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洛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源頭意義,文化論文內容摘要:在學術界,關于河洛文化研究存在不同的聲音。有研究者以為河洛圖書是古人長期以來對天地自然的觀察,賦予圖案以某種哲學聯想,亦有研究者以為它是中醫學講的理論根據,還有學者以為它蘊涵著天文歷法等內容。河洛文化對于中華文化具有源頭意義。本文關鍵詞語:河洛文化;河圖洛書;中華文化;Abstract:TherearedifferentviewpointswithintheHeluocultureinacademicworld.SomeresearchersbelievedHetuLuoshuwerethephilosophicalassociationgiventothepatternbytheancientslongtimeobservationofthenature,andsomeresearcherthoughtitwere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theChinesemedicine,aswellassomeresearcherhelditcontainedtheastronomicalcalendar,etc.HeluocultureisasignificantsourceofChineseculture.Keyword:Heluoculture;HetuLuoshu;Chineseculture;作為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的河洛文化,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即黃河中游和洛河流域,并以其為中心向四圍輻射,大致分布于北緯34至35、東經110至114之間的區域,主要包括豫西、晉南、關中東部等地區。河圖與洛書〔簡稱圖書〕是我們國家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以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關于它們的記載,最早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亦多有記述。(周易系辭上〕記載曰: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1〕;(論語子罕〕有: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除此之外,(山海經〕(淮南子〕(史記〕(漢書〕等均有關于河圖洛書的相關記載。1河洛文化研究概述關于河洛文化,學術界一直存在不同聲音。有的學者以為,河圖洛書的特殊圖案,可能出現于河洛地區自然界中的某種物體之上,古人根據長期以來對天地自然的觀察實踐,賦予圖案以某種哲學聯想,進而產生了河圖洛書.中國文化中,陰陽抱合的太極圖是道的形象表示出,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萬事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互根,相互消長,動態平衡,整體和諧。學者以為,河圖是陽的示意圖,洛書是陰的示意圖。它們分別由不同組奇數偶數或獨立或聯合排列而成,相互之間互相關聯,互相指涉,以此代表事物的虛實沉降,旋轉流動。如在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白點;在洛書上,和皆為15且排列為縱、橫、斜三條線的數字點等,它們之間巧妙組合,合既可為一體分又各自獨立,以此建構萬物,進而模擬演繹宇宙間時空合一的各種運行形式。也有學者以為它是中醫學講的理論根據。理由是東漢張仲景的中醫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便是以河洛八卦為基礎,創立了仲景方術,推演河洛八卦為十八種圖式,進一步根據其創立了人體氣數圖、六病部位圖。以數定象、因數明象,務窮宇宙人生造化之秘,而有了(傷寒雜病論〕。之后,對于周易,北宋的王安石、陳摶、蘇軾、劉牧,南宋的朱熹、蔡元定等名儒均一改前人的解(易〕方式,以圖十書九圖式來闡釋,于是出現了各種圖講和圖式,后人稱之為圖書學派.但同時,北宋的歐陽修、程頤,南宋的薛季宣、林至等人則堅持疑古辨偽,求真信實,他們的觀點是,自漢至宋的有關河圖洛書之言,均為附會之作,缺乏以為憑,后人稱之為反圖學派.之后,對于河圖洛書,一直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或者以為它是上古治國的經典,或者以為是氣象圖、氣溫圖,或者以為是地形圖、河洛水文圖,還有以為是數學公式等,不一而足,爭論不休。當前,國內有不少機構和學者致力于河洛文化的研究。如經民政部批準,2006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有來自全國各地和港澳臺地區的60多位專家學者從事此方面的研究。近年,河南洛陽市已舉辦了十余期河洛文化論壇,主要研討河洛文化的意義,并服務于洛陽的河洛文化之旅.除此之外,洛陽師范學院成立了河洛文化國際研究中心,有20余名專職研究人員從事研究;陜西洛南縣文廣局辦有河圖洛書文化網等等。珠海學者劉明武先生,近年來著力研究河洛文化及中國元典文化,成果頗豐,已先后出版了(尋找元文化〕(打理清掃孔家店〕(吶喊之后的文化沉思〕(換個方式方法讀內經〕(從黃帝文化到皇帝文化〕等著作。其論文(用天文歷法解開源頭文化之謎---關于河圖洛書的幾個問題〕將河圖洛書研究推向新境界。在文中,他首先論證了河圖洛書在中華文化中的源頭地位;其次論證了河圖洛書對于我們國家古代天文歷法方面的獨特意義。劉明武以為中華文化的源頭在河圖洛書。理由是:作為群經之祖的(周易〕,既是儒家十三經之首,亦是道家三玄之首。這一群經之首開篇于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源于八卦,而八卦生成于河圖洛書。(周易〕之中,圣人作八卦而則圖書,這一則字,講明圖書時間上具有領先性,意義上具有根本性。所以講圖書是中華文化之源。除在中原地區的文化遺存中尋求證明外,受蚩尤制歷與納西族保存中原古樂的啟示,劉先生將研究詢證的范圍擴大到中原以外的區域。在與漢族同樣崇拜伏羲的彝族文化中,獲得了重要發現。河圖洛書的圖形不僅被彝族同胞完好地保存,而且他們先祖對河圖洛書的解釋也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彝族文化以為洛書在先而河圖在后。洛書表示出的是一年分十個月的十月太陽歷,河圖表示出的是一年分十二個月的陰陽合歷。無論十月太陽歷還是十二月陰陽合歷,其來源均是對日月星辰的觀測與記錄。將天文觀測的結果以數字形式量化,即為歷法。天文歷法出現于文字之前,所以用抽象符號表示。洛書,彝族同胞以為是上古先賢傳下來的,由奇偶之數組成,詳細圖形為:上九下一,左三右七,四二為肩,八六為足,五居。一三九七,四個奇數分居四方;二四六八,四個偶數分居四隅,以此圖形表示出了十月太陽歷的基本構造。即一個奇數代表一季〔行〕72天,一個偶數代表18天,四個偶數和亦為72天,居四方與居四隅的奇偶之數代表了五季,每季72天,共360天,分為十個月,一月36天。除此之外一年中還有5、6天,作為每年大小兩個年節的時間單列,不再計入月。冬至為大年,夏至為小年。大年3天,小年2天,閏年大小年均為3天[1]98.不僅彝族,苗族古歷也與此類似。陰陽五行學講,也在這里中出現。十月太陽歷中,一年分寒暑,寒為陰,暑為陽。陽主生長,陰主珍藏;十個月中,奇數月為陽,偶數月為陰;一日之中晝為陽,夜為陰。同時,五季即五行,依次用木火土金水表示,五行相生相克之哲理由此而生。五行生克,自然界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的基本圖譜也由此構建。進而,天干地支也由此衍生,在十月太陽歷中,十個月月序,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表示出;每月36天,分為上中下三旬,每旬12天,12天的順序依次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來表示出,這就是天干地支。河圖在彝族文化稱付拖,漢語譯為陰陽聯姻,雖與洛書均為彝族同胞的歷法表示出,但河圖表示出的卻是陰陽合歷,即考慮月相周期,兼顧太陽周年運行而制定的歷法。年根據太陽而定,月根據月亮而定。一年分四季12個月,一季90天;月有大小,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月2個節氣,每5年2個閏月,每年平均365.25天。河圖雖同樣由奇偶之數組成,但與洛書的奇偶之數的分別出現不同,其奇偶數是聯合出現的,詳細圖形為: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以三八論春季、以二七論夏季、以四九論秋季、以一六論冬季,共四季360天[1],再加上兩個過年日和閏月,平均一年仍為365.25天。在十二月陰陽合歷中,干支功能發生了改變,十天干用于記日,十二地支用于記月。圣人則河圖洛書,在很大程度上則的是歷法。這,應該也是諸子推崇圖書的理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從天文到人文,總根在圖書.2河洛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圖書對于中華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主要在天文歷法、陰陽五行等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就其重要的七方面分而述之。其一,圖書與時空:無論是十月太陽歷還是十二月陰陽合歷,使時空有了法度,能夠度量,能夠根據。(后漢書律歷下〕:在天成度,在歷成日。太陽在天運行,以度計算;歷中記載,以日計算。日行一度,歷中一天,日周天365至366度,歷中365至366天。日為時間單位,度為空間單位,時間空間在這里構成一體。日周天一次,大地經歷春生秋殺、生死枯榮,正是大地萬物生長凋謝的一個完好經過。時空萬物,于歷中構成了動態不已、循環往復的一體關系。能夠講,圖書奠定了永遠恒久的時空觀。其二,圖書與十二律:十二律對應于十二月,是陰陽合歷的伴生物。(周髀算經〕講:冬至夏至,觀律之數,聽鐘之音。由歷法而至音律,由天地運行的變化規律抽象出十二音律,(禮記〕有云:大樂與天地同和。同和,就和在太陽與地球的不同對應關系上。十二律,經明朝朱載堉整理后構成十二平均律并傳入西方,成為今天世界通行的標準音律。其三,圖書與陰陽:前文對于十月太陽歷與陰陽關系已論及,不再重復。無獨有偶,與彝族十二月陰陽合歷類似的苗族古歷中有兩個重要節日---陽旦與陰旦,就是冬至與夏至。旦為初生之意,冬至被稱為陽旦,夏至被稱為陰旦。冬至時,太陽直射于南回歸線;夏至時,太陽直射于北回歸線。陽旦陰旦實際是陰極陽極,冬至為陰極,夏至為陽極;陰極生陽,陽極生陰;冬至陽氣初生,夏至陰氣初生;陰陽二氣反復轉換,無限循環。所以,圖書確定了陰陽兩極,發現了陰陽轉換規律。其四,圖書與以天文論人文的思路: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之大德曰制器.以天文論人文,就是要論出制器的智慧。天生萬物,人制器具,這是源頭文化所創始的基本道理。制器就是發明創造,制器的智慧和準則,都來源于天道天文和大自然的啟示。無論君子與圣人,都應該以天理天則為坐標為人為事,即應崇效天.原因是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道大公,人亦應無私,這是圣人之理。天行剛健,人行發奮圖強,這是君子之理。以天文論人文,還論出了化天下與衛天下的哲理,即以文化化天下,以利器衛天下: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圖書確定了以天文論人文的基本思路。其五,圖書與諸學科:李約瑟院士在其著作(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處,清楚明晰地點出了中國古代科學的三大基本觀念即五行、陰陽、卦圖。文中講:本章我們將論及中國科學思想史上的中心問題。這就是早期中國本國自然主義者所擬成的基本觀念或理論。在這一方面,需要提出討論的主要課題共有三項:其一,是五行的理論;其二,是宇宙間的陰陽理論;其三,是古人竭盡心力而完成的(易經〕符號構造的科學〔甚或是原始科學的〕用處。[2]而把把卦圖寄給德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萊布尼茨的法國傳教士白晉,曾對陰陽八卦作出了極高的評價:它以陰陽簡明自然的方式方法表示了所有科學原理。[3]事實上,中華先賢沒有實驗室,沒有儀器設備,卻曾擁有甚至超越西方的各類學科理論,原因就在于其擁有獨特的認識論和方式方法論,而這一切,大多源于圖書所蘊涵的陰陽五行之論。所以可講圖書奠定了中華文化與各類學科的理論基礎。其六,圖書與天人合一。天地人三者之間,是分而為三,合而為一的關系。圖書所表示出的歷法的基礎是對于日月運行等天文現象觀測,目的是為了采集瓜果,捕魚狩獵,插秧下種等農事所需。天怎樣,人怎樣,人時必須合于天時,人序必須合于自然之序;同樣,人德必須合于天德,人理必須合于天理;推而演之:人位于天地之間,上不能傷天,下不能害地,天人方能和諧合一。這種天人合一的系統論,曾經創造了利用自然而不傷害自然的中華文明,也為中華大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哲理支持。圖書奠定了天人合一的系統論。其七,圖書與成語、格言:立竿測影,影長為益,影短為損;長極而損,短極而益等成語,毫無疑問絕大部分與天文歷法相關,包括滿招損,謙受益;物極則反;原始反終,終者有始;否極泰來;窮則反,終則始等,也是或產生于竿下的日影變化,或源于北斗星斗柄的旋轉。(周髀算經〕中的:冬至夏至,為損益之始。均與圖書有著絲絲縷縷的關聯。圖書創造除了一批永不褪色的成語與格言。3結束語河洛文化作為古人在實踐中來探尋求索宇宙本源和規律而總結出來的結晶,它是包含了天文歷法,陰陽五行,數學觀念等的綜合系統,在天人合一的文化理論及實踐中對后世產生了宏大影響。河洛文化對于中華文化具有源頭意義,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青島市超銀中學2025年初三新課程第三次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津南區咸水沽三中學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摸擬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晉中學市靈石縣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網考)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天津商業大學《冰雪運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醫療服務營銷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建筑施工組織及BIM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6中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質量預測化學試題含解析
- 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珠寶首飾設計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鐵道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工業大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實驗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羽毛球教案36課時
- 第三章煤層氣的儲層壓力及賦存狀態
- 100以內兩位數進退位加減法測試習題(1200道)
- 六年級上冊數學圓中方方中圓經典題練習
- 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檢測報告
- ansys教學算例集汽輪機內蒸汽平衡態與非平衡態仿真分析
- 安全管理機構架構
- 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介紹
- 自卸車生產過程檢驗表
- 辭退公務員審批表辭退國家公務員審批表
- 纏論纏中說禪秋葉正紅三級聯立分析報告操作系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