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課件_第1頁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課件_第2頁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課件_第3頁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課件_第4頁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子之歌——澳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啊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母親!----聞一多臧克家聞一多,本名家驊,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閃爍著反帝愛國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在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學的研究。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一二·一”慘案發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最后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遺著由朱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四卷。認識聞一多

聞一多(1899~1946)——集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詩人新詩集《紅燭》(1923)、《死水》(1928)是現代詩壇經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組詩《七子之歌》,表達了深摯的愛國之情。學者

1932年到清華任教后,開始全力專攻古典文學。學術著作有《神話與詩》、《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他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匯成“新義”),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民主戰士

他一身正氣,抗戰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對國民黨統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書齋,投身到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刺殺身亡。認識作者臧克家

臧克家,詩人,從小受家庭影響,喜歡古典詩歌和民歌。1932年開始寫新詩,以一篇《老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烙印》,隨著《老馬》等詩的廣泛流傳,臧克家被譽為“農民詩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臧克家

(1905─2004)朱自清:“從臧克家開始,我們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農村為題材的詩。”

茅盾:臧克家是當時青年詩人“最優秀中間的一個”。

2004年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記者曲志紅):我國文壇再失巨擘,99歲的著名詩人、作家臧克家2月5日晚8時35分與世長辭,一輪明月、萬家燈火伴他西行……2000年1月獲首屆“中國詩人獎──終生成就獎”。2003年獲由國際詩人筆會頒發的“中國當代詩魂金獎”。筆耕不輟,走過一個世紀——從“農民詩人”,走到“詩壇泰斗”地殼仰之彌高兀兀窮年校補鍥而不舍瀝盡心血

赫然炯炯目光群蟻排衙

函寄目不窺園迥乎不同

漂白警報迭起氣沖斗牛檢查預習qiàojiàohèhánpiǎomíqièjiǒngkuīdiéwùlìyájiǒngdǒu目不窺園:詩興不作:一反既往:窺,從小孔或縫隙里偷偷地看。眼睛從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園圃,即專心致志。“作”,起的意思。詩興不作,不是不做詩,而是寫詩的興致不起、不發。既,已經。既往,過去。與過去完全不一樣。詞語解釋衰微:(國家、民族等)衰落,不興旺。赫然:形容令人驚訝的事物突然呈現的樣子。潛心貫注:慷慨淋漓:用心專注而深刻。形容情緒、語調十分激動,說法十分暢快。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做了哪些事情呢?由此來看,文章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和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是怎樣對待“說”和“做”的?邊聽課文朗讀,邊思考:1、臧克家筆下的聞一多具有兩重身份,這兩重身份分別是什么?2、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其主要成就是什么?3、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主要做了什么事?4、在這兩種不同的事業中,聞一多先生是如何處理“說”和“做”的關系的?5、課文在結構上,前后兩個部分構成了藝術上的什么手法?6、請概括課文內容。

課文敘述了聞一多先生作為詩人和革命家在“說”和“做”方面的表現,熱情贊揚他為了救國救民而說和做的愛國精神。學者革命家聞一多《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三件事說了做了言行一致對比做了再說做了不說品讀課文

1.聞一多前期和后期的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征,前后期有什么變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十數年如一日,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后期則投身于民主運動,敢于為人民講話,面對兇殘的敵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體現出民主戰士的大勇,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的楷模。但作為一名卓越的學者,一名偉大的愛國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卻是始終如一的。2.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作者為什么只選取這六件事來寫?

聞先生一生經歷復雜,著作等身,可以記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事,可見作者所選材料,講究典型性,以少勝多。對于“學者的方面”,則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草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單這六件事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出來了。3.文章標題為什么取“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與眾不同。作為卓越學者的他是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他謙虛美德和實干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作為革命家的他是說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現他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文章從說和做兩個方面,高度贊揚了聞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1、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

“詩興不作”是文言說法。“作”,起。“詩興不作”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20年代,聞一多寫了許多愛國詩篇。從20年代末起,轉入對我國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2.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的說法,指尋找使我國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聞’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3、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

“望聞問切”是比擬的說法,把我們的民族比成一個病人,說明聞一多當時從文化研究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4.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燈火。深夜只有孤燈相伴,本來應感到寂寞,但聞一多則不然,他在一盞孤燈的照耀下,全力進行學術研究,成績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聞一多詩《靜夜》5、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潛心貫注”和“心會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說用心極專極深,除學術研究外,沒有別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作者使用了許多四字語(特別是成語)以及整齊的對偶句。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鏗鏘有力,富于音樂美。請舉出幾個例子。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潛心貫注心會神凝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迥乎不同一反既往……對偶句: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目不窺園,足不下樓。不動不響,無聲無聞。動人心,鼓壯志。氣沖斗牛,聲震天地。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清華大學的聞一多塑像云南大學的聞一多塑像

朗讀課文你喜歡的語段,揣摩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有感情和音樂美的特點.自由朗讀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曾經出現過許多杰出人物,他們中有叱咤風云的政治家,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事家,由博學睿智的科學家,還有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藝術家,你在語文課和課外一定讀過不少名人的傳記,知道很多名人的豐功偉績,軼聞趣事,請講講你認為最有價值,最感人的故事片斷,看誰講得生動有趣。拓展延伸(講故事)韓信

韓信,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自幼熟讀兵書,懷安邦定國之抱負。因家境貧寒,常食不裹腹。曾受鄉間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陳勝、吳廣起義后,韓信始投項梁,繼隨楚霸王項羽,但不受項羽重用。后又投奔漢王劉邦。初始劉邦看不起貌不驚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韓信,經丞相蕭何力薦,才始拜韓信為大將。韓信拜將不久,即率軍沿南鄭故道東出陳倉,一舉拿下了關中地區,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第二年,出函谷關,將兵鋒逼至楚都彭城。此后,韓信率兵數萬,開辟外線戰場。破魏之戰,針對魏軍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從側后偷渡,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人自為戰,以一萬之眾大破二十萬趙軍。淮水之戰,借助河水,分割楚軍,將齊、楚聯軍各個擊滅。攻占齊地后,韓信被封為齊王。

公元前202年春,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韓信獨當中軍,他先令兩翼部隊對楚軍實行側擊,再令中軍推進,很快完成了合圍。入夜,韓信令漢軍四面唱起楚歌,終使楚軍喪失斗志,被漢軍一舉聚殲于亥下。項羽眼見大勢已去,慷慨自刎于烏江邊。楚漢戰爭以漢王劉邦奪得天下而告終。韓信熟諳兵法,戰功卓著,為漢王朝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其用兵之道,為后世兵家所推崇。劉邦雖用韓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項羽敗亡后,即奪其兵權,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軟禁于劉邦身邊。在這一段索寞的日子里,他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書整理,為我國軍事學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楚。公元前196年,呂后誘韓信至長樂宮的鐘室,以謀反罪名殺之。一代名將,死非其所,實堪哀傷。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生于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嚴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亦甘于寒賤也。二十七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并不著急。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有點出息。

姓賈,名平凹,無字無號。娘號‘平娃’,理想于順利;我寫‘平凹’,正視于崎嶇。一字之改,音同形異,兩代人心境可見也。生于1953年2月21日,孕胎期娘未夢星入懷,生產時亦沒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從不講甚神話,少年更不得家庭藝術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輩哪能顯貴發達?原籍陜西丹鳳,實為深谷野洼;五谷都長而不豐,山高水長卻清秀。離家10年季季歸里,因無衣錦還鄉之欲,便沒‘無顏見江東父老’之愧。先讀書,后務農;又讀書,再弄文學;苦于心實,不能仕途;拙于言辭,難會經濟;執筆涂墨,純屬濫竽充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