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控制管理_第1頁
疾病預防控制管理_第2頁
疾病預防控制管理_第3頁
疾病預防控制管理_第4頁
疾病預防控制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疾病預防控制管理

學習目標

1.認識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意義;

2.熟悉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特點和原則;

3.掌握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重要內容和方法;

4.掌握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主要任務;

5.了解疾病預防控制綜合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2023/2/11第一節疾病預防控制管理概述

一、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含義

疾病預防是指防止疾病在人群中發生;疾病控制是指減少疾病在人群中發生。預防是指疾病未發生前的一些措施,控制是指疾病在人群中發生后的一些措施。

疾病預防控制管理是指針對各類疾病科學地組織制定預防控制對策與措施,并保證得以有序高效地實施和落實,以達到有效地預防控制其發生、發展和流行的目的。2023/2/12

疾病預防控制管理需要采用預防醫學、流行病學、社會醫學、衛生統計學、衛生經濟學和衛生管理學等的觀念、方法和技術,按照國家的衛生防病法律、法規、規范和疾病控制目標、任務要求,結合當地疾病的發病,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制定計劃,通過人、財、物、信息等資源合理有效的流動以及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進行有力的監督、控制和調節活動,以達到預防控制疾病,保障和增進人民健康的目的。2023/2/13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成績和經驗

(一)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成績

1、建國50年來,通過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體系,加強了防治機構和專業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的管理;2、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實行計劃免疫,推行全民食鹽加碘,廣泛開展全國性的愛國衛生運動,我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隊伍建設不斷得到加強。2023/2/14

3、以省、縣、鄉為單位兒童計劃免疫“四苗”接種率達到85%的目標,有效預防控制了麻疹、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脊髓灰質炎、肺結核等計免相應傳染病的發病。

4、2000年10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宣布我國及西太平洋區的所有國家和地區已經阻斷了本土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的傳播,標志著我國又實現了無脊髓灰質炎的目標;

5、控制了鼠疫、黑熱病、傷寒等重大疾病的流行;克山病、大骨節病、碘缺乏病的患病率大為減少,血吸蟲病的疫區大大縮小。

6、重點開展了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口腔疾病、精神性疾病等預防控制,2023/2/15

(二)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成功經驗1、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和堅強有力的領導2、確立并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3、依靠科技進步,不斷研究、開發、推廣和應用適宜的技術、方法;4、樹立社會大衛生的觀念,弘揚群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5、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體系,培養和保持一支技術精通作風過硬的專業隊伍;6、科學地開展疾病監測和依法防制,促進疾病預防控制措施落實;7、開展國際合作,學習和借鑒國際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成功的防治經驗。2023/2/16

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面臨的形勢與特點

第一,一些急性傳染病傳播流行的影響因素依然較廣泛存在,腸道傳染病、病毒性肝炎等急性傳染病仍未得到有效預防控制。如病毒性肝炎我國是高發區,現每年發病數占法定報告傳染病總發病數30%以上。據有關調查,僅乙型肝炎我國就有6億多人感染過,大約1.2億人攜帶乙型肝炎病毒,我國現有慢性肝炎病人約1200萬,每年因肝病死亡約30萬人。2023/2/17

第二,結核病等慢性傳染病仍嚴重危害著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我國結核病發病還相當嚴重,據2000年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結核菌,受感染人數超過4億。目前我國涂陽肺結核患病率為121.6/10萬,傳染性肺結核患病率為157.8/10萬,估算我國現有傳染性肺結核病人達200萬。我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結核病人數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印度。2023/2/18

第三,脊髓灰質炎、碘缺乏病、絲蟲病、麻風病等已經消滅或控制的一些傳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仍需鞏固防治成果。第四,不斷被發現的新傳染病,如艾滋病、O139型霍亂、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性疾病、萊姆病在我國已有發生、傳播與流行,艾滋病已呈加速上升趨勢。第五,隨著經濟貿易的全球化,國際旅游業和交通發展、人口流動、商品流通等因素,增加了各種傳染病傳入、傳播和蔓延流行的危險,預防、控制傳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仍將是我國今后較長時間內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2023/2/19

第六,伴隨工業化進程加快產生的新問題,如鄉鎮企業發展帶來的職業危害和職業病問題。第七,環境的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心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問題。第八,社會經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增加等帶來的精神衛生和意外傷害問題。第九,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老年性疾病防治問題。第十,我國為多自然災害國家,地震、旱災、水災、龍卷風等災害引起的疾病危害問題。2023/2/110四、疾病預防控制的組織機構

(一)疾病預防控制行政管理組織機構

1998年衛生部對內設機構部分職能進行了調整,調整后疾病控制司(全國愛委會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處、傳染病控制一處、傳染病控制二處、地方病與寄生蟲病控制處、免疫規劃管理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控制處、愛國衛生監督檢查處、農村改水與環境衛生指導處。2023/2/111

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衛生廳(局),均設疾病控制處。各市、縣、區衛生局,設有疾病控制管理科(股)。各鄉鎮政府,設有衛生助理。鄉衛生院,設有防保站所(防保科、組),在同級政府領導下,承擔衛生防疫行政管理工作。各級疾病預防控制行政管理機構,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同級政府領導下,負責疾病預防控制行政管理工作。2023/2/112疾病預防控制局(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機構設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設綜合處、疾病監測與評價處、傳染病預防控制處、免疫規劃管理處、艾滋病預防控制處、結核病預防控制處、血吸蟲與地方病預防控制處、慢性病預防控制處、精神衛生處、愛國衛生工作辦公室、職業衛生與放射衛生管理處、環境衛生管理處。

疾病預防控制行政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

1、擬定傳染病、地方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與公共衛生相關疾病的防治規劃和措施,組織對重大傳染病、地方病的綜合防治;

2、發布檢疫傳染病和監測傳染病目錄;

3、組織調度全國的衛生技術力量,對重大突發疫情、病情實施緊急處置,防止和控制疫情、疾病的發生和蔓延;

4、承辦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日常工作。2023/2/114

(二)疾病預防控制業務管理組織機構

過去按照行政區劃建立起的各級衛生防疫站和有關專科防治所(站),承擔著相應疾病控制、衛生監督、衛生監測、衛生宣教和科研培訓等工作。這種集衛生行政管理和技術服務與一體政事不分的工作模式,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依法治國的要求,也不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疾病譜的變化。

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有效利用衛生資源,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綜合執法能力,“九五”后期,衛生部積極研究和推行全國衛生監督和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2023/2/115

2000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衛生部印發了《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的意見》,2001年4月,衛生部又制定印發了《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實施的若干意見》和《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改革是在原衛生防疫站和有關??品乐嗡ㄕ荆┑幕A上,遵照政事分開和精簡、效能、統一的原則,建立起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衛生監督和疾病預防控制體制。2023/2/116

進行疾病預防控制改革,是將有關衛生事業單位中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技術管理與服務職能進行科學合理地精簡歸并,組建集疾病預防與控制、監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促進、應用研究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2002年1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立,各省、市、縣也都相繼建立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23/2/117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性質是政府舉辦的實施疾病預防控制與公共衛生技術管理和服務的公益事業單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的任務是政府工作職能的具體體現。在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具體實施政府對社會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執法技術支撐的職能,是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技術業務管理與指導中心。2023/2/118五、疾病預防控制業務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

第一,對影響人群生活、學習、工作等生存環境衛生質量及生命質量的危險因素進行流行病學監測,并制定預防控制對策。第二,為擬訂與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相關的律、法規、規章、政策、標準、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為衛生行政部門提供決策咨詢。第三,擬訂并實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方案,對方案實施進行質量和效果評估。第四,對傳染病的發生流行和中毒、污染事件進行調查處理,為救災防病和解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提供技術支持。2023/2/119

第五,實施預防接種,負責預防用生物制品的使用與管理。第六,負責人員培訓,指導技術規范和技術措施的實施;承擔愛國衛生運動中與疾病預防控制有關的技術指導和經常性的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第七,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參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實施預防策略,促進社會健康環境的建立和人群健康行為的形成。第八,承擔疾病預防控制及有關公共衛生信息的報告、管理和預測、預報,為疾病預防控制決策提供科學依據。2023/2/120

第九,開展衛生防病檢驗和實驗室質量控制;受衛生行政部門認定,承擔衛生監督監測檢驗、預防性健康檢查、健康相關產品的技術審核和衛生質量檢驗、鑒定。第十,進行應用性科學研究,開發和推廣先進技術。第十一,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引進和推廣新技術、新方法。第十二,向社會提供相關的預防保健信息、健康咨詢和預防醫學診療等專業技術服務。第十三,完成衛生行政部門交付的其他任務。2023/2/121第二節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特點、

原則、內容和方法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是我國政府對衛生事業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具體體現,是貫徹落實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的戰略重點之一,是服務于整個社會、整個人群的工作,工作好壞直接關系到衛生工作發展的大局,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關系到人口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穩定的全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及衛生工作中有著獨特重要的地位,發揮著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2/122一、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特點和原則

(一)特點

1.社會性和群眾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對象主要是面對群體,面向社會和城鄉居民。因此,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開展,預防措施的落實,需要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社會各個部門的配合,需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密切協作,共同努力,

2.政策性和行政性實施預防控制措施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衛生方針、政策,以衛生法律、法規為依據。實踐表明,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具有較強的政府行為,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必須通過各級政府落實相關政策,并進行必要的行政干預,以保證各項措施的落實。2023/2/123

3.專業性和多學科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同時其業務范圍廣泛,工作內容比較龐雜,涉及基礎、臨床、預防醫學以及統計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其中許多屬于邊緣學科范圍,因而涉及到的學科領域十分廣泛。

4.計劃性和時效性疾病預防控制行政管理部門,對不同時期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在科學分析形勢和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訂目標任務計劃,并組織實施,這是我國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重要特點。,

2023/2/124

5.系統性和協調性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上常以連鎖形式完成各項任務,即制訂計劃—組織實施—檢查控制—信息反饋—總結處置,各環只有相互聯系、緊密結合才能正常慣性運行。因此,疾病預防控制管理者應有系統觀念和組織協調能力,有效的綜合、調動、發揮和協調系統內外各個要素,建立一個和諧良好的內部與外部環境,使整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系統運轉處于最佳狀態,如期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獲得最大的整體效益。2023/2/125

(二)原則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含義,不僅是預防傳染病,更重要的是要在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條件下,采取各種措施,預防、控制和消滅疾病,不斷增進人民健康。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牢固樹立大衛生的觀念,制定科學、適宜的綜合防治策略和措施,積極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2023/2/126

2、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性質決定了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預防保健事業是衛生事業社會公益福利性的具體體現。因此,疾病預防控制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宗旨,要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則。

3、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地域廣,經濟發展不平衡,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點多、服務面廣,各地疾病發病的病種和危害程度不同,預防控制工作水平也不平衡。因此,這就需要從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出發,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類指導,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重點突出抓好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與穩定的重大疾病防治。2023/2/127二、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內容和方法

疾病預防控制行政管理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業務機構分別從不同方面承擔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任務,前者主要負責疾病預防控制政策、規劃、計劃、規范的制訂和組織協調與實施,負責管理和發布疾病預防控制信息,負責管理疾病預防控制業務機構和人員培訓等工作;后者主要承擔疾病預防控制與公共衛生技術管理和服務。2023/2/128

(一)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內容

1、機構管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行政管理工作,直接影響機構的整體效益的發揮。因此,在推行科學管理中,首先要抓好行政管理,以不斷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行政管理體制上,主要實行機構行政一把手負責制;黨組織保證監督;建立職工代表大會民主管理和政務公開制度;建立學術委員會;健全與承擔職責任務相適應的各行政管理和業務部門(科室)的機構內部設置。2023/2/129

2、人員管理人員管理是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核心。人員管理的任務:根據機構的性質和承擔的職責任務、服務人口和服務面積等情況,制定合理的人員編制標準和結構,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工作運行機制,使機構內各部門(科室)、各專業之間能夠有機地協調、配合;定期組織對人員進行綜合考核和單項考核。綜合考核包括:德(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能(工作能力和專業水平)、勤(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績(工作業績),單項考核是將上述各項分解進行考核,選拔人才,合理培養使用人才;建立實行獎懲制度,充分調動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2023/2/130

3、計劃管理疾病預防控制計劃管理就是根據黨的方針、政策和疾病預防控制總體任務,結合本地、本部門、本單位實際,科學制定計劃,并充分挖掘及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需求,完成承擔的疾病預防控制任務。

4、信息管理疾病預防控制信息是疾病預防控制事業管理的基礎和管理過程中組織、控制的依據、手段,是一種重要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資源。在疾病預防控制事業管理的整個過程中,依賴于信息的傳遞和處理。特別是某些突發疫情和公共衛生事件的決策和處理,都依賴于迅速準確的信息系統。

2023/2/131

5、經濟管理疾病預防控制經濟管理就是運用衛生經濟學的理論和規律,通過財政管理、經濟核算等方法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監督、調節和管理,充分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衛生資源,力求以盡可能比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疾病預防控制經濟管理應遵循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的原則,要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和財經紀律,一切從人民的健康利益出發。在服從社會效益的前提下,通過加強人、財、物的管理,防止浪費,提高技術水平、工作質量,提高經濟效益。2023/2/132

疾病預防控制經濟管理的基本內容有:

1)計劃管理和定額管理:在進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可以采取“五定”,即定任務、定人員、定數量、定質量、定時間,并制定相應的定額標準和管理制度以及落實“五定”的具體指標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經濟責任制。

2)財務管理:認真執行國家財務管理規定,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嚴格財務監督,實行??顚S茫瑓栃泄澕s,防止浪費。開展有償預防服務收費,必須認真執行有關收費標準,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2023/2/133

3)預防用生物制品、藥品、試劑及其它衛生材料管理:對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所需的預防用生物制品、藥品、試劑等物品和材料,應制定和實行計劃采購、公開招標、貯存保管、審批發放、使用維修等各項管理程序和規章制度,保證各類物品質量和安全供應與使用。

4)財產設備和后勤管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對所屬的固定資產,實行登記、編號、建卡、建檔等管理制度,特別對貴重的精密儀器、設備等應定人、定崗、定責,專人管理,并注意保養和維修。加強后勤工作管理,實行經濟單獨核算,試行“企業化”和推行后勤“社會化”管理。

5)考核管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根據制定的各項業務任務和工作指標及各項規章制度進行定期考核,實行獎懲制度。2023/2/134

(二)疾病預防控制管理方法

1、制定適宜的工作計劃按照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具體指標和任務,結合當地實際,制訂好每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指標。同時,應根據本區域服務范圍、人口、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以及疾病構成和重點防治的疾病等情況以及氣候、農事、節日等因素,制定分階段的計劃實施方案。2023/2/135

2、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要將各項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任務及指標落實到單位、科室,責任到人,并制定相應的考核獎懲辦法。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工作目標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檢查,年終有總結考評??己酥乜己饲凇⒖?、德和工作質量,考核結果要獎懲兌現,以調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人員的積極性。2023/2/136

3、依法進行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是指各級疾病預防控制管理部門和領導者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國家賦予的權力,采用法制和行政命令等強制性手段,按照行政系統進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管理的方法。以此方法指導、控制、監督下屬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活動有: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有關衛生防病法律法規情況;組織指揮、監督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保健機構等完成各項疾病預防控制目標和指令性任務;統一領導,統一組織處理突發事件、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2023/2/137

4、做好內外協調做好內外協調在疾病預防控制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協調好系統內上下級單位間的關系;二是協調好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內各部門、科室間的關系;三是協調好與其他外部部門、系統的關系,充分調動系統內外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和支持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2023/2/138

5、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疾病預防控制事業的管理者們要培養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人員的事業心和精神追求,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首先要加強領導班子自身的思想作風建設,領導者們帶頭不爭名,不爭利,不爭功,不爭位,以良好的行為與素養激勵群眾的積極性;二是要強化民主意識,尊重職工主人翁的地位,讓他們真正享有參與管理的民主權利,以激發他們內在的潛力,發揮他們積極性與創造性;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要與群眾的思想實際相結合,實事求是地解決好職工的思想和生活問題,以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2023/2/139第三節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

主要任務

我國目前正處于兩次衛生革命交錯的時期,以預防控制消滅傳染病、地方病為主要內容的第一次衛生革命尚未結束,有些傳染病還嚴重危害和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以社會環境、心理因素和行為習慣引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對象的第二次衛生革命已經到來,公共衛生、預防保健任務十分艱巨。2023/2/140當前我國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主要任務

一、傳染病防治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其中甲類傳染病為鼠疫、霍亂2種,乙類傳染病22種,丙類傳染病11種,為加強肺結核和新生兒破傷風兩種傳染病管理,1995年、1996年衛生部依法先后將新生兒破傷風和肺結核由丙類上升為乙類傳染病管理。

重點加強霍亂為主的腸道傳染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管理,加強疫情監測,建立健全疫情報告、登記制度,掌握疫情動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分析;

2023/2/141二、兒童計劃免疫管理

主要內容是“五苗防七病”,即對7歲以下的兒童進行卡介苗(BCG)、脊髓灰質炎(OPV)、百白破混合制劑(DPT)、麻疹疫苗(MV)和乙型肝炎疫苗(HBV)的基礎免疫和適時的加強免疫,有些地區已把流行性乙型腦炎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免疫列入了兒童計劃免疫范疇。2023/2/142

三、地方病防治管理

我國地方病有70余種,其中鼠疫、布氏桿菌病、克山病、大骨節病、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等7種列為國家重點防制的地方病,有的地區可多達5~6種,受威脅的人口多達4.2億。地方病主要發生于廣大農村、山區、牧區等偏僻地帶,病區多呈灶狀分布,是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重要任務之一。

地方病防治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綜合治理、科學防治”的原則。通過采取病因預防、早期發現治療病人和病畜、預防接種、宣傳教育、開展監測、疫情調查等工作,做好血吸蟲病、碘缺乏病、鼠疫(在我國北方列為重點地方病防治管理)、布氏桿菌病等地方病防治管理工作。2023/2/143四、災害與防病管理

我國為多自然災害國家,水災、旱災、風暴等災害發生后,抗災防病已成為一些地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一項經常性重要任務。

加強災區易發生傳染病包括腸道、蟲病、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等傳染病疫情管理,重點抓好疫情監測、報告以及疫情應急處理等工作;采取綜合措施切斷傳播途徑和媒介;抓住飲食、飲水衛生和居住環境等關鍵環節,采取應急接種以及預防服藥和環境的“消毒、殺蟲、滅鼠”等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發生和流行;2023/2/144五、慢性病防治管理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精神性疾病以及心理障礙性疾病等慢性病發病率逐步上升,慢病的防治已經成為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慢性病是行為和生活方式疾病,在防治策略上,要以公共衛生為主導,對致病因素采取干預措施,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防治,以社區為基礎,全人群為對象,采取健康促進的有效策略,在積極開展一級預防的基礎上,做好二、三級預防工作。。2023/2/145六、寄生蟲病防治管理

人體寄生蟲包括原蟲、蠕蟲和昆蟲三大類。我國常見的寄生原蟲有瘧原蟲、溶組織阿米巴、陰道毛滴蟲等。常見的寄生蠕蟲有肝吸蟲、姜片蟲、肺吸蟲、血吸蟲、曼氏迭宮絳蟲、豬肉絳蟲、牛肉絳蟲、包囊蟲、微小膜殼絳蟲、鉤蟲、蛔蟲、蟯蟲、鞭蟲、絲蟲、旋毛蟲等。常見的寄生昆蟲有硬蜱、軟蜱、革螨、恙螨、疥螨、塵螨、粉螨、蚊、蠅、蠓、虻、蟑螂、蚤、虱、臭蟲、桑毛蟲等。人體寄生蟲分布廣,在我國農村地區一些寄生蟲病是較常見的疾病,仍嚴重危害著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是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2023/2/146

寄生蟲病防治工作應實行綜合防治管理。一是控制傳染源。開展普查普治寄生蟲病人和帶蟲者。二是切斷傳播途徑。加強人畜糞便和飲用水的管理,消滅中間宿主和傳播媒介,搞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三是保護易感人群。廣泛開展寄生蟲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衛生知識水平,改變不良的衛生習慣,加強個人防護,免受寄生蟲感染。2023/2/147七、疾病監測管理

疾病監測是對疾病在人群中發生、發展、分布規律和變動趨勢及有關因素進行連續、系統、準確地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為預防控制和消滅疾病的傳播流行,制定防制對策提供依據。疾病監測分為傳染病監測、非傳染病監測、癥狀監測和事件監測。采取的監測方法為發病學監測、血清學監測、病原學監測、干預措施的監測等,通過組織開展各類疾病監測,及時收集、整理、分析和上報疾病監測資料,并充分利用疾病監測資料,科學制定疾病預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指導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開展。2023/2/148八、公共衛生服務管理

按照國家的衛生法律法規,組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經常性公共衛生管理和服務工作。一是開展居民和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調查與監測,指導合理膳食;開展食品衛生監測,做好從業人員的預防性健康體檢;及時報告和組織調查處理食物中毒和污染事件。二是開展環境衛生、飲水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的監測和管理,做好制水從業人員和賓館、茶座、理發店、美容廳、游泳場等公共場所從業人員的預防性及定期健康體檢工作;開展生存環境質量危害因素的調查和有關公害病的發生、發展、分布的流行病學監測。

2023/2/149

三是開展廠礦企業職業性危害和放射衛生的監測與管理,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做好預防性和定期職業性健康體檢工作,及時發現和治療職業病。四是開展學校衛生和學生健康監測與管理,做好中小學生的近視眼、弱視、沙眼、齲齒、腸道蠕蟲感染等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管理工作。2023/2/150九、健康教育管理

健康教育是一項投入少、效果好的工作,是減少、控制疾病發生的最經濟有效的手段之一?!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要積極推進九億農民健康教育活動?!苯】到逃羌膊☆A防控制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2023/2/151

第四節疾病預防控制綜合評價

疾病預防控制綜合評價是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重要環節,是對正在進行或者已經完成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規劃、計劃、項目、方案、政策及其設計、實施和結果進行的系統而全面客觀的估量。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包括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計劃、組織、指導、實施、激勵、協調、控制和評價的全過程,主要程序由計劃、實施和評價三個環節所組成。評價是以計劃要求為標準進行的,是計劃、實施的繼續和發展。2023/2/152一、疾病預防控制綜合評價的目的、意義

(一)綜合評價工作的目的

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綜合評價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了解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進度及效果,為幫助行政管理和具體實施者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和改進計劃、方案,加強質量控制和目標管理,促進各項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計劃的實施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2023/2/153

(二)綜合評價工作的意義

1.及時獲得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信息,指導和幫助對工作的改進。

2.促進相關部門協作共管和組織落實,建立適宜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保證任務的完成。

3.檢驗疾病預防控制有關政策、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的適宜和可行程度

4.引導對各種可能的決策做出最佳選擇。2023/2/154

(三)綜合評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明確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的綜合評價主題和具體的目的,以便正確選擇評價對象或機構,收集必要的資料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

2.設計和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和方法,以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可靠。

3.在評價過程中應建立情報支持系統,以有效、適宜和靈敏的信息資料為依據。在常規資料來源中不易得到的信息,應通過現場考核等方式收集必要信息。2023/2/155二、疾病預防控制綜合評價的基本原則

(一)總體評價與單項評價相結合總體評價可以概括各單項評價指標達到的程度,單項工作指標代表各具體工作的達到程度,包含在總體評價內容之中。評價工作中,既要注意總體指標的達標程度、水平,又要具體分析為實現總體目標采取各個具體工作指標的達標程度、水平,從而找出工作中的不足、重點和難點,制定采取相應的對策與措施,促進各個具體指標的達標和總體目標的實現。2023/2/156

(二)目標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

目標評價反映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管理水平,從質量到數量諸方面是否能達到有關規劃和計劃目標要求,主要是對計劃目標的評價。圍繞確立的計劃目標,評價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最終評價計劃目標的達標程度。同時為過程評價提供了方向。過程評價反映有關規劃、計劃實施工作中的有效程度,是對疾病預防控制計劃實施過程績效的評價,評價計劃是否有序高效地組織與實施。2023/2/157

(三)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定量評價是對評價對象進行數量的測評和度量。定性評價是對有些難以量化的工作指標進行評。定性描述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使評價工作更能反映真實情況。2023/2/158三、疾病預防控制綜合評價方法

現代科學正從分析時代走向系統時代,整體地、綜合地、全方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