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4篇_第1頁
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4篇_第2頁
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4篇_第3頁
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4篇_第4頁
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4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4篇總結匯報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學就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利器。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1篇: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一、在家中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的知識:

(1)增強衛生健康意識,適量運動、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常常徹底洗手,不用臟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風換氣并保持整潔衛生;

(4)盡可能避開與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發熱、咳嗽或打噴嚏等)的人親密接觸;

(5)親密關注發熱、咳嗽等癥狀,出現此類癥狀一定要準時就近就醫;

(6)房間通風換氣;如有疑似患者,居住過的環境一定要進行清潔、消毒,新型冠狀病毒對熱敏感、可用75%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化氫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劑進行消毒。

二、在醫院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的知識:

(1)去醫院看病、探望病人時,尤其是去醫院的發熱門診或呼吸科就診時應該戴上口罩;

(2)盡可能避開與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發熱、咳嗽或打噴嚏等)的人親密接觸;

(3)親密關注發熱、咳嗽等癥狀,出現此類癥狀一定要準時就近就醫。

三、居家醫學觀察期間防護措施的知識:

(1)家庭內應配備必要的消毒劑和個人防護用品,家庭成員和實施醫學觀察的人員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盡量削減接觸。

(2)醫學觀察對象盡量單間居住;削減與共同居住者的接觸機會;家庭內保持通風。其使用后的衛生間做好必要的清潔和消毒工作。

(3)醫學觀察對象盡量削減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時要戴好口罩,避開到人群聚集的場所。

(4)每日早晚各測量1次體溫,做好記錄。

第2篇: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一、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

設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指定疫情報告人,統籌疫情報告工作。學校疫情報告人可由校醫兼任,在校長的領導下,詳細負責本校疫情、疑似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報告工作。

建立衛生應急協作機制,明確屬地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定點醫院)、衛生健康部門以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的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加強疫情信息溝通。

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等重大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立即向屬地疾控機構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協作做好排查和后續相關工作。

二、晨檢制度

托幼機構每日兒童入園進入班級前,衛生保健人員做好體溫檢測和晨檢工作,對兒童健康狀況進行詢問與觀察托幼機構午睡前應加測一次體溫。

中小學校在入校前完成體溫檢測。每日早晨第一節課上課前,班主任完成對學生健康狀況的詢問與觀察。高校和中職學校應在早晨第一節課前完成體溫檢測和數據收集工作。幼兒和中小學生應在晨檢后先洗手再入園(校)。教職員工(含廚工)也應進行晨檢。

詢問和觀察要點為:

(1)新冠肺炎相關癥狀:發熱(腋下溫度≥37、3℃或額頭溫度≥36、8℃)、咳嗽、乏力、呼吸不暢、腹瀉、流涕、咳痰等。

(2)其他傳染病相關癥狀:皮疹(含皮膚、口腔黏膜等)、嘔吐、腹瀉、黃疸、腮腺腫大等。

假如晨檢和日常觀察中發現學生出現各種感染癥狀,請立即向其發放一次性口罩,并將其轉至隔離房間等待,由校醫準時進行排查。發現疑似病例立即告知學校疫情報告人準時報告,做好記錄并通知家長。

校醫院/校醫室(保健室)應做好晨檢工作的監督和指導,每日準時收集、統計和報告。確保準時發現疫情并立即報告。

可使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做好晨檢日檢信息登記和上報工作。準時核實、報告和跟進處理預警信息。

三、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

學生和幼兒因事、因病不能到校上課者,應由家長向班主任提出請假,因病請假要出具醫院證明。如因忽然發病,無法由醫院開具證明者,應準時向班主任(輔導員)口頭請假,事后補交假條或醫院證明。

班主任(輔導員)要關注本班學生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課的同學,應問明病因,填寫學生因病缺課登記表,準時報交校醫。

人事部門每日登記缺勤的教職工,追蹤缺勤原因,并做好記錄,準時報交校醫。

校醫(保健老師)對師生因病缺課登記表進行匯總、分析,若發現聚集性情況,應準時通報學校疫情報告人,向疾控機構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四、復課證明查驗制度

嚴格執行患傳染病學生或幼兒復課前的查驗工作,盡量避開續發病例的發生。

患傳染病的學生或幼兒病愈且隔離期滿后,班主任(輔導員)應督促其先到醫院或社區開具病愈證明,復課前持醫院病愈證明到校醫院/衛生室(保健室)復核確認登記,方可回課室上課。

若校醫復核結論與學生的醫院病愈證明不全都,以校醫的結論為準,學生暫不返校上課,并遵照校醫的休假建議繼續休息。

校醫應向家長做好溝通解釋,若家長對復核結論、休假建議存在爭議,校醫立即將情況報告校領導、教育主管部門和疾控機構,協商后做出是否返校的決定,并通知學生和家長。

五、健康管理制度

疫情期間暫停師生常規年度體檢工作。

若發現學生出現發熱、乏力、氣促、干咳、腹瀉、嘔吐等癥狀,班主任要準時報告并對學生進行隔離至痊愈,并通過校醫復核通過才能返回上課。

若發現教職工出現發熱、乏力、氣促、干咳、腹瀉、嘔吐等癥狀,要準時調離崗位,直至痊愈,并通過校醫復核通過才能返崗。

六、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托幼機構、小學、初中使用)

在兒童入園入學(幼兒園、小學、初中)時,學校(含托幼機構)指定專人負責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收取兒童查驗證明及接種證復印件,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疫規劃系統進行建檔和查驗。

對于需補種疫苗兒童,學校應通知家長或其監護人帶兒童到接種門診補種疫苗,在入學入園后3個月內完成疫苗補種工作。

查驗工作完成后,學校應將本單位的查驗證及補種情況進行匯總統計,并上報轄區接種門診。

七、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

建立學校環境衛生檢查小組,制定衛生檢查標準,指定負責人,加強校園環境衛生領導工作。由學校主管衛生人員每周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對各衛生區域進行檢查和督促,記錄每次檢查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通報并整改。

每日對教室、食堂、宿舍、實驗室、圖書館、廁所、禮堂、浴室等公共場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疫情期間每日對上述場所開窗通風情況進行檢查。

規范保潔衛生操作,清潔人員需每日工作前接受體溫檢測,腋溫不超過37、3℃或額溫不超過36、8℃方可開頭工作。工作時須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膠或乳膠手套,工作結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對場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記錄。

規范相關垃圾規范處理操作,衛生保健室和獨立的隔離場所產生的垃圾要用醫療廢物專用袋嚴密包裝,并準時清運。未清運的垃圾要置于有蓋的桶內,每日用有效氯含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垃圾桶內外表面等根據《醫療廢物垃圾管理方法》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做好不同垃圾分類處理。

八、傳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

利用多種形式,包括、、電視臺、廣播站、校園網、宣傳欄、黑板報等,做好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工作,讓學生把握基本的衛生防病知識和防護技術,引導師生員工正確熟悉疫情,消除不必要的緊張和懼怕。各職能部門留意做好輿情掌握,杜絕個人通過媒體或等傳播和擴散,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均以政府部門公布為準。提醒廣闊師生留意做到以下幾點:

1、出門戴口罩、勤洗手

2、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

3、出現發熱等癥狀,佩戴口罩并準時就醫

4、不吃野味,將肉和蛋徹底煮熟

5、避開與呼吸道感染患者親密接觸

6、避開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或活牲畜

7、不要隨地吐痰

8、盡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9、非必要,不去疫情防控重點區域

10、做好室內環境通風工作,保持空氣清新。

九、通風、消毒制度

制定校園人群聚集場所的通風換氣制度和詳細細則,各類場室應盡量保持通風,空氣流淌。

第3篇: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一、防護措施-幼兒篇。

(一)家庭防護措施。

養成好習慣。

1.在家觀察,每日測量體溫

2.保持規律的生活,養成良好的休息習慣。保證睡眠充足,每日睡眠11-12小時,午睡2小時左右。

3.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把握“七步洗手法”,做到飯前便后及游戲后洗手,不用手揉眼睛,挖耳朵、鼻孔等。

4.養成打噴嚏或咳嗽時曲肘遮住口鼻的習慣。

5.保證良好的飲食習慣。養成定點、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保證每日適量、均衡、多樣化的食物。

4.保護視力,不要長時間看電視或玩電子產品。不在光線過強或過弱的地方讀書或玩電子產品,幼兒每日看電視時間:3~4歲不超過15分鐘,4~5不超過20分鐘,5~6歲不超過30分鐘。

5.外出時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在人多的地方,特殊是不要玩大型百貨商店內的游樂設施。

6.身體不身體不舒適,發燒生病,你必須準時告知你的父親和母親,并根據醫生的要求準時去看醫生。

(二)入園、離園防護措施。

1.節假日外出幼兒,入園前若有發熱、咳嗽、乏力、氣促、腹瀉等異常情況,準時向班級老師報告。

2.入園時遵守幼兒園規定,分批分次進園排隊測量體溫,留意相互間距。

3.來園或離園的路上準時戴好口罩,手不亂摸公共設施與設備,到園和到家后第一件事便是按“七步洗手法”專心洗手。

4.協作大人盡可能選擇步行、電動車、私家車等交通工具來園或回家。如必須乘坐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當戴上手套,盡量避開與較多人群接觸,觸摸公共扶手、座椅等。

6.離開園子后,大人馬上回家,不在幼兒園四周逗留,玩,盡量和沒有防護的人保持距離。

7.在來園和離園的路上,盡量削減與公共場所接觸的公共物品和設施和設備。

8.堅決不要求大人購買街上的小商人。

平安的食品與玩具。

(三)公共場所活動防護措施

疫情期間公共場所活動要做到:

1.不到空氣流淌性差、人流量大的地方,如影院、商場、超市、玩具吧、調皮堡、車站、機場、展覽館等。

2.不接觸流浪的野貓、野狗等,少碰臟東西。

3.愛惜公共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學會按垃圾分類要求投放垃圾。

4.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醫用口罩。

5.不到人員密聚的地方活動,盡量與無防護的人保持距離。

6.從公共場所返回家中一定要換衣物,專心洗手。

(四)生病時防護措施如何做?

疫情期間生病小伴侶們需要做到:

1.遵醫囑在家安靜休息,在大人的指導與幫助下按時服藥治療。

2.做一些安靜的活動,如聽故事、聽音樂,畫畫等,避開做一些猛烈活動,天氣清朗時選擇家中適宜的地方曬太陽。

3.多喝白開水,多吃水果與蔬菜。

二、防護措施——家長篇

家長的健康是幼兒健康的前提與保障,作為與幼兒親密接觸的家長因工作與生活需要,容易讓自身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如何保護自身,保護幼兒都需要家長伴侶一絲不茍的仔細防護,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二幼為家長們就如何做好防護做出了哪些指導建議。

(一)日常生活防護措施

1.居室保持清潔,勤開窗,常常通風,濕度適宜。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對于手機、電腦鍵盤要留意定時定期消毒。

2.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適量運動,保障睡眠,避開熬夜。

3.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水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飲食前、大小便后、接觸不潔物體后要準時洗手,不用臟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4.保證健康平安的飲食習慣,生熟菜板和刀具要分開,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煮透,多吃蔬菜、水果。不接觸、購買、食用野生動物和家禽家畜。

5.提高防護意識,不帶孩子走親訪友,特殊強調削減家庭聚會盡量避開到人多擁擠和空間密閉的場所,如必須去一定要佩戴口罩。對于使用過的口罩不要任意亂扔,放入垃圾袋封口處理。

6.家庭應當備置體溫計、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資。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親密關注發熱、咳嗽等癥狀,出現類似情況一定要準時就近就醫。

7.親密協作幼兒園做好每日健康上報照實填報各類信息與數據。

8.自覺維護公共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垃圾按要求分類投放。

(二)照料陪伴幼兒生活防護措施

1.孩子入園前、離園后家長需注

意室外防護,留意保暖。上學前檢測孩子體溫,做好自查。秩序接送,快送快接。加強教育,培育孩子習慣。健康監測,匯報家庭信息。不私自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

2.假如不必要,家長應盡量避開帶孩子出門,尤其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或密閉空間,如商場、劇院、溫泉、兒童娛樂場所外出時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盡可能遠離其他人(保持在一米以上的距離)。

3.家長外出,一定要規范佩戴口罩,從室外進門后立即更換衣服鞋子,徹底全身洗簌清潔后再接觸孩子。

4.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特殊強調家長跟孩子玩耍前要專心洗手。日常生活中教育與指導孩子飯前便后、游戲玩耍、咳嗽噴嚏、接觸過唾液和分泌物之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淌水清洗。

5.教育指導孩子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告知孩手不要碰觸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尤其是電梯按鈕等頻繁碰觸的表面)。

6.不親吻孩子,不對著孩子呼氣、喘氣,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餐具、飲具,不用嘴巴吹氣的方式讓食物變冷再喂食。

7.孩子的玩具,學習、生活用品等能耐高溫的可用消毒鍋或開水煮沸消毒30分鐘,不能耐高溫的可選擇酒精噴灑或放置在陽光下暴曬。

8.疫情期間取消常規的兒童保健健康檢查及兒童疫苗預防接種,盡量避開到醫院。

9.不帶孩子走親訪友、聚會、聚餐。謝絕熟人觸摸孩子或近距離與孩子說話。避開與呼吸道感染者以及兩周內去過疫情高發地區的人群接觸。若家中幼兒照料者被診斷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孩子就馬上與照料者隔離并嚴格按要求進行14天的居家醫學隔離。

10.正確使用消毒用品,將消毒用品放置到平安地方,避開消毒用品的使用不當造成對孩子的損害。

11.保持幼兒生活作息規律,睡眠充足、養分均衡。每日指導孩子進行一些有益的活動如親子閱讀、親子游戲,讓孩子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第4篇:幼兒園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識在當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隨著孩子們居家時間變長,幼兒平安問題應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為了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幼兒居家生活的平安工作,嚴防各類平安事故的發生,第二實驗幼兒園特地提醒各位家長及幼兒謹記以下平安小常識,防患于未然。

交通平安小常識

一、行走時怎樣留意交通平安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趕、打鬧、玩耍行走時要專心,留意四周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顏色鮮艷的衣服,以便于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實行平安措施。

二、橫穿公路應該留意什么

橫穿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應特殊留意平安。

1、穿越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章,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2、穿越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

三、坐車怎樣留意交通平安

1、坐公共汽車:排隊上車,先下后上,做懂事的小孩在車子里,不要頭手伸出窗外,容易被別的車刮傷沒有座位時,要拉好身邊的扶手不得向車內外亂扔東西不要在開動的車廂里亂跑,容易摔跤

2、坐出租車:沖到公路當中去攔車很危險,在路邊招手司機叔叔也能觀察下車時要從右邊下車,留意后面的車輛和行人下車前看看坐椅上有沒有東西,不要把東西忘在出租車上了假如下車要穿過公路,走到出租車后面比前面更平安。

3、坐父母開的車:不要提問題和唱歌,讓父母分心影響開車不要去開車門,乖乖地在后排坐好系好平安帶,父母就可以安心地開車了假如坐前排,不要扳動方向盤、排檔桿,很容易造成事故不能在車廂里放帶尖角的玩具,容易受傷。

防溺水小貼士

在家時:

1.準時清空家中各種水容器中的積水。處理浴缸、臉盆里的積水,對于不懂事的孩子來講溺水隨時可能發生。

2.幼兒在家洗澡時,用寶寶專用的浴盆,這種浴盆寶寶可以抓握兩邊,保持身體平衡,不至于滑倒。澡盆內的水要在幼兒坐在里面時,到其臍部即可,不要高到胸部。

3.在浴缸底部粘上防滑條或放防滑墊,避開幼兒洗澡時摔倒,被水嗆著。

4.媽媽在給孩子洗澡時如需去接電話或開門,宜先用毛巾把孩子包起來,然后抱著孩子一起離開浴缸或浴盆。

5.假如家中有游泳池,家長要把通向游泳池的門鎖好,幼兒要去時一定要有專人伴隨。要時常留意觀察里面的水是否已經放干。在不使用時一定要妥善安置,以防下雨時流進雨水,幼兒在不慎跌入時發生溺水。

6.家里衛生間的坐式馬桶要隨時蓋好蓋子,避開幼兒因奇怪???向里看時頭朝下栽進馬桶里。可以為較小的孩子打算專用便盆,并采納馬桶平安鎖扣。

7.蓋好洗衣機的蓋子,避開孩子掉進正在工作的洗衣機里,發生溺水。平時居家就應告知寶貝不能自己爬高,防止裁進洗衣機里。

8.假如家里有游泳池,四面一定要有防護欄。柵欄至少要有1.5米高,而且板條間隔不應超過10厘米。

在戶外時:

1.帶孩子到海邊時,要離海岸遠一些。由于海邊有浪,幼兒在玩沙時,當一個大浪打來,假如幼兒恰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