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高考理綜試題及答案-(全國2)_第1頁
2023年全國高考理綜試題及答案-(全國2)_第2頁
2023年全國高考理綜試題及答案-(全國2)_第3頁
2023年全國高考理綜試題及答案-(全國2)_第4頁
2023年全國高考理綜試題及答案-(全國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2卷)理科綜合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局部。第一卷1至5頁,第二卷6至14頁。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考前須知: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巾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選擇題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寫,如寫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答在試題卷上無效。非選擇題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夂答在答題卡上每題對應的答題區域內,答在試題卷上無效。考試結束,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第一卷選擇題本卷共21小題,每題6分,共126分。以下數據可供解題時參考:相對原子質量〔原子量〕:H–1C–12N–14O-16一、選擇題〔此題共13小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為哪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的。〕以下關于細胞呼吸的表達,錯誤的是A.細胞呼吸必須在酶的催化下進行B.人體硬骨組織細胞也進行呼吸C.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D.葉肉細胞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2.人體甲狀旁腺分泌甲狀旁腺素,當人體血鈣濃度下降時,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腎臟使血鈣濃度上升。甲狀腺C細胞分泌降鈣素,當血鈣濃度上升時,降鈣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鈣濃度下降。以下關于血鈣的表達,錯誤的是A.血鈣濃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對血鈣的調節表現為協同作用C.人體血鈣濃度在體液調節下處于動態平衡D.食物中的鈣可以通過消化道吸收進入血液3.以下有關哺乳動物個體發育的表達,錯誤的是.A.胚胎發育過程中也會出現細胞衰老B.幼鹿經過變態發育過程長出興旺的鹿角C.胚后發育過程中伴有細胞分化D.來自原腸胚同一胚層的細胞經分化發育成不同的組織4.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有人建議接種人流感疫苗,接種人流感疫苗能夠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條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A.侵染部位B.致病機理C.抗原決定簇D.傳播途徑5.以下屬于種間競爭實例的是A.螞蟻取食蚜蟲分泌的蜜露B.以葉為食的菜粉蝶幼蟲與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細菌與其體內的噬菌體均利用培養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養瓶中生活的兩種綠藻一種數量增加,另一種數量減少6.物質的量之比為2:5的鋅與稀硝酸反響,假設硝酸被復原的產物為N2O,反響結束后鋅沒有剩余,那么該反響中被復原的硝酸與未被復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之比是A.1:4B.1:5C.2:3D.2:57.以下關于溶液和膠體的表達,正確的是A.溶液是電中性的,膠體是帶電的B.通電時,溶液中的溶質粒子分別向兩極移動,膠體中的分散質粒子向某一極移動C.溶液中溶質粒子的運動有規律,膠體中分散質粒子的運動無規律,即布朗運動D.一束光線分別通過溶液和膠體時,后者會出現明顯的光帶,前者那么沒有8.以下徐樹中正確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參加NaHCO3飽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參加等物質的量的稀鹽酸,生成的CO2與原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C.等質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別與足量鹽酸反響,在同溫同壓下,生成的CO2體積相同D.向Na2CO3飽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結晶析出9.某元素只存在兩種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們的含量相近,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為63。以下表達中錯誤的是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內有63個質子D.它的一種同位素的核內有89個中子10.現有等濃度的以下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鈉,④碳酸,⑤碳酸鈉,⑥碳酸氫鈉。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A.④①②⑤⑥③B.④①②⑥⑤③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④②③⑥⑤11.: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現有H2與CH4的混合氣體112L〔標準狀況〕,使其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l),假設實驗測得反響放熱3695KJ,那么原混合氣體中H2與CH4的物質的量之比是A.1∶1B.1∶3C.1∶4D.2∶3—OCCH3O—OC—O12、1molHO與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響,消耗的NaOH的物質的量為—OCCH3O—OC—OA.5molB.4molC.3molD.2mol13.含有a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xmolCl2。以下各項為通Cl2過程中,溶液內發生反響的離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確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二、選擇題〔此題共8小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4.以下關于簡諧振動和簡諧波的說法,正確的是A.媒質中質點振動的周期一定和相應的波的周期相等B.媒質中質點振動的速度一定和相應的波的波速相等C.波的傳播方向一定和媒質中質點振動的方向一致D.橫波的波峰與波谷在振動方向上的距離一定是質點振幅的兩倍。15.兩物體甲和乙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在0~0.4s時間內的v-t圖象如下圖。假設僅在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那么物體甲與乙的質量之比和圖中時間t1分別為A.和0.30sB.3和0.30sC.和0.28sD.3和0.28s16.如圖,水平放置的密封氣缸內的氣體被一豎直隔板分隔為左右兩局部,隔板可在氣缸內無摩擦滑動,右側氣體內有一電熱絲。氣缸壁和隔板均絕熱。初始時隔板靜止,左右兩邊氣體溫度相等。現給電熱絲提供一微弱電流,通電一段時間后切斷電源。當缸內氣體再次到達平衡時,與初始狀態相比A.右邊氣體溫度升高,左邊氣體溫度不變B.左右兩邊氣體溫度都升高C.左邊氣體壓強增大D.右邊氣體內能的增加量等于電熱絲放出的熱量17.因為測量某電源電動勢和內阻時得到的U-I圖線。用此電源與三個阻值均為3的電阻連接成電路,測得路端電壓為4.8V。那么該電路可能為18.氫原子的局部能級如下圖。可見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間。由此可推知,氫原子A.從高能級向n=1能級躍遷時了出的光的波長比可見光的短B.從高能級向n=2能級躍遷時發出的光均為可見光C.從高能級向n=3能級躍遷時發出的光的頻率比可見光的高D.從n=3能級向n=2能級躍遷時發出的光為可見光19.圖中虛線為勻強電場中與場強方向垂直的等間距平行直線。兩粒子M、N質量相等,所帶電荷的絕對值也相等。現將M、N從虛線上的O點以相同速率射出,兩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軌跡分別如圖中兩條實線所示。點a、b、c為實線與虛線的交點,O點電勢高于c點。假設不計重力,那么A.M帶負電荷,N帶正電荷B.N在a點的速度與M在c點的速度大小相同C.N在從O點運動至a點的過程中克服電場力做功D.M在從O點運動至b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對它做的功等于零20.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一質量為m的小物體。假定物塊所受的空氣阻力f大小不變。重力加速度為g,那么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拋出點的速率分別為A、和B、和C、和D、和21.一玻璃磚橫截面如下圖,其中ABC為直角三角形〔AC邊末畫出〕,AB為直角邊ABC=45°;ADC為一圓弧,其圓心在BC邊的中點。此玻璃的折射率為1.5。P為一貼近玻璃磚放置的、與AB垂直的光屏。假設一束寬度與AB邊長度相等的平行光從AB邊垂直射入玻璃磚,那么A.從BC邊折射出束寬度與BC邊長度相等的平行光B.屏上有一亮區,其寬度小于AB邊的長度C.屏上有一亮區,其寬度等于AC邊的長度D.當屏向遠離玻璃磚的方向平行移動時,屏上亮區先逐漸變小然后逐漸變大第二卷非選擇題22、〔5分〕某同學利用多用電表測量二極管的反向電阻。完成以下測量步驟:檢查多用電表的機械零點。將紅、黑表筆分別插入正、負表筆插孔,將選擇開關拔至電阻測量擋適當的量程處。將紅、黑表筆____①_______,進行歐姆調零。測反向電阻時,將____②______表筆接二極管正極,將____③_____表筆接二極管負極,讀出電表示數。為了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應讓電表指針盡量指向表盤____④_______〔填“左側〞、“右側〞或“中央〞〕;否那么,在可能的條件下,應重新選擇量程,并重復步驟〔3〕、〔4〕。測量完成后,將選擇開關拔向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位置。23、〔13分〕某同學得用圖1所示裝置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在坐標紙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拋出后的運動軌跡,但不慎將畫有軌跡圖線的坐標紙喪失了一局部,剩余局部如圖2所示。圖2中水平方向與豎直方向每小格的長度均代表0.10m,、和是軌跡圖線上的3個點,和、和之間的水平距離相等。完成以下真空:〔重力加速度取〕設、和的橫坐標分別為、和,縱坐標分別為、和,從圖2中可讀出=____①_____m,=____②______m,=____③______m〔保存兩位小數〕。假設已測知拋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運動。利用〔1〕中讀取的數據,求出小球從運動到所用的時間為______④__________s,小球拋出后的水平速度為________⑤__________〔均可用根號表示〕。已測得小球拋也前下滑的高度為0.50m。設和分別為開始下滑時和拋出時的機械能,那么小球從開始下滑到拋出的過程中機械能的相對損失,=________⑥__________%〔保存兩位有效數字〕24.(15分)如圖,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大小隨時間的變化率,為負的常量。用電阻率為、橫截面積為的硬導線做成一邊長為的方框。將方框固定于紙面內,其右半部位于磁場區域中。求導線中感應電流的大小;磁場對方框作用力的大小隨時間的變化25.〔18分〕如圖,在寬度分別為和的兩個毗鄰的條形區域分別有勻強磁場和勻強電場,磁場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電場方向與電、磁場分界線平行向右。一帶正電荷的粒子以速率v從磁場區域上邊界的P點斜射入磁場,然后以垂直于電、磁場分界線的方向進入電場,最后從電場邊界上的Q點射出。PQ垂直于電場方向,粒子軌跡與電、磁場分界線的交點到PQ的距離為d。不計重力,求電場強度與磁感應強度大小之比及粒子在磁場與電場中運動時間之比。26.(21分)如圖,P、Q為某地區水平地面上的兩點,在P點正下方一球形區域內儲藏有石油,假定區域周圍巖石均勻分布,密度為;石油密度遠小于,可將上述球形區域視為空腔。如果沒有這一空腔,那么該地區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豎直方向;當存在空腔時,該地區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會與正常情況有微小偏高。重力加速度在原堅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對于正常值的偏離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為了探尋石油區域的位置和石油儲量,常利用P點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現象。引力常數為G。設球形空腔體積為V,球心深度為d〔遠小于地球半徑〕,=x,求空腔所引起的Q點處的重力加速度反常假設在水平地面上半徑L的范圍內發現: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與〔k>1〕之間變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現在半為L的范圍的中心,如果這種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試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體積。27.(15分)某溫度時,在2L密閉容器中氣態物質X和Y反響生成氣態物質Z,它們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表所示。〔1〕根據左表中數據,在右圖中畫出X、Y、Z的物質的量〔n〕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10.900.800.2030.750.500.5050.650.300.7090.550.100.90100.550.100.90140.550.100.90(2)體系中發生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式計算該反響在0-3min時間內產物Z的平均反響速率:_______________;(4)該反響到達平衡時反響物X的轉化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該反響是放熱反響。改變實驗條件〔溫度、壓強、催化劑〕得到Z隨時間變化的曲線①、②、③〔如右圖所示〕那么曲線①、②、③所對應的實驗條件改變分別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28.(15分)氨可以與灼熱的氧化銅反響得到氮氣和金屬銅,用示意圖中的裝置可以實現該反響。答復以下問題:〔1〕A中參加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參加的物質是_____③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3〕實驗時在C中觀察到得現象是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發生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時在D中觀察到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質是_______⑧_______,檢驗該物質的方法和現象是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29.(15分)現有A、B、C、D、E、F六種化合物,它們的陽離子有,陰離子有,現將它們分別配成的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測得溶液A、C、E呈堿性,且堿性為A>E>C;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現沉淀,繼續滴加氨水,沉淀消失;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無明顯現象;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根據上述實驗現象,答復以下問題:實驗②中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是;(2)E溶液是,判斷依據是;(3)寫出以下四種化合物的化學式:A、C、D、F.30.(15分)化合物A相對分子質量為86,碳的質量分數為55.8%,氫為7.0%,其余為氧。A的相關反響如以下圖所示:R-CH=CHOH(烯醇)不穩定,很快轉化為。根據以上信息答復以下問題:(1)A的分子式為;(2)反響②的化學方程式是;(3)A的結構簡式是;(4)反響①的化學方程式是;(5)A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四個同時滿足(i)能發生水解反響(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兩個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6〕A的另一種同分異構體,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條直線上,它的結構簡式為。31.(8分)〔1〕右圖表示A、B兩種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光合作用強度對環境中CO2濃度變化的響應特性。據圖判斷在CO2濃度為·(接近大氣CO2濃度)時,光合作用強度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2〕假設將上述兩種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閉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內,生長首先受影響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當植物凈固定CO2量為0時,說明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4分〕請用所給的實驗材料和用具,設計實驗來驗證哺乳動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要求完成實驗設計、補充實驗步驟、預測試驗結果、得出結論,并答復以下問題。實驗材料與用具:適宜濃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種溶液,斐林試劑、37℃恒溫水浴鍋、沸水浴鍋。假設“+〞代表參加適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試管標號,請用這些符號完成下表實驗設計〔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上相應的表格中〕。實驗步驟:按照上表中的設計,取試管、加溶液。結果預測:結論:在上述實驗中,如果僅將37℃恒溫水浴鍋的溫度調到20℃,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重做上述實驗,出現磚紅色試管中的顏色會比37℃時淺,其原因是33.〔10分〕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產糖漿,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現在野生菌株對淀粉的轉化效率低,某同學嘗試對其進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1〕實驗步驟:①配置〔固體、半固體、液體〕培養基,該培養基的碳源應為。②將接入已滅菌的培養基平板上。③立即用適當劑量的紫外線照射,其目的是。④菌落形成后,參加碘液,觀察菌落周圍培養基的顏色變化和變化范圍的大小。周圍出現現象的菌落即為初選菌落。經別離、純化后即可到達實驗目的。〔2〕假設已得到二株變異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轉化率較高。經測定菌株Ⅰ淀粉酶基因的編碼區或非編碼區,可推測出菌株Ⅰ的突變發生在區,菌株Ⅱ的突變發生在區。34.〔10分〕〔1〕人類遺傳一般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多基因遺傳和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的發病除除受遺傳因素影響外,還與②有關,所以一般不表現典型的③別離比例。〔2〕系譜法是進行人類單基因遺傳病分析的傳統方法。通常系譜圖中必須給出的信息包括:性別、性狀表現、④、⑤以及每一個體在世代中的位置。如果不考慮細胞質中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單基因遺傳病可分成4類,原因是致病基因有⑥之分,還有位于⑦上之分。〔3〕在系譜圖記錄無誤的情況下,應用系譜法對某些系譜圖進行分析時,有時得不到確切結論,因為系譜法是在表現型的水平上進行分析,而且這些系譜圖記錄的家系中⑧少和⑨少。因此,為了確定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往往需要得到⑩,并進行合并分析。參考答案和評分參考1D2B3B4C5D6A7D8D9D10C11B12A13B14AD15B16BC17B18AD19BD20A21BD22.〔5分〕〔3〕短接〔4〕紅黑〔5〕中央〔6〕OFF22【解析】此題考查多用電表的使用.首先要機械調零.在選擇量程后還要進行歐姆調零而且每一次換量程都要重復這樣的過程.(3)將紅黑表筆短接,即為歐姆調零.測量二極管的反向電阻時應將紅筆接二極管的正極,黑接負極.歐姆表盤的刻度線分布不均勻,在中央的刻度線比擬均勻,所以盡量讓指針指向表盤的中央.測量完成后應將開關打到off檔.23.〔13分〕〔1〕0.61;1.61;0.60〔2〕0.20;3.0〔3〕8.223【解析】此題考查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由圖可知P1到P2兩點在豎直方向的間隔為6格,P1到P3兩點在豎直方向的間隔為16格所以有=0.60m.=1.60m.P1到P2兩點在水平方向的距離為6個格.那么有=0.60m.(2)由水平方向的運動特點可知P1到P2與P2到P3的時間相等,根據,解得時間約為0.2s,那么有(3)設拋出點為勢能零點,那么開始下滑時的機械能為E1=mgh=mg/2,拋出時的機械能為E2==4.5m,那么根據0.08224.〔15分〕〔1〕導線框的感應電動勢為①②導線框中的電流為I=③式中R是導線框的電阻,根據電阻率公式有④聯立①②③④式,將代入得⑤〔2〕導線框所受磁場的作用力的大小為6它隨時間的變化率為⑦由⑤⑦式得⑧24【解析】此題考查電磁感應現象.(1)線框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①在線框產生的感應電流……②,……③聯立①②③得(2)導線框所受磁場力的大小為,它隨時間的變化率為,由以上式聯立可得.25.〔18分〕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由于粒子在分界線處的速度與分界線垂直,心O應在分界線上。OP長度即為粒子運動的圓弧的半徑R。由幾何關系得①設粒子的質量和所帶正電荷分別為m和q,由洛侖茲力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得②設P’為虛線與分界線的交點,③式中④粒子進入電場后做類平拋運動,其初速度為V,方向垂直于電場。設粒子加速度大小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得⑤由運動學公式有6;⑦式中是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由①②⑤⑥⑦式得⑧由①③④⑦式得⑨26.〔21分〕〔1〕如果將近地表的球形空腔填滿密度為的巖石,那么該地區重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重力加速度反常可通過填充后的球形區域產生的附加引力①來計算,式中m是Q點處某質點的質量,M是填充后球形區域的質量M=V②而r是球形空腔中心O至Q點的距離③在數值上等于由于存在球形空腔所引起的Q點處重力加速度改變的大小。Q點處重力加速度改變的方向沿OQ方向,重力加速度反常是這一改變在豎直方向上的投④聯立①②③④式得⑤〔2〕由⑤式得,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⑥由題設有⑧聯立⑥⑦⑧式得,地下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體積分別為⑨⑩27.〔15分〕〔1〕〔2〕〔3〕0.083mol/L·min。〔4〕45%.〔5〕升高溫度參加催化劑增大壓強27【解析】此題考查化學反響速率和化學平衡的綜合運用,注意圖像和有關計算。〔1〕根據題目中表格給出的數據,在坐標系中找出相應的點,然后用光滑的曲線描點即可。〔2〕根據題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aX+bYcZ開始1.001.000轉化0.450.90.9平衡0.550.10.9根據各物質的量之比可得體系中發生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是:X+2Y2Z。〔3〕根據圖像可知在3min時,生成物Z的物質的量為0.5mol,其平均速率為0.083mol/L·min。〔4〕X的轉化率等于0.45。〔5〕由題目所給圖象可知,在1中,平衡時Z的物質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質的量,說明平衡逆向移動,條件為升高溫度。在2中,平衡時Z的物質的量與原平衡相同,且速率加快,條件為參加催化劑;在3中,平衡正向移動,且速率加快,條件為加壓。28.〔15分〕〔1〕固體NHClCa(OH)〔其他答案合理也給分〕〔2〕堿石灰〔或CaO〕除去NH氣流中的水汽〔3〕黑色粉末局部逐漸變為紅色〔4〕出現無色液體氨水用紅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變藍用無水硫酸銅檢驗、無水硫酸銅變藍28【解析】此題考查化學實驗和有關化學方程式,注意化學實驗現象的描述和試劑的選擇。根據反響原理,反響物為氨氣和氧化銅,可以判斷試管A為制取氨氣的裝置,因此裝入的藥品應該為氯化銨和氫氧化鈣,氨氣要使用堿石灰。加熱后,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的銅,生成的水和氨氣生成氨水留在了D中,而氮氣通過排水法進行收集。檢驗氨氣可利用其堿性,檢驗水可以用無水硫酸銅。29.〔15分〕〔1〕AgNO+NH·HO=AgOH↓+NHNOAgOH+2NH·HO=Ag(NH)OH+2HO〔2〕碳酸鉀由①中堿性強弱的順序可知,E是碳酸鹽。六種陽離子中可以與碳酸根形成可溶性鹽的只有鉀離子,所以E是碳酸鉀〔3〕Ba(OH)Ca(CHCOO)AlClFeSO29【解析】此題考查離子共存、鹽類水解綜合運用。根據溶液的性質,確定CO32—只能與K+形成顯堿性的溶液,另外可能形成的堿性溶液為堿Ba(OH)2。由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醋酸鹽水解的堿性小于碳酸鹽,因此A為Ba(OH)2,E為K2CO3,C為醋酸鹽,由②可得B中陽離子為Ag+,那么肯定為AgNO3,由③可得D中無SO42—,那么F中的陰離子為SO42—,D中的陰離子為Cl—。由④可得F中的陽離子為Fe2+,即F為FeSO4,而CH3COO—假設與Al3+形成溶液時,Al3+也發生水解,所以C為醋酸鈣,而D為AlCl3。30.〔15分〕.〔1〕CHO〔2〕CHCHO+2Cu(OH)CHCOOH+CuO+2HO〔3〕〔4〕〔5〕〔其他正確答案也給分〕〔6〕30【解析】此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推斷和性質,注意結構簡式、同分異構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根據題意,A分子中碳的原子數為4個,氫原子的個數為6個,那么氧原子的個數為2個,即A的分子式為C4H6O2。由于A可以發生聚合反響,說明含有碳碳雙鍵,在硫酸存在條件下生成兩種有機物,那么為酯的水解,即A中含有酯基。根據不飽和度,沒有其他功能團。由A的水解產物C和D的關系可判斷C與D中的碳原子數相等,均為兩個。那么A的結構為CH3COOCH=CH2,因此A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后得到CH3COOH和CH2=CHOH,碳碳雙鍵的碳原子上接羥基不穩定,轉化為CH3CHO。A聚合反響后得到的產物B為,在酸性條件下水解,除了生成乙酸和31.〔8分〕〔1〕A〔2〕B兩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對CO濃度變化的響應特性不同,在低濃度CO條件下,B植物利用CO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弱,積累光合產物少,故隨著玻璃罩中CO濃度的降低,B植物生長首先受影響。光合作用固定的CO量與呼吸釋放的CO量相等31【解析】⑴依題意,在CO2濃度為300μL·L-1時,A植物CO2凈固定量較B植物多,因此,此時A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較B植物高。⑵從圖中可以看出兩種植物對CO2濃度的反響不同,在低濃度下B植物利用CO2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較弱,產生的光合產物少,所以隨著玻璃罩內CO2濃度的降低,B植物的生長首先受影響。⑶當植物凈固定CO2量為0時,此時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與呼吸產生的CO2量相等,說明此時光合作用速率與細胞呼吸速率相等。32.〔14分〕溶溶液試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甲+—+—乙—+—+丙+——+丁—++—〔2〕②混勻,37℃恒溫水浴一段時間③取出試管,分別參加適量的斐林試劑,混勻,沸水水浴一段時間④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實驗結果〔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試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試管中出現磚紅色沉淀,其他試管中不出現磚紅色沉淀〔4〕酶的催化作用有專一性〔5〕20℃低于酶的最適溫度,酶活性低,水解產生的復原糖少32【解析】該題是要驗證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因此應遵循對照性原那么、科學性原那么和單一變量原那么。⑴因此表格中所填內容如下溶液試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淀粉酶溶液甲+—+—乙—+—+丙+——+丁—++—⑵實驗步驟①按照上表中的設計,取試管、加溶液。②將上述溶液混合均勻,在37℃恒溫水浴鍋中保溫適當時間。③取出試管,分別參加適量的斐林試劑,混合均勻,再在沸水浴中保溫一定時間。④觀察現象并記錄實驗結果。⑶應該在只有含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甲試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乙試管出現磚紅色沉淀,其他試管不應該出現磚紅色沉淀。⑷結論:說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⑸如果將37℃恒溫水浴鍋的溫度調到20℃,由于20℃低于酶的最適溫度,酶的活性會下降,水解產生的復原糖少,所以出現磚紅色試管中的顏色會比37℃時的淺。33.〔10分〕.〔1〕①固體玉米淀粉②野生菌株③對野生菌株進行誘變④淺色范圍大〔2〕編碼非編碼33【解析】⑴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產糖漿,首先一步應是配制固體培養基,其碳源是玉米淀粉;其次要將野生菌株接種到培養基上;用紫外線照射的目的是對野生菌株進行誘變處理;加碘液是為了檢驗淀粉有沒有被分解,如果顏色變淺,說明淀粉被分解了,這種菌落即為初選菌落。⑵依題意,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說明該突變發生在編碼區,菌株Ⅱ淀粉酶的蛋白含量高,說明該突變發生在非編碼區。34.〔10分〕〔1〕染色體異常環境因素孟德爾〔2〕親子關系世代數顯性和隱性,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3〕世代數后代個體數多個具有該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34【解析】⑴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不僅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環境因素有關,所以一般不表現的出典型的孟德爾別離比例。⑵從一般的系譜圖中可以看出,系譜圖通常包括性別、性狀表現、親子關系、世代數、以及每一個體在世代中的位置等信息。如果不考慮細胞質中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單基因遺傳病可分成4類,原因是致病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還有位于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之分。⑶因為系譜法是在表現型的水平上進行分析,并且這些系譜圖中記錄的家系中世代數少和個體數少,所以為了要確定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往往要得到多個具有該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并進行合并分析,這們才能得到確切的結論。1【解析】細胞呼吸是活細胞都進行的一項生命活動,必須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無氧的條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D錯誤。2【解析】血鈣含量降低會引起肌肉抽搐,血鈣含量高會引起肌肉乏力。依題意,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對血鈣的調節表現為拮抗作用。由于體液的調節作用,人體血鈣濃度處于動態平衡。食物中的鈣可以通過消化道吸收進入血液,維生素A和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B錯誤。13【解析】由于Fe2+的復原性強于Br-,故根據氧化復原反響的先后順序知,Cl2先氧化Fe2+,然后再氧化Br-。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2FeBr2+3Cl22FeCl3+2Br2。當x/a≤0.5時,Cl2僅氧化Fe2+,故A項正確。當x/a≥1.5時,Fe2+和Br-合部被氧化,D項正確;當介于兩者之間時,那么要分步書寫方程式,然后進行疊加得總反響。如B項,當x=0.5a時,Cl2剛好把Fe2+全部氧化,而當x=0.6a,顯然Cl2還要氧化Br-,而選項中沒有表示,故錯。12【解析】該有機物含有酚,還有兩個酯基,要注意該有機物的酯基與NaOH水解時,生成羧酸鈉,此外生成的酚還要繼續消耗NaOH,故需要5molNaOH,A項正確。11【解析】設H2、CH4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mol。那么x+y=5,571.6x/2+890y=3695,解得x=1.25mol;y=3.75mol,兩者比為1:3,應選B項。10【解析】=1\*GB3①=2\*GB3②=4\*GB3④均屬于酸,其中醋酸最強,碳酸次之,苯酚最弱。=3\*GB3③=5\*GB3⑤=6\*GB3⑥均屬于強堿弱酸鹽,根據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H2CO3>苯酚>HCO,所以對應的鹽,其堿性為:碳酸鈉>苯酚鈉>碳酸氫鈉,pH順序相反,故C項正確。9【解析】核外電子數等于其質子數,C項正確;用質子數分別減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種類,63-2-8-8-18-18=9,顯然其屬于第六周期,從左到右的第9種,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鑭系,所以它應屬于副族,A項、B項均正確;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對原子質量應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種元素的質量數,故中子數不能用152-63=89來計算,D項錯。8【解析】CaCO3與CO2反響生成Ca(HCO3)2,再參加NaHCO3是沒有現象的,A項錯;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參加等物質的量的稀鹽酸,僅生成NaHCO3,無CO2氣體放出,B項錯;等質量的NaHCO3和Na2CO3,其中NaHCO3的物質的量多,與足量HCl反響時,放出的CO2多,C項錯;D項,發生的反響為: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性較小,故有結晶析出,正確。7【解析】膠體本身是不帶電,只是其外表積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離子而帶了電荷,故A項錯;溶液中的溶質,要看能否電離,假設是非電解質,那么不導電,也即不會移動,B項錯;布朗運動本身即是無規律的運動,C項錯;丁達爾效應可以用來區分溶液和膠體,D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