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例1】(2009·海南高考)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單質的化學活潑性:W<X<Y<Z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W<X<Y<ZC.單質的氧化能力:W<X<Y<ZD.元素的最高化合價:W<X<Y<Z.【自主解答】選B。本題中元素為同一周期,從左至右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加;而單質的活潑性分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單質氧化能力還與分子結構有關,如N2;最高化合價隨原子序數的遞增有特例(O、F無正價)。..【變式訓練】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Na、Mg、Al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多,其單核離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強B.P、S、Cl最高正價依次升高,對應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依次增強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以ⅦA族的為最大D.Na、Mg、Al氫氧化物的堿性依次減弱.【解析】選C。Na、Mg、Al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依次為1、2、3,其原子的還原性依次減弱,但離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強;P、S、Cl的最高正價分別為+5、+6、+7,依次升高,由于P、S、Cl的非金屬性依次增強,其所對應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也一定增強;除惰性氣體外,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其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因而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應以ⅦA族的為最小;因Na、Mg、Al的金屬性依次減弱,則它們的氫氧化物的堿性依次減弱。.【例2】X、Y為同周期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徑大于Y的原子半徑,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若X、Y均為金屬元素,則X失電子的能力強于YB.若X、Y均為金屬元素,則X的陽離子氧化性比Y的陽離子氧化性強C.若X、Y均為非金屬元素,則Y的氣態氫化物比X的氣態氫化物穩定D.若X、Y均為非金屬元素,則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Y的強于X的.【思路點撥】.【自主解答】選B。..【變式訓練】下列能說明氯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比硫元素原子強的是()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②HCl的酸性比H2S強③HCl的穩定性比H2S強④HCl的還原性比H2S強⑤HClO的酸性比H2SO4強⑥Cl2能與H2S反應生成S.⑦Cl2與鐵反應生成FeCl3,而S與鐵反應生成FeS⑧還原性:Cl-<S2-A.③④⑤⑧B.③⑥⑦C.③⑥⑦⑧D.全部.【解析】選C。根據判斷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強弱的規律知:①、②兩項不能說明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的強弱;③是正確的;④項應該是H2S的還原性比HCl強;⑤項中HClO不是氯元素的最高價含氧酸,不能用來比較,而且HClO的酸性應比H2SO4弱;⑥項是作為氧化劑的一種非金屬單質在水溶液中置換另一種非金屬單質;⑦項非金屬單質在相同條件下與變價金屬反應,產物中變價金屬的價態越高,說明非金屬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強;⑧項非金屬陰離子還原性越強,元素原子的得電子能力越弱。..1.下列元素的單質中,最易跟氫氣反應生成氫化物的是()A.硼B.氮C.氟D.碳【解析】選C。推斷已知元素與氫氣化合的難易其實質是比較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的強弱。根據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可知:它們與氫氣反應生成氫化物由易到難的順序為F>N>C>B,即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強,與氫氣化合越容易。.2.(2010·廈門高一檢測)下列敘述中能肯定說明金屬A比金屬B的活潑性強的是()A.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比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B.A原子電子層數比B原子的電子層數多C.1molA從酸中置換H+生成H2比1molB從酸中置換H+生成的H2多D.常溫時,A能從水中置換出氫,而B不能.【解析】選D。選項A只指出A、B兩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的多少,不能確定A、B的金屬性的強弱。選項B只說明了A、B原子電子層數的多少,但電子層數少的不一定比電子層數多的原子的金屬性弱。選項C未說明與酸反應的快慢。同等條件下,與酸反應越劇烈,放出H2越快,則金屬越活潑,與放出H2的多少無關。選項D正確。因為只有很活潑的金屬(如K、Ca、Na)才能在常溫下與水反應放出H2,而較不活潑的金屬在常溫下與水不反應。.3.下列排列順序錯誤的是()A.原子半徑:O<S<NaB.穩定性:PH3>H2S>HClC.酸性:H3PO4<H2SO4<HClO4D.堿性:NaOH>Mg(OH)2>Al(OH)3.【解析】選B。A項,O電子層數比S少,半徑比S小,S與Na電子層數相同,Na核電荷數較小,半徑較大;P、S、Cl同周期,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氫化物穩定性依次增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強;Na、Mg、Al同周期,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依次減弱。.4.按C、N、O、F的順序,下列遞變規律錯誤的是()A.原子半徑逐漸減小B.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強D.氣態氫化物穩定性逐漸增強【解析】選C。C、N、O、F屬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依次增強;氣態氫化物穩定性依次增強;O、F無正價,也無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5.在第3周期中,從水或酸中置換氫能力最強的元素的符號為______;化學性質最穩定的元素的符號是____。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最強的物質的化學式是_____,堿性最強的物質的化學式是______,顯兩性的氫氧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該兩性氫氧化物與鹽酸、燒堿溶液分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半徑最大的金屬元素的名稱是________;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______;穩定性最強的氣態氫化物是________。.【解析】第3周期元素中失電子能力最強的是Na,堿性最強的是NaOH;化學性質最穩定的是稀有氣體Ar;得電子能力最強的是Cl,酸性最強的是HClO4,最穩定的氣態氫化物是HCl;兩性氫氧化物是Al(OH)3;半徑最大的是Na,最小的是Cl。.答案:NaArHClO4NaOHAl(OH)3Al(OH)3+3H+====Al3++3H2OAl(OH)3+OH-====[Al(OH)4]-鈉HCl.6.A、B、C、D為同一短周期的4種元素,A為該周期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B的氧化物既可溶于強酸溶液又可溶于強堿溶液。C、D離子的電子層結構與氬原子相同,C點燃時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氧化物可與C的氣態氫化物反應得到C的單質,D的單質在常溫下為氣態。(1)A、B、C、D的元素符號分別為: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2)畫出B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3)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第____族。.【解析】B的氧化物具有兩性,可能是Al。C、D離子的電子層結構與氬原子相同,且C為非金屬元素,故4種元素在第3周期,A原子半徑最大,所以A為Na,B為Al,D為Cl,C為S(因第3周期中只有SO2+2H2S====3S↓+2H2O)。答案:(1)NaAlSCl(2)(3)3ⅥA..A組(30分鐘5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1.下列事實一般不能用于判斷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強弱的是()A.金屬間發生的置換反應B.1mol金屬單質在反應中失去電子的多少C.金屬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弱D.金屬元素的單質與水或非氧化性酸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程度.【解析】選B。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的強弱可以通過比較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程度,比較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弱,及金屬間的置換等來判斷,而1mol金屬單質失電子的多少由原子結構決定,與其失電子能力強弱無關,B錯誤。.2.(2010·西北師大附中高一檢測)電子層數相同的三種短周期元素X、Y、Z,已知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為:HXO4>H2YO4>H3ZO4,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原子半徑:X>Y>ZB.氣態氫化物穩定性:HX>H2Y>ZH3C.得電子能力X>Y>ZD.離子的還原性:Z3->Y2->X-.【解析】選A。由X、Y、Z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遞減,可知其得電子能力也是遞減,簡單陰離子失電子能力增強,故C、D正確;X、Y、Z原子序數依次減小,原子半徑依次增大,A錯;氣態氫化物穩定性依次減弱,B正確。.3.同周期的三種元素X、Y、Z,已知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XOH>Y(OH)2>Z(OH)3,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原子的失電子能力X>Y>ZB.X、Y、Z的單質與水反應越來越容易C.原子半徑Z>Y>XD.原子序數X>Y>Z.【解析】選A。由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逐漸減弱推知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故原子序數X<Y<Z,原子半徑X>Y>Z,與水反應越來越難,失電子能力越來越弱。.4.下列各組元素性質遞變情況中,錯誤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C.N、O、F原子半徑依次增大D.P、S、Cl元素分別形成的單質的氧化性依次增強.【解析】選C。根據元素周期律可知,Li、Be、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1、2、3,依次增多,A項正確;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價為+5、+6、+7,依次升高,B項正確;N、O、F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徑依次減小,C項錯誤;依據元素P、S、Cl得電子能力依次增強知它們對應單質的氧化性依次增強知,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26分)5.(12分)(2010·長沙高一檢測)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屬元素,Y、Z是非金屬元素。(1)W、X各自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以反應生成鹽和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2)W與Y可形成化合物W2Y,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3)比較Y、Z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4)W、X、Y、Z四種元素簡單離子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解析】W、X兩種金屬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反應生成鹽和水,則W、X應分別為Na和Al兩種元素中的一種;由化合物W2Y知W不可能為+3,所以應為+1,W為Na,X為Al,Y為-2價元素S,Z為原子序數比Y大的非金屬元素Cl,W2Y為Na2S;得電子能力Cl>S,氫化物穩定性HCl>H2S;電子層數相同的微粒,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所以Na+>Al3+,S2->Cl-;電子層數不同的微粒,層數越多,半徑越大,所以S2->Cl->Na+>Al3+。.答案:(1)Al(OH)3+OH-====[Al(OH)4]-(2)Na2S(3)HClH2S(4)S2->Cl->Na+>Al3+..6.(14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欲通過實驗探究比較同周期金屬元素鈉、鎂失電子能力的強弱。甲同學將綠豆粒大小的鈉放入滴有酚酞試液的冷水中,發現鈉與水反應非常劇烈,溶液變紅,取出部分溶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溶液的顏色變化不明顯。乙同學將鎂條放在水中,煮沸,鎂條表面有少量氣泡,趁熱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為淺紅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溶液的紅色褪去。.(1)據推測,乙同學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設計一個最簡單實驗來證明其中一個推測,簡要說明操作、現象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以通過上述哪些實驗現象來比較鈉、鎂失電子能力的強弱?.【解析】(1)顯紅色的滴加有酚酞試液的溶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溶液的紅色褪去,一定是溶液的堿性減弱造成的。而導致熱的氫氧化鎂溶液的堿性減弱的原因可能是其吸收了空氣中的CO2所造成的,也可能是溫度降低使氫氧化鎂的溶解度減小所造成的。.(2)可將褪色的溶液再加熱,看其是否變紅,若變紅,則是因Mg(OH)2隨溫度降低而使溶解度減小導致的堿性減弱;若不變紅,則是因溶液吸收了空氣中的CO2導致的堿性減弱。(3)可根據反應的劇烈程度,滴加酚酞試液后溶液顏色的變化,及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的變化等來判斷。.答案:(1)①溶液吸收了空氣中的CO2,導致堿性減弱②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導致堿性減弱(2)將褪色的溶液重新加熱,看其是否變紅,若變紅,則是因Mg(OH)2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而使溶液堿性減弱;若不變紅,則是因溶液吸收了空氣中的CO2導致的堿性減弱(3)①Na、Mg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②滴加酚酞試液后溶液顏色的變化;③溶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的顏色變化。.B組1.(2010·濰坊高一檢測)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為同周期元素,四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X和Y的原子序數之比為6∶7,X的最高正化合價是W的最低負化合價絕對值的2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原子得電子能力:Y>WB.Z的單質有多種同素異形體C.X和W可形成離子化合物D.Z和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都是強酸.【解析】選A。X和Y的原子序數之比為6∶7,都是短周期元素,有兩種可能:(1)X為6號碳,Y為7號氮,四種元素都為第2周期元素,X的最高正價為+4價,W的最低負化合價為-2價,W為8號氧,由四種元素最外層電子數和為19,Z最外層電子數為4,與X重,不符合。.(2)X為12號鎂,Y為14號硅,同上推知W為17號氯,Z為16號硫,符合。A項,同周期從左到右,得電子能力增強,W>Y;B項,硫有正方硫、斜方硫等多種同素異形體;C項,鎂與氯可形成離子化合物MgCl2;H2SO4與HClO4都是強酸。.2.A、B、C、D、E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三原子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且0.1molB單質與足量鹽酸充分反應可產生3.36LH2(標準狀況);A的一種氧化物可用于呼吸面具上作為氧氣的來源。C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層電子數比最外層電子數多3,回答:(1)寫出下列元素符號:A_______、C_______、D________;.(2)寫出B單質與A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兩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較C、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__。.【解析】A的氧化物可用于呼吸面具上作為氧氣的來源,A應為Na,這種氧化物為Na2O2;設B與鹽酸反應生成化合物中B的化合價為+x2B~
xH22x0.1molx=3,B為+3價,是第ⅢA族元素,為Al;C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少4,且為短周期元素,則其核外有3個電子層,.原子結構示意圖為,C為Si;D次外層比最外層電子數多3,原子結構示意圖為,D為P;A、B、E最外層電子數和為11,所以E最外層電子數為11-1-3=7,E為Cl,其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為HClO4,為強酸。.答案:(1)NaSiP(2)2Al+2NaOH+6H2O====2Na[Al(OH)4]+3H2↑Al(OH)3+3H+====Al3++3H2O(3)H3PO4>H2SiO3..動手實踐:某同學做同周期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實驗時,自己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并記錄了有關實驗現象(見表,表中的“實驗步驟”與“實驗現象”前后不一定是對應的關系)。..請你幫助該同學整理并完成實驗報告。(1)實驗目的:研究________元素性質遞變規律。(2)實驗用品:試劑:金屬鈉,鎂條,鋁條,稀鹽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儀器: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試管夾,膠頭滴管,鑷子,小刀,玻璃片,砂紙,火柴等。.(3)實驗內容:(填寫與實驗步驟對應的實驗現象的編號和①②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何證明該周期剩余兩種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鎂條表面上覆蓋著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需先用砂紙打磨,Mg能與沸水反應生成Mg(OH)2和H2,溶液遇酚酞溶液顯淺紅色;Na2S溶液能與氯水中的Cl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aCl和S單質;鎂條與鹽酸反應比鋁條與鹽酸反應劇烈,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會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本實驗驗證了第3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在該周期中還有Si和P,要證明P的非金屬性強于Si,只需證明酸性H3PO4>H2SiO3即可。.答案:(1)同一周期(2)燒杯試管酒精燈(3)BFACDE①Mg+2H2OMg(OH)2+H2↑②Na2S+Cl2====2NaCl+S↓(4)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強(5)向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磷酸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磷酸的酸性比硅酸強,即非金屬性:P>Si△====..1.下列能說明S的非金屬性強于P的是()A.S的顏色比P4的顏色深B.P4能在常溫下自燃,而S不能C.酸性:H2S<H3PO4D.酸性:H2SO4>H3PO4.【解析】選D。物理性質不能作為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依據。P4的自燃是其著火點低的緣故,與非金屬性無關。而H2S不是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也不能作為比較的依據。.2.X、Y、Z三種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短周期,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分別為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則三種元素原子序數的大小順序為()A.X>Y>ZB.Y>Z>XC.X>Z>YD.Z>X>Y【解析】選C。由Y、Z、X的最高價氧化物分別為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知Y、Z、X三元素的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強,Y、Z、X原子序數依次增大。.3.X、Y兩種元素的原子,當它們分別獲得1個電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氣體的電子層結構,X放出的能量大于Y,那么下列推斷中不正確的是()A.核電荷數X>YB.還原性X-<Y-C.非金屬性X>YD.穩定性HX>HY【解析】選A。非金屬元素的原子獲得相同數目的電子放出的熱量越多,生成的陰離子越穩定,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由此可知,X的非金屬性比Y的強,其還原性Y->X-,核電荷數Y>X。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Y<HX。.4.A、B、C為三種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B元素原子的最高正價與負價的絕對值之差為4,C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請回答:(1)這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元素形成的氣態氫化物化學式是____________;與B元素同周期的元素形成的氣態氫化物最穩定的是_______;(3)B、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顯弱酸性的是_____;它是______(填“電解質”或“非電解質”)。(4)寫出A、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主族元素在第ⅡA族,可能是Be、Mg;最高正價與負價絕對值之差為4的是第ⅥA族中的S;A與B同周期,所以A是Mg;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3倍的只有O。(1)Mg、S、O三元素可能組成MgSO3或MgSO4;(2)S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為H2S,第3周期氣態氫化物穩定性最強的是HCl。.(3)S、O可能形成SO2或SO3,其中SO2溶于水生成H2SO3顯弱酸性,SO2是非電解質。(4)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MgO應寫化學式,鹽酸是強酸應拆寫成H+。答案:(1)MgSO3、MgSO4(2)H2SHCl(3)SO2非電解質(4)MgO+2H+====Mg2++H2O.........................【例1】(2010·廈門高一檢測)鐳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族元素,具有放射性。它有一種特殊的性質,即不停地放熱,1克鐳放出的熱量,可把29噸冰融化成水。下面關于鐳的性質的預測不正確的是.A.在化合物中呈+2價B.單質能與水劇烈反應放出氫氣C.氫氧化物呈兩性D.鐳的碳酸鹽難溶于水.【規范解答】選C。..【變式訓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SiH4比CH4穩定B.O2-半徑比F-的小C.Na與Cs屬于第ⅠA族元素,Cs失電子能力比Na的強D.P和As屬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解析】選C。.【例2】(2009·海南高考)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有關問題:.(1)⑤和⑧的元素符號是_____和_____。(2)表中最活潑的金屬是_______,得電子能力最強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號,下同)。(3)表中能形成兩性氫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分別寫出該元素的氫氧化物與⑥、⑨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比較⑦、⑩單質氧化性的強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解答】(1)由⑤和⑧元素的位置可知⑤為Si,⑧為Ar。(2)同一周期,從左→右,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故最活潑的金屬是⑨(即K),得電子能力最強的元素是②(即F)。(4)⑦、⑩元素形成的單質分別為Cl2和Br2,可利用單質間的置換反應來比較兩者氧化性的強弱。.答案:(1)SiAr(2)KF(3)Al2Al(OH)3+3H2SO4====Al2(SO4)3+6H2O,Al(OH)3+KOH====K[Al(OH)4](4)向NaBr溶液中通入適量Cl2后,溶液由無色變為橙紅色,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CCl4振蕩后分層,下層CCl4層呈橙紅色,可證明氯氣的氧化性比溴強(合理即可).【變式訓練】(雙選)下列關于物質性質遞變規律的敘述錯誤的是()A.原子的還原性:K>Na>Mg>AlB.原子的氧化性:F>Cl>S>PC.含氧酸的酸性:H2CO3<H3PO4<H2SO4<HClOD.氫化物的穩定性:HCl<H2S<PH3<SiH4.【解析】選C、D。A項中四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為:,可知A項正確;B項中四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為:,可知B項正確;C項中各含氧酸的中心非金屬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為:,應有酸性H2CO3<H3PO4<H2SO4<HClO4,而題中給出的是HClO,而不是最高價的含氧酸,可知C項錯誤;同理可知D項錯誤。..1.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兩種元素。下列敘述中能說明X的得電子能力比Y強的是()A.X原子的電子層數比Y原子的電子層數多B.X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比Y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高C.X的氣態氫化物比Y的氣態氫化物的沸點低D.Y的單質能將X從NaX的溶液中置換出來.【解析】選B。X、Y均為ⅦA族元素,若X的得電子能力比Y強,則X位于Y的前面的周期,由同主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知,X原子的電子層數比Y少,X的氫化物比Y的氫化物穩定,X的單質能將Y從NaY的溶液中置換出來,因此A、D項錯誤,B項正確;氣態氫化物沸點高低與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無關,C項錯誤。.2.(2010·鄭州高一檢測)下列各組化合物的性質比較不正確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B.堿性:NaOH>Mg(OH)2>Al(OH)3C.穩定性:PH3>H2S>HClD.非金屬性:F>O>S.【解析】選C。A項,Cl、Br、I在第ⅦA族中位置由上到下,非金屬性依次減弱,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依次減弱;B項,Na、Mg、Al在第3周期中,位置由左到右,金屬性依次減弱,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依次減弱;C項,P、S、Cl在第3周期中位置由左到右,非金屬性依次增強,氫化物穩定性依次增強;D項,F、O同周期,F在O右側,非金屬性F>O;O、S同主族,O在S上方,非金屬性O>S。.3.海帶含砷超標,經水浸泡24小時后,其含砷量才能達到食用安全標準。下列對砷(As)的有關判斷正確的是()A.砷原子序數為33,它與鋁為同主族B.砷的得電子能力小于磷C.砷化氫的穩定性比氯化氫的強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強【解析】選B。砷為第ⅤA族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磷的下方,其非金屬性:As<P<S<Cl。.4.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附近可以找到()A.耐高溫材料B.新型農藥材料C.半導體材料D.新型催化劑材料【解析】選C。欲尋求新的催化劑和制造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應對元素周期表中的過渡元素進行研究;農藥多數為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都是周期表中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分界線處的元素。.5.(2010·嘉興高一檢測)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表中元素_____的非金屬性最強;元素_____的金屬性最強,元素_____的單質室溫下呈液態(均填寫元素符號);(2)表中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3)表中元素⑥⑨⑩氫化物的穩定性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填寫化學式,下同);(4)表中元素⑨和⑩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_。.【解析】表中右上角的⑥號F非金屬性最強,左下角的號K金屬性最強,第4周期第ⅦA族的號溴的單質室溫下呈液態。第4周期第ⅠA族的號K的原子序數為19,電子層數為4層,最外層電子數為1。⑥、⑨、⑩分別為F、S、Cl,非金屬性F>Cl>S,氫化物穩定性HF>HCl>H2S,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答案:(1)FKBr(2)(3)HFHClH2S(4)HClO4H2SO4.6.A、B、C、D四種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別處于元素X的四周(如下表),已知X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為X2O5,且五種元素中有一種元素的原子半徑是它們所處的同族中最小的(稀有氣體除外)。試確定:.(1)寫出各元素的符號: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X._______。(2)寫出C、D、X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并排列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A、B、X氣態氫化物的化學式,并排列穩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X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為X2O5,其最高化合價為+5價,X為第ⅤA族元素。由五種元素中有一種元素原子半徑是同主族中最小的和五種元素的位置關系確定,這一元素為B,是第2周期元素N。由此推斷A為Si,C為S,D為As,X為P。其中C、D、X的得電子能力:S>P>As,所以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H2SO4>H3PO4>H3AsO4,A、B、X的得電子能力:N>P>Si,所以氫化物的穩定性為NH3>PH3>SiH4。.答案:(1)SiNSAsP(2)H2SO4>H3PO4>H3AsO4(3)NH3>PH3>SiH4..A組(30分鐘5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1.下列關于同主族元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數遞增,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B.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數遞增,單質氧化性逐漸增強C.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都相同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增大而逐漸增大.【解析】選B。同主族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非金屬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金屬單質的還原性逐漸增強。.2.(2010·西南師大附中高一檢測)吸入體內的O2有2%轉化為活性氧(如),活性氧能加速人體衰老,目前正嘗試用亞硒酸鈉(Na2SeO3)消除活性氧。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Se為ⅣA族元素B.消除活性氧時,Na2SeO3是還原劑C.一定條件下O2能置換出單質SeD.H2Se的穩定性比HBr弱.【解析】選A。Se為ⅥA族元素,與Br同在第4周期,得e-能力比Br弱,H2Se穩定性比HBr弱;Se與O同主族,得e-能力比O弱,Se氧化性比O2弱,O2可置換出Se;活性氧被消除時發生了還原反應,Na2SeO3作還原劑。.3.(2010·廈門高一檢測)W、X、Y、Z4種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其中Z位于ⅦA族。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W、Y可形成兩種不同的化合物B.Z的陰離子電子層結構與氬原子的相同C.W的氫化物的沸點比Y的氫化物的沸點高D.Y元素的非金屬性比X元素的非金屬性強.【解析】選C。W、X、Y、Z為短周期元素,所以W、Y為第2周期,X、Z為第3周期,Z為Cl,Y為O,X為P,W為C。A項,C與O元素可形成CO和CO2兩種化合物;B項,Cl-的核外電子數為18與Ar相同;C項,W的氫化物CH4常溫下為氣態,而Y的氫化物H2O常溫下為液態,沸點H2O>CH4;D項,Y在X右上角,非金屬性Y>X。.4.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氫化物的穩定性為H2T<H2RB.單質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為L<MC.M與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兩性D.L2+與R2-的核外電子數相等.【解析】選C。R、T均有-2價,為ⅥA族元素,T無正價且半徑比R小,所以T為O,R為S;L、Q均為+2價,為ⅡA族元素,半徑L>Q,故Q為Be,L為Mg;M為+3價,為ⅢA族元素,M半徑介于Mg與S之間,M為Al。A項,氫化物穩定性H2O>H2S;B項,Mg比Al金屬性強,與酸反應速率Mg快;C項,Al2O3具有兩性;D項,Mg2+的核外電子數為10,而S2-的核外電子數為18。.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26分)5.(12分)下表所列是五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物(已知鈹的原子半徑為0.089nm)。.(1)用元素代號標出它們在周期表中對應位置(以下為周期表的一部分)。(2)B元素處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3)C、D的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順序為_________(填離子符號);(4)上述五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填化學式);(5)C、E形成的化合物為________(填化學式)。.【解析】(1)由主要化合價和原子半徑知A為Mg,B為Al,C為S,D為Cl,E為O。(2)B處于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ⅢA族。(3)C、D的簡單離子分別為S2-、Cl-,半徑大小為:S2->Cl-。(4)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Mg(OH)2、Al(OH)3、H2SO4、HClO4,其中HClO4酸性最強。(5)S與O形成的化合物有SO2和SO3。.答案:(1)(2)3ⅢA(3)S2->Cl-(4)HClO4(5)SO2、SO3.6.(14分)某同學想通過實驗探究硫和碳得電子能力的強弱,通過比較它們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來驗證,設計了如圖實驗。完成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應盛放下列藥品中的______。A.稀硫酸B.亞硫酸C.氫硫酸D.鹽酸.(2)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應盛放下列藥品中的_________。A.碳酸鈣B.硫酸鈉C.氯化鈉D.碳酸鈉(3)儀器c中應盛放的樣品是__________,如果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b中反應產生了______,即可證明______比_____酸性強,得電子能力_____比__________強,b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證明S比C的得電子能力強,只需證明酸性H2SO4>H2CO3即可,可利用復分解反應中強酸制弱酸的原理,即可利用H2SO4+Na2CO3====Na2SO4+H2O+CO2↑來驗證,不可用CaCO3,因為H2SO4與CaCO3反應生成微溶的CaSO4使反應難以進行。答案:(1)分液漏斗A(2)圓底燒瓶D(3)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2H2SO4H2CO3SCCO32-+2H+====CO2↑+H2O..B組1.(2010·長沙高一檢測)有X、Y兩種元素,原子序數≤20,X的原子半徑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選項中m、n均為正整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X(OH)n為強堿,則Y(OH)n也一定為強堿B.若HnXOm為強酸,則X的氫化物溶于水一定顯酸性C.若X元素形成的單質是X2,則Y元素形成的單質一定是Y2D.若Y的最高正價為+m,則X的最高正價一定為+m.【解析】選A。X、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且原子序數≤20,說明X、Y為同一主族的元素,又知X的原子半徑小于Y,說明在周期表中X位于Y的上方。A項,若X(OH)n為強堿,則X為金屬元素,根據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Y也為金屬元素,且Y元素原子的失電子能力要強于X元素原子,Y(OH)n應該比X(OH)n的堿性更強;B項,若當HnXOm為HNO3時,氮元素的氫化物NH3溶于水顯堿性;C項,若X為氧時,Y元素為硫,形成的單質不是S2;D項,若Y元素為氯,則X為氟,氯元素的最高正價為+7價,但氟元素無正價。.2.堿金屬元素在科學研究和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用途。(1)鋰是最輕的金屬,如果用鋰做一架飛機,兩個人就可以抬動。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表示如圖所示,填寫以下空格。①L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②6.941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電管是利用堿金屬銫受到光照射時能形成電流這一光電效應的性質制成的。.①完成銫的原子結構示意圖:②下列有關銫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其單質在常溫下與水反應不如鈉劇烈B.其原子半徑比鉀原子半徑小C.其氫氧化物的水溶液不能使氫氧化鋁溶解D.其碳酸鹽易溶于水.【解析】(1)Li原子序數為3,位于第2周期第ⅠA族,圖中6.941的意義是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2)主族元素銫的L層應排8個電子,銫屬堿金屬,最外層電子數為1,將所有電子數加和為55,所以核電荷數為55由Na→K→Cs,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失電子能力依次增強,所以銫與水反應比鈉強烈,其氫氧化物的堿性強于NaOH、KOH,所以可使Al(OH)3溶解;Na2CO3、K2CO3都易溶于水,所以Cs2CO3易溶于水。.答案:(1)①第2周期第ⅠA族②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2)①②D..現有A、B、X、Y、Z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它們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表:..請回答:(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2)Z單質通入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合物甲由A和B兩種元素組成且質量比為3∶14。甲與X單質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發生的反應是工業上制取硝酸的基礎,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解析】根據題意可知,A為H,B為N,X為O,Y為Na,Z為Cl。(1)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ⅥA族。(2)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3)甲為NH3,與O2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4NO+6H2O。====催化劑△.答案:(1)第2周期第ⅥA族(2)Cl2+2OH-====Cl-+ClO-+H2O(3)4NH3+5O24NO+6H2O====催化劑△..1.根據磷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做出如下推理,其中與事實不符的是()A.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ⅤA族B.磷原子不如氮原子和硫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強C.磷單質不如氮氣和硫單質的化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無錫錫東片2025屆初三語文試題中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五邑大學《開放性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蘆溪縣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機電工程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臨床流行病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擔保協議書的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場地轉租協議書
- 知識產權委托代理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學校校長聘用合同書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影視劇導演聘用勞動合同書例文
- 毛石擋土墻專項施工方案
- 高中英語-The Wild Within教學課件設計
- 腫瘤生物治療
- 分析化學(上)-中國藥科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教師資格面試-75篇結構化逐字稿
- 大單元教學設計說課稿《7.3 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 工程項目部質量管理“四個責任體系”實施細則
- 資助感恩教育主題班會ppt課件(圖文)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活動手冊參考答案(word可編輯)
- 消防重點單位檔案十八張表格doc-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檔案
- 多模態視域下北京市核心區語言景觀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