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十一課 感受中國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國古代陵墓雕塑與宗教雕塑 課件_第1頁
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十一課 感受中國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國古代陵墓雕塑與宗教雕塑 課件_第2頁
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十一課 感受中國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國古代陵墓雕塑與宗教雕塑 課件_第3頁
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十一課 感受中國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國古代陵墓雕塑與宗教雕塑 課件_第4頁
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十一課 感受中國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國古代陵墓雕塑與宗教雕塑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雕塑一:雕塑的主要形式

雕塑具有多種形式,通常可分為圓雕和浮雕兩種下面兩件雕塑作品在表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1、圓雕圓雕的特征是完全立體的,它是獨立地、實在地存在于一定的空間環境中,不附著在任何背景上的雕塑作品。觀眾可以從四面八方、每一個角度去觀賞它。2、浮雕浮雕是介于圓雕與繪畫之間的類型,是在平面上雕出或深或淺的凸起的圖像。它與圓雕最大的不同點就是觀眾不能從四周觀看,只能從正面欣賞。昭陵六駿雕塑的類型: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地下地上佛教道教

陵墓雕塑統治階級希望自己死后能夠靈魂升天并繼續擁有權利和享受豪華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設置大型的石人石獸等雕刻群表示威嚴。在墓中還放置大量精美的作為陪葬的各種陶俑。這些屬于陵墓雕塑。昭陵六駿之一乾陵神道蕭景墓前辟邪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成就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成就,主要集中在陶俑、陵墓雕刻、佛教造像這三個方面:陶俑俑是中國古代墓葬中摹仿生人的形象而制作的陪葬品,始于東周,盛于秦漢和唐代。論規模和影響都要數秦始皇陵兵馬俑。與此相比,漢代的陶俑則顯得古拙和有氣勢。四川出土的東漢說唱俑更是“古拙”風格的杰作。兵馬傭二號坑出土的鞍馬騎兵傭說書傭(漢)秦始皇陵兵馬俑2號坑秦朝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漢時期的雕塑空前繁盛,最具典型意義的是秦始皇陵兵馬俑雕塑群。兵馬俑充滿崇尚陽剛之美。這數以千計的兵馬俑,顯示出對人的力量的肯定。人物、戰馬都與真實的一樣大小,毫無夸張之處。以體量的巨大、數量的眾多、形象的真實,產生著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陶塑

1、崇尚寫實。

2、軍陣式排列,氣勢宏大。3、人物性格鮮明。秦始皇兵馬俑相貌不同、神態各異

秦始皇兵馬俑以它的“大、多、精、美”征服了現代人。秦俑大,首先是場面大,3座兵馬俑坑布置在近2萬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觀地再現了秦國軍隊兵強馬壯的宏偉場面。如此巨大而又圍繞一個主題展現的藝術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其次是形體高大,陶俑平均身高1.8米,陶馬身高1.7米,身長2米,在世界上還沒有發現比秦俑更為高大的陶俑。秦俑多,是指數量多,三個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馬,在世界雕塑史上蔚為奇觀。秦俑精,是指對每件陶俑大到身體結構,小到毫發,都精雕細刻、一絲不茍。秦俑美,是指這些不同的陶俑中間有高大魁梧、氣宇不凡的將軍,有威武剛毅、身經百戰的武官,更有神情各異、生動傳神的士兵,可謂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樂,各有其情,完全是當年秦軍將士的真實寫照。秦始皇兵馬俑的特點是什么?秦始皇陵將軍俑

一號兵馬俑坑出土,高1.97米,位于戰車后(車為木質,已朽),是指揮軍隊的高級將領。此俑身穿雙重長衣,外披彩色魚鱗甲,雙手交垂于腹前作拄劍狀,身體強壯,長方面龐,兩頰各有一撮濃須,面容嚴肅,氣質威武。秦代雕塑陵墓雕刻在陵墓前建設雕刻也是中國古代盛行厚葬的表現,現在比較典型而具藝術性的陵墓雕刻有漢朝霍去病墓雕刻(如臥馬、躍馬等石雕)、南朝帝王墓雕刻以及唐乾陵雕刻和“昭陵六駿”雕刻。南朝陵墓石刻以石獸為多,在造型手法上除了重視整體感,更注意夸張和變形。這些陵墓的麒麟、天祿、辟邪,造型高大厚重、氣勢逼人,不僅顯示了矯健有力的外形,更給人以形式美的感受。唐代代表性的石刻有乾陵石獅和“昭陵六駿”,乾陵石獅是在寫實基礎上突出其威嚴和兇猛而大膽變形的,“昭陵六駿”雖為浮雕,但由于馬的體形近乎圓雕,加上它以曾經馳騁沙場的駿馬作藍本,因此造型極為生動有力。霍去病墓霍去病是西漢著名將軍,墓前十四件石雕中以動物為主,僅馬的形象就有:馬踏匈奴、躍馬、臥馬三件,作者運用寓意的手法,用氣宇軒昂,傲然屹立的戰馬來象征這位年青將軍的英姿。

霍去病墓石刻:馬踏匈奴西漢西漢名將霍去病墓前的大型動物石刻,手法簡練概括,于渾厚中顯示著雄強的力之美。其中《馬踏匈奴》再一次體驗到中國雕塑藝術的寫意傳神的特點。那馬雖然粗糙笨拙,但它仍然有一種靈動之勢,那淺淺地雕刻的幾筆就是馬腿,它與馬的上身連成一體,多余的沒有雕空的石料根本不存在,有的是一個完整的馬的形象。

伏虎霍去病墓前石刻

《伏虎》雕刻家利用一塊波浪起伏不規則的石料,把兇猛桀驁的“虎性”表現得淋漓盡致。虎頭、頸與胸連在一起,似為積蓄力量,好像隨時會撲向獵物。虎尾倒卷于背上,虎身上的斑紋雖沒有雕刻的很突出,但卻異常生動。作品造型渾然一體,充滿生氣,不拘泥于細節的真實性,而是把握住了整體的特征。

石獅(辟邪)麒麟天祿陵墓雕塑:昭陵六駿(唐代)

石刻中的“六駿”是李世民經常乘騎的六匹戰馬,它們既象征唐太宗所經歷的最主要六大戰役,同時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創建過程中立下的赫赫戰功。據傳說“昭陵六駿”石刻是依據當時繪畫大師閻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

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兩石,于1914年被國人盜賣到國外,現藏于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余四石現藏于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颯露紫》《拳毛騧》特勒驃什伐赤白蹄烏《青騅》唐太宗——昭陵六駿什么是宗教雕塑?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義、故事、人物、傳說為題材的雕塑。我國由于佛教傳入較早,影響廣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為多,佛教雕塑藝術成就最高。三、佛教造像

佛教造像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必然產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魏時期形成的四大石窟。從云岡早期的威嚴莊重到龍門、敦煌,特別是麥積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長臉細頸、衣褶繁復而飄逸的刻畫,使佛教造像達到了中國雕塑藝術的理想美的高峰。唐代雕塑特別注重將佛教的幻想世界和人間生活緊密聯系,雕塑形象健康豐滿而且頗有性格特征,如龍門石窟中奉先寺雕像中的菩薩(盧舍那佛)的端莊矜持,弟子的順溫虔誠,天王的堅毅威武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麥積山是一座狀如麥堆的孤山,石窟就開鑿在山體西南、南、東南三側的垂直峭壁上,上下有棧道十余層相通。山頂有一座隋代古塔,高9.4米。現存窟龕194個,造像主要是彩繪泥塑,有7000余軀、洞內壁畫,約計1000多平方米。麥積山石窟

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雕像盧舍那佛明清以后的佛教造像世俗化明顯,如十八尊羅漢、五百羅漢形態都可區別,形象均來自現實生活。從雕塑藝術發展史來看,秦漢時期中國雕塑才作為一門獨立藝術門類大放光彩。唐代達到高峰,唐代以后直至明清雕塑藝術便走向衰落。龍門石窟云岡石窟樂山大佛俗稱“游峨眉必朝大佛,朝大佛多游峨眉”,所以樂山大佛是峨眉風景區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發髻有1021個,耳長6.72米,鼻長5.33米,眼長3.3米,肩寬24米,手的中指長8.3米,腳背寬9米,長11米,可圍坐百人以上,迄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唐代雕塑樂山大佛中國古代雕塑欣賞資料中國古代雕塑知識競答

1、中國古代雕塑以那兩種雕塑最能體現其輝煌的成就?A宗教雕塑B紀念碑雕塑C陵墓雕塑D園林雕塑√√2、我國最著名的四大石窟是:1、敦煌石窟2、云岡石窟3、龍門石窟4、麥積山石窟

3、秦始皇兵馬俑雕塑群陣容龐大,總計8000多件,但每一件都表現的栩栩如生、細致入微,這說明在藝術上采用了

的表現手法。寫實4、霍去病陵墓雕塑《馬踏匈奴》主要運用

的藝術手法,借威武的戰馬踏匈奴奴隸主的造型來表現保家衛國的勝利者的雄姿。立馬象征5、被譽為“中國彩塑藝術博物館”的麥積山石窟位于

縣。

甘肅天水8、下面屬于宗教雕塑的是:(多選)A、秦兵馬俑B、云岡石窟C、麥積山石窟

D、敦煌石窟E、龍門石窟F、《伏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