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手段和語法范疇詞類學習資料_第1頁
語法手段和語法范疇詞類學習資料_第2頁
語法手段和語法范疇詞類學習資料_第3頁
語法手段和語法范疇詞類學習資料_第4頁
語法手段和語法范疇詞類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法手段和語法范疇詞類(一)語法意義(二)語法形式workers-s表示復數的語法意義。“詞匯豐富”是主謂結構“豐富詞匯”是動賓結構例如語法意義的表達形式叫語法形式。指某種類別意義,是通過一類形式或共同功能而獲得的意義。一、語法意義和語法形式返回2(一)語法手段二、語法范疇和語法手段把語法形式歸并為幾個基本類別,這種語法形式的類就叫做“語法手段”。3(1)詞形變化

詞形變化就是指通過詞的形態變化產生一定語法意義的形式。

世界上很多語言,尤其是印歐語,很多采用這種語法形式。具體說詞形變化又包括附加、屈折、異根和零形式四種情況。4

1.附加

即在詞的前面、中間或后頭加上詞綴。例如:英語名詞book/books;tree/trees動詞work/worked/working52.屈折

即詞的內部發生語音的交替變化。例如:英語名詞man/men,foot/feet,mouse/mice動詞sing/sang,get/got,write/wrote,build/built,send/sent

6

3.異根

即換用不同的詞根構成相同意義的詞。例如:英語動詞go/went,be/am/is/are/was/were人稱代詞I/me,she/her,we/us形容詞good/better/best副詞little/less/lest7

4.零形式即相對于詞形變化的詞的原形形式。附加、屈折和異根等形式可以產生某種語法意義,相對說詞在變化前的形式,即原形,當然也有某種語法意義,所以原形也就可以看作是一種詞形變化,或者說變化的是一個零成分。

8(2)詞的輕重音

詞的輕重音是指通過詞的某個部分重讀或輕讀而產生一定語法意義的形式。例如:英語re1cord/1record,im1port/1import,1export/ex1port漢語東西/東·西、買賣/買·賣9(3)詞的重疊

詞的重疊是指通過詞或詞中某個語素重復使用而產生一定語法意義的形式。例如:名詞或量詞人/人人、天/天天、件/件件動詞看/看看、說/說說、研究/研究研究、休息/休息休息、幫忙/幫幫忙形容詞大/大大、高/高高、清楚/清清楚楚、安靜/安安靜靜、雪白/雪白雪白10(4)虛詞這是通過使用虛詞來表示一定語法意義的形式。如:我和老師你和學生、我們和領導我的老師、你的學生111.輔助詞

同另一個詞的變化有某種聯系的虛詞叫作輔助詞。a.冠詞如:英語the、a、an

thefront—tofrontpoor(—thepoorb.助動詞Iamworking.Hewillgo.12

2.功能詞

指與另一個詞沒有必然聯系的虛詞,或者說是不由別的詞決定而又決定別的詞的關系和意義的一種詞。各種語言中功能詞的種類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介詞、連詞和語氣詞這三種。

13(5)語序這是通過句法結構中詞語的位置順序來表示一定語法意義的形式。各種語言都要利用語序的形式,但語序的作用有所不同。如果詞與詞的關系主要靠形態變化表示,語序所起的作用就小;相反如果缺少形態變化,語序的作用就大些。14(二)語法范疇把語法意義概括為幾個基本類別,這種語法意義的類就叫做“語法范疇”’。對語法范疇的理解有所不同,依照傳統語法來說,語法范疇只指由詞的形態表達的語法范疇,這是狹義的理解;也有人認為語法范疇還包括詞類以及句法關系,這是廣義的理解。我們取狹義的解釋。15對形態也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在傳統語言學中,“形態”一般只指構形形態,這是狹義的理解;廣義的形態除此以外還包括構詞形態及詞之間的組合關系。從嚴格意義上說,形態應該指詞本身的形式變化,所以我們認為形態只包括構形形態。語法范疇是通過詞的形態來表示的16(1)體詞屬性范疇

這是指由名詞的詞形變化形式表示的意義。主要表示四種范疇意義,即性、數、格和有定無定。

17

1.性性表示名詞、代詞等在語法上的性別類屬。如俄語名詞分為陰性、陽性、中性。漢語的名詞沒有性的語法范疇,英語中也沒有性的范疇。18

2.數

數范疇表示名詞、代詞所表示的事物或現象的量的特征。如英語名詞分為單數和復數?,F代漢語中可以在人稱代詞和指人的名詞后加“們”來表示復數意義,但這與數范疇是有區別的,因為:192“們”不僅能加在詞上,還能加在詞組上;3只能加在表人的普通名詞上。因此,不能認為漢語中有數范疇。1加“們”和不加“們”并未構成復數、單數的對立,如“學生們”是復數,而“學生”可以是單數,也可以是復數;203.格

格范疇表示名詞、代詞與句子中其他詞的關系。如英語代詞分為主格、賓格、所屬格。21在印歐語系的很多語言中都用定冠詞來表示有定和無定意義,這也是一種重要的語法意義。例如英語:Ihavejustreadthebook.(有定)Iboughtabookyesterday.(無定)4.有定和無定即表示名詞指稱性質的一組特征。22(2)謂詞屬性范疇

這主要指由動詞的詞形變化形式表示的意義。主要表示的范疇意義有時、體、態和人稱。231.時即表示V所反映的動作發生的時間和說話時間的關系。很多語言都可以以說話為坐標確定句子中動作的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語法范疇。一般可分為現在時、過去時和將來時。24俄語一律用屈折形式表示V的時。英語則現在時用加詞綴或零形式:Heworks……Youwork……過去時用加詞綴或內部屈折表示:Heworked……Theybuilt……將來時用助動詞(虛詞)形式:Ishall(will)go……25

在某些語言中還可以以過去或將來的某個時間為坐標表示動作的時間,如英語:Hewasgoingtogotobedwhenshecalledhim.漢語沒有通過詞形變化表示V的范疇,但也可以用詞匯形式表示類似意義,如:“他將去上海”,就用“將”來表示與英語“will,begoingto”差不多的意義。也有以相當于英語從句的形式表示以過去某一時間為基準發生的事:“我進去時他正在洗臉”。26

2.體表示動作進行持續與否的狀態。常見的有進行體、完成體和未完成體等。個別語言還有表示瞬間的動作、一次或多次發生的動作、斷續的動作等體范疇。俄語V有完成體和未完成體,英語V主要有進行體和完成體,例:Iamreadingthebook.Ihavewrittenthebook.27

英語教學中出現的“現在進行時”的說法,實際上是“現在時”和“進行體”。現代漢語V有泛指體、進行體、經歷體、完成體、起始體等。例如“我寫信”(泛指體)——“我寫著信”(進行體)——“我寫過信”(經歷體)——“我寫了信”(完成體)——“我寫起信來”(起始體)。但是這種范疇對于漢語的V不是全部必須選擇的,具有靈活性,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例如“寫著”,可以用“正在寫”代替。28

3.態

表示動詞與主語N之間的施受關系的一組特征。主要分成主動態和被動態兩種。如英語:Marybrokethecup.——主動態,V用一般形式ThecupwasbrokenbyMary.——被動態,V用“be+動詞過去分詞形式”。294.人稱即表示V與主語N之間一致關系的一組特征。但這種范疇的語法作用不明顯,只有少數語言中V的人稱形式必須與主語的人稱一致。英語V與主語N的人稱一致現象不系統,例如現在時且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V加“-s”如:30HeplaysfootballeverySunday.(動詞be的現在時單數則有三種形式:am、are、is)將來時主語是第二人稱用助動詞“shall”(youshall),其他人稱用“will”:Hewillplayfootballtomorrow.漢語動詞與主語N沒有人稱的一致變化。各語言人稱代詞都有人稱的區別,但代詞的人稱一般不看作語法范疇。返回31詞的組合類型取決于詞在語流中同其他詞的關系。在形態豐富的語言中,詞與詞的關系主要是一致關系和支配關系。現代漢語是缺乏形態變化的語言,它的語法關系主要通過詞序和虛詞表現出來。三、詞的基本組合類型返回32(一)什么是詞類

它指可以替換出現在語法結構某些共同組合位置上的詞的類,即具有聚合關系的詞的類。四、詞類331.形態標準

根據詞形變化來確定詞類。在形態比較豐富的語言中,不同類的詞具有不同的形態,因此,可以用形態作為標準劃分詞類。但是它不適用于像漢語這樣缺乏形態變化的語言。(二)劃分詞類的標準34功能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詞與詞的組合能力二是詞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2.功能標準35根據詞的意義來確定詞類。意義包括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根據詞匯意義劃分詞類,理論上和實踐上都行不通。根據語法意義來確定詞類,理論上講似乎可行,但實際操作也會帶來糾纏不清的問題。所以意義標準的作用很有限,它只能是一種輔助標準。3.意義標準36(三)關于漢語的詞類劃分50年代,我國語言學界對漢語詞類劃分問題展開了討論。北京大學的高名凱、復旦大學的胡裕樹等人提出了重要的觀點。371.意義標準以馬建忠的《馬氏文通》為代表。呂叔湘的《中國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國現代語法》、《漢語語法綱要》等也采用這種方法。漢語劃分詞類使用過的標準38馬建忠的《馬氏文通》(1898)是第一本漢語語法學專著。王力的《中國現代語法》(1943)。王力的《漢語語法綱要》(1946)。39以黎錦熙的《新著國語文法》為代表?!缎轮鴩Z文法》是第一本現代漢語語法專著。2.句法標準黎錦熙的《新著國語文法》(1924)40胡附、文煉在50年代提出廣義形態說。3.形態標準

胡附、文煉著《現代漢語語法探索》(東方書店1955年9月版)41《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使用的標準。4.詞匯?語法范疇標準(1)意義不能作為詞類劃分的主要標準,特別是詞的詞匯意義,更不能作為詞類劃分的標準,因為詞類是詞的語法分類,詞匯意義沒法確定詞的語法類別。(2)“詞匯?語法范疇”術語費解。北京語言學會編中國和平出版社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