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散文專題訓練----修辭手法的運用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高低陜北石劉成章陜北屬于黃土高原,但黃土只是陜北的肉,陜北哪會沒有骨?陜北,是一條剛硬的漢子。在我國一代代傳下的山水畫里,莽莽蒼蒼翳翳壘壘,是不絕的山和山上不絕的石頭。石頭可以說是天下至尊。石頭載土、載水、載風、載云,載眾生,載著一部人類史,沉雄、堅硬、厚實,人在其間伸展性靈。陜北的石頭含著雷電之光,粘著牛羊踩過的黃土,遍布山川,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摔在河谷,有的吊在懸崖,有的被樹根緊勒。億萬年來,它們總是裸露在西北風中、大雷雨中、烈日的暴曬中。西北風、大雷雨、烈日,網織的深重苦難,教會了它們生存本領,也磨銳了它們的精神。它們陪伴著軒轅手植柏,它們是從莽原上、從古歌里長出的人類的脊梁。陜北的石頭有一種粗獷霸氣的美。它們刀劈斧砍的棱角,那刺破黃土層的棱角,只能用“毛辣”二字形容;那骨力感、頓挫感、節奏感極強的線條,除了天才畫家石魯,沒有人能夠描繪出來。那幾筆確是不同凡響,畫出了陜北石頭的真魂,恢宏磅礴。寶塔山山根的石頭,就是如此。這石頭上的面和塊,沒有筆墨和宣紙之氣,是鐵打鋼鑄,是史前洪水的凝固。在這里,我多次賞讀范仲淹的八字隸書:“胸中自有數萬甲兵”。這既是他自信和自豪的傾吐,也是他對這些石頭的謳歌。這些石頭所顯露出的強勁力量,就是數萬甲兵。若非如此,巍巍寶塔山,何以能被托起?石頭給陜北的每座山都當了沉穩高雅的底座。延安的城墻不是用磚砌的,而是用石頭砌的。我最先看到的世界,是炕頭上寵物一樣陪著我的小石獅,然后是石床、石桌。上學時,我常見延河波浪拍古城,拍出了石磬之音。一塊塊就地取材的石頭,鑲滿了延安街道的路面,砌出了窯洞的樸拙和滿城的石頭紋理、詩意歌情。有朋友曾問我作品為何充溢著陽剛之氣,我說那是因為延安的石頭和我的靈魂發生了反應。延河、洛河、無定河和黃河,都奔流在陜北的大地上,切割著陜北的石頭。每塊石頭都是一個能量團,可以成火,可以成風,可以拱倒地獄。陜北有一個縣名,叫“清澗”。清澗的石板一層層地生在那里,發育在那里,成熟在那里,在山根河畔一疊一疊的,宛若竹簡,宛若冊頁,宛若八百冊線裝書,宛若兩萬本新印的課本,使山河充溢著書卷之氣。如果說別處的石頭都是古典散文,那么清澗的石板就像南北朝的庾信寫下的駢文,對仗工整。那一頁頁石板一頁頁書,仿佛一陣輕風就能把它們嘩啦啦吹起。但是,翻它們的指頭應是鐵,應是鐵的撬杠。有的石板上的紋理,儼然名家的書法,鐵畫銀鉤,力透石板,那應是柳青失落的信札。除了書文信札,石頭里還有美術作品。神木奇石遍布,宛如舉行著雕塑展覽,一件件浮雕圓雕,有如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它們的形成,除了源于風雨的剝蝕,還有黃河水汽的萬載滲溶。受傷愈深,風姿愈美。在靖邊、甘泉和志丹,丹霞地貌魅力無窮。那是石頭的云霞在飄逸,像仙女不慎落下的緞披肩,像紅葡萄酒流淌的起伏波浪,更像萬物共做的迷離的夢。在綏德、米脂、子洲一帶,有男就有好石匠,三個石匠里,就有一個石雕藝術家。四千年前的石茆遺址石雕,兩千年前的漢畫像石,就是他們祖先的創作。那些樸拙而又浪漫的作品,滋養著他們的藝術悟性。他們和石頭共脈搏,他們臉上的紋路融進石頭的紋理。他們在四濺的火花中,讓石獅子抖著鬃毛威武成型,他們的心跳激活了石獅子。志丹永寧山,是一塊圓圓石頭,它滿身通紅,奇崛高大。雖然火熾的革命已成過往,但永寧山至今還是一派血火之色,連通著中國文化的氣脈。劉志丹就是在這兒舉旗鳴槍的。我父親的人生也曾燃燒在這里。山下的洛河似在揭示:永寧山不只是一塊奇石,它還是一座可圈可點的風云巨碑。永寧山發亮的石階,曾把我引向遼闊的天空,讓我看到被晚霞燒紅的遠山,聽到落日入山的一聲遠古大音。它蕩滌了我的肺腑。佳縣也是一塊圓圓石頭,雄踞于黃河之上、石山之巔,近旁就是縣城。從佳縣縣城的東坡走下去,滿眼威威赫赫,那是秦晉大峽谷,黃河的浪濤一刻不停地飛濺,一眼看不盡的石崖上,發出不息的回聲。石崖上鐵云一樣的歲月紋理,斑駁陸離,參差紛雜,就像一部神話傳說或地質史。在這兒,你會聯想到火星的地貌,你會聯想到古希臘的神廟。從這兒南下數百里,就是驚雷一樣的壺口瀑布。瀑水狂瀉,瀑石威嚴。十里龍槽,水石長嘯。石頭和水,共同造就了瀑布的壯觀和偉力。在瀑布中,時時有《黃河大合唱》響起,其烈度、速度、震撼力,驚天動地。人的精神穿透了石頭和水,而石頭和水都帶著人的志氣、血氣。人們常常刻名于石,企望不朽,殊不知在風吹雨打中,名字也會磨滅。只有像陜北石一樣身連大地,支撐群山,才會與宇宙同在。(有改)1.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重在借陜北石頭經過漫長發展而形成的粗獷堅硬之美,贊美陜北漢子無懼風雨的陽剛之美。B.文章寫了陜北各處不同的石頭,石頭不僅是陜北獨特的自然風貌,更是陜北人的血氣、志氣和精神的體現,形散而神不散。C.作者說志丹永寧山不只是奇石,還是一座豐碑,并把過去與現在相聯,運用第一人稱強調陜北的革命精神對“我”的影響。D.文章結尾卒章顯志,將石上的刻名磨滅與石頭永恒進行對比,突顯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既使文章主旨明確,又引發人深思。2.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加以分析。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西湖夢余秋雨①西湖的文章實在作得太多了,作的人中又多歷代高手,再作下去連自己也覺得愚蠢。但是,雖經多次違避,最后筆頭一抖,還是寫下了這個俗不可耐的題目。也許是這汪湖水沉浸著某種歸結性的意義,我避不開它。②初識西湖,在一把劣質的折扇上。那是一位到過杭州的長輩帶到鄉間來的。折扇上印著一幅西湖游覽圖,上面清楚地畫著各種景致。圖中一一標明各種景致的幽雅名稱,凌駕畫幅的總標題是“人間天堂”。鄉間兒童很少有圖畫可看,于是日日逼視,竟爛熟于心。年長之后真到了西湖,如游故地,熟門熟路地踏訪著一個陳舊的夢境。③明代正德年間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寫過這樣一首詩: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費工夫。④的確對許多游客來說,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舊夢重溫的味道。這簡直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常用意象,摩挲中國文化一久,心頭都會有這個湖。⑤奇怪的是,這個湖游得再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來。過于玄艷的造化,無法與它進行家常性的交往。正如家常飲食不宜于排場,可讓兒童偎依的奶媽不宜于盛妝。⑥西湖成名過早,遺跡過密,結果成了一個象征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它貯積了太多的朝代,于是變得沒有朝代。它匯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虛幻,像一個收羅備至的博覽會,盛大到了縹緲。⑦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說,在于它是極復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③一切宗教都要到這里來參加展覽。佛教勝跡最多,不必一一列述了,即便是超逸到家了的道家,也占據了一座葛嶺。作為儒將楷模的岳飛,也躋身于湖濱安息。寧靜淡泊的國學大師也會與荒誕奇瑰的神話傳說相鄰而居,各自變成一種可供觀瞻的景致。⑨綠綠的西湖水,把來到岸邊的各種思想都款款地搖碎,溶成一氣,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了游客,①它波光一閃,嫣然一笑,科學理性精神很難在它身邊保持堅挺。⑩也許,我們這個民族,太多的是從西湖出發的游客,太少的是魯迅筆下的那種過客。過客衣衫破碎,腳下淌血,如此急急地趕路,也在尋找一個生命的湖泊吧??多數中國文人的人格結構中,對一個充滿象征性和抽象度的西湖,總有很大的向心力。社會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繹秀麗山水間散落著才子、隱士,埋藏著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華和郁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點。景點,景點總是景點。修繕,修繕,再修繕。?西湖勝跡中最能讓中國文人揚眉吐氣的,是白堤和蘇堤。兩位大詩人純粹為了解除當地人民的疾苦,浚湖筑堤,終于在西湖中留下了兩條長長的生命堤壩。清人查容詠蘇堤詩云:“蘇公當日曾筑此,不為游觀為民耳。”就白居易、蘇東坡的整體情懷而言,這兩道物化了的長堤還是太狹小的存在。他們有他們比較完整的天下意識,他們有他們比較硬朗的主體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峰巔和精英。?他們本該在更大的意義上統領一代民族精神,②但卻僅僅因辭章而入選為一架僵硬機體中的零件,被隨處裝上拆下,極偶然地搞了一下別人也能搞的水利。我們看到的,是中國歷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會實績的極致。盡管美麗,也就是這么兩條長堤而已。?也許正是對這類結果的大徹大悟,西湖邊又悠悠然站出來一個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隱居孤山20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他的詩寫得著實高明,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來詠梅,幾乎成為千古絕唱。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蘇東坡固然值得羨慕,卻是難以追隨的。然而,要追隨林和靖卻不難。哪兒找不到幾叢花樹、幾只飛禽呢?在現實社會碰了壁、受了阻,扮作半個林和靖是最容易不過的。……?結果,群體性的文化人格日趨黯淡。春去秋來,梅凋鶴老,文化成了一種無目的的浪費,封閉式的道德完善導向了總體上的不道德。?與這種黯淡相對照,野潑潑的,另一種人格結構也調皮地擠在西湖岸邊湊熱鬧。?西湖所接納的一具可愛的生命是白娘娘,雖然只是傳說,在世俗知名度上卻遠超許多真人,因此在中國人的精神疆城中早就成了一種更宏大的切實存在。人們慷慨地把湖水、斷橋、雷峰塔奉獻給她。?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燦爛:只愿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可是,法海逼白娘娘回歸于妖,天庭勸白娘娘上升為仙,而她卻拼著生命大聲呼喊:人!人!人!?在我看來,白娘娘最大的傷心處正在這里,而不是最后被鎮于雷峰塔下。她莫大的遺憾,是終于沒能成為一個普通人。雷峰塔只是一個歸結性的造型,成為一個民族精神界的愴然象征。?1924年9月,雷峰塔終于倒掉,一批“五四”文化闖將都不禁由衷歡呼,魯迅更是對之一論再論。魯迅的朋友中,有一個用腦袋撞擊過雷峰塔的人,也是一位女性,吟罷“秋風秋雨愁煞人”,也在西湖邊上安身。?我欠西湖的一筆宿債,是至今未到雷峰塔廢墟去看看。據說很不好看,這是意料中的,但總要去看一次。(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說寫西湖的文章太多,再寫就是愚蠢;結尾又說雷峰塔的廢墟不好看,但總要去看看,看似矛盾的話正表明西湖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作者的文化責任擔當。B.白堤和蘇堤有名氣又美麗,但并不能將兩位文化巨人的天下意識、主體精神得以充分彰顯,因而作者發出了“也就是這么兩條長堤而已”的深沉感嘆。C.林和靖看透世態,隱居西湖,文中引用他的詩句,表面是對精妙的詠梅詩句的贊賞,實則表達了對以林和靖為代表的文人隱居生活的肯定。D.該篇散文與一般寫西湖的文章有所不同,作者沒有單單把西湖作為一種自然景觀去描寫,也沒有刻意詩化、美化西湖,而是從文化理性角度進行審視。2.余秋雨在散文創作上常運用修辭手法,以使語言凝練,更富表現力。請你對文中兩處畫線句進行賞析。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一棵懷抱炸彈的老樟樹梁衡①一棵茂盛的古樹用它的枝椏輕輕地托著一顆未爆的炸彈,就像一個老人拉住了一個到處亂跑、莽撞闖禍的孩子。炸彈有一個老式暖水瓶那么大,高高地懸在半空,它是從千多米高的天空飛落下來后被這棵樹輕輕接住的。就這樣在濃密的綠葉間探出頭來,瞪大眼睛審視人世,已經整整80年。眼前是江西瑞金葉坪村的一棵老樟樹。②樟樹在江西、福建一帶是常見樹種,家家門前都有種植。民間習俗,女兒出生就種一棵樟樹,到出嫁時伐木制箱盛嫁妝,三五百年的老樹隨處可見。但這一棵卻不同。一是它老得出奇,樹齡已有1100多年,往上推算一下該是北宋時期了。透過歷史的煙塵,我腦子里立即閃過范仲淹的“慶歷改革”和他的《岳陽樓記》以及后來徽宗誤國、岳飛抗金等一連串的故事。一棵樹就是一部站立著的歷史,站在我面前的這棵古樟正在給我們靜靜地訴說歷史。第二個不尋常處,是因為它和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偉人緊緊連在一起,這個人就是毛澤東。毛澤東也是一棵參天大樹,他有83圈的年輪,1931年當他生命的年輪進入到38圈時在這里與這棵古樟相遇。③1931年毛澤東率隊走下井岡山,準備到福建重整旗鼓再圖發展,當路過瑞金時鄧小平正在這里任縣委書記,就建議他在這里扎根。于是1931年11月7日蘇俄十月革命勝利十四周年這一天,在瑞金葉坪村的一個大祠堂里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第一個全國性的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宣告成立。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后來被中國人稱呼了近半個世紀的“毛主席”就是從這一天開始的。④雖是共和國的主席,毛澤東也只能借住在一戶農民家里。這是一座南方常見的木結構土坯二層小樓,狹窄、陰暗、潮濕。小樓與祠堂之間是一個廣場,是紅軍操練、閱兵的地方,廣場盡頭還有一座烈士紀念塔。這實在是一處革命圣地,是比延安還要老資格的圣地。毛澤東等幾個中央要人住在廣場南頭的小樓上,樓后就是這棵巨大的樟樹。一走近大樹我就為之一震,肅然起敬。因為它實在太粗、太高、太大,我們已不能用拔地而起之類的詞來形容,它簡直就是火山噴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盤龍臥成,遮天蓋地。樹干直徑約有4米,樹身苔痕斑駁幽黑鐵青,樹紋起伏奔騰如江河行地。樹的一半曾遭雷劈,外皮炸裂。木質外露,正向天狂呼疾喊,聲若奔雷。而就在炸裂后的樹身上又生出新的軀干,干又生枝,枝再長葉,一團綠云直向藍天鋪去。好一棵不朽的老樹,就這樣做著生命的輪回。因地勢所限,樹身沿東西方向略成扁平,而墨綠的枝葉翻上天空后又如瀑布垂下,濃蔭覆地,直將毛澤東住的后半座房子蓋了個嚴實。那天,毛澤東正在二樓上看書,空中隱隱傳來飛機的轟鳴。他并不在意,把卷起身,踱步到窗前看了一眼,又回到桌前展紙濡毫準備寫文章。突然一聲凄厲的嘶鳴,飛機俯沖而下,鐵翅幾乎刮著了屋頂,一顆炸彈從天而降。警衛員高喊:“飛機”,沖上樓梯。毛澤東停筆抬頭,看看窗外,半天沒有什么動靜,飛機已經遠去,轟鳴聲漸漸消失。這時房后已經亂作一團,早涌來了許多干部、群眾。很明顯,這架飛機是沖著臨時中央政府,沖著毛澤東而來,只扔了一個炸彈就走了,但炸彈并沒有爆炸。大家圍著屋子到處尋找,地上沒有,又仰頭看天,突然有誰喊了一聲:“在樹上!”只見一顆光溜溜的炸彈垂直向下卡在樹縫里。好懸!沒有爆炸。這時毛澤東已經走下樓來。人們早已驚出一身冷汗,齊向主席問安,天佑神人,大難不死。毛澤東笑了笑說:“是天助人民,該我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不亡。”毛澤東戎馬一生,不知幾遇危難,但總是化險為夷。毛澤東的性格堅定沉著,又有幾分固執、浪漫,從不怕死。唯此才能成領袖,成偉人,成大事業,寫得大文章。⑤歷史的腳步已走過80年,這棵老樟樹依然佇立在那里。枝更密,葉更茂,干更壯。樹皮上的青苔還是那樣綠,滿地的樹陰還是那樣濃。那顆未爆的炸彈還靜靜地掛在樹上。現在這里早已辟為旅游景點,人們都爭著來到樹下,仰望這定格在歷史天空中的一瞬。古樟樹像一個和藹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懷里一直輕輕地抱著那顆炸彈,這是一把現代版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試其定力,然后又戒其權力。它告誡我們,革命時要敢于犧牲,臨危不亂;掌權后要憂心為政,如履薄冰。(選自《人民日報》2012年12月03日24版,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的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重點寫古樹救人的故事,古樹剛好托住炸彈,這是作者主要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為文章增添傳奇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B.本文綜合運用了描寫、敘述、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敘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雜糅各法,盡得其妙。C.本文語言樸實自然又生動形象,句式上長短結合、富于變化,尤其是能巧妙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讀來給人以美的享受。D.作者梁衡以“人文古樹”為題寫了一系列散文,大多立意高遠,兼具自然情懷和人文思考。本文是他此類散文的一篇佳作。2.請從修辭手法角度鑒賞文中畫線句。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背叛”炊煙,需要勇氣。那時,炊煙不僅滋潤了我的腸胃,也滋潤了我的夢。可我從來不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報給炊煙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營養不夠豐富,恨它花樣太過單一,更恨它有時還填不飽我的肚子。與我對炊煙的矛盾態度相比,父母從來懷著一顆虔誠之心。虔誠的心,換來了炊煙的信任。它配合著父母,苦苦支撐著搖搖欲墜的日子。然而,在父母虔誠的背后,其實也蜷縮著一顆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領著我在日子里摸爬滾打的同時,矢志不渝送我去讀書。他們已領教了日子的苦。他們不想將這種苦留成“財產”,等我去繼承。為了孩子長遠計,父母替我謀劃著對炊煙的“背叛”。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向導。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遠。若干年后,我徹底“背叛”了炊煙,走出了鄉村。在異鄉,任我踮腳眺望,卻看不到一絲炊煙。內心的空虛惆悵如同滾著的雪球。在炊煙的浸泡里長大的人,炊煙就是他的根。一個人,一生里烙印著三條根,那是從國別、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異中沉淀出來的。“背叛”了炊煙,就斬斷了地域和家庭這兩條根,我這一生,注定將處于失根后的無根狀態。這時,在記憶里存活的新鮮炊煙,仿佛一封封家書,用眼眸蓋上思念的郵戳,不時呼喚著我回去。(有刪改)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結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答案】一、1.A
“重在借陜北石頭經過漫長發展而形成的粗獷堅硬之美,贊美陜北漢子無懼風雨的陽剛之羨”錯,從全文看,不是重在“贊美陜北漢子無懼風雨的陽剛之美”,而是重在贊美陜北石頭經過漫長發展而形成的粗獷堅硬之美。
2.①擬人:寫石板“生在那里”“發育在那里”“成熟在那里”,賦予石板人格化,表現了石板在漫長的歲月里不斷發展變化。②比喻:寫一疊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險醫療合同范例
- 包工建筑施工合同標準文本
- 加拿大航空合同樣本
- 醫美運營合同標準文本
- 賣場合作合同樣本
- 產品精加工合同標準文本
- 醫院委托檢驗合同范例
- 出售閑置木工設備合同標準文本
- 南京梨園承包合同標準文本
- 2025-2030年中國路橋工程建設投資風險評估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甘肅酒泉事業單位考試筆試含答案2024
- 七下生物考試試卷及答案
- 財產險試題庫及答案
- 第五章 TIA博途軟件及使用
- 全國廣播電視技術能手調頻與電視廣播組題庫
- 2023年江蘇省常州市統招專升本管理學自考真題(含答案)
- 新人教版八下英語過去式過去分詞表格
- cimatron紫藤教程系列gpp2由零開始
- 公安機關業務技術用房建設標準
- CAT3606 中文說明書-3600基礎
- 最新2013版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及房建工程量計算規范應用解讀(實例講解350P)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