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羅庚華羅庚顧邁南,新華社女記者,是科技新聞工作者,也是科普作家。著有大量科學家傳記作品如:《中國當代科學家的奮斗路》《華羅庚傳》《丁肇中:故國情深》《李政道》等作者簡介作者簡介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蘇省金壇縣一個貧苦家庭,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華羅庚簡介華羅庚華羅庚簡介《論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計問題》(1936—1937)《堆壘素數論》(手稿)(1941)《多復變函數論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1957)《堆壘素數論》中文版(1953)《數論導引》(1957)《典型群》與萬哲先合著(1963)《優選平話》、《統籌法平話》(1958后)華羅庚的論著華羅庚的論著華羅庚華羅庚華羅庚教學講解課件署()名蘇家駒(
)扉()頁勤能補拙()怠()慢吳筱()元一拐一瘸()憐憫()停滯()蜚()聲金甌()鹯()追溯()商榷()置若罔()聞出類拔萃()1、正字音:整體感知shǔjūfēizhuōdàixiǎoquémǐnzhìfēiōuzhānsùqùewǎngcuì認真記哦!署()名蘇家駒()1、正字音:2、釋詞義:扉頁:書刊封面之內印著書名、作者等項的一頁。勤能補拙:勤奮能夠彌補笨拙的不足。怠慢:冷淡。蜚聲:揚名。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適宜長期居住的地方。備至:完全,到了極點。古稀之年:指人七十歲。源于杜甫詩:“人生七十古來稀。”認真記哦!2、釋詞義:扉頁:書刊封面之內印著書名、作者等項的一頁。認真商榷:商討。如獲至寶:好像得到了最珍貴的寶物。置若罔聞:放在一邊不管,好象沒聽見一樣。指不予理睬。出類拔萃: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慘淡經營:慘淡,原指下筆之前,極力構思,后多形容苦心規劃或苦心經營。從實以終:
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直到最后。認真記哦!商榷:商討。認真記哦!時間主要事件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蘇省金壇縣發表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的理由》進入清華大學(4年)1937年夏天1941年從美國動身回國1957年開始把優選發應用于工農業生產1930年1932年秋由英國留學回國完成第一部著作《堆壘素數論》手稿1950年2月出版60萬字的《數論導引》1958年以后3、練習時間主要事件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蘇省金壇縣發表論文《蘇家華羅庚生平故事概略:
以“出名”為開始倒敘避免平鋪直敘和波瀾不興設置懸念,引出下文引文:“伯樂識馬”出生華羅庚生平故事概略:
以“出名”為開始倒敘避免平鋪直敘和波瀾
文章用了三個小標題來概述華羅庚的一生,這三個小標題有什么好處?1、突出華羅庚一生學習研究的主要事件。2、遵循了時間順序。3、很好地統領了所轄部分的內容。一目了然綱舉目張文章用了三個小標題來概述華羅庚的一生,這三個小標1、“物不知其數”算題數學才能初露端倪2、“羅呆子”的綽號癡迷數學、艱苦自學3、可怕的傷寒癥生命的抉擇,令人感慨艱苦自學的青年時代數學才能初露端倪2、“羅呆子”的綽號癡迷數學、艱苦自學3、可研究數學論得出華氏定理清華大學四年:助理員助教教授劍橋大學兩年:學術研究成果豐碩西南聯大七年:堆壘數數論訪美四年:研究范圍擴大研究數學論得出華氏定理清華大學四年:助理員助教教授劍橋大學兩致力于中國的數學研究和教育事業1、致力于數學研究。(中國成立,回國任教,放棄優裕生活,愛國之情盡顯)2、致力于教育事業(發現和扶持年輕學者,學術嚴謹(如:王元、陳景潤))3、致力于數學的實際運用(從理論到運用,常思常新)致力于中國的數學研究和教育事業1、致力于數學研究。(中國成立4、華羅庚在古稀之年時說:“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誡之以空,誡之以松。我愿一輩子從實以終。”根據課文所提供的材料,談談你對“空”、“松”、“實”的理解。“空”:缺少堅實的基礎和實踐;“松”:松動、松懈,放棄長期的努力;“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
“空”“松”是古稀之年的華羅庚用比喻來告誡自己。“實”是華羅庚幾十年從事數學研究生涯最深的體會和經驗總結。4、華羅庚在古稀之年時說:“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誡說一說
如果在我們教室掛一句華羅庚的名言,你將從這些詩句中推薦出哪一句呢?并說一說你喜歡這一句的理由。說一說如果在我們教室掛一句華羅庚的名言,你將從這首詩強調了人生要埋頭苦干的思想,他認為“天才”是“辛苦”掙來的,“勤奮”能夠彌補先天的智力不足。這首詩鮮明地表達了華羅庚對國土受侵、敵人橫行霸道的滿腔的憤恨,體現了他愛國精神。文中詩歌解讀P31:“神奇妙算古名詞……”P33:“寄旅昆明日……”文中詩歌解讀P31:“神奇妙算古名詞……”P33:“寄旅昆明這首詩極好地表現了華羅庚深入生產第一線的興奮心情,表現了這位科學家把為國為民服務當作樂事的高尚情操。這首詞表達了自己光榮加入共產黨的喜悅心情。幾次申請,未被批準,年近古稀才得批準,固然開心。也可見對黨的耿耿忠心。P37:“破陣子·奉答鄧大姐……”P36:“向在城市里……”這首詩極好地表現了華羅庚深入生產第一線的興奮心情,表現了這位5、華羅庚的人生道路,表現了華羅庚哪些方面的品質?你覺得成為一個科學家要有怎樣的條件?
條件:A.熱愛祖國和人民。B.立志獻身科學事業。C.腳踏實地,埋頭苦干。D.勇于創新。E.善于交流和合作等。
品質:(1)逆境中奮斗的精神。(2)自學成才的模范作用。(3)愛國精神。(4)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用人方法。(5)務實的工作態度。5、華羅庚的人生道路,表現了華羅庚哪些方面的品質?你覺得成為1、以時間為線索傳主的生命歷程完整的華羅庚形象脈絡清晰材料多而不亂2、嵌入多首華羅庚的詩詞使科學家的傳記顯出古樸文雅的風格3、有意識地講述小故事增加文章的活潑度更具可讀性寫作特點傳主的生命歷程脈絡清晰2、嵌入多首華羅庚的詩詞使科學家的傳記
本文在組織材料和語言上與《“布衣總統”孫中山》一文有什么區別?1、組織材料上:本文以時間為順序、通過描述華羅庚的事業史來展示一生的歷程,而《“布衣總統”孫中山》一文則是通過描述孫中山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樸素、淡泊名利等優良品質。2、語言上:本文作者作為科普作家,使得全文語言平實、敘述精確,使用了大量的阿拉伯數字;而《“布衣總統”孫中山》一文的作者作為傳記作家,其行文故事性強,生動有趣。討論總結本文在組織材料和語言上與《“布衣總統”孫中山》一中考復習指導(思想品德)第六單元情系祖國中考考點18融入民族文化中考復習指導(思想品德)第六單元情系祖國考點說明考點梳理要點解讀經典試題考點分析隨堂練習考點說明【考點說明】考點內容課標要求能級要求識記理解運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傳統,增強與世界文明交流、對話的意識。√√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理解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祖國命運緊緊相連,應當勇敢捍衛民族的尊嚴和祖國的利益;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樹立積極繼承、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的責任意識;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培養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
√√
讓世界手拉手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考點說明】考點內容課標要求能【考點梳理】(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文化形成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國家生存的前提條件。文化積淀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這個民族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在與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將會成為具有全球意義的文化資源,為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同時也將在與世界文化的交融中,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展。【考點梳理】(2)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
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就是要積極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實踐中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熱愛祖國,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責任心,源于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要勇敢地捍衛民族的尊嚴和祖國的利益。提高民族文化認同感,需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極、落后成分,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同時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建設和發展更加燦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2)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3)讓世界手拉手
作為21世紀“地球村”的小公民,我們對待各國、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習俗,要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既不要只認可本國本民族的文化習俗,把自己的文化習俗強加于人,也不能對別國別民族的文化習俗一概排斥,一無所知。青少年喜歡追求新奇與時尚的東西,但由于各國國情不同,文化背景有別,所以對于外國的文化與習俗,我們不能不加分析地簡單模仿,全盤照搬。外來文化中存在有毒有害的東西,我們應該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堅決抵制。(3)讓世界手拉手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這是一種信念和內心的動力,一個人沒有精神站立不起來,一個民族沒有精神強大不起來。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依靠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一民族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是激勵和支撐中國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強大精神動力。中華民族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中華民族的奮斗歷程中不斷發揚光大,不斷豐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結合在一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戰勝困難、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精神動力和重要保證。我們要適應時代要求,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讓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代代相傳,永遠發揚光大。(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點解讀】1、文化的重要性?中華文化的特點及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形成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國家生存的前提條件。文化積淀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這個民族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中華文化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用: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在與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將會成為具有全球意義的文化資源,為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同時也將在與世界文化的交融中,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展。【要點解讀】2、如何正確對待外國的文化和習俗?
作為21世紀“地球村”的小公民,我們對待各國、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習俗,要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既不要只認可本國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并把自己的文化習俗強加于人,也不能對別國別民族的文化習俗一概排斥,一無所知。對于外國的文化與習俗,我們不能不加分析地簡單模仿,全盤照搬。另外,中國傳統文化中也存在糟粕一樣,外來文化同樣存在有毒有害的東西。因此,我們應該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堅決抵制。2、如何正確對待外國的文化和習俗?3、如何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就是要積極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實踐中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熱愛祖國,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責任心,源于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各族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能夠產生血濃于水的親情與親和力,使海內外華人相互合作,共同奮進,這是實現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要勇敢地捍衛民族的尊嚴和祖國的利益。提高民族文化認同感,需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3、如何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4、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如何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對待外來文化實行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都是錯誤的,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極、落后成分,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同時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建設和發展更加燦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4、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如何對待中華傳統文化?5、民族精神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民族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是激勵和支撐中國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強大精神動力。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結合在一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戰勝困難、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客觀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5、民族精神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1.【2014·樂山】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俄羅斯風情,還展示了其它國家獨特的文化元素。這種不同文化的交流()
①有利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汲取營養
②有利于不同國家和民族和睦相處
③尊重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傳統和個性
④使各國文化的多樣性受到了沖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014·崇左】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下列格言能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有()
①“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②“禮之用,和為貴”
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C經典試題C1.【2014·樂山】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不僅4.【2014·烏魯木齊】右幅漫畫啟示我們()①發展先進文化,科教文化建設是中心環節②提高國民素質,倡導全民閱讀是唯一途徑③適應社會發展要求,閱讀能助我們獲得知識和技能④確立終身學習觀念,閱讀應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2014淮安】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對青少年學生開展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這是為了()
A.傳承誠實守信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B.培養青少年直面挫折的健康心理
C.發揚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優良傳統
D.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DB“渴”4.【2014·烏魯木齊】右幅漫3.【2014淮安】20
5.【2014·揭陽】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必須繼續扎實推進文化建設,把文化改革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列入各級政府效能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全面發展。”⑴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3分)
說明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大力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努力建設文化強國。(3分)
⑵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青少年應怎樣做?(4分)
①我們青少年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好各科文化知識,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自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不斷豐富民族文化,發展先進文化,使我們的民族文化與時俱進。(2分)②我們還要積極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文化,善于辨別各種消極文化,并自覺加以抵制,文中華民族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努力成為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實踐者。(2分)⑵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青少年應怎樣做?(4分)【考點分析】(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曾居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文化積淀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這個民族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了解中華文化的特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才能為學習和理解后面的知識打下基礎。(2)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這部分內容包括: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具體做法;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禪城民族文化。理解“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時要分清層次,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正確對待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二是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可以結合身邊的事例,如傳統文化中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也有封建迷信的不良習氣;外來文化中有先進的高科技,也有拜金主義等。從正反兩個方面理解對待中外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我們的情感與民族文化、祖國命運緊緊相連。【考點分析】【考點分析】(3)讓世界手拉手。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尤其是開放的今天,各國文化逐漸發展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趨勢。特別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各國、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習俗。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不能不加分析地簡單模仿,全盤照搬;我們應該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堅決抵制有毒有害的東西。可以結合社會生活中的服飾、流行音樂、電影等方面體會外來文化習俗,從而樹立正確的態度。(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撐,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把握民族精神要分為三個層次: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含義、原因、措施)。最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民族精神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近幾年來也是各地中考特別青睞的考點,在考查過程中特別注意與當年的熱點相結合,如:每年評選的感動中國人物、道德模范、最美的人、民族精神月活動等。【考點分析】1.中國人自古就有憂國憂民的情感取向,從屈原為救國救民“上下求索”,到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再如()
①岳飛“精忠報國”②范沖淹“先天下之憂而憂”
③廉頗“負荊請罪”④墨子“志不強者智不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中國式剩宴”、“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旅游”、“中國式跨欄”、“中國式吐痰”……對待這類“中國式”,我們應該()
A.進一步增強公民的文化自信
B.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養
C.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選擇性
D.改造和剔除落后腐朽文化
A隨堂練習
B1.中國人自古就有憂國憂民的情感取向,從屈原為救國救民“上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據此回答3—4題。
3.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可以增強人們的()
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
B.“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奉獻意識
C.愛集體,為集體出力的團隊意識
D.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
4.對于國家設立“烈士紀念日”重要意義的理解,正確的是①緬懷烈士功績,弘揚烈士精神()②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物質力量④傳承中華民族氣節血脈,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AB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6.右邊漫畫反映的道理是()A.尊重文化的多樣性B.各國節日趨向一致C.抵制外來文化入侵D.不同文化走向統一5.如今,“中式英語”正猛烈地沖擊著英語的詞匯庫,據美國“全球語言監督”機構的報告顯示,自1994年以來,英語的詞匯借用漢語數量獨占鰲頭,這段材料反映的文化現象是()
A.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B.弘揚中華文化,抵制外來文化
C.漢語已經成為世界性語言
D.文化的差異性已經消失AA6.右邊漫畫反映的道理是5.如今,“中式英語”正猛烈地沖擊8.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成功申遺有助于①消除各國文化差異()②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③全面抵御外來文化④保護和弘揚珠算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家風”,這一浸潤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詞匯,因央視《新春走基層》節目而重新躍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重視家風教育有利于()
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③在繼承和創新中培育和諧家庭
④消除家庭成員的意見和分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BD8.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7.“家風”,這一浸潤9.第二屆江蘇國際文化藝術周展示了眾多的中外優秀文化作品,讓觀眾享受到了豐富的文化大餐。這有利于()
A.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消除中外文化差異
B.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C.展現中華文化價值,杜絕西方文化影響
D.全面吸收外來文化,實現各國文化融合
10.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偉中國作家莫言,給他的頒獎詞為:他”很好地將魔幻現實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結合在一起“。這說明了()
A.燦爛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B.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最優秀的文化
C.我國文化建設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
D.我們要發展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BA9.第二屆江蘇國際文化藝術周展示了眾多的中外優秀文
11.如今很多國家都掀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漢語熱“源自中國文化散發出的獨特魅力。為了滿足海外學習者的需求,也為了推廣和發展中國文化,我國將陸續在世界各地開辦了100所中外合作孔子學院。這說明()①中國文化已經取代世界各國文化②中國文化的發展不能與外界隔絕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面向世界,具有開放性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正以深厚的東方底蘊、鮮明的民族風格走向世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國際“孔子教育獎”是第一次以中國人的名字在聯合國設立的獎項。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和孔林也早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每年9月28日的全球祭孔,曲阜更是萬人空巷。這一材料反映了()①中國古代創造了輝煌的科學文化成就②世界上只有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優秀的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④加強對外來文化交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BC11.如今很多國家都掀起了學習漢語
13.正月十五元宵節,不少網友都忙著給親朋好友發送短信祝福。有網友在微博中稱:“笑死了,收到了朋友中秋節的祝福短信。”新浪微博搜索官方賬號“微博搜索”也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并搜索發現,把元宵節當中秋節的網友還真不在少數,連一些明星也在微博中“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遭到網友調笑。這說明()①文化習俗的差異會影響人際交往,甚至導致誤解②弘揚傳統文化是公民的義務③全社會要共同行動,提升民族文化的認同感④短信、微博等科技進步反而造成了人們之間民族知識的退化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D13.正月十五元宵節,不少網友都忙著給親
14.日本政府實施“購島”行為,激起了海內外十幾億中國人的強烈義憤。這是因為()①日本政府“購島”是非正義行為②日本政府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③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④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①②④15.近年來,全國各地開展唱“紅歌”誦“紅詩”等系列活動,徐州市一些中小學在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往往舉辦“紅歌”合唱比賽。開展這些“紅色”活動有利于()①傳承中華民族精神②促進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③培養愛國、愛黨的情感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C14.日本政府實施“購島”行為,激起了海16.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意見指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經濟發展實踐和社會治理中。結合材料,談談青少年如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
①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熱心公益,積極承擔社會責任;②自覺履行“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③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④要善于辨別各種消極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覺地加以抵制;⑤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參加精神文明創建活動;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中華傳統美德。16.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17.珠算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活實咸中產生的,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目前的現實是珠算已退出教學舞臺多年,很多孩子甚呈連算盤是什么都未必知道;而外來的iphone、ipad卻愛不釋手。為此,有家長認為:學校教育要徵好"強化傳統文化的繼承、消除外來文化的影響"這篇大文章。17.珠算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活實咸中產生的,以算盤為工具進
請你運用九年級教材的有關知識對該家長的觀點加以評析。
①認為學校教育要強化傳統文化的繼承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生存的前提條件和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斗的不竭動力。②但籠統地說要繼承傳統文化,消除外來文化的影響是片面的。我們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防止和別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極落后成分,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還要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請你運用九年級教材的有關知識對該家長的觀點加以18.【情系祖國】
民族、國家的命運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情感,釣魚臺事件時刻牽動著我們的心,下面是幾個網民發的帖子:愛的旋律:日本一直窺視我們的釣魚臺,多次挑起事端,全民華人十分憤慨。我也是!正義之神:我國政府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非常英明之舉,我挺!!沖動魔獸:作為熱血青年,我們要關停日本在華企業,銷售日本在華商品!⑴網民“愛的旋律”和“正義之神”共同表現出一種①情感,這種情感源于各族人民對②的認同,這是實現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
愛國;民族文化。18.【情系祖國】⑵你同意網民“沖動魔獸”的言行嗎?說說你的理由。
不同意。民族、國家的命運直接影響我們的情感,公民有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沖動魔獸”的言行表達了對日本非法行徑的抗議,但其言行是不道德的、非正義的、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經濟全球化使各國聯系加強,各國的發展離不開合作。關停日本在華企業的做法是錯誤的。愛國需要熱情,但更需要理性,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內行使,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所以公民應樹立法治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做到理性愛國。⑵你同意網民“沖動魔獸”的言行嗎?說說你的理由。19.【感悟文化】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規劃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分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大學等學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即開展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開展以仁愛共濟、立己這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開展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教育部要求,在各學段的教學要點和教學任務中力求做到三個“全覆蓋”:一是學科課程全覆蓋,將教育內容體現到德育、語文、歷史、體育、藝術等主要課程中去;二是教學環節全覆蓋,包括課堂教學、課堂外教學、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蓋,從小學一直到大學,整體貫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19.【感悟文化】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⑴黨和政府為什么如此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
①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②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③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④中華文化不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⑴黨和政府為什么如此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
⑵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①學習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②保護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③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④結合時代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其它答案與教材內容相符,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⑵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華羅庚華羅庚顧邁南,新華社女記者,是科技新聞工作者,也是科普作家。著有大量科學家傳記作品如:《中國當代科學家的奮斗路》《華羅庚傳》《丁肇中:故國情深》《李政道》等作者簡介作者簡介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蘇省金壇縣一個貧苦家庭,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華羅庚簡介華羅庚華羅庚簡介《論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計問題》(1936—1937)《堆壘素數論》(手稿)(1941)《多復變函數論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1957)《堆壘素數論》中文版(1953)《數論導引》(1957)《典型群》與萬哲先合著(1963)《優選平話》、《統籌法平話》(1958后)華羅庚的論著華羅庚的論著華羅庚華羅庚華羅庚教學講解課件署()名蘇家駒(
)扉()頁勤能補拙()怠()慢吳筱()元一拐一瘸()憐憫()停滯()蜚()聲金甌()鹯()追溯()商榷()置若罔()聞出類拔萃()1、正字音:整體感知shǔjūfēizhuōdàixiǎoquémǐnzhìfēiōuzhānsùqùewǎngcuì認真記哦!署()名蘇家駒()1、正字音:2、釋詞義:扉頁:書刊封面之內印著書名、作者等項的一頁。勤能補拙:勤奮能夠彌補笨拙的不足。怠慢:冷淡。蜚聲:揚名。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適宜長期居住的地方。備至:完全,到了極點。古稀之年:指人七十歲。源于杜甫詩:“人生七十古來稀。”認真記哦!2、釋詞義:扉頁:書刊封面之內印著書名、作者等項的一頁。認真商榷:商討。如獲至寶:好像得到了最珍貴的寶物。置若罔聞:放在一邊不管,好象沒聽見一樣。指不予理睬。出類拔萃: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慘淡經營:慘淡,原指下筆之前,極力構思,后多形容苦心規劃或苦心經營。從實以終:
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直到最后。認真記哦!商榷:商討。認真記哦!時間主要事件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蘇省金壇縣發表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的理由》進入清華大學(4年)1937年夏天1941年從美國動身回國1957年開始把優選發應用于工農業生產1930年1932年秋由英國留學回國完成第一部著作《堆壘素數論》手稿1950年2月出版60萬字的《數論導引》1958年以后3、練習時間主要事件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蘇省金壇縣發表論文《蘇家華羅庚生平故事概略:
以“出名”為開始倒敘避免平鋪直敘和波瀾不興設置懸念,引出下文引文:“伯樂識馬”出生華羅庚生平故事概略:
以“出名”為開始倒敘避免平鋪直敘和波瀾
文章用了三個小標題來概述華羅庚的一生,這三個小標題有什么好處?1、突出華羅庚一生學習研究的主要事件。2、遵循了時間順序。3、很好地統領了所轄部分的內容。一目了然綱舉目張文章用了三個小標題來概述華羅庚的一生,這三個小標1、“物不知其數”算題數學才能初露端倪2、“羅呆子”的綽號癡迷數學、艱苦自學3、可怕的傷寒癥生命的抉擇,令人感慨艱苦自學的青年時代數學才能初露端倪2、“羅呆子”的綽號癡迷數學、艱苦自學3、可研究數學論得出華氏定理清華大學四年:助理員助教教授劍橋大學兩年:學術研究成果豐碩西南聯大七年:堆壘數數論訪美四年:研究范圍擴大研究數學論得出華氏定理清華大學四年:助理員助教教授劍橋大學兩致力于中國的數學研究和教育事業1、致力于數學研究。(中國成立,回國任教,放棄優裕生活,愛國之情盡顯)2、致力于教育事業(發現和扶持年輕學者,學術嚴謹(如:王元、陳景潤))3、致力于數學的實際運用(從理論到運用,常思常新)致力于中國的數學研究和教育事業1、致力于數學研究。(中國成立4、華羅庚在古稀之年時說:“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誡之以空,誡之以松。我愿一輩子從實以終。”根據課文所提供的材料,談談你對“空”、“松”、“實”的理解。“空”:缺少堅實的基礎和實踐;“松”:松動、松懈,放棄長期的努力;“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
“空”“松”是古稀之年的華羅庚用比喻來告誡自己。“實”是華羅庚幾十年從事數學研究生涯最深的體會和經驗總結。4、華羅庚在古稀之年時說:“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誡說一說
如果在我們教室掛一句華羅庚的名言,你將從這些詩句中推薦出哪一句呢?并說一說你喜歡這一句的理由。說一說如果在我們教室掛一句華羅庚的名言,你將從這首詩強調了人生要埋頭苦干的思想,他認為“天才”是“辛苦”掙來的,“勤奮”能夠彌補先天的智力不足。這首詩鮮明地表達了華羅庚對國土受侵、敵人橫行霸道的滿腔的憤恨,體現了他愛國精神。文中詩歌解讀P31:“神奇妙算古名詞……”P33:“寄旅昆明日……”文中詩歌解讀P31:“神奇妙算古名詞……”P33:“寄旅昆明這首詩極好地表現了華羅庚深入生產第一線的興奮心情,表現了這位科學家把為國為民服務當作樂事的高尚情操。這首詞表達了自己光榮加入共產黨的喜悅心情。幾次申請,未被批準,年近古稀才得批準,固然開心。也可見對黨的耿耿忠心。P37:“破陣子·奉答鄧大姐……”P36:“向在城市里……”這首詩極好地表現了華羅庚深入生產第一線的興奮心情,表現了這位5、華羅庚的人生道路,表現了華羅庚哪些方面的品質?你覺得成為一個科學家要有怎樣的條件?
條件:A.熱愛祖國和人民。B.立志獻身科學事業。C.腳踏實地,埋頭苦干。D.勇于創新。E.善于交流和合作等。
品質:(1)逆境中奮斗的精神。(2)自學成才的模范作用。(3)愛國精神。(4)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用人方法。(5)務實的工作態度。5、華羅庚的人生道路,表現了華羅庚哪些方面的品質?你覺得成為1、以時間為線索傳主的生命歷程完整的華羅庚形象脈絡清晰材料多而不亂2、嵌入多首華羅庚的詩詞使科學家的傳記顯出古樸文雅的風格3、有意識地講述小故事增加文章的活潑度更具可讀性寫作特點傳主的生命歷程脈絡清晰2、嵌入多首華羅庚的詩詞使科學家的傳記
本文在組織材料和語言上與《“布衣總統”孫中山》一文有什么區別?1、組織材料上:本文以時間為順序、通過描述華羅庚的事業史來展示一生的歷程,而《“布衣總統”孫中山》一文則是通過描述孫中山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樸素、淡泊名利等優良品質。2、語言上:本文作者作為科普作家,使得全文語言平實、敘述精確,使用了大量的阿拉伯數字;而《“布衣總統”孫中山》一文的作者作為傳記作家,其行文故事性強,生動有趣。討論總結本文在組織材料和語言上與《“布衣總統”孫中山》一中考復習指導(思想品德)第六單元情系祖國中考考點18融入民族文化中考復習指導(思想品德)第六單元情系祖國考點說明考點梳理要點解讀經典試題考點分析隨堂練習考點說明【考點說明】考點內容課標要求能級要求識記理解運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傳統,增強與世界文明交流、對話的意識。√√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理解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祖國命運緊緊相連,應當勇敢捍衛民族的尊嚴和祖國的利益;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樹立積極繼承、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的責任意識;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培養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
√√
讓世界手拉手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考點說明】考點內容課標要求能【考點梳理】(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文化形成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國家生存的前提條件。文化積淀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這個民族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在與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將會成為具有全球意義的文化資源,為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同時也將在與世界文化的交融中,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展。【考點梳理】(2)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
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就是要積極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實踐中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熱愛祖國,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責任心,源于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要勇敢地捍衛民族的尊嚴和祖國的利益。提高民族文化認同感,需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極、落后成分,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同時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建設和發展更加燦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2)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3)讓世界手拉手
作為21世紀“地球村”的小公民,我們對待各國、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習俗,要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既不要只認可本國本民族的文化習俗,把自己的文化習俗強加于人,也不能對別國別民族的文化習俗一概排斥,一無所知。青少年喜歡追求新奇與時尚的東西,但由于各國國情不同,文化背景有別,所以對于外國的文化與習俗,我們不能不加分析地簡單模仿,全盤照搬。外來文化中存在有毒有害的東西,我們應該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堅決抵制。(3)讓世界手拉手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這是一種信念和內心的動力,一個人沒有精神站立不起來,一個民族沒有精神強大不起來。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依靠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一民族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是激勵和支撐中國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強大精神動力。中華民族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中華民族的奮斗歷程中不斷發揚光大,不斷豐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結合在一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戰勝困難、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精神動力和重要保證。我們要適應時代要求,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讓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代代相傳,永遠發揚光大。(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點解讀】1、文化的重要性?中華文化的特點及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形成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國家生存的前提條件。文化積淀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這個民族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中華文化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用: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在與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將會成為具有全球意義的文化資源,為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同時也將在與世界文化的交融中,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展。【要點解讀】2、如何正確對待外國的文化和習俗?
作為21世紀“地球村”的小公民,我們對待各國、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習俗,要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既不要只認可本國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并把自己的文化習俗強加于人,也不能對別國別民族的文化習俗一概排斥,一無所知。對于外國的文化與習俗,我們不能不加分析地簡單模仿,全盤照搬。另外,中國傳統文化中也存在糟粕一樣,外來文化同樣存在有毒有害的東西。因此,我們應該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堅決抵制。2、如何正確對待外國的文化和習俗?3、如何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就是要積極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實踐中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熱愛祖國,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責任心,源于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各族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能夠產生血濃于水的親情與親和力,使海內外華人相互合作,共同奮進,這是實現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要勇敢地捍衛民族的尊嚴和祖國的利益。提高民族文化認同感,需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3、如何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4、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如何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對待外來文化實行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都是錯誤的,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極、落后成分,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同時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建設和發展更加燦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4、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如何對待中華傳統文化?5、民族精神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民族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是激勵和支撐中國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強大精神動力。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結合在一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戰勝困難、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客觀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5、民族精神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1.【2014·樂山】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俄羅斯風情,還展示了其它國家獨特的文化元素。這種不同文化的交流()
①有利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汲取營養
②有利于不同國家和民族和睦相處
③尊重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傳統和個性
④使各國文化的多樣性受到了沖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014·崇左】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下列格言能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有()
①“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②“禮之用,和為貴”
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C經典試題C1.【2014·樂山】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不僅4.【2014·烏魯木齊】右幅漫畫啟示我們()①發展先進文化,科教文化建設是中心環節②提高國民素質,倡導全民閱讀是唯一途徑③適應社會發展要求,閱讀能助我們獲得知識和技能④確立終身學習觀念,閱讀應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2014淮安】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對青少年學生開展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這是為了()
A.傳承誠實守信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B.培養青少年直面挫折的健康心理
C.發揚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優良傳統
D.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DB“渴”4.【2014·烏魯木齊】右幅漫3.【2014淮安】20
5.【2014·揭陽】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必須繼續扎實推進文化建設,把文化改革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列入各級政府效能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全面發展。”⑴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3分)
說明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大力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努力建設文化強國。(3分)
⑵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青少年應怎樣做?(4分)
①我們青少年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好各科文化知識,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自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不斷豐富民族文化,發展先進文化,使我們的民族文化與時俱進。(2分)②我們還要積極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文化,善于辨別各種消極文化,并自覺加以抵制,文中華民族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努力成為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實踐者。(2分)⑵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青少年應怎樣做?(4分)【考點分析】(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曾居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文化積淀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這個民族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了解中華文化的特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才能為學習和理解后面的知識打下基礎。(2)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這部分內容包括: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具體做法;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禪城民族文化。理解“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時要分清層次,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正確對待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二是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可以結合身邊的事例,如傳統文化中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也有封建迷信的不良習氣;外來文化中有先進的高科技,也有拜金主義等。從正反兩個方面理解對待中外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我們的情感與民族文化、祖國命運緊緊相連。【考點分析】【考點分析】(3)讓世界手拉手。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尤其是開放的今天,各國文化逐漸發展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趨勢。特別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各國、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習俗。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不能不加分析地簡單模仿,全盤照搬;我們應該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堅決抵制有毒有害的東西。可以結合社會生活中的服飾、流行音樂、電影等方面體會外來文化習俗,從而樹立正確的態度。(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撐,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把握民族精神要分為三個層次: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含義、原因、措施)。最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民族精神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近幾年來也是各地中考特別青睞的考點,在考查過程中特別注意與當年的熱點相結合,如:每年評選的感動中國人物、道德模范、最美的人、民族精神月活動等。【考點分析】1.中國人自古就有憂國憂民的情感取向,從屈原為救國救民“上下求索”,到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再如()
①岳飛“精忠報國”②范沖淹“先天下之憂而憂”
③廉頗“負荊請罪”④墨子“志不強者智不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中國式剩宴”、“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旅游”、“中國式跨欄”、“中國式吐痰”……對待這類“中國式”,我們應該()
A.進一步增強公民的文化自信
B.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養
C.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選擇性
D.改造和剔除落后腐朽文化
A隨堂練習
B1.中國人自古就有憂國憂民的情感取向,從屈原為救國救民“上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據此回答3—4題。
3.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可以增強人們的()
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
B.“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奉獻意識
C.愛集體,為集體出力的團隊意識
D.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
4.對于國家設立“烈士紀念日”重要意義的理解,正確的是①緬懷烈士功績,弘揚烈士精神()②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物質力量④傳承中華民族氣節血脈,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AB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6.右邊漫畫反映的道理是()A.尊重文化的多樣性B.各國節日趨向一致C.抵制外來文化入侵D.不同文化走向統一5.如今,“中式英語”正猛烈地沖擊著英語的詞匯庫,據美國“全球語言監督”機構的報告顯示,自1994年以來,英語的詞匯借用漢語數量獨占鰲頭,這段材料反映的文化現象是()
A.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B.弘揚中華文化,抵制外來文化
C.漢語已經成為世界性語言
D.文化的差異性已經消失AA6.右邊漫畫反映的道理是5.如今,“中式英語”正猛烈地沖擊8.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成功申遺有助于①消除各國文化差異()②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③全面抵御外來文化④保護和弘揚珠算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家風”,這一浸潤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詞匯,因央視《新春走基層》節目而重新躍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重視家風教育有利于()
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③在繼承和創新中培育和諧家庭
④消除家庭成員的意見和分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BD8.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7.“家風”,這一浸潤9.第二屆江蘇國際文化藝術周展示了眾多的中外優秀文化作品,讓觀眾享受到了豐富的文化大餐。這有利于()
A.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消除中外文化差異
B.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C.展現中華文化價值,杜絕西方文化影響
D.全面吸收外來文化,實現各國文化融合
10.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偉中國作家莫言,給他的頒獎詞為:他”很好地將魔幻現實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結合在一起“。這說明了()
A.燦爛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B.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最優秀的文化
C.我國文化建設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
D.我們要發展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BA9.第二屆江蘇國際文化藝術周展示了眾多的中外優秀文
11.如今很多國家都掀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漢語熱“源自中國文化散發出的獨特魅力。為了滿足海外學習者的需求,也為了推廣和發展中國文化,我國將陸續在世界各地開辦了100所中外合作孔子學院。這說明()①中國文化已經取代世界各國文化②中國文化的發展不能與外界隔絕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面向世界,具有開放性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正以深厚的東方底蘊、鮮明的民族風格走向世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國際“孔子教育獎”是第一次以中國人的名字在聯合國設立的獎項。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和孔林也早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每年9月28日的全球祭孔,曲阜更是萬人空巷。這一材料反映了()①中國古代創造了輝煌的科學文化成就②世界上只有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優秀的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④加強對外來文化交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BC11.如今很多國家都掀起了學習漢語
13.正月十五元宵節,不少網友都忙著給親朋好友發送短信祝福。有網友在微博中稱:“笑死了,收到了朋友中秋節的祝福短信。”新浪微博搜索官方賬號“微博搜索”也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并搜索發現,把元宵節當中秋節的網友還真不在少數,連一些明星也在微博中“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遭到網友調笑。這說明()①文化習俗的差異會影響人際交往,甚至導致誤解②弘揚傳統文化是公民的義務③全社會要共同行動,提升民族文化的認同感④短信、微博等科技進步反而造成了人們之間民族知識的退化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24477:2025 EN Vacuum technology - Vacuum gauges - Specifications,calibration and measurement uncertainties for spinning rotor gauges
- 幼兒法制安全教育課件
- 2關于開展2025年承諾既換證自查工作的方案
-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2025屆高三第九次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楊浦區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5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延津縣2024-2025學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
- 福州軟件職業技術學院《阿拉伯各國概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省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4月暑期摸底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北京化工大學《醫學檢驗前沿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大姚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命題預測及題型示例數學試題含解析
- 廢蓄電池回收管理制度
- 重癥醫學科專科理論考試試題
- 世界投資報告2024 (概述)- 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
- 2024年三級直播銷售員(高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回歸以人為本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美術人教版 (2019) 選擇性必修4 設計
- 0-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甘肅財貿職業學院
- DL∕T 5344-2018 電力光纖通信工程驗收規范
- 洗煤廠洗煤技術人員題庫
- 開展志愿服務培養奉獻精神三篇
- 202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試題
- 【公司招聘與選拔中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建議探析25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