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句式講解—有的同學一遇上文言文就頭疼看不下去——字都認識,但就是組不成句子、理解不了意思。這其中的原因,除了一些通假字、古今異義字形成的閱讀障礙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與我們現在的表達習慣并不相同。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常見句式判斷句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A、“......者,......也?!边@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保ā妒酚洠松媸兰摇罚〣、“......,......也?!迸袛嗑渲?,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保ā顿Y治通鑒》)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C、“......者,......?!庇械呐袛嗑洌辉谥髡Z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保ㄍ醢彩队伟U山記》)D、“......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保ā稇饑撸R策》)2、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司馬光《赤壁之戰》)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蘇軾《石鐘山記》)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注意: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泰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被動句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于被動式關系的敘述句叫被動句。1.用“為”“為...·.所......”“為所”表示被動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孔雀東南飛》吳廣素受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賈誼《過秦論》)2.用“見”“于”“見......于”表示被動關系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不拘于時,學于余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3.用“被”“受……于”表示被動關系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司馬遷《屈原列傳》)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司馬光《赤壁之戰》)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1.主語省略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說》(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陶淵明《桃花源記》急!》2.謂語省略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丘明《曹判論戰》)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司馬遷《陳涉世家》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為樂)(司馬遷《鴻門宴》)4.介詞省略將軍戰(于)河北,臣戰(于)河南《鴻門宴》)司馬遷武陵人(以)捕魚為業(陶淵明《桃花源記》4.介詞省略將軍戰(于)河北,臣戰(于)河南《鴻門宴》)司馬遷武陵人(以)捕魚為業(陶淵明《桃花源記》倒裝句文言文中,某些句子的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我們稱之為倒裝句。其倒裝現象主要有: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等。(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一)賓話前置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胡”“奚”“焉”“安”
何”
“惡”等注意: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動賓:一種介賓。大王來何操?(《鴻門宴》)復駕言兮焉求?(《歸去來兮辭》)彼且惡乎待哉?(《歸去來兮辭》)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胡”“奚”“焉”“安”
何”
“惡”等注意: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動賓:一種介賓。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沛公安在?(《鴻門宴》)彼且奚適?(《逍遙游》)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不然,藉何以至此?(《鴻門宴》)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莫”“弗”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不自意能先破秦入關。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忌不自信。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時不我待3.以“之”“是”作為提賓標志何厭之有?何陋之有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兄嫂是依唯命是從(二)狀語后置1.以介詞“以”組成的介詞結構,引出對象,行為方式或手段等。咨臣以當事之事申之以孝梯之義覆之以掌請其矢,盛以錦囊而封之以膏腴之地2.以介詞“于”“乎”組成的介詞結構,引出動作對象。時間處所、比較等。月出于東山之上異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而封之以膏腴之地3.以“如”“若”組成的介詞短語,表方式、狀態等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火烈風猛,船往如箭余音表畏,不絕如縷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三)定語后置1.中心語+之+后置定語蚓天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仰觀字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凌萬頃之茫然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2.中心語+之+后置定語+者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國之孺子之游者3.中心語+后置定語+者求人可使報秦者鄭人有欲買履者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國之孺子之游者4.中心語+數量詞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星壤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求人可使報秦者4.中心語+數量詞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星壤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求人可使報秦者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結構,或者叫凝固結構。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久不變。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為表示疑問、表示反問、表示感嘆、表示揣度和表示選擇等十種。1.表示疑問的習慣用法(1)如……何;若……何;奈……何。這是三個意義相同的表示疑問的習慣說法,中間可以插人名詞、代詞和短語,可以譯為“把……怎么樣”“對……怎么辦”“怎樣對付(處置、安頓)”。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1.表示疑問的習慣用法(1)如……何;若……何;奈……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連用,表詢問或商量的語氣,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怎么樣(的)”“為什么”“怎么”等。取吾壁,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求人可使報秦者(2)“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表詢問,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而此獨以鐘名,何哉?(《石鐘山記》)(3)“何(奚)以……為”“何以”是“以何”的倒裝,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憑什么)、“何(奚、曷……,譯為“用……做什么呢”“……干什么呢”為什么要……呢”。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2.表示反問的習慣用法(1)“不亦……乎”語氣比較委婉,可譯為“不也.是……”或“難道不……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2)“不為……乎”,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不算是……嗎”。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湯問》)(3)“何(奚)以……為”“何(焉)……為”,可譯為“要……什么呢”或“哪里用得著……呢”。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4)“豈庸……乎(哉)”,相當于現代漢語的“難道……“怎么……呢”。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ā而欓T宴》)(5)“非……軟”,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不……嗎”。子非三閭大夫歟?(《屈原列傳》)(6)“寧……耶”,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哪里(怎么)……呢”。寧知此為歸骨所耶?(《祭妹文》)(7)“何所”,表疑問的固定結構,是“所為何”的移位和壓縮,可譯為“……的人、事物是什么”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3.表示感嘆的習慣用法(1)“一何”可譯為“何等”“多么”。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ā妒纠簟罚?)“……何其……”譯為“多么……”,有時也譯為“……怎么那么……呢”或“為什么這么……”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ā读婀賯餍颉罚?.表示假設的習慣用法(1)“有……于此(斯)……”,譯時只需在有關句子前加上“假設”“假如”之類的詞語即可。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莊子》)(2)“若其”,相當于“假如”。今者違命,勝不足多;若其不勝,為罪已甚。(《晉書·周浚傳》)序》)5.表示選擇的習慣用法(1)“與其……孰若(毋寧)……”相當于現代漢語的“與……哪里比得上(不如)……”。與其殺是僮,孰若賣之?(《童區寄傳》)(2)“不……則……”“不……即……,”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不是(這樣),就是(那樣)”。6.表示強調的習慣用法(1)“唯(惟)……為……”可譯為“只”“只有”“唯獨”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說苑.雜言》)(2)“唯(惟)……所……”可譯為“任憑……隨便……”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莊子·說劍》)7.表示比較的習慣用法“……何如……”“……何若……”“……孰與(孰若)……”,意即……與……孰……”,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和(同、跟)……相比,誰(哪個、哪樣)……比……怎么樣”;“孰若”,譯為“哪里比得上”。8.表示推測、揣度、商榷的習慣用法(1)“得無……乎(邪)”“無乃……乎",意思是“該不會(莫不是、莫非、恐怕、豈不是、只怕是……吧”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邪?(《晏子使楚》)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2)“……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譯為“說的就是……啊”“大概說的就是……吧”“聞道百,以為莫已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3)“不亦……乎”,可譯為“不是……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9.表示指代的習慣用法(1)“有所……”“無所……”“何所……”(安所……奚所……)可譯為“有什么(沒有什么)……的(人、物、事)”。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鴻門宴》)(2)“有以……無以……可譯為“有什么(可以)用來……”“沒有什么(可以)用來……10.表示認定的習慣用法(1)“是故……”“是以……”表示結果的固定結構,同義結構還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可譯為“因此”“所以”。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隨堂練習1.選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A.人馬燒溺死者甚眾B.此帝王之資也C.我,子瑜友也D.此乃天也2.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判斷句的一項()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B.庭中始為籬C.滅六國者六國也D.夫天者,人之始也3.選出不屬于判斷句的一項()A.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無傷也,是乃仁術也D.斯固百世之遇也4.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A.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劉備天下梟雄C.《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嫗,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5.下列句中“為”字用法不表判斷的一項是()A.是為何谷B.何為以公名C.以臣為愚D.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6.下列句中不是被動句的一句是()A.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B.毋寧斃于虞人C.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D.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賤人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C.信而見疑,忠而被謗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8.下列句子中“見”不表被動的一句()A.欲與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B.蘇秦富貴,以百金償之,遍報諸所嘗見德者C.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D.人皆以見侮為辱,故斗也9.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是()A.人為臨淄市掾,不見知B.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C.樂毅畏誅而不敢歸D.身死國滅,為天下笑10.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B.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為予從輩所得C.生孩六月,慈你見背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D.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11.下列各句中的“之”,屬于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是()A.除郎中、上甲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中的領導力培養與發展試題及答案
- 電機在機器學習算法的應用考核試卷
- 紙張涂裝材料考核試卷
- 珠寶首飾行業財務分析與成本控制技巧考核試卷
- 2025年【硝化工藝】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崇州本地道路施工方案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自然資源保護知識題及答案
- 注射模具安裝方案范本
- 2024年項目管理知識更新的相關考題試題及答案
- 等離子切割機租賃考核試卷
- GB/T 3091-2025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
- 豬場買賣合同協議
- 25年公司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典型題】
- 【9語一?!?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九年級中考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 啤酒分銷合同協議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直銷隊管理制度
- 股份代持協議合同6篇
- 2024-2025學年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復習提綱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室速的觀察及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