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課題23抗日戰爭(40分鐘60分)一、選擇題(共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九一八事變后出版的報刊和書籍,人們在統稱中國各民族時一般都要用“中華民族”,而很少用“中國民族”“國族”或“全民族”等概念。這說明當時()A.中華民族意識開始覺醒B.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C.民族救亡意識空前強烈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解析】選C。鴉片戰爭后,中國在遭受列強不斷侵略的過程中,人民群眾的民族意識已經開始覺醒,排除A。1935年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材料“一般都要用‘中華民族’”表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群眾團結一致對抗外來侵略的民族救亡意識空前強烈,C正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2.《中國的近代化》寫道:“學生、平民和城市精英從中國沿海地區向內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進‘心理統一’的強大壓力,并加強了過去聯系微弱的中國社會各階層之間的認同感。”這里描述的是 ()A.國民革命調動了各階層人民的革命熱情B.土地革命調動了各階層人民積極性C.抗日戰爭使中國文化中心發生轉移D.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增強【解析】選D。據“學生、平民和城市精英從中國沿海地區向內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材料所指為抗日戰爭時期,據“加強了過去聯系微弱的中國社會各階層之間的認同感”可知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增強,故D正確。3.美國記者史沫特萊就西安事變結束時的局勢發表評論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她所說的“統一”指的是 ()A.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B.蔣介石重新執掌軍政大權C.國共兩黨停止內戰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解析】選C。根據材料可知,作者從促進全國團結抗日的角度來理解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偉大意義,而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的局面基本結束,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面初步形成,故選C。4.(2020·張家口模擬)20世紀30年代,蔣介石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我們的態度只是應戰,而不是求戰。應戰,是應付最后關頭,逼不得已的辦法……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有利于動員全民抗日B.全面抗戰路線確定C.妥協退讓的對日態度D.國共合作正式形成【解析】選A。材料“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說明了國民黨同意全民抗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故A正確;抗戰期間國民黨執行片面抗戰路線,B錯誤;C不符合材料“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排除;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抗戰宣言,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D錯誤。【加固訓練】國民革命軍第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在戰士不情愿換掉已經戴了多年的紅軍五星帽,而要換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黃色軍帽時說:“這帽徽是白的,可我們的心永遠是紅的!同志們,為了救中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他這樣說的主要目的是()A.倡導國共合作,進行國民大革命B.爭取抗戰局面,保障工農割據C.正面戰場抗戰,徹底消滅日軍D.促成統一戰線,確保民族大解放【解析】選D。抓住題干中“國民革命軍第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為了救中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的信息可判斷出材料的背景是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因此他這樣說的主要目的是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故D正確;A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排除;B錯在保障工農割據,它與抗戰的時代背景不符,排除;C中的正面戰場與共產黨領導敵后戰場的史實不符,排除。5.(2021·天津模擬)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沒收地主階級土地之政策,而以減租減息作為抗日戰爭時期解決農村土地問題的方針。這一方針 ()A.成為中國共產黨全國性的土地綱領B.壯大了正面戰場的抗戰力量C.導致全面抗戰開始D.有利于開創敵后抗戰新局面【解析】選D。據材料“1937年8月”可知,全民族抗戰已經開始,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抗日,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沒收地主階級土地之政策”轉變為“以減租減息作為抗日戰爭時期解決農村土地問題的方針”,這有利于開創敵后抗戰新局面,D正確;據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敵后的土地政策,而不是“中國共產黨全國性的土地綱領”,A說法有誤;據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有利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而國民政府奉行的是“片面抗戰路線”,故B與題意無關;C錯在“開始”兩字的說法。6.原日本侵華士兵三谷翔回憶1937年12月初的南京時說:“在中山北路附近的廣場上,我望見一堆堆尸體,每堆至少五六十具……有很多老人、婦女,甚至還有孩子……慘不忍睹……日本陸軍做得太無恥、太過分。”該材料 ()A.可以反映當時日本人民的反戰運動B.可以用于研究日本的“掃蕩”政策C.對于揭發日軍侵華暴行有重要價值D.可以證實南京國民政府消極抵抗【解析】選C。根據材料關鍵信息“侵華士兵三谷翔回憶”“陸軍做得太無恥、太過分”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選項不難判斷出:A的表述具有夸大性,不能直接從材料中反映出來,排除。材料體現了南京大屠殺,“掃蕩”政策主要針對敵后抗日根據地,排除B。D表述不符合史實,而且與題干材料無關。日本侵華士兵的回憶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對于揭發日軍侵華暴行有重要價值,故C正確。【加固訓練】1937年12月7日,新任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王,在南京前線聽取中島今朝吾關于日軍“已攻破了南京城周圍所有的環形防線,約有30萬的中國軍隊就要被包圍,逃不出南京城”的報告后,立即簽署了“機密,閱后銷毀”的密令:“殺掉全部俘虜。”這說明,南京大屠殺 ()A.是日軍有組織開展的B.只針對南京城中的俘虜C.激起國人的強烈憤慨D.是日本長期預謀的結果【解析】選A。根據材料可知,在南京城被包圍后,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王授命“殺掉全部俘虜”,故A正確。南京大屠殺的對象包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軍人,可排除B。材料沒有涉及國人對南京大屠殺的態度,而是強調日軍有組織地開展南京大屠殺,排除C。材料沒有體現“長期預謀”,而是強調日軍有組織地開展南京大屠殺,排除D。7.(2021·泰安模擬)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關于各抗日根據地內黨支部教育的指示》,要求“普通黨員的政治教育,一般的應當包含:怎樣做共產黨員,支部本身的工作,統一戰線政策,鄉村工作,爭取敵偽軍工作,臨時的策略教育”。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的黨性教育 ()A.強化貫徹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B.側重提高普通黨員的軍事水平C.強調各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D.注意結合敵后抗戰的實際需要【解析】選D。根據材料信息“怎樣做共產黨員,支部本身的工作,統一戰線政策,鄉村工作,爭取敵偽軍工作,臨時的策略教育等”可知,材料強調要根據抗日根據地的實際需要開展黨員教育,故D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強調的是在抗日根據地內加強對黨員的政治教育,沒有涉及軍隊的領導問題,故A錯誤;材料信息的主旨是加強對黨員的政治教育而非提高黨員的軍事水平,故B錯誤;材料信息強調黨員在根據地要結合實際開展工作,沒有凸顯出各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故C錯誤。8.(2021·濟南模擬)盧溝橋事變后,東部沿海工業大規模向西南大后方遷移,華北、華東各著名高校師生帶著大量書籍和實驗設施長途跋涉,遷到西南、西北大后方。這些壯舉 ()A.適應了民族戰爭的需要B.改變了西部地區的落后面貌C.建立了合理的工業布局D.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解析】選A。全面抗戰開始后,工業向后方遷移,高校師生也轉移至西南、西北大后方,這樣有利于保存實力,持久抗戰,適應了民族戰爭的需要,A正確;題干所列現象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西部地區的落后面貌,排除B;工業內遷能促進西南、西北地區工業的發展,但是并未建立起合理的工業布局,排除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國共兩黨合作的結果,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9.(2020·成都模擬)如圖是20世紀40年代,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發行的掃盲普及讀物《抗日三字經》的摘錄。它體現出中國共產黨 ()這階段,多困難……行憲政,首當先,新民主,真民權……非一黨,把權專……和歐美,不一般,資本家,專政權……也不是,像蘇聯,勞動者,執政權……村長副,也要選……非完(頑)固,非漢奸,誰都有,參政權……A.重視政權建設和民眾啟蒙B.社會動員取得了顯著成效C.開始探索正確的革命道路D.否定了歐美和蘇聯發展模式【解析】選A。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發行的掃盲普及讀物《抗日三字經》中的民主民族內容,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重視政權建設和民眾啟蒙,A正確;只有《抗日三字經》中的宣傳,不能說明動員工作成效顯著,B錯誤;中國共產黨探索正確的革命道路不是20世紀40年代才開始的,C錯誤;《抗日三字經》中宣傳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民主建設,并沒有否定歐美和蘇聯發展模式,D錯誤。10.(2021·北京模擬)原國民政府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的秘書在回憶錄中寫道:1940年,住在延安窯洞里的毛澤東、朱德,最讓人佩服之處,是他們的政治遠見,他們知道在需要的時候打一場合適的仗,依我看,這一仗的政治意義遠遠大于它的軍事意義。“這一仗” ()A.堅定了全民族抗戰的信心B.推動了抗戰進入相持階段C.取得了正面戰場的最大勝利D.粉碎了日軍速亡中國的企圖【解析】選A。根據材料“1940年”,涉及的人物“國民政府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的秘書”“毛澤東、朱德”,由此可以判斷這是國共合作背景下的一次戰役。根據材料“這一仗的政治意義遠遠大于它的軍事意義”,結合所學可知,這次戰役是百團大戰,堅定了全民族抗戰的信心,A正確;B是武漢會戰的影響,排除;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排除C;D是淞滬會戰的意義,排除。11.2014年,中國政府決定將每年的9月3日定為中國的抗戰勝利紀念日。抗日戰爭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主要是因為中國通過抗戰()A.贏得反侵略斗爭的第一次徹底勝利B.贏得了與西方大國平等的地位C.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D.為世界贏得和平作出突出貢獻【解析】選A。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斗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故A正確;盡管抗戰勝利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威望,但是當時中國還未取得與西方大國平等的地位,故B錯誤;抗戰勝利并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故C錯誤;材料要求分析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的原因,未涉及贏得世界和平,故D錯誤。【拔高訓練】1942年4月中旬,中國遠征軍在緬甸仁安羌與日軍交戰,“激戰兩晝夜敵被擊潰,救出英緬第一師和裝甲第七旅官兵7000余人,馬千余匹,各種車輛300多輛,并救出被日軍俘去的英軍、美國教士、新聞記者等共500人”。仁安羌大捷()A.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B.體現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作用C.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建立D.導致了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解析】選A。由材料可知,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取得仁安羌大捷,有利于提高中國國際地位和聲望,故A正確;仁安羌大捷是中國與盟軍之間的合作,非國內合作,故B錯誤;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建立于1942年元旦,故C錯誤;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是在1945年8月15日,故D錯誤。12.美、英兩國政府于1942年10月9日同時表示,愿意立即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有關權益,并準備盡快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以便締結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解決有關問題的條約。表明 ()A.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B.戰略相持階段的開始C.不平等條約得以廢除D.美、英無條件支持中國【解析】選A。據材料“1942年10月9日同時表示,愿意立即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有關權益”可知,美、英愿意廢除不平等條約,這表明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故A正確;1938年10月以后,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故排除B;材料“準備盡快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以便締結……”說明只是準備還沒有正式廢除不平等條約,故排除C;材料只是說明美、英放棄一些不平等條約,無法體現無條件支持中國,故排除D。二、非選擇題(第13題12分,第14題12分,共24分)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中國的十四年抗戰示意圖。材料二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對正在京郊外盧溝橋上演習的日軍進行炮擊。……同年8月,在外國權益所集中的上海,有兩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殺,中日兩國為此進入全面作戰。——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編歷史教科書》材料三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借口一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拒絕。日軍隨即進攻宛平城和盧溝橋……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1》(2007年第3版)材料四卅萬亡靈,飲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軀灑血,浩氣干云。盡掃狼煙,重振乾坤。……永矢弗諼,祈愿和平。中華圓夢,民族復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節選)(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時空觀念,分析中小學生課程教材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意義。(4分)(2)比較材料二、三的不同之處,并對其不同之處進行合理的歷史解釋。(4分)(3)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請為實現未來中華民族更偉大的復興提出建議。(4分)【解析】第(1)題可以從戰爭整體性(有利于完整還原抗日戰爭的歷史過程)、黨的領導和人民的努力(有利于客觀反映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組成部分(有利于中小學生正確認識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等角度作答。第(2)題第一問,根據材料二得出,日本的教科書指責中國挑起了戰爭,推卸日本的戰爭責任;根據材料三得出,中國的教科書則基于史實,指出日本是發動侵華戰爭的元兇。第二問,從敘述者的立場和價值觀方面回答。第(3)題第一問,結合所學知識直接作答,如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共合作全民族抗戰等。第二問,可以從自身學習(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刻苦學習,報效祖國)、弘揚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角度作答。答案:(1)意義:有利于完整還原抗日戰爭的歷史過程;有利于客觀反映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中小學生正確認識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4分,任答兩點即可)(2)不同之處:日本的教科書指責中國挑起了戰爭,推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考前心態調整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編
- 2024年種子繁育員職業指南試題及答案
- 深入探討農作物繁育的行業挑戰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心理健康提升方案與課程設計的探討試題及答案
- 讓考生滿意的農業植保員試題及答案
- 2024游泳救生員考試中的核心要素試題及答案
- 足球裁判員的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意識試題及答案
- 全面解析農業植保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綜合準備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的金環節 試題及答案
- 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2025年上半年內蒙古森工集團公開招聘工勤技能人員605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駐村隊員個人工作總結
- 雨季行車安全教育
- 計量標準器具管理制度
- 浙江省臺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二模試題 英語 含解析
- 第三單元 運算律 單元測試 人教版 數學 四年級下冊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學期全冊教案
- 4.3.1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課件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4.3.2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練習卷含答案
- 《民航重大安全隱患判定標準(2024 年修訂版)》知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