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三個階段檢測試題_第1頁
中外教育史三個階段檢測試題_第2頁
中外教育史三個階段檢測試題_第3頁
中外教育史三個階段檢測試題_第4頁
中外教育史三個階段檢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南大學現代遠程教第育一階段測試卷一、單項選擇(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學術界對教育起源問題有了新進展.在“勞動起源說”之外又提出了(C)等新觀點?!吧锲鹪凑摗薄ⅰ拔幕顒悠鹪凑f”、“社會生活起源和人類自身發展需要論”和“軍事訓練論”。“生產勞動需要論”、“心理起源論”、“社會生活起源和人類自身發展需要論”和“軍事訓練論”。“生產勞動需要論”、“文化活動起源說”、“社會生活起源和人類自身發展需要論”和“軍事訓練論”?!吧a勞動需要論”、“文化活動起源說”、“模仿起源說”和“軍事訓練論”。2、 形式化教育大致相當于(C)。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從上古一直到資本主義社會之前。3、 學校教育產生的關鍵和直接前提是(D)。人類的定居;第三次社會大分工;階級的分化;文字的產生。4、 我國周代的樂官、秘府、軍事等官員分別擔任太學的(D)。射御、書數、禮樂教師。書數、禮樂、射御教師。禮樂、射御、書數教師。禮樂、書數、射御教師。5、 (D)的教育以培養軍人為教育目的。古希臘雅典。古代埃及。古代中國。古希臘斯巴達。6、 古儒學校是(A)的早期學校。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中國。古代希臘。7、 西周“學在官府”的含義是(B)。不管官學、私學都辦在官府里。只有官學.沒有私學。官學很興盛.私學不占主導地位。有許多人喜歡到官府里去上學。8、找出以下包含不真實信息的一組答案(B)。古埃及宮廷學校、雅典弦琴學校、古印度古儒學校、西周辟雍。古埃及文士學校、雅典文法學校、古羅馬體操學校、西周辟雍。古埃及文士學校、斯巴達軍事訓練團、古印度古儒學校、雅典修辭學校。斯巴達軍事訓練團、雅典修辭學校、古埃及宮廷學校、古羅馬文法學校。9、世界上首次提出教育年齡分段理論的教育家是(C)??鬃?。柏拉圖。亞歷士多德??涿兰~斯。10、孔子在論述教育作用時認為.在促進個人發展和國家發展之間.應當(D)教育個人在發展時獨善其身。教育個人的發展可以優先于社會和國家的發展。教育個人在發展自身時兼顧社會和國家的發展。教育個人服從于社會和國家的發展。11、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是(C)。蘇格拉底。柏拉圖。亞歷士多德。昆體良。12、注重文字教育.忽略體育、美育是(C)教育的特點。古希臘雅典。古希臘斯巴達。古羅馬時期。古希臘、羅馬時期。13、全都主張性善論的一組中外教育家為(C)。孟子、荀子、蘇格拉底、王守仁。孟子、蘇格拉底、洛克、盧梭。孟子、蘇格拉底、王守仁、盧梭。孟子、蘇格拉底、王守仁、赫爾巴特。14、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經典著作是(B)。孔子《論語》。我國戰國后期的《禮記?學記》我國戰國后期的《禮記》??涿兰~斯的《大教學論》。15、(B)是古代雅典教育最主要的概念之一。“平民教育”?!昂椭C”?!懊裰鳌薄!氨Pl國家”。二、判別、改錯并扼要說明理由(正確打丿、錯誤打X.無論正確與否都要說明理由。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 遠古只有少數兒童能接受教育。判別:X改錯:遠古時每個兒童都能接受教育。理由:遠古時沒有階級.也沒有家庭.兒童為氏族公社所有.并實行公有。2、 西周的“鄉學”是私學。判別:X改錯:西周的“鄉學”是地方官學。理由:西周時“學在官府”.只有官學。西周官學分“國學”和“鄉學”兩類.鄉學指的是地方的官學。3、 柏拉圖深受斯巴達教育的影響.主張教育由私人辦理。判別:X改錯:柏拉圖深受斯巴達教育的影響.主張教育由奴隸主國家統一辦理。理由:斯巴達教育是奴隸主國家統一辦的.雅典教育才主要是私人辦的。柏拉圖推崇斯巴達教育.他必然了解這一點。4、 總體看古希臘斯巴達人的教育方法較為靈活。判斷:X改錯:總體看古希臘斯巴達人的教育方法較為嚴厲。理由:斯巴達人在教育中動輒施以懲罰.不僅是為了考驗勇敢和耐力必須接受當眾鞭撻.而且在政治、道德上回答錯誤也有受懲罰。5、 孟子的“反求諸己”指的是遇事要冷靜思考。判斷:X改錯:孟子“反求諸己”的思想指的是遇事從完善自己做起。理由:孟子說.“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行有不得者.反求諸己”。意思是遭遇失利和挫折要從自身找原因.完善自己。三、語詞解釋(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非形式化教育。答:這是人類遠古時期所接受的教育.這種教育還不是獨立的社會活動.不在專門的機構中進行.而是在社會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進行.以口耳相傳為基本形式。2、“產婆術”。答:“產婆術”是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的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其具體做法是教師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回答錯了也不直接指出.而只是有暗示性的補充問題.使對方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無知.并從教師的引導和暗示中.得出教師認為是正確的答案。3、《雄辯術原理》。答:《雄辯術原理》是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所著的一部教學法論著.也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統的教學法論著。書中對有關培養演說家、雄辯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課程設置、教師素養的許多問題做了系統論述.是他對長期教學工作的經驗總結.對西方教育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4、西周“六藝教育”答:西周“六藝教育”至當時學校的禮、樂、射、御、書、數六種課程。禮(禮儀)、樂(歌詩)屬于政治教育.兼有美育;射(射箭)、御(駕車)為軍事教育;書(識字)、數(計算)是基礎文化教育。5、“兼士”。答:是我國先秦時期墨家學派所主張培養的理想治國人才.這種人才具有三個條件:一是“厚乎德行”.這種德行指兼相愛、交相利、視人如己.能做到“兼以易別”。二是“辯乎言談”。善于表達.能上傳下教。三是“博乎道術”。在明治國安邦方略的同時.要懂得具體的治國方法和技能。這一教育目的論相比儒家等學派的主張更注重全面兼顧.因而稱“兼士”。四、簡答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1、中外教育史的基本分期如何?答:大致分為五個階段:遠古的非形式化教育.即原始教育時期;古代(形式化)教育的奠基時期;古代教育的發展與高峰時期;教育的近代化(形式化向制度化轉變)時期;現代化(制度化)教育的建立和發展時期。2、簡述亞里士多德的“和諧教育”理論。答:亞里士多德的“和諧教育”.是一種以音樂教育為核心.以智育、體育、美育和德育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其最終目的在于在和諧的基礎上實現理性靈魂的發展。五、論述題(18分)1、試析先秦儒家學派的三位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在教學方法上的同和異.并談談我們該如何借鑒。答:1.孔、孟、荀學說的相同點:都主張循序漸進、知行統一、學思結合、自覺內??;2.不同點:由于人性理論的差異.造成各自特點與側重。孔子在人性分智愚的基礎上.啟發誘導突出、因材施教成功.學思行關系傾向并重;孟子在性善論基礎上.倡導獨立思考、自學自求、道德修煉、尊重學生自然;荀子在性惡論基礎上.學思間突出學習、行為上防邪近正、授課時兼陳中衡、注重積學積善、維護師道尊嚴。3.借鑒:教育家各有特點與側重.我們應防止片面理解、只見其一.應取其精華、棄其局限。一、單項選擇(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 下列次序與周代、秦代、唐代、宋代文教政策特點對應的一組答案是(D)。政教合一、以法為教、三教并用、獨尊儒術。政教合一、獨尊儒術、三教并用、重文輕武。政教合一、以法為教、百家爭鳴、重文輕武。政教合一、以法為教、三教并用、重文輕武。2、 選出包含有不屬于夸美紐斯的教育觀點的一組答案。(B)像太陽普照那樣普及教育的觀點、“泛智主義”課程論、自然適應性原則、人腦是個“小宇宙”。像太陽普照那樣普及教育的觀點、“全智教育”課程論、自然適應性原則、人腦是個“小宇宙”。像太陽普照那樣普及教育的觀點、“泛智主義”課程論、自然適應性原則、不存在教不好的兒童的觀點。學歷史能發展理智、培養判斷能力的觀點、“泛智主義”課程論、自然適應性原則、人腦是個“小宇宙”。3、 董仲舒為漢武帝制訂的文教政策又稱“天人三策”?具體表述為(D)。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實行科舉?廣取人才;③設置明師?興辦書院。①罷黜百家?獨尊法術;②實行察舉?廣取明師;③設國子監?興辦學校。①罷黜百家?獨尊道術;②實行察舉?廣取明師;③設國子監?興辦太學。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實行察舉?廣取人才;③設置明師?興辦學校。4、 漢代太學考試的方法是(C)。設科。射策。設科射策。帖經。5、 唐后期書院產生的一個原因是受到(B)的影響。太學教學制度的影響。禪林講學制度的影響。經師講學制度的影響。國子學教學制度的影響。6、 中世紀西歐的騎士主要是在(C)中接受教育的。軍事訓練團。騎士學校。領主家庭。自己家庭。7、 理學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以本體論為教育思想構建的基礎?這里“本體論”的含義指的是(C)。宇宙本體論。人性理論。人性理論與宇宙本體論的結合。一種教學理論。8、 中國近代最早設立的新式學堂是(B)。福建船政學堂。京師同文館。上海廣方言館。天津電報學堂。9、 日本1890年《教育敕語》是(C)的產物。西學、國學派的德育論和軍國主義思想。儒學派、西學的德育論和武士道。儒學派、國學派的德育論和軍國主義思想。儒學派、武士道的德育論和軍國主義思想。10、 拉開美國“進步教育運動”序幕的是(A)。19世紀末教育家帕克推行“昆西教學法”。19世紀40年代賀拉斯?曼倡導各州普建公立學校。1751年富蘭克林創辦第一所文實中學。與上述幾個答案都無關。11、 19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新式學堂創辦變化的表現為(B)。辦學者開始致力于科學技術教育及相關的師范學堂建設。辦學者開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相關的師范學堂建設。辦學者開始致力于外國語教育及相關的師范學堂建設。辦學者開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實業學堂建設。12、 史稱“(B)小學之父”的腓特烈?威廉第一即位之初便發布諭令.整頓教育.由政府撥款辦小學。美國。普魯士。法蘭西。英國。13、英、法、德、美的近代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各有特點.下面第(A)組答案符合歷史實情?國家領導和地方分權并存型、中央集權型、地方分權型、地方分權型。中央集權型、國家領導和地方分權并存型、地方分權型、中央集權型。地方分權型、國家領導和地方分權并存型、中央集權型、中央集權型。國家領導和地方分權并存型、中央集權型、中央集權型、地方分權型。14、對應嬰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個階段的教育.夸美紐斯將教育由低到高分成四類在教學方式、方法乃至課程上均有區別的學校.即(A)。母育學校、國語學校、拉丁語學?;蚋叩葘W校、大學教育或旅行。家庭教育、國立文法學校、青年軍事訓練團、大學。保育學校、公立小學、現代或綜合中學、大學。幼稚園、初等小學校、中等小學校、大學校。15、近代教育發展與變化的一個突出表現是(B)。各國普遍建立私立教育系統。各國普遍建立公共教育系統。各國普遍建立私立教育為主的教育系統。各國普遍建立清一色的公立學校系統。二、判別、改錯并扼要說明理由(正確打丿、錯誤打X.無論正確與否都要說明理由。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 西歐“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教育是古希臘、羅馬教育傳統的復興。判斷:錯改錯:西歐“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教育不是古希臘、羅馬教育傳統的簡單復興。理由:“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思潮經過改造.已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潮.不是對古希臘、羅馬教育傳統的簡單復興.而是起了一種“古為今用”的作用。2、 唐代和漢代的文教政策都推行儒學意識形態統治.沒有什么區別。判別:錯改錯:唐代和漢代的文教政策都推行儒學意識形態統治.但有區別。理由:唐代的文教政策是“三教并用”.含義是“儒學打底.佛老鑲邊”.而漢代的文教政策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獨奉漢代儒學的今文經學派、排斥其他觀點。3、 官學化是清代書院繁榮的標志。判別:錯改錯:官學化是清代書院衰落的標志。理由:中國古代的書院屬于私學性質.在學術觀點、教學方式、組織管理和辦學理念等許多方面都有獨立性.而當這些獨立性不再具備時.也就名存實亡了。4、西歐中世紀的大學和中國不同.不是封建統治者手中的工具。判斷:對改錯:理由:西歐中世紀大學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是城市興起和新興市民階層的發展。它由學生或教師組成行會對學校進行管理.重視研究醫學、法律等世俗性學科.為當時學術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也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做了思想上的準備。這和中國古代的大學主要由封建官府所辦不同。5、日本近代教育走的是模仿西方文明及制度的道路。判斷:錯改錯:日本近代教育走的是自主合理引進西方文明及制度的道路。理由:日本在建立近代教育時.選擇有利于己的西方教育經驗.并不斷結合國情進行調整.由此確立起了適應本國需要的教育制度。三、語詞解釋(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制度化教育。答:制度化教育是對近代以來教育的概括.是教育發展的高級階段。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個時期各國普遍推行了教育的制度化建設.主要體現在:政府不約而同地加大了教育投入;設置了專門的、規范化的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建立了上下銜接、系統連貫、類型多樣的學校教育制度;學校內部在管理方面也更加制度化、科學化。2、“三舍法”。答:是王安石主持興學時的一項改革措施。它是將太學劃分為外舍、內舍、上舍。進入各舍都要通過考試。上舍生考試成績又分為上中下三等.據此可分別全免或部分免除科考而被授予官職。此舉意在加強科舉制下學校的教育功能.激勵學生日常學習.減輕學校日益依附于科舉的趨勢.但成效不大。3、自然適應性原則。答:“自然適應性原則”主張教育要依據兒童的自然本性.即兒童的天性、年齡特征及其已有的知識.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捷克夸美紐斯是最早倡導該原則的人。4、學派講會。答:講會又稱會講.是一種最能體現書院特點的教學制度。具體做法是由書院的主持人邀請院外著名學者到書院講學.目的是通過不同學派的相互爭辯、交流.探討學術真諦.后來又發展成為地區性的學術討論會.聽眾也不限于本院生徒。講會制度對學術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5、“朱子讀書法”。答: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在給學生講學的同時.非常注意指導學生自學。他的學生把他指導學生讀書方法的論述歸結為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六條.稱為“朱子讀書法”。四、簡答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1、簡述顏元的“習動”、“習行”教學法。答:這是顏元教育思想最具創見和進步意義的部分?!傲晞印苯虒W法指在實際活動和勞動中學習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強健身體、振奮精神、涵養道德和經世致用的功用;“習行”教學法指通過親身“習行”去求知、驗知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考核知識技能、道德教育和體育鍛煉的功用。顏元提出“習動”、“習行”教學法.是中國古代教學法史上一次師生手足解放運動。2、簡述人文主義教育的主要觀點。答:人文主義教育的主要觀點有:(1)培養身心和諧發展.能經營現世生活的各種人。(2)重視人文學科的教學。(3)尊重兒童人格.重視兒童個性及學習興趣。(4)注重教學中思想情感的陶冶。(5)重視教師的作用。人文主義教育家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卓越的才能.這是時代的產物.也是培養“全人”的需要。五、論述題(18分)1、試述蒙學教學的經驗與特點。答:第一.古代蒙學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最突出有5點:(1)嚴格管理.以管促學。包括行為習慣方面和文化學習方面的嚴格管理。(2)精編教材.激趣誦讀。古人非常注意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編寫教材.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注意以名人精編的讀本或所編名人作品為教材.進行教學、誦讀。(3)強調模仿.積練成學。教學從模仿做起.詩書大量背誦、反復訓練。(4)注重分析.注重技巧。作文教育注重字句積累、文章解構、精于批改。(5)蒙養合一.以養育德。學生讀書做人二者合一;教師亦師亦父一身二任;宗法社會家校自然一體。第二.談談自己對如何評判地繼承的看法。一、單項選擇(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主張“自然教育論”的著名近代教育家是(C)。德國的赫爾巴特。瑞士的裴斯塔洛齊。法國的盧梭。俄國的烏申斯基。2、 提出要學習學校、地理、度支、賦稅、武備、律例、通商等“西政”的洋務派思想家是(D)。鄭觀應。薛福成。馮桂芬。張之洞。3、 歐洲歷史上的文法中學、公學是一種(C)進入的私立學校。平民子弟都能。文人子弟才能。上層子弟才能。所有子弟都能。4、提出人性“白板說”的教育家是(D)。中國古代的王守仁。瑞士近代的裴斯塔洛齊。法國近代的盧梭。英國近代的洛克。5、 近代教育家中強調教育管理要運用懲罰?甚至體罰的典型代表是(B)。法國的盧梭。德國的赫爾巴特。中國洋務思潮的代表人物張之洞。美國“永恒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赫欽斯。6、 黃炎培等主張在救濟貧困和教育上要“教先于養”?意思是(D)。救濟貧困并不重要.教育才是重要的。救濟貧困固然重要.通過教育讀書識字更為重要。救濟貧困固然重要.通過教育學會生存自救更為重要。關鍵不在于救濟眼前的貧困.而在于通過教育使國人學會自救并濟世強國7、 英國近代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對教育的貢獻突出表現在(A)上。實科教育理論。自然教育論。和諧教育論。生活教育論。8、 我國“五四”前后興起的平民教育運動的重點(D)。一直在城市。一直在農村。20年代前在農村.20年代起轉向城市。20年代前在城市.20年代起轉向農村。9、 我國建國前國民黨政府所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C)。TOC\o"1-5"\h\z7年。5年。4年。6年。10、 19世紀末美國興起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潮的思想來源是(B)。實證主義哲學思想在教育上的應用。實用主義哲學思想在教育上的應用。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在教育上的應用。古典實在主義哲學思想在教育上的應用。11、1969年.法國嘗試的“合科教學”將各科知識分成(A)綜合性課程?;A學科、知識學科、體育、實驗科學、藝術教育幾大類。人文學科、自然學科、體育、活動課程、藝術教育幾大類。技能學科、知識學科、體育、實驗科學、藝術教育幾大類?;A學科、研究學科、體育、實用科學、藝術教育幾大類。12、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興起了一場(A)?;謴突A教育運動。發展職業教育運動。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運動。新學校運動。13、 法國:“郎之萬-瓦隆教育改革計劃”難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C)。不合時代趨勢。計劃不夠周密。過于理想主義。反對勢力過強。14、 馬卡連柯認為建設(B)是正常的學校教育工作的關鍵。團結一致的學生集體。團結一致的教師集體。團結一致的宿舍集體。團結一致的班級集體。15、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贊科夫的“實驗教學論體系的三大原則”指的是(A)。高難度原則、高速度原則和理論知識主導原則。高難度原則、高速度原則和高效率原則。高難度原則、高密度原則和高效率原則。高難度原則、高速度原則和高標準原則。二、判別、改錯并扼要說明理由(正確打丿、錯誤打X.無論正確與否都要說明理由。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杜威的“教育無目的論”是要放棄教育目的。判別:錯改錯:杜威的“教育無目的論”并非根本放棄教育目的。理由:杜威的原話是:“教育就是生長.在它自身之外.沒有別的目的。”其主要意圖在于反對外在因素對兒童發展的壓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兒童的需要和興趣。這是對脫離兒童而由成人決定教育目的的舊教育的糾正。2、20世紀前期英國所出現的綜合中學在性質上是一種職業學校.這種中學適應現代生產、生活需要.發展非常迅速。判別:錯改錯:20世紀前期英國所出現的現代中學在性質上是一種職業學校.這種中學適應現代生產、生活需要.發展非常迅速。理由:現代中學的課程設置重視實用及職業要求的學科.為學生畢業后走入社會勞動就業作準備。綜合中學則是一種把文法中學、技術中學和現代中學綜合在一起的學校。3、實施義務教育就是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判別:錯改錯:實施義務教育不等于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理由:早期的義務教育強調的是受教育者地權利和義務.而實施免費義務教育是義務教育發展的新階段.強調的是給予義務教育以一定的物質保障.就普及初等義務教育而言.歐美主要國家于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即已完成.而它們的免費初等義務教育則是于“二戰”前實現普及的.兩回事。4、梁漱溟30年代在山東鄒平、菏澤兩縣所辦的鄉農學校、鄉學、村學.實質是一種職業教育組織。判斷:錯改錯:梁漱溟30年代在山東鄒平、菏澤兩縣所辦的鄉農學校、鄉學、村學.實質并不是一種職業教育組織。理由:它把中國宋朝、清朝曾推行的“鄉約”制度加以修改補充.實質是一種“政教軍合一”的組織.既對農民進行文化及宗法教育.也進行軍事訓練.又行使一鄉(村)的行政權力。5、學習中外教育史掌握知識就行了.至于借鑒歷史以推進當今的教育則力所難及。因此.知與行是難以統一的。判別:錯改錯:學習中外教育史不僅要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借鑒歷史以推進當今的教育。知與行應當也必須統一。理由:自古學史重在“資治通鑒”.在于使人變得辦事變得“明智”。即使有難度.也應當去追求知行統一。實際上.我們的教學中不乏這類較為成功的例子。三、語詞解釋(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巴特勒法案》。答:這是英國戰后的一個著名教育法案.1944年頒布.也稱《1944年教育法》。具體內容包括改善體制、加強領導.改革學制、調整銜接和發展高等教育等。該法令對英國戰后教育制度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決定了英國戰后教育發展的基本方針與政策。2、《史密斯—休士法》。答:這是1917年美國為發展職業教育而專門制定的一項法案。主要內容是規定了聯邦和各州政府促進各種職業教育的職責和具體任務.設立專門的職業教育領導機構.將升學的普通中學改建為兼顧升學和就業教育的綜合中學.等等。該法案的頒布.極大地推動了美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制度化。3、現代中學。答:“現代中學”是20世紀前期英國所出現的一種新型中學。它的性質是一種職業學校.專為勞動者子弟所設立.注重學習實用或實踐知識與技術.為學生就業作準備.這種中學適應現代生產、生活需要.發展非常迅速.豐富了中等教育結構.也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4、“活動教學法”。答:杜威“從做中學”教學法的另一種表述。杜威認為傳統式教學是“三中心”(即以前人知識、課堂講授和教師作用為中心)教學.而惟獨忽視了真正的中心—兒童本身的活動。杜威要求現代學校要用活動課程取代學科課程.這樣的課程自然就要采用特殊的教學法.這就是采用“活動教學法”.教師“從做中教”.學生則通過這種活動課程“從做中學”。這種教學法對美國和20世紀前期各國的教育產生過巨大的影響。5、“一般發展”。答:“一般發展”是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實驗研究的核心問題。它指的是學生個性的所有方面(包括道德感、觀察力、思維記憶、言語、意志)的進步。它涉及的是那些對掌握任何一門學科.或者畢業后從事任何實際活動都有意義的個性屬性.是特殊發展的基礎。贊科夫認為.在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