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2020年高三摸底考試文綜試卷(歷史部分)附答案word版_第1頁
贛州市2020年高三摸底考試文綜試卷(歷史部分)附答案word版_第2頁
贛州市2020年高三摸底考試文綜試卷(歷史部分)附答案word版_第3頁
贛州市2020年高三摸底考試文綜試卷(歷史部分)附答案word版_第4頁
贛州市2020年高三摸底考試文綜試卷(歷史部分)附答案word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又稱六字刀幣,是田氏列為諸侯時的開國紀念幣;右圖為▲戰國時期齊國A用國時期蔡國又稱六字刀幣,是田氏列為諸侯時的開國紀念幣;右圖為▲戰國時期齊國A用國時期蔡國齊造摔長火力而 生曲刀市27.黃宗羲海昌講學時,經常推薦弟子讀《幾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學生習《農政全書》贛州市2020年高三摸底考試文綜試卷(歷史部分)24.圖6中左圖為戰國時期齊國齊造邦長大刀幣,戰國時期燕國尖首刀幣,無背文。據此可推知A.國家分裂與動蕩導致兩地幣種不同B.刀幣的名稱由來與其制作材料有關C刀幣形狀相似折射出兩地經濟聯系密切D.以刀幣背文反映了中原地區儒家文化先進.在一些地方出土的一些反映漢代孔子與道門關系的漢畫中, 大部分是孔子見老子,孔子居右執贄處從位,左向對著老子,單向鞠躬行鞠躬禮.這反映了漢代A.道家的黃老無為學說處于正統地位 B.孔子的政治地位比較低下C尊儒政策對基層思想意識影響有限 D三綱五常未被統治者采納.漢唐兩朝統治者特別注意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并設立相關的中間機構, 但是如刺史、州牧、道等監察區,最后都發展成州政府之上的一級地方行政機構,并導致了地方的分裂。北宋 統治者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做法是A.設通判 B設轉運使 C,設二府三司 D.重用文官《泰西水法》等書籍;明末流行的《天工開物》是清初向國外出口的重要書籍之一。這反映了明清之際A.中學未能突破傳統窠臼 B.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C.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認可 D.經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學東漸28.下表為近代棉布生產中紗的供給情況時間手工紗(萬擔)機制紗(萬擔)1840748.233.031860756.274.28該表可說明當時A.小農經濟的頑固性與封閉性B.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C列強對華入侵以商品輸出為主D.中國已完全卷入資本主義市場29.1902年梁啟超發表了政治小說 《新中國未來記》,其中創設了以下情景:在中國維新50周年的祝典日上,英、日、俄等各國元首及夫人來南京參加“萬國太平會議” ,在上海開設的大博覽會上“處處有演說壇,日日開講論會梁啟超主要目的是A.提倡平等的外交方式B肯定改良的重要作用C.旨在激發民眾愛國精神D.致力于挽救民族的危亡30.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會議上的報告《論聯合政府》一文中的核心概念是民主,該文中民主一 詞出現達257次,除去民主同盟、三民主義、民主派等固定詞中所含的“民主”二字仍有 140次之多,毛澤東突出民主主要是因為A.建立社會主義民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B.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取得勝利C夯實民族民主統一戰線基礎的必要性 D.創新革命理論宣傳形式的需求31.1953年我國對糧食統購統銷模式制度化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2004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重點提及運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針 ,兩年后,廢除了兩千多年的農業稅。上述政策發生轉變的主要目的是A.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B.增強國有企業經濟活力C優先發展我國的重工業 D.使農民獲得生產自主權32.羅馬法規定,如果丈夫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在外背負了債務,則在婚姻關系解除時,妻子享有的嫁資(陪嫁錢財或物品)返還請求權優先于債權請求權。這一規定,反映出A.婦女社會地位逐步得到提高B公民的債務權不受法律保護C法律注重保護弱勢群體利益D.古代羅馬婚姻關系極不穩定33.17世紀50年代,蔗糖開始頻頻出現在藥品、文學想象以及身份的炫耀等方面。1800年前后,蔗糖已經為英國人的日常飲食提供了近五分之一的熱量。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等級觀念明顯淡化B.貧富差距日益縮小C高效便利的交通網絡提供了條件D.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的迅猛增長34.1921年8月,蘇俄著名象征派詩人勃洛克開槍自殺,他的遺囑中有這樣兩句小詩;“看,莫斯科忍受饑餓,從前整潔美麗,而現在是買賣投機。”大批共青團員退團,共青團在兩年之內失去了一半團員。也有很多共產黨員退黨,這些人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材料意在說明蘇俄A.社會主義經濟改革遭到重大挫折B.新經濟政策在實踐中遇到了挑戰C應將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D.當時國家的政策嚴重缺乏群眾基礎35.霍元甲是中華武術的杰出代表,他最具代表性的拳術叫七十二式練手拳,施展開來出神入化、變幻莫測,讓人無法看清,下列寫作風格與霍元甲的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A.《巴美圣母院》 B.《大衛?科波菲爾》 C.《戰爭與和平》 D.《百年孤獨》(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典當是中國最早的民間借貸機構之一,基本功能是通過質押財物調劑資金的緩急余缺,早期的典當是多數窮苦百姓資金周轉、救急告貸的選擇之一。唐代質典開始走向世俗社 會,北宋時搠,資金需求多,推動了質典業的發展,民辦典當業在前朝數業兼營的基礎上已發 展成為一種獨立的專門行業。明初,政府采取措施發展農業生產,至明中后期,嘉興出現了民辦的米典當,佃農可以以來質錢。自明中葉起,典當行出現顯著變化,其資本規模、業務種類 ,與之前質庫有很大不同,典當行不僅把庫藏的錢財借出去放債,還不斷擴充資本,注重資本的運用,具備了貨幣資本的某些特征。清代的典當鋪,業務興隆,利潤高,吸引了不少官僚資本的介入,典當鋪不僅做個人衣物、首飾等典押借款,而且也開始做棉花、糧食等小額農副產品 放款。有些典當仿效錢莊,收受客戶存款,發行可兌換的錢票、銀票,可流通轉讓,——摘編自朱海城《變與不變,典當業的長口寸段考察》材料二 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阿姆斯特丹等西北歐城市崛起。 當時來自不同地區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貨幣,嚴重阻礙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阿姆斯特丹銀行發明了銀行票據來解決這一問題,它還在標準的銀行票據的基礎上,發明了支票賬務系統,商人的貨幣交易直接通過轉賬完成,支票賬務系統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這樣阿姆斯特丹銀行發行的銀行票據就充當了國際貨幣的角色。荷蘭銀行業極大地推動了荷蘭商業資本主義向金融資本主義過渡。荷蘭人還創建了世界上最平、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金融市場體系,發明了期貨、期權、掉期、賣空、買空、資產證券化、共同基金、對沖基金、永久年金等今日為人們熟知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方面的創新成就了荷蘭帝國,也引起了歐洲的金融革命,并直接刺激了英國金融業的發展和工業革命的誕生。——摘編自薛金福等《貨幣的力量》(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典當機構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影響。(10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荷蘭近代早期金融業和古代中國金融機構的不同之處,并說明產生不同的原因。(任分)(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學者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計劃編寫一部主題為“中華兒女齊奮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通史著作《奮斗中國》。該著作依據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歷程,以“奮斗”為主線展現了中華兒女齊心協力,改變家國命運的百余年奮斗歷程。著作部分章節標題關鍵詞節選如 下:1.粵海揚成2.國門洞開5.中體西用 14.庚子國難 22移風易俗28.“以俄為師”31,開天辟地42.武裝抗爭56.共赴國難62.和平之光67.風雨鐘山 70.當家做主 73.自力更生83.跨洋握手 90.春天故事 95紫荊旗耀98.復興之夢。請從上述標題關鍵詞節選中任選兩個或兩個以上關鍵詞,并根據所選關鍵詞之間的關系擬 定一個論題,并對該論題進行闡述。(要求:選詞恰當、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15分)【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自有史以來,中國之不竟,未有甚于宋之時者也 *宋之不竟,始焉起于黃袍加身而上位的太祖之猜忌也。北宋自宋真宗時起,大興科舉、采用恩蔭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籠絡政策。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下,大量“養兵氣荊公立志改變弋百年之積,惟存空簿 ''的局面,以為國民經濟所以日悴者,由國民不能各遂其力從事生產也。公志在制兼并濟貧乏,變通天下之財,以富其民而致天下于治。于是制置三司條例司,公所創立之 財政機關也。其青苗、均輸、市易諸法皆此本意也。此義也,近數十年來乃大盛于歐美兩 洲,命之曰社會主義。其說以國家為大地主、大資本家、為大企業家,而人民不得有私財。本意欲 以摧抑兼并,萬一行之不善,而國家反為兼并之魁,則民何訴焉?而盜臣之因緣以自肥, 又無論也。故荊公之政策,其于財政上所收之效歲頗車,而于國民經濟上所收之效滋嗇 ,良以此也。—— 摘編自梁啟超《王安石傳》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王安石實施財政政策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王安石的財政政策。(9分)(15分)【歷史——選修2: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1928年訂立的《非戰公約》,禁止用戰爭作為推行國家政策的手段,笫一次從法律 上明確否定了“戰爭權”的合法性,也成為制止侵略戰爭的重要法律依據。……歷史的遺憾在于, 這樣一個明確宣布戰爭為非法的國際公約并沒有能夠制止戰爭。二戰后的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是對法西斯反攻的繼續,于是,《非戰公約》成為戰勝國審判戰犯的尚方寶劍。起訴方代表都無一例外地求助了《非戰公約》對戰爭合法性地否定。從 審判的整個過程看,正是由于《非戰公約》的事先存在以及戰勝國的引用,才保證了審判的有 法可依、有理可據。《非戰公約》在審判、懲辦戰犯的過程中可謂功不可沒,它本身也憑借對戰犯的審判而重新獲得了價值認同,真正確立了自己在國際法發展序列中的地位。——摘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和平》(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非戰公約》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地位的轉變。(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析《非戰公約》o(9分)47.(15分)【歷史——選修 3: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陶行知的大學畢業論文《共和精義》表明了他對教育立國的堅定信念,他在美國 蠡學時,頗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回國后,陶行知受聘于南京高等師范學堂,歷任教員、教 授、教務長等職。除主講各門教育學科外,他經常去市郊進行教育調整,正是由于從這些調查 研究中所得到的啟示,他才逐漸離開大學,從事平民教 1918年,他發表《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主張“職業教育應以生利為主義”,應發展“生有利之物”“生有利之事”以“利群”的職業教育,造就生利人物,則“國無游民,民無廢才“。但是,他以辦鄉村教育改造鄉村和創造一個“四通八達社會''的設想,最終沒有實現。1933年,響行知在上海組織中國普及教育助成會,招收工讀生,普及“以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的生活教育。1936年,他對生活教育做出了新的解釋,把生活教育和國難教育合為一體,表明生活教育、教學做合一的理論和國難教育的任務一致。19384-10月,他在重慶創辦育才學校,在中共地下黨組織和進步人士的支持下,培養了很多革命戰士和專業人才。毛澤東稱他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摘編自白壽葬主編《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概括陶行知教育思想演變的軌跡。(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實踐。(9分)高三文綜歷史摸底考試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24A25C26B27D28A29B30C31A32C33D34B35D二、非選擇題(共52分)(25分)(1)特點:“以物質錢”的經營模式; 逐漸成為獨立的行業;慈善救助功能則弱化,營利性不斷強化;私人資本占主導(私有性質);經營范圍及規模逐漸擴大;具有早期金融機構的基本特征。 (任答四點即可,4分)影響:促進了商品經濟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市民階層的壯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沖擊和改變人們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為后來中國金融發展提供借鑒。 (任答三點即可得6分,每點2分,共6分)(2)不同:荷蘭服務于國際貿易,中國主要服務于國內市場交易;荷蘭以近代銀行為主,中國的典當屬于舊式金融機構;荷蘭的金融機構是資本主義性質,中國是封建性質。 (每點3分,共9分)原因:政治上:荷蘭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建立,中國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 一經濟上:荷蘭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發展較快,中國自然經濟占絕對主導地位。文化上:荷蘭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中國重義輕利、重農抑商思想束縛。 (每點2分,共6分)(12分)示例一關鍵詞:粵海揚威、國門洞開論題:虎門銷煙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索 ,使中國國門被迫開放(2分)闡述: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英國鴉片走私者的囂張氣焰,喚醒了中國人的愛國意識,但禁煙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也加速了英國政府對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成為了鴉片戰爭的導火索。鴉片戰爭中國敗于英國,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五口通商,東南門戶被迫打開,閉關TOC\o"1-5"\h\z鎖國局面也被逐漸打破,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9分)總結:虎門銷煙加速了英國打開中國大門的步伐,卻是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1分)示例二關鍵詞:國門洞開、紫荊旗耀論題:香港回歸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恥辱( 2分)闡述: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敗于英國,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割讓了香港島。之后又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的《北京條約》和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將九龍司和新界割讓給英國。 20世紀80年代在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正確指引下,中國與英國進行多次談判,最終達成《聯合聲明》 ,并于1997年7月1日中國成功收回香港。紫荊花旗伴隨五星紅旗取代英國米字旗意味著中國對香港正式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回歸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樹立了中華民族的國際威望,為中國乃至世界政治發展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鑒。(9分)總結:香港被割讓是中國落后的結果,香港的回歸洗雪了百年恥辱。( 1分)示例三關鍵詞:“以俄為師”、開天辟地論題:新文化運動為中共成立奠定了必要的前提( 2分)闡述: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由前期學歐美資產階級思想以“歐美為師”到后期學蘇俄馬克思主義“以俄為師”。以李大釗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為1919年五四運動的到來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一步廣泛傳播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于 1921年7月誕生了中國共產黨。中共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有力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最終建立了新中國。(9分)總結: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與之后工人運動相結合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給處于水深火熱的中國人民帶來了新的希望。(1分)(15分)1)原因:北宋統治者實行分化事權產生冗官;吏治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