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TYLEREF標題語文試卷第頁制卷人:2020年10月繁昌三中20-21(1)七年級考試語文試卷(試卷滿分100分)語文積累與運用(20分)古詩默寫(8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觀滄海》)我寄愁心與明月,。(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默寫《次北固山下》的頷聯與頸聯:,。,。《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既有個人身世之悲,也有對一個時代落幕的慨嘆的一句是:。仔細閱讀下列語段,按要求完成答題。

(10分)

【權威發布】

“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日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報告數據部分數據如下。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年份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平板電腦閱讀

2016年55.3%66.1%7.8%10.6%2017年59.7%71.0%14.3%12.8%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各類媒介人均閱讀時長(單位:分鐘/每天)年份紙質媒介數字化媒介圖書報紙期刊互聯網

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2016年20.213.26.657.274.413.95.52017年20.412.06.960.780.412.68.1在我國成年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中,49周歲以下中青年群體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歲人群占34.6%,30-39周歲人群占26.1%,40-49周歲人群占24.2%。50-59周歲人群僅占10.6%。(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2018年4月24日)【書香安徽】安徽文明網中安新聞客戶端訊:“全民閱讀知識電視大獎賽”,“中華經典誦讀電視大獎賽”,“書香家庭、親子悅讀”……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書香安徽”全民閱讀活動又如約而至。4月16日,記者從省新聞出版局廣電局獲悉,第五屆“書香安徽”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將于18日在滁州全椒縣舉行,按照長年化、常態化、長效化的要求,全年活動不間斷,每月活動有亮點,通過5個系列25項重點活動,把全民閱讀活動持續引向深入。【各抒己見】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陳力:我以為,“碎片化閱讀”也是一種有益的閱讀方式。有誰聽說《詩經》三百篇、《唐詩三百首》是一口氣讀完的?我們在讀一首詩、一首詞、一篇文章的時候難道不是在進行“碎片化閱讀”?A

重要的不是閱讀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閱讀與否和閱讀的內容。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數字閱讀主要載體手機屏幕小,相對而言很難進行深度、長篇的閱讀。綜合起來看,紙質書能提供系統的、體系化深度閱讀,目前并沒有好的數字閱讀載體可以實現替代。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數字閱讀時代整體來看,閱讀的時間是增加的,只是媒介變了。電子閱讀不僅在量上迅速擴展,在質上同樣是提高的,它走出了過去傳統、封閉的閱讀空間,人更容易接觸到關于書的推薦信息,專家薦書、社交媒體薦書也都開始成為日常。電子閱讀使得人在不同閱讀材料、對象間穿梭跳躍,完全打破了書的物理形態的局限。人民大學新授郭英劍:數字化閱讀,更多改變的是人們的閱讀方式而不是閱讀內容,所以,我認為以“深閱讀”和“淺閱讀”來劃分傳統閱讀方式與數化閱讀方式是不準確的;而且,我也并不認為數字化閱讀一定會導致膚淺化。閱讀是否膚淺化,既取決于閱讀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決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夠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膚淺。換句話說,不能用媒介載體的不同而只能根據作品的內容去界定閱讀的“深”和“淺”。請任意選擇“各抒己見”一欄中兩位的觀點予以概括。(4分)(2)請在“各抒己見”一欄第一段的A處仿照上文句式為本段再補充一個事實論據。(2分)(3)數字化閱讀會取代紙質閱讀嗎?請根據文本內容和自身閱讀經歷談談你的看法。(4分)3、下列關于文學常識、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杜甫,唐代詩人,自號少陵野老,被后人稱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B.《朝花夕拾》是魯迅的小說集,其中《阿長與<山海經>》記述了魯迅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C.“無絲竹之亂耳”中的“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絲竹”泛指音樂。D.生活中,我們常用到一些尊稱和謙稱。如:謙稱自己“鄙人”、“不才”等;而“令尊”、“令堂”則是對對方父母的尊稱。二、閱讀(40分)(一)晨趣(季羨林)(18分)①一抬頭,眼前一片金光:朝陽正跳跌在書架頂上玻璃盒內日本玩偶藤娘身上,一身和服,花團錦簇,手里拿著淡紫色的藤蘿花,都熠熠發光,而且閃爍不定。②我開始工作的時候,窗外暗夜正在向前走動。不知怎樣一來,暗夜已逝,旭日東升。這陽光是從哪里流進來的呢?窗外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枝葉繁茂,仿佛張開了一張綠色的網。再遠一點,在湖邊上是成排的垂柳。所有這一些都不利于陽光的穿透。然而陽光確實流進來了,就流在藤娘身上。③然而,一轉瞬間,陽光忽然又不見了,藤娘身上,一片陰影。窗外,在梧桐樹和垂柳的縫隙里,一塊塊藍色的天空,成群的鴿子正盤旋飛翔在這樣的天空里,黑影在蔚藍上面畫上了弧線。倒影落在湖中清晰可見,好像比天空里的更富有神韻,宛如鏡花水月。④朝陽越升越高,透過濃密的枝葉,一直照到我的頭上。我心中一動,陽光好像有了生命,它啟迪著什么,它暗示著什么。我忽然想到印度大詩人泰戈爾,每天早上對著初升的太陽,靜坐沉思,幻想與天地同體,與宇宙合一。⑤現在正是夏季,濃綠撲人眉宇,鴿影在天,湖光如鏡。多少年來,當然都是這個樣子。為什么過去我竟視而不見呢?今天,藤娘身上的一點閃光,仿佛照透了我的心,讓我抬起頭來,以嶄新的眼光,來衡量一切,眼前的東西既熟悉,又陌生,我仿佛搬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把我好奇的童心一下子都引退起來了。⑥窗外太陽升得更高了。梧桐樹橢圓的葉子和垂柳的尖長的葉子,交織在一起,橢圓與細長相映成趣。最上一層陽光照在上面,一片嫩黃;下一層則處在背陰處,一片黑綠。遠處的塔影屹立不動。天空里的鴿影仍然在畫著或長或短、或近或遠的弧線。再把眼光收回來,則看到里面窗臺上擺著的幾盆君子蘭,深綠肥大的葉子,給我心中增添了綠色的力量。⑦多么可愛的清晨,多么寧靜的清晨!⑧此時我怡然自得,其樂陶陶。我真覺得,人生畢竟是非常可愛的,大地畢竟是非常可愛的。我有點不知老之已至了。我這個從來不寫詩的人心中似乎也有了一點詩意。⑨此身合是詩人來?鴿影湖光入目明。⑩我好像真正成為一個詩人了。4、請結合文章內容,找出作者心理變化的句子,完成填空。(4分)陽光給“我”啟迪、暗示→①→給“我”心中增添綠色的力量→②結合全文內容,說說“晨趣”的“趣”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6、按要求賞析下列句子。(4分)(1)窗外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枝葉繁茂,仿佛張開了一張綠色的網。(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2)然而陽光確實流進來了,就流在藤娘身上……(分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7、“人生畢竟是非常可愛的,大地畢竟是非常可愛的。我有點不知老之已至了。我這個從來不寫詩的人心中似乎也有了一點詩意。”請結合全文說說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并聯系實際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活。(6分)(二)閱讀《五猖會》片段,回答問題。(10分)①因為東關離城遠,大清早大家就起來。昨夜預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在陸續搬下去了。我笑著跳著,催他們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臉色很謹肅了,我知道有些蹊蹺,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我背后。②“去拿你的書來。”他慢慢地說。③這所謂“書”,是指我開蒙時候所讀的《鑒略》,因為我再沒有第二本了。我們那里上學的歲數是多揀單數的,所以這使我記住我其時是七歲。④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⑤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⑥“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⑦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里去了。⑧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粵自盤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開混茫。……”⑨就是這樣的書,我現在只記得前四句,別的都忘卻了;那時所強記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齊忘卻在里面了。記得那時聽人說,讀《鑒略》比讀《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為可以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那當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粵自盤古”就是“粵自盤古”,讀下去,記住它,“粵自盤古”呵!“生于太荒”呵!……⑩應用的物件已經搬完,家中由忙亂轉成靜肅了。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晴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他們都等候著;太陽也升得更高了。請概括《五猖會》的主要思想內容。(3分)選文開頭寫家人為看五猖會做準備的忙碌場景和結尾部分“家中由忙亂轉成靜肅了”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2分)10、從選文中可以看出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讀后你有什么感受?(5分)(三)文言文(12分)【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

田子為相①

,三年歸休,得金百鎰②奉其母。母曰:“子安③得此金?”對曰:“所受俸祿也。”母曰:“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親也,盡力至誠,不義之物,不入于館④。為人臣不忠,是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⑤之。”田子愧慚走出,造⑥朝還金,退請就獄⑦。王賢⑧其母,說⑨其義,即舍田子罪,令復為相,以金賜其母。《詩》曰:“宜爾子孫承承⑩兮。”言賢母使子賢也。【注】①相:宰相。②鎰:二十兩。③安:怎么。④館:這里指家。⑤去:送還。⑥造:到……去。⑦就獄:接受處分。⑧賢:以……為賢。⑨說:通“悅”,為……感到高興。⑩承承:謹慎小心。11、解釋下列劃線的字。(4分)(1)陳太丘與友期行(

)(2)下車引之(

)(3)三年歸休(

)(4)非吾所欲也(

)12、翻譯下列句子。(4分)(1)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2)王賢其母,說其義。13、【甲】【乙】兩文在為人處世方面分別說明了什么道理?三、作文(40分)題目一:秋天,就在這里題目二:秋天,讓我想起……

要求:任選一個題目,寫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有真情實感,必須有景物描寫;字跡工整,卷面整潔,不得涂改。

七年級上答案一、1、(8分)水何澹澹,山島竦峙(2)隨君直到夜郎西(3)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4)落花時節又逢君(10分)(1)(任選兩位概括)(4分)陳力:碎片化閱讀也是一種有益的方式。

徐升國:數字閱讀不能實現系統的體系化的深度閱讀。

嚴峰:電子閱讀量大質優更自由。

郭英劍:不能用載體的不同而是根據作品內容去界定閱讀的“深”和“淺”。(2)(2分)示例:我們在利用等車的零星時間來閱讀的時候,不就是在進行碎片化閱讀?雷海為在送快遞的空檔閱讀不就是碎片化閱讀?(3)(4分)示例一:我認為紙質閱讀目前并不會被數字化閱讀完全替代。紙質閱讀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現在學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脫離紙質閱讀。其次,部分人對紙質閱讀的偏愛也將穩定紙質閱讀在人群人群厚重的占比,紙質書更便于做筆記和保存,很多書籍也具有收藏價值,這些都是數字化閱讀所不具備的特點。

示例二:我認為紙質閱讀逐漸會被數字化閱讀取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各種電子閱讀器,以及各類閱讀的APP,數字胡閱讀變得越來越普及,各個年齡層次的讀者都能接觸數字化閱讀。3、(2分)B二、4、(4分)①好奇的童心被引逗起來;②怡然自得,其樂陶陶5、(4分)早晨陽光透過枝葉照在書架上的玩偶藤娘身上,窗外梧桐樹和垂柳形成濃蔭,相映成趣,鴿影在天湖光如鏡,遠處屹立不動的塔影,窗臺上深綠肥大的君子蘭。這些美景給人快樂和力量,都是“趣”的部分。6、(4分)(1)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梧桐樹枝葉比作綠色的網,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梧桐樹枝葉的茂密。(2)“流”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陽光悄悄穿過濃密的樹葉,照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