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0128-1988 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全稱為《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該標準規定了在室溫條件下對金屬材料進行扭轉試驗的方法、設備要求、試樣制備、試驗步驟、數據處理以及試驗結果的表達方式,旨在通過這些測試來評估金屬材料在扭轉載荷作用下的機械性能,如韌性和塑性等。

標準內容概覽

  1. 范圍:明確了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金屬材料(包括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在室溫條件下的扭轉試驗,用以測定其抗扭強度、剪切強度、斷裂韌度等力學性能指標。

  2. 引用標準:列出了實施本試驗方法時需要參考的其他相關國家標準或技術規范,確保試驗過程的標準化和一致性。

  3. 術語定義:對試驗中涉及的關鍵術語進行了明確界定,如扭轉力矩、扭轉角、剪切模量等,有助于統一理解和操作。

  4. 試驗設備與儀器:詳細描述了進行扭轉試驗所需設備的要求,包括扭轉試驗機的規格、精度等級、夾具類型及校驗方法等,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重復性。

  5. 試樣

    • 試樣形狀與尺寸:規定了試樣的標準尺寸、形狀及其加工要求,如直徑、長度、平行部分的長度等,以保證試驗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 試樣表面處理:說明了試樣表面應達到的光潔度,避免因表面缺陷影響試驗結果。
  6. 試驗條件:明確了室溫范圍、試驗速度、環境條件(如濕度、溫度)等,這些因素需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免對試驗結果產生不良影響。

  7. 試驗步驟

    • 包括試樣的安裝、試驗加載程序、數據記錄方法等具體操作流程,確保試驗過程的標準化執行。
    • 特別強調了安全操作規程,保障試驗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8. 數據處理:介紹了如何根據試驗中記錄的數據(如扭矩-扭轉角曲線)計算出抗扭強度、剪切應力等關鍵參數,以及數據的有效性判斷準則。

  9. 試驗報告:規定了試驗報告應包含的信息內容,如試驗條件、試樣信息、測試結果、計算公式及結果分析等,確保試驗結果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實施意義

該標準為金屬材料的扭轉性能評價提供了一套科學、統一的方法,對于材料研發、質量控制、產品設計及故障分析等領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幫助工業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金屬材料在扭轉載荷作用下的行為特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10128-2007
  • 1988-12-10 頒布
  • 1990-01-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0128-1988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_第1頁
GB/T 10128-1988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_第2頁
GB/T 10128-1988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0128-1988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UDCN.2/.8:020.175旺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0128-88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Metallicmaterials-Torsiontestatroomtemperature1990-01-01實施1988-12-10發布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GB10128-88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發行北京西城區復興門外三里河北街16號郵政編碼:100045電話:63787337、637874471989年8月第一版2004年11月電子版制作書號:155066·1-6461版權專有侵權必究舉報電話:(010)6853353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UDC889.2/.8620.175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GB10128-88Metallicmaterials-Torsiontestatroomtemperature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的術語、符號、原理、試樣、試驗設備、試驗條件、性能測定、測得性能數值的修約和試驗報告。本標準適用于金屬材料,在室溫下測定其扭轉力學性能。2引用標準GB6397金屬拉伸試驗試樣GB8170數值修約規則3原理對試樣施加扭矩,測量扭矩及其相應的扭角,-般扭至斷裂,以便測定本標準定義的一項或幾項扭轉力學性能。4術語、符號4.1術語4.1.1試樣平行長度:試樣兩頭部或兩夾持部分(不帶頭試樣)之間的平行長度。試樣標距:試樣上用以測量扭角的兩標記間距離的長度。.3扭轉計標距:用扭轉計測量試樣扭角所使用試樣部分的長度。4.1.4切變模量;切應力與切應變成線性比例關系范圍內切應力與切應變之比。4.1.5規定非比例扭轉應力:扭轉試驗中,試樣標距部分外表面上的非比例切應變達到規定數值時,按彈性扭轉公式計算的切應力。:表示此應力的符號應附以角注說明,例如rru.0l、rr.a等,分別表示規定的非比例切應變達到0.015%和0.3%時的切應力。4.1.6屈服點:扭轉試驗中,扭角加而扭矩不增加(保持恒定)時,按彈性扭轉公式計算的切應力。如扭矩發生下降,則應區分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上屈服點:扭轉試驗中,以首次發生下降前的最大扭矩,按彈性扭轉公式計算的切應力。下屈服點:以屬服階段中的最小扭距,按彈性扭轉公式計算的切應力。4.1.7抗扭強度:試樣在扭斷前承受的最大扭矩,按彈性扭轉公式計算的切應力。4.1.8最大非比例切應變:試樣扭斷時其外表面上的最大非比例切應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