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_第1頁
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_第2頁
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_第3頁
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_第4頁
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寫景要抓住特征親近自然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問題探討景物描寫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點、還要突出感情特點。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景物的特征就是某處景物的形態、布局等區別于其他景物的地方。理解:①一處景物所獨有,它處景物不會有或者不會跟它全然相似的。②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風、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景觀早、中、晚的景物特征不同。如何寫景呢?

首要的一點是要學會抓住景物的特征。觀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點。景物描繪得生動形象,完全是作者用一雙慧眼細致觀察的結果。觀察,不僅靠眼睛,它需要調動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多方面的感覺器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描繪景物的色彩、形狀、聲音,讓景物具有立體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荷塘月色》里“月色下的荷塘”與《故都的秋》里“小院秋晨”,比較這兩段在寫景上有何相同點?相同點:1、觀察視角有序--由上到下朱文:荷葉→流水

郁文:天空→破壁腰中的牽牛花→地上的秋草2、動靜結合

朱文:葉子與花的顫動形成的波痕

郁文:飛翔的馴鴿3、感官的參與朱文——視覺:荷葉荷花等

嗅覺→聽覺:清香→通感→歌聲郁文——視覺:天色馴鴿日光牽牛花等

聽覺:馴鴿的飛聲4、修辭的運用朱文:比喻擬人通感郁文:比喻5、寓情于景朱文:淡淡的喜悅

郁文:淡淡的悲

技巧點撥

要想生動形象地把所描寫的對象勾勒出來,還需要借助一定的寫作技巧:1、處理好動與靜的關系:

恰當地運用靜態與動態描寫,可以增強作品的表現力。當然,采用化靜為動的表現手法,更是可以不著痕跡地賦予靜態景物以流動感。如《紫藤蘿瀑布》《紫藤蘿瀑布》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2、借助一定的修辭方法,如比喻、擬人、通感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鑒賞例文(一)賞析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來體現景物的特征,我們先看兩個例子,請同學們賞析一下,分析這些景物描寫美在何處?寫的好,好在哪里?

[例1]

“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指包頭和呼和浩特)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

(翦伯贊《內蒙訪古》比喻、擬人)

[例2]“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種的蕎麥,也有大麻和玉米這一類高稈植物。蕎麥正當開花,遠望去就像一張粉紅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風,靠著地毯的邊緣。太陽光從樹葉的空隙落下來,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黃色。偶爾也聽得有草蟲在叫,帶住在林邊樹上的馬兒伸長了脖子就樹干搔癢,也許是樂了,便長嘶起來。”

(茅盾《風景談》比喻、白描)

寫法小結1.定點觀察、定景換點、移步換景、取景構圖:廣角、聚焦、選取視覺中心順序:時間、空間、邏輯、心理(上下、遠近、主次)2.從形、聲、色等方面對景物進行描寫,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顏色:主觀色彩、客觀色彩。聲音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白描和工筆。3.虛實、動靜、襯托、點染。4.景物要與心情或環境相適應。片斷作文訓練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寫作提示:認真觀察、抓住特征、賦予情感、調動感官、運用技巧

每到春天,總是開滿了紅艷艷、熱辣辣的石榴花,每一朵都那么嬌艷欲滴,每一朵都春意盎然,每一個花瓣都盛滿熱情的花語。春風一起,便香盈十里,而那些開透了的花骨朵兒便一瓣瓣,一片片地飄下來,撒落一地,遠遠看去,仿佛滿地紅寶石,晶瑩璀璨,無比奪目。

好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到處一片白,細看那雪:毛茸茸、亮晶晶,飄到地上還發著耀目而細碎的光,使你要瞇起眼才能欣賞這壯麗的雪景。現在正是初冬季節,一層薄薄的白雪,好象巨大輕軟的羊毛毯子,覆蓋了整條小徑。雪又開始下了,小朵小朵的雪花飄飄然從天上落了下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帶絨毛種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飛,雪輕輕地落了下來。亮晶晶的小雪花滿天開放,潔白的小雪花飄啊飄啊!這使我不禁想起兩句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放眼四周,楊柳的枝條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而那些蒼松翠柏上則掛滿了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兒。漸漸的,雪越下越大,一陣緊似一陣,風絞著雪,團團片片,紛紛揚揚,頃刻間天地一色,風雪彌漫了整個都市。雪花給云杉穿上雪白的大衣,云杉暖暖的;雪花給房屋戴上的新帽,房屋美美的;

雪花給大地鋪了一塊長長的銀白色地毯,大地甜甜的……環境描寫環境描寫的作用:一、交代背景;二、渲染氣氛;三、烘托人物的心情;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質;五、為下文作鋪墊,推動情節發展;六、深化作品主題。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魯迅的《故鄉》)這段環境描寫渲染了農村一片蕭條、蒼涼、冷清的氣氛,烘托了主人公悲涼的心情,為全文一開始就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筆調。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心理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心理“月亮出來了,冷冷的”。——《羚羊木雕》“冷冷的”月光與“我”的傷心的色調是一致的,恰當地襯托出“我”的心情。

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描寫和自然(景物)環境描寫。在我們平時寫作中,最常見、最常用和最能為文章添彩的莫過于自然環境描寫,因此,我們今天的目標是:1、掌握并能運用一些景物描寫的方法。2、通過欣賞名家作品,學習如何適時地在自己的文章里運用景物描寫來烘托人物心理;景物描寫訓練

晴空萬里,云漫不經心地挪動著,為秋日增添幾分活潑,我的心情也正如這活潑的秋日,愉悅而又晴朗。走在家鄉的小路上,感受著溫暖的陽光,心情格外地舒暢。……陽光下,那片綠色上閃耀的晶瑩的水滴,是爺爺的汗水,那柔和的微風,是爺爺的笑容!……天空那邊,幾朵白云在愉快地挪動,是不是也在耕作呢?——《向爺爺學習》作者在描寫景物時,是如何表現輕松愉快的人物心情?

天如墨,水如淚。我邁著沉重的腳步行走在風雨中,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絲絲的細雨順著屋頂滑落下來,砸在我的頭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臉上,流到我的脖子上,我的心里,給我本就有點苦悶的心增添了幾分冷清。——《行走在風雨中》作者在描寫景物時是如何表現主人公失落傷心的情懷?

目標:情景交融要根據不同的心情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特征進行描寫。恰當地運用修辭(主要是擬人、比喻)和聯想。在景物前面加上暗示人物感情的修飾詞。從不同的感官角度描寫景物(色彩的明暗、形態情態、動靜)。點出心情。試選用下列一兩種事物表現指定的心情或感受景、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