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采收與產地加工
第一節中藥的采收1、有效成分的含量因生長階段的不同而不同2、有效成分的含量一天內也會有差別3、栽培年限在與含量有密切關系4、有效成分的含量因產地、藥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采收有效成分含量質量陶弘景菜園求學“本草時月……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謂春初津潤始盟,未充枝葉,勢力淳濃也。至秋枝葉干枯,津潤歸流于下也。大抵春寧宜早,秋寧宜晚,花、實、莖、葉,各隨其成熟爾?!睂O思邈吸血腫妙用水蛭“凡藥,皆須采之有時日,陰干、暴干,則有氣力。若不依時采之,則與凡草不別,徒棄功用,終無益也”一、采收時期采收季節對保證中藥材質量的重要性?!按翰梢痍愊牟奢?,知母黃芩全年刨,秋天上山挖桔梗,及時采收質量高”。確定適宜采收時期的總原則:必須把有效成分的累積動態與藥用部位的產量變化結合起來考慮。(一)采收期與產量1、不同采收時期與產量如強心新藥灰色糖芥地上部分每667m2產量孕蕾期為55.66kg初花期為65.6kg盛花期為72kg花凋謝種子形成期為97.5kg種子近于成熟期為76.89kg因此:花凋謝種子形成期產量最高。牡丹:5年:丹皮酚含量最高3年與5年生的牡丹皮比較而言,丹皮酚含量沒有顯著差異。最佳采收年限:3年2、不同采收年限與產量如芍藥每667m2產量:栽培3年采收,單產為300~400kg;如果4年采收(增加生長的1年中,生產上投入不大),則單產為400~500kg。又如人參:6年生采收比5年生采收,產量高25%;7年采收產量比6年生又高10%左右。但成本顯著提高,因此目前生產中一般加工生曬參,4年生就可收獲;加工紅參則在5、6年生時收獲。
采收期與產量的關系不單單是年內各時期的差異,像芍藥、人參、西洋參、黃連等多年生宿根性藥用植物,還有個適宜采收年限問題。(二)采收期與質量
1、不同采收時間與質量許多藥材不同采收期其有效成分含量差別較大。細辛,揮發油為主要活性成分,2010年版《藥典》規定以根入藥。陳世忠等對北細辛6年生根部,從4月11日至9月23日,11批樣進行了總揮發油含量測定,結果見下表。結合產量,可以推論出最佳采挖期應在9月中旬。2、不同采收年限與質量多年生宿根性藥材,年生不同藥效成分含量也不同,一般地講,年生愈大含量愈高。但要注意的是,如人參在6年生以前,人參皂苷含量增長速度較快,6~7年以后含量增長速度與重量一樣,開始降了下來。
藥材質量問題,除了藥效成分含量外,還有色澤、飽滿度、油性等多方面衡量指標。采收期不同,這些指標的優劣也不盡一致。如番紅花適期采收干后產品色澤鮮紅,有油性;采收偏晚柱頭黏上花粉粒呈黃色;采收偏早干后呈淺紅色,質脆油性小。又如人參適期采收漿足質實,加工出的紅參、生曬色正,無抽溝,紅參斷面呈角質樣。如果提早或延后起收,加工出的產品有抽溝。天麻提早或延后采收,加工后的塊莖抽癟嚴重。貝母提早采收加工出的產品質輕,過晚起收加工出的產品色發黃等。(三)采收期與收獲效率如四川栽培的黃芪8月花期采收,鮮干比為7:1;9月初采收,鮮干比為5~6:1;接近枯萎期(10月)采收,鮮干比為3~4:1;11月(完全枯萎后)采收,鮮干比為2~3:1。按各期鮮根產量相等計算,以完全枯萎的11月份采收為最好,實際上鮮根產量也是11月份最高。許多果實或種子入藥的藥材(薏苡、紫蘇、芝麻、芥子等),必須適時采收,否則?像枸杞、五味子等漿果類藥材采收過早?采收過晚?
又如厚樸、杜仲、肉桂等皮類藥材多在什么時期采收?過早或過晚采收?(四)種子質量與收獲期收獲期不僅影響藥材的產量與品質,也影響種子、種栽的產量和質量。如細辛種子采收較晚,果實會開裂,種子散落;人參種子采收過晚也會落地;紅花種子不及時采收,一旦遇雨會自然萌發;平貝母鱗莖采播過晚(8月后)會生根;人參、西洋參種栽起收過晚,易遭緩陽凍等。種子采收過早,未充分成熟,種子質量差。(五)采收期的確定確定藥材的采收期必須把有效成分的積累動態與藥用部位的產量變化動態結合起來考慮,同時也應當注意藥材的商品性狀。第一、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與產品器官產量高峰期一致時,可以根據生產需要,在采收商品價值最高時采收。這有兩種情況:①有效成含量有顯著高峰期,而產品器官產量變化不顯著的,則以含量高峰期為最佳采收期。屬于這類的藥材有細辛、紅花等。②有效成分含量變化不顯著,而產量有顯著高峰期者,則以產量高峰期為最佳采收期。一般果實種子入藥的藥材都屬這一類,均以果實種子充分成熟時采收為宜。第二、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與產品器官產量高峰期不一致時,則應以有效成分含量與產量之積最大時,為最適采收期。薄荷、灰色糖芥等。薄荷葉在花蕾期有效成分——薄荷油含量為其高峰期,可達3%,667m2產量則只有1000kg;而在開花期薄荷油含量降為1.5%,但葉的產量增加到5000kg。有效成分含量×產品器官產量=30和75kg,因此開花期采收為宜。此外,采收期的確定除看產量、有效成分含量,還要看干擾成分(特別是毒性成分)含量變化。如治療慢性氣管炎的照山白葉中含總黃酮和梫木毒素Ⅰ。總黃酮為有效成分,梫木毒素Ⅰ為毒性成分,兩種成分生長期間的變化歸納于下圖。
從圖中看出,總黃酮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12、1、2、3月,8月最低。但12,1,2,3四個月葉產量最低。梫木毒素I含量則以6~8月最高多,葉的產量也最高。從葉的產量、有效成分和毒素成分含量三個因素的綜合水平看,采收期以5月、11月為最佳。
應當指出,有些藥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變化期很窄:如曼陀羅花(洋金花)中總生物堿含量以花凋謝期為最高,花蕾期次之,盛開期最少;薄荷葉中揮發油的含量以植株處于待開花期最高,盛花期次之,花后變少;晴天多,陰天少。1、根和根莖類:秋冬地上部分枯萎或初春發芽前。當年播種收獲的有:牛膝、玄參、半夏、天麻(白麻作種)、北沙參、浙貝母、菘藍、天南星等;栽培2~3年收獲的品種:烏頭(附子)、柴胡、黃芪、當歸、白芷、防風、黃芩、白術、云木香、土木香、黨參、桔梗、前胡、知母、等;栽后3~5年收獲的有品種:細辛、大黃、芍藥、三七、甘草、百部、天門冬、遠志、穿山龍等;二、各類中藥的一般采收原則確定原則:傳統的采收經驗+各種藥用部分的生長特點栽培5~8年收獲的有品種:人參、黃連、巴戟天等。
對于這些藥材,在其收獲年份里,絕大多數都是在植株生長停止,待要進入或進入休眠期的秋季采收,或者在春季萌芽前采收。傳統經驗認為,柴胡、明黨參以春季采收最好。而平貝母、延胡索則在小滿至芒種期間采收。太子參在夏至前后采收。
2、皮類:樹皮于春夏之交剝??;根皮于秋季挖根后剝取或趁鮮抽取木心。皮類藥材栽培年限較長,除牡丹皮需3~4年外,杜仲、厚樸、黃柏需10年以上,肉桂需15~20年。
3、葉類:在植物生長最旺盛時、或在花蕾期或花后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采收。多數葉類藥材為當年采收,有的為2年采收,有的可連采。但桑葉須在秋霜后采收。
4、花類:一般在花剛開放時采收;以花蕾入藥,宜在花蕾期采摘。忍冬、丁香、款冬、槐花、番紅花、洋金花等多在花蕾膨大,但尚未開放時采收;紅花、菊花、凌霄花宜在盛花期采收;除蟲菊在花半開時采收。5、果實和種子類果實多在自然成熟或將要成熟時采收如梔子、山楂、栝樓、枸杞、薏苡等;但枳殼、梅等宜在未成熟時采收;山茱萸則在著霜后采收為佳。種子類藥材多在自然成熟時采收。成熟期不一致的果實或種子,應隨熟隨采如木瓜、鳳仙花、補骨脂、水飛薊、續隨子等。6、全草類:多在進入生長最旺盛時期,如蕾期或花期采收如細辛、藿香、荊芥、穿心蓮;馬鞭草等少數種是在開花后采收。7、樹脂及其他:樹脂或以植物液汁入藥的:采收期和采收方式不一。蘇木、阿拉伯膠采收需5~6年;安息香需7~9年;兒茶、沉香需10年以上;檀香要30年才能采收。三、采收方法
采收方法因植物、入藥部位而定,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幾種:(一)摘取法(二)刈割法(三)掘取法(四)剝取法(一)摘取法花類藥材(丁香、忍冬、款冬、紅花、菊花、番紅花等)、果實類藥材(栝樓、梔子、山楂、枳殼、梅、木瓜、枸杞、川楝、山茱萸等,薏苡除外),葉類藥材,都采用摘取法。花期長的,開放不整齊的應分批采摘。果實成熟不一致的也要分批摘取。部分種子類藥材也可采用摘取法。(二)刈割法大多數種子類藥材(補骨脂、芥子、牛蒡、水飛薊等)、果實類藥材中的薏苡的采收都采用刈割法。大部分全草類藥材,如荊芥、薄荷、藿香、穿心蓮等用刈割法采收,可一次割取或分批割取。(三)掘取法根及根莖類藥材都采用掘取法采收。一般先將地上部植物體用鐮刀割去,然后用相應的農具采收,采收時應避免損傷藥用部位。(四)剝取法皮類藥材都采用剝取法。一般在莖的基部先環割一刀,接著在其上相應距離的高度處再環割一刀,然后在兩環割處中間縱向割一刀。縱向割完后,可沿縱向刀割處環剝,直至莖皮、根皮全部被剝離。此段剝離后將樹鋸倒繼續剝皮(破壞性)。
近年試行活樹剝取法,采用環剝或半環剝方法,控制環剝面積,這樣可以不用鋸倒樹木。
第二節藥用植物的產地加工一、加工的目的和意義(一)純凈藥材,去除非藥用部位,防止霉爛變質;清除或殺滅微生物,降低體內水含量,防止霉爛變質。(二)干燥藥材,保存藥效,便于應用;采收后的鮮藥材中含有多種酶類,它們能使相應的產物轉變成另外的成分。有些藥材質地堅硬,或者個體粗大,鮮時不切片,干燥后是很難弄碎稱取。如天花粉(栝樓根)。有些藥材需要去皮或抽心,只有趁鮮加工。
(三)利于貯運,保證供應。鮮藥材不易于安全貯藏和運輸,因此難以保證供應。三、常見的加工方法
二、加工的要求
加工后的藥材應達到形體完整、含水量適度、色澤好、氣味散失少、有效成分破壞少。1、揀去除非藥用部分。
2、洗去除泥沙。3、切片可使個體體積減小,便于準確稱量,方便炮制,也有利于有效成分在煎煮時盡量溶出。
4、去殼以種子入藥者,應去除果皮。5、蒸、煮、燙含粘液、淀粉或糖分多的藥材經過蒸、煮、燙后容易干燥。加熱殺酶,保存藥效。
6、熏硫可漂白藥材,亦可殺蟲防霉。
7、發汗:藥材在加工中為了促使變色,增強氣味或減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將藥材堆積放置,使其發熱,內部水分向外揮散,稱為發汗。發汗可使藥材變軟、變色(如杜仲)、增強氣味或減少刺激性(如厚樸)、容易干燥(如茯苓)。
8、干燥藥材生霉干燥藥材,可以避免藥材蟲蛀有效成分分解或破壞常用的干燥方法(1)曬干法(陽干法)適用于含水較多的肉質根、根莖類中藥。注意事項:不宜用于含揮發油的藥材;不宜用于日曬易變色、易開裂的藥材;曬干后,需涼透再包裝。(2)烘干法不受天氣約束,以50~60℃為宜。(3)陰干法適用于芳香性花類、葉類和草類中藥。
藥典中對藥材的干燥表示方法有:“低溫烘干”,代表烘干溫度不能超過60℃;“干燥”,表示可以選擇曬干、烘干或陰干。干燥新技術:a、遠紅外加熱干燥(波長5.6~1000nm)b、微波干燥(波長1m~1mm,頻率300~300000MHz)二者均干燥快速,加熱均勻,節能,殺菌、殺蟲。
中藥在干燥后仍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一般為7~13%。四、藥材產地加工通則1、根及根莖類藥材收獲后要洗凈泥土,除去須根、蘆頭和殘留枝葉,再進行大小分級,或趁鮮切成片、塊或段,然后曬干或烘干,如丹參、白術、白芷、牛膝、射干。肉質性含水量多的百部、天冬、百合、薤白,應先用沸水燙,再切成片或剝下鱗片曬干或烘干。質地堅硬較為粗大的葛根、玄參等,趁鮮時切片干燥。干后難以去皮的桔梗、半夏、芍藥、丹皮,應趁鮮時刮去栓皮。含漿汁淀粉足的何首烏、地黃、玉竹、黃精、天麻等,應趁鮮蒸制,然后切片或曬干或用文火烘干。白芍、玄參、丹參要經沸水煮,再反復“發汗”,才能完全干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無麩質醬油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無菌注射藥物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無水硼砂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攤鋪設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打撈拖船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手機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個人承包合同與車輛智能充電服務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更新項目工程款支付與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車眾籌投資協議
- 2025年度科研機構兼職研究員合作協議模板
- 中央廚房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輿情應對面試試題及答案
- 山東省大教育聯盟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化學試題(含答案)
- 語文-福建省廈門市2025屆高中畢業班第二次質量檢測(廈門二檢)試題和答案
- 2025屆浙江名校協作體高三語文考場高分作文點評:這種向往到底是人的苦處還是人的樂處呢
- 2025年浙江名校協作體高三語文2月聯考作文題分析+素材+范文:這種向往到底是人的苦處還是人的樂處呢
- 2025年云南省高職單招《職測》高頻必練考試題庫400題(含答案)
- 新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第6課《哪個流動得快》課件
- 2025年新人教PEP版英語三年級下冊全冊課時練習
- 2025年廣西旅發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商務數據分析賽項)備賽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