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10408.5-2000 入侵探測器 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相比于《GB 10408.5-1989》,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和更新:

  1. 技術指標提升:新標準對被動紅外探測器的靈敏度、誤報率、探測范圍、抗干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以適應技術進步和安全防范需求的提高。

  2. 測試方法優化:詳細規定了更為科學和規范的測試條件與方法,包括環境溫度、濕度、光照條件等測試參數的設定,確保評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3. 產品分類細化:根據探測器的功能特性和應用場景,新標準可能對產品進行了更加細致的分類,便于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探測器類型。

  4. 電磁兼容性要求:增加了對探測器電磁兼容性的要求,確保其在復雜電磁環境下仍能穩定工作,減少誤報和漏報的可能性。

  5. 安全性能增強:對探測器的安全性要求有所提升,包括電氣安全、防火安全等方面,保障用戶使用過程中的安全。

  6. 環境適應性擴展:可能擴展了探測器適用的環境條件范圍,提高了在不同氣候和地理條件下工作的可靠性。

  7. 標準適用范圍明確:新標準可能對適用范圍做了更清晰的界定,明確了哪些類型的室內被動紅外探測器需要遵循此標準,增強了標準的針對性。

  8. 術語和定義更新:根據技術發展,對相關術語和定義進行了修訂,使其更加準確反映當前技術和行業現狀。

  9. 標準結構和表述改進:標準的結構安排更加合理,表述更加明確易懂,便于制造商、檢測機構及用戶理解和執行。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0-10-17 頒布
  • 2001-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 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_第1頁
GB 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_第2頁
GB 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_第3頁
GB 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 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13.310A9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0408.5-2000idtiec839-2-6:199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DetectorsforintruderalarmsystemsPart5:Passivebbuildingsinfra-redusein2000-10-17發布2001-06-01實施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GB10408.5-2000前本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本標準是對GB10408.5—1989《被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修訂。本標準等同采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839-2-6:1990《報警系統第2部分:入侵報警系統技術要求第6節:建筑物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本標準與GB10408.5—1989的主要不同是;1)標準名稱由《被動紅外人侵探測器》改為《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2)原標準采用人體目標的步行測試方法進行靈敏度和探測范圍試驗,測試結果的重復性和再現性較差;而本標準中推薦采用模擬目標測試方法.測試結果的重復性和再現性較好.并詳細規定了目標試驗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3)原標準中抗背景溫度變化試驗中規定背景表面溫度總的變化不大于1C,而本標準要求背景表面溫度不均勾變化不大于0.5C,比原標準要求更高。4)原標準中沒有對抗漏動氣流干擾提出要求,本標準對抗漏動氣流干擾作了明確的規定.并給出了試驗方法,比原標準要求更嚴格。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B10408.5—1989《被動紅外入侵探測器》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上海三盾安全防范系統公司、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祥發、馬志剛、汪廣杰、戎玲。本標準1989年2月首次發布.2000年6月第一次修訂

GB10408.5-2000IEC前言1)IEC在技術問題方面的正式決議或協議將盡可能地表達在該專題上的國際上一致意見·這些決議或協議系由代表了對這些問題有特殊興趣的所有國家委員會的技術委員會擬訂。2)這些決議或協議具有國際應用的推薦形式,且在此意義上可被各國委員會所接受。3)為了促進國際統一.IEC希望各國委員會在本國條件允許情況下盡可能采納IEC推薦的內容作為本國的標準。當IEC推薦的內容與相應國家法規之間出現任何分歧時,應盡可能地在本國法規中清楚地指出。本標準由IEC第79技術委員會:報警系統制定本標準的正文基于下列文件:6月法規表決報告79(C0)2479(C0)31有關贊成本標準投票表決的信息可以從上述表決報告中獲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入侵探測器GB10408.5—2000idtIEC839-2-6:1990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代替GB10408.5—1989Detectorsforintruderalarmsystems-Part5:Passiveinfra-reddetectorsforuseinbuildings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入侵報警系統的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特殊要求和試驗方法。本標準是GB10408.1—2000《人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補充,并應與IEC出版物839-1-1《報警系統第1部分:總要求第1節:通用要求》配合使用。探測器可能包含-·個以上的傳感器,但所有傳感器應在同一個機殼內。本標準的目的是規定保證被動紅外探測器具有良好性能和最低誤報警的那些特殊技術要求。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TEC839-2-2:1987)IEC809:1985汽車燈尺寸、電氣和照度要求IEC839-1-1:1988報警系統第1部分:總要求第1節:通用要求3定義除了在通用要求中所給出的定義之外,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3.1被動紅外探測器passiveinfra-reddetector由于人在探測器覆蓋區域內移動引起接收到的紅外輻射電平變化而產生報警狀態的一種探測器。3.2敏感帶sensitivesectors在探測器光學圖形中能探測出紅外輻射的區域3.3探測覆蓋面areaofdetectioncoverage參參考目標在探測范圍內以距探測器固定的距離移動時將產生報警狀態的區域。3.4參考目標referencetarget具有與正常人相似的紅外輻射特性的裝置。對本標準要求,它將采用圖1所示的形式3.5探測距離detectionranges對給定方向的探測距離是從探測器到探測覆蓋面的外邊界的徑向距離3.6第二參考目標secondaryr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