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好考研真題網--國內各大高校考研真題更多考研資料,登陸聯系QQ1425536241天津大學物理化學總復習(也可供報考研究生使用)天津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只適用于:答案:D(A)單純狀態變化(B)相變化(C)化學變化(D)封閉體系的任何變化1mol單原子理想氣體,在300K時絕熱壓縮到500K,則其焓變約為:關于熱和功,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答案:B(A)功和熱只出現在體系狀態變化的過程中,只存在于體系和環境的界面上(B)只有封閉體系發生的過程中,功和熱才有明確的意義(C)功和熱不是能量,而是能量傳遞的兩種形式,可稱為被交換的能量(D)在封閉體系中發生的過程,如果內能不變,則功和熱對體系的影響必互相抵消涉及焓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答案:D(A)單質的焓值均為零(B)在等溫過程中焓變為零(C)在絕熱可逆過程中焓變為零(D)化學反應中體系的焓變不一定大于內能變化下列過程中,體系內能變化不為零的是:答案:D(A)不可逆循環過程(B)可逆循環過程(C)兩種理想氣體的混合過程(D)純液體的真空蒸發過程對于理想氣體,下列關系中那個是不正確的?答案:A(A)(B)(C)(D)實際氣體的節流膨脹過程中,哪一組的描述是正確的?答案:A(A)Q=0;=0;<0(B)Q=0;=0;>0(C)Q>0;=0;<0(D)Q<0;=0;<03mol的單原子理想氣體,從初態T1=300K、p1=100kPa反抗恒定的外壓50kPa作不可逆膨脹至終態T2=300K、p2=50kPa,對于這一過程的Q=3741J、W=-3741J、=0、=0。在一個絕熱的剛壁容器中,發生一個化學反應,使物系的溫度從T1升高到T2,壓力從p1升高到p2,則:Q=0;W=0:=0。當理想氣體反抗一定的壓力作絕熱膨脹時,則:答案:D(A)焓總是不變(B)內能總是增加(C)總是增加(D)內能總是減少若要通過節流膨脹達到致冷的目的,則節流操作應控制的條件是:答案:B(A)<0(B)>0(C)=0(D)不必考慮的數值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從同一初態壓力p1可逆膨脹到壓力為p2,則等溫膨脹的終態體積與絕熱膨脹的終態體積之間的關系是:答案:A(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二者沒有關系(D)二者相等1mol單原子理想氣體,從273K及200kPa的初態,經pT=C(常數)的可逆途徑壓縮到400kPa的終態,則該過程的=-1702J。1mol單原子理想氣體從溫度為300K絕熱壓縮到500K時,其焓變為4157J。從定義出發,推斷下列關系中的不正確者:答案:C(A)(B)(C)(D)蓋斯定律包含了兩個重要問題,即:答案:D(A)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學第三定律(B)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的基本性質(C)熱力學第三定律和熱的基本性質(D)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狀態函數的基本特性當某化學反應的時,則該過程的隨溫度的升高而答案:A(A)下降(B)升高(C)不變(D)無一定規律氫氣和氧氣以2:1的比例在絕熱的鋼瓶中反應生成水,在該過程中答案:D(A)(B)(C)(D)在體系溫度恒定的變化過程中,體系與環境之間:答案:D(A)一定產生熱交換(B)一定不產生熱交換(C)不一定產生熱交換(D)溫度恒定與熱交換無關在恒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已知反應A2B的反應熱及反應2AC的反應熱,則反應C4B的反應熱是:答案:D(A)2+(B)-2(C)+(D)2-298K時,石墨的標準生成焓為:答案:C(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能確定1mol液體苯在298K時,置于彈式量熱計中完全燃燒,生成液體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同時釋放出熱量3264kJ,則其等壓燃燒熱約為:答案:C(A)3268kJ(B)-3265kJ(C)-3268kJ(D)3265kJ若已知H2O(g)和CO(g)在298K時的標準生成焓分別為:-242kJ.mol-1及-111kJ.mol-1,則反應的反應熱為131kJ。已知、、的標準生成熱分別為:-484.5、-393.5、-285.8,則的標準燃燒熱是:(A)874.1(B)-874.1(C)-194.8(D)194.8答案:B已知反應的熱效應,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答案:D(A)為H2O(l)的生成熱(B)為H2(g)的燃燒熱(C)與反應的的數值不相等(D)與的數值相等已知反應的熱效應,下列說法中,何者不正確?答案:C(A)是的生成熱(B)是的燃燒熱(C)與反應的的數值不相等(D)與反應的的數值相等已知反應的熱效應,下列說法中,何者不正確?答案:B(A)為H2O(g)的生成熱(B)為H2(g)的燃燒熱(C)是負值(D)與反應的數值不等已知25℃時,反應的等壓熱效應為-92.3kJ,則該反應的等容熱效應為:答案:D(A)無法知道(B)一定大于(C)一定小于(D)等于用鍵焓來估算反應熱時,反應的熱效應是:答案:B(A)[EC-C+EC-H]-[EC=C+EC-H+EH-H](B)[EC-C+6EC-H]-[EC=C+4EC-H+EH-H](C)[EC=C+EC-H+EH-H]-[EC-C+EC-H](D)[EC=C+4EC-H+EH-H]-[EC-C+6EC-H]已知溫度T時,各反應的反應熱如下:答案:B=226.8kJmol-1;=-286.0kJmol-1;=-393.5kJmol-1;=-1167kJmol-1則反應的反應熱(kJmol-1)為:(A)-526.3(B)-132.8(C)132.8(D)526.3若規定溫度T、標準態下的穩定單質的焓值為零,則穩定單質的內能規定值將是:(A)無法知道(B)總是正值(C)總是負值(D)總是零答案:C已知PbO(s)在18℃的生成熱為-219.5kJmol-1,在18℃至200℃之間,Pb(s)、O2(g)及PbO(s)的平均熱容各為0.134、0.900、0.218JK-1g-1,則在200℃—218.32kJmol-1。在573K及0至60P0的范圍內,的焦爾-湯姆遜系數可近似用下式表示:(式中p的量綱是Pa)。自作節流膨脹到,則體系溫度的變化為-0.15K。使25℃、100kPa的1mol氦氣(理想氣體)膨脹到10kPa。經過(1)等溫可逆膨脹(2)絕熱可逆膨脹計算各過程的W、、并進行比較。解:(1)等溫可逆膨脹:(2)絕熱可逆膨脹:(3)絕熱地、突然使壓力減至10kPa膨脹。第二章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熱力學第三定律工作在100℃和25℃的兩個大熱源間的卡諾熱機的效率=20%,熵變=0。理想氣體在絕熱可逆膨脹過程中:答案:B(A)內能增加(B)熵不變(C)熵增大(D)溫度不變關于熵的說法正確的是:答案:D(A)每單位溫度的改變所交換的熱為熵(B)不可逆過程的熵將增加(C)可逆過程的熵變為零(D)熵和體系的微觀狀態數有關在隔離體系中發生一具有一定速度的變化,則體系的熵:答案:C(A)保持不變(B)總是減少(C)總是增大(D)可任意變化在-20℃和p0下,1mol的過冷水結成冰,則物系、環境及總熵變應該是:(A);;(B);;(C);;(D);;1mol理想氣體經絕熱自由膨脹使體積增大10倍,則體系的熵變為:答案:B(A)J.K-1(B)19.1J.K-1(C)19.1J.K-1(D)8.314J.K-11mol的純液體在其正常沸點時完全汽化,該過程中增大的量是:答案:C(A)蒸氣壓(B)汽化熱(C)熵(D)自由能液體水在100℃及p0下汽化,則該過程:(A)(B)(C)(D)在300K時,5mol的理想氣體由1dm3等溫可逆膨脹到10dm3,則該過程的熵變是:(A)11.51R(B)—11.51R(C)2.303R(D)—2.303R答案:A一卡諾熱機在兩個不同溫度的熱源之間工作。當工作物質為理想氣體時,熱機的效率為42%。如果改用液體工作物質,則其效率應當:答案:C(A)減少(B)增加(C)不變(D)無法判斷求任一不可逆絕熱過程的熵變,可以通過以下哪個途徑求得?答案:C(A)初終態相同的可逆絕熱過程(B)初終態相同的可逆等溫過程(C)初終態相同的可逆非絕熱過程(D)以上(B)和(C)均可以在標準壓力下,90℃的液態水汽化為90℃(A)(B)(C)(D)難以確定氮氣和氧氣混合氣體的絕熱可逆壓縮過程:答案:C(A)(B)(C)(D)理想氣體從同一初態出發,分別經(1)絕熱可逆膨脹;(2)多方過程膨脹,到達同一體積。則過程(1)的熵變和過程(2)的熵變之間的關系為:答案:B(A)(B)(C)(D)兩者無確定關系對于1mol范德華氣體[],則為:(A)(B)(C)0(D)答案:A某氣體的狀態方程為:。式中n為物質的量,b為常數。如果該氣體經一等溫過程,壓力自變到,則下列狀態函數的變化,何者為零?(A)(B)(C)(D)熱力學基本關系之一適用的條件是:答案:D(A)理想氣體(B)等溫等壓下(C)封閉體系(D)除膨脹功外無其它功的封閉體系已知Pb的熔點為327℃,熔化熱為4.86kJ.mol-1,則1摩爾Pb(A)14.9J.K-1(B)-14.9J.K-1(C)8.10J.K-1(D)—8.10J.K-1答案:C對1mol理想氣體,其為:答案:D(A)(B)0(C)(D)當100J的熱量從300K的大熱源傳向290K的另一大熱源時,整個過程中體系所引起的熵變是:答案:D(A)0.6782J.K-1(B)—0.0115J.K-1(C)0.0115J.K-1(D)—0.6782J.K-11mol理想氣體在273K、1p0時等溫可逆膨脹到0.1p0,則過程的為:答案:D(A)1249Jmol-1(B)5226Jmol-1(C)5226calmol-1(D)-5226J在298K和1p0下,硝酸鉀溶解在水中時將吸收熱量,對此過程:答案:B(A)(B)(C)(D)如右圖,當把隔板抽走后,左右兩側的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發生混合,則混合過程的熵變為:(A)0.994JK-1(B)0(C)4.16JK-1(D)–4.16JK-1答案:C在上題中,若一側的N2(g)換成O2(g),其它條件不變,當把隔板抽走時,其混合過程的熵變為:答案:B(A)0.994JK-1(B)0(C)4.16JK-1(D)–4.16JK-1對于只作膨脹功的封閉體系,的值為:答案:A(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能確定使一過程其=0應滿足的條件是:答案:C(A)可逆絕熱過程(B)等容絕熱且只作膨脹功的過程(C)等溫等壓且只作膨脹功的過程(D)等溫等容且只作膨脹功的過程使一過程其=0應滿足的條件是:答案:A(A)可逆絕熱過程(B)等容絕熱過程(C)絕熱過程(D)等壓絕熱過程使一過程其=0應滿足的條件是:答案:D(A)可逆絕熱過程(B)等容絕熱過程(C)絕熱過程(D)等壓絕熱且只作膨脹功的可逆過程理想氣體與溫度為TK的大熱源相接觸作等溫膨脹吸熱QJ,而所作的功是變到相同終態的最大功的20%,則物系的熵變為:答案:A(A)(B)(C)(D)在純物質的T-S圖中,通過某點可分別作出等容線和等壓線,其斜率分別為及,則在該點兩曲線的斜率的關系是:答案:C(A)(B)=(C)及(D)無確定關系在標準壓力下,過冷水凝結成同溫度的冰,則過程中應有:答案:C(A)(B)(C)(D)熱力學第三定律可以表示為:答案:B(A)在絕對零度時,任何晶體的熵為零(B)在絕對零度時,任何完美晶體的熵為零(C)在攝氏零度時,任何晶體的熵為零(D)在攝氏零度時,任何完美晶體的熵為零在0℃到100℃的范圍內,液態水的蒸氣壓p(Pa)與溫度T(K)的關系式為。某高原地區的氣壓只有60kPa,則該地區水的沸點為:(A)343.3K(B)70.3K(C)343.3℃(D)373K答案:某非締合液體在正常沸點時摩爾汽化熵為88J.K-1.mol-1,汽化熱為22kJ.mol-1,則其正常沸點最接近于:答案:C(A)500℃(B)500K(C)250K(D)100℃特魯頓規則適用于:答案:D(A)任何純液體(B)二元溶液(C)締合液體(D)正常液體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某液態物質的蒸氣壓p與溫度T的關系式為:。則在該溫度范圍內,該物質的平均摩爾氣化熱為:。試計算1mol液態水在100℃、標準壓力下向真空蒸發變成100℃、標準壓力下的水蒸汽的、、、、、、、、。已知水的正常汽化熱為40.76kJ.mol-1。假定蒸汽為理想氣體。解:1mol單原子理想氣體,從p1=2p0、V1=11.2dm3,沿=常數的可逆途徑壓縮至p2=4p0。試求此過程的、、、、、及。(已知該物質初態的規定熵S1=100J.K—1.mol—1)解:試計算-15℃、標準壓力下,1摩爾過冷水變成冰這一過程的熵變,并與實際過程的熱溫商比較,判斷此過程是否自發。已知:水和冰的等壓摩爾熱容分別為75J.K-1mol-1和37J.K-1mol-1,0℃時冰的熔化熱ΔfusH0=6025J.mol-1。(1)請畫出計算的方框圖;(2)計算該過程的熵變;(3)計算該過程的焓變;(4)計算該過程環境的熵變;(5)用熵判據來判斷過程的方向性。(答案有誤)解:自發變化在298K時,1mol(理想氣體)從p0絕熱不可逆、等壓壓縮到終態壓力為4p0。已知在298K、p0時,1mol的規定熵為191.5J.K-1mol-1。求該過程的Q、W、、、、、和。解:(2分)第三章熱力學在多組分體系中的應用下列各式哪個表示了偏摩爾數量?答案:A(A)((B)((C)((D)(下列各式哪個表示了化學勢?答案:B(A)((B)((C)((D)(在273K和標準壓力下,水的化學勢和水汽的化學勢的關系式:答案:B(A)=(B)<(C)>(D)無法知道298K和標準壓力下,有兩瓶萘的苯溶液,第一瓶為2dm3(溶有0.5mol萘),第二瓶1為dm3(溶有0.25mol的萘)。若以和分別表示兩個瓶子中萘的化學勢,則:(A)=2(B)=(C)=10(D)=:答案:D不揮發的溶質溶于溶劑中形成溶液之后將會引起:答案:C(A)熔點升高(B)沸點降低(C)蒸氣壓降低(D)總是放出熱量二組分理想溶液的總蒸氣壓:答案:B(A)與溶液的組成無關(B)介于二純組份的蒸氣壓之間(C)大于任一組份的蒸氣壓(D)小于任一組份的蒸氣壓在100kPa下,由0.002mol的氣體溶解在1000g水中。當在相同溫度下壓力增大為200kPa時,就有0.004mol該氣體溶于1000(A)波義耳定律(B)拉烏爾定律(C)道爾頓分壓定律(D)亨利定律答案:D在討論稀溶液蒸氣壓降低規律時,溶質必須是:答案:C(A)揮發性溶質(B)電解質(C)非揮發性溶質(D)氣體物質苯和甲苯能形成理想溶液。在20℃時,液體苯的飽和蒸氣壓p1為9960Pa,液體甲苯的飽和蒸氣壓p2為2973Pa。當20℃時,與等摩爾的苯和甲苯的混合液呈平衡的蒸氣中苯的物質的量分數y1(A)1(B)0.3(C)0.23(D)0.77A和B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時某純液體A的蒸氣壓為1000kPa,某純液體B的蒸氣壓為500kPa。當A和B的二元溶液中的摩爾分數為0.5時,與溶液平衡的蒸氣中A的摩爾分數為0.667在溫度TK時,某純液體的蒸氣壓為11732Pa。當0.2mol的一非揮發性溶質和0.8mol的該液體形成溶液時,溶液的上方蒸氣壓為5333Pa。假設蒸氣是理想氣體,則在該溶液中溶劑的活度系數是0.568。在溫度T時,某純液體A的飽和蒸氣壓為、化學勢為。已知在標準壓力下該純液體的凝固點為。當A中溶入少量與A不形成固態溶液的溶質而成為稀溶液時,上述三物理量分別為、及,則:(A)>(B)<(C)>0.005molkg-1的硫酸鉀水溶液其沸點較純水的沸點升高了0.0073℃。已知水的質量摩爾凝固點降低常數和沸點升高常數分別為1.86和0.52,則該溶液的凝固點(以℃表示)是:答案:C(A)-0.0018(B)5.222(C)-0.0261(D)-0.0020在15℃時,純水的蒸氣壓為1705Pa;當1mol不揮發溶質溶解在4.559mol的水中形成溶液時,蒸氣壓為596Pa。則溶液中的水和純水中的水的化學勢差為:答案:B(A)2517J(B)-2517J(C)2602J(D)-2602J液體氯仿(1)和液體丙酮(2)形成非理想溶液。在溫度TK時,測得液體上方總蒸氣壓為29400Pa,蒸氣中丙酮的物質的量的分數y2=0.818。而該溫度下純氯仿的飽和蒸氣壓為29571Pa。則在溶液中氯仿的活度為:答案:C(A)0.183(B)0.823(C)0.181(D)0.813人的血漿可視為稀溶液。其凝固點為-0.56℃。已知水的摩爾凝固點降低常數為1.86,則37℃時血漿的滲透壓為Pa。在298K時,向甲苯的物質的量的分數為0.6的苯-甲苯的1mol理想溶液中加入微量分數的純苯。則對每摩爾的苯來說,其=-2270J、=0、=7.618J.K-1。在0℃、200kPa時,水的化學勢和冰的化學勢之間的關系為:(A)水的化學勢高(B)水的化學勢低(C)兩者相等(D)不可比較在90℃、p0下,水的化學勢與水蒸氣的化學勢的關系為:(A)兩者相等(B)水的化學勢小(C)水的化學勢大(D)無法確定2molA物質和3molB物質在等溫等壓下混合形成液體混合物。該體系中A和B的偏摩爾體積分別為17.9cm3.mol-1和21.5cm3.mol-1(A)96.7cm3(B)98.5cm3(C)100.3cm3(D)89.5cm在288K時,液體水的飽和蒸氣壓為1702Pa,0.6mol的不揮發溶質B溶于0.540kg的水時,蒸氣壓下降42Pa,溶液中水的活度系數應該為:(A)0.9804(B)0.9753(C)1.005(D)0.9948有一水和乙醇形成的混合溶液。水的摩爾分數為0.4,乙醇的偏摩爾體積為57.5ml,水的偏摩爾體積為16.18ml.mol-1。用4mol水和6mol乙醇混合,其體積為410ml。在25℃時將2克某化合物溶于1千克水中的滲透壓與在25℃將0.8克葡萄糖()和1.2克蔗糖()溶于1千克水中的滲透壓相同。(1)求此化合物的分子量;(2)此化合物溶液的冰點是多少?(3)此化合物溶液的蒸氣壓降低是多少?(已知水的凝固點降低常數為1.86。25℃時水的飽和蒸氣壓為23.76mmHg,題中稀溶液的密度可取1g.cm解:第四章統計熱力學初步在統計熱力學中,對體系的分類,常按其組成粒子能否可以區分來進行。按此原則:(A)氣體和晶體皆屬于定域子體系答案:C(B)氣體和晶體皆屬于離域子體系(C)氣體屬離域子體系而晶體屬于定域子體系(D)氣體屬定域子體系而晶體屬于離域子體系理想氣體平衡態時的微觀狀態數為:;晶體中最可幾分布的微觀狀態數為。三維平動子基態能級的簡并度為:3(),第一激發態能級的簡并度為3,平動能為的能級的簡并度為3。CO2分子的平動自由度為3,轉動自由度為2,振動自由度為4,分子的對稱數為1,轉動配分函數為。系綜可以分為微正則系綜、正則系綜、巨正則系綜三類。正則系綜的配分函數Z定義為:。粒子配分函數q的定義為。對定域子獨立子體系,Z和q的關系為:,對離域子獨立子體系,Z和q的關系為。在分子的各配分函數中和壓力有關的是:答案:A(A)平動配分函數(B)轉動配分函數(C)振動配分函數(D)電子配分函數統計熱力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答案:D(A)微觀粒子的各種變化規律(B)宏觀體系的各種性質(C)宏觀體系的平衡性質(D)體系的宏觀性質和微觀結構的關系為了研究方便,常將統計熱力學體系分為獨立子體系和離域子體系。下面各體系中屬于獨立子體系的是:答案:C(A)純液體(B)理想溶液(C)理想氣體(D)實際氣體對于U、N、V確定的體系,其微觀狀態數最大的分布就是最可幾分布。得出這一結論的理論依據是:答案:C(A)Boltzmannn分布定律(B)分子運動論(C)等幾率假定(D)統計學原理經典粒子的零點能選擇不同時,必定影響:答案:A(A)配分函數的數值(B)粒子的分布規律(C)體系的微觀狀態總數(D)各個能級上粒子的分布數對于定域子體系,其某一種分布的微觀狀態數為:答案:B(A)(B)(C)(D)對宏觀量一定的熱力學封閉體系而言,任何分布應滿足:答案:D(A)(B)(C)N與V一定(D)及Boltzmann統計認為:答案:A(A)Boltzmann分布就是最可幾分布,也就是平衡分布;(B)Boltzmann分布不是最可幾分布,也不是平衡分布;(C)Boltzmann分布只是最可幾分布,但不是平衡分布;(D)Boltzmann分布不是最可幾分布,但卻是平衡分布。熱力學函數與配分函數的關系式對于定域子物系和離域子物系都相同的是:答案:C(A)G、F、S(B)U、H、S(c)U、H、CV(d)H、G、CV對單原子理想氣體在室溫下的一般物理化學過程,若欲通過配分函數來求過程的熱力學函數的變化,則:答案:C(A)必須同時獲得平動、轉動、振動、電子和原子核的配分函數的值;(B)只須獲得平動這一配分函數的值;(C)必須獲得平動、轉動、振動的配分函數;(D)必須獲得平動、電子、核的配分函數。能量零點的不同選擇,對熱力學函數影響的是:答案:C(A)U、H、S、G、F、CV的值均沒有影響,即都不變;(B)U、H、S、G、F、CV的值均有影響,即都改變;(C)S和CV值沒有影響,而U、H、G、F都改變;(D)U、H、G、F的值沒有影響,而S、CV的值改變。如果一個雙原子分子的振動頻率為s-1,則其振動特征溫度為:答案:B(A)83.3K(B)1920.6K(C)833K(D)120K已知的轉動慣量為kg.m2,則其轉動特征溫度為:答案:A(A)0.0542K(B)18.45K(C)0.0113K(D)0.0257KBoltzmann氣體和量子氣體的相同之處在于:答案:B(A)粒子都有相應的配分函數(B)粒子都是近獨立子體系,其分布都是最可幾的(C)微觀狀態數的計算方法相同(D)它們的分布規律都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某個粒子的電子第一激發態與基態的能量差為J。在溫度為300K,兩個能級為非簡并的情況下,該粒子的電子配分函數為:答案:A(A)1.4845(B)3.064(C)0.4845(D)2.485宏觀測定的某種物理量實際上是相應微觀量的:答案:D(A)算術平均值(B)幾何平均值(C)綜合反映(D)統計平均值或時間平均值等幾率原理只適用于:答案:B(A)非孤立體系(B)處于平衡態的孤立體系(C)未達平衡的孤立體系(D)近平衡的孤立體系設有6個可辨粒子,分配在三個能級、、,其中n1=3,n2=2,n3=1。若不考慮能級的簡并度,則可能的微觀狀態數為:。若各能級的簡并度分別為、、,則可能的微觀狀態數為:。若粒子不可區分,上述問題(1)的答案是:。問題(2)的答案是:。通常情況下,分子的平動、轉動和振動的能級間隔、、分別約為:10-16kT、10-2kT和10kT,則相應的Boltzmann因子各為1、0.99、。當熱力學體系的熵值增加0.5JK-1時,體系的微觀狀態數為:。應用Boltzmann分布定律,求25℃時,在二個非簡并的不同能級上的粒子分配數之比為:0.035。(設兩個能級的能量差為8.314kJ.mol-1利用Boltzmann分布定律,推導獨立子體系的能量公式:證明:計算1000℃,100kPa時,NO分子的平動配分函數、平動能、平動熵、轉動配分函數、轉動能、轉動熵、振動配分函數、振動能、振動熵、全配分函數和NO氣體的摩爾內能和摩爾熵。(已知NO的相對分子量為30、轉動慣量為16.4×10-47kgm2、振動頻率為5.72×1013s-1,忽略電子和核對內能和熵的貢獻)解:五章化學平衡在880℃時,分解為和,平衡時測定的分壓為大于1標準壓力。如果反應為,則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已知298K時反應的為0.1132。今在相同溫度且及的分壓均為101.325kPa的條件下,反應將是:答案:D(A)向生成的方向進行(B)正好達到平衡(C)難以判斷其進行方向(D)向生成的方向進行在400℃和標準壓力下,反應的為0.0129,則在相同溫度和壓力下,反應的=。已知溫度T時反應的平衡常數為,反應的平衡常數為,同溫下反應的平衡常數應為:答案:D(A)(B)(C)(D)在溫度T時,將純置于抽空的容器中,則按下式發生分解:,測得平衡時體系的總壓力為p,則平衡常數為:(A)0.25p2(B)0.25p(C)p2(D)0.5p2答案:A在298K時,反應的為1×10-6,則此時平衡的水蒸氣分壓為:1×10-2p0。將置于抽空的容器中加熱到324℃,使按下式分解:。達到平衡時,體系的總壓力為101.325kPa,則標準平衡常數為:0.25(p0)2。平衡常數和溫度的關系為,對于任何一個反應:答案:D(A)必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必隨溫度升高而減小(C)不隨溫度變化(D)隨溫度升高可增大、減小、或不變氣相反應是放熱反應。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可采用下列那組條件,使平衡向右移動?答案:D(A)降低溫度和降低壓力(B)升高溫度和增大壓力(C)升高溫度和降低壓力(D)降低溫度和增大壓力增大壓力能使平衡向生成產物的方向移動的反應是:答案:C(A)(B)(C)(D)加入惰性氣體對哪一反應能增大其平衡的轉化率?答案:A(A)(B)(C)(D)反應在973K時的平衡常數為0.71,當各物質的分壓均為90kPa時,反應的將:答案:B(A)<0(B)>0(C)=0(D)<當化學反應在溫度為298K時的標準自由能變化為負值時,則在該溫度下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將是:答案:D(A)<0(B)0<<1(C)=0(D)>1反應,其(J.mol-1),如果溫度升高,則:答案:B(A)變負,反應更完全(B)變大,反應更完全(C)變小,反應更不完全(D)無法判斷900℃時在密閉的抽空容器中分解反應為:。測得平衡時氧氣的壓力為1.672kPa,則其標準平衡常數為:答案:B(A)0.0165(B)0.128(C)0.00825(D)7.81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化學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與標準化學反應吉布斯自由能相等的條件是:答案:D(A)反應體系處于平衡(B)反應體系的壓力為標準壓力(C)反應可以進行到底(D)參與反應的各物質均處于標準態已知反應在25℃的J.mol-1。則對該反應有利的條件為:答案:C(A)升高溫度和壓力(B)升高溫度和降低壓力(C)降低溫度和升高壓力(D)降低溫度和降低壓力某放熱反應在溫度為800K、壓力為p的條件下進行。達到平衡后產物的百分含量為50%。如果在溫度為200K、壓力為p的條件下進行,達到平衡后產物的百分含量將:(A)增加(B)減小(C)不變(D)不能確定答案:A用CO和H2合成甲醇的氣相反應為:。查表得如下數據:CO(g)H2(g)CH3OH(g)(kJmol-1)-110.520-201.17(JK-1mol-1)197.9130.6237.7(1)求算298K時,合成甲醇反應的、、、;解:(2)若,求500K時上述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解:和均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下列轉化作用:(紅)=(黑)的J。問(1)在373K時那種硫化物穩定?(2)求反應的轉換溫度。解:時:穩定當時,反應發生轉換。在400K到500K間的標準自由能變化為:(J.mol-1)。(1)試求450K的、、、。(2)1dm3容器中裝入1克(分子量為208.2),求450K達到平衡時的離解度及總壓。解:令:離解度為40.3%.平衡分壓分解壓力(Pa)與溫度的關系為,求分解1摩爾的熱效應。解:第六章相平衡在室溫和標準壓力且無催化劑存在時,氮氣和氫氣可視為不起反應的。今在一容器中充入任意量的、和三種氣體,則該體系中物種數和組分數將是:答案:C(A)S=3,C=1(B)S=3,C=2(C)S=3,C=3(D)S=2,C=3在抽空的容器中,加熱固體,有一部分分解成和。當體系建立平衡時,其組分數C和自由度數是:答案:A(A)C=1,f=1(B)C=2,f=2(C)C=3,f=3(D)C=2,f=1水煤氣發生爐中有、、、及五種物質,其間能發生化學反應:;;在這樣的平衡體系中,組分數為:答案:C(A)5(B)4(C)3(D)2碳酸鈉和水可以形成、、三種水合物。當在標準壓力下,該體系中共存的相數最多為:答案:C(A)3(B)4(C)2(D)5如右圖所示,體系處于容器內,容器中間的半透膜AB只允許O2(g)通過,當體系建立平衡時,則體系中存在的相為:答案:D(A)氣相1,固相1(B)氣相1,固相2(C)氣相1,固相3(D)氣相2,固相2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組成:答案:C(A)固定(B)隨溫度變化(C)隨壓力變化(D)無法判斷如果只考慮溫度和壓力的影響,純物質最多可以共存的相有:答案:C(A)1(B)2(C)3(D)4以下各體系中屬于單相體系的是:答案:C(A)極細的斜方硫和單斜硫(B)漂白粉(C)大小不一的一堆單斜硫碎粒(D)墨汁關于杠桿規則的適用對象,下面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答案:B(A)不適用于單組分體系(B)適用于二組分體系的任何相區(C)適用于二組分體系的兩個平衡相(D)適用于三組分體系的兩個平衡相區別單相體系和多相體系的主要根據是:答案:D(A)化學性質是否相同(B)物理性質是否相同(C)物理組成是否相同(D)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是否都相同三組分水鹽體系的相圖常用來分離和或提純鹽類。處理時必須使體系的物系點進入所需要的相區。為此配合使用的操作很多,但一般不包括:答案:D(A)加水稀釋(B)加入另一種鹽或鹽溶液(C)升高或降低溫度(D)水蒸氣蒸餾關于下述結論,正確的是:答案:C(A)在等壓下有確定沸點的液態體系一定是純物質(B)任何純固體物質都有熔點(C)在一定溫度下,純液體的平衡蒸氣壓與液體所受外壓力無關(D)純固體物質的熔點可以有多個在0℃到100℃的范圍內,液態水的蒸氣壓p與溫度T的關系為:,其中p的單位是Pa,T的單位是K。某高原地區的大氣壓只有60kPa,則該地區水的沸點為359.4K;在0℃到100℃水的平均摩爾汽化熱為如右圖所示的二元凝聚物系的相圖,在相區Ⅰ中穩定存在的相為:答案:C(A)固態A(B)固態A和固態B(C)B溶在A中的不飽和固溶體(D)B溶在A中的飽和固溶體在如右圖所示的CaF2-CaCl2的凝聚物系相圖中,當物系的組成處于B點之右時,其步冷曲線都具有相似的形式。步冷曲線的水平部分所代表的共存相是:l、不穩定化合物M、固體CaCl2。如右圖,二元凝聚物系的相圖中,在相區Ⅰ中平衡共存的相是:答案:D(A)液相和純物質A(B)液相和純物質B(C)液相與低共熔混合物(D)一對互為共軛的液態溶液如右圖所示,對于形成簡單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圖,當組成為x的物系平衡冷卻到t℃時,則固液二相重量之比為:答案:C(A)Ws:Wl=ac:ab(B)Ws:Wl=bc:ab(C)Ws:Wl=ac:bc(D)Ws:Wl=bc:ac由H2O和CuSO4組成的凝聚物系,當組成為x的CuSO4水溶液250克冷卻到25℃時,物系為A,此時呈平衡的兩個相點分別為B和C點,其中B是CuSO4·H2O晶體,C是與之共存的飽和溶液xc。已知CA:AB=1:4,則析出的CuSO4·H2O晶體的重量為:(A)200g(B)62.5g(C)50g(D)150g在絕熱的條件下,273.15K的NaCl加入273.15K的碎冰中,體系的溫度將如何變化?(A)不變(B)降低(C)升高(D)不能確定答案:A如圖H2O—NaCl—Na2SO4的三元體系中,Na2SO4和H2O能形成水合物Na2SO4.10H2O(D),在DBC相區中穩定存在的是:答案:B(A)水合物D和溶液(B)水合物D和Na2SO4及NaCl三相共存(C)水合物D、NaCl和組成為G的溶液(D)純NaCl、純Na2SO4和水溶液如下圖所示的含有化合物(一個穩定化合物和一個不穩定化合物)的二元凝聚體系的相圖:請指出:(A)1—9個相區中穩定存在的相及自由度。相區123456789相態ll+A(s)l+C(s)A(s)+C(s)l+C(s)C(s)+C’(s)l+C’(s)B(s)+C’(s)B(s)+l條件自由度211111111(B)圖中有哪幾條三相線?在線上發生的變化用化學式表示出來。(三條三相線)(1)(2)(3)(C)畫出穩定化合物、不穩定化合物及組成為M%物系的步冷曲線。下圖為水-乙醇雙液體系的溫度-組成示意圖。請指出:(A)四個相區中穩定存在的相及自由度數。(1)l(2)l+g(3)l+g(4)l(B)證明C點的自由度數為0,并闡明該點的特性。(C)若有一組成為70%的乙醇體系,經加熱,首先出現的氣相組成是什么?最后一滴的液相組成是什么?(用圖示法表示)(D)上述70%的乙醇體系,能用精餾法得到100%的純乙醇?為什么?不能。只能得到水和96%的乙醇。已知金屬A、B二組份體系的步冷曲線的實驗數據如下:(溫度單位為℃)XA(mol%)1009080706050403020100轉折溫度—9509009001000—1000750550575—第一平臺溫度10008008008008001100700700500500600第二平臺溫度———————500———(A)畫出相圖。(B)填出各相區中的相、自由度數。(C)指出相圖中各化合物的分子式。(D)相圖中,中間一條三相線上發生的變化?(用文字指明三相線,并用化學式表明三相線上的變化)指出下列相圖中各部分的相及自由度數。第七章電解質溶液按導體導電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類導體,其導電機理是:(A)電解質溶液中能導電的正負離子的定向遷移。(B)正負離子在電極上有氧化還原作用的產生(電子在電極上的得失)。按物體導電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類導體,對于它的特點的描述,那一點是不正確的?答案:A(A)其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B)其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C)其導電的原因是離子的存在(D)當電流通過時在電極上有化學反應發生描述電極上通過的電量與已發生電極反應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是:答案:C(A)歐姆定律(B)離子獨立移動定律(C)法拉第定律(D)能斯特定律0.1mol.kg-1的Na3PO4水溶液的離子強度是:;0.001m的的水溶液的離子強度是:。用同一電導池分別測定濃度為0.01mol.dm-3和0.10.01mol.dm-3的同種電解質溶液,其電阻分別為1000Ω和(A)1:5(B)5:1(C)1:20(D)20:1在25℃無限稀釋的水溶液中,離子摩爾電導最大的是:(A)La3+(B)Mg2+(C)NH+4(D)H+電解質溶液的摩爾電導可以看作是正負離子的摩爾電導之和,這一規律只適用于:(A)強電解質(B)弱電解質(C)無限稀溶液(D)m=1的溶液答案:C科爾勞施定律認為電解質溶液的摩爾電導與其濃度成線性關系為。這一規律適用于:答案:B(A)弱電解質(B)強電解質的稀溶液(C)無限稀溶液(D)m=1的溶液0.1m的CaCl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數=0.219,則離子平均活度為:(A)3.476×10-3(B)3.476×10-2(C)6.964×10-2(D)1.385×10-2在HAc電離常數測定的實驗中,直接測定的物理量是不同濃度的HAc溶液的:(A)電導率(B)電阻(C)摩爾電導(D)電離度答案:B對于0.002m的Na2SO4溶液,其平均質量摩爾濃度是:。已知25℃時,NH4Cl、NaOH、NaCl的無限稀釋摩爾電導分別為:1.499×10-2、2.487×10-2、1.265×10-2(S.m2mol-1),則NH4OH的(S.m2mol-1)為:答案:B(A)0.277×10-2(B)2.721×10-2(C)2.253×10-2(D)5.25×10-2Ostwald稀釋定律表示為,它適用于:答案:C(A)非電解質溶液(B)強電解質溶液(C)電離度很小的1—1型弱電解質溶液(D)無限稀釋的電解質溶液在25℃時,0.002mol.Kg-1的CaCl2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數與0.002mol.Kg-1的CaSO4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數的關系為:答案:A(A)>(B)<(C)=(D)無法比較在25℃時,一電導池中盛以0.01mKCl溶液,電阻為150Ω;盛以0.01mHCl溶液,電阻為51.4Ω。已知25℃時,0.01mKCl溶液的電導率為0.140877S.m-1,則電導池常數=;0.01mHCl的電導率=,摩爾電導=。在18℃時,已知Ba(OH)2、BaCl2和NH4Cl溶液無限稀釋時的摩爾電導率分別為0.04576、0.02406和0.01298S.m2.mol-1,試計算該溫度時NH4OH溶液的無限稀釋時的摩爾電導=0.02383S.m2.mol-1。25℃時,測出AgCl飽和溶液及配制此溶液的高純水的電導率分別為3.41×10-4S.m-1和1.60×10-4S.m-1,已知AgCl的相對分子量為143.4,則在25℃時AgCl的電導率為=S.m-1,查表得25℃時AgCl的無限稀釋時的摩爾電導為=0.01383S.m2mol-1,AgCl飽和溶液的濃度c=moldm-3,飽和溶解度S=Mc=g.dm-3,AgCl的溶度積KSP=mol2dm-6。第八章可逆電池的電動勢可逆電池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是(1)電池反應互為可逆(2)通過電池的電流無限小。在25℃時,電池反應所對應的電池的標準電動勢為,則反應所對應的電池的標準電動勢是:答案:C(A)=-2(B)=2(C)=-(D)=已知25℃時,=-0.7628V、=-0.4029V、=0.5355V、=0.7991V。則當以Zn/Zn2+為陽極組成電池時,標準電動勢最大的電池是:(A)Zn|Zn2+||Cd2+|Cd(B)Zn|Zn2+||H+|H2,Pt(C)Zn|Zn2+||I-|I2,Pt(D)Zn|Zn2+||Ag+|Ag答案:D在25℃時,若要使電池的電池電動勢E為正值,則Pb在汞齊中的活度:答案:A(A)一定是a1>a2(B)一定是a1=a2(C)一定是a1<a2(D)a1和a2都可以任意取值電池在恒定溫度、恒定壓力的可逆情況下放電,則其與環境間的熱交換為:答案:C(A)一定為零(B)(C)(D)與和均無關已知反應的=-0.34V;反應的=0.72V;則反應的是:1.25V。已知298K時,反應Hg2Cl2+2e=2Hg+2Cl-的為0.2676V,反應AgCl+e=Ag+Cl-的為0.2224V,則當電池反應為Hg2Cl2+2Ag=2AgCl+2Hg時,其電池的標準電動勢為:0.0452V。已知25℃時,(Fe3+/Fe2+)=0.77V;(Sn4+/Sn2+)=0.15V,今若利用反應2Fe3++Sn2+=Sn4++2Fe2+組成電池,則電池的標準電動勢E0為:答案:B(A)1.39V(B)0.62V(C)0.92V(D)1.07V298K時電池Pt,H2|H2SO4(m)|Ag2SO4,Ag的E01為0.627V,而Ag++e=Ag的為0.799V,則Ag2SO4的活度積KSP為:答案:D(A)3.8×10-17(B)1.2×10-3(C)2.98×10-3(D)1.53×10-6電池的電池反應為:其25℃時的為1.229V,則電池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為:答案:C(A)1.44×1083(B)6.15×1020(C)3.79×1041(D)1.13×101825℃時,電池反應Ag+Hg2Cl2=AgCl+Hg的電池電動勢為0.0193V,反應所對應的為32.9JK-1,則該電池電動勢的溫度系數為:答案:D(A)1.70×10-4(B)1.1×10-6(C)1.01×10-1(D)3.4×10-4在25℃時,電池(Pt)H2(p0)|溶液|甘汞電極,當溶液為磷酸緩沖溶液(已知pH=6.86)時,E1=0.7409V。當為待測時,E2=0.6097V。則待測溶液的的pHx=4.6425℃時,電池的電動勢,。該電池的電池反應為:。該溫度下的=Jmol-1;JK-1mol-1;Jmol-1;Jmol-1。某一電池反應,如果計算得出其電池電動勢為負值,表示此電池反應是:答案:B(A)正向進行(B)逆向進行(C)不可能進行(D)反應方向不確定當反應物和產物的活度都等于1時,要使該反應能在電池中自發進行,則:答案:D(電池發應自發條件E大于0)(A)E為負值(B)E0為負值(C)E為零(D)上述都不結論均不是鹽橋的作用是。答案:A(A)將液接界電勢完全消除(B)將不可逆電池變成可逆電池(C)使雙液可逆電池的電動勢可用能斯特(Nemst)方程進行計算。已知在25℃下,有反應。已知=0.0711V(1)將上述反應設計成一電池,寫出電池表示式、電極反應、電池反應。(2)求上述電池的E、、,并判斷此反應能否自發?(3)將上述反應寫成,求算E、、,并與(2)求出的E、、進行比較,說明其原因。解:設計電池:負極:正極:電池發應:由于,電池反應能夠自發。(2)如果反應為:則:(3)電池電動勢E是強度性質的物理量,和方程式寫法無關,不變;是容量性質的物理量,和反應進度有關,是原來的一半;標準平衡常數是和方程式寫法有關的物理量。在壓力為101.325kPa下,反應在電池中進行時,在1375K和1275K的分別是—20.92和—28.48kJ.mol-1。(1)計算電池反應在1375K的、、和,并計算電池在該溫度恒溫可逆操作時的和。(2)計算在101.325kPa時還原所需的最低溫度。解:(1)1375K時:(2)第九章不可逆電極過程當電流通過電池或電解池時,電極將因偏離平衡而發生極化。下列圖形描述了這一極化現象。請指出下列圖中的四條曲線哪一條曲線表示了原電池的負極?答案:(1)是負極極化曲線;(2)是正極極化曲線;(3)是陰極極化曲線;(4)是陽極極化曲線;如上題所述,哪一條曲線表示了電解池的陽極?(4)是陽極極化曲線;通電于含有Fe2+、Ca2+、Zn2+、Cu2+的電解質溶液且活度均為1時,已知:-0.4402V;-2.866V;-0.7628V;0.337V;當不考慮過電位時,在惰性電極上金屬析出的次序是:(A)Cu→Fe→Zn→Ca(B)Ca→Zn→Fe→Cu(C)Ca→Fe→Zn→Cu(D)Ca→Cu→Zn→Fe答案:A實際電解時,在陰極上首先發生還原作用而放電的是:答案:C(A)標準還原電極電位最大者(B)標準還原電極電位最小者(C)考慮極化后實際上的不可逆還原電位最大者(D)考慮極化后實際上的不可逆還原電位最小者實際電解時,在陽極上首先發生氧化作用而放電的是:答案:D(A)標準還原電極電位最大者(B)標準還原電極電位最小者(C)考慮極化后實際上的不可逆還原電位最大者(D)考慮極化后實際上的不可逆還原電位最小者極譜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據滴汞電極的:答案:B(A)電阻(B)濃差極化的形成(C)汞齊的形成(D)活化過電位在25℃時,電解0.5mol.kg-1CuSO4中性溶液。若H2在Cu上的過電位為0.230V,則在陰極上:Cu的析出電位=;H2(g)的析出電位=;當在陰極上開始析出H2時,殘留的Cu2+的濃度為:mol.kg-1。在25℃時,一溶液含有a=1的Fe2+。已知電解時H2在Fe上的析出過電位為0.4V,則溶液的pH值最低為0.676當發生極化現象時,兩電極的電極電勢將發生如下變化:答案:A(A)變大,變小(B)變小,變大(C)兩者都變大(D)兩者都變小用銅電極電解CuCl2的水溶液,若不考慮超電勢,在陽極上將會發生什么反應?已知:(Cu2+/Cu)=0.34V;(O2,H2O)=1.23V;(Cl2,Cl-)=1.36V。(A)析出氧氣(B)析出氯氣(C)析出銅(D)銅電極溶解答案:D當電流通過原電池或電解池時,電極電勢將偏離平衡電極電勢而發生極化。當電流密度增大時,通常將發生:答案:B(A)原電池的正極電勢增高(B)原電池的負極電勢增高(C)電解池的陽極電勢減小(D)無法判斷某溶液含有(a=0.05),(a=0.01),(a=0.001),(a=0.1)和(a=0.001)。假定的活度不隨電解的進行而變化,又知在Ag、Ni、Fe和Cd上的超電勢分別為0.20、0.24、0.18和0.3V。當外電壓從零開始逐漸增加時,在陰極上發生什么變化?(已知=0.799V、=—0.440V、=—0.403V、=—0.250V)解:在金屬上的電極電位為:Ag電極:Ni電極:Fe電極:Cd電極:按照陰極上金屬的析出次序為考慮了極化以后電位從大到小的原則,析出次序為:Ag、Ni、H2、Cd、Fe。第十章化學動力學反應,其反應速度方程式為或者,速度常數和的關系是:答案:C(A)(B)(C)(D)某反應其速度常數=2.31×10-2S-1.dm3.mol-1,對初始濃度為1.0mol.dm-3的反應物,則反應的半衰期為:答案:A(A)43.29S(B)15.0S(C)30.0S(D)21.65S某化學反應其反應物消耗所需的時間是它消耗掉所需時間的2倍,則反應的級數為:答案:B(A)零級(B)一級(C)二級(D)三級某反應的速度常數為5.0×10-5S-1dm3.mol-1,若濃度單位改變為mol.cm-1,時間單位改變為min,則的數值為:答案:A(A)3(B)8.33×10-10(C)8.33×10-4(D)3×10-3零級反應的半衰期與A的起始濃度C0及速度常數的關系為:答案:C(A)=2(B)=2(C)=(D)=反應,實驗測得其速度方程式為:。當溫度及CO濃度維持不變而使Cl2的濃度增至3倍時,反應速度加快到原來的5.2倍,則相應于Cl2的n值是:答案:D(A)1(B)2(C)3(D)1.5某反應的速度常數為4.62×10-2min-1,若其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為0.1mol.dm-3,則反應的半衰期為:答案:B(A)216min(B)15min(C)30min(D)1.08min對于反應,當實驗測得反應物A的濃度CA與時間t成線性關系時,則該反應為:答案:D(A)一級反應(B)二級反應(C)分數級反應(D)零級反應在下列各速度方程式所描述的反應中,哪一個無法定義其反應級數:答案:C(A)(B)(C)(D)在基元反應中:答案:D(A)反應級數與反應分子數總是一致的(B)反應級數總是大于反應分子數(C)反應級數總是小于反應分子數(D)反應級數不一定與反應分子數總是相一致(E)速度常數的單位是(時間)-1對于任意給定的化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室內干洗施工方案
- 強電排線施工方案
- 抹灰鋼筋施工方案
- 《教室有多長》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勞動項目一 《煮餃子》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勞動教育》五年級下冊
- 珍珠專業知識課件
- 石子墊層施工方案
- 云南2024年云南師范大學招聘博士人員3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大規模養豬場發展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范文)
- 丹東2024年遼寧丹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招聘1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16課《有為有不為》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土方填筑碾壓試驗方案(完整版)
- 中聯HIS系統掛號收費 操 作 說 明
- 往日時光(原版)鋼琴雙手簡譜_鋼琴譜_鋼琴簡譜
- RCS-985說明書V300
- 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
- 2014—2015—2《刑法總論》教學大綱(修正版)
- 《焦慮癥基礎知識》PPT課件.ppt
- 基于鉆石模型的南通紡織產業競爭力分析
- 華銳SL1500風機發電機及水冷系統故障及解決對策
- 發電廠電氣一次部分設計—2×300+2×200MW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