表來預計預測期資產、負債和留用利潤,從而測算外部資金需用量的一種方法。2、預計資產負債表法企業增加的資產,必然是通過增加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途徑予以解決的。因此,通過預計資產的增減,可以確定需要從外部籌措的資金數額。基本假設:注意區分:敏感項目非敏感項目特殊項目一、分析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將隨銷售變動的項目分離出來二、計算基期資產負債表上隨銷售量變動的各項目占基期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三、確定隨著銷售量增加需追加的資金四、確定企業內部形成的資金,從而得出預測期需要追加的資金五、確定預測期資金需要量基本步驟:分析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將隨銷售變動的項目分離出來步驟一:流動資產中的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等項目,一般會隨著銷售額的增加而增加。因為較多的銷售量需要占用較多的存貨,發生較多的應收賬款,從而對貨幣資金的需要增加。固定資產項目,則視企業現有生產能力是否滿足預測經營規模的需要而定,如果企業生產能力可以滿足未來的需要,則不需要增加固定資產上的資金投入;反之,如果未來銷售量的增加超出現有生產能力,則必須要擴大生產能力,追加資金投入。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項目,一般與銷售量增減無關,不需要考慮。資產項目敏感性分析:流動負債中的應付賬款、應交稅費和其他應付款等會隨著銷售增加而相應增加。而長期負債項目一般與銷售量的增減無關,不需考慮。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項目一般與銷售量增減無關。留存收益中實現的利潤如果未全部分配給投資者,與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一樣,會形成企業內部的資金來源。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項目敏感性分析:計算基期資產負債表上隨銷售量變動的各項目占基期銷售收入的百分比步驟二:計算基期資產負債表上隨銷售量變動的各項目占基期銷售收入的百分比確定隨著銷售量增加需追加的資金步驟三:將第二步計算出來的“資產占銷售收入百分比”減去“負債占銷售收入百分比”得到每增加一元銷售額需要增加資金量。確定企業內部形成的資金,從而得出預測期需要追加的資金步驟四:內部形成的資金:①企業留存利潤的增加數②固定資產折舊數額這部分資金可以抵減需要籌集的資金。確定預測期資金需要量確定預測期需要追加的外部資金籌資額步驟五:按以下公式計算:其中,ΔS表示預測期銷售增加額;D表示預測期計提的折舊額;ΔRE表示預測期留存利潤增加數,是預計稅后銷售利潤率與留存收益率及預期銷售額三者之間的乘積;M表示預測期新增的零星資金開支數額。例4-11中盛公司20×8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如表4-14所示。20×8年度實現銷售收入300000元,扣除所得稅后可獲5%的銷售凈利潤。如果20×9年度銷售收入增加到400000元,根據預計資產負債表法預計20×9年資金需用總量。4.5.2固定資金需要量預測

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向、生產經營任務和現有的生產能力,預計和測算企業為完成生產經營任務所需要的固定資產數量。固定資產需用量的預測以生產設備為重點。基本方法是生產能力和生產經營任務相平衡的方法在對現有設備的數量、質量和生產能力進行徹底清查的基礎上,將現有生產設備全年有效臺時總數與完成預測期生產經營任務所需要的定額臺時總數進行比較,計算出各類生產設備對完成預計生產經營任務的保證程度以及多余或不足的設備數量,最后決定對多余或不足設備的處理方法。

1、生產設備需要量的預測(1)單臺設備生產能力的預測(2)預計生產經營任務的測算(3)生產能力與預計生產任務平衡情況的預測計算題:某機械制造廠計劃年度生產甲產品3000臺,單位產品臺時定額為50小時,定額改進系數為95%。生產甲產品的車間每班7.5小時,實行兩班工作制。全年制度工作日數為254天,維修保養停工為14天,該企業現有車床41臺。要求:1.計算車床計劃年度負荷系數;2.計算車床年度需要量及余缺數量。1需用臺時數3000*50*95%=142500

有效臺時數(254-14)*41*7.5*2=147600負荷系數=142500/147600=96.54%

2單臺有效工作時數

(254-14)*7.5*2=3600時

年度需要量

142500/3600=39.58臺

多余臺數

41-39.58=1.42臺

4.5.3流動資金需要量預測

資金占用比例法周轉期預測法因素測算法余額測算法預測期流動資金需要量=2015年預測營業收入**(1±2015年流動資金周轉速度變動率)2014流動資金實際額-不合理額2014年營業收入實際額思考題1、試述銷售預測的意義。2、試述定性銷售預測和定量銷售預測的優缺點。3、試述銷售預測應注意的問題。4、試述成本預測的重要性及步驟。5、不可比產品成本預測有哪些特點?思考題6、試述利潤預測的意義和主要方法。7、采用因素分析法進行利潤預測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8、試述資金需要量預測的意義。9、固定資產需要量預測需要注意哪些問題?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