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岳飛 高二語文 蘇教版 仲麗娟_第1頁
滿江紅-岳飛 高二語文 蘇教版 仲麗娟_第2頁
滿江紅-岳飛 高二語文 蘇教版 仲麗娟_第3頁
滿江紅-岳飛 高二語文 蘇教版 仲麗娟_第4頁
滿江紅-岳飛 高二語文 蘇教版 仲麗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滿江紅岳飛白鐵無辜鑄佞臣青山有幸埋忠骨岳飛,字鵬舉,北宋相州湯陰縣人。從小天資聰悟,愛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臂力超人,十一歲隨刀槍手陳廣學武藝,成為一縣無敵的槍手。后拜周同為師學射箭,練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開弓箭無虛發的本領。二十歲,首次從軍,帶兵首戰告捷,活捉賊首。二十四歲,轉入開封宗澤部,帶兵一戰汜水關,二戰竹蘆渡,清水亭一仗殺得金兵橫尸十五里,斬獲金軍大小軍將首一百七十五顆,在建康南面的牛頭山設下伏兵痛擊金兵,斬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復了大片國土,岳家軍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飛,為他建了生祠祭祀。紹興三年春,岳家軍已達一萬八千人。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臨安召見岳飛父子,并賜“精忠岳飛”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職。岳飛在江州寫下了振鑠千古的《滿江紅》詞。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奉命平定了洞庭楊幺,僅用八天時間,一舉獲勝,收編六萬降軍入岳家軍,擴充了抗金力量。并在順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威振敵膽、金兀術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正當岳飛所向披靡,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于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誣篾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證,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后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刑前揮筆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馳騁在抗金戰場上的主帥岳飛,就這樣被秦檜一伙奸臣奪去了年青而寶貴的生命。岳飛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養,余皆或充軍嶺南,或逃往湖廣。甚至下屬也被株連罷免或處死。直至高宗退位,孝宗為鼓士氣,平民憤。才追復岳飛官職,將其遺骸依禮遷葬于西湖棲霞嶺下。寧宗時,追封岳飛為“鄂王”;立岳廟。岳飛一生儉樸,不置田產,不積私財,不為后代鉆營利祿。岳飛治軍嚴謹,紀律嚴明。人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打仗時他身先士卒,與土兵共甘苦,從不居功自傲,贏得了歷代人民崇敬和同情。人們在杭州岳飛墓前鑄造了秦檜夫婦等四個鐵人,造象為雙手反剪面,向岳墳跪著,墓闕上懸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今天我們讀岳飛,就是讀人的傲然脊梁,讀民族的浩然正氣,讀歷史的巍然豐碑。岳飛沒有專門的軍事著作遺留,但其軍事思想、治軍方略,散見于奏章、詩詞等。后人將岳飛的文章、詩詞編成《岳武穆遺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滿江紅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紹興六年(1136)岳飛率軍從襄陽北上,陸續收復了洛陽附近的一些州縣前鋒直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舉收復中原,直搗黃龍府之勢,但此時的宋高宗一心議和,命岳飛立即班師,岳飛不得已率軍退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機,收復失地、洗雪靖康之恥的志向難以實現,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滿江紅》詞。背景解說詩詞賞析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一陣急風暴雨剛剛停歇,詞人獨自登樓憑欄眺望。想到中原,山河破碎,二帝被擄,生靈涂炭。胸中的怒火好似火山一樣爆發。于是按不住心頭之恨而怒發沖冠。一句“仰天長嘯”,道出了精忠報國的急切心情。詩詞賞析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這幾句一氣貫成,仿佛一組特寫鏡頭。揭示了作者因民族之恨而洶涌澎湃的心潮,描繪出一位憂憤國事,痛恨敵人的民族英雄形象。描繪出作者怎樣的形象?揭示出作者怎樣的心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回顧過去

“三十功名塵與土”,紹興四年(1134),岳飛正值30歲,回首往昔,數十年抗戰,艱危險絕,塵滿征衣,但對國家的貢獻還很小,當下的功名、事業猶如糞土,微不足道。他作為領兵大將,當然是自謙之詞。瞻望前程“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展望抗金斗爭,任重道遠,須披星戴月,日夜奮戰,長期斗爭才能獲得勝利。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這是千古名句,既是作者自勉,又用來激勵抗金將士,明確指出,抗金不能再等了,等到須發白了,就來不及了。這是對堅持抗金救國的廣大軍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抒寫作者渴望為國殺敵立功的情懷和抱負。上片小結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靖康,是宋欽宗趙桓的年號。其父宋徽宗,得知金兵入侵的消息,嚇的急忙將皇位傳給太子(欽宗),想南下避難。欽宗即位,改元靖康。就在這一年底,金兵攻入,掠奪宋宮廷、國庫和民間的金銀財帛后,于靖康二年四月俘虜徽、欽二帝北撤,北宋自此滅亡。這就是岳飛說的“靖康恥”。岳飛認為,靖康大恥至今未雪,臣子之恨,何時泯滅?用反詰句,以加強語氣,表現了與敵人的仇恨不共戴天。四個短促的句式,點明中心,即吐露其愛國忠君的思想感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表示自己要揮師北伐,駕著戰車,踏破重重險關要塞,直搗敵人的巢穴。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壯志饑餐”和“笑談渴飲”都是岳飛的激憤之語,夸張手法的運用進一步表達了對女真族統治集團蹂躪中原,涂炭生靈的切齒之恨和戰勝強敵的決心。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以此收尾,既表達“精忠報國”的思想,同時也再次強調了收復失地的堅定決心,情調激昂,感人肺腑。申述作者雪恥復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壯志!下片小結這首詞,通篇貫穿了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和氣壯山河的英雄主義氣概。如果說蘇軾的詞豪放,那岳飛的詞則是雄壯。它表現了一個愛國將士的凜然正氣和崇高境界。有了這種正氣和境界,才能寫出這種千百年傳唱不衰的好作品來。總結珍惜時間、奮發有為的名言1、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2、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3、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黃雞的典故出自白居易的《醉歌》“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喻指:黃雞每晨能報曉,故用以喻指時光流逝,更催人老。

小重山

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林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課外拓展在一個秋天的夜晚,岳飛想到了陷落在金人鐵蹄下的半壁江山,想到自己的壯志難酬,不禁傷事憂懷,無法成眠,萬般思緒字字淚,寫下了《小重山》一詞。詞的上片著重寫景。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寒蛩:秋天的蟋蟀。千里夢:夢見千里之外的戰場上,抗擊金兵收復失地的英勇和壯烈。

昨天夜里的蟋蟀一直在鳴叫不止,把詩人從金戈鐵馬、抗擊金兵的夢中驚醒,而此時,已是深夜的三更天了。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英雄之夢,勾起了詩人的憂思和痛苦,使他無法安然入睡,于是起身,獨自圍繞著門前的臺階緩步而行,而此時,所有的人都進入了幸福的夢鄉,只有天上的明月散下淡淡的冷光,深秋的月夜,一片慘淡。“眾人皆醉我獨醒。”詩人的心境是孤獨的、凄涼的。詞的下片著重抒情。

冷月、秋寒,鳴叫的蟋蟀,這寂靜而凄清的秋夜,使詩人的心緒難平。他想到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和壯志難酬的痛苦。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林老,阻歸程。

舊山:故鄉;功名:在詩人心中并不是普通意義的高官厚祿和光宗耀祖,而是驅逐金人,收復河山,迎回徽宗、欽宗“二帝”的壯志,詩人寫下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是“白首為功名”最好的注腳。

幾十年求索,不經意間歲月流逝,青絲變白發,英雄的壯志卻難酬,只剩下“空悲切”。不如意者早還鄉,在這個月夜,詩人也想到了故鄉,想來家鄉的松樹都已經變得老了,樹猶如此,更別說人了,不能建功立業,回家平靜地度過余生也好啊,可是,家鄉卻陷落在敵人之手,家是回不去了。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在這里,詩人化用了善于操琴的俞伯牙和他的知音鐘子期的典故,表達了自己的苦悶心情。我想把心事付之琴弦,可是卻沒有知音,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