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物理污染及其防治_第1頁
第九章 物理污染及其防治_第2頁
第九章 物理污染及其防治_第3頁
第九章 物理污染及其防治_第4頁
第九章 物理污染及其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環境物理性污染控制第一節噪聲污染及其控制第二節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節電磁輻射污染及其防治第四節環境光污染及其控制第一節噪聲污染及其控制德國著名細菌學家、醫生羅伯特科赫曾預言:早晚有一天,人類為了生存將要與噪聲奮斗,猶如對付霍亂和瘟疫那樣。霍亂天花一、噪聲污染概述1960年11月,日本廣島市一男子因不堪忍受工廠噪聲折磨刺殺工廠主。1961年7月,日本東京青年因不堪忍受客貨車的噪聲自殺身亡。1981年,在美國舉行的一次現代派露天音樂會上,當震耳欲聾的音樂聲響起后,有300多名聽眾突然失去知覺,昏迷不醒,100輛救護車到達現場搶救。1991年4月12日,美國邁阿密商業機場的恐怖實驗。按普通人的聽覺:00~20dB很靜,幾乎聽不到20~40dB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60dB一般,普通室內談話說話60~80dB吵鬧,有損神經80~100dB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100~110dB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120dB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00dB的聲音,剛剛能為人耳聽到,這被稱為聽閾;120dB是痛閾,會引起聽覺器官的痛感。聲音與噪聲

聲音是物體的振動以波的形式在彈性介質中進行傳播的一種物理現象。

從廣義上來講,凡是人們不需要的,使人厭煩并干擾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的聲音統稱為噪聲。二、

噪聲的定義最早的噪聲定義:出自《說文》和《玉篇》,“擾也,群呼煩擾也”物理學觀點:噪聲是指各種頻率和聲強雜亂無序組合的聲音。心理學觀點:凡是人們不需要的聲音都稱之為噪聲。醫學觀點:醫學上認為超過60分貝的聲音是噪聲。噪聲的定義從物理學的角度,聲音分為樂音和噪聲兩種。從物理學觀點來說,振幅和頻率雜亂、斷續或統計上無規律的聲振動稱為噪聲。噪聲的定義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判斷一個聲音是否為噪聲,要根據時間、地點、環境以及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確定。一般認為,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噪聲。當噪聲超過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所能容許的程度,就形成噪聲污染。故噪聲也可分為干擾聲和難聽聲。三、

噪聲來源和分類交通運輸:城市主要的噪聲源工業生產:造成職業性耳聾的主要原因社會生活:在城市噪聲源中的比重上升建筑施工:其噪聲影響面很大工廠中的噪聲污染飛機噪聲污染城市交通的噪聲污染中國醫學科學院的測聽室噪聲監測車便攜式聲級計三、噪音的來源和分類按人的感覺分為:過響聲、妨礙聲、不愉快聲、無影響聲等。按聲源不同分為:工業噪聲、交通噪聲、生活噪聲。按噪聲產生的原理不同分為:空氣動力性噪聲、機械性噪聲、電磁性噪聲、電聲性噪聲、聲樂性噪聲和人類語言性噪聲。四、噪聲的主要特性1、噪聲是一種感覺性污染,傳播時不會遺留下有毒有害的化學污染物質。對噪聲的判斷與個人所處的環境和主觀愿望有關。2、噪聲源的分布廣泛而分散,但由于傳播過程中發生能量的衰減,因此其影響范圍有限。3、噪聲污染沒有后效作用。一旦噪聲源停止發聲,噪聲便會消失。五、噪聲的危害極大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影響人們交談、思考,影響人的睡眠,使人產生煩躁、反應遲鈍、工作效率降低、分散人的注意力、引起工作事故。損傷人的聽力。對人體健康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對儀器設備的使用也會有嚴重影響。噪聲危害(一)對人體的生理影響(二)對人體的心理影響(三)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四)對生產活動的影響(五)對動物的影響(六)對物質結構的影響1、長期生活在噪聲環境中會導致耳聾;2、導致心臟病的發展和惡化;3、導致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和神經衰弱癥;4、長期暴露很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現象;5、對兒童危害更大。長期暴露于噪聲中的兒童的血壓比在安靜環境中的兒童要高,智力發育略微遲緩;6、振動與噪聲往往相伴而生,對人體有雙重性傷害。(一)對人體的生理影響1、聽力損傷噪聲對人體的危害最直接的是聽力損害。對聽覺的影響,是以人耳暴露在噪聲環境前后的聽覺靈敏度來衡量的,這種變化稱為聽力損失,即指人耳在各頻率的聽閾升移,簡稱閾移,以聲壓級分貝為單位。例如:安靜—強噪聲—安靜(仍耳鳴)—聽力測試(2分鐘內)—聽力在某一頻率下降20分貝閾移,即聽閾提高了20分貝—安靜休息—聽力恢復這種現象叫做暫時性聽閾偏移,也稱聽覺疲勞,聽覺器官未受到器質性損害。如果人們長期在強烈的噪聲環境下工作,日積月累,內耳器官不斷受噪聲刺激,便可發生器質性病變,成為永久性聽閾偏移,這就是噪聲性耳聾。噪聲性耳聾的特點除了高強噪聲外,一般噪聲性耳聾都需要一個持續的累積過程,發病率與持續作業時間有關,這也是人們對噪聲污染忽視的原因之一。噪聲性耳聾是不能治愈的,因此,有人把噪聲污染比喻成慢性毒藥。2、噪聲對睡眠的干擾睡眠:瞌睡階段—入睡階段—睡著階段—熟睡階段睡眠質量好壞,取決于熟睡階段,時間越長,睡眠越好。噪聲促使人們由熟睡向瞌睡階段轉化,縮短睡眠時間;有時剛要進入熟睡便被噪聲驚醒,使人不能進入熟睡階段,從而造成人們多夢,睡眠質量不好,不能很好休息。噪聲會影響人的睡眠質量,強烈的噪聲甚至使人無法入睡,心煩意亂。3、噪聲對交談、通訊、思考的干擾噪聲級/dB(A)主觀反映保持正常談話的距離/m通訊質量45安靜11很好55稍吵3.5好65吵1.2較困難75很吵0.3困難85太吵0.1不可能4、噪聲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心臟病和高血壓消化功能神經衰弱許多證據表明,大量心臟病的發展和惡化與噪聲有著密切的聯系,實驗證明,噪聲會引起人體緊張地反應,使腎上腺素增加,因而引起心率和血壓升高。對一些工業噪聲調查的結果指出,在高噪聲條件下勞動的鋼鐵工人和機械車間工人比安靜條件下工人的循環系統的發病率要高,患高壓的病人也多。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暴露于飛機噪聲下的兒童比安靜環境的兒童血壓要高。不少人認為,20世紀生活中的噪聲是造成心臟病的一個重要原因。20世紀30年代,就有人注意到長期暴露在噪聲環境下的工作者消化功能有明顯的改變。在某些吵鬧的工業行業里,潰瘍癥的發病率比安靜環境的發病率高5倍。在神經系統方面,神經衰弱是最明顯的癥狀,噪聲能引起失眠、疲勞、頭暈、頭痛、記憶力衰退等癥狀。5、噪聲對視力的損害試驗表明,噪聲強度達到90dB時,人的視覺細胞敏感性下降,識別弱光反應時間延長;達到95dB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模糊;達到115dB時,多數人的眼球對光亮度的適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所以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中的人很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現象。同時噪聲還會使色覺、視野發生異常。調查發現噪聲對紅、藍、白三色視野縮小80%。所以駕駛員應避免噪聲干擾不然易造成行車事故。使人煩惱、激動、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容易使人疲勞,影響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由于噪聲的掩蔽效應,使人不易察覺一些危險信號,從而易造成工傷事故。(二)對人體的心理影響(三)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

接觸強烈噪聲的婦女,其妊娠嘔吐的發生率和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發生率都更高,而且噪聲使母體產生緊張反應,引起子宮血管收縮,影響供給胎兒發育所必需的養料和氧氣。此外,噪聲還會導致出生兒體重偏輕。引起胎兒或兒童的聽力損失或耳聾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兒童的發育尚未成熟,各組織器官十分嬌嫩,不論是體內的胎兒還是剛出世的孩子,噪聲均可損傷聽覺器官,使聽力減退或喪失。據統計,當今世界上有7000多萬耳聾者,其中相當部分是由噪聲所致;專家研究已經證明,家庭室內噪音是造成兒童聾啞的主要原因,若在85分貝以上噪聲中生活,耳聾者可達5%。噪聲影響兒童智力發展。在噪聲環境下,老師講課聽不清,長期下去,顯然影響到長知識,顯得智力發展緩慢。有調查表明,吵鬧環境下兒童智力發育比安靜環境中的低20%。

在嘈雜的環境里,人的心情煩躁,容易疲勞,反應遲鈍,工作效率下降,工傷事故增多。由于噪聲會造成諸多不良影響,很多國家都作了相應的規定。我國也制訂并公布了《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對生產車間等工作地點噪聲作了明確規定。(四)對生產活動的影響強噪聲會使鳥類羽毛脫落,不產卵,甚至會使其內出血或死亡。(五)對動物的影響包括聽覺器官、內臟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病理性改變的損傷。120-130分貝能引起動物聽覺器官的病理性變化,130-150分貝能引起動物聽覺器官的損傷和其他器官的病理性變化,150分貝以上能造成動物內臟器官發生損傷,甚至死亡。

據實驗報道,一塊0.6mm的鋁板,在168分貝的無規則噪聲作用下,只要15分鐘就會斷裂。150分貝以上的強噪聲,可使墻震裂、門窗破壞,甚至使煙囪和老建筑物發生坍塌,鋼結構產生“聲疲勞”而損壞,高精密度的儀表失靈。(六)對物質結構的影響極強的噪聲危害是駭人聽聞的,它能使人的聽覺器官發生急性外傷,使整個機體受到嚴重損傷,引起耳膜破裂出血,雙耳完全變聾,語言紊亂,神志不清,腦震蕩和休克,甚至死亡。六、噪聲污染控制技術

發生噪聲污染必須有三個要素:噪聲源、傳播途徑和接受者。原則上講,噪聲控制的優先次序是噪聲源控制、傳播途徑控制和接受者保護。合理規劃、加強管理技術措施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區劃分

交通干線的合理布局建立衛星城用液壓代替沖壓吸聲、隔聲、消聲、隔振、耳塞等噪聲的控制噪聲源的控制應用新材料,改進機械設備的結構改革工藝和操作方法提高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傳播途徑的控制將噪聲大與小的場所分開利用地形和指向性降噪利用綠化地降噪采用聲學手段控制(吸聲、隔聲、消聲)接受點的防護耳塞防聲棉耳罩和防護頭盔隔聲崗亭1、噪聲控制技術—吸聲

吸聲材料—主要針對中高頻噪音多孔性吸聲材料纖維類材料:超細玻璃棉、礦渣棉、巖棉泡沫類材料:聚氨酯、聚醚乙烯、酚醛有機纖維材料:棉麻、甘蔗、木絲板、稻草纖維板、工業毛氈建筑吸聲材料: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巖、微孔吸聲磚、泡沫水泥柔性材料膜狀材料選擇吸聲材料時要注意多孔孔與孔之間要互相貫通這些貫通孔要與外界連通注意:不能把多孔吸聲材料當作隔聲材料來使用錯誤認識一:表面粗糙的材料,如拉毛水泥等,具有良好的吸聲性能。

錯誤認識二:內部存在大量孔洞的材料,如聚苯、聚乙烯、閉孔聚氨脂等,具有良好的吸聲性能。吸聲在建筑聲學中的應用舉例

--室內音質的控制玻璃棉產品可以制成吊頂板、貼墻板、空間吸聲體等,在建筑室內起到吸聲作用,降低混響時間。一般地,房間體積越大,混響時間越長,語言清晰度越差,為了保證語言清晰度,需要在室內做吸聲,控制混響時間。如禮堂、教室、體育場,電影院。對音樂用建筑,為了保證一定豐滿度,混響時間要比長一些,但也不能過長,可以使用吸聲控制。在廳堂建筑中,為了防止回聲、聲反饋、聲聚焦等聲學缺陷,常在后墻面、二層眺臺欄桿面、側墻面及局部使用吸聲。大面積使用尖劈進行吸聲降噪2、噪聲控制技術—隔聲在建筑聲學中,把凡是通過空氣傳播而來的聲音稱為空氣聲,把凡是通過建筑結構傳播的由機械振動和物體撞擊等引起的聲音稱為固體聲。所以建筑隔聲分為空氣聲隔絕和固體聲隔絕。

透射系數τ:

τ

=E2/E0

隔聲量R:R=10lg(1/τ)(dB)隔聲技術—把發聲的物體,或把需要安靜的場所封閉在一個小的空間(如隔聲罩、隔聲間)中,使其與周圍的環境隔絕起來。是控制噪聲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聲源墻、門E外界E0E1E2建筑隔聲的重要意義Lp/dB一級(高標準)二級(一般標準)三級(最低標準)臥室白天<=40<=45<=50夜晚<=30<=35<=40起居室白天<=45<=50<=50夜晚<=35<=40<=40日常:理想水平,室內應<=40dB(A),如果>=50dB(A)會引

起居住用戶的普遍不滿

睡眠:理想水平,室內應<=35dB(A),如果>=45dB(A)會引

起50%居住用戶的不滿建筑隔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1996年,在南京、無錫、蘇州、上海及北京等地調查中,住宅用戶對墻面、地面、頂棚、隔熱、保溫、通風、朝向、采光隔聲等住宅品質反映最強烈的是——隔聲。在瑞典,將分戶墻做成20cm厚的鋼筋混凝土墻,比結構的要求要厚,造價也高,目的是——隔聲。分室輕墻(如石膏板隔斷)做成雙層結構內填吸聲材料的目的是——隔聲。有些建筑的墻和樓板水平連接上做成彈性連接,目的是——隔聲。單層勻質密實墻的空氣聲隔絕單層勻質密實墻是沒有孔隙傳聲,它通過墻體本身的振動。將入射聲能的一部分傳播到墻體的另一側去。影響隔聲的因素:單位面積質量(面密度)、剛度、材料內阻尼、邊界條件等。雙層墻的空氣聲隔聲同質量雙層墻,中間留有空氣層,其隔聲量比同質量單層墻隔聲量大。實驗證明,隔聲量相同時,M雙=1/3M單空氣層—吸聲材料,相當于“彈簧”具有減振和緩沖作用,使聲能得到很大衰減后再傳到第二層結構的表面上,產生一個附加隔聲量(其厚度超過10cm將不增加),所以總的隔聲量就提高了。隨著大量的住宅建設與高層建筑的發展,要求建筑的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同時還要求減輕建筑的自重,以滿足建筑的高速發展。常用的輕型墻體有:紙面石膏板、圓孔珍珠巖石膏板、加氣混凝土板、碳化板等。傳統的240mm厚的磚墻,其平均隔聲量約為53dB,而現有的輕型墻其平均隔聲量為30dB。提高輕型墻隔聲能力的措施:多層密實材料用多孔彈性材料(玻璃棉、巖棉、泡沫塑料)分隔,做成夾層結構。則隔聲量比同重量單層墻提高很多。避免板材的吻合效應引起的諧振,應使各層材料的體(面)密度不同而厚度相同,在質量定律范圍內,可以得到較理想的隔聲。當將空氣層的厚度增加到7.5cm以上時,在大多數的頻帶內可以增加隔聲量8~10dB。用松軟的吸聲材料填充空氣間層,一般可以提高輕型墻的隔聲量2~8dB.隔聲屏障是用來遮擋聲源和接受點之間的直達聲。常用在街道兩側,對刺耳的高頻最為有效,而降低高頻聲,人的主觀感覺最為明顯。其原理是在屏障后形成“聲影區”,對低頻由于波長較長,繞射作用,隔聲效果較差。另外,在設計聲屏障時,從經濟方面考慮,聲屏障自身的隔聲量只要比隔聲降噪量大10dB即可。如果在聲屏障朝向聲源的一面鋪加一層吸聲材料,并盡量靠近聲源,會提高隔聲效果。吸聲和隔聲隔聲量(十幾~幾十分貝)>>吸聲量(十分貝左右)兩者通常同時使用,吸聲通常作為隔聲的輔助手段。3、噪聲控制技術—消聲消聲:主要裝置是消聲器,消聲器在允許氣流通過的同時,又能有效的阻止或減弱聲能向外傳播。主要用于機械設備的進、排氣管道或通風管道的噪聲控制。針對空氣動力性噪聲。消聲器的分類及選用阻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復合型消聲器微穿孔板消聲器阻性消聲器主要是利用多孔性吸聲材料來降低噪聲的。把吸聲材料固定在氣流通道的內壁上,或使之按照一定的方式在管道中排列,就構成了阻性消聲器。適用于中高頻范圍內消聲。不耐高溫、高濕、塵、油霧等有腐蝕性的氣體,使用壽命短、消聲效果差。分為管式、片式、蜂窩式、折板式、聲流式等。管式消聲器是將吸聲材料固定在管道內壁上形成的,有直管式和彎管式,其通道可以是圓形的,也可以是矩形的。適用于氣體流量較小的情況。片式消聲器是由一排平行的消聲片組成,它的每個通道相當于一個矩形消聲器。適用氣體流量較大的情況。氣體流量增大后,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有效流通面積和控制流速,就需要增加通道的數目和高度。折板式消聲器風機阻性消聲器高壓離心風機消聲器第二節放射性污染及防治輻射是能量傳遞的一種方式,依能量強弱分三種:電離輻射:能量最強,可破壞生物細胞分子,如α、β、γ射線。有熱效應非電離輻射:如微波、光,能量弱,不會破壞生物細胞分子,但會產生溫度。無熱效應非電離輻射:如無線電波、電力電磁場,能量最弱,不破壞生物細胞分子,也不會產生溫度。放射性放射性是一種不穩定的原子核(放射性物質)自發的衰變的現象,放射過程中同時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屬電離輻射。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耳發現放射性,并證實其不因一般物理、化學影響發生變化,由此獲得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898年居里發現鐳元素。不穩定原子核α衰變--α射線(氦的原子核)β--β射線(電子)γ衰變--γ射線(光子)另一種核素低能態原核素釋放能量

輻射中所放出的粒子和光子,對周圍介質會產生電離作用,這種電離作用就是放射性污染的本質。將發生放射性衰變的物質稱為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自發衰變人工放射性核素—通過核反應進行衰變特定核素的每個原子發生自發衰變的概率通常用半衰期來表示,其在衰變期所發出的射線種類和能量大小,均由該核素的原子結構決定。核物理學與核技術的發展第一階段: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核物理基礎研究階段,例如:放射線的發現、原子核結構模型的建立、同位素概念的提出、人工放射線與核裂變的發現等。第二階段: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核軍事應用于競爭階段,1945年美國爆炸了世界第一顆原子彈,1949年前蘇聯第一顆原子彈,1952和1953年美國和前蘇聯研制成氫彈。第三階段:20世紀50年代至今,核軍事研究與核能和平利用并舉階段。繼美、前蘇之后英國、法國、中國、印度等相繼爆炸了自己原子彈。1954年前蘇第一座核電站,及核動力客輪下水、原子能破冰船起航、輻射育種、輻射不與技術消滅害蟲、建立放射性免疫測定技術等,還有環境保護、海水淡化、能源開發、生物工程、癌癥的診斷和治療等。與此同時,核廢物的排放量增加,核污染加劇。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14C,17Be,22Na,3H;40K氡、釷40K;鈾釷鐳天然放射性物質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它們存在于宇宙射線、巖石、土壤、天然水、大氣及動植物的所有組織中。地球表面的放射性物質可分為中等質量(原子序數<83)和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鈾鐳系和釷系)兩種。環境中天然放射性的來源人工放射性污染源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從1945年~1980年,全世界共進行了800多次核試驗,世界環境受人工放射性污染的主要來源是各國在大氣層進行一系列核武器試驗所產生的裂變產物。工業和核動力對環境的污染現世界上已有數百座核電站在運轉核工業的生產系統包括:核事故對環境污染(七級)其他輻射污染來源鈾礦開采和冶煉235U加濃核燃料制備核燃料燃燒乏燃料運輸乏燃料后處理和回收核廢料貯存、處理和處置

1986年4月26號,位于烏克蘭北部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站4號反應堆因操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發生嚴重爆炸,造成31人當場死亡,200多人受到嚴重的放射性輻射,成為人類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悲劇。它給核電蒙上的陰影,至今還沒有消除。圖為當年發生事故后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切爾諾貝利的教訓放射性的來源一、核武器試驗的沉降物這些放射性物質主要是鈾钚的裂變產物,其中危害較大的有90鍶、137銫、131碘、14碳。二、核燃料循環的“三廢”排放核燃料循環的各個階段均會產生“三廢”,這會給周圍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水體的污染。放射性的來源三、醫療照射四、其它目前,由于輻射在醫學上的廣泛應用,已使醫用射線源成為主要的環境人工污染源。一是因運輸事故、遺失、偷竊、誤用,以及廢物處理等失去控制而造成;二是一般居民消費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產品。核武器的殺傷類型輻射的作用方式①外照射externalexposure:位于人體之外的輻射源(radiationsource)對人體造成的輻射照射。特點:脫離或遠離輻射源,輻射作用即停止;當輻射源距離人體有足夠遠的距離時,可造成對人體較均勻的全身照射;輻射源靠近人體,則主要造成局部照射。②內照射internalexposure:放射性核素進入人體造成的輻射照射。源器官(sourceorgan):輻射源沉積的器官。靶器官:受到從源器官發出的輻射照射的器官。特點:內照射對機體的輻射作用,一直要持續到放射性核素排出體外,或經10個半衰期以上的蛻變,才可忽略不計。③體表沾染:內、外照射指放射性核素沾染于人體表面(皮膚或粘膜)。體表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有創傷的。沾染的放射性核素對受沾染的局部構成外照射源,還可以經過體表吸收進入血液而構成內照射。④復合照射:放射復合燒傷、放射復合創傷。指上述一種以上作用方式作用于人體,也可以是一種或一種以上上述作用方式與其他類型非放射性損傷復合作用于人體,如放射復合燒傷、放射復合創傷等。

照射650拉德,100%死亡;400拉德,5%死亡;150拉德以下,死亡率降至零,但20年以后損害作用會表現出來。癥狀主要為白血病、骨癌、甲狀腺癌等疾病,還可能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壽命縮短。損害遺傳物質,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其遺傳學效應有的在第一代子女中出現,也可能在下幾代中陸續出現。在第一代子女中放射性對遺傳性的損傷通常表現為流產、死胎、先天缺陷和嬰兒死亡率的增加,以及胎兒體重減少和兩性比例的改變等。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急性放射病人體一次或短時間內分次受到大劑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患。劑量(Gy)癥狀

0.1染色體變化

0.5末梢血中淋巴細胞減少

1.00%的人惡心,嘔吐

1.5死亡閾值

3-5LD50/60天(造血器官死亡)7-10LD100/60天(消化器官死亡)急性放射病天然輻射源對人的正常照射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外照射內照射由于技術發展使天然輻射源增加建筑材料(氡Rn)室內通風不良飛行乘客磷酸鹽肥料使用燃煤動力工業天然氣消費品的輻射夜光鐘表(鐳—氚)、羅盤、發光標志、煙霧檢出器、電視等核工業造成的輻射核爆炸沉降物對人群造成的輻射鍶90、銫137醫療照射輻射防護技術外照射防護時間防護距離防護屏蔽防護內照射防護(1)時間防護累積劑量與受照時間成正比措施:充分準備,減少受照時間(2)距離防護劑量率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措施:遠距離操作(3)屏蔽防護(4)內照射的防護防止經口,消化道的攝入(ingestion)防止吸道的吸入(inhalation)防止經皮膚,傷口的進入(injection)放射性廢物的處理原則保護人類健康保護環境超越國界的保護保護后代給后代的負擔國家法律框架控制放射性廢物產生放射性廢物產生和管理間相依性設施安全放射性污染的控制放射性廢水的治理放射性廢氣的治理放射性固體廢棄物的治理凈化貯存濃集物固化包裝貯存運輸處置減容固體廢物廢液、廢氣處理過程屏蔽隔離室放射性廢物處理流程示意圖室內放射性污染控制放射性氣體氡氡的來源,是鈾、鐳、釷等的衰變產物,存在于地表,特別是地下是花崗巖和火山巖的地區;室內主要由不合格的水泥、墻磚、石材等建材放射。氡的危害,通過呼吸進入肺部,衰變放射α粒子,可能引發肺癌。

陶瓷的放射性和危害

建筑陶瓷(瓷磚、洗面盆和抽水馬桶)主要是由粘土、沙石、礦渣或工業廢渣和一些天然輔助料等材料成型涂釉燒結而成。特別是建筑陶瓷表面的一層“釉料”中,含有放射性較高的鎬銦砂,雖然建筑陶瓷的燒成溫度大多1100℃-1300℃,但是并不能消除這些物質的放射性,其放射性高低決定于材料和釉子中的放射線。建筑陶瓷材料中的放射性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1)體內輻射體內輻射主要來自于陶瓷材料放射性輻射在空氣中的衰變,當γ射線進入生物組織后,可能造成細胞的損傷,當情況不嚴重時,身體自身有繁殖生成新生細胞的功能,損傷輕微可以恰當修復;若不能修復,則細胞死亡。(2)體外輻射體外輻射主要是指陶瓷石材中的輻射直接照射人體后產生一種生物效果,會對人體內的造血器官、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損傷。建筑和裝飾中放射性物質傷害的預防:(1)在進行寫字樓和家庭裝修時,要合理搭配和使用裝飾材料。最好不要在房間里大面積使用一種裝飾材料。(2)為了防止室內的放射性物質過高,最好在新住房裝修前進行放射性本底的檢測,這樣將有助于石材和通體磚品種的選擇。(3)在到建材市場選購石材和建筑陶瓷產品時,要向經銷商索要產品放射性檢測報告,要注意報告是否為原件,報告中商家名稱和所購品名是否相符,另外還有檢測結果類別(A、B、C)。(4)對沒有檢測報告的石材和瓷磚等產品,最好請專家用先進儀器進行放射性檢測,然后再決定是否購買。(5)已經裝修完的房間,可請專家到現場檢測,如果放射性指標過高,必須采取更換措施。如果超標不高,可不必拆除,應保持房間經常通風或選用有效的空氣凈化裝置,以保證居住安全。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理技術固化技術固化是在放射性廢物中添加固化劑,使其轉變為不易向環境擴散的固體的過程,固化產物是結構完整的整塊密實固體。固化途徑是將放射性核素通過化學轉變,引入到某種穩定固體物質的晶格中去;或者通過物理過程把它直接摻入到惰性基材中。固化技術的常用方法(1)水泥固化基于水泥的水合和水硬膠凝作用對廢物進行固化處理。適用于中、低放廢水濃縮物的固化。用于輕水堆核電站濃縮廢液、廢離子交換樹脂和濾渣等核燃料處理廠或其它核設施產生的各種放射性廢物。(2)瀝青固化

在一定的堿度、配料比、溫度和攪拌速度下,放射性廢液與瀝青發生皂化,冷卻后得含鹽量可高達60%的均勻混合物。適宜于處理低、中放射性蒸發殘液、化學沉淀物、焚燒爐灰分等。優點:具有較低的滲透性、溶解度,與環境條件兼容,核素浸出率低,減容大,經濟代價小。缺點:瀝青中不能加入強氧化劑,固化溫度不能230℃。(3)塑料固化將放射性廢物濃縮物(如樹脂、泥漿、蒸殘液、焚燒灰)摻入有機聚合物而固化的方法。常用的聚合物有脲甲醛、聚乙烯、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環氧樹脂、聚酯、聚氯乙烯、聚氨基甲酸乙酯。(4)玻璃固化

以玻璃為固化劑與高放廢物以一定配料比混合后,在高溫下(900~1200℃)下蒸發、鍛燒、熔融、燒結,廢液中的所有固體組分都在高溫下結合入硼酸鹽玻璃基質中,裝桶后經退火處理形成穩定的玻璃固化體。嶺澳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限制?發展?第三節電磁輻射污染及其防治電視臺通過電磁波,將精彩的電視節目展現給我們。通信衛星已經滲入到生活的各個部分。移動通信設備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聯系。電磁輻射是能量在空間傳播的一種方式。電磁輻射在空間中的傳播,因為空氣及空間物體的吸收作用,只能夠傳播到有限范圍內。以輻射形式出現的電磁場,也稱為電磁波。電磁波就是電磁場在空間由近及遠的傳播。電磁輻射的概念電磁波的傳播電磁波的特點電磁波是物質,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是由互相垂直的電場和磁場組成,具有橫波的特性。電磁波具有光的特性,如干涉和衍射現象。各頻率的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跟光速相等c=3.00*108米/秒,其波速、波長、頻率仍是射頻電磁波的分類名稱符號頻率波長甚低頻(甚長波)VLF30KHz下>10km低頻(長波)LF30~300KHz1~10Km中頻(中波)MF300~3000KHz100~1000m高頻(短波)HF3~30MHz10~100m甚高頻(超短波)VHF30~300MHz1~10m特高頻(分米波)UHF300~3000MHz10~100cm超高頻(厘米波)SHF微波3000~30000MHz1~10cm極高品(毫米波)(亞毫米波)EHF30000~300000MHz>300000MHz1~10mm<1mm電磁環境電磁環境是指某個存在電磁輻射的空間范圍。電磁輻射以電磁波的形式在空間環境中傳播,不能靜止于空間某處。人類工作和生活的環境充滿了電磁輻射。電磁輻射的來源雷電(由于大氣重電荷積聚而產生的)、火山噴發、地震、宇宙射線、太陽黑子活動引起的磁暴天然源脈沖放電工頻交變電磁場(數十至數百赫茲,例如大功率電機、變壓器以及輸電線等附近的電磁場)射頻電磁輻射(無線電廣播、電視、微波通信等)人為源直接危害電磁干擾近場區電磁污染的危害空間輻射導線傳播電磁污染的傳播途徑近場區一個波長范圍內,傳播的電磁能以電磁感應的方式作用于受體。遠場區一個波長范圍以外,以空間放射的方式傳播并作用于受體。復合傳播

電磁污染人類對電磁輻射的利用始于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人類使用產生電磁輻射的器具而泄露的電磁能量流傳到室內外空間中,其量超出環境本底值,且其性質、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等綜合影響引起周圍受輻射影響人群的不適感,并使健康和生態環境受到影響。時至今日,電磁輻射已經深入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電磁輻射的大規模應用,也帶來了嚴重的電磁污染。當電磁輻射強度超過人體所能承受的或儀器設備所能容許的限度時,即產生了電磁污染。電磁干擾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電磁輻射的危害—電磁干擾一、電磁輻射對機械設備的危害對通訊信號的干擾和破壞,直接影響電子設備、儀器儀表的正常工作,是信息失誤、控制失靈。

飛機安全;航海安全;交通指揮燈的失控;電子計算機的差錯;自動化工廠操作的失靈;假警報;心臟起搏器失靈;廣播、電視機信號被干擾。我國目前對電氣設備的干擾突出的情況有:1、無線電通訊中發射臺、站的建立布局不合理,干擾航空通訊;2、一些企業使用的高頻工業設備對廣播電視信號造成的干擾;3、一些原來位于郊區的廣播電臺發射站,后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北市區所包圍,電臺發射出的電磁輻射干擾了當地百姓收看電視。其次,在工業、科研、醫療中使用的高頻設備也為數不少。另外,高壓送變電系統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產生的電磁干擾也不容忽視。電磁輻射的危害—電磁干擾二、電磁輻射對安全的危害

電磁輻射會引燃引爆,特別是高場強作用下引起火花而導致可燃性油類、氣體和武器彈藥的燃燒與爆炸事故。電磁輻射的危害--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人體暴露在電磁場中,會吸收一定的輻射能量,并因此產生生物效應,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障礙,如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記憶力衰退等;長期處于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還會影響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循環系統、免疫功能、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癥,并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波長越短,頻率越高的電磁波危害越嚴重。高頻電磁波和微波輻射的危害最大。其危害的程度與電磁輻射的強度、接觸時間、設備防護措施等因素有關。危害特征表現為三方面:電磁輻射作用于人體,使全身或身體的某一部分溫度升高,產生宏觀致熱效應。電磁輻射作用于人體,使器官內的某些部分產生微觀致熱效應,雖然溫度沒有明顯變化,機能卻能產生持久變化。電磁輻射的熱外作用,在微觀上對機體生理物理或生化過程有強烈影響,這種影響既復雜又精細,而且是在分子及細胞一級水平上發生。高頻電磁波的熱效應與非熱效應高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危害是因為在高頻電磁場的作用下,體內極性分子因來回取向而旋轉擺動,同時離子及帶電膠體粒子也作來回振動,他們與周圍分子發生碰撞,把電磁場中獲得的能量不斷轉化為熱能,從而使溫度升高,這就是高頻電磁場的熱效應。

非熱效應是指人體吸收的電磁輻射不足以引起體溫升高而出現的癥狀和疾患。電磁危害作用機理a熱效應: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機體升溫。b非熱效應: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處于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即將遭到破壞,人體也會遭受損傷。c累積效應:對于長期接觸電磁波輻射的群體,可能會誘發想不到的病變,應引起警惕。手機輻射長期使用手機的人,之所以會有疲倦、頭痛等現象,是因為電磁波會影響腦部神經系統,使腦下松果體產生裉黑色素的速度放慢,影響正常的大腦運行,電磁波還可以傷害組織膜,干擾激素,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導致兒童發育不良。電磁波對眼睛也有明顯損害,它會使眼睛的晶體混濁,造成“電磁波白內障”。因為,當手機在接收信號時,會產生電磁輻射,雖然絕大部分的X射線會被屏幕上原有的玻璃罩所吸收,但手機周圍會產生特低頻電磁場,使正暴露于其中的眼睛受到輻射。所以,長期使用手機者很容易造成“電磁波白內障”。經常使用移動電話—有的腦瘤的危險微波爐出現泄漏或長期使用手提電話—乏力、記憶力衰退、心律不齊、引發白內障、影響人的睡眠及生育功能高壓輸電線和變電站附近電磁場較強的地方出生的嬰兒—白血病和癌癥發病率增加2-3倍婦女在妊娠初期3個月里,如果經常使用電熱毯—嬰兒先天性尿道異常的發病率增加10倍美國紐約電話公司在電機附近工作的男工人—常患乳腺癌長期生活在超過安全標準的電磁場環境之中—失眠、嗜睡等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癥候群,以及脫發、白血球下降、視力模糊、晶狀體渾濁、心電圖改變等癥狀電腦的輻射與污染顯示器是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主要場源。輻射機理與輻射強度:彩色顯示器需要在30kV的高壓下工作,一方面電子在高壓作用下撞擊熒光屏,產生電力輻射,另外電磁偏轉線圈、變壓器和其他電子線路會產生電磁輻射。對電腦而言,主要輻射部位有電腦顯示屏、上部、兩側。實測顯示屏近區:13~15μW/cm2上部:86~126μW/cm2兩側:524~627μW/cm2電腦上部、兩側均超標。其他家用電器的輻射污染我國環境電波衛生標準(GB9175-88)波長單位容許場強一級(安全區)二級(中間區)長、中、短波伏/米<10<25超短波伏/米<5<12微波微瓦/厘米2<10<40混合伏/米按主要波段場強;若個波段場分散,則按復合場強加權確定專家提出的注意事項使用移動電話不超過20分鐘,天線不要緊貼頭部,盡量使用有線電話;裝有心臟起搏器的人不宜使用手提電話;移動電話在飛機上禁止使用,也不能帶進醫院的搶救室。使用電腦距熒光屏應由一臂只遙,看電視距離不宜太近,其熒屏會散發出一種蓄積性致癌的“溴化二苯并呋喃”有害氣體。專家提出的注意事項使用電熱毯時,可將床鋪預熱后關閉電源。盡可能遠離電線及所有通電物品。微波用品不可自行拆卸。微波爐使用前要檢查爐門頂觀察窗是否密閉、開關是否靈活;旁邊避免有電視機、收音機及天線引線;開啟微波爐后,操作者不妨離開一會兒。職業性接觸高頻電磁波的人,如在高頻感應電路附近工作和從事微波、超短波工作的人員,屏蔽式防護電磁輻射的有效辦法。測量儀器電磁輻射防護原則一是將電磁輻射的強度減小到容許的強度—通過合理設計、制造、使用各種電器、電子設備,減少設備的磁場及電磁泄漏,從根本上減少電磁輻射。二是將有害影響限制在一定的空間范圍--通過合理的工業布局是電磁污染遠離居民稠密區,并通過加強管理、提高自動化程度等較少人們遭受污染的可能。三是對已經進入環境的電磁輻射采取技術措施--安裝電磁屏蔽裝置、接地、濾波等防護手段。電磁輻射防護形式:(1)在泄露和輻射源層面采取防護措施(2)在作業人員層面所采取的防護措施屏蔽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將電磁輻射的作用與影響限定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主動場屏蔽:場源位于屏蔽體之內。被動場屏蔽:場源位于屏蔽體之外。電磁污染的控制電磁屏蔽:消除電磁感應的影響。在電路A交變電流產生磁場的作用下,金屬板J內部將感應出交變電流;渦流渦流產生的磁場與電路A產生的磁場正好相反,從而減小了電路A對屏蔽體J后面的電路B的磁場耦合。靜電屏蔽:抑制電場的干擾。磁屏蔽:利用高磁導材料制成的屏蔽體將磁場封閉在內,防治電磁輻射的影響。

粉芯材料Ni-Mn軟磁材料吸收吸收:電、磁、介質損耗在屏蔽體內轉化成熱消耗。反射:介質與金屬的波阻抗不一致。吸收與反射:利用高磁導材料將磁場封閉在內。屏蔽罩、室、衣、頭盔等良導體如鐵、鋁、銅常用來做電磁屏蔽裝置電磁屏蔽室電磁屏蔽室:按統一規格制造,便于拆裝運輸的電磁屏蔽包圍物。屏蔽室結構設計的一般要求:(1)材料的選擇:導電性和透磁性高。(2)屏蔽結構的設計:減少開孔、縫隙、突出物。(3)屏蔽厚度的選用:(4)屏蔽網孔大小及間距的確定:接地技術射頻接地:將場源屏蔽體或部件內感應電流加以迅速的引流以形成等電蝕分布,避免屏蔽體產生二次輻射。高頻接地:設備體和大地之間采用低電阻導體連接起來,形成電流通路。使屏蔽系統與大地之間形成一個等電勢分布。廣播、電視發射臺的電磁輻射防護(1)降低輻射強度:改變發射天線的結構和方

向角;(2)加強綠化;(3)調整住房用途;(4)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微波設備的電磁輻射防護(1)減少輻射源的直接輻射或泄露(2)屏蔽輻射源(3)屏蔽輻射源附近的工作地點或加大工作點與場源距離(4)微波作業人員的個體防護靜電防治(1)防止或減少靜電的產生(2)各種油料的防靜電措施(3)加速靜電釋放(4)防治放電著火第四節環境光污染與控制什么是光?光是以電磁波形式傳播的輻射能。單一波長的光呈現一種顏色。不同波長的光在視覺上形成不同的顏色。在帶有多種光譜成分的光源中,如果某一部分占比例較大,就呈現出那個波長對應的顏色。較短的波長為主較長波長為主日光和燈光都是由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的復合光,復合光中,不同波長光參數的量值關系形成了“光譜”。光的特性天然光源太陽:直射陽光;擴散光。閃電,螢火蟲人工光源日光太陽輻射的光波波長在0.2~3μm之間。太陽光波長/μm

能量/%紫外線0.20~0.383可見光0.38~0.7844紅外線0.78~353人工光源(電光源)

種類熱輻射光源:白熾燈、鹵鎢燈氣體放電光源:熒光燈、節能燈、高壓汞燈、金屬

鹵化物燈、高/低壓鈉燈其它光源(激光光源、化學光源等)光譜特點——區別于自然光光譜特點——區別于自然光非連續多峰值電光源的種類白熾燈(熱輻射光源)普通白熾燈PZ鹵鎢燈LZ氣體放電燈(冷光源)高壓汞燈GG高壓鈉燈NG熒光燈YZ/YU低壓鈉燈ND熒光高壓汞燈GGY金屬鹵化燈NTY/DD…自鎮流熒光高壓汞燈GYZ高壓低壓投光燈具-戶外照明光纖照明--裝飾照明格柵燈具-辦公照明氣體放電光源氣體放電光源筒燈燈具--商業照明

光污染

光污染是指超量的光輻射,包括紫外、紅外輻射對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活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它主要來源于人類生存環境中日光、燈光以及各種反射、折射光源造成的各種過量和不協調的光輻射。光輻射污染最常見的眩光。一般光污染可分成三類,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晝污染和彩光污染。漫漫“白晝”受煎熬“光污染”訴訟終獲勝

上海一家汽車展銷廳的高壓鈉燈直射附近一位居民的房間,讓居民無法入睡。這位市民遞上一紙訴狀,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拆除對其造成傷害的高壓鈉燈,停止光污染侵害并賠償人民幣1元。上海浦東新區法院宣判:被告應停止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