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治療踝關節前外側撞擊征_第1頁
關節鏡治療踝關節前外側撞擊征_第2頁
關節鏡治療踝關節前外側撞擊征_第3頁
關節鏡治療踝關節前外側撞擊征_第4頁
關節鏡治療踝關節前外側撞擊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節鏡治療踝關節前外側撞擊征2023/1/191第一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病歷女性,29歲,外傷后踝關節疼痛4個月,下地活動后疼痛明顯,查體:踝關節前外側輕度腫脹,明顯壓痛,前抽屜試驗陰性,關節主被動活動無受限,踝關節正側位片和MRI無明顯異常。2023/1/192第二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023/1/193第三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023/1/194第四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023/1/195第五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023/1/196第六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023/1/197第七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023/1/198第八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踝關節撞擊綜合征分為骨性撞擊及軟組織撞擊,可發生在踝關節前側、前外側、后側。臨床將踝關節扭傷后無骨折脫位,反復出現踝關節前外側腫痛稱為“踝關節前外側撞擊綜合征”。下脛腓前韌帶遠端束可引起前外側撞擊。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應用關節鏡確診6例下脛腓前韌帶遠端束撞擊綜合征,并進行遠端束切除,術后取得滿意療效,未發生關節不穩癥狀。報告如下

2023/1/199第九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一般資料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齡為29-60歲,左側2例,右側4例,病史4-24個月,平均13個月。所有患者有明確的踝關節內翻扭傷病史,伴有不同程度的踝關節前外側腫脹,前外側局限性壓痛。術前所有患者查體前外側撞擊試驗陽性,前抽屜試驗陰性。術前常規行踝關節正側位片,排除骨折脫位,1例合并骨性關節炎。MRI檢查顯示未見韌帶斷裂。2023/1/1910第十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治療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麻下踝關節鏡手術,取仰臥位,取前內、前外側入路,術中被動活動踝關節,動態觀察前外側撞擊情況,6例患者下脛腓前韌帶遠端束與距骨均有明顯撞擊,距骨前外緣軟骨有不同程度的磨損,術中清理增生的滑膜,用藍鉗、刨削器、等離子射頻切除下脛腓前韌帶遠端束,反復沖洗抽吸徹底清理碎屑后,再次鏡下行撞擊實驗,確認踝前外側無關節內撞擊后,沖洗關節,縫合切口。2023/1/1911第十一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術后所有患者得到隨訪,隨訪時間6-24個月,平均13個月,5例患者前外側疼痛完全緩解,1例患者癥狀減輕,活動多后輕度疼痛。所有患者查體發現主被動活動疼痛消失。2023/1/1912第十二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討論

踝關節內翻扭傷引起的前外側慢性疼痛通常是軟組織撞擊引起的。大約有3%的踝關節扭傷最終引起前外側撞擊。根據關節內軟組織病變類型可分為三類:半月板樣損傷、滑膜撞擊、下脛腓前韌帶遠端束撞擊。Bassett等第一次報道了下脛腓前韌帶遠端束引起的前外側撞擊。【參考文獻】[1]BassettFH,3rd,GatesHS,3rd,BillysJB,MorrisHB,NikolaouPK.Talarimpingementbytheanteroinferiortibiofibularligament.Acauseofchronicpainintheankleafterinversionsprain[J].TheJournalofboneandjointsurgeryAmericanvolume.1990,72(1):55-9.2023/1/1913第十三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滑膜撞擊2023/1/1914第十四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滑膜撞擊MRI2023/1/1915第十五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半月板樣損傷2023/1/1916第十六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半月板樣損傷MRI2023/1/1917第十七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下脛腓前韌帶的解剖

下脛腓聯合由3部分組成:骨間韌帶、下脛腓前韌帶、下脛腓后韌帶。下脛腓前韌帶呈扁平帶狀走形,由近端到遠端逐漸增厚。下脛腓前韌帶起自脛骨遠端,關節面上5mm,斜向下走形于脛腓骨邊緣以及前脛腓聯合,止于外踝前方。2023/1/1918第十八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下脛腓前韌帶的解剖它的長度12-20mm。厚度:1-3mm。腓骨止點的寬度:7-12mm。脛骨止點的寬度:9-22mm。下脛腓前韌帶是脛腓聯合中最弱的韌帶,它的主要作用是對抗腓骨外旋。單純切除不會引起踝關節不穩。【參考文獻】[1]RasmussenO,Tovborg-JensenI,BoeS,etal(1982)Distaltibiofibularligaments:analysisoffunction.ActaOrthopScand53:681–6862023/1/1919第十九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下脛腓前韌帶的解剖

Nikolopoulos曾研究了24例尸體的下脛腓前韌帶。其中在22例標本中發現了下脛腓前韌帶遠端束。Ray發現遠端束在下脛腓前韌帶遠端平行走形。從脛骨遠端的前外側斜向下止于外踝前內側,緊鄰距腓前韌帶的腓骨止點。遠端束的長度約17-22mm,厚度約1-2mm,寬度約3-5mm。遠端束穿過踝關節外上方間隙,被一條明顯的纖維脂肪層從下脛腓前韌帶中分離出來。【參考文獻】[1]RayRG,KrizBM.Anteriorinferiortibiofibularligament.Variationsandrelationshiptothetalus[J].JournaloftheAmericanPodiatricMedicalAssociation.1991,81(9):479-85.2023/1/1920第二十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023/1/1921第二十一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023/1/1922第二十二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023/1/1923第二十三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病理機制1Bassett發現遠端束撞擊疼痛的病人都有踝關節扭傷病史。他推測下距腓前韌帶的損傷導致了前外側關節的松弛,從而引起背屈時距骨向前擠壓,導致下脛腓前韌帶遠端束與距骨產生較大的摩擦。這種機制最終引起前外踝的撞擊征。2遠端束越寬和越長即遠端束腓骨止點越靠遠端,越容易引起撞擊。2023/1/1924第二十四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診斷對于那些踝關節扭傷后引起的慢性疼痛,X線片未見異常,且前外側有固定壓痛點的病人,我們應考慮撞擊征。目前踝關節的檢查多依靠MRI,但MRI診斷前外側撞擊征的準確性多有爭議。【參考文獻】DimmickS,LinklaterJ.Ankleimpingementsyndromes[J].RadiologicclinicsofNorthAmerica.2013,51(3):479-510.2023/1/1925第二十五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診斷

國外一項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診斷前外側撞擊征的敏感性為39%,特異性為50%,而臨床查體的敏感性為94%,特異性為75%,并且MRI顯示的踝關節病變不一定有臨床癥狀。因此采用關節鏡檢查為金標準。【參考文獻】

LiuSH,NuccionSL,FinermanG.Diagnosisofanterolateralankleimpingement.Comparisonbetwee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ndclinicalexamination[J].TheAmericanjournalofsportsmedicine.1997,25(3):389-93.2023/1/1926第二十六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治療保守治療包括:適當的物理療法、口服NSAIDs藥物、踝關節支具外固定。對于保守治療6個月無效果的患者可行關節鏡下清理術,2023/1/1927第二十七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下脛腓前韌帶遠端束切除的指證包括1、踝關節跖屈內翻時遠端束與距骨明顯接觸;2、隨著踝關節背屈,接觸面增大,并伴有關節軟骨磨損(正常踝關節也可能發生);3、遠端束隨著踝關節的活動而發生彎曲變形;注意:如果手術過程中關節間隙被過分的撐開,我們可能會觀察不到遠端束的撞擊。2023/1/1928第二十八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Akseki治療了伴踝關節扭傷的21個病人,術中均有明顯的遠端束并予以切除,隨訪3年,19個病人獲得優良的結果,2個病人因得了腓淺神經瘤逐漸變差,給予封閉后癥狀緩解。【參考文獻】AksekiD,PinarH,BozkurtM,etal(1999)Thedistalfascicleoftheanteriorinferiortibiofibularligamentasacauseofanterolateralankleimpingement.ActaOrthopScand70(5):478–4822023/1/1929第二十九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HornerandLiu治療了9例踝關節疼痛不伴踝關節扭傷的運動員,經3個月保守治療無效后行踝關節鏡治療,所有病人均有遠端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