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美蘇爭鋒_第1頁
第一節 美蘇爭鋒_第2頁
第一節 美蘇爭鋒_第3頁
第一節 美蘇爭鋒_第4頁
第一節 美蘇爭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美蘇爭鋒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于1945年在雅爾塔舉行會議。形成雅爾塔體制。一、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勾畫了戰后兩極格局的基本輪廓問題探究一:為什么會形成美蘇爭鋒二戰結束后初期,經濟上,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為:工業生產量:2/3

,外貿出口額:1/3

,黃金儲備:3/4。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軍事上,1945年,美國擁有武裝部隊總數達1230萬人,軍費開支達90多億美元。美國擁有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數百個軍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壟斷著原子彈。

五大國中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只有蘇聯。它擁有一只數量最多、戰斗力強、裝備精良的軍隊。1945年蘇軍總數達1140萬,領土擴大了60萬平方公里。1949年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顆原子彈制造成功。進一步增強了國際威望和對世界事務的影響。根據材料思考:二戰后西歐、美國和蘇聯的國際地位如何,誰將成為世界的主角?“大不列顛作為一個世界強國,已經完蛋了”。

——美國國務院官員瓊斯戰后歐洲的形勢非常嚴峻:生產凋敝,物質奇缺。英國從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為二流國家,法、德兩國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實力相當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

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蘇聯,軍事力量空前壯大政治軍事大國對抗的可能問題探究一:為什么會形成美蘇爭鋒①問題探究一:為什么會形成美蘇爭鋒“美國現在是一個強國,沒有比他更強大的國家了,這就是說:有了這樣強大的力量,他們有權取得全世界組織的領導權。成吉思汗、凱撒、拿破侖、路易十四,所曾擔負的責任,都不能同今天美國總統所擔負的責任相比擬。”

——美國總統杜魯門美國“領導世界”問題探究一:為什么會形成美蘇爭鋒美國當局認為,共產主義“成為世界上一切邪惡的根源,在任何地方發生的每一變動中,我們總能看到有‘莫斯科共產主義’在插手。最初對共產主義的概念認為是一種國際陰謀,象章魚那樣身在莫斯科,觸角則伸到世界最遠的每一個角落”。思考一:“觸角則伸到世界最遠的每一個角落”指的是什么蘇聯的擴張思考二:這則材料反映了美國當局什么的思想?蘇聯的擴張妨礙美國稱霸全球實力相當國家利益沖突美國想稱霸全球蘇聯擴張,妨礙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

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蘇聯,軍事力量空前壯大政治軍事大國對抗的可能問題探究一:為什么會形成美蘇爭鋒①②不同的社會制度:美國是資本主義強國,蘇聯是社會主義強國。雙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對對方有敵意。

不同的國家利益:二戰后兩國的力量都空前壯大,各自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領袖,兩國的勢力范圍大幅擴張,雙方都認為對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脅。

美蘇爭鋒的兩極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戰時,要保持團結并不太難,

因為有一個打敗共同敵人的目標,

這一點誰都清楚。艱難的工作在戰后,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系往往會使同盟分裂。”(斯大林·1945于雅爾塔)實力相當國家利益沖突社會制度分歧美國想稱霸全球蘇聯擴張,妨礙美國(資)蘇聯(社)矛盾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

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蘇聯,軍事力量空前壯大政治軍事大國對抗的可能必要美蘇爭鋒局面的形成問題探究一:為什么會形成美蘇爭鋒①②③

冷戰是指二戰后美蘇雙方以及東西方之間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意識形態諸方面除訴諸戰爭之外的緊張對峙和對抗。美蘇爭鋒主要以什么形式?冷戰思考回答問題探究二:從同盟到“冷戰”形成兩極對峙格局的過程“鐵幕”演說

1946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訪問美國,在富爾敦發表演說,稱蘇聯進行擴張,“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后面,座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思考:“鐵幕”指的是什么,“鐵幕”演說的目的、意義分別是什么?丘吉爾鐵幕演說

冷戰序幕揭開美國挑戰蘇聯反擊

經濟上政治上政治軍事組織上杜魯門主義(1947.3)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7.9)馬歇爾計劃(1947.6)經濟互助委員會(1949.1)“北約”(1949)“華約”(1955)開始發展形成問題探究二:從同盟到“冷戰”形成兩極對峙格局的過程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宣讀咨文:

要求美國援助“受共產主義威脅的希臘和土耳其”,并公開宣稱,美國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與蘇聯和共產主義對抗,此即“杜魯門主義”。實質是遏制蘇聯,進而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杜魯門主義

從材料和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杜魯門主義的實質是什么?

“我相信美國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國家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我相信我們必須協助自由國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運。”

——杜魯門它既是美國在

擴張勢力的宣言書,也是對發動全面的宣言書,又是冷戰的標志。全球蘇聯“冷戰”全面開始

杜魯門主義的提出表明美國公開放棄同蘇聯合作轉向公開對抗,由局部擴張轉向全球擴張。1、“杜魯門主義”的實質是()A、支持自由國家抵抗外來侵略B、穩定希臘和土耳其的社會秩序C、幫助受援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以抵制社會主義D、干涉別國內政C五星上將,美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馬歇爾計劃”

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借出席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并接受名譽學位的機會,提出美國幫助歐洲復興的建議,即“馬歇爾計劃”。

自1948年至1951年,美國用于馬歇爾計劃的實際撥款達l2O億美元,對西歐經濟的恢復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美國應盡其所能,幫助世界恢復正常的經濟狀態”。美國“政策的目的是恢復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經濟制度,從而使自由制度賴以存在的政治和社會條件能夠出現”。……

“任何政府愿意協助復興工作的,都將得到美國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政府圖謀阻撓別國復興工作的,都不能指望得到我們的援助。”

——馬歇爾材料二:聯邦德國前總理阿登納在《回憶錄》中說:“美國從它面對世界共產主義的安全考慮出發……就必須關心歐洲的復興。一方面,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增強西歐遏制蘇聯的力量;另一方面通過經濟手段加強美國對西歐的的控制。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什么?小結“馬歇爾計劃”和“杜魯門主義”有什么聯系和區別?聯系: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實質都是要遏制蘇聯,穩定資本主義秩序,確立美國的霸權地位;區別:杜魯門主義是公開的反共反蘇,而馬歇爾計劃是采用隱蔽的經濟手段控制西歐,聯合西歐各國共同反共反蘇。2、“馬歇爾計劃”的實質是()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續B、幫助歐洲經濟復興C、引誘東歐各國擺脫蘇聯控制D、以經濟手段控制西歐D3、下列關于“馬歇爾計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其宗旨是喚起合理經濟再生,以便使“自由制度”存在B、是杜魯門主義的運用,并為美國控制西歐鋪平了道路C、采取較為隱蔽的手段,蘇聯與東歐沒有列入計劃之內D、為戰后西歐經濟的恢復起了重要作用C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兩極格局最終形成丘吉爾鐵幕演說

冷戰序幕揭開美國挑戰蘇聯反擊

經濟上政治上政治軍事組織上杜魯門主義(1947.3)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7.9)馬歇爾計劃(1947.6)經濟互助委員會(1949.1)“北約”(1949)“華約”(1955)開始發展形成問題探究二:從同盟到“冷戰”形成兩極對峙格局的過程社會主義陣營對峙蘇聯美國資本主義陣營柏林墻被隔開的東西柏林眺望封鎖墻外的親人它只是一堵墻因為它,對面的親戚和鄰居都不能往來近30年間有239人試圖翻越而被處死二、冷戰局面下的國際關系1.柏林墻,東西德國對德國及其柏林的分區占領二戰后美國的頭次戰敗2.朝鮮戰爭,南北朝鮮(赫魯曉夫與肯尼迪)3.古巴導彈危機這次戰爭成為美國人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投下800萬噸炸藥,造成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美國也損失慘重,戰爭長達12年,5.6萬余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4.越南戰爭(1961-1975)問題探究三:冷戰格局下的國際關系及其影響消極影響:兩大軍事集團開展軍備競賽,世界籠罩在核戰陰云下,世界局勢長期緊張,全面冷戰和局部熱戰相交織。分析思考“冷戰”下世界沖突與戰爭不少,但未曾發生直接的大規模軍事沖突,為什么?

美國蘇聯總兵力208萬人441萬人坦克10000輛42000輛戰略導彈1710枚2378枚核彈頭爆炸當量40億噸100億噸軍用飛機8500架6100架大型軍艦182艘226艘雙方數以萬計的戰役核導彈,相互瞄準著對方成員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目標,處于待機“按電鈕”之勢,進而導致軍備競賽,爭奪核優勢、航天優勢的斗爭愈演愈烈,國際形勢日趨緊張。但雙方都害怕毀滅于世界上已據有的130億--160億噸當量(相當于在廣島使用的100萬顆原子彈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分析思考“冷戰”下世界沖突與戰爭不少,但未曾發生直接的大規模軍事沖突,為什么?(1)美蘇勢均力敵;(2)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美蘇的常規軍事力量美蘇的核力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