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課外交關系的突破重返聯合國中美關系緩和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國人來了美國人來了日本人來了關鍵1、重返聯合國(1971年)2、中美關系解凍(1971---1979年)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
外交關系的突破(20世紀70年代初)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的最主要標志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外交形勢轉變的關鍵
中美關系緩和
突破一、中國重返聯合國(1971.10)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為什么是“恢復”而不是用“加入”之類的提法?
恢復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①中國是創始國又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20世紀70年代初,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一直被臺灣的蔣介石集團所占據.②美國的阻撓----孤立中國的政策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決議使用“恢復”一詞的原因是①中國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簽字國②中國是《聯合國憲章》的簽字國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長期被剝奪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1、背景
材料一:“外交是智者的游戲,外交是妥協的藝術,外交更是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晴雨表。”
材料二:毛澤東明確表示,要去,為什么不去?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用轎子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不去就脫離群眾了。
(1)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提高(根本)
(2)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的支持(3)美國孤立新中國的政策逐漸破產(1)1971美國提出“雙重代表權”方案
(2)26屆聯大---2758號決議--中國重返聯合國(1971.10.25)2、艱難歷程
26屆聯大---2758號決議--(1971.10.25)
二十六屆聯大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將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
11月1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合國總部大樓前升起。(2)對美國:標志著長期敵視中國的政策破產,不得不改變與中國的關系。(1)對中國:是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3.歷史意義(3)對世界:大大增強第三世界國家在聯合國的力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突破二中美關系正常化(1971——1979)“著名的乒乓外交”
——以民促官,打開中美交往的大門
1971年,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美國運動員科恩誤上了中國隊班車,莊則棟主動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贈送了禮物。在中美關系尚未恢復的年代,這樣的舉動很快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乒乓球在中美建交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莊則棟則是“乒乓外交”中的關鍵人物。
中美關系“解凍”當時正需要一個契機。毛澤東和周恩來得知莊則棟和美國隊員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視,當即拍板,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由此開始了“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尼克松訪華(1972年2月)“總統先生,你把手伸過了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2年沒交往了呵!”
———周恩來“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尼克松回憶錄》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華。2月28日,中美兩國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毛澤東會見尼克松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會見毛澤東主席,中美雙方在上海簽訂《中美聯合公報》。在長期阻礙兩國改善關系的臺灣問題上,美方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中美聯合公報》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報》:
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一部分,接受中國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則(斷交、撤軍、廢約);
1979年1月1日起,中美雙方互相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
1978.12中美發表建交公報。
1979年1月,鄧小平訪問美國,出席卡特總統在白宮舉行的歡迎儀式。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訪問美國,在中美關系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實現了中美關系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1979.1為中美建交提供法律基礎《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1978.12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聯合公報》1972.2為尼克松訪華做了準備基辛格秘密訪華1971.7打開了中美兩國交往的大門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乒乓外交”)1971.4意義事件時間1.中美關系正常化的經過2、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
材料一:1971中國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后,作為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1969年3月,蘇軍入侵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珍寶島,中蘇兩國軍隊發生激烈交火,珍寶島之戰將惡化的中蘇關系降到冰點。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劍拔弩張,大規模軍事沖突有一觸即發之勢,這一切使中國人感到蘇聯已經蛻變為一個“社會帝國主義”國家,比美國更富有侵略性。
材料三:70年代的美國,由于經濟增長趨于緩慢,又陷入侵越戰爭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尼克松迫于形勢的變化,對美國的對外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
美國中國①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②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③與蘇聯爭霸中處于守勢④陷入侵越戰爭的泥潭不能自拔①牽制和對付蘇聯的威脅②有利于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③有利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中美兩國國家利益共同要求的結果.2.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原因“是我們的共同利益使我們走到一起,這些利益超過了我們的分歧”
——尼克松國家間之所以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各國
決定的。外交是智者的游戲,外交是妥協的藝術,外交更是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晴雨表。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國家利益(決定性因素)
國家力量意識形態國內外形勢
影響一個國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1972年,周恩來在歡迎尼克松訪華的宴會上說:“我們希望,通過雙方坦率地交換意見,弄清楚彼此之間的分歧,努力尋找共同點,使我們兩國的關系能夠有一個新的開始。”對材料信息解讀準確的是①交換意見的基本原則是求同存異②分歧主要指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③共同點就是指雙方如何處理臺灣問題④新的開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中美關系的認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本題各選項中①②說法正確;③說法錯誤,兩國的共同點不僅僅指臺灣問題;④新的開始應指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是在1979年。
1960年,一貫強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競選美國總統時說:“我們(對中國)的態度,不應該過于僵硬,我們不應對一個六億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認的態度。”1968年大選時,尼克松又說“時間已經來到,我們必須掌握中國的現實了”這兩段話說明
①尼克松有了結束同中國對抗的想法②美國統治階級內部對中國的政策已經出現分歧③尼克松想通過改善美中關系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④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60年代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開始受到挑戰,美國想改變與中國的關系。尼克松上臺后,中美關系正常化。
在1972年6月斯德哥爾摩召開的首次人類環境會議上,中國代表團發言:“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學武器殺傷印度支那人民,破壞人類環境。”對中國的強烈譴責,美國沒有迅速反應。此后,美國國務院要求其代表團對之進行淡化處理。美國這樣做是因為
A.迫予輿論壓力,美國對在越南造成的災難感到內疚
B.世界局勢發生重大變化,美國需要改善同中國的關系
C.實行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社會生產力高速發展
D.認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美國希望會議能順利進行【解析】本題考查本題考察當今時代主題。本題可用排除法來做,根據題干上的時間分析,排除C項,選項中AD說法錯誤,因此應選B項。【答案】B
材料一觀點:有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利于緩和世界局勢,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材料三觀點:帶動了眾多西方國家(包括日本)與中國關系的改善,中國迎來了第三次建交高潮。材料二觀點:有利于臺灣問題的解決和祖國統一。
中美關系改善的影響
材料二:美國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
材料一:中美兩國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太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
材料三:1971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有15個,1972年達到18個,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時、日本、聯邦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等西方國家先后與中國建交。打開了外交新局面,中國迎來了第三次建交高潮,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利于臺灣問題的解決和祖國統一;有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利于緩和世界局勢,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利于牽制和對付蘇聯的威脅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改善。對中國:對世界:對美國:對日本:3.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意義
下圖是1949~2008年新中國與外國建交情況曲線圖。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亞非萬隆會議的召開C.中美兩國開始實現正常化D.我國奉行不結盟外交政策【解析】從圖表可知,新中國與外國建交的最高峰是在1972年。中美兩國開始實現正常化是在1972年。【答案】C(2010浙江卷)閱讀下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符合這一時期中國外交狀況的結論是
1969~1978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據簡表:
①中國對外關系出現全新局面②中國外交沒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擾③中美兩國關系逐步緩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
拓展:歷史上的中美關系
1、近代美國侵略中國
(1)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美國追隨英法加入侵略中國的行列。向中國走私鴉片,強迫清政府簽訂中美《望廈條約》、中美《天津條約》等,以攫取侵華特權。
(2)“門戶開放”政策。19世紀末美國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時,因忙于美西戰爭而錯失時機。為加深和擴大美國在華侵略權益,1899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即在承認列強在華侵略權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這一政策標志著美國有了獨立的侵華政策。
(3)一戰期間和二十世紀20年代,與日本爭奪對中國的控制權。一戰間美國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積極扶植蔣介石政權。
(4)“扶蔣反共”政策。二戰結束后,美國力圖稱霸世界。為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美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出錢出槍援助蔣介石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
2、1949年~1972年的中美全面對抗: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拒絕承認,并對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軍事包圍,外交孤立,經濟封鎖,致使中美關系走向全面對抗。
3、1972年中美關系走向和解、建交和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結束了20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美國同意在臺灣問題上的“斷交、撤軍、廢約”三原則,中美發表建交聯合公報。
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系。
4、今天的合作與斗爭相交織:中美正式建交后,雙方在廣泛的領域開始了合作關系,對中美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但美國始終未放棄霸權政策,在中美關系上圍繞著臺灣問題、人權問題等百般刁難中國,致使中美關系的發展呈現出一波三折的特點。尤其是臺灣問題成為中美關系的焦點。
中美關系的影響因素:
經濟因素:經濟利益是中美關系的核心。①雙方經濟上的互補性很強。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國需要美國的高技術或技術密集性產品、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等;②在環境保護方面,兩國存在很大合作空間;③應對經濟危機也需要雙方攜手。
安全因素:兩國在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方面有沖突也有共同的利益。“冷戰”后,美國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認為中國威脅美國。因此,執行遏制中國的政策。但是,美國在處理朝核危機、防核擴散以及維護東亞地區穩定等問題上,又離不開中國的合作和幫助,尤其是在反恐方面。
政治因素:
中美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世界一系列重大問題上保持著合作.但美國在臺灣、人權、民族、宗教等問題上,不斷干涉中國內政,分化、西化中國。中美之間最敏感、最核心的政治問題就是臺灣問題,它是中美在一系列問題上存在分歧的綜合反映。1.原因(1)中美關系緩和的直接推動。(2)日本輿論強烈要求盡快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取得一個同各國競爭的有利地位。(3)許多對華友好的政黨,社團和人士的推動。
突破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92.過程(1)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簽訂《中日聯合聲明》(2)1973年,中日互設大使館,互派大使。(1)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歷史新篇章;(2)對于兩國關系的發展和亞洲與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3.意義
1972年9月29日周恩來總理和田中角榮在北京簽署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兩國之間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并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方面痛感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重大損失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建交聯合聲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提出的“復交三原則”的立場上,謀求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這一見解。中國方面對此表示歡迎。……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布結束。
——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童車類產品安全性能提升技術考核試卷
- 生活初三語文作文600字
- 硅冶煉廠的工藝流程設計考核試卷
- 橡膠制品的品牌形象與品牌推廣策略研究考核試卷
-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機械性能優化設計考核試卷
- 家電配件的精密加工與測量技術考核試卷
-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進位、退位加減法口算
- 造口并發癥及處理 2
- 四川成都實驗外國語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血液透析及并發癥護理 2
- 2024年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物理試題(附答案)
- TCUWA40055-2023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實回填材料應用技術規程
-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 大型活動策劃與管理第九章 大型活動知識產權保護
- 2024年新課標培訓2022年小學英語新課標學習培訓課件
- 煤礦反三違認定培訓課件
- 2024年安全標志標識標準圖冊
- 航空航天知識講座學習課件
- 浙江省嘉興市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應急管理概論教學課件
- 7《不甘屈辱 奮勇抗爭》(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