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及視力保健規范_第1頁
眼及視力保健規范_第2頁
眼及視力保健規范_第3頁
眼及視力保健規范_第4頁
眼及視力保健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眼科劉隴黔《兒童眼及視力保健技術規范》解讀眼部的解剖結構前房虹膜角膜瞳孔結膜鞏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眼前節眼后段2視力視角:由兩個物點所發出的兩條主光線在入瞳中心形成的夾角35’1’視力眼睛所能夠分辨的外界二物間最小距離的能力,是視角的倒數4

在調節靜止狀態下,無限遠的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剛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的狀態,稱為正視眼的屈光狀態分為兩大類:正視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正視眼5角膜晶狀體視網膜屈光不正遠視焦點落在視網膜后近視焦點落在視網膜前6

屈光不正散光眼眼球各屈光成分每條徑線上的屈光力不同,在視網膜上成像并非一個焦點,而是在空間不同位置的兩條焦線和焦線間的一個彌散圓散光屈光不正7

目的

預防兒童可控制性眼病的發生發展,保護和促進兒童視功能的正常發育服務對象

轄區內0~6歲兒童8眼保健檢查時間健康兒童928~30天3月6月12月3歲4歲2歲5歲6歲首次眼病篩查階段性眼病篩查和視力檢查檢查時間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住院超過7天,吸氧(高濃度)史眼病家族史或懷疑有與眼病有關的綜合征宮內感染10具有下列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兒

應當在出生后盡早由眼科醫師進行檢查顱面形態畸形、大面積顏面血管瘤,或者哭鬧時眼球外凸出生難產、器械助產眼部持續流淚、分泌物出生體重<2000g的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應當在生后4~6周或矯正胎齡32周,由眼科醫師進行首次眼底病變篩查11高危因素

檢查內容

0~6歲兒童:眼外觀檢查4歲及以上兒童:增加視力檢查有條件的地區可增加與兒童年齡相應的其它眼部疾病篩查和視力評估:

滿月訪視時,光照反應檢查3月齡,瞬目反射檢查和紅球試驗6月齡,視物行為觀察和眼位檢查1~3歲,眼球運動檢查12檢查方法——眼外觀

眼瞼,眼睫毛,兩眼大小結膜,結膜囊角膜瞳孔13檢查方法——眼外觀

眼瞼,眼睫毛,兩眼大小

紅腫、淤血、氣腫、淤痕、腫物

內翻或外翻

瞼裂、上瞼提起及瞼裂閉合

睫毛及其根部14檢查方法——眼外觀15結膜,結膜囊將眼瞼向上、向下翻轉顏色、透明度、光滑程度充血、水腫、乳頭肥大、濾泡增生瘢痕、潰瘍、瞼球粘連、異物、分泌物16檢查方法——眼外觀角膜大小、彎曲度透明度、光滑度異物、新生血管、渾濁角膜后沉著物瞳孔等大,等圓位置居中邊緣整齊17檢查方法——眼外觀虹膜顏色、紋理有無新生血管、色素脫落、萎縮、結節是否角膜前粘連,晶狀體后粘連有無根部離斷及缺損有無震顫檢查方法光照反應:將手電燈分別快速移至嬰兒兩眼前照亮瞳孔區,出現反射性閉目動作為正常瞬目反射:以大物體在受檢者眼前快速移動

嬰兒立刻出現反射性防御性的眨眼動作為正常

如3月齡未能完成,6月齡繼續此項檢查18檢查方法——紅球試驗用直徑5cm左右色彩鮮艷的紅球在嬰兒眼前20~33cm距離緩慢移動,可以重復檢查2~3次短暫尋找或追隨注視紅球:正常如3月齡未能完成,6月齡繼續此項檢查1920~33mm檢查方法——眼位檢查角膜映光加遮蓋試驗

將手電燈放至兒童眼正前方33cm處兩眼注視光源時,瞳孔中心各有一反光點,分別遮蓋左右眼時,沒有明顯的眼球移動為正常20正常眼外斜視21檢查方法——眼位檢查內斜視上斜視22檢查方法——眼位檢查視物行為觀察

異常的行為表現

對外界反應差

對前方障礙避讓遲緩

暗處行走困難

視物明顯歪頭或距離近

畏光或瞇眼

眼球震顫23檢查方法——視力檢查國際標準視力表或對數視力表檢測距離受檢者眼睛高度勿壓迫眼球,先右后左自上而下,直到不能辨認的一行時為止,前一行即被檢者的視力如不能看到最大的視標

則讓其走近視標,直至能辨認,視力記錄為:距離/50

如在任何距離不能辨認最大視標,則測量數指、手動或光感視力24保健指導1.早期發現,及時就診

識別兒童常見眼部疾病定期接受眼病篩查和視力評估2.注意用眼衛生培養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兒童持續近距離注視時間每次不宜超過30分鐘屈光不正兒童要正規散瞳驗光不要盲目使用眼保健產品合理營養,戶外活動25保健指導3.防止眼外傷

遠離危險的場所,防范寵物對眼的傷害

兒童活動場所不要放置有害物品

眼進異物,或眼受到外傷,及時就診4.預防傳染性眼病經常洗手,不揉眼睛注意隔離患有傳染性眼病的兒童,防止疾病傳播蔓延26轉診(一)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及時轉診具有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出生體重<2000克的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可疑結構異常:眼瞼、結膜、角膜和瞳孔不能引出光照反應及瞬目反射注視和跟隨試驗檢查異常任何一種視物行為異常的表現眼位偏斜或眼球運動不協調復查后視力異常27斜視兩眼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雙眼視軸呈分離狀態,即一眼注視目標,另一眼就偏離目標正常眼斜視眼斜視的檢查28斜視的分類根據發病年齡分為:先天性斜視和獲得性斜視根據注視情況分為:交替性斜視和單眼性斜視根據偏斜方向分為:水平斜視(內斜視、外斜視),垂直斜視,旋轉斜視和混合型斜視根據眼球運動及斜視角有無變化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非共同性斜視2023/2/129眼部的一般檢查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外眼、眼前節、眼底斜視的檢查30眼位檢查角膜映光法15°30°45°映光點偏離瞳孔中心1mm,斜視度約為7°31眼球運動的檢查單眼運動:內轉、外轉、上轉、下轉雙眼運動:診斷眼位32正常眼肌活動野內直肌:上下淚小點連線通過瞳孔內緣外直肌:外眥與角膜外緣平齊垂直直肌:內外眥連線通過角膜上緣斜肌:內外眥連線通過角膜下緣眼球運動的檢查3334驗光睫狀肌麻痹

1.0%阿托品眼膏,禁用眼藥水有內斜年齡小于三歲托品卡胺

1%鹽酸環戊通滴眼液睫狀肌麻痹后進行視網膜檢影驗光,是兒童必要的屈光檢查方法,尤其是對于遠視眼和/或伴有內斜視的兒童斜視兒童多有雙眼視功能的缺陷,不適合進行綜合驗光儀驗光2023/2/135檢影驗光36驗光小瞳檢影驗光無晶體眼人工晶體眼晶狀體半脫位或脫位斜視的鑒別診斷內眥贅皮上瞼皮膚向下延伸到內眥部的垂直性皮膚皺襞,使部分鼻側鞏膜不能充分顯露

常被誤認為內斜視

一般不需治療

37弱視

弱視:視覺發育期內,由于異常視覺經驗引起的單眼或雙眼矯正視力下降,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38診斷要點

發生在視覺發育期內存在異常視覺經驗最佳矯正視力下降眼部無器質性病變兒童視力參考值的下限3歲------0.54~5歲------0.66~7歲------0.77歲以上------0.839弱視的類型斜視性弱視

單眼弱視有斜視或曾有過斜視斜視為單眼性,交替性斜視一般不發生FRFL40弱視的類型屈光參差性弱視單眼弱視雙眼球鏡屈光度相差≥1.50D雙眼柱鏡屈光度相差≥1.00D41弱視的類型屈光不正性弱視雙側性雙眼視力相等或接近未戴過矯正眼鏡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遠視≥4.50D

近視≥6.00D

散光≥2.00D42弱視的類型形覺剝奪性弱視屈光間質混濁先天性白內障角膜混濁43弱視形覺剝奪性弱視上瞼下垂遮擋瞳孔不適當地遮蓋弱視的檢查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外眼、眼前節、眼底的檢查眼位的檢查驗光

屈光不正矯正處方原則

屈光狀態可能引起弱視的水平處方近視>5.00D任何年齡>5.00D1歲以上>3.00D3歲以上>1.00D遠視>2.00D>2.00D散光>1.25D>1.25D屈光參差>1.00D>1.00D44立體視覺的檢查人類的雙眼視功能是在出生后不斷發育成熟的,只有保持正常的視覺環境和協調的雙眼共同運動才能獲得正常的立體視力正常值:≤60″檢查方法:Titmus立體圖/Frisby立體視檢查板/隨機點立體視覺檢查圖45色覺:視網膜受不同波長光線刺激后產生的一種感覺色覺異常按程度輕重分為色盲、色弱色盲:缺乏對某一種或幾種原色的辨別力——二色視,一色視色弱:對一種或幾種顏色的辨別力變低,屬異常的三色視46色覺檢查假同色圖法——色盲本在自然光線下距離0.5m處識讀

檢查時,每一圖不得超過5秒

47等級評審中眼保健工作的要求1.兒童弱視、斜視、屈光不正的普查和防治2.兒童沙眼、結膜炎等常見眼病的普查和防治3.開展兒童視力篩查,并對篩查出的疾病患兒進行矯治兒童弱視、斜視、屈光不正的普查和防治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對兒童眼部進行定期檢查培訓足夠的專業人員,普及驗光配鏡設施培養兒童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49沙眼的普查和防治沙眼由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主要見于衛生狀況差的人群,50年代于我國廣泛流行,現今衛生狀況改善,發病率大大降低,臨床少見癥狀及體征

眼紅、眼痛、異物感、流淚及黏濃性分泌物

瞼結膜乳頭、濾泡、角膜血管翳、結膜瘢痕50治療全身治療應用抗生素局部治療利福平、金霉素等眼藥水,四環素、紅霉素眼膏預防

應貫徹預防為主,避免接觸傳染。改善環境衛生,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51

結膜炎的普查和防治結膜炎是眼科最常見的疾病癥狀有眼部異物感、燒灼感、發癢和流淚體征:結膜充血和水腫,分泌物增多,乳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