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樓綜合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商住樓綜合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商住樓綜合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商住樓綜合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商住樓綜合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北亞財富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PAGE40××公司目錄TOC\o"1-3"\h\z\u30112第一章概述 4283411.1項目名稱及承辦單位 49931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及法定代表人 4297551.3建設地點 4193931.4建設規模與內容 5253111.5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5278771.6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5100781.7編制原則 5231091.8報告研究內容 65837第二章項目建設必要性 7115032.1項目建設有利條件 7258622.2項目建設意義 7274882.2.1關于城市發展的意義 7302272.2.2關于社會綜合效益的意義 810822第三章建設條件與項目選址 9252733.1項目區自然與社會環境 911313.1.1區位概況 981043.1.2自然條件 9267893.1.3社會經濟 12108753.2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219873.2.1建設地址 12235483.2.2建設條件 1224015第四章住宅市場研究 14217104.1住宅開發模式分析與比較 14211464.2房地產市場分析 14267054.2.1需求分析 1450034.2.2供給分析 15163004.2.3房地產價格走勢分析 1564084.3總體發展模式 16322934.4戶型規劃與配比 1671494.4.1目標客戶定位 16146334.4.2價格策略 179195第五章工程方案設計 18270635.1平面布置 18240135.1.1規劃設計理念 18271505.1.2總平面布置 1884335.1.3交通組織 18270785.1.4環境設計 1814005.2建設規模與內容 19214435.2.1建設規模 19145795.2.2建設內容 19155165.3公用工程 20280685.3.1電氣技術 20259705.3.2電氣控制 20247095.3.3照明 21323315.3.4防雷與接地 2152905.3.5供熱 21277535.3.6供水 2158355.3.7煤氣 21154155.3.8道路 21291675.3.9通訊 2225536第六章環境影響與保護評價 2316786.1環境影響評價 23250446.1.1生態環境影響 23162916.1.2聲環境影響 23264286.1.3水環境影響 23157586.1.4空氣環境影響 24252656.2環境保護評價 2432476.2.1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24198286.2.2聲環境保護措施 25281866.2.3空氣污染防治措施 25178466.2.4水污染防治措施 2610984第七章節能節水 27115707.1節能 27283837.1.1原則與要求 27301227.1.2主要措施 27198497.2節水 28210207.2.1原則與要求 28279027.2.2主要措施 2831479第八章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 29276168.1編制依據 29257488.2主要安全防范措施 291121第九章項目實施進度與招投標 326909.1項目實施的管理 32154319.1.1組織機構 32186529.1.2管理措施 32128789.2實施進度安排 3422230第十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352338210.1投資估算依據 353110210.2投資估算 352207610.3資金籌措 3711216第十一章經濟效益 382952711.1銷售收入 382481111.2稅收 381354211.3毛利潤 3826433第十二章結論與建議 3930714附件 4030306附件:東北亞財富中心規劃總平面圖 40

第一章概述1.1項目名稱及承辦單位項目名稱:東北亞財富中心項目項目建設單位:項目性質:新建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及法定代表人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工程咨詢資格等級:工程咨詢資格發證機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程咨詢資格證書編號:上級主管單位:電話:1.3建設地點本工程位于七臺河市桃山區原山湖賓館及附屬建筑用地內,東臨山湖路,西鄰七臺河市黨政辦公中心,北鄰建行住房支行,南鄰大商集團商場。1.4建設規模與內容本工程總用地面積137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1490.5平方米。規劃為商服及住宅建筑,其中住宅建筑面積54113平方米,商服建筑面積51585平方米,地下停車場建筑面積25792.5平方米。1.5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工程建設總投資36160萬元,資金來源為通過自有資金、商品房預售及銀行貸款等辦法籌集。1.6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1.國家相關法律和政策2.《七臺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3.《七臺河市城市總體規劃》(修2010-2030)4.七臺河市氣象局、地震局提供的近年的有關基礎資料5.七臺河市環保局針對環保的法規及規定6.七臺河市地形圖及工程地質資料7.房地產開發機構發布的工程建設方面的標準、規范、定額1.7編制原則貫徹節能方針,從當地能源的條件出發,開發利用好現有的土地面積,力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貫徹近期與遠期相結合,以近期為主兼顧遠期的原則,適當考慮留有發展的余地;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在保證設計、施工質量和先進工藝生產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土地,節約資金,力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設計中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的環境保護法規,勞動安全職業衛生,消防和抗震等有關政策、標準和規范,施工中做到清潔生產、安全生產、文明生產;注意環保、消防、安全與衛生,做到設計、施工投產、使用“三同時”;堅持“綠色、環保、健康”這一世紀主題潮流。1.8報告研究內容本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圍是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標準額定以及建設單位對本項目的設想,對項目的背景及必要性進行分析;建設場址及建設條件的考察;項目建設規模及建設方案進行論證;項目周圍環境及周圍環境對項目的影響分析;項目實施方案計劃及進度進行安排;投資估算、資金來源及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綜合論證。

第二章項目建設必要性2.1項目建設有利條件本項目為商住綜合項目,定位為“主題商業+多層住宅”的發展模式。項目主要特點:1、地塊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各項市政設施及配套設施完善,隨著城市的發展,本項目地塊及其項目將逐步增值。2、項目地塊臨街面較長,適合于商業地產項目的開發。3、土地規劃為商住用地,土地年限較長,可形成獨特賣點。4、地塊無明顯高低落差,地形規則,有利于項目開發。5、項目位于市中心地帶,人流量大,商業價值較高。6、項目成功開發后對附近商圈的形成有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將大幅度提升周邊物業價值。7、項目的發展,將成為近兩年七臺河市房地產的熱點項目,因本項目地域特點及主題行業的特殊性,勢必在七臺河營造空前的銷售推廣氣氛,以商鋪推廣銷售為核心,進行主題行業概念和投資概念的傳播。2.2項目建設意義2.2.1關于城市發展的意義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七臺河市桃山區的商業格局已經初現雛形,形成了以大商購物廣場和七彩城步行街為核心商圈向周邊輻射的商業格局。大商購物廣場地處大同路和山湖路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是進出七臺河市桃山區的必經之地。此商圈的成型與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基礎,緊鄰市政府黨政機關辦公樓,學校、醫院、居民區分散于四周,形成了強大的商業發展資源。東北亞財富中心項目的建成,更樹立了七臺河市新興的現代化商業中心形象,增強了此區域在全市商圈中的競爭力。2.2.2關于社會綜合效益的意義本項目的落成,將進一步美化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形象,解決附近經營環境較差和交通消防隱患的問題,真正成為七臺河市行業整合、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地標性”物業,并為社會提供了眾多的就業機會,也將極大的影響和帶動周邊街區的商業發展,推動和促進此商圈的形成,帶動城市發展。

第三章建設條件與項目選址3.1項目區自然與社會環境3.1.1區位概況七臺河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佳木斯南部,倭肯河中上游。位于東經130°~131°44′,北緯45°16′~46°37′之間,東與密山、寶清縣接壤,西與依蘭縣相連,南與林口縣、雞東縣交界,北與樺南縣為鄰。行政區劃面積6221平方公里(含農墾森工系統)。七臺河市是一座新興的以煤炭產業為主導的綜合性工業城市。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商貿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全市轄三個區、一個縣。3.1.2自然條件七臺河市東西直徑130公里,南北直徑84公里。從東部起到南、西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西北部平原。境內有二十七座高的山嶺,均屬完達山系余脈,最高山峰勃利縣通天二林場李牧營溝的界山,海拔1008米,平原和丘陵地區平均高度都在海拔235米左右。土壤主要有暗棕壤、白漿土、黑土、草甸土、沼澤土、泥炭土、水稻土等7個土類、16個亞類、30個土種。以暗棕壤、黑土為主。境內有倭肯河、撓力河兩大水系,大小河流24條,水資源總量11.7億立方米。市內共有大中小型水庫19座,其中桃山、吉興河、互助3座水庫是省重點水庫。七臺河屬于“長白山植物亞區”,植物種類近千種。全市林地面積32.6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8.2%,主要生長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有柞、樺、椴、松、楊等20多個樹種。煤炭資源富集,煤種齊全,有主焦煤、氣煤等10多個品種,煉焦煤占總儲量的82%。煤質優良,具有特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灰熔點、高硅含量等特點,素有“工業精粉”之美譽,是國家保護性開采的三個稀有煤田之一。石墨、大理石、黃金、膨潤土等30余種礦產資源探明儲量可觀,品位較高,開采開發潛力巨大。七臺河市地處中緯地帶,氣候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寒暑明顯,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短,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春季干旱少雨:一般3月末至4月初開始解凍,氣溫穩定通過0℃。(表土化凍3厘米)降水少,而蒸發量大,歷年平均降水量為32毫米,占全年降水總量的1.5%。而蒸發量為424毫米,占全年蒸發量的4%,加之春風大,構成了“十春九旱”的氣候特點,常有“春雨貴如油”之說,如不搶栽早播,易造成炕種、芽干,達不到一次播種保全苗的目的。終霜日一般在5月4日至23日。夏季高溫多雨:氣溫穩定通過10℃,約在5月9日為夏季開始。其間平均氣溫19.2—20.0℃,其中7月為最熱的月份,平均氣溫21—23℃,極端最高氣溫38.3℃。降水頻繁,一般降水量319—327mm,占全年降水量的50.8%—60%。洪澇災害多出現在7-8月內。夏季高溫多雨對糧菜生產極為有利。秋季秋高氣爽:在10℃終日后一天為秋季,始日在9月26日。此時暖空氣逐漸減弱,受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常常是“一場秋雨一場涼、三場白露一場霜”。9-10月間多在大陸變性高壓控制下,雨量少,空氣干燥,碧空無云,秋高氣爽,降水量一般為115-118mm,占全年降水量的21%-22%。個別年份冷空氣活動頻繁,造成秋雨連綿,出現“埋汰秋”。初霜日一般在9月18日至26日。往往是秋澇伴隨早霜而導致糧食貪青晚熟減產。冬季寒冷少雪:由于受西伯利亞強冷高壓控制,一般降水16-18mm。平均氣溫-15.2℃--17.0℃。一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17.5℃--19℃。歷年極端最低氣溫-39.2℃,歷年平均最大凍層深度170-200cm。氣溫:氣溫隨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依地形、地貌不同而有差異。七臺河地區年平均氣溫2.4-3.9℃。東部低山區比西部丘陵漫崗氣溫低。年≥10℃的活動積溫平均2408.9℃,東部地區≥10℃的有效活動積溫平均1180.9℃。降水:因受季風和地形的影響,季節降水很不平衡。從地理分布上看,東部低山區比西部丘陵漫崗區偏多。年降水量525-545mm,降水集中在7-9月份,降水量為全年降水量的50%-57%。日照:歷年平均日照時2467-2568小時,西部偏高,東西日照差為101小時,作物生育期日照時數1717小時,占全年日照總數的45.6%。全年太陽總輻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每畝8億千卡,作物生育期每畝5.4億千卡,占全年輻射量的67%。風向與風速:春、夏、秋、冬,季風交替,春夏西南風向,秋冬西北風向。春季大風加速了土壤蒸發,導致十春九旱。四月份為風速最大月,平均風速5.1m/s,四月份大風次數平均10.2次,夏季大風次數不多,但往往伴同大雨,導致麥麻和部分大田倒伏,影響產量,秋季大風常伴有寒潮發生,造成作物低溫冷害。3.1.3社會經濟近年來,七臺河市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龍江強市”為目標,以“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進城市轉型”為主線,以建設“東北焦化之都、民營經濟富市、農業特產之鄉、國家速滑基地、山水園林城市”為發展定位,扎實推進國家循環經濟、國家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全國公立醫院改革、全省低碳經濟和城鄉一體化“五個試點市”建設,經濟發展步入了總量擴張、結構優化、質量效益同步提升的發展階段,城鄉面貌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經濟社會駛上了又好又快發展的快車道。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312億元,增長10.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62億元,增長16.5%。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增長12.8%。全口徑財政收入43億元,增長15.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億元,增長13.1%。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9080萬美元,增長50.2%,增幅全省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6億元,增長17%。3.2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3.2.1建設地址本工程位于七臺河市桃山區原山湖賓館及附屬建筑用地內,東臨山湖路,西鄰七臺河市黨政辦公中心,北鄰建行住房支行,南鄰大商集團商場。3.2.2建設條件擬建地址內地質條件較好,地勢坡差較大,基巖為花崗巖,第四紀土層較薄,地下有煤線,非采空區及其他不良地質現象,擬建地址所在區域屬于深源地震區,地震烈度為6度。該地區常年主導風向為西風,夏季主要風向為西南風,冬季主要風向為西北風。電力、電訊:接入本項目給排水:管道鋪設到位大型汽車站:緊鄰24、27路公交車站購物場所:500米內大商集團購物廣場娛樂場所:500米范圍內無大型娛樂休閑運動場所醫療衛生:項目斜對面即為市人民醫院教育文化:臨近市五小、市四中金融、郵政、電信:因項目所在地為市中心,各方面均配套齊全。綜上所述,該工程擬建地址能滿足建設的要求。

第四章住宅市場研究4.1住宅開發模式分析與比較發展商的開發模式:1、針對礦工等中低收入家庭以小房型分割出售2、以中等家庭收入為主的標準型進行出售3、以多家庭成員為主的較大戶型進行出售由于本項目地段屬于高檔繁華地段,為了盡快完成銷售任務,本項目銷售針對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開發以中等戶型和大戶型住宅為主。4.2房地產市場分析4.2.1需求分析經初步估算,七臺河市尚有20萬平方米城市棚戶區未進行改造,近年來,七臺河市中等以上戶型的住宅熱賣,從最早的東方花園、東方名苑到現在的濱尚雅居、銀達二期等小區,很快被市場吸納,很好地印證了市場上對中等以上戶型住宅的強勁需求。除煤礦棚改住房和廉租住房以外,七臺河市商品住宅購買力如下:一是城市棚戶區改造的拆遷戶;二是需改善居住條件的擁擠戶;三是自然增長人口;四是流動人口(包括外區縣工作的干部、職工、教師以及置業、子女教育等)。七臺河市主城區2020年規劃人口為50萬人,人均居住面積40平方米以上,七臺河市每年商品房需求量在4萬平方米以上。4.2.2供給分析2011年至2012年,七臺河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呈下降趨勢,降幅為12%。但中、高檔住宅銷售穩步增長,2010年至2012年年均增長10%以上。本工程定位于市中心區繁華地段,配套功能完善,建有商業載體,屬于高品質小區,銷售定位準確。4.2.3房地產價格走勢分析本小區定位于中高檔樓盤,價格定位于4000元/m2—5500元/m2之間。主要考慮以下因素:風景優美,服務設施完善,通行便利,周邊生活設施配套齊全可以吸引高端人士入住。中心區可以出讓的地塊越來越少,供給量不足。開發模式相關影響因素分析影響因素小戶型住宅中大戶型豪宅對公共交通的依賴性很強弱對噪聲等不良環境的適應性強弱對周邊環境品質的要求低很高對日常生活設施配套的要求高一般對小區環境和管理的要求低很高對樓宇建筑品質、設施和外裝修的檔次要求低很高對容積率和建筑密度的要求低很高對休閑空間和綠化的要求低高對景觀的要求低高4.3總體發展模式本項目位于市中心的繁華地段,可以發展成多種戶型相結合,面積大小合理,功能分區明確、價格定位合理的人性化住宅。4.4戶型規劃與配比開發商可以利用其有利之處發掘其賣點。比如,其戶型方正,中間無梁無柱,可以設計成大開間格局,住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分隔房間。戶型面積大小要控制得當,例如兩室一廳的面積控制在80-90平方米之間,三室一廳控制在90-110平方米左右。戶型面積及配比之初步設想:戶型面積范圍(建筑面積)所占比例中等戶型80-90平方米70%大戶型100-160平方米30%4.4.1目標客戶定位政企員工該部分客源為本案重點爭奪的客源,有一定的經濟收入,年齡在30-45歲之間,因工作地理位置的原因,對本案的地域性有一定的認可度。中心客源該部分客源購房欲望強烈,同時因自身物業的不斷升值,具備購房的能力,多為二次置業。私營業主在七臺河市區經商,很有可能是購置本案商鋪的客戶,主要追求工作方便。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大多選擇按揭貸款,但是在此居住不是主要目的,因此購房時較多考慮總價和升值潛力等因素。4、進城戶這部分客源主要是因為孩子教育、工作升遷、進城置業,有一定的經濟購買能力。4.4.2價格策略戶型均價(人民幣/平米)總價范圍(人民幣)中等戶型400032-46萬大戶型400040-64萬

第五章工程方案設計5.1平面布置5.1.1規劃設計理念1、以七臺河市總體規劃為前提,注重項目與周邊城市結構,以及商住樓自身形態與周邊現狀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整體規劃與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2、以人為本,在布局形式、景觀環境與單體設計上突出“均好性”的原則,滿足不斷發展的動態市場需求,營造富有人情味的溫馨家園。3、本項目是集住宅、商業、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載體,建筑風格采用現代式,與周邊建筑風格相統一,且與環境相協調。5.1.2總平面布置商住樓主出入口和地下停車場入口設在山湖路,住宅出入口單獨設在地塊南部。營造精致的景觀綠化,提升形象。5.1.3交通組織商住分流,人車分流。5.1.4環境設計靈活運用空間表現手法,設計綜合流線、景觀和居住空間,營造出豐富的空間結構感受。5.2建設規模與內容5.2.1建設規模本工程總用地面積137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1490.5平方米。規劃為商服及住宅建筑,其中住宅建筑面積54113平方米,商服建筑面積51585平方米,地下停車場建筑面積25792.5平方米。地上28層,地下3層。建筑容積率為7.72,綠化率為25%。建筑風格為現代式,與周圍建筑風格相統一,且與環境相協調。項目主要技術指標表項目計量單位數值所占(%)總用地面積M213700總建筑面積M2131490.5100.0其中住宅建筑面積M25411341.15商服建筑面積M25158539.23地下停車場面積M225792.519.62容積率7.72綠地率%25商服限高M26住宅限高M955.2.2建設內容5.2.2.1住宅高檔住宅位于7-28層,總建筑面積54113平方米。5.2.2.2商服商服位于地下負1層和地上1-6層,總建筑面積51585平方米。負1、1層為大潤發超市,2層為化妝品、珠寶、鞋品等,3層為男裝,4層為女裝,5層為運動、兒童服飾、淘氣堡,6層為影院、主題餐廳等。5.2.2.3停車場停車場位于地下負2、負3層,總建筑面積25792.5平方米。5.3公用工程5.3.1電氣技術高壓電源10KV,變壓電源的容量能保證本工程的需要。根據總平面布置方案和負荷統計計算的結果,本項目配電擬采用放射式配電方式,高壓電源由當地電力部門提供。供用地埋式雙回路供電。保證商住樓24小時供電,電量考慮每戶4~6KW,電流表應在40~60A。5.3.2電氣控制電氣采用集散控制系統,以PLC作為主機,實現對生產過程設備的順序邏輯控制,在關鍵部位設有檢測傳感器,局部報警連鎖。通過PLC通訊接口,將生產中的相關數據,設備運行狀態等傳送到工作站,計算機通過鍵盤或鼠標發出指令,控制現場設備運行,并由計算顯示屏幕監視設備的運轉狀況,顯示設備的運行態勢,通過計算機聯網設計,將各工作站計算機信息在中央控制上位機匯總顯示、查詢、可聯到物業管理辦公室。5.3.3照明在室外采用高壓鈉燈及相應節能燈具作泛光照明;室外草坪設置專用低壓節能燈具,確保安全;室內樓梯等公共場所照明采用聲控延時開關。照明采用380V/220V三相四線制供電方式,住宅一般照度在200-240LX,中央控制室為200LX,辦公室為150LX,道路為10-20LX。照明線路一般采用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銅芯線穿電線管暗敷或明敷。5.3.4防雷與接地本工程根據G50057-94標準,按一類建筑物防雷接地要求設防。本工程采用TN-C-S接地系統,所有電纜進入建筑物做零線重復接地,單獨引出PE線,建筑物實現動力照明,防雷接地等電位連接。5.3.5供熱本工程采用集中供熱,接入市政供熱管道,樓內采用傳統的暖氣片供熱。5.3.6供水本工程采用市政供水。5.3.7煤氣本工程接入市政煤氣管道。5.3.8道路區內道路分兩級。主要道路寬12米,次要道路寬8米,均為水泥路面。采用人車分流系統,各種車輛(包括機動車)由專用通道進入地下停車場,不應對地表行人和住戶造成任何干擾,保證區內環境的安靜和整潔有序。5.3.9通訊本工程設置綜合布線系統,以提供區域周界防范系統、安全監控系統、三表出戶、住戶有線電視及視頻點播、互聯網、電話等綜合智能化服務。

第六章環境影響與保護評價6.1環境影響評價6.1.1生態環境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因開挖土方使地表遭到破壞,在雨滴打擊、水流沖刷和風蝕所用下產生水土流失。在施工過程對棄渣處理不當,也有可能產生新的水土流失現象。由于植被和地表土的損失,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會污染水質。6.1.2聲環境影響施工場地噪聲主要是施工機械設備噪聲、物料裝卸碰撞噪聲及施工人員人為噪聲。因施工階段一般為露天作業,無隔音與消減措施,傳播較遠,受影響的面比較大。施工各階段聲源為60~100dB。施工期噪聲主要由推土機、挖掘機及運輸車輛等在施工過程中產生,屬于短期影響且噪聲級隨距離增加而衰減,只要合理布局施工現場、減少人為噪聲,施工噪聲影響范圍就會大大縮小。施工期噪聲污染主要是交通噪聲。交通噪聲為線狀污染源,會影響到道路兩側的居民區的正常生活、學習和休息。公路交通排放的汽車尾氣、交通噪聲等會給公路兩側環境質量帶來影響。根據預測結果顯示,營運期噪聲對沿線居民影響不大。6.1.3水環境影響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來源于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建材堆放不當被雨水沖刷產生的污水,開挖的場地被雨水沖刷產生的污水。項目不涉及服務設施產生的廢水,且為保護地表水體,禁止危險品運輸車輛的通行,因此,建設期水污染源主要來源于路面徑流的初期。6.1.4空氣環境影響施工期廢氣污染源主要來源于材料運輸中粉塵灑落和運輸產生的二次揚塵,其影響范圍可達下風向150米,因此,對運輸散體物質車輛必須嚴加管理,采取用篷布蓋嚴或加水防護措施。建設期大氣污染物主要來自汽車運輸過程中排放的尾氣,污染物以CO、NO2為主。周圍環境的空氣污染影響較小,NO2濃度均可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工程建設時汽車尾氣對沿線居民的影響較小。6.2環境保護評價6.2.1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合理進行規劃,做好土石方的縱向調運,減少臨時占地與借土占地。2、加強施工人員環保意識教育,取土、棄土、棄渣應按設計要求進行。3、在施工土方開挖回填時避開雨季,雨季來臨前將開挖回填、棄方的邊坡處理完畢。施工取土時采取平行作業,邊開挖、邊平整、邊綠化,計劃取土,及時還耕,及時進行景觀再造。及時設置排水溝及截水溝。4、在雨水地面徑流處開挖路基時,及時設置臨時土沉淀池攔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時將土沉淀池推平,進行綠化或還耕。5、對施工臨時用地,先將原表層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畢后,再將這些熟土推平,恢復原地表層。6、禁止向沿線溝渠排污、隨意堆棄固體廢棄物,不得在路段設置施工營地,并應盡量避免沿線施工對水源產生污染。6.2.2聲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路段距住宅區距離小于200米時,為保證居民夜間休息,在夜間(22:00~6:00)禁止施工,如必須連續作業的,須環境保護部門申請夜間施工許可證。2、注意機械保養,使機械保持最低聲級水平;安排工人輪流進行機械操作,減少接觸高噪聲的時間;對在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發放防聲耳塞、頭盔等,對工人進行自身保護。3、施工便道等應盡量遠離居民區等敏感點。4、對預測超標的敏感點采取噪聲防治措施。6.2.3空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揚塵可采取在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上灑水,運輸車輛加蓋棚布措施來降低揚塵。本項目采用水泥混凝土,因此,沒有此類污染。另外應做好緩解車輛尾氣對沿線居民生活環境的影響。1、粉狀材料,如水泥、石灰等,應罐裝或袋裝,禁止散裝運輸,嚴禁運輸途中揚塵、散落,堆放應有蓬布遮蓋。土、砂、石料運輸禁止超載,裝貨高度不得超出車廂板,并蓋蓬布,嚴禁沿途散落。2、嚴禁運輸途中揚塵,運至拌和場應盡快與土混合,減少堆放時間。堆放時應蓋蓬布,必要時設圍欄,并定時灑水防止飛揚。3、運輸車輛進入施工場地低速或限速行駛,以減少揚塵。4、料場堆放場應設在距居民區100米以外,并設在當地主導風向的下風向處。料場內由于積塵較大,進入料場的道路應經常灑水,使路面保持濕潤,并鋪設竹笆、草包等,以減少由于汽車經過和風吹引起的道路揚塵。6.2.4水污染防治措施在保護水環境方面,要求在施工中應嚴格按交通部有關規范處理棄渣,禁止向沿線溝渠排污、隨意堆棄固體廢棄物。1、建筑材料堆放點應設蓬蓋,暴雨時設土工布圍欄,防止被雨水沖刷進入水體。2、施工中挖出的淤泥、渣土,應用于公路填方或運至棄渣場進行處理。3、在施工場地設防滲的臨時蒸發池,生產廢水等都排入臨時蒸發池,施工結束及時清理,并覆土掩埋,進行綠化。4、在雨水地面徑流處開挖路基時,及時設置臨時土沉淀池攔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時將土沉淀池推平,進行綠化不留裸土。5、施工營地產生的生活污水、糞便等設防滲旱廁或化糞池處理,并定期清運,施工營地及旱廁等應設置應遠離溝渠。施工結束后,旱廁、化糞池清理干凈,并用土掩埋后進行綠化。

第七章節能節水7.1節能7.1.1原則與要求堅持節約與開發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提高能源利用率,減輕環境污染,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認真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節能設計規范,嚴格執行節能技術規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和節約能源,最大限度地進行綜合利用。積極采用先進的節能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嚴禁采用國家或行業主管部門已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藝。7.1.2主要措施依據國家對節能的方針要求,結合本項目的規模與特性,在本項目節能方案設計時所采取的主要節能措施有:在滿足建設標準、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選用節能效率高的設備,采用新工藝、新技術,達到節約目的。加強控制措施,減少因施工操作不當帶來的材料及能源損失。設置專門的能源及材料管理機構,檢測施工單位能耗及節能情況,并制定獎懲制度。在工程建設施工工藝布置時,合理安排施工設備設施的布局,確保工程物流通暢,運輸路線便捷,避免往返運輸。科學設計,加強管理,抓好施工設備設施的節電節能。7.2節水7.2.1原則與要求全面節水是緩解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是關系到我國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198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規定“國家實行計劃用水、厲行節約用水”。2002年國家計委和水利部頒布《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實行更加嚴格的水資源政策,強化節水基礎工作,對建設項目的節水工作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7.2.2主要措施依據國家對于節水的方針要求,本項目在工程建設及道路運營中所采取的主要節水措施有:采用高效節水型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降低水的耗用量。強制淘汰落后的衛生器具、設備和管道材料。對供水系統采取防滲、防漏措施,降低水資源無效消耗。

第八章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8.1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第8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8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997年12月29日);《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原勞動部令第3號,1996年10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02年1月9日國務院第52次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9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會員會第24次會議);《女職工保護條例》(國務院第10號令);《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23號2001年11月15日)。8.2主要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各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各施工單位要認真完善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選擇施工技術方案時,應盡可能選用安全生產和無危害的施工工藝和設備。新建道路工程,盡量采用封閉式施工;擴建道路工程,應采取嚴格的交通管制,從而確保施工安全,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對危險部位和危險作業提出安全防護措施方案。對危險場所,按勞動安全規范,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設置安全間距。重點施工位置加設蓋板和圍欄,施工機械裝置加防護設施。對易產生職業病的場所,應提出防護和衛生保健措施方案。如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健康體檢和療養等。在施工過程中設置緊急事故處理等安全措施。對高溫、噪聲、振動等工作環境,采用保護性防護措施。注意機械保養,使機械保持最低聲級水平;安排工人輪流進行機械操作,減少接觸高噪聲的時間;對在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發放防聲耳塞、頭盔等,對工人進行自身保護。對可能產生危害的施工過程,盡量采用自動化作業,減少體力勞動,保護職工健康。加強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更新老化設備,提高設備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和工作效率,消除事故隱患,對發現的安全事故隱患和薄弱環節要及時整改。施工設備、電器的安裝、維修均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的程序進行,設置觸電保護裝置。加強施工人員的個人防護。施工人員按規定穿戴工鞋、安全帽、手套等,方可進入施工工位操作。加強安全教育,對有關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考核,提高技術操作能力和安全防護能力。狠抓安全檢查,對容易引發高處墜落、坍塌、觸電、爆炸等傷害的關鍵工序要進行重點安全檢查,及時發現施工生產和交通安全中的隱患和薄弱環節,堵塞安全管理漏洞,控制和預防事故的發生。

第九章項目實施進度與招投標9.1項目實施的管理9.1.1組織機構本項目建設過程中實行三級管理。總經理、副經理、總工程師,并聘請工程監理,進行全過程監理。本工程行政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從原公司調配,操作崗位工人擬從當地招聘,通過考試擇優錄取,保持職工隊伍的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9.1.2管理措施9.1.2.1建立工程質量責任制,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工程質量行政領導人責任制。對工程質量實行主管部門領導責任人制度。如發生重大工程質量事故,除追究當事單位和當事人的直接責任外,還要追究相關行政領導人的領導責任。建立參建單位工程質量領導人責任制。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按各自職責對所承建項目的工程質量負領導責任。因參建單位工作失誤導致重大工程質量事故的,除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外,還要追究參建單位法定代表人的領導責任。建立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項目工程質量的行政領導責任人,項目法定代表人,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按各自的職責對其負責的工程質量負終身責任。如果發生重大工程質量事故,要追究相應的行政和法律責任。9.1.2.2健全工程管理制度,確保工程質量嚴格實行招標投標制。基礎設施項目的設計、施工和材料采購均實行公開招標。招標投標活動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和擇優、誠信的原則。嚴格實行工程監理制。通過招標擇優確定工程監理單位,工程監理單位要對工程質量負全責。嚴格實行合同管理制。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材料采購和工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