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療法1課件_第1頁
藥物療法1課件_第2頁
藥物療法1課件_第3頁
藥物療法1課件_第4頁
藥物療法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章

藥物療法第十五章

藥物療法本章重點難點安全給藥的原則安全有效用藥指導超聲波霧化吸入療法注射原則及注射方法藥物過敏試驗的方法過敏反應的預防過敏性休克的搶救破傷風脫敏注射法,重點掌握內容:需難點突破的內容:

藥物抽吸技術各種注射技術皮試液的配制常用外文縮寫本章重點難點安全給藥的原則,重點掌握內容:需難點突破的內容:2本章內容第一節給藥的基本知識第二節口服給藥法第三節吸入給藥法第四節注射給藥法第五節藥物過敏試驗法第六節局部給藥法

本章內容第一節給藥的基本知識第二節口服給3一、概述片劑、溶液、合劑、膠囊、丸劑、酊劑、散劑等。溶液、粉劑、油劑、結晶及混懸液等。溶液、酊劑、軟膏、粉劑、搽劑、滴劑、栓劑、洗劑及涂膜劑等。粘貼敷片、植入慢溶藥片、胰島素泵等。1.內服藥2.注射藥

3.外用藥

4.新劑型(一)藥物的種類

第一節給藥的基本知識一、概述1.內服藥2.注射藥3.外用藥4.新劑型(一)藥4(二)藥物的領取1.病區

設有藥柜,一定基數的常用藥物,專人負責保管。貴重藥、特殊藥物、劇毒藥、麻醉藥憑醫生處方領取。2.中心藥房

中心藥房的護士負責病區病人的日間用藥,病區護士負責核對領回。一些醫院采用電子計算機聯網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二)藥物的領取1.病區5(三)藥物的保管(1)1.藥柜管理

通風干燥、光線充足,專人負責,確保安全。2.分類保管

按內服、外用、注射、劇毒藥等分類保管。按有效期的先后順序使用。劇毒藥和麻醉藥,加鎖保管,每班交接。個人專用的特種藥物,單獨存放。(三)藥物的保管(1)1.藥柜管理63.標簽明確

內服藥用藍色邊,外用藥用紅色邊,劇毒藥和麻醉藥用黑色邊。注明藥品名稱、劑量、濃度。(三)藥物的保管(2)3.標簽明確(三)藥物的保管(2)7(三)藥物的保管(3)4.定期檢查

發現藥品如有沉淀、渾濁、異味、變色、變性、潮解等,標簽脫落或模糊不清,停止使用。(三)藥物的保管(3)4.定期檢查85.妥善保存根據藥物的不同性質,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1)易被熱破壞的藥物---放置冰箱內保存(冷藏于2~10℃)。

如疫苗、胰島素、抗毒血清、胎盤球蛋白、血液制品和青霉素皮試液等。(2)易揮發、潮解或風化的藥物---需裝瓶、密閉蓋緊。

如酵母片、糖衣片、乙醇等。(三)藥物的保管(4)5.妥善保存根據藥物的不同性質,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三9(3)易氧化和遇光變質的藥物---裝有色密蓋瓶中,置于陰涼處,針劑應放在黑紙遮光的藥盒內。

如維生素C、氨茶堿,鹽酸腎上腺素等。(三)藥物的保管(5)(3)易氧化和遇光變質的藥物---裝有色密蓋瓶中10(4)易燃、易爆的藥物---單獨存放于陰涼處,遠離明火。

如乙醚、環氧乙烷、乙醇等。(5)易過期的藥物---按有效期時限的先后,有計劃地使用。

如各種抗生素、胰島素等應定期檢查。(6)各類中藥---均置于陰涼干燥處,芳香性藥品應密蓋保存。(三)藥物的保管(6)(4)易燃、易爆的藥物---單獨存放于陰涼處,遠離明火。(三11二、安全給藥的原則必須嚴格執行醫囑,不得更改對有疑問的醫囑,應立即提出,詢問清楚醫院常用的外文縮寫及中文譯意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對:對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時間和方法。一注意:注意觀察藥物作用和不良反應。做到五準確,即將準確的藥物、劑量、途徑、時間內給予準確的病人。熟練掌握給藥方法和技術,能與病人有效溝通并給予用藥指導。注意配伍禁忌。防止過敏反應發生。(一)根據醫囑給藥(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三)安全正確給藥

二、安全給藥的原則必須嚴格執行醫囑,不得更改三查:操作前、操12醫院常用外文縮寫與中文譯意qd

每日1次bid

每日2次tid

每日3次qid

每日4次qod

隔日1次biw

每周2次qm

每晨1次qn

每晚1次qh

每小時1次q4h

每4小時1次am

上午pm

下午12n

中午12點12mn

午夜12點ac

飯前pc

飯后Hs

臨睡前St

即刻DC

停止prn

必要時(長期)SOS

需要時(限用1次,12h內有效)ID

皮內注射H

皮下注射IM或im

肌內注射IV或iv

靜脈注射醫院常用外文縮寫與中文譯意qd每131.藥物用量

治療量---產生明顯效應而不引起毒性反應的劑量。適用于大多數人使用的常用量。若藥物超過治療量--毒性反應。2.藥物劑型

注射劑:水溶液比油劑、混懸劑吸收速度快。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1)(一)藥物的因素1.藥物用量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1)(一)藥物的因素14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2)3.給藥途徑

一般規律是:靜脈>吸入>肌內>皮下>直腸黏膜>口服>皮膚。不同的給藥途徑可使藥物作用產生質的差別。4.給藥時間

間隔時間--以藥物的半衰期作為參考依據,尤其是抗生素類藥物應注意維持血中的有效濃度。肝、腎功能不良者可適當調整給藥間隔時間。5.聯合用藥

目的是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避免和減少藥物不良反應。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2)3.給藥途徑151.生理因素年齡與體重:兒童和老年人的用藥劑量均應酌減。性別:月經、妊娠、哺乳期。2.病理因素

肝腎功能受損,藥物代謝緩慢,易導致中毒。3.心理因素

病人的情緒、對藥物的信賴程度、醫護人員的語言和暗示作用等影響藥物作用。(二)機體的因素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3)返回1.生理因素(二)機體的因素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3)返回16第二節口服給藥法

優點與缺點優點-最常用、最方便、又比較安全。

缺點-吸收慢,不適用于急救。-對意識不清、嘔吐不止、禁食等病人不宜用此法。第二節口服給藥法17一、安全給藥指導1.抗生素及磺胺類藥---準時給藥。2.健胃藥---飯前服。助消化藥和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藥---飯后服。3.磺胺類藥物--多飲水。4.止咳糖漿服后不宜立即飲水。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時,應最后服。5.服用強心甙類藥物先測量病人脈率(心率)及節律。成人脈率<60次/min或節律異常---暫停服藥并報告醫生。6.對牙齒有腐蝕作用或使牙齒染色的藥物用吸水管吸入,服后及時漱口。7.緩釋片、腸溶片、膠囊吞服不可嚼碎8.對危重及不能自行服藥者應喂服鼻飼者--研碎溶解后,從胃管注入,再溫水沖凈胃管。

一、安全給藥指導1.抗生素及磺胺類藥---準時給藥。18二、口服給藥技術【目的】

減輕癥狀、治療疾病、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協助診斷和預防疾病的目的。【準備】

【操作步驟】

【注意事項】護士準備

病人準備用物準備

環境準備返回二、口服給藥技術【目的】護士準備返回19【操作步驟】◆備藥嚴格查對

正確取藥再次查對固體藥:用藥匙取。粉劑、含化片用紙包好。水劑:用量杯取。油劑、滴劑、藥量不足1ml;在藥杯內倒少量溫開水,滴劑用滴管吸取。◆發藥準備分發核對解釋協助服藥消毒整理【操作步驟】◆備藥20第15章藥物療法1課件21【注意事項】1.嚴格查對,一次不能取出兩位病人的藥物。2.發藥前應了解病人的有關情況。3.病人提出疑問,護士應重新核對,耐心解釋。

4.觀察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1.嚴格查對,一次不能取出兩位病人的藥物。22第三節吸入給藥法吸入給藥法

超聲霧化吸入手壓式霧化吸入氧氣霧化吸入

定義:利用霧化裝置將藥液形成細小霧滴,通過鼻或口腔吸入呼吸道,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第三節吸入給藥法吸入給藥法超聲霧化吸入手壓式霧化吸入23一、氧氣霧化吸入【定義】是利用氧氣高速氣流,使藥液形成氣霧隨吸氣進入呼吸道的方法。【目的】

【作用原理】【準備】

【操作步驟】

【注意事項】

護士準備

病人準備用物準備

環境準備二、手壓式霧化吸入一、氧氣霧化吸入【定義】是利用氧氣高速氣流,使藥液形成氣霧24【作用原理】空吸原理---流速越快,沖力越大,局部壓力越小。【作用原理】空吸原理---流速越快,沖力越大,局部壓力越小。25【目的】治療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癥。稀釋痰液以利排除。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功能。1.消炎2.袪痰3.止咳【目的】治療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癥。稀釋痰液以利排除。解除支氣管26【操作步驟】配制藥液:稀釋至5ml核對解釋:核對解釋,協助病人漱口,取坐位或半坐位調節流量:調節氧氣流量至6~8L/min

指導吸入:B管-放口中,C管-口手堵住,呼氣時-手移開減疲勞-放手指-張開口,用時間-10~15min整理消毒:浸泡消毒液中1h【操作步驟】配制藥液:稀釋至5ml27【注意事項】1.初次做此治療的病人,應指導其使用方法。2.氧氣濕化瓶內勿放水,以免液體進入霧化器使藥液稀釋影響療效。3.霧化器內的藥液必須浸沒D管底部,否則藥液無法噴出。4.操作時嚴禁接觸明火和易燃品,以保證安全。【注意事項】1.初次做此治療的病人,應指導其使用方法。28二、手壓式霧化吸入【目的】吸入擬腎上腺素類藥、氨茶堿或沙丁胺醇等支氣管解痙藥,改善通氣功能,適用于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的對癥治療。【準備】

護士準備

病人準備用物準備

環境準備二、手壓式霧化吸入【目的】護士準備29

核對解釋搖勻藥液放入口中按壓噴藥指導吸入清潔保存二、手壓式霧化吸入【操作步驟】核對解釋按壓噴藥二、手壓式霧化吸入【操作步驟】301.霧化器使用后應放置在陰涼處(30℃以下)保存,外殼定期清潔。2.使用前檢查霧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有無松動、脫落等異常情況。3.藥液隨著深吸氣的動作經口腔吸入,盡可能延長屏氣時間,最好堅持10S左右,然后再呼氣。4.每次1~2噴,兩次使用間隔時間不少于3~4h。二、手壓式霧化吸入【注意事項】

1.霧化器使用后應放置在陰涼處(30℃以下)保存,外殼定期清31三、超聲波霧化吸入【定義及特點】【作用原理】【目的】【準備】

【操作步驟】

【注意事項】

護士準備

病人準備用物準備

環境準備返回三、超聲波霧化吸入【定義及特點】護士準備返回32【定義及特點】定義:是應用超聲波聲能,將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特點:霧量大小可以調節;霧滴小而均勻;治療效果好;病人感覺溫暖舒適。【定義及特點】定義:33【作用原理】【作用原理】34【目的】【目的】35檢查連接配制藥液核對解釋調節霧量觀察處理關機整理【操作步驟】

檢查連接【操作步驟】

361.使用前檢查各部件。2.防止損壞水槽底部的晶體換能器和底部的透聲膜。3.切忌加熱水或溫水。4.連續使用中間需間隔30min。5.觀察病人痰液排出情況,不易咳出時,應予以拍背以助排出,必要時吸痰。【注意事項】1.使用前檢查各部件。【注意事項】37第四節注射給藥法定義:是將無菌藥液注入體內的方法,達到診斷、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優點:藥物吸收快,效果迅速,適用于藥物迅速發揮作用或不宜口服給藥的病人。缺點:可造成組織一定程度的損傷,引起疼痛和感染。包括:皮內注射、皮下注射、肌內注射及靜脈注射。第四節注射給藥法定義:是將無菌藥液注入體內的方法,達到診38一、注射原則(1)(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1.注射前洗手、戴口罩、剪指甲,保持衣帽整潔。2.注射部位消毒:2%碘酊+70%乙醇脫碘手法:以注射點為中心向周圍呈螺旋式消毒面積:直徑在5cm以上,待干(約20s)后脫碘:范圍大于碘酊消毒面積,乙醇揮發后方可注射。用0.5%碘伏或安爾碘以同法涂擦消毒1~2遍,無需脫碘

一、注射原則(1)(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39一、注射原則(2)(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1.“三查七對”。2.檢查藥液質量。3.同時注射多種藥物,查對配伍禁忌。

一、注射原則(2)(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40(三)嚴防交叉感染

一人一套物品:注射器、針頭、止血帶、小墊枕。物品先消毒,后處理。一次性物品按規定處理。

(四)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和針頭

根據藥液劑量、性質選擇注射器和針頭。一次性注射器不漏氣,在有效期內。一、注射原則(3)(三)嚴防交叉感染一、注射原則(3)41(五)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避開:血管、神經處。炎癥、化膿感染、瘢痕、硬結及皮膚病處。長期注射:有計劃地更換部位。(六)藥液應現用現配

臨時抽取,及時注射。(七)注射前排盡空氣

以防氣體進入血管形成栓塞。防止藥液浪費。一、注射原則(4)(五)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一、注射原則(4)42(八)注射前檢查回血(進針后,注射前)(九)掌握無痛注射技術1.解除病人顧慮,分散注意力,維持正確、舒適的姿勢,使肌肉放松。2.注射時做到“二快一慢”(進針、拔針快,推藥慢)。3.刺激性較強的藥物,選用粗長針頭,深部注射。多種藥物同時注射時,先注射刺激性較弱的藥物,再注射刺激性強的藥物。

一、注射原則(5)(八)注射前檢查回血(進針后,注射前)一、注射原則(543二、注射用物(1)1.注射盤

常規準備下列物品(1)無菌持物鑷(2)皮膚消毒液(3)無菌棉簽、砂輪、彎盤、啟瓶器、棉簽。靜脈注射時加止血帶、小墊枕等。2.注射器及針頭

二、注射用物(1)1.注射盤常規準備下列物品44二、注射用物(2)3.注射藥液

按醫囑準備。4.注射依據:二、注射用物(2)3.注射藥液45注射器及針頭注射器及針頭46三、藥液抽吸技術【目的】注射做準備。【準備】【操作步驟】【注意事項】

護士準備

病人準備用物準備

環境準備四、常用注射法三、藥液抽吸技術【目的】注射做準備。護士準備四、常用注射47【操作步驟1】備盤查對

◆自安瓿吸取藥液消毒折斷抽吸藥液排盡空氣查對備用

【操作步驟1】備盤查對48【操作步驟2】◆自密封瓶吸取藥液法消毒瓶塞

注入空氣

抽吸藥液

排氣備用

【操作步驟2】◆自密封瓶吸取藥液法49【注意事項】1.認真查對,特別須檢查藥液質量。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防止污染。抽藥時不可用手握住活塞。3.根據藥液的性質抽取藥液:結晶、粉劑藥用生理鹽水、注射用水或專用溶媒將其充分溶解后吸取,然后再抽吸;混懸劑應搖勻后吸取;粘稠油劑可稍加溫或雙手對搓藥瓶(藥液易被熱破壞者除外)后,選用稍粗針頭吸取。4.抽盡的安瓿或空藥瓶不可立即丟棄,以備查對。【注意事項】1.認真查對,特別須檢查藥液質50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觀賞謝謝51第十五章

藥物療法第十五章

藥物療法本章重點難點安全給藥的原則安全有效用藥指導超聲波霧化吸入療法注射原則及注射方法藥物過敏試驗的方法過敏反應的預防過敏性休克的搶救破傷風脫敏注射法,重點掌握內容:需難點突破的內容:

藥物抽吸技術各種注射技術皮試液的配制常用外文縮寫本章重點難點安全給藥的原則,重點掌握內容:需難點突破的內容:53本章內容第一節給藥的基本知識第二節口服給藥法第三節吸入給藥法第四節注射給藥法第五節藥物過敏試驗法第六節局部給藥法

本章內容第一節給藥的基本知識第二節口服給54一、概述片劑、溶液、合劑、膠囊、丸劑、酊劑、散劑等。溶液、粉劑、油劑、結晶及混懸液等。溶液、酊劑、軟膏、粉劑、搽劑、滴劑、栓劑、洗劑及涂膜劑等。粘貼敷片、植入慢溶藥片、胰島素泵等。1.內服藥2.注射藥

3.外用藥

4.新劑型(一)藥物的種類

第一節給藥的基本知識一、概述1.內服藥2.注射藥3.外用藥4.新劑型(一)藥55(二)藥物的領取1.病區

設有藥柜,一定基數的常用藥物,專人負責保管。貴重藥、特殊藥物、劇毒藥、麻醉藥憑醫生處方領取。2.中心藥房

中心藥房的護士負責病區病人的日間用藥,病區護士負責核對領回。一些醫院采用電子計算機聯網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二)藥物的領取1.病區56(三)藥物的保管(1)1.藥柜管理

通風干燥、光線充足,專人負責,確保安全。2.分類保管

按內服、外用、注射、劇毒藥等分類保管。按有效期的先后順序使用。劇毒藥和麻醉藥,加鎖保管,每班交接。個人專用的特種藥物,單獨存放。(三)藥物的保管(1)1.藥柜管理573.標簽明確

內服藥用藍色邊,外用藥用紅色邊,劇毒藥和麻醉藥用黑色邊。注明藥品名稱、劑量、濃度。(三)藥物的保管(2)3.標簽明確(三)藥物的保管(2)58(三)藥物的保管(3)4.定期檢查

發現藥品如有沉淀、渾濁、異味、變色、變性、潮解等,標簽脫落或模糊不清,停止使用。(三)藥物的保管(3)4.定期檢查595.妥善保存根據藥物的不同性質,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1)易被熱破壞的藥物---放置冰箱內保存(冷藏于2~10℃)。

如疫苗、胰島素、抗毒血清、胎盤球蛋白、血液制品和青霉素皮試液等。(2)易揮發、潮解或風化的藥物---需裝瓶、密閉蓋緊。

如酵母片、糖衣片、乙醇等。(三)藥物的保管(4)5.妥善保存根據藥物的不同性質,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三60(3)易氧化和遇光變質的藥物---裝有色密蓋瓶中,置于陰涼處,針劑應放在黑紙遮光的藥盒內。

如維生素C、氨茶堿,鹽酸腎上腺素等。(三)藥物的保管(5)(3)易氧化和遇光變質的藥物---裝有色密蓋瓶中61(4)易燃、易爆的藥物---單獨存放于陰涼處,遠離明火。

如乙醚、環氧乙烷、乙醇等。(5)易過期的藥物---按有效期時限的先后,有計劃地使用。

如各種抗生素、胰島素等應定期檢查。(6)各類中藥---均置于陰涼干燥處,芳香性藥品應密蓋保存。(三)藥物的保管(6)(4)易燃、易爆的藥物---單獨存放于陰涼處,遠離明火。(三62二、安全給藥的原則必須嚴格執行醫囑,不得更改對有疑問的醫囑,應立即提出,詢問清楚醫院常用的外文縮寫及中文譯意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對:對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時間和方法。一注意:注意觀察藥物作用和不良反應。做到五準確,即將準確的藥物、劑量、途徑、時間內給予準確的病人。熟練掌握給藥方法和技術,能與病人有效溝通并給予用藥指導。注意配伍禁忌。防止過敏反應發生。(一)根據醫囑給藥(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三)安全正確給藥

二、安全給藥的原則必須嚴格執行醫囑,不得更改三查:操作前、操63醫院常用外文縮寫與中文譯意qd

每日1次bid

每日2次tid

每日3次qid

每日4次qod

隔日1次biw

每周2次qm

每晨1次qn

每晚1次qh

每小時1次q4h

每4小時1次am

上午pm

下午12n

中午12點12mn

午夜12點ac

飯前pc

飯后Hs

臨睡前St

即刻DC

停止prn

必要時(長期)SOS

需要時(限用1次,12h內有效)ID

皮內注射H

皮下注射IM或im

肌內注射IV或iv

靜脈注射醫院常用外文縮寫與中文譯意qd每641.藥物用量

治療量---產生明顯效應而不引起毒性反應的劑量。適用于大多數人使用的常用量。若藥物超過治療量--毒性反應。2.藥物劑型

注射劑:水溶液比油劑、混懸劑吸收速度快。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1)(一)藥物的因素1.藥物用量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1)(一)藥物的因素65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2)3.給藥途徑

一般規律是:靜脈>吸入>肌內>皮下>直腸黏膜>口服>皮膚。不同的給藥途徑可使藥物作用產生質的差別。4.給藥時間

間隔時間--以藥物的半衰期作為參考依據,尤其是抗生素類藥物應注意維持血中的有效濃度。肝、腎功能不良者可適當調整給藥間隔時間。5.聯合用藥

目的是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避免和減少藥物不良反應。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2)3.給藥途徑661.生理因素年齡與體重:兒童和老年人的用藥劑量均應酌減。性別:月經、妊娠、哺乳期。2.病理因素

肝腎功能受損,藥物代謝緩慢,易導致中毒。3.心理因素

病人的情緒、對藥物的信賴程度、醫護人員的語言和暗示作用等影響藥物作用。(二)機體的因素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3)返回1.生理因素(二)機體的因素三、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3)返回67第二節口服給藥法

優點與缺點優點-最常用、最方便、又比較安全。

缺點-吸收慢,不適用于急救。-對意識不清、嘔吐不止、禁食等病人不宜用此法。第二節口服給藥法68一、安全給藥指導1.抗生素及磺胺類藥---準時給藥。2.健胃藥---飯前服。助消化藥和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藥---飯后服。3.磺胺類藥物--多飲水。4.止咳糖漿服后不宜立即飲水。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時,應最后服。5.服用強心甙類藥物先測量病人脈率(心率)及節律。成人脈率<60次/min或節律異常---暫停服藥并報告醫生。6.對牙齒有腐蝕作用或使牙齒染色的藥物用吸水管吸入,服后及時漱口。7.緩釋片、腸溶片、膠囊吞服不可嚼碎8.對危重及不能自行服藥者應喂服鼻飼者--研碎溶解后,從胃管注入,再溫水沖凈胃管。

一、安全給藥指導1.抗生素及磺胺類藥---準時給藥。69二、口服給藥技術【目的】

減輕癥狀、治療疾病、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協助診斷和預防疾病的目的。【準備】

【操作步驟】

【注意事項】護士準備

病人準備用物準備

環境準備返回二、口服給藥技術【目的】護士準備返回70【操作步驟】◆備藥嚴格查對

正確取藥再次查對固體藥:用藥匙取。粉劑、含化片用紙包好。水劑:用量杯取。油劑、滴劑、藥量不足1ml;在藥杯內倒少量溫開水,滴劑用滴管吸取。◆發藥準備分發核對解釋協助服藥消毒整理【操作步驟】◆備藥71第15章藥物療法1課件72【注意事項】1.嚴格查對,一次不能取出兩位病人的藥物。2.發藥前應了解病人的有關情況。3.病人提出疑問,護士應重新核對,耐心解釋。

4.觀察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1.嚴格查對,一次不能取出兩位病人的藥物。73第三節吸入給藥法吸入給藥法

超聲霧化吸入手壓式霧化吸入氧氣霧化吸入

定義:利用霧化裝置將藥液形成細小霧滴,通過鼻或口腔吸入呼吸道,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第三節吸入給藥法吸入給藥法超聲霧化吸入手壓式霧化吸入74一、氧氣霧化吸入【定義】是利用氧氣高速氣流,使藥液形成氣霧隨吸氣進入呼吸道的方法。【目的】

【作用原理】【準備】

【操作步驟】

【注意事項】

護士準備

病人準備用物準備

環境準備二、手壓式霧化吸入一、氧氣霧化吸入【定義】是利用氧氣高速氣流,使藥液形成氣霧75【作用原理】空吸原理---流速越快,沖力越大,局部壓力越小。【作用原理】空吸原理---流速越快,沖力越大,局部壓力越小。76【目的】治療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癥。稀釋痰液以利排除。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功能。1.消炎2.袪痰3.止咳【目的】治療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癥。稀釋痰液以利排除。解除支氣管77【操作步驟】配制藥液:稀釋至5ml核對解釋:核對解釋,協助病人漱口,取坐位或半坐位調節流量:調節氧氣流量至6~8L/min

指導吸入:B管-放口中,C管-口手堵住,呼氣時-手移開減疲勞-放手指-張開口,用時間-10~15min整理消毒:浸泡消毒液中1h【操作步驟】配制藥液:稀釋至5ml78【注意事項】1.初次做此治療的病人,應指導其使用方法。2.氧氣濕化瓶內勿放水,以免液體進入霧化器使藥液稀釋影響療效。3.霧化器內的藥液必須浸沒D管底部,否則藥液無法噴出。4.操作時嚴禁接觸明火和易燃品,以保證安全。【注意事項】1.初次做此治療的病人,應指導其使用方法。79二、手壓式霧化吸入【目的】吸入擬腎上腺素類藥、氨茶堿或沙丁胺醇等支氣管解痙藥,改善通氣功能,適用于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的對癥治療。【準備】

護士準備

病人準備用物準備

環境準備二、手壓式霧化吸入【目的】護士準備80

核對解釋搖勻藥液放入口中按壓噴藥指導吸入清潔保存二、手壓式霧化吸入【操作步驟】核對解釋按壓噴藥二、手壓式霧化吸入【操作步驟】811.霧化器使用后應放置在陰涼處(30℃以下)保存,外殼定期清潔。2.使用前檢查霧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有無松動、脫落等異常情況。3.藥液隨著深吸氣的動作經口腔吸入,盡可能延長屏氣時間,最好堅持10S左右,然后再呼氣。4.每次1~2噴,兩次使用間隔時間不少于3~4h。二、手壓式霧化吸入【注意事項】

1.霧化器使用后應放置在陰涼處(30℃以下)保存,外殼定期清82三、超聲波霧化吸入【定義及特點】【作用原理】【目的】【準備】

【操作步驟】

【注意事項】

護士準備

病人準備用物準備

環境準備返回三、超聲波霧化吸入【定義及特點】護士準備返回83【定義及特點】定義:是應用超聲波聲能,將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特點:霧量大小可以調節;霧滴小而均勻;治療效果好;病人感覺溫暖舒適。【定義及特點】定義:84【作用原理】【作用原理】85【目的】【目的】86檢查連接配制藥液核對解釋調節霧量觀察處理關機整理【操作步驟】

檢查連接【操作步驟】

871.使用前檢查各部件。2.防止損壞水槽底部的晶體換能器和底部的透聲膜。3.切忌加熱水或溫水。4.連續使用中間需間隔30min。5.觀察病人痰液排出情況,不易咳出時,應予以拍背以助排出,必要時吸痰。【注意事項】1.使用前檢查各部件。【注意事項】88第四節注射給藥法定義:是將無菌藥液注入體內的方法,達到診斷、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優點:藥物吸收快,效果迅速,適用于藥物迅速發揮作用或不宜口服給藥的病人。缺點:可造成組織一定程度的損傷,引起疼痛和感染。包括:皮內注射、皮下注射、肌內注射及靜脈注射。第四節注射給藥法定義:是將無菌藥液注入體內的方法,達到診89一、注射原則(1)(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1.注射前洗手、戴口罩、剪指甲,保持衣帽整潔。2.注射部位消毒:2%碘酊+70%乙醇脫碘手法:以注射點為中心向周圍呈螺旋式消毒面積:直徑在5cm以上,待干(約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