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練習題_第1頁
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練習題_第2頁
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練習題_第3頁
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練習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單元練習題第一單元(1課)一、

填空題1、要知道我與去年比較,身體發生了變化,就應該測量我的(身高)(括號內為參考答案,下同。)、(坐高)、(體重)、(頭圍)、(腳長)、(臂長)等數據。2、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我身體變化比較明顯的是(身高)和(體重)。3、從統計結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比男生(高)和(重)。4、觀察課本第3頁中間圖,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經歷(嬰兒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5、自己與媽媽或爸爸在形態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現象,是一種(遺傳)現象。二、問答題1、你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進行過幾次體檢,一般在哪里檢查的?(據實回答)2、說一說你與去年相比,身體還發生了哪些變化?(據實回答)3、你的形態特征等方面與爸爸相似還是與媽媽相似?(據實回答)4、你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形態特征與爸爸相似還是與媽媽相似?(據實回答)5、動物、植物有遺傳現象嗎?舉例說明。(有)、(如小貓、小狗、小雞都分別與它們的爸爸、媽媽形態相似;小麥、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與大的也相似)第二單元(2——5課)一、填空題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說”的是(古希臘人)。2、我國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認為“天地”就象一個(雞蛋),地球是(蛋黃),蛋清、蛋殼就是(“天”)。3、1519年9月,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歷時三年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別是:(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在地球儀上,有一條將“地球”平均分成南北兩個半球的圓周線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條緯線(虛線)叫(南回歸線或北回歸線)。6、地球最北端的一點叫(北極)。7、地圖上的顏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顏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勢越(高)、顏色越淺的表示地形、地勢越(低)。8、“0-360千米”表示地圖上1(厘米)的距離,地球上的實際距離為(360千米)。9、我國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漢),我市的市府是(荊門)。10、地球的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半徑平均約(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11、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二、問答題1、人類認識地球經歷了哪些艱難歷程?(站在地面觀察、航海環球觀察、到太空中觀察等)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積大還是陸地面積大?(海洋面積大)3、地球陸地上是山多還是平原面積大?(山多)4、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樣子的?(象一個藍色為主的彩色“月亮”)5、從地圖上看,我國的地形有什么特點?(總的趨勢是西高東地)6、我國的地形象什么形狀?(象一只雄雞)7、長江、黃河的源頭在哪里?(在青藏高原)8、怎樣制作地球檔案?(地球的形狀、大小、地形、地貌、陸地、海洋、動植物、物產、礦藏、人類和環境等資料)三、技能題1、看課本第9頁左上圖,為此圖寫上解說詞。(自由發揮)2、說出制作地球儀的方法。(參見課本第11頁下)3、為了保護地球環境,我們應該做些什么?(自由發揮)第三單元(6-9課)一、填空題 1、“太陽中心”學說是(波蘭)的天文學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體運行論》)中提出來的。2、晝夜交替現象是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3、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為(365)天,地球繞軸自轉一周約為(24)小時。4、地球的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往東)自轉。5、我國大陸最早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是(黑龍江的綏芬河市),最晚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6、一天之中,溫度最高的時候是(14時)左右,溫度最低的時候是早晨(6時)左右。7、一天中氣溫變化的趨勢是早晨6點-下午12點(由低到高),下午12點-早晨6點(由高到低)。8、太陽照射地面的情況與溫度的變化關系是(太陽直射地面,氣溫高;太陽斜射地面,氣溫低)。9、人類一般是白天(工作),夜晚(休息),貓頭鷹則是白天(休息),夜晚(工作)。10、大多數植物是白天(生長)夜晚(休眠)。二、問答題1、地球繞太陽公轉和繞地軸自轉時,地軸的北極始終對著哪個方向?(北極星)2、太陽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只是太陽系的中心)3、我國發射的神舟6號載人飛船一天繞地球168圈,那么,飛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陽升起和落下?(168次)4、下午6點鐘從北京乘飛機到新疆烏魯木齊需2.5小時,天還未黑,這是為什么?(因為有2.5小時的時差)5、引起一天中氣溫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陽的照射)6、小學生為什么不能經常熬夜?(經常熬夜破壞了人的生活規律,對小學生生長發育不利)7、養雞場為什么要用電燈給蛋雞照明?(用電燈給蛋雞照明,使雞以為是白天,它們就不停的生蛋,可以提高蛋雞的產蛋率)8、為什么要在黑暗處養蚯蚓?(因為蚯蚓是喜歡黑暗的動物)9、經常睡懶覺的人為什么會發胖?(睡覺人就生長)10、你有沒有經常熬夜的不良習慣?(略)三、技能題1、“晝夜交替”模擬實驗你做過的,請回答以下問題:(1)、你的猜測是:(2)、你做實驗的方法和過程是:(3)、你的結論是:(參考課本第22頁的實驗)2、你到過全國和世界哪些有名的大城市,哪個城市日出時間最早,哪個城市日出時間最遲?(學生自由回答)3、畫出課本第27頁上圖的氣溫變化曲線圖。4、分別說出三種以上的在白天和夜晚活動、生長的動物和植物。5、調查或查閱資料,看一看一天中氣溫變化與海洋或沙漠有沒有關系。(有關系,海洋散熱慢,一天氣溫變化不大,沙漠散熱快,一天中氣溫變化很大)6、有什么辦法讓肉雞長得又肥又大。(圈養、暗處,讓肉雞多吃多睡)四、實踐題1、回家養幾盆菊花,觀察、記錄看它是白天開花還是晚上開花。(略)2、在地球儀上找出北京、美國夏威夷、俄羅斯莫斯科、英國倫敦、日本東京、新加坡、美國紐約、加拿大多倫多等幾個城市,按日出早晚順序用紅鉛筆將它們連起來。3、調查了解一下,你家里(或農村親戚家里)承包地里種的是什么作物?看看它們是白天生長還是晚上生長?(略)4、查閱資料,了解一下我國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北方太陽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第四單元(10-16課)一、填空題1、我們經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見到卵石。2、我發現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3、往石灰巖上滴幾滴稀鹽酸,我發現石頭會(冒氣泡)。4、我們荊門最有名的三大溶洞我知道是(京山的空山洞)、(鐘祥的黃龍洞)、(東寶的香龍洞)。5、我在語文上學過,我知道浙江金華有個著名的溶洞是(雙龍洞)。6、我曾經進過溶洞,我觀察后發現,鐘乳石是(吊在洞頂上的)、石筍是(從地下往上“長”的)。8、黃河流到河南省鄭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漸高出兩岸達(10)米以上。9、(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10、到了黃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達到每立方米(30)多千克。11、沙塵暴多發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質裸露)的地表。12、我國沙塵暴發生的次數隨著工業的發展在逐年(增加)。13、我們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時間為(2008年5月12日),地震強度為(8.0)級。14、20世紀初,德國的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15、在2億年以前,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是(一塊大陸)。二、問答題1、河灘上的卵石是從哪里來的?(是通過流水的沖擊從河的上游搬運下來的)2、河流上游的巖石是怎樣變成下游的卵石的?(通過石塊、河床[河岸]、流水等摩擦、沖擊和流水的搬運而形成的)3、溶洞的形成應具備哪些條件?(1、石灰巖地貌,2、有含酸性的水流過)4、黃河下游河床中沉積下來的泥沙等物體是從哪里來的?(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帶走了那里的大量的泥沙,被河水搬運到下游,流水速度減緩,泥沙就沉積下來了)5、黃河兩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積到黃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過度放牧、植被破壞、水土流失)6、產生沙塵暴的原因的什么?(過度放牧、植被破壞、土地沙化)7、地震是怎樣產生的?(巖層相互躋壓、變形,最后發生斷裂,就發生了地震。)8、當地震發生時,我們應該怎么辦?(見課本第50頁)9、火山爆發是怎樣形成的?(地層內融化的巖漿劇烈活動,壓力很大,往地面猛沖,一旦沖出地表,噴發出來,就形成了火山噴發。)10、看課本第54頁下的資料,推測3億年前,黔江可能是什么樣的地貌?(3億年前這里可能是海洋地區)三、技能題1、認真做課本第37頁的實驗,說一說該實驗使用的材料和看到的現象。(材料:水槽、酒精燈、坩堝鉗、水、石塊)(現象:將石塊反復燒熱、反復用冷水浸泡,發現石塊表面會開裂或脫落)2、做一做課本第41頁的實驗,回答以下問題:(1)、你的猜想-(2)、你看到的現象-(3)、你的結論-(見課本第41頁內容)3、人類的活動給黃河帶來了哪些影響?我們應該怎樣做?(工業不斷發達,過度開發利用土地,導致土地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地球環境越來越壞,人類居住環境越來越差;我們要合理開發利用土地,大力植樹造林,保持水土,優化美化人類的居住環境。)4、認真分析課本第49頁實驗,說說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當擠壓到一定程度,紙板承受不了較大的壓力就會斷裂,形成“地震”)5、你們在學校進行過防地震演練嗎?你們是怎樣做的?(略)四、拓展題1、調查訪問,說一說地震發生前會有什么征兆?2、上網查閱,了解火山暴發時有什么現象發生?3、制作課本第46頁曲線圖,我們有什么發現?(近年來我國沙塵暴發生的越來越頻繁;我國土地沙漠化越來越嚴重)第五單元(17-20課)一、填空題1、冬夜,仰望星空會看到很多閃亮的星星,其中(獵戶座)最為明顯了。2、(星圖)是找星座的最好辦法。3、找星座是這樣找的,面對(南方)站立,把冬季南天星圖舉到一定角度,進行對照觀察。4、在不同季節里,我們所能見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樣,春季有(獅子)座、夏季有(天鵝)座、秋季有(飛馬)座。5、星座可以幫助我們(辨認方向),晴朗的夜晚,我們可以利用(北極星的位置)找到北方。6、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繞太陽公轉且地軸傾斜方向不變)有關。7、荊門地區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是(冬季),其中(1、2)兩個月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其中(7、8)兩個月最熱。8、荊門地區下第一場雪的時間一般為(12月底或1月初)。9、冬天,天氣寒冷,很多地方會出現(結冰)的現象。10、我知道我家鄉有水的地方在冬季(流動的水)不容易結冰,(靜止的水)容易結冰。11、我知道很多動物過冬的方法,如蠶、菜青蟲等一些昆蟲(用蟲卵)過冬,野兔、野鼠等(在洞里)躲藏過冬,牛、馬、雞、狗等一些家養地位(用長毛〈或〉羽毛)過冬。12、水稻、棉花、狗尾草等植物(用種子)過冬;小麥、油菜等植物(用幼苗)過冬。13、水有(固態)、(液態)、(氣態)的變化二、問答題1、怎樣利用星圖找星座?(找哪個方向的星座,就面向那個方向舉起星圖卡片,進行對照觀察)2、為什么不同的季節,看到的主要星座不一樣?(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不同季節地球相對太陽和星座的位置不同,我們看到的星座也不同)3、找到北極星后,怎樣確定東、南、西、北方向?(面隊北極星站立,前面是北方、后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東方)4、我們這個地方晝夜平分的季節是哪些節氣?(春分和秋分)5、我們看到的霜你知道是怎樣形成的嗎?(在氣溫低于0℃的時候,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結成小冰粒就是霜)6、我們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質有三態的變化?(舉3-5例)(食用油、汽油、酒精、醋、蠟燭等)7、靠落葉過冬的植物你知道有哪些?(舉3-4例)(楊柳、石榴、梧桐、絆根草、槐樹、皂角樹)8、我知道靠根過冬的植物有這些。(舉3-5例)(紅薯、地瓜、蒲草、篙瓜、洋芋)9、你知道冬天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螞蟻?(在樹洞里、地下干燥的洞里或墻縫里)10、冬天來了,大雁為什么往南飛?(大雁怕冷,它們往南飛是去南方過冬)11、你知道青蛙是怎樣過冬的嗎?(青蛙冬天躲在土洞里,不吃又不動,進行休眠過冬)12、我們這兒的冬天,湖面上也會結冰,我們能不能到湖上去溜冰?(不能,因為我們這兒的冬天并不是太冷,湖面冰層不厚,如果我們到湖面上去溜冰會發生冰層破裂的危險)三、技能題1、你夜里觀察過星座嗎?你認為大熊星座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樣子的?(象一吧勺子)2、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晴朗的夜晚如何辨別方向?(通過找北斗星特別是北極星來辨別方向)3、完成課本第64、65頁的曲線圖,分析一年中氣溫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從立春到冬至,一年氣溫變化的特點是由冷到熱,再由熱到冷,年年循環往復不斷)4、你做過課本第66頁的實驗嗎?說一說做這個實驗的注意事項。(1、溫度計的水銀球或酒精球不能靠到杯壁;2、眼睛觀察溫度的變化時要平視溫度計的刻度;3、要隨時記錄實驗時發生的變化和現象)5、認真填寫課本第68、69頁下方的兩個表格。(略)6、做一做,冬天洗的衣服怎樣讓它干得更快?(太陽下、通風處、展開,讓衣服上的冰水盡快變成水蒸氣揮發跑掉)四、拓展題1、除了課本介紹的觀察星座的方法,你還有什么辦法觀察星座?2、訪問當地的老人或氣象站人員,說一說你家鄉2008年下第一場雪是什么時候。3、問老師或老人,雪是怎樣形成的。(水蒸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氣凝結成小冰凌,落下來就是雪)4、上網查閱,看企鵝是怎樣過冬的。5、冬天人們為什么將白菜、蘿卜等蔬菜放在地窖里貯藏?(地窖里溫度較高,這些蔬菜不易被凍壞)五、研究題同學們應養成堅持給大自然記日記的良好習慣。統計一下2009年什么時候打第一場霜、下第一場雪,家里或校園里的樹什么時候開始掉葉子,河里或堰塘〈湖、水庫邊〉什么時候開始結冰,在2010年上學第一天大家交流一下。

六年級上冊復習科學試卷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地圖是用各種(_______)來表示與地理有關的各種信息,正確地反映水系、地貌、土質、植被、居民地、交通線、疆界等分布狀況,如實地表達地理特征的圖。看地圖首先要知道(______),其次,要判定(______),還要了解(______)。一天中氣溫最高出現在(______),最低出現在(______)。我們每天看到太陽東升西落,地球上的晝夜交替現象交替出現,這種晝夜交替現象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可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小學階段男生總比女生高。()地球上最長的緯線是赤道,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地球繞地軸自轉一周約為24小時。()一天之中,我們會感到溫度在不斷變化。()晝夜溫度的變化與太陽的照射角度無關。()動植物的行為不會收晝夜變化的影響。()卵石是巖石在風化作用下,在流水的搬動和磨圓作用下逐漸形成的。()溶洞大都位于石灰巖構成的山中。()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10、江中的沙洲是流水的作用形成的。()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河道中的卵石越到下游()。越來越圓B、越小越方C、越小越圓2、鹽酸滴在石灰巖上,石灰巖會()。冒泡B、沒有反應C、猛烈冒泡3、下列城市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重慶B、武漢C、上海4、在地球儀上,將“地球”平均分成南北兩個半球的圓周線,叫()。緯線B、赤道C、經線5、完成人類首次環球一周航行的是()。A、哥倫布B、哥白尼C、麥哲倫四、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1、人在一生中所經歷的階段除嬰兒和老年外,還有()。A、青年B、成年C、中年2、最先提出“地球說”的是()。A、中國人B、希臘人C、波蘭人3.、下列植物白天開花,夜晚合攏的是()。A、夜來香B、夜合歡C、曇花4、巖石的風化作用是指()。A、溫度變化B、樹根脹裂C、人為開采5、溶洞中的奇特自然景觀有()。A、石筍B、石花C、石柱D、鐘乳石五、填空題(共30分)1、請你在下圖括號中填上地球儀的名稱。(10分)觀察圖后,按題目要求答題。(共20分)在下面的本世紀末上寫出圖中相對應序號的名稱(10分)六年級科學上冊期末測試卷答案一、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1.自己與媽媽或爸爸在形態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現象,是一種(遺傳)現象。2.在地球儀上,有一條將“地球”平均分成南北兩個半球的圓周線叫(赤道)。3.我們每天看到太陽東升西落,地球上的晝夜交替現象交替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