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元素的特點界定中華元素發生發展于中華大地,源自于中華傳統文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積累、沉淀和時代的篩選,在橫向上從物質層面和非物質層面等方面形成具有區別于其他文化的鮮明民族特色,蘊含深刻的中華民族文化內涵。在縱向上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和“非異質”化的選擇。中華元素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只有在不斷地創新繼承和有效傳播中才能使之真正地得以傳承和發展。而中華元素的可提煉抽象性的符號特質則成為現代傳播語境下的重要要求,同時中華元素也只有體現積極正面的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整體意蘊,才能算是真正代表中華文化的中華元素。在此基礎上,立足傳統,在必要的文化抉擇中形成自己的現代化國際傳播語言才是中華元素得以綿延不息的關鍵。因此,在現代傳播語境下,中華元素應具有可提煉的符號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文化意蘊的整體性的三大特點。(一)可提煉的符號性現代“符號學”的創始人索緒爾以“能指”和“所指”的概念表達了符號學暗藏在表面物質載體元素下的深層意義。而另一位創始人皮爾斯則進一步地強調了符號學的認知性和解釋性,他認為“只有被理解為符號才是符號。”而無論是索緒爾的“能指”,或是皮爾斯的“再現體”,符號都是符號載體與符號意義的連接關系。趙毅衡教授則認為“符號是被認為攜帶意義的感知。意義必須用符號才能表達,符號的用途是表達意義。”也就是說,沒有不表達意義的符號,沒有意義的也可以不用符號表達。這個概念則把符號與意義之間從連接轉入鎖合的不可分割的關系。文化符號作為被特定文化群體的成員所承認的,并帶有復雜意義的語言符號、圖案和物體等,其與民族文化之間正是這樣相互依托,密不可分。中華元素本身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符號,小到器物構件,大到紫金皇城,每個元素都在展示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魅力中透出其特有的符號性特質。而這樣的符號特性在文化傳播,尤其是海外傳播中,顯得尤為重要。文化的傳播包括符號、文化表現形式、價值觀等方面。而如果把國家的文化比作一個球體,那么思想層面的價值感和文化內涵則是核心部位的球心,而符號則是球體最外層,最先被受眾接觸的部分,其表現形式及認可度也決定著代表思想文化的球心能否繼續被探索和感知。現代語境下,人們的注意力在被飛速發展中的社會新事物、新現象吸引著,若無法在較短時間吸引到關注,顯然內在文化的傳播成功則會更加困難。尤其是進行國際傳播,面對的更習慣于接受直接而高效的信息傳遞的“低語境”文化的西方國家傳播環境中,這就首先要求對中華元素符號進行提煉和篩選,要選擇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符號是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和較高識別度的“強符號”。符號被感知力的強弱,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國家的文化影響力和滲透力,就如同“壽司”會想到日本,“可口可樂”代表著美國等等,這都是文化傳播中形成的強認知符號意象。而中國擁有的龐大而雜糅文化符號,既是寶貴的文化財富,但也給現代傳播和接受帶來難度。中國人要了解這些文化都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更不用說有較大文化鴻溝的海外人士了。如前文所述,海外受眾對于中華文化的認知還處于較低層次。作為生長在中國的年輕人來說,從小的學習教育以及耳熏目染,會讓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要熟悉眾多龐雜的元素符號,也十分困難。因而,從中華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角度上看,中華元素所具有符號性特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建立在需要進行典型性和高識別度的提煉和篩選基礎上的。(二)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文化人類學家克萊德·克魯克洪(ClydKluckhohn)提出,夠得上成為文化元素的,必須是那些能夠比較容易分離出來的文化特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元素,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元素”與“中國元素”這兩個看似相似,實則大不同的正是“中國”側重疆域地理、物質的概念,“中華”則偏向文化、精神的概念的體現。“中國元素”是世界元素的一部分,本質是特有地域(中華文化圈)的國家國族文明,它不僅包括傳統元素還包括現代元素,是從時間縱度上來說更深、更廣的范圍。而“‘中華元素’是和‘民族’概念聯系在一起的”。而中華民族不僅是指生活在中國土地上的占絕大多數人口的漢族,還包括所有的少數民族,以及生活在海外的華僑與已加入外國國籍的華裔。“中華元素在概念上既有歷史感,又具精神性。”其形式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其內容蘊含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征,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也一定是能夠代表中華民族和國家形象的正面的、積極的符號元素。因此,可以成為中華元素的符號,一定具備體現民族精神的正面性的特質。“中華元素”的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正是在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真理和優秀的價值,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品質和精神。從龐大的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篩選中華元素之時,應將價值層面以及意義層面放在首位,選擇那些對當代社會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體現人文關懷真理的較強象征性元素。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延續下來中華文明,其蘊含著無法估量的寶貴文化價值和遺產,但任何一種文化也都存在著劣質的、消極的成分。對此,即便這些不良成分可能是約定俗成的集體慣性,對現代人們的生活和思維都影響深遠,但其仍不屬于中華元素的范疇。在對“中華元素”的創新繼承中,傳統元素不應被作為彰顯文化歷史悠久的炫耀資本,而應從中提煉出真正有價值和意義的,展現民族文化正面性的元素,并以優秀的創新轉化挖掘中華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香港設計師靳棣強之所以計出了許多具有中國風味而又極具現代價值的創意作品,是因為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的融合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去,在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上與現代設計的融合。因此,“中華元素”是去除了那些碎片的、無法體現民族精神的元素,是在歷史長河發展中沉淀和保留下來的正面的、向上的優秀價值元素。這樣的正面性的中華元素本身就是歷史留給現代人的文化寶藏,時時刻刻在激勵著中華兒女秉承優秀的民族精神開拓進取,另一方面因其包含優秀價值的理論,如“和諧”,“天人合一”等也更有利于中華元素走入國際,讓中華傳統文化更易被國際接受。這些倡導和平、和諧理念的中華元素,不僅是構建良好國家形象的重要載體,也是促進兼容并蓄、多元平等的國際環境形成的良藥。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在“中華元素”的現代傳承和轉化中,混亂無序仍然是主要的問題,尤其是在國際化的創意應用中。這一方面源于中國人自身對中華元素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存在低品質的模仿等缺乏創造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國外品牌或設計師,對中華元素的濫用和非正面元素的誤用等。如日本的豐田汽車,表現的是盧溝橋的石獅子下跪等等,這種想以他們所理解的“中華元素”的投機取巧正是建立在對中華元素的非正面性篩選上,嚴重傷害了中華兒女的民族情感。這樣的行為不單單發生在國外的誤用中,在中國的當代藝術中也屢見不鮮,有些所謂藝術家為了滿足西方國家對中華文化膚淺的獵奇心態,吸引外媒眼球,常以大煙槍、鴉片牙床、紅肚兜等這種民族歷史中的負面元素作為創造素材。也許,某些藝術家借此獲得了西方世界的認可和成功,但這卻是以犧牲中華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形象為前提的。因此,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是“中華元素”的基礎特質,只有這樣的中華元素才是能夠代表中華歷史文明的璀璨瑰寶,才能在現代創新的傳承中表達出強大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三)文化意蘊的整體性“中華元素”之所以能以符號的創新形式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象征,形成五千年歷史發展中的集體無意識,是因為在每個元素中展現著只有中華民族可以理解的文化內涵,除了中華元素本身的符號性和體現了民族精神的正面性之外,更是由于這些元素本身所構成的中華傳統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意蘊。這既包含了中華元素的內容符號承載的文化內涵,更強調傳統文化中審美意境的體現。意境是在中國傳統美學的一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藝術境界,是把有限寓于無限中的升華。“‘意’是思想、感情,‘境’是生活、景象,意境是人的主觀意識和客觀實際相融的產物”,是情與景、物與我,客體與主體的渾然統一。意境作為中國美學思想的重要范疇,是指優秀的藝術形象觸發觀者一系列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營造出讓人沉醉的境界,這些在中國的傳統詩畫中表現最為突出。中國美學強調的意境,既不是客觀物象的簡單描摹,也不是主觀意念的隨意拼合,而是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表現為含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韻味無窮等形式,是在“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所創造的藝術美和自然美的統一。從內容上來說,意境是隱藏在內容背后的詩意空間,是激發觀者的想象空間,是需要細細雋永的空靈境界。從觀眾接受上看,意境在不同的觀看者中,有不同的理解,意境中的留白更是給觀看者通過無限的想象來描繪的畫布。在以中華元素為符號的創造中,藝術家總是盡可能地在體現中華民族哲學內涵與自己的情感中達到平衡,最終形成極具中華古典文化意蘊的作品。而這樣的文化意蘊的實現的關鍵正是對中華元素選擇和塑造中達到的意蘊中的整體性。“榫卯”民藝軟件則是一個優秀的案例。這是展示和學習傳統技藝的專門軟件,設計中以書法體、榫卯的各種結構、匠人的制作視頻為主要元素,搭配似木紋的深色漸變背景和中國古典文字的書寫樣式,整體上既表達了主題,也營造出了傳統文化的厚重感。木工藝術的視頻的微黃畫面感更是把人帶入那個手工技藝的年代,進入主頁面,一張張簡潔但凝聚每一種榫卯特色的結構,讓人們真正了解了榫卯的類型,應用等等,整個軟件的界面都在一種濃濃民間傳統文化的意蘊中,精彩而不拖沓,簡約而又意蘊深長,是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設計。而這個產品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意蘊體現無疑是成功,關鍵正是在通過不同元素的使用中創造出了整體的意境感,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意蘊之美。在現實的中華元素傳承過程中,不得不說,很多藝術家或者別的創作者對中華元素的文化意蘊整體性重視不夠,并未真正理解中華文化的最大魅力和特色之處正是這種中華古典意蘊的整體營造所散發出的淡淡的古韻美,所折射出的中華民族的價值文化和審美思維。而這種碎片式拼接,沒有歷史和精神內容貫穿的現代轉化,實際上是一種買櫝還珠的行為,只會是過眼云煙,不會在人們內心深處產生真正的情感力量。因而,真正的中華元素不是單獨的或者隨意組合的燈籠、書法、鞭炮等這樣的個體元素,而是隱藏在背后的精神貫穿,意蘊的表達。若沒有這樣的精神內涵貫穿其中,即便被中華元素堆滿,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A/T 751-2024公安視頻圖像屏幕顯示信息疊加規范
- 貸款期房購房合同協議
- 訂鋼材交定金合同協議
- 訂工作餐協議合同協議
- 貸款車輛轉押合同協議
- 訴訟代理委托合同協議
- 2025幼兒園數學游戲化學習試題及答案
-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大學物理基礎復習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化學重要考題對策及復習技巧試題及答案
- 小學生涯課件
- 西藏拉薩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英語試題4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 GB/T 45421-2025城市公共設施非物流用智能儲物柜服務規范
- 檔案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復習試題及答案
- 漢語方言與地方文化認同的關系研究論文
- 西北四省(陜西山西青海寧夏)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一模)臨沂市2025屆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
- 《大學物理(上冊)》課件-第8章
- 河南省鄭州市2025屆高三上學期二模英語試題(含解析含聽力原文無音頻)
- 移動端安全標準與合規性-洞察分析
- 管理心理學-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國開(SC)-參考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