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大變革時代——春秋戰國時期。基本特征:大動蕩——
大變革——
大發展——戰亂頻繁,政局動蕩
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經濟、思想文化、科技1.經濟上(1)鐵器的使用和
的推廣,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2)井田制下集體耕作的生產方式逐漸瓦解,
逐步得到認可。牛耕土地私有權2.政治上(1)諸侯爭霸與兼并戰爭瓦解了原有的
統治秩序。(2)新興地主階級實力增強,要求
和進行社會變革。(3)各國先后出現一系列的
。3.思想上:儒、墨、法等派別紛紛興起,“
”局面形成。意義:形成中國歷史上的
思想解放高潮,有力地推動了社會變革和文化發展。宗法政治權利變法百家爭鳴第一次戰國時期各國變法所反映的社會矛盾是(
)A.奴隸和奴隸主的矛盾B.農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隸主的矛盾D.新興地主和奴隸主貴族的矛盾答案:
D
鞏固:戰國時期各國國君變法的根本動力是()A、生產力迅速發展B、稱雄天下的欲望C、階級斗爭十分尖銳D、東周王室日漸衰微A2.必要性:秦國急需改變長期落后于東方各國的狀況,實現富國強兵。3.可能性(1)秦獻公變法①廢除用人
的惡習。②遷都櫟陽,并允許在國都內進行
等。殉葬商業活動(一)商鞅變法的背景1、大背景: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蕩、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
(2)秦孝公求賢:下達“
”,吸引了各方有識之士。(3)商鞅:取信于民,立志變法①商鞅的變法主張得到秦孝公的賞識。②鼓勵
的變法政策,收到良好的效果。③南門徙木,取信于民,樹立威信。求賢令開墾荒地下圖反應的是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商鞅變法時,法令已詳細制訂但尚未公布,商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國都的集市南門立下一根長三丈的木桿,下令說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門去就賞給二百兩。百姓們感到此事很古怪,沒人動手去搬。商鞅又說:“能搬過去的賞一千兩。”于是有一個人半信半疑地拿著木桿到了北門,立刻獲得了一千兩的重賞。這時,商鞅才下令頒布變法法令。
商鞅立木為信為什么法家學說會成為各國推行改革變法的思想理論武器?提示:法家的學說適應了當時新興地主階級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1.變法的目的:實現富國強兵。2.中心措施:發展
和厲行“法治”。3.性質:封建地主階級的改革4.變法內容(1)第一次(公元前356年)①實行
、連坐制度,加強對居民的管理。②獎勵耕織,重農
。③獎勵
,按軍功大小給予賞賜。農業什伍抑商軍功(2)第二次(公元前350年)①廢
,開阡陌,實行土地私有制度。②推廣
,廢除分封制,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③統一
,規定全國都要嚴格執行,不得違犯。④“塞私門之請”,移風易俗,推行“分異”令。井田縣制度量衡
強國之術——商鞅變法的內容;1、經濟;2、軍事;3、政治;4、文化;5、習俗;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
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嚴肅軍紀;實行什伍制度。
實行郡縣制;實行什伍、連坐制度;制定秦律。
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移風易俗;禁止父子、兄弟共居。
【重點優化】1、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
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活動。1)對封建社會初期以積極作用為主:2)對后世的影響主要是消極的:
對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鞏固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權;有利于增強秦國的綜合國力,為秦國滅六國奠定了基礎。
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從根本上造成了中國社會的落后。
回顧必修二內容:中國古代為什么要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1)發展農業生產,可以保證國家征收穩定的土地稅,保證政府財政收入;
2)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上,有利于社會穩定;
3)發展工商業會加劇勞動力從土地上流失,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4)商品經濟本身發展不充分,不如經營土地(農業)有保障;根源:自然經濟的反映,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產物。戰國時期各國變法的相同點有哪些?
背景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隸主土地國有制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爭霸戰爭的推動下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目的發展封建經濟,實現富國強兵,對內鞏固統治,對外爭取兼并戰爭勝利代表利益新興地主階級指導思想法家思想措施一是變革舊的經濟基礎;二是改革舊的上層建筑,建立適應新興地主階級和鞏固統治需要的新制度影響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促進了政治經濟的發展和軍事力量的壯大,加快了封建化進程1.商鞅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張?其理論基礎是什么?答案:
(1)主張:變法圖強。(2)理論基礎:法家思想。
(2009·高考浙江卷)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晉地狹人貧,……秦地廣人寡,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于是誘三晉之人,利其田宅,復三代無知……(使其)務本于內,而使秦人應敵于外。故廢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通典·食貨》材料二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荀子·議兵》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鞅為什么要“誘”三晉之人,三晉之人為什么會受商鞅之“誘”,結果如何?(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說法的原因。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商鞅變法”這一知識點,意在考查學生閱讀史料、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時需要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準確、合理的解讀。第(1)問的回答要精讀史料,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進行歸納。第(2)問實際考查商鞅變法的影響,需依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來回答。答案:
(1)原因:要發展農業生產,增強經濟實力。“利其田宅”,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免除徭役。結果:經過幾年的努力,秦國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2)是商鞅變法實行的二十等爵制,廢除世卿世祿制等獎勵軍功措施的結果;使三晉之人為秦所用,而秦得以專心應敵于外。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對商鞅的“輕罪重罰”、“以刑去刑”的思想,韓非子評論道:“商鞅之法也重輕罪。重罪者人之所難犯也,而小過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無離春所難,此治之道。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是人無罪而亂不生也。”——《韓非子》材料二
“連坐”也稱相坐、隨坐、緣坐,是一種存在已久的株連政策。商鞅變法使該政策更加確定化,并將其與什伍制度相結合,以后代代相傳。秦始皇時,百姓不堪統治的殘暴,在隕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逃犯,便將在隕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誅殺,這也是一種“連坐”。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指出韓非子對商鞅“輕罪重罰”持何種態度?(2)材料二所反映的連坐法有何特點?其直接目的是什么?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回答時要密切結合材料作答。答案:
(1)態度:贊揚、肯定。(2)特點:與什伍制度相結合。直接目的:強化對基層民眾的管理與統治。1.下列對春秋戰國時期史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鐵農具和牛耕出現并逐步推廣B.我國歷史上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C.新興地主產生,奴隸主貴族勢力完全消失D.思想文化呈現出繁榮景象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C項錯誤在于“奴隸主貴族勢力完全消失”,這與歷史事實不符。答案:
C2.商鞅變法使秦國向封建化過渡的決定性步驟是(
)A.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B.建立縣制,實行中央集權C.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發展小農經濟D.按軍功授爵,廢除貴族特權解析:
上層建筑的變化是由經濟基礎的變化所決定的。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實質上就廢除了奴隸制的經濟基礎,以法律的形式確立封建制的經濟基礎。答案:
A3.“商君遺禮誼,棄仁恩,并心于進取。行之二歲,秦舊俗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此現象對秦政權的積極意義在于(
)A.有利于推動土地私有制以調動勞動者積極性B.有利于實行連坐法以加強政府對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戶口數以提高政府的賦稅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強軍隊的戰斗力解析: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結合題干材料信息可知主要反映的是戶數的增加,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收入。答案:
C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讀下圖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廢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尤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漢書·食貨志》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卯,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記·商君列傳》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變法的哪些內容?(2)材料二對商鞅變法的哪些措施給予了充分肯定?(3)材料三評價商鞅的標準是什么?你是否同意,為什么?解析:
第(1)問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積極參與志愿活動回饋社會計劃
- 制定職業生涯的長期規劃計劃
- 法學概論考試的互動學習模式與試題及答案探討
- 前臺文員與其他部門的協調溝通計劃
- 信息技術市場的變化與機遇測試試題及答案
- 網絡管理員考試能力評估試題及答案
- 品牌預期與消費者行為的關聯計劃
- 提升項目交付能力的策略計劃
- 2024年吉林省生態環境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4年湖北省交通運輸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飼料與飼料學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磷石膏市場行情走勢監測及未來發展展望報告
- 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司
- 第18課《井岡翠竹》課件-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五四學制)中考一模地理試卷(含答案)
- 中建八局項目管理手冊(44P)
- 輔助生殖技術健康教育
- 《互聯網產品開發》教學大綱(課程實施方案)
- 2025年山東科技面試試題及答案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條款
- 糧食倉庫安全生產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