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系中看微課和微課程_第1頁
從聯系中看微課和微課程_第2頁
從聯系中看微課和微課程_第3頁
從聯系中看微課和微課程_第4頁
從聯系中看微課和微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聯系中看微課和微課程匯報人:張靜在國外,微課程(Micro-lecture)的雛形最早見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課程(60-SecondCourse)以及英國納皮爾大學T.P.Kee提出的一分鐘演講(TheOneMinuteLecture);現今熱議的Micro-lecture微課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DavidPenrose提出;國內創始人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教研室李玉平老師;2010李玉平:微課程是基于microsoftoffice辦公系統之powerpoint技術制作的文件。與過去的我們常見的PPT相比,在制作上,除了文字,還增加了音樂與畫面,由文字、音樂、畫面三部分組成,在使用上,使用自動播放,而非人工操作。什么是微課程?什么是微課程--李玉平作品.flv微課程兩者都是基于網絡與多媒體的學習、時間短,但差異也很大(如上表):數字故事(DigitalStorytelling)/

教育敘事—微型課程—數字故事—微課程五分鐘課程網http:///Web/Course/CourseDetail.aspx?id=356a89a2-b52e-4be4-8529-f8b93feb0e78

微課程戴維·彭羅斯李玉平微課程對象學生為主,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教師為主,教師專業發展為主制作工具屏幕捕捉系統PPT呈現方式有聲音、有的還有講課教師音樂、畫面、文字,沒有講課聲合作方式教師使用,課堂為主研究使用,教研活動為主內容學科知識:語文、數學…教育教學知識:班級管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blog/static/3243756201391404039210/

李玉平微課在國外,微課的理念來源于薩爾曼·可汗于2007年創建的可汗學院;國內創始人是廣東佛山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鐵生老師;胡鐵生(2011)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定義胡鐵生(2012):微課又名微型課程,是基于學科知識點而構建、生成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微課以“微視頻”為核心,包含與教學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聯系”、“微課件”、“微反思”、“微點評”等支持性和擴展性資源,從而形成一個半結構化、網頁化、開放性、情景化的資源動態生成與交互教學應用環境;胡鐵生(2013):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焦建利: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黎加厚: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定義張一春: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吳秉健:為滿足個性化學習差異的需要,以分享知識和技能為目的,師生都可以通過錄制增強學習實境、實現語義互聯的簡短視頻或動畫(可附相關的學習任務清單和小測驗等),而且又能成為被學習者定制和嵌入的維基(wiki)資源分享內容。鄭小軍:微課是為支持翻轉學習、混合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新型學習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體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精心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的數字話學習資源包;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定義百度百科: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首屆中小學微課大賽官方文件:“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高校微課大賽官方文件:“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全國首屆微課程大賽:“微課程”是一種在線教學視頻文件,主要用于教師學習與培訓,針對教師專業發展,內容直接指向具體問題,關注“小現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題突出,一課一事,層層剖析,有深度,能啟發有思考。“微課程”有效解決了課堂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進一步推進了教學改革,深化了高效課堂的建設。http:///index.shtml……http:///s/blog_e02ad2740101fjcm.html

微課與微課程比較微課微課程國內創始人薩爾曼·可汗戴維·彭羅斯國外創始人胡鐵生李玉平內容針對學科教學中的知識點講解、習題解答、實驗展示等涵蓋學校管理、班級管理、學科教學、家校溝通、親子教育、師生成長等受眾老師、學生教育管理者、老師、學生、家長素材來源課堂教學教育管理、課堂教學、書籍、雜志、電影、電視制作軟件視頻編輯軟件、屏幕錄制及編輯軟件PPT、視頻編輯軟件制作方式方式一:將一堂課的視頻進行切片、編輯。方式二:將視頻、錄制及其他素材混合編輯方式一:用PPT制作并轉換成視頻。方式二:用視頻編輯軟件對影視素材加工。方式三:用視頻錄像設備錄制編輯。方式四:用屏幕錄制軟件錄制編輯。目的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將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和家長一起動員起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推動作用。分類講授型、解題型、答疑型、實驗型、其他按表現形式可劃分為小策略、小現象、小故事三類;應用場合學生課前、課間、課后學習,體現翻轉課堂理念教育教學研討會、課堂教學、班會、家長會、業余自學現有的研究多大多在闡釋其理念與應用前景,仍需對現有實踐中的微課模式,尤其是微課的設計與實施,進行深入的審視與總結,提出具體的設計模式。

吳秉健《國外微課資源開發和應用案例剖析》啟示應用策略:(1)將微課視頻與現行的課程(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整合;(2)將微課視頻與在線學習內容進行整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3)將微課視頻資源與教學內容的復習鞏固進行整合;研究現狀http:///s/blog_4bff4c090101cipq.html

王竹立從微課到微課程微課、微課程其主要載體是微視頻微課的高級階段或發展趨勢,應該是走向微課程。教師專業發展型學生自主學習型社會大眾學習型攝制型錄屏型軟件合成式混合式《培訓課程開發模型與工具大全》ISD模型ADDIE模型HPT模型CBET模型項目化課程開發模型霍爾模型納德勒模型ISD模型即教學系統設計模型,它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理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學習中的問題和需求,并從中找出最佳答案的一種課程開發模型。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課程設計評價培訓對象分析培訓課程目標敘述培訓策略指定培訓媒體選擇培訓內容分析ISD模型過程要素示意圖ISD模型應用流程分析設計開發實施評價ISD模型應用范圍知識類培訓課程技能類培訓課程CBET即能力本位教育培訓模型,它是以某一工作崗位所需的能力作為開發課程的標準,并以使培訓對象獲得這種能力作為培訓的宗旨來實施培訓的一種培訓課程開發模型。在實際工作中,該模型仍然應用在企業技能類培訓課程的開發中。探討微課程應用于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