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及其教育策略_第1頁
工匠精神及其教育策略_第2頁
工匠精神及其教育策略_第3頁
工匠精神及其教育策略_第4頁
工匠精神及其教育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匠精神及其教育策略

1.人社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課教學大綱(試行)》的通知(人社廳函〔2016〕252號)

2.人社部職建司關于在全國技工院校開展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活動的通知(人社職司便函〔2016〕41號)

3.人社部教材辦關于印發《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課教學實施指導建議》及開展相關師資培訓工作的通知(教材辦函〔2016〕18號)

工匠淵源與價值

1.工匠起源:原始人的生活智慧——制造工具、器物、飾品

2.工匠職業群體的出現是人類社會三次大分工的結果。

3.農耕時代,工匠技藝代表著人類科技的最高水平。

3.18世紀末,瓦特蒸汽機引發第一次工業革命。

4.工業化時代,工匠依然是科技產品的最終實現者。

5.當代工匠的主要價值(1)手工業及其器物的制造(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和奢侈品領域)(2)工業品的加工制造(特點:運用現代化工具、精細分工)

6.結論:沒有工匠,人類的任何奇思妙想都是空中樓閣。工匠精神的內涵

1.工匠的職業傳統——約定俗成(1)我國古代傳統:尚巧、求精。(子曰:君子不器)(2)歐洲古代傳統:嚴謹、專注。(阿基米德:用支點撬動地球)

2.工匠的職業規范——行會約定;工匠的行為習慣——文化積淀。

3.工匠精神的現代解讀(1)執著專注:一生只做一件事疑問:如何理解正常的擇業、跳槽行為?(2)精益求精:要做就要做最好疑問:如何理解做到“最好”?(3)創新進取:愿乘長風破浪行疑問:如何理解恪守工藝規程與工藝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我國當代工匠典型代表

《工匠精神讀本》共收錄我國當代工匠36名。其中,技校畢業后12名,占比三分之一;企業學徒后7名;民間學徒(含家族傳承)后7名;職高(含大專1名)畢業后3名;普通初、高中畢業后5名;學歷不詳者2名。

1.學歷低,入職后從未改換工作,執著專注、心無旁騖,對本職工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創新進取。

2.在從事的崗位工作中,擁有一技之長或絕技高招,在實施工藝、技術等方面擁有不可替代、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3.在業內具有技術技能方面的領軍作用,在道德人格方面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工匠精神教育策略(一)作為新生入學第一課

1.新生對技能型職業及自己將來可能從事的工作包括自己即將學習的專業缺乏認知,入學第一課可以給他們以專業與職業、職業素養和職業成就等方面以情感熏陶和入門指導。

2.營造濃郁、隆重、細致的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給學生以強烈的情緒感染和心靈震撼。

3.作為德育課的導入,以《工匠精神讀本》所列36位當代杰出工匠為例,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職業偶像和職業信條。工匠精神教育策略(二)將工匠精神細化為專業實訓行為規則

1.工匠精神教育只有通過學生的行為,特別是“職業行為”才能得到真正落實。

2.工匠精神的抽象性不易被學生理解和應用,需要學校將其分解細化為專業學習特別是技能訓練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才能被學生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行為上遵守。

3.工匠精神的教育主體是專業實訓教師,要參照世界技能大賽評分規則和德國“雙元制”培養標準,注重學生工作過程的行為規范性要求和考評,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為工匠精神的內化奠定行為基礎。工匠精神教育策略(三)在校園活動中體現工匠精神

1.各種校級層面的活動要組織精細、內容飽滿、主題鮮活,讓學生從中感受到組織者的用心,進而印象深刻。

2.從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場所的衛生開始,營造干凈、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讓學生感受到勞作(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對人的身心最直接的影響。這里建議以新生軍訓為起點,將軍訓期間的內務整理一直延續到學生的整個求學期間。

3.將優秀企業文化引進校園。比如中國中車集團的“一口清、一手精、實名制”操作規程,海爾集團的“日日清”制度,日本的“5S”管理,等等。

作品就是自己所有精工制作的對象最珍貴,最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個字——人人有情懷,有信念,有態度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