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9.3《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38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課件】9.3《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38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課件】9.3《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38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課件】9.3《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38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課件】9.3《聲聲慢(尋尋覓覓)》課件38張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已經學過的李清照的詩詞課堂拓展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點降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紅雨飛愁千秋絕唱銷魂句黃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詞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后人評李清照仆謂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辛棄疾)稱首。

——王士禎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

——沈去矜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家一大宗矣。

——《四庫提要》聲聲慢聲聲慢李清照1.體會作者國破夫亡的哀愁,感悟國與家。2.了解作者后期的人生際遇。3.學習作者是如何寫愁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重點:抓住意象,體驗愁情。難點:突破文本的顯性層面,進入到詞人苦悶內心。李清照簡介: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人生簡歷: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18歲,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趙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優裕。南渡后,詞人的生活困頓。1129年丈夫卒于建康,李清照孤身一人帶著全部家當逃難。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飽受打擊。紹興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張汝舟,婚姻并不幸福,數月后便離異。李清照晚景頗為凄涼,卒于1155年。李清照的詞作獨步一時,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后期多慨嘆身世,懷鄉憶舊,情調悲傷。她不追求華麗的藻飾,多用白描的手法來表現對周圍事物的感觸,表達豐富多樣的感情體驗,真摯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她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展到了頂峰,以致贏得了婉約派詞人“宗主”的地位,成為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侯,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我迷惘地東尋尋西找找,可怎么也找不回失去的東西,見到如此冷落凄清的環境頓覺心里冷冷清清的,心頭涌出了凄清、悲慘、憂傷之情。特別是秋季驟熱驟冷的時候,最難以調養生息了。本想借酒御寒、澆愁,但幾杯薄酒下來,根本就抵擋不了晚上的狂風。正在我傷心的時候,只見一群大雁正往南飛過,(回想起過去曾與丈夫趙明誠雁足傳書,互通音信的事來,這大雁不就是當年給我們倆傳書的那只雁么!),雁卻是老相識了,(如今卻與丈夫陰陽相隔,家鄉的音信也不可復得),真是越想越傷心啊!地上到處堆滿了零落的黃花,都已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一說,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在窗子邊,孤孤單單的,叫我怎么才能挨到天黑啊!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地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種況味,一個“愁”字怎么能說得盡呢!【注釋】⑴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⑵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⑶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⑷將息:舊時方言,休養調理之意。⑸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⑹損:表示程度極高。⑺堪:可。⑻著:亦寫作“著”。⑼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⑽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⑾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⑿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愁愁用一個字概括本文的內容

鑒賞探討詞人是怎樣來表達自己的“愁”的?一、直接寫愁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②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借景抒情二、間接寫愁開頭七組疊字怎樣抒寫感情的?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從

入手結果引發體現孤苦無依若有所失眼前景肅殺凄清愁情凄然寡歡慘然不樂感情基調:哀怨凄涼尋尋覓覓直接入愁

傅賡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此十四字之妙:妙在疊字,一也,妙在有層次,二也,妙在曲盡思婦之情,三也。”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1、音樂美。2、增強感情。聯系所學詩文,說說疊字有何修辭作用?淡酒秋風秋雁黃花梧桐細雨愁愁借景抒情

鑒賞探討意象內涵、作用

例句

淡酒

秋風

秋雁

黃花

梧桐

細雨賞意象,品愁情渲染愁情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風秋雨愁煞人離愁,懷鄉之思,音信之盼“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憔悴的容顏牽愁惹恨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寂寞梧桐,深院鎖春秋。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哀傷,愁絲無邊絲雨細如愁。愁情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為何說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一個“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涼慘淡。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酒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柳永《雨霖鈴》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結論:酒是“愁”的象征風怎敵他晚來風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百鳥飛回。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登高》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結論:秋風渲染愁情雁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雁歸來。——晏殊《浣溪沙》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結論:過雁象征離愁思念之情黃花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結論:黃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顏無甚可摘有誰堪與共摘梧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白居易《長恨歌》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

——溫庭筠《更漏子》結論:梧桐一葉知秋,牽愁惹恨雨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結論:雨是哀傷﹑愁絲的象征以愁作結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全詞至此,戛然而止,但卻言盡而意無窮,欲說還休,罷、罷、罷!愁情似水長,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氣候冷曖不定之可傷

淡酒不敵晚風之可傷

雁聲過耳之可傷

懶摘黃花之可傷

日長難熬之可傷

雨滴梧桐的凄涼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痛天上人間各半悲美滿姻緣難全傷半壁江山淪陷恨偏安一隅用奸苦形影相吊孀晚愁漫漫余生難捱討論討論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愁愁喪夫之痛

孀居之悲

顛沛之苦

故國之思

亡國之恨

“愁”之內涵本詞的“愁”,具有什么廣闊的社會意義?

不僅是作者個人的感情,也是當時無數流離失所的婦女的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