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養殖技術】黃鱔小池密養關鍵技術_第1頁
【農業養殖技術】黃鱔小池密養關鍵技術_第2頁
【農業養殖技術】黃鱔小池密養關鍵技術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養殖技術】黃鱔小池密養關鍵技術

由于黃鱔系偏肉食性魚類,在飼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具有互相殘食(大吃小)的習性。因此,要進行黃鱔高密度集約化養殖,則有必要采用單個面積在30平方米以下的水泥池、土池、網箱將黃鱔進行大小分級飼養(簡稱:小池密養)。我們多年的實踐證明,采用小池密養的方式養殖黃鱔具有管理方便、成活率高、生長快、占地少、單位面積效益非常顯著等諸多優點,現將其關鍵技術介紹于后。一、小池的設計及修建目前黃鱔養殖普遍采用的養殖方式有網箱、水泥池、土池三種方式,具體采用哪一種養殖方式可根據當地及養殖者自身的具體條件而定:有魚塘、水庫的,可利用其開展黃鱔的網箱養殖;有蓄水條件較好的稻田,可將其稍加改建成土池飼養黃鱔;采用旱地或蓄水條件不是很好的稻田飼養黃鱔的,則有必要修建水泥池。1、網箱的設置養殖黃鱔的網箱一般采用經久耐用的聚乙烯網布(也稱“篩娟布”、“籮底布”)制作,一般每平方米成本6-10元,可使用3年左右。網箱的形狀以長方形為好,底面積6-30平方米均可,深度1-1.5米,采用尼龍線縫合牢實即可。采用水深1.5米以下的池塘設置網箱的,可采用直接向池底打樁的方式來固定網箱;采用深水池塘或水庫設置網箱的,可利用廢油桶、輪胎等設置浮式網箱。2、土池的建造土池的建造實際上就是將稻田通過堆砌泥埂將其改建成寬度為3米,長度不超過10米的小土池。一般改建1畝稻田只需投入3000元左右,是目前最為經濟的一種養鱔方式。要求每個池的蓄水深度能夠在50厘米以上,每兩排池之間設一排水溝,以便需要時能分別排干單個小池的池水。每個土池的四周用聚乙烯網布防逃:使用寬度1米以上的聚乙烯網布,將其埋20-30厘米到泥土下,接口用尼龍線縫合好,池口用竹桿支撐,使四周的網壁直立,防止黃鱔躥逃。3、水泥池的修建水泥池建造的一次性投入較大,一般每平方米30-50元,但使用周期長(一般可達20年以上),且管理更方便、節水性能好,也是目前養鱔戶樂于采用的一種方式。水泥池的大小一般10-30平方米均可,池深60-80厘米,池口鋪探頭磚(做反弦子),四角做成弧形,以防黃鱔逃逸。池底用混凝土打底,使池底略向出水口一邊傾斜。在池底較低的一邊設立排溢水管:取兩個直徑為5厘米以上的塑料水管彎頭,用一段長度大于池壁厚度的水管相連,將其埋入出水口的位置,使其一個彎頭在池內,一個彎頭在池外。池內彎頭口與池底最低處持平,池外的彎頭插上一根與其大小相適應的水管,水管的長度視池水需要的深度而定,一般為30-40厘米。在池內的彎頭口反扣上一個孔眼較小的小塑料筐并壓上1-2塊磚,以防黃鱔鉆入排溢水管而逃跑。每兩排水泥池之間應設立相應的排水溝,每條溝的最低處設置攔網,以防黃鱔萬一逃出鱔池而逃跑。二、新建鱔池(箱)的處理及水草的鋪設消毒1、水泥池的脫堿處理新建的水泥池應將其注滿水浸泡7天以上,然后用刷子刷洗池壁和池底,以防水泥的浮灰對黃鱔產生為害。若需急用,可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醋酸等酸液,以縮短浸泡時間。2、網布的浸泡軟化新設的網箱應提前安放入水,讓其表面著生一些藻類植物而變得光滑,以免擦傷鱔體。采用網布防逃的土池也應將池水加到最深進行浸泡。3、水草的鋪設水泥池在浸洗完成后,應排干池水重新注入新水,即可在池內鋪設水草。土池則可直接鋪設水草。水泥池和土池水草的鋪設方法為:選用新鮮的水浮蓮(學名“鳳眼蓮”,也稱“水葫蘆”),若有死掉的老苗應去掉,以免入池后腐爛污染池水。將選好的水草緊密地鋪入池內(不留空隙),四周用竹桿擋住,使離池壁40厘米內沒有水草,以防水草著生于池邊而給黃鱔的逃跑帶來方便。網箱內可鋪設水花生(又稱“革命草”、“過江藤”等)或水浮蓮均可。若水草生長不夠茂盛,可先潑灑一些腐熟的人畜糞水進行培養。4、鱔池及水草的消毒水草鋪設完成后應使用藥物對鱔池和水草進行消毒及殺蟲處理。方法是:每立方米水取“鱔寶2號”2毫升或生石灰30克,兌水全池潑灑(生石灰取澄清液潑灑),包括水草上都要潑灑到。兌水量盡量大一點,以防燒傷水草。同時每立方米池水用“鱔寶1號”或晶體敵百蟲5克兌水潑灑,以殺死水中及水草的寄生蟲。完成消毒殺蟲工作兩天后,便可投鱔入池了。三、鱔種的選擇及投放黃鱔的苗種來源分自繁自養和收購野生黃鱔養殖兩種方式。這里著重對收購野生黃鱔用于養殖作一介紹。收購野生黃鱔用于人工養殖是目前絕大多數養鱔戶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一般4-9月收購養殖,冬季或春節前后捕起上市,可增重1-5倍(視收購養殖時間的長短)。一般夏季收購價在20元/公斤以下,冬季出售價在40元/公斤以上,養殖效益非常可觀。一般用于養殖的黃鱔來源有:籠捕、電捕、手捕等;對于釣捕、夾捕的黃鱔則應視損傷程度酌情選用;藥捕的黃鱔堅決不能用。收購黃鱔的方式一般以自捕自養、從熟悉的捕鱔者手上定購、從鄉鎮市場收購均可,對已經長時間高密度存放及大型農貿市場的黃鱔不能用于養殖。在鄉鎮市場收購時,應查看黃鱔是否有腮部發紅或發黑(明顯充血或充血變黑)、肛門紅腫外翻、外傷明顯等現象,若一戶的黃鱔有這些現象則不要收購;初次收購若不太會識別,可多看幾條黃鱔,將其腮部顏色及肛門進行對比即不難看出。收購來用于養殖的黃鱔以條重30-80克為佳,太大成本高且其長到300克后生長緩慢,太小比較脆弱,經捕捉損傷后死亡率較高。收購來的黃鱔應立即加入不低于鱔體重4倍的池塘水及水草,立即運會投放。鱔種的投放密度視準備飼養時間的長短酌情增減,一般每平方米1-3公斤。投鱔入池的當天晚上即應投喂,采用切碎的蚯蚓、豬肝、河蚌肉、魚肉等(有蠅蛆的也可采用經燙死的鮮蛆),同時按鮮料重1公斤加入下列藥物:電解多維10克、鱔寶新4號3克、鱔寶5號5克,采用專用粘合劑或少量的小麥面粉將藥物粘附于飼料上,投料量為黃鱔體重的0.5%,可將料直接投放到水草上,水泥池也可將飼料直接投放到池內無水草處,應盡量多設投料點。第二天早上每立方米池水用鱔寶新5號5克/1立方米水兌水全池(箱)潑灑。以上用藥方法應連續進行3天。四、黃鱔的馴食及日常管理1、黃鱔的馴食黃鱔入池后,我們應經常觀查黃鱔的吃食情況,對吃食情況好的池(箱)應逐步增加投喂量,當采食量達到黃鱔體重的2%(鮮料重)以上時,應在飼料中逐步加入配合飼料(鯉魚料、江團料、鰻魚料等),添加量逐漸增加,直至其投料量為黃鱔體重的5-10%(濕料重)。若有剩料應于每天早上將其撈出。2、剛入池黃鱔的管理正常的黃鱔應是在水草中活動自如,不會長時間爬到草上。若發現上草黃鱔及在水中翻滾等其它異常表現的黃鱔應及時揀出。3、降溫管理對于池養黃鱔,在高溫季節應在池上搭設遮陽網,一方面降低水溫,同時也降低光照的強度,高溫天氣應將池水加深到40厘米以上,盡量將池水溫度控制在32℃以下。五、黃鱔的起捕對于水泥池和網箱,起捕黃鱔非常方便,去草后直接捕捉即可。對于土池,則應采用堆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