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
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
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關于發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等3項
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
(衛通〔2012〕16號)
現發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等3項衛生行業標準,其編號和名稱如下:一、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
WS394-2012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二、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
WS/T395-2012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評價規范
WS/T396-2012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范以上標準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我部2006年印發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衛監督發〔2006〕53號)、《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評價規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衛監督發〔2006〕58號)同時廢止。特此通告。
衛生部2012年9月19日關于發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等3項
衛生行業
一、《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主要內容
一、《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主要內容《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衛生要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衛生要求:一、設計衛生要求:一、設計衛生要求:1.定義單位時間內由集中空調系統進入室內的室外空氣的量,單位為m3/(h·人)。2.指標意義“新風”特指室外空氣,新風量是表示室內空氣“新鮮”程度、室內通風效果的指標。新風量不足可能導致室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污染物濃度增加,室內空氣質量惡化。(一)新風量1.定義(一)新風量3.健康危害一般而言,新風越多,對人們的健康越有利;新風不足會感到煩悶、頭痛、乏力、眩暈、易患感冒、注意力分散、容易疲勞等不良反應——“病態建筑物綜合征”。3.健康危害4.空調系統提供的新風應能滿足下列需要提供呼吸所需要的空氣稀釋氣味除去過量的濕氣稀釋室內污染物提供燃燒所需空氣調節室溫4.空調系統提供的新風應能滿足下列需要5.集中空調系統新風量的設計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新風量要求5.集中空調系統新風量的設計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新風量(二)微小氣候1.指標衛生要求集中空調系統送風溫度的設計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內溫度達到25,其他公共場所在16-20之間;夏季室內溫度在26-28之間。集中空調系統送風濕度的設計宜使游泳場(館)相對濕度不大于80%,其他公共場所相對濕度在40%-65%之間。集中空調系統送風風速的設計宜使賓館、旅店、招待所、咖啡館、酒吧、茶座、理發店、美容店及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風速不大于0.3m/s。其他公共場所風速不大于0.5m/s。(二)微小氣候1.指標衛生要求2.指標意義公共場所室內微小氣候包括氣溫、相對濕度、風速,它們除直接作用于機體外,還作用于人體周圍生活環境,影響人類的衛生生活條件,從而間接影響人體健康。公共場所微小氣候既是衛生指標,更是一種人體舒適指標。本標準作為推薦性指標。2.指標意義(三)噪聲1.指標衛生要求對有眨眼、休憩需求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系統運行所產生的噪聲對場所室內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得高于設備設施關閉狀態時室內環境噪聲值5dB(A計權)。注:A計權聲級是模擬人耳對55dB以下低強度噪聲的頻率特性。(三)噪聲1.指標衛生要求2.指標意義噪聲對人的危害相當大。50分貝左右的噪聲會影響休息和眨眼,進而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70分貝以上的噪聲能使人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不但降低工作效率,還可能引起事故。如果長時間在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中生活,會損害聽力,并出現頭痛、惡心、心率加快、血壓不穩等癥狀。2.指標意義(四)設施(傳染病預防)集中空調系統應具備下列設施:
a)應急關閉回風和新風和裝置;
b)控制空調系統分區域運行的裝置;
c)供風管系統清洗、消毒用的可開閉窗口,或便于拆卸的不小于300mm×250mm的風口。(四)設施(傳染病預防)集中空調系統應具備下列設施:(五)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傳染病預防)集中空調系統宜設置去除送風中微生物、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的空氣凈化消毒裝置。(五)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傳染病預防)集中空調系統宜設置去除送(六)新風集中空調系統的新風應直接取自室外,不應從機房、樓道及天棚吊頂等處間接吸取新風。(六)新風集中空調系統的新風應直接取自室外,不應從機房、樓道(七)新風口集中空調系統的新風口應設置防護網和實效過濾器,并符合以下要求:
a)設置在室外空氣清潔的地點,遠離開放式冷卻塔和其他污染源;
b)低于排風口;
c)進風口的下緣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當設在綠化地帶時,不宜小于1m;
d)進排風不應短路。(七)新風口集中空調系統的新風口應設置防護網和實效過濾器,并(八)送風口和回風口集中空調系統的送風口和回風口應設置防蟲媒裝置,設備冷凝水管道應設置水封。(八)送風口和回風口集中空調系統的送風口和回風口應設置防蟲媒(九)加濕方式集中空調系統加濕方式宜選用蒸汽加濕,選用自來水噴霧或冷水蒸發的加濕方式應有控制軍團菌繁殖措施。(九)加濕方式集中空調系統加濕方式宜選用蒸汽加濕,選用自來水(十)開放式冷卻塔集中空調系統開放式冷卻塔應符合下列要求:
a)開放式冷卻塔的設置應遠離人員聚集區域、建筑物新風取風口或自然通風口,不應設置在新風口的上風向,宜設置冷卻水系統持續消毒裝置;
b)開放式冷卻塔應設置有效的除霧器和加注消毒劑的入口;
c)開放式冷卻塔水池內側應平滑,排水口應設在塔池的底部。(十)開放式冷卻塔集中空調系統開放式冷卻塔應符合下列要求:(十一)風管集中空調系統風管內表面應當光滑,易于清理。制作風管的材料不得釋放有毒有害物質,宜使用耐腐蝕的金屬材料;采用非金屬材料制作風管時,必須保證風管的堅固及嚴密性,具有承受機械清洗設備工作沖擊的強度。(十一)風管集中空調系統風管內表面應當光滑,易于清理。制作風二、衛生質量要求二、衛生質量要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1.指標意義發現于1976年;是一種需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無牙胞;長1~20μm,寬0.3~0.9μm(頭發直徑為70μm);軍團菌在天然的水體中能生存幾個月,在普通的自來水中可存活1年以上;適宜繁殖的水溫條件為35~40℃;主要存在于空調系統冷卻水和冷凝水中;近年空調冷卻塔檢出率在50%以上,在洗浴用水、溫泉水中也有較高的檢出率。嗜肺軍團菌1.指標意義嗜肺軍團菌2.健康危害引起軍團菌病軍團菌病癥狀主要有肺炎型和非肺炎型兩種軍團菌肺炎的臨床表現較重,表現為以肺部感染為主的全身臟器損害,總死亡率為5~30%,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死亡率高達80%。最近發病規模較大的一次是2005年10月加拿大賽文奧克斯老人護理院暴發的軍團菌病,135人感染疾病,其中23人死亡。
2012年6月歐洲杯賽期間,捷克隊下榻的波蘭弗羅茨瓦夫一家酒店發現軍團菌。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因具有傳染性,危害大,規定不得檢出;考慮到可操作性和存在狀況,僅對冷卻水、冷凝水中存在軍團菌提出要求;軍團菌有多種種型,僅對危害最大的是嗜肺軍團菌提出要求。冷卻水、冷凝水中不得檢出嗜肺軍團菌3.限值依據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PM10(可吸入顆粒物)1.指標意義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10μm,能夠進入人體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顆粒狀物質,簡稱PM10;室內主要來源于燃料燃燒、煙草煙霧、塵螨、動物毛皮屑、室內通風、空調系統、加濕器等。室外主要來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煙囪、車輛、揚塵。PM10(可吸入顆粒物)1.指標意義2.健康危害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后,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誘發哮喘病;還可能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尤其對于老人、兒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風險較大。
顆粒物還能降低能見度,并會損壞建筑物表面。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我國公共場所等室內空氣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限值標準均為0.15mg/m3;2006年發布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將空調系統送風中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規定為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限值的一半,即0.08mg/m3;根據近年來空調送風PM10的檢驗、監測結果,0.08的指標難以達到,本標準PM10指標修訂為0.15mg/m3。3.限值依據細菌總數1.指標意義空調管道中的微風速、適宜溫濕度和塵埃提供細菌的生存環境;存在于空調系統的過濾器、冷卻盤管、冷凝水滴水盤、管道、冷卻塔、加濕器中;檢出的細菌總數越高,說明空調系統被微生物污染嚴重。細菌總數1.指標意義2.健康危害含有致病微生物,使人致病;微生物繁殖,產生次級污染物。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旅店業衛生標準》(GB9663-1996)規定室內空氣中細菌總數衛生標準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為小于1000cfu/m3,三星級以下為小于1500cfu/m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室內空氣細菌總數標準為2500cfu/m3。考慮到空調系統內易于微生物的生存,確定空調系統送風中的細菌總數限值為500cfu/m3,風管中細菌總數限值規定為100cfu/m3。本次修訂該指標無變化。3.限值依據1.指標意義真菌具有真核,是一種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種類超過10萬;真菌的基本結構是孢子和菌絲,孢子是繁殖器官,而菌絲是生長器官;真菌在環境中的適宜生存條件是空氣濕潤、溫暖、陰暗;空調系統內真菌大多數是嗜溫性(10~35℃);主要存在于冷卻塔、通風管道、冷水盤管部位。真菌總數1.指標意義真菌總數2.健康危害真菌的種類很多,不過能引起人或動物感染的僅占極少部分。真菌對人體致病主要有3類:1)真菌感染(美國真菌性腦膜炎)2)變態反應性疾病3)中毒性疾病真菌的孢子和菌絲能引起鼻炎、哮喘、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等。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我國還沒有室內環境真菌的標準;世界衛生組織1990年提出室內空氣中的真菌指標為1500cfu/m3;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工作者協會1985年提出室內空氣中真菌指標為1000cfu/m3;空調系統中的環境適合真菌生長,因此將空調送風中真菌總數規定為500cfu/m3,風管中真菌總數規定為100cfu/m3。本次修訂該指標無變化。3.限值依據β-溶血性鏈球菌1.指標意義細菌總數和真菌總數包括致病微生物,因此有細菌和真菌的地方都有致病微生物;可以通過空氣介質傳播的致病微生物都有可能污染空調系統,因此空調系統中可能存在很多致病微生物。β-溶血性鏈球菌1.指標意義常見的致病微生物常見的致病微生物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2.空氣傳播性疾病感染具有特殊性易感性——可以通過氣溶膠的方式造成呼吸道感染;暴發性——空氣傳播快、感染散布廣、未知因素多、難設防。當有了感覺的時候,可能已經造成一定范圍的感染與暴發了;復雜性——預防困難、治療困難、病原體易變。結核是最明顯的例證。2.空氣傳播性疾病感染具有特殊性3.限值依據致病微生物種類繁多,每個都進行檢測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標準規定以檢測β-溶血性鏈球菌為代表的致病微生物;3.限值依據④風管內表面衛生要求④風管內表面衛生要求積塵量1.指標意義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單位面積灰塵的量;在進風管,微小的砂粒、鳥的羽毛、樹葉、微生物等會隨進風一起吸入到管道內,在進風管道內壁底部堆積;回風口一般不設過濾器,室內空氣中的粉塵、纖維、微生物等直接隨著回風進入回風管道;空調系統風管積塵含有微生物和化學污染物,是污染物對健康危害的一個重要載體。積塵量1.指標意義2.健康危害產生的PM10危害;攜帶的生物性污染物產生的危害;攜帶的化學性污染物產生的危害。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我國室外空氣污染狀況;我國空調系統污染狀況;空調系統清洗間隔和成本;對健康危害(PM10);規范規定了風管內表面積塵量不得大于20g/m2。3.限值依據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三、衛生管理要求三、衛生管理要求(一)衛生檔案
應建立集中空調系統衛生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集中空調系統竣工圖;衛生學檢測或評價報告書;經常性衛生檢查及維護記錄;清洗、消毒及其背資料記錄;空調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況記錄。(一)衛生檔案應建立集中空調系統衛生檔案,(二)檢查、檢測和維護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進行檢查、檢測和維護。(二)檢查、檢測和維護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進行檢查、檢測和維(三)部位清洗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下列部位進行清洗:開放式冷卻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空氣凈化過濾材料應當每六個月清洗或更換一次;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每年清洗一次。(三)部位清洗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下列部位進行清洗:(四)部位進行清洗消毒集中空調系統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對相關部位進行清洗消毒:冷卻水、冷凝水中檢出嗜肺軍團菌;送風質量不符合表2要求的;風管內表面積塵量、細菌總數、真菌總數有不符合表3要求的。(四)部位進行清洗消毒集中空調系統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對相關部(五)應急預案應制定集中空調系統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的應急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集中空調系統進行應急處理的責任人;不同送風區域隔離控制措施、最大新風量或全新風運行方案、空調系統的清洗、消毒方法等;集中空調系統停用后應采取的其他通風與調溫措施等。(五)應急預案應制定集中空調系統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的應急預案(六)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空調運行條件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流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集中空調系統方可繼續運行: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的;裝有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并保證該裝置有效運行的;風機盤管加新風的空調系統,能確保各房間獨立通風的。(六)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空調運行條件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流行(七)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空調運行管理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流行時,應每周對運行的集中空調系統的開放式冷卻塔、過濾網、過濾器、凈化器、風口、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設備或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換。(七)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空調運行管理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流行四、衛生檢測要求四、衛生檢測要求(一)檢測樣本量抽樣比例不應少于空氣處理機組對應的風管系統總數量的5%;不同類型的集中空調系統,每類至少抽1套;每套應選擇2-5個代表性部位;集中空調系統的冷卻水和冷凝水分別不應少于1個部位。(一)檢測樣本量抽樣比例不應少于空氣處理機組對應的風管系統總(二)檢驗方法集中空調系統新風量檢測方法見附錄A;集中空調系統冷卻水、冷凝水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見附錄B;集中空調送風中可吸入顆粒物檢測方法見附錄C;集中空調送風中細菌總數檢驗方法見附錄D;集中空調送風中真菌總數檢驗方法見附錄E;集中空調送風中β-溶血性鏈球菌檢驗方法見附錄F;集中空調送風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見附錄G;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積塵量檢驗方法見附錄H;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微生物檢驗方法見附錄I。(二)檢驗方法集中空調系統新風量檢測方法見附錄A;(三)檢驗結果判定當檢測結果為下列情況之一的,判定該套集中空調系統不符合衛生質量要求:冷卻水或冷凝水中有嗜肺軍團菌的;新風量檢測結果不符合表1要求的;單個風口送風中細菌總數、真菌總數、β-溶血性鏈球菌、嗜肺軍團菌檢測結果有不符合表2要求的;抽取的各個風口送風中PM10的平均值不符合表2要求的;風管內表面積塵中細菌總數、真菌總數檢測結果有不符合表3要求的;風管內表面各采樣點積塵量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不符合表3要求的。(三)檢驗結果判定當檢測結果為下列情況之一的,判定該套集中空衛生規范(WS394-2012)主要修訂內容規范結構衛生規范(WS394-2012)主要修訂內容規范結構術語與定義部分:增加——新風量積塵量刪除——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凈化效率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修訂理由:根據正文中的技術要求項目設置術語與定義部分:設計衛生要求部分:新增內容,共12個方面修訂理由:主要為衛生標準和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設計衛生要求部分:衛生質量要求部分新風量指標簡化(根據公共場所衛生標準)修訂了PM10指標,由≤0.08mg/m3增加到≤0.15mg/m3。(根據實際檢測結果)增加送風中嗜肺軍團菌指標(集中空調系統冷卻水和冷凝水中檢出嗜肺軍團菌時,檢測此項目)刪除風管內表面致病微生物指標(可操作性)刪除凈化消毒裝置衛生安全性要求和性能要求(根據可適用性)衛生質量要求部分衛生管理要求部分:新增衛生檔案檢測、維護清洗消毒應急預案傳染病流行期間空調運行條件傳染病流行期間空調運行管理修訂理由:主要為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衛生管理要求部分:衛生檢驗要求部分增加檢測樣本量要求(監督部門要求)將送風中微生物的檢驗方法細化成三個方法
——送風中細菌總數
——送風中真菌總數
——送風中-溶血性鏈球菌增加空調送風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與正文一致)刪除空氣凈化消毒裝置相關檢驗方法(與正文一致)增加檢驗結果的判定(與評價規范相協調)衛生檢驗要求部分二、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評價規范與清洗消毒規范主要修改衛生學評價規范主要修改內容:——刪除了經常性衛生學評價和清洗效果評價的內容——刪除了衛生學評價機構技術評估內容按“實施細則”管理——評價檢測抽樣比例適當調低——增加了衛生學評價表二、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評價規范與清洗消毒規范主要清洗消毒規范主要修改內容:——“清洗規范”修改為“清洗消毒規范”將消毒單獨提出,突出空調系統消毒的重要性(名稱、章)——細化了空調清洗消毒效果的衛生要求增加了部件清洗效果指標增加了冷卻水消毒指標清洗消毒規范主要修改內容:——專業清洗機構技術要求變化刪除了技術能力分級(甲乙級)刪除了甲級工作經歷和工程范例要求刪除了專業清洗機構技術評估要求——刪除了清洗設備技術要求——專業清洗機構技術要求變化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空調風管嚴禁人工清洗微生物污染嚴重,人工清洗健康風險高冷卻水LP陽性率60-80%
風管積塵LP陽性率17-80%
空調送風LP陽性率15-20%
可以規避風險!機構清洗能否做到手持式和機器人能夠清洗高度400mm以下風管,占公共場所90%以上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空調風管嚴禁人工清洗控制空調清洗效果控制結果的條件是:行業自律,檢驗技術手段目前過程也需要關注疾病控制的目的是通過良好的清洗效果來達到的,規范的清洗過程是保證國外發達國家都有要求行業自律程度較低控制空調清洗效果空調清洗企業管理清洗規范基本未涉及提出了空調清洗技術要求和清洗機構條件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情況決定對清洗機構如何管理?“實施細則”的要求空調清洗企業管理三、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系統衛生監督要點預防性衛生監督要點
1、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新、改、擴建項目實施預防性衛生審查,衛生狀況應作為公共場所衛生行政許可條件之一。
2、衛生監督機構在預防性審查過程中,應要求公共場所經營者提供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評價報告。
3、衛生學評價報告不符合的,不予建設項目審查認可,涉及許可時,應不予許可。三、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系統衛生監督要點預防性衛生監督要點經常性衛生監督要點1、建立健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檔案,衛生檔案主要包括:空調系統竣工圖、衛生學檢測或評價報告書、清洗消毒及其資料記錄、經常性衛生檢查及維護記錄、空調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況記錄等5項內容;2、制定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的應急預案,主要包括:集中空調系統進行應急處理的責任人;不同送風區域隔離控制措施、最大新風量或全新風運行方案、空調系統的清洗、消毒方法等;空調系統停用后應采取的其他通風與調溫措施等;經常性衛生監督要點3、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設施設備符合衛生要求;4、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下列部位進行清洗:
a)開放式冷卻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
b)空氣凈化過濾材料應當每六個月清洗或更換一次;
c)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每年清洗一次。5、特殊情況的處理(按標準5.4、5.6、5.7執行)3、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設施設備符合衛生要求;6、抽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質量。抽檢包括現場快檢項目(風管內表面積塵量等),必要時可要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冷卻水、冷凝水中嗜肺軍團菌,送風中β-溶血性鏈球菌,風管內表面細菌總數、真菌總數、積塵量等指標進行檢測。6、抽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質量。抽檢包括現場快檢項目(風管清洗消毒效果衛生監督要點
對公共場所委托專業清洗機構開展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服務的,抽查以下資料:清洗消毒方案、清洗消毒全過程錄像和清洗消毒效果檢驗報告等。清洗消毒效果衛生監督要點謝謝!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
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
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關于發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等3項
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
(衛通〔2012〕16號)
現發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等3項衛生行業標準,其編號和名稱如下:一、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
WS394-2012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二、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
WS/T395-2012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評價規范
WS/T396-2012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范以上標準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我部2006年印發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衛監督發〔2006〕53號)、《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評價規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衛監督發〔2006〕58號)同時廢止。特此通告。
衛生部2012年9月19日關于發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等3項
衛生行業
一、《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主要內容
一、《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主要內容《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衛生要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衛生要求:一、設計衛生要求:一、設計衛生要求:1.定義單位時間內由集中空調系統進入室內的室外空氣的量,單位為m3/(h·人)。2.指標意義“新風”特指室外空氣,新風量是表示室內空氣“新鮮”程度、室內通風效果的指標。新風量不足可能導致室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污染物濃度增加,室內空氣質量惡化。(一)新風量1.定義(一)新風量3.健康危害一般而言,新風越多,對人們的健康越有利;新風不足會感到煩悶、頭痛、乏力、眩暈、易患感冒、注意力分散、容易疲勞等不良反應——“病態建筑物綜合征”。3.健康危害4.空調系統提供的新風應能滿足下列需要提供呼吸所需要的空氣稀釋氣味除去過量的濕氣稀釋室內污染物提供燃燒所需空氣調節室溫4.空調系統提供的新風應能滿足下列需要5.集中空調系統新風量的設計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新風量要求5.集中空調系統新風量的設計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新風量(二)微小氣候1.指標衛生要求集中空調系統送風溫度的設計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內溫度達到25,其他公共場所在16-20之間;夏季室內溫度在26-28之間。集中空調系統送風濕度的設計宜使游泳場(館)相對濕度不大于80%,其他公共場所相對濕度在40%-65%之間。集中空調系統送風風速的設計宜使賓館、旅店、招待所、咖啡館、酒吧、茶座、理發店、美容店及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風速不大于0.3m/s。其他公共場所風速不大于0.5m/s。(二)微小氣候1.指標衛生要求2.指標意義公共場所室內微小氣候包括氣溫、相對濕度、風速,它們除直接作用于機體外,還作用于人體周圍生活環境,影響人類的衛生生活條件,從而間接影響人體健康。公共場所微小氣候既是衛生指標,更是一種人體舒適指標。本標準作為推薦性指標。2.指標意義(三)噪聲1.指標衛生要求對有眨眼、休憩需求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系統運行所產生的噪聲對場所室內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得高于設備設施關閉狀態時室內環境噪聲值5dB(A計權)。注:A計權聲級是模擬人耳對55dB以下低強度噪聲的頻率特性。(三)噪聲1.指標衛生要求2.指標意義噪聲對人的危害相當大。50分貝左右的噪聲會影響休息和眨眼,進而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70分貝以上的噪聲能使人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不但降低工作效率,還可能引起事故。如果長時間在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中生活,會損害聽力,并出現頭痛、惡心、心率加快、血壓不穩等癥狀。2.指標意義(四)設施(傳染病預防)集中空調系統應具備下列設施:
a)應急關閉回風和新風和裝置;
b)控制空調系統分區域運行的裝置;
c)供風管系統清洗、消毒用的可開閉窗口,或便于拆卸的不小于300mm×250mm的風口。(四)設施(傳染病預防)集中空調系統應具備下列設施:(五)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傳染病預防)集中空調系統宜設置去除送風中微生物、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的空氣凈化消毒裝置。(五)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傳染病預防)集中空調系統宜設置去除送(六)新風集中空調系統的新風應直接取自室外,不應從機房、樓道及天棚吊頂等處間接吸取新風。(六)新風集中空調系統的新風應直接取自室外,不應從機房、樓道(七)新風口集中空調系統的新風口應設置防護網和實效過濾器,并符合以下要求:
a)設置在室外空氣清潔的地點,遠離開放式冷卻塔和其他污染源;
b)低于排風口;
c)進風口的下緣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當設在綠化地帶時,不宜小于1m;
d)進排風不應短路。(七)新風口集中空調系統的新風口應設置防護網和實效過濾器,并(八)送風口和回風口集中空調系統的送風口和回風口應設置防蟲媒裝置,設備冷凝水管道應設置水封。(八)送風口和回風口集中空調系統的送風口和回風口應設置防蟲媒(九)加濕方式集中空調系統加濕方式宜選用蒸汽加濕,選用自來水噴霧或冷水蒸發的加濕方式應有控制軍團菌繁殖措施。(九)加濕方式集中空調系統加濕方式宜選用蒸汽加濕,選用自來水(十)開放式冷卻塔集中空調系統開放式冷卻塔應符合下列要求:
a)開放式冷卻塔的設置應遠離人員聚集區域、建筑物新風取風口或自然通風口,不應設置在新風口的上風向,宜設置冷卻水系統持續消毒裝置;
b)開放式冷卻塔應設置有效的除霧器和加注消毒劑的入口;
c)開放式冷卻塔水池內側應平滑,排水口應設在塔池的底部。(十)開放式冷卻塔集中空調系統開放式冷卻塔應符合下列要求:(十一)風管集中空調系統風管內表面應當光滑,易于清理。制作風管的材料不得釋放有毒有害物質,宜使用耐腐蝕的金屬材料;采用非金屬材料制作風管時,必須保證風管的堅固及嚴密性,具有承受機械清洗設備工作沖擊的強度。(十一)風管集中空調系統風管內表面應當光滑,易于清理。制作風二、衛生質量要求二、衛生質量要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1.指標意義發現于1976年;是一種需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無牙胞;長1~20μm,寬0.3~0.9μm(頭發直徑為70μm);軍團菌在天然的水體中能生存幾個月,在普通的自來水中可存活1年以上;適宜繁殖的水溫條件為35~40℃;主要存在于空調系統冷卻水和冷凝水中;近年空調冷卻塔檢出率在50%以上,在洗浴用水、溫泉水中也有較高的檢出率。嗜肺軍團菌1.指標意義嗜肺軍團菌2.健康危害引起軍團菌病軍團菌病癥狀主要有肺炎型和非肺炎型兩種軍團菌肺炎的臨床表現較重,表現為以肺部感染為主的全身臟器損害,總死亡率為5~30%,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死亡率高達80%。最近發病規模較大的一次是2005年10月加拿大賽文奧克斯老人護理院暴發的軍團菌病,135人感染疾病,其中23人死亡。
2012年6月歐洲杯賽期間,捷克隊下榻的波蘭弗羅茨瓦夫一家酒店發現軍團菌。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因具有傳染性,危害大,規定不得檢出;考慮到可操作性和存在狀況,僅對冷卻水、冷凝水中存在軍團菌提出要求;軍團菌有多種種型,僅對危害最大的是嗜肺軍團菌提出要求。冷卻水、冷凝水中不得檢出嗜肺軍團菌3.限值依據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PM10(可吸入顆粒物)1.指標意義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10μm,能夠進入人體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顆粒狀物質,簡稱PM10;室內主要來源于燃料燃燒、煙草煙霧、塵螨、動物毛皮屑、室內通風、空調系統、加濕器等。室外主要來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煙囪、車輛、揚塵。PM10(可吸入顆粒物)1.指標意義2.健康危害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后,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誘發哮喘病;還可能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尤其對于老人、兒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風險較大。
顆粒物還能降低能見度,并會損壞建筑物表面。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我國公共場所等室內空氣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限值標準均為0.15mg/m3;2006年發布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將空調系統送風中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規定為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限值的一半,即0.08mg/m3;根據近年來空調送風PM10的檢驗、監測結果,0.08的指標難以達到,本標準PM10指標修訂為0.15mg/m3。3.限值依據細菌總數1.指標意義空調管道中的微風速、適宜溫濕度和塵埃提供細菌的生存環境;存在于空調系統的過濾器、冷卻盤管、冷凝水滴水盤、管道、冷卻塔、加濕器中;檢出的細菌總數越高,說明空調系統被微生物污染嚴重。細菌總數1.指標意義2.健康危害含有致病微生物,使人致病;微生物繁殖,產生次級污染物。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旅店業衛生標準》(GB9663-1996)規定室內空氣中細菌總數衛生標準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為小于1000cfu/m3,三星級以下為小于1500cfu/m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室內空氣細菌總數標準為2500cfu/m3。考慮到空調系統內易于微生物的生存,確定空調系統送風中的細菌總數限值為500cfu/m3,風管中細菌總數限值規定為100cfu/m3。本次修訂該指標無變化。3.限值依據1.指標意義真菌具有真核,是一種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種類超過10萬;真菌的基本結構是孢子和菌絲,孢子是繁殖器官,而菌絲是生長器官;真菌在環境中的適宜生存條件是空氣濕潤、溫暖、陰暗;空調系統內真菌大多數是嗜溫性(10~35℃);主要存在于冷卻塔、通風管道、冷水盤管部位。真菌總數1.指標意義真菌總數2.健康危害真菌的種類很多,不過能引起人或動物感染的僅占極少部分。真菌對人體致病主要有3類:1)真菌感染(美國真菌性腦膜炎)2)變態反應性疾病3)中毒性疾病真菌的孢子和菌絲能引起鼻炎、哮喘、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等。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我國還沒有室內環境真菌的標準;世界衛生組織1990年提出室內空氣中的真菌指標為1500cfu/m3;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工作者協會1985年提出室內空氣中真菌指標為1000cfu/m3;空調系統中的環境適合真菌生長,因此將空調送風中真菌總數規定為500cfu/m3,風管中真菌總數規定為100cfu/m3。本次修訂該指標無變化。3.限值依據β-溶血性鏈球菌1.指標意義細菌總數和真菌總數包括致病微生物,因此有細菌和真菌的地方都有致病微生物;可以通過空氣介質傳播的致病微生物都有可能污染空調系統,因此空調系統中可能存在很多致病微生物。β-溶血性鏈球菌1.指標意義常見的致病微生物常見的致病微生物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2.空氣傳播性疾病感染具有特殊性易感性——可以通過氣溶膠的方式造成呼吸道感染;暴發性——空氣傳播快、感染散布廣、未知因素多、難設防。當有了感覺的時候,可能已經造成一定范圍的感染與暴發了;復雜性——預防困難、治療困難、病原體易變。結核是最明顯的例證。2.空氣傳播性疾病感染具有特殊性3.限值依據致病微生物種類繁多,每個都進行檢測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標準規定以檢測β-溶血性鏈球菌為代表的致病微生物;3.限值依據④風管內表面衛生要求④風管內表面衛生要求積塵量1.指標意義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單位面積灰塵的量;在進風管,微小的砂粒、鳥的羽毛、樹葉、微生物等會隨進風一起吸入到管道內,在進風管道內壁底部堆積;回風口一般不設過濾器,室內空氣中的粉塵、纖維、微生物等直接隨著回風進入回風管道;空調系統風管積塵含有微生物和化學污染物,是污染物對健康危害的一個重要載體。積塵量1.指標意義2.健康危害產生的PM10危害;攜帶的生物性污染物產生的危害;攜帶的化學性污染物產生的危害。2.健康危害3.限值依據我國室外空氣污染狀況;我國空調系統污染狀況;空調系統清洗間隔和成本;對健康危害(PM10);規范規定了風管內表面積塵量不得大于20g/m2。3.限值依據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及其衛生監督要點課件三、衛生管理要求三、衛生管理要求(一)衛生檔案
應建立集中空調系統衛生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集中空調系統竣工圖;衛生學檢測或評價報告書;經常性衛生檢查及維護記錄;清洗、消毒及其背資料記錄;空調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況記錄。(一)衛生檔案應建立集中空調系統衛生檔案,(二)檢查、檢測和維護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進行檢查、檢測和維護。(二)檢查、檢測和維護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進行檢查、檢測和維(三)部位清洗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下列部位進行清洗:開放式冷卻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空氣凈化過濾材料應當每六個月清洗或更換一次;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每年清洗一次。(三)部位清洗應定期對集中空調系統下列部位進行清洗:(四)部位進行清洗消毒集中空調系統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對相關部位進行清洗消毒:冷卻水、冷凝水中檢出嗜肺軍團菌;送風質量不符合表2要求的;風管內表面積塵量、細菌總數、真菌總數有不符合表3要求的。(四)部位進行清洗消毒集中空調系統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對相關部(五)應急預案應制定集中空調系統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的應急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集中空調系統進行應急處理的責任人;不同送風區域隔離控制措施、最大新風量或全新風運行方案、空調系統的清洗、消毒方法等;集中空調系統停用后應采取的其他通風與調溫措施等。(五)應急預案應制定集中空調系統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的應急預案(六)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空調運行條件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流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集中空調系統方可繼續運行: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的;裝有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并保證該裝置有效運行的;風機盤管加新風的空調系統,能確保各房間獨立通風的。(六)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空調運行條件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流行(七)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空調運行管理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流行時,應每周對運行的集中空調系統的開放式冷卻塔、過濾網、過濾器、凈化器、風口、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設備或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換。(七)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空調運行管理當空氣傳播性疾病暴發流行四、衛生檢測要求四、衛生檢測要求(一)檢測樣本量抽樣比例不應少于空氣處理機組對應的風管系統總數量的5%;不同類型的集中空調系統,每類至少抽1套;每套應選擇2-5個代表性部位;集中空調系統的冷卻水和冷凝水分別不應少于1個部位。(一)檢測樣本量抽樣比例不應少于空氣處理機組對應的風管系統總(二)檢驗方法集中空調系統新風量檢測方法見附錄A;集中空調系統冷卻水、冷凝水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見附錄B;集中空調送風中可吸入顆粒物檢測方法見附錄C;集中空調送風中細菌總數檢驗方法見附錄D;集中空調送風中真菌總數檢驗方法見附錄E;集中空調送風中β-溶血性鏈球菌檢驗方法見附錄F;集中空調送風中嗜肺軍團菌檢驗方法見附錄G;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積塵量檢驗方法見附錄H;集中空調風管內表面微生物檢驗方法見附錄I。(二)檢驗方法集中空調系統新風量檢測方法見附錄A;(三)檢驗結果判定當檢測結果為下列情況之一的,判定該套集中空調系統不符合衛生質量要求:冷卻水或冷凝水中有嗜肺軍團菌的;新風量檢測結果不符合表1要求的;單個風口送風中細菌總數、真菌總數、β-溶血性鏈球菌、嗜肺軍團菌檢測結果有不符合表2要求的;抽取的各個風口送風中PM10的平均值不符合表2要求的;風管內表面積塵中細菌總數、真菌總數檢測結果有不符合表3要求的;風管內表面各采樣點積塵量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不符合表3要求的。(三)檢驗結果判定當檢測結果為下列情況之一的,判定該套集中空衛生規范(WS394-2012)主要修訂內容規范結構衛生規范(WS394-2012)主要修訂內容規范結構術語與定義部分:增加——新風量積塵量刪除——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凈化效率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修訂理由:根據正文中的技術要求項目設置術語與定義部分:設計衛生要求部分:新增內容,共12個方面修訂理由:主要為衛生標準和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設計衛生要求部分:衛生質量要求部分新風量指標簡化(根據公共場所衛生標準)修訂了PM10指標,由≤0.08mg/m3增加到≤0.15mg/m3。(根據實際檢測結果)增加送風中嗜肺軍團菌指標(集中空調系統冷卻水和冷凝水中檢出嗜肺軍團菌時,檢測此項目)刪除風管內表面致病微生物指標(可操作性)刪除凈化消毒裝置衛生安全性要求和性能要求(根據可適用性)衛生質量要求部分衛生管理要求部分:新增衛生檔案檢測、維護清洗消毒應急預案傳染病流行期間空調運行條件傳染病流行期間空調運行管理修訂理由:主要為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衛生管理要求部分:衛生檢驗要求部分增加檢測樣本量要求(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VB調試技巧試題及答案解析
- 氣象電力服務合作協議
- 燈飾照明行業新年個人工作計劃
- 提升員工忠誠度的策略計劃
- 【通遼】2025年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教體系統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3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市區辦公室租賃合同范本
- 網絡管理員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資源
- 企業管理中的風險評估實踐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行業發展趨勢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重要實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東芝空調用戶使用手冊
- 全國卷高考標準語文答題卡作文紙3欄800字版
- DB32T 4284-2022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程技術規程
- 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申請表樣表
- 110kV變電站高壓試驗報告完整版
- 山東大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期末試題及答案
- TSG Z7001-2004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核準規則
- 入學、幼兒園等健康衛生教育洗手知識教育ppt課件
- JJF(鄂) 82-2021 全自動混凝土抗滲儀校準規范(高清版)
- 流動注射分析儀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 數控銑工圖紙(60份)(共60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