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行業系列報告(二):寒冬終可逾越基本面強勁靜待春來-20221227-申萬宏源_第1頁
CXO行業系列報告(二):寒冬終可逾越基本面強勁靜待春來-20221227-申萬宏源_第2頁
CXO行業系列報告(二):寒冬終可逾越基本面強勁靜待春來-20221227-申萬宏源_第3頁
CXO行業系列報告(二):寒冬終可逾越基本面強勁靜待春來-20221227-申萬宏源_第4頁
CXO行業系列報告(二):寒冬終可逾越基本面強勁靜待春來-20221227-申萬宏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寒冬終可逾越,基本面強勁,靜待春來CXO行業系列報告(二)證券分析師:張靜含A0230522080004研究支持:王道A02301210500022022.12.272摘要?本篇報告是繼上次《底部區域,宜放長線---當前時間點如何看待CXO》之后的第二篇CXO系列報告,此篇報告我們從多方面回答了市場主要關注的兩個問題:1)CXO行業的景氣度究竟如何;2)中美摩擦是否對于行業有實質性的影響。?復盤:估值歷史底部,CRO表現好于CDMO。今年以來,受到國際環境和一級融資額行業景氣度的擔憂,我們發現重資產行業CDMO明顯弱于輕資產CRO。息放緩;2)全球生物醫藥一級融資額已經連續4個月環比上升,隨著加息放緩,未來醫療健康整體融資有望迎來觸底回升;3)海外藥企研發費用增長穩??;4)國內新增臨康,國內上市藥企研發費用觸底反彈;5)藥明生物UVL事件落地利好市場情緒;6)產業再回流影響甚微,美國制造業進口比率(MIR)持續上升。?海內外CXO訂單情況顯示景氣度無虞。1)海外公司訂單呈上升趨勢,并未受到大環境影響,部分公司上調全年預期;2)國內公司訂單增速持續高增長,合同負債、在手訂單、新簽訂單都快速增長,顯現出高行業景氣度。九洲藥業、凱萊英、博騰股份等。產能釋放不及預期等。31.復盤歷史,估值底部2.前瞻指標邊際恢復3.地緣政治擔憂緩和4.海外公司依然穩健,國內公司持續強勁5.投資分析意見及風險提示1.1復盤:大部分公司跑輸指數,CRO優于CDMO?在外部環境復雜情況下,大部分公司跑輸指數。今年初至11月底,CXO漲幅從高到低:%)、百誠醫藥(-18%)、睿智醫藥(-19%)、九洲藥業(-22%)、昭衍新藥(-24%)、泰格醫藥(-25%)、康龍化成(-28%)、藥明康德(-28%)、、?從股價表現看,CRO優于CDMO。市場對于行業的擔憂逐漸從年初對于中美摩擦的擔憂,到對于行業景氣度的擔憂,在一級融資額持續走低的情況下,生產端產能是否過剩的擔憂,這導致了重資產CDMO公司的表現明顯弱于輕資產CRO公司的表現。0%0%-042022-03-042022-04-042022-05-042022-06-042022-07-042022-08-042022-09-042022-10-042022-11-04-10%滬深300泰格醫藥康龍化成藥明康德博騰股份九洲藥業凱萊英-60%資料來源:wind,申萬宏源研究4-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2?CXO主要公司當前估值遠低于估值中位數,處于歷史低分位。整體估值已經低于2019回顧從2019年以來CXO整體的估值變化(剔除負值),截至2022年11月30日,整體市盈率為27倍,低于74倍的歷史中位數,處于0.3%的歷史估值低分位。圖2:CXO主要公司PE0%000市盈率(TTM,整體法)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2中位值分位數(右軸)注:股價選取11月30日資料來源:wind,申萬宏源研究561.復盤歷史,估值底部2.前瞻指標邊際恢復3.地緣政治擔憂緩和4.海外公司依然穩健,國內公司持續強勁5.投資分析意見及風險提示2.1美國通脹回落,加息或放緩?美國CPI指數從2021年不斷飆升,美聯儲持續加息。今年以來,美聯儲已加息7次,年11月以來最大的單次加息幅度;近期12月份的50個基點是今年第一次加息放緩。?近期美國通脹明顯回落。美國勞工統計局12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CPI同同比增長6%,前值為6.3%。美國通脹和加息影響全球一級醫療健康投融資,通脹增速回落有望帶動一級投融資觸底回升。00000000000000000000I資料來源:wind,申萬宏源研究72.2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逐漸企穩?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2021年創新高。根據動脈橙數據,全球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億美元,同比增長超50%;中國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2021年達2466億元,同比增長55.09%。不論是中國還是全球的醫療健康一級2021年融資額都是歷史新高。?2022年醫療健康一級融資波動大,月度數據逐漸企穩。在疫情、俄烏戰爭、及美國高通脹持續加息的影響下,2022年全球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在連續快速增長3年的情況下,今年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2月度融資額逐漸企穩。從3月份到現在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一直處于低位震蕩態勢,逐漸企穩,隨著加息節奏放緩,未來有望觸底回升。00圖4:全球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億美元)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Q3全球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yoy0%圖5:全球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億美元)00全球醫療健康一級融資額(月度)yoy環比%%資料來源:動脈橙,申萬宏源研究8%%-100%2.3細分領域生物醫藥一級融資額改善明顯%%-100%?生物醫藥領域的一級融資額是醫療健康一級融資中占比最大的,根據動脈橙數據,生物醫藥領域一般占40%-50%,而且從生物醫藥領域的一級融資額可以觀察出biotech未來研發支出的大致趨勢,對于CXO行業有著前瞻性作用。?生物醫藥領域一級融資額邊際逐漸改善。從今年月度數據來看,經歷了1月到7月大幅明顯改善,海外波動較小,月度數據從8月至今呈現向上態勢。圖6:全球生物醫藥一級融資額(億美元)00生物醫藥一級融資總額yoy環比%%50圖7:國內及海外生物醫藥一級融資額(億美元) 2022.22022.32022.42022.52022.62022.72022.82022.92022.102022.11國內生物醫藥一級融資總額國內環比海外生物醫藥一級融資總額海外環比資料來源:動脈橙,申萬宏源研究92.4醫藥創新活力依舊?在經歷了今年的融資低潮后,醫藥人們對產業明年的態勢持樂觀態度。根據藥明康德近期做的調查(收到產業界200+回復),來自生物技術和醫藥產業的高管群體有三分之一相信明年的產業投資水平會進一步提高,而這一比例在投資人中則提升到了51.9%,超過一半??傮w看來,大家傾向于認為今年的“融資難”只是暫時現象。?與之類似,在預測自己所屬公司在明年的情況時,有超過九成的產業高管對獲得資本“非常自信”或“一般自信”,“信心不足”的占比只占6.7%。而在研發投入預期中,也有超過八成相信自己的投入不會低于2022年,更有超過四分之一預期將進一步增加投入。構對于2023年的投融資信心圖9:藥企融資和研發信心生物技術與醫藥領域33.30%是否不確定投融資機構0%是否不確定0%非常自信一般自信信心不足119.00%26.20%非常自信一般自信信心不足資料來源:藥明康德公司公眾號,申萬宏源研究102.5海外大藥企研發穩健上漲00-?海外藥企巨頭研發費用穩步增長。CRO收入主要來自于藥企的研發費用,全球TOP20藥企的研發費用近幾年不斷增長,表明CRO需求端依然旺盛。雖然今年外部環境較為復雜,2022年Q1-Q3全球TOP20藥企研發費用達924.72億美元,同比增長仍有9.20%(剔除羅氏和BI),TOP20藥企研發費用仍然穩健上漲,為CXO行業快速發展奠定基礎。圖10:TOP20藥企研發費用(百萬美元)AbbVie拜AbbVie拜耳 Biogen進安斯泰來MS 吉利德科學瑞瑞來諾菲Za諾和諾德%注:2022Q1-Q3數據剔除羅氏和BI,無數據資料來源:Bloomberg,申萬宏源研究112.6中國新藥持續創新升級,研發費用觸底回升?創新藥價值回歸: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進行開發。2021年11月19日,《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新藥研發應以為患者提供更優(更有效、更安全或更便利等)的治療選擇作為更高目標。創新門檻的提升帶來的連鎖反應,包括管線優化、創新升級以及產品競爭格局優化。?中國創新藥處于發展早期,持續創新升級。從2018-2021,國內A股上市藥企研發費用快速增長,三年復合增長率達24%,去年《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發布以來,多數藥企調整自我管線,今年Q1研發費用增速觸底,前三個季度環比持續上升,邊際持續改善;國內IND申請數量因為2021高基數(我們預計是疫情相關項目帶來擾動),同比增速下降,但是和2020年同期相比增速超過20%,行業總體健康發展。,000000圖11:A股藥企研發費用(百萬元)201820192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A股藥企研發費用yoy0圖12:國內IND數量(個)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Q3IND數量(按受理號)yoy同比2020Q1-Q3%%%%%%%%%%資料來源:Insight,wind,申萬宏源研究12資料來源:Insight,申萬宏源研究13000圖13:國內臨床新增項目數(個)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Q32期3期4期其他總計yoy0%-10%60%50%40%30%20%10%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Q3?早期臨床項目新增項目持續增長,后期臨床項目結構優化。去年CDE《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發布,引發市場對于國內行業景氣度的擔憂,由于過去幾年一級融資環境相對寬松,導致了很多同質化的產品推進到了臨床后期,自從CDE發布臨床指導原則后,可以明顯看到3期新增臨床項目明顯下滑,早期項目仍然在持續增加,我們估計和藥企內部調整管線有關,這對于中國創新藥來說是出清同質化項目,創新升級的好機會。?同時,我們看到雖然今年新增臨床項目前三季度同比21年基本持平,同比下降約1% (我們預計21年項目高增長和疫情相關項目帶來的擾動有關,導致了2021年的高基數),但相比2020年同期增速約46%,整體保持健康增長。比增速1.復盤歷史,估值底部2.前瞻指標邊際恢復3.地緣政治擔憂緩和4.海外公司依然穩健,國內公司持續強勁5.投資分析意見及風險提示資料來源:藥明生物公告,藥明生物公眾號,申萬宏源研究153.1UVL標志性事件落地,地緣政治擔憂緩和?UVL名單引發地緣政治擔憂。藥明生物是國內第一家醫藥公司、同時也是第一家CXO公司進入美國“未經核實名單”(UVL),這引發了市場對于地緣政治的擔憂,藥明生物及其他主要CXO公司(藥明康德、康龍化成等)自2月8日以來跌幅都超過20%以上。?標志性事件落地,地緣政治擔憂緩和。自2022年2月8日無錫及上海藥明生物列入UVL以來,公司積極采取措施接受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核查,其中無錫工廠于10月7日移除,上海工廠于12月16日移除,事件發生到解決僅耗時10個月,公司應對“UVL事件”處理高效。我們認為,這次事件是疫情背景下的“次生災害”,并非針對中國CXO行業所謂的“政治打壓”,在UVL名單期間,藥明生物在手訂單持續高增,截至6月底公司未來三年能夠完成訂單總額達30.5億美元(+35.6%),未完成訂單總額約184.7億美元(+48.2%),其中未完成服務訂單128.1億美元(+77.2%)。物上海子公司的檢查延遲到10月。藥明生物公眾號于27日更新,上海子公司在中國商務部的協調下已完成最終用戶訪問公司積極采取措施接受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核查,藥明生物無錫子公司完成最終用戶訪問檢上海子公司正式從美國UVL清單移除。至此,藥明生物兩家子公司都已經移除UVL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公布了更新的“未經核實名單”(UVL),將藥明生物無錫子公司等包含在內的9家中國無法現場檢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IS)將藥明生物位于上海和無錫的兩家子公司列入“未經核實名單“(UVL)。763.2產業回流并非新鮮事?中美關系的摩擦和UVL事件使得市場又擔心產業回流,然而產業回流并非新鮮事。隨著美國制造業持續外流,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發展逐步失衡,金融部門快速擴張,最終導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后,美國政府逐漸意識到其“產業空心化”的問題,從奧巴馬到特朗普、再到現在的拜登,美國三任總統,歷時十多年,開始采取一系列舉措來重振制造業,實現制造業回流。奧巴馬時期(2008-2017)特朗普時期(2017-2021)拜登時期(2021-現在)強調制造業的重要性,并對美國制造試圖降低美國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提過在政府、制造業和學術界之間建立聯系,旨在對國家產業政策和創新體系的構建進行完善,并最終實現產業實行制造業產業回流政策。造業勞動力、強化美國制造業供應鏈優惠吸引國內企業進行本土投資,利用貿易保護措施保護美國就業和國內制造企業。政策的基調是不再強調政府投入,而是通過稅制改革與關稅保護相結合的體系,保護國內制造業企業利益,并促進企業的本確保未來由美國工人在美國制造》的行政令,要求美國政府地使用美國生產的商品,雇國供應鏈的建設,要求審查美國供應鏈,對關鍵工業部門的工人進行教育和再培訓。為了降低對其他國家半導體行業的依賴性,拜登政府發布了《2021美國創新發展。登政府連續發布《芯片與科學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試圖加快關鍵產業鏈的本土化進程。wwwswsresearchcom資料來源:TheWhiteHouse,《世界知識》,申萬宏源研究16%%?盡管美國推出制造業再回流政策已經十多年了,但美國供應鏈仍然高度依賴亞洲地區。中國香港、斯里蘭卡和柬埔寨)進口的制成品總額占美國國內制造業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美國制造業進口比率,MIR)僅為9.15%,此后,盡管美國政府推出產業再回流政策,但MIR卻持續攀升,到2021年MIR指數再創新高達到了14.49%。美國政府雖然一再鼓勵制造業回流,但是從結果來看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圖15:美國制造業進口比率(MIR)10.64%10.64%資料來源:Kearney,申萬宏源研究173.4美國針對中國醫藥產業部分議案和法案梳理表1:美國針對中國醫藥產業部分議案和法案時間提出人法案或議案內容議院銀行委員會經濟政策主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和2020/3/19軍事委員會成員TomCotton和院軍事委員會和交通基建委arkGallagher影響法案”(ProtectingouruticalSupplyChainfromChinaAct)FDA創建一張在美國境外生產且被確定為對美國公眾的健康和安全至關重要的所有制相關API的登記表;要求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退伍軍人事務部、國防部和所有其他聯衛生機構采購的藥品不含在中國生產的API;要求藥品公司在進口和國產成品制劑上列出API及其原產國;立法將允許對在美國境內因擴大藥品或醫療器械生產而產生成本統特朗普行政令稱之為“購買美國產品”(Buy指示聯邦政府僅能從美國工廠購買基本藥品和其他醫療產品,而不是像一直以來的那樣從提供此American)類大宗產品的海外公司購買。州民主黨議員Karen供漲價的臨床證據的制藥商征重控制藥品成本床證據,制藥商將面臨相當于其在州內藥品銷售與藥品維持前一日歷年的標價(根據通貨膨脹因素調整)統拜登應鏈百日審查報告應鏈百日審查報告涵蓋了廣泛的行業,包括半導體制造和先進封裝;大容量電池,如電動汽車物和材料;以及藥品和API。但報告指出,美國仍然依賴進口在國外制造的關鍵API部促進全面增長”的長達250頁紙的報告分之一的內容,是講美國藥品和原料藥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將增加關鍵藥品和原料藥的員Marsha供應鏈潛在武器化”為由,鼓勵美國FDA與多達五所美國大學合作,創建《2021保障美國藥柜法案(SAM-C)》一些“藥品制造卓越中心?!边@些中心還將開發方法并進行勞動力培訓,以幫助將制藥業帶回美國5TomCotton和ButChinaSafeDrugsAct)或稱《ABC安全藥物法案》旨在追蹤原料藥(API)、禁止購買來自中國的藥品,并在醫療供應鏈中創建透明度。MikeBraunoniErnst《提高國外檢查效率法案》FDA提前宣布國外監督檢查的做法。法案提議修訂FD&CA第704節,允許FDA提前通知的情況下檢查國外制藥商,東道國強制要求通知或保護公眾健康需要通知的外。值得注意的是,該法案的要求僅適用于監督檢查,不適用于批準前、許可前或有因檢FDA近期關于僅中國試驗策略、數據可外國臨床數據需適用于美國人群,研究方需具備資質,研究人員需得到FDA認可并且工作符合GCP。數據有效與否不一定需要現場檢查。院商的依賴。門指出,將聯合美國司法部、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其他聯邦機構,調查有關中國企業操縱市他可能違反美國法律的指控,比如控制美國關鍵行業的商品供應,而其頭號靶子便是制藥2022/9/12美國總統拜登健康、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計劃行政農業和能源。該倡議將推動生物制造的進步,以國內強大的供應鏈替代來自國外的脆弱供應鏈,命令并以美國各地社區的高薪工作為基礎。它將改善糧食和能源安全,推動農業創新,同時減輕氣候 資料來源:TheWhiteHouse,識林,申萬宏源研究183.5產業再回流政策對于國內CXO毫無影響?雖然美國推出很多產業再回流政策,同時對于醫藥產業產業也提出了很多相關的議案或者法案,但是收效甚微,對于國內CXO行業來說毫無影響。我們在上篇報告《當前時間點如何看待CXO》中也曾對于這個問題進行分析:海外藥企在持續裁員和關閉自己的生產工廠。從國內CXO公司的海外收入也可以看到,2017-2021年國內CXO海外收入(主要為美國和歐洲)持續加速,從2018年約17%的增速快速上升到2021年約42%的增速。,0000000圖16:國內主要CXO公司海外業務收入(百萬元)201720182019202020215%0%海外業務收入yoy 資料來源:wind,申萬宏源研究19201.復盤歷史,估值底部2.前瞻指標邊際恢復3.地緣政治擔憂緩和4.海外公司依然穩健,國內公司持續強勁5.投資分析意見及風險提示資料來源:wind,申萬宏源研究214.1海外CXO公司增長穩健?海外主要CXO公司收入增長穩健。我們選取海外8家主要公司,可以看到2017-2021CAGR和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增速前三季度增速8.68%,在全球醫療健康融資下降的大背景下,證明了全球創新需求依然旺盛,也證實了在上篇報告《當前時間點如何看待CXO》中我們的判斷,“單個季度甚至年度的融資額下降對于行業內公司業績無影響”。,000000圖17:海外主要CXO公司收入(百萬美元)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Q34.2海外公司在手訂單持續增長?大部分海外公司訂單成上升趨勢。從海外主要CXO公司的在手訂單可以明顯看出行業景氣度并沒有問題,大部分公司在手訂單持續增長。雖然有部分公司指引下修,但是也主要是因為疫情、匯率及整體經濟形勢的原因,并非由于下游需求需疲軟。表2:海外CXO公司在手訂單趨勢單單位公司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趨勢十億美元ICON18.6019.1019.6020.0020.20千美元百萬美元百萬美元百千美元百萬美元百萬美元百萬美元十億美元11874.007183.80 501.001849.8024.4012577.007459.60 515.001997.1024.8012513.007666.30 529.002088.0025.3015295.007638.50 529.002168.3025.6014810.007055.90 549.002236.2025.80SyneosHealthCatalentMedpaceIQVIA十億美元十億美元Labcorp14.3914.9615.1915.2115.25表3:海外CXO2022年指引2022Q22022Q340%-43%40%-43%4.4%-6.3%1.7%-2.8%下修疫情和匯率影響,新簽訂單下滑-4%--4%-1%23.0%-25.6%26.1%-27.8%3.8%-4.9%3.2%-4.0%2023財年指引下修下調的最大原因是受疫情影響5.0%-7.5%3%-4%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申萬宏源研究22資料來源:wind,申萬宏源研究234.3國內CXO未受到外部環境影響持續加速,000000?國內CXO主要上市公司增長強勁,持續加速。我們選取A股15家CXO公司,這15家CXO公司2021年收入總額為555.38億元,同比增速43.72%;今年以來2022Q1-Q3收入總額不斷攀升,在大訂單的持續確認下,不斷加速,延續既往高景氣度表現。雖然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生物醫藥一級融資額下滑的背景下,但是國內CXO憑借成本優勢+工程師紅利的優勢下仍然快速增長,并未受到外部環境影響。圖18:CXO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凱萊英九洲藥業博騰股份睿智醫藥昭衍新藥藥石科技美迪西皓元醫藥普蕊斯陽光諾和百誠醫藥和元生物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申萬宏源研究244.4訂單飽滿,合同負債快速增長?合同負債逐季上升,訂單飽滿。合同負債可作為CXO企業訂單的先行指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簽訂單和在手訂單情況。截至2022三季度,CXO板塊主要公司整體合同負債約84億元,其中體量最大的是藥明康德(約40億元),其次是昭衍新藥(約15億元)、泰格醫藥(約10億元)、康龍化成(約8億元)。圖19:CXO主要公司合同負債(百萬元)000002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4.5在手訂單高速增長顯示高景氣持續?訂單快速增長,高景氣度持續。部分重點CXO公司在手訂單體量相當可觀,維持較高增速,訂單作為體現公司競爭力的核心指標,為持續發展增加確定性。截至2022H1,增長119%。同時,部分公司新簽訂單增速也在加速,如美迪西2022H1新簽訂單17億表4:部分公司訂單情況單簽訂單202021藥明生物(億美元)格醫藥2291920凱萊英(億美元)62599884169方達控股(億美元)2.46811資料來源:公司公告,申萬宏源研究25261.復盤歷史,估值底部2.前瞻指標邊際恢復3.地緣政治擔憂緩和4.海外公司依然穩健,國內公司持續強勁5.投資分析意見及風險提示275.1投資分析意見?我們認為CXO整體行業仍然處于加速發展階段,仍然是高景氣快速發展的行業,遠遠沒到產能過剩、存量空間的博弈,我們持續看好CXO行業未來的發展和增長,看好中國醫藥制造。息放緩;2)全球生物醫藥一級融資額已經連續4個月環比上升,隨著加息放緩,未來醫療健康整體融資有望迎來觸底回升;3)海外藥企研發費用增長穩健;4)國內新增臨康,國內上市藥企研發費用觸底反彈;5)藥明生物UVL事件落地利好市場情緒;6)產業再回流影響甚微,美國制造業進口比率(MIR)持續上升。?海內外CXO訂單情況顯示景氣度無虞。1)海外公司訂單成上升趨勢,并未受到大環境影響,部分公司上調全年預期;2)國內公司訂單增速持續高增長,合同負債、在手訂單、新簽訂單都快速增長,顯現出高行業景氣度。九洲藥業、凱萊英、博騰股份等。產能釋放不及預期等。282風險提示?下游藥企需求不達預期。CXO行業緊跟創新藥行業,如果下游藥企需求一旦下降,將會對整個行業的訂單需求帶來不利影響。?創新藥研發投入不及預期。CXO行業訂單大部分來自于創新藥期研發支出,如果創新藥企研發費用下降,將會對行業帶來不利影響。?競爭加劇等風險。國內CXO現在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原有公司開始橫向縱向業務拓展,?匯兌風險。CXO很多訂單來自于海外,人民幣匯率波動將對公司收入帶來一定的影響。?產能釋放不及預期。CXO公司為了滿足客戶旺盛的需求,在不斷的擴產,如果產能釋放緩慢或不及預期,會對公司業績帶來不利影響。資料來源:wind,申萬宏源研究295.3涉及上市公司估值表表5:涉及A股上市公司估值表券代碼券簡稱股價(12月26日)EPS泰格醫藥4.63康龍化成德.605騰股份1洲藥業4.06迪西4.552技012醫藥9斯4.01和元生物注:盈利預測取WIND一致性預期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析師承諾對本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的信息披露還可能為或爭取為這些標的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本公司在知曉范圍內依法合規地履行披露義務??蛻艨赏ㄟ^compliance@索取有關披露資料或登錄wwwswsresearchcom質情況、靜默期安排及其他有關的信息披露。售團隊聯系人oswhysccomniswhysccomanswhysccomgswhysccom2019A股投資評級說明證券的投資評級:以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證券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的漲跌幅為標準,定義如下:買入(Buy):相對強于市場表現20%以上;增持(Outperform):相對強于市場表現5%~20%;中性(Neutral):相對市場表現在-5%~+5%之間波動; 減持(Underperform):相對弱于市場表現5%以下。 行業的投資評級:以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行業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的漲跌幅為標準,定義如下:看好(Overweight):行業超越整體市場表現;中性(Neutral):行業與整體市場表現基本持平;看淡(Underweight):行業弱于整體市場表現。本報告采用的基準指數:滬深300指數資評級說明證券的投資評級:以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證券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的漲跌幅為標準,定義如下:買入(BUY)::股價預計將上漲20%以上;增持(Outperform):股價預計將上漲10-20%;持有(Hold):股價變動幅度預計在-10%和+10%之間;減持(Underperform):股價預計將下跌10-20%;賣出(SELL):股價預計將下跌20%以上。行業的投資評級:以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行業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的漲跌幅為標準,定義如下:看好(Overweight):行業超越整體市場表現;中性(Neutral):行業與整體市場表現基本持平;看淡(Underweight):行業弱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