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人文景觀-藥王廟_第1頁
銅川市人文景觀-藥王廟_第2頁
銅川市人文景觀-藥王廟_第3頁
銅川市人文景觀-藥王廟_第4頁
銅川市人文景觀-藥王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銅川市人文景觀---藥王廟

“職教國旅”藥王廟一日游

張阿莉人物生平孫思邈,今銅川市耀州區孫家原鄉孫家原村人。因7歲時已能日詠千余言而被譽為“圣童”。60歲時,隱居故里藥王山之上。年少時,因體弱多病,孫思邈立志學醫。20歲之后他就已經懸壺濟世,行走于鄉間故里。孫思邈不僅醫術精湛,且醫德高尚。在醫藥史上是他首次提出了嚴謹可行的醫德規范。主要成就

代表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海上仙方》,《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等。其中《千金要方》首創復方,是我國醫藥技術的一項重大革新,為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百科全書,有“東方醫學圣典”之美譽。虎守杏林南庵南庵原名靜音廟,今稱拜真臺,又名升仙臺,是北宋初期至元朝末期袍奉藥王孫思邈的主要場所。從南至北分布著文昌閣、金殿和元殿等建筑。文昌閣文昌閣始建于明代,木質結構,重檐翹角,歇山頂,樓基為條石砌成,下有券洞山門。金殿元殿朝元圖藥王手植柏北洞山門大殿碑亭配殿洗藥池廟會

每年“二月二”,當地民眾都要拜祭“藥王”。藥王山“二月二”古廟會延續近千年,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

田漢當年曾賦詩“二月二”廟會:“巖上宮墻下戲場,山南山北柏枝香,千金方使萬人活,簫鼓千年拜藥王。”孫思邈養生十三法1.發常梳8.腹常揉

2.頭常搖9.腰常擺

3.面常洗10.攝穀道(提肛)

4.目常運11.膝常扭

5.耳常鼓12.腳常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