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第02章森林資源第一節森林資源概述
一、森林資源的概念1、森林的概念
2、森林資源的概念3、森林界定標準二、森林資源的作用和效益第二章森林資源
第1頁/共54頁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由樹木為主體所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具有豐富的物種、復雜的結構、多樣的功能。森林與所在空間的非生物環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完成的生態系統。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環。森林是地球上的基因庫、碳儲庫、蓄水庫和能源庫,為人類發展提供資源和環境。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一節森林資源概述—一、森林資源的概念
第2頁/共54頁一、森林的概念(續)森林——覆蓋大面積土地并以喬木為主體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喬木及共同作用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氣候等的總體。不僅提供木材和其他林產品,還具有保持水土、調節氣候、保護農田、衛生保健、有利國防等作用,也是天然的基因庫。——《辭海》P1588森林——森林是以喬木樹種為主的具有一定面積和密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環境的制約又影響(改造)環境,形成獨特的(有區別的)生態系統整體。必須從要四個方面理解這個定義的意義:(1)喬木樹種為主;(2)具有一定面積;(3)具有一定密度;(4)生態系統整體。第3頁/共54頁2、森林資源的概念
直接資源:是指林地、林木、林中其他植物、林中野生動物、林中微生物及水體、巖石、礦物等非生物資源。
間接資源:以及由森林所產生的環境、旅游、文化、教育等一系列能為人類提供森林產品和服務的資源綜合體。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一節森林資源概述—一、森林資源的概念
森林資源是森林能夠為人類提供森林產品和服務的集合。從廣義的角度理解,森林資源分為直接和間接資源。第4頁/共54頁2、森林資源的概念
2000年1月29日我國頒布的《森林法實施細則》第二條中規定:“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樹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地林、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從中可以看出,森林資源的含義比僅指樹木的定義要廣泛許多。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一節森林資源概述—一、森林資源的概念
第5頁/共54頁3、森林界定標準
國外標準:(1)美國標準:郁閉度0.1以上
(2)聯合國糧農組織及德國、日本等國標準:郁閉度0.2以上
(3)北歐國家標準:每公頃蓄積量達到1M2以上
我國標準:郁閉度+面積郁閉度0.2(含0.2)以上天然林面積達0.1公頃,人工林面積達1畝以上。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一節森林資源概述—一、森林資源的概念
第6頁/共54頁二、森林資源的作用與效益
1、木材產品與林副產品2、經濟林產品3、生態環境保護功能4、能源5、旅游、文化
6、生物多樣性資源庫7、生物量生產8、維護大氣平衡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一節森林資源概述
第7頁/共54頁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一、世界森林簡況二、我國森林資源狀況
第二章森林資源
第8頁/共54頁一、世界森林簡況
1、數量:面積為5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2%(截止到1993年)。2、分布: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Continue第9頁/共54頁一、世界森林簡況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Continue第10頁/共54頁一、世界森林簡況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第11頁/共54頁中國森林資源在世界的位置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國家土地面積(萬hm2)森林面積(萬hm2)森林蓄積(億m3)森林覆蓋率(%)單位蓄積(m3/hm2)人均森林面積(hm2)人均蓄積(m3)世界合計12936003442003837.327.00114.00.672.0中國9602715894112.716.5578.10.139.0日本3646241628.566118.00.223.0美國9136620957247.323118.00.8498.5德國3493104927.930.266.00.1335.3加拿大9215024716286.727116.09.231093.5澳大利亞75440398333.1583.02.33193.5法國5433131117.824136.00.2331.5俄羅斯17100076400807.045106.05.20543.4瑞典4082244426.260107.02.85302.7芬蘭3046201117.16685.04.03342.7挪威30698706.22871.02.05144.9巴西8456556601650.967116.03.76425.4印尼1811611567196.164179.00.64109.0印度29732649624.32247.00.082.9新西蘭26787474.02853.02.23117.2越南32559789.930119.00.1515.1第12頁/共54頁二、我國森林資源狀況
根據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1999-2003):森林面積:1.75億公頃;森林蓄積量:124.5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8.21%
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每公頃蓄積量:71.2立方米;人均森林面積:0.132公頃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蓄積量:9.421立方米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Continue第13頁/共54頁二、我國森林資源狀況
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2004-2008
):森林面積:1.954522億公頃;活立木蓄積:149.13億立方米;森林蓄積:137.2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0.36%每公頃蓄積量:71.2立方米;人均森林面積:0.15公頃人均蓄積量:11.46立方米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Continue第14頁/共54頁二、我國森林資源狀況-歷史變化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Continue時期林業用地面積(萬hm2)有林地面積(萬hm2)活立木蓄積量(萬m3)森林覆蓋率(%)1949~19608549701973~197612186951978~19812671311528102121984~1988267431246510612.981989~1993262891337011813.921994~1998263301589412516.551999-2003284931749113618.212004-200830378.219333.0145.5420.36林業用地面積和有林地面積:不含港澳臺地區第15頁/共54頁二、我國森林資源狀況-分布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Continue
長期以來,我國森林資源由于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不同,以及歷史上受人為活動和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其地理分布極不均衡,即按地域、按流域、按林區都形成了分布不均的格局,人口稠密地區森林較少,偏遠地區和山區森林較多,大部分森林資源集中分布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山地丘陵地帶。第16頁/共54頁二、我國森林資源狀況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Continue第17頁/共54頁二、我國森林資源狀況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二節森林的數量、種類、分布
Continue第18頁/共54頁林區所含省區森林面積(萬hm2)占全國比重(%)森林蓄積(萬m3)占全國比重(%)國有林9省區吉、黑、內蒙古、滇、川、陜、甘、青、新疆7587.349.3667016.066.1其中東北、內蒙古吉、黑、內蒙古3942.125.7317889.631.5西南2省滇、川2617.517.0272986.627.1
南方集體林10省浙、贛、閩、淮、鄂、湘、粵、桂、黔、瓊5900.138.4179421.317.8西藏(不含控制線外)西藏408.22.7125337.412.4其他少林10省遼、京、津、滬、冀、晉、蘇、魯、豫、寧夏
1476.79.636789.63.7
二、我國森林資源狀況--各林區森林資源狀況(五五清查94-98)
第19頁/共54頁二、我國森林資源狀況--發展變化從第6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簡稱“六五清查”)結果表明,我國森林資源呈現出“數量快速增加、質量逐步提高、結構趨于合理、體制漸趨完善”的發展態勢。主要體現在:1.森林面積持續增長。2.森林蓄積穩步增加。3.森林質量有所改善。4.林種結構漸趨合理。5.林業所有制形式和投資結構趨向多元化。6.林業發展后勁大。Continue第20頁/共54頁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
一、林地資源結構
二、權屬結構
三、林種結構
四、林齡結構
五、中國森林資源的特點
第二章森林資源
第21頁/共54頁一、林地資源結構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
國家林業局頒布的《國家森林資源連續性清查技術規定》和《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主要技術規定》(二類調查,2003年4月),把土地類型分為林地和非林地兩大類。其中林地分為八大類(2003年前分為六大類)。這里林地資源是指“林業用地”資源.
Continue第22頁/共54頁一、林地資源結構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序號一級二級三級1有林地
喬木林
純林
混交林
紅樹林
竹林
2疏林地
3灌木林地
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
其它灌木林
4未成林造林地
人工造林未成林林地
封育未成林林地
5苗圃地
6無立木林地
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其它無立木林地7宜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8輔助生產林地
Continue第23頁/共54頁
一.林地資源結構
在我國林業用地共分為8類,其標準如下:(一)有林地
:連續面積大于0.067hm2、郁閉度≥0.2,附著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喬木林、紅樹林、和竹林。(二)疏林地:附著喬木樹種,連續面積大于0.067hm2,郁閉度0.10-0.19之間的林地。經濟林、竹林不劃疏林地。
(三)灌木林地:附著有灌木樹種或因生境惡劣矮化成灌木型的喬木樹種以及胸徑小于2㎝的小雜竹叢,以經營灌木林為目的或起防護作用,連續面積大于0.067hm2、覆蓋度在30%以上的林地。
(1)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按照國家林業局關于參加森林覆蓋率計算灌木林的有關規定執行。
(2)其它灌木林:不屬于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
Continue第24頁/共54頁(四)未成林造林地:指未達到有林地標準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①人工造林未成林林地;②封育未成林林地。
(五)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不包括母樹林、種子園、采穗圃、種質基地等種子、種條生產用地以及種子加工、儲藏等設施用地。
(六)無立木林地:
①采伐跡地:采伐后保留木達不到疏林地標準、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達不到中等等級的林地。②火燒跡地:火災后活立木達不到疏林地標準,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達不到中等等級的林地。③其它無立木林地。
(七)宜林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為林地的土地。
①宜林荒山荒地;
②宜林沙荒地;③其它宜林地。
(八)輔助生產林地: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與配套設施用地和其它有林地權屬證明的土地。Continue第25頁/共54頁
2003年前,我國一類清查中林業用地共分為6類:(一)有林地
(二)疏林地
(三)未成林造林地
(四)灌木林地
(五)苗圃地
(六)無林地
林業用地合計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苗圃地
無林地數量(萬hm2)25704.715363.2719.53444.6461.512.35703.7比重(%)100.0059.772.8013.401.7912.322.2全國林業用地各類土地面積
(五五清查)第26頁/共54頁二、權屬結構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權屬:
90’s中期以前:分國有,集體。所有權與使用權統一,林地與林木權屬統一。
90’s中期以后:林地分國有、集體;林木分國有、集體、個體、其他。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林地與林木權屬分離。所有權林地:國有、集體林木:國有、集體、個人和其他使用權(經營權)林地:國有、集體、個人和其他林木:國有、集體、個人和其他(據2003年4月國家林業局頒布的《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主要技術規定》)第27頁/共54頁六五清查全國森林面積、蓄積權屬狀況
單位:(萬hm2)
權屬國有林集體林個體合計按土地權屬7334.339944.3717278.70比重(%)
42.4557.55100.00
按林木權屬7284.986483.583510.1417278.70比重(%)42.1637.5220.32100.00未成林造林地(%)中41.14
非公有制林業成效突顯,所有形式和投資結構開始趨向多元化。
第28頁/共54頁三、森林類別和林種結構森林類別
按照主導功能的不同將森林資源分為生態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二個類別。五大林種1、用材林:以生產木材和木纖維為主要目的的森林。2、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飲料、食用油料、飼料、藥材、工業原料、調料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3、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森林。4、防護林:以發揮防護效能為主要目的的森林。5、特種用途林:以科學試驗、風景、旅游、國防、保護環境、物種資源保存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前三大林種稱為商品林,后二大林種稱為生態公益林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Continue第29頁/共54頁各林種面積比重
、蓄積比重變化表(%)
林種五五清查
六五清查
面積比重蓄積比重面積比重蓄積比重用材林
64.671.438.3445.47防護林
13.921.855.0745.57薪炭林
2.90.92.120.46特用林
2.65.94.478.50經濟林
13.2
竹林
2.8
合計
100.0
100.0100.0100.0第30頁/共54頁林種結構圖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第31頁/共54頁四、林齡結構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年齡表示生命體的發育階段。齡級是整化了的年齡。在我國齡級期限主要有4種,分別為20年、10年、5年和2年。我國在森林資源調查和統計中劃分了5個齡組: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和過熟林
第32頁/共54頁四、林齡結構齡組
五五清查六五清查面積比重
蓄積比重
平均M3/hm2
面積比重
蓄積比重
平均M3/hm2合計
100.0
100.078.1
100.0100.084.73
幼齡林36.8
11.1
23.4
33.0810.62中齡林34.3
30.1
69.034.7728.32近熟林11.2
15.0
104.314.0018.56成熟林11.O
23.1
164.512.0124.94過熟林6.7
20.7
242.16.1417.56林分齡組結構變化表Continue第33頁/共54頁五、中國森林資源的特點
1、資源類型多
我國地域遼闊,960萬km2的國土地理、氣候條件等自然因素復雜多樣,形成了我國森林資源類型多的特點。我國5個不同的氣候帶形成了:
熱帶雨林、季雨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溫帶針葉林與闊葉混交林、
寒溫帶針葉林
等多種主要的森林類型。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第34頁/共54頁五、中國森林資源的特點
2、資源總量多、人均少據聯合國糧農組織1995年公布的《世界森林資源1990年評估》報告,中國森林資源面積總量排名第5位,林木總蓄積排名第7位。由于中國人口眾多,約占世界的22%,而森林面積只占世界的3.9%,平均每人的森林面積只有0.112hm2,是世界平均水平0.64hm2的約1/6;人均蓄積量我國為8.6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71.8m3的1/8。六五清查結果表明,我國森林資源面積總量世界排名第5位,林木總蓄積排名第6位。平均每人的森林面積只有0.132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蓄積我國為9.421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Continue第35頁/共54頁五、中國森林資源的特點
3、分布不均東北、西南和東南部省區森林資源較多,華北、中原、西北省區的森林資源分布少,差異極大。4、森林(年齡、林種)結構不合理幼、中齡林多,成過熟林資源少,林分低齡化5、林地生產力低(1)每公頃蓄積生長量低,(2)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比重小6、人工林多、質量不高
由于經營管理水平不高,人工林的質量較低。表現:第一是人工造林合格率低,第二是蓄積量低。第二章森林資源--第三節中國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特點Continue第36頁/共54頁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司2005年1月《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及森林資源狀況》中指出
森林資源發展中取得巨大成就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總量不足。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積0.132hm2不足世界平均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積9.42m3不足世界平均的1/6,居世界第122位。第37頁/共54頁森林資源發展中面臨一些突出問題:二是分布不均。東部森林覆蓋率為34.27%;中部森林覆蓋率為27.12%;西部森林覆蓋率只有12.54%;而占國土面積32.19%的西北5省區森林覆蓋率僅為5.86%。三是質量不高。全國林分平均每hm2蓄積量只有84.73m3/hm2,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徑只有13.8㎝,林木齡組結果不盡合理。四是經營管理水平有待加強。人工林經營水平不高,樹種單一現象比較嚴重,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還非常脆弱。林地流失、林木過量采伐現象依然存在。可采資源嚴重不足,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仍相當尖銳,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任重道遠。第38頁/共54頁第四節森林旅游資源和自然保護區一、森林旅游資源的概念及現狀二、森林旅游資源分類三、自然保護區第二章森林資源
第39頁/共54頁2、我國森林旅游資源現狀森林旅游資源是指以森林為基礎的,能夠使人們產生旅游動機,并實現旅游活動的各種要素的集合。一、森林旅游資源的概念及現狀
目前已建成的森林公園有701處(截止到1994年),總經營面積600多萬hm2,遍布全國各地
Continue1、森林旅游資源的概念第40頁/共54頁二、森林旅游資源分類
1.按景觀特點分類共分為2類。(1)自然景物型(2)人文景物型2.按地貌特點分類共分為5類
(1)特殊地貌型(2)湖泊型(3)山岳型(4)城郊型(5)濱海型Continue第41頁/共54頁自然保護區是人類保護環境的一種重要途徑。1872年,美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
自然保護區是將典型的或特殊的自然生態系統、野生生物棲息地和自然遺跡地域劃分出的保護地域總稱,目的是為了拯救地球上的稀缺資源,避免瀕危生物物種、生態系統的滅絕,穩定生物多樣性,防止自然文化遺產的進一步破壞,保持人類生存環境條件和生態自然演替規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自然保護區Continue第42頁/共54頁第五節浙江省森林資源狀況
一、森林資源總體狀況二、森林資源結構三、森林資源變化第二章森林資源
第43頁/共54頁一、森林資源總體狀況
根據2009年的調查結果,
浙江省森林面積601.36(584)萬hm2,活立木蓄積量2.4224(1.94)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9.07(57.4)%*,主要特點為:(1)森林覆蓋率高,但單位面積蓄積量低,人均占有量少。(2)林齡結構不合理,可采資源少。(3)經濟林、竹林資源豐富,名特產品較多。(4)森林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勻。*括號內為2004年數據
第二章森林資源--第四節浙江省森林資源狀況第44頁/共54頁二、森林資源結構-林種結構林種面積(萬hm2)用材林305.26防護林158.26薪炭林0.72特用林8.38經濟林112.52第二章森林資源--第四節浙江省森林資源狀況其中竹林面積:78.29Continue第45頁/共54頁二、森林資源結構-樹種結構第二章森林資源--第四節浙江省森林資源狀況Continue第46頁/共54頁二、森林資源結構--林齡結構第二章森林資源--第四節浙江省森林資源狀況第47頁/共54頁三、森林資源變化-面積第二章森林資源--第四節浙江省森林資源狀況Continue第48頁/共54頁三、森林資源變化-活立木蓄積第二章森林資源--第四節浙江省森林資源狀況第49頁/共54頁思考題1.什么是森林?如何理解這一概念?2.森林的主要作用與效益。3.我國“六五”清查調查顯示:
我國林業用地2.85億hm2,占全國面積的29.7%,森林面積1.7億hm2,森林覆蓋率18.21%,森林蓄積量124.56億m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23093-5: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ternet of media things - Part 5: IoMT autonomous collaboration
- 對保險行業的認識
- 安全教育記心中(人教版)
- 汽車行業智能倉儲系統
- 企業管理應知應會
- 郵政禁毒知識培訓課件
- 加強學校國防教育
- 寧夏衛生健康職業技術學院《民俗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喀什大學《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學院《雙語食品機械與設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開放大學2024年《信息技術與信息管理》形考作業1-4答案
- 倉庫主管每周工作總結范文
- 鞋子買賣合同包裝條款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7講 阻燃橡膠材料
- 2024年大學生電子版三方協議書模板
- 中小學生航天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215題)
-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學類自考-00249國際私法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DB13-T 5996-2024 公路基層病害聚合物注漿處治技術規程
- 食品安全規章制度目錄清單
- 外研版(2021)中職英語基礎模塊1 Unit 8 Enjoy the Festivals Listening&Speaking 教案
- 中廣核招聘筆試題庫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