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第一頁,共25頁。第18課第一頁,共25頁。1.閱讀教材,簡述東晉的建立、發展、滅亡的歷史史實。2.閱讀教材,寫出東晉淝水之戰的影響。一、東晉的興亡317年,司馬睿,以建康為都城,建立東晉。東晉初期,多次北伐,收復了西晉時黃河以南的部分地區。東晉在淝水之戰中的勝利,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局勢穩定。420年,東晉滅亡。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使江南地區免遭戰爭的摧殘,為江南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相對安定的環境。第二頁,共25頁。1.閱讀教材,簡述東晉的建立、發展、滅亡的歷史史實。一、東晉王導、王敦司馬睿“王與馬,共天下”東晉時期,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1.東晉政權的基礎是建立在北方南下的貴族官僚地主和江南大地主支持上,皇室受其左右。
2.東晉政權時刻受到十六國的威脅,偏安江南,茍且偷生。第三頁,共25頁。王導、王敦司馬睿“王與馬,共天下”東晉時期,形成“王與馬,共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刻苦勤奮勇于擔當胸懷大志第四頁,共25頁。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憂國憂民的愛國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建立的簡要史實(時間、王朝、都城)2.簡述南朝前期、后期的發展。420-589年,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定都建康。南朝前期,宋文帝、宋武帝在位期間,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安定。南朝后期,政治敗壞,叛亂不斷。第五頁,共25頁。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建立的簡要史實(時間、王朝、都城)42三、江南地區的開發1.閱讀教材,找出江南地區開發的條件(原因)、表現(成就)、重點區域、影響。原因:(1)江南地區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優越;(2)北方人的南遷,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3)江南地區戰亂少,社會比較安定;(4)南北方勞動人民的共同辛勤勞動。區域:福建、廣東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1)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2)促進民族融合。(5)統治者勵精圖治第六頁,共25頁。三、江南地區的開發1.閱讀教材,找出江南地區開發的條件(原因表現:(1)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開墾出來,變為良田。(2)農業生產技術有了很大改進,推廣和使用犁耕,實行精耕細作,以及推廣選種、育種、田間管理和施用糞肥先進的生產技術。(3)實行農業多種經營,發展種桑養蠶,培植果木,種植草藥等。(4)東晉南朝時期,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農業發展迅速。(5)南方的手工業也有了快速進步。第七頁,共25頁。表現:(1)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開墾出來,變為良三、江南地區的開發材料一:(江南)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家。—《史記》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東晉南朝時期得到開發第八頁,共25頁。三、江南地區的開發材料一:(江南)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女耨……無積聚而多貧。——《史記》材料二: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對比一下:《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區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司馬遷描述的江南,人煙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換很不發達。《宋書》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饒,豐收年頭,一年收獲的糧食能滿足幾個郡人口的需要,出產的絲綿、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第九頁,共25頁。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對比一下:《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2.表現:(1)修建水利工程,開墾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陽湖流域、洞庭湖流域)(2)水稻栽培技術有了提高。(開始使用糞肥)(3)江南開始種植小麥(4)廣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農業方面:南方牛耕龍骨翻車水磨模型水碓(duì)施肥圖第十頁,共25頁。2.表現:(1)修建水利工程,開墾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陽湖(1)養蠶繅絲技術提升。(絲織品產量激增)(2)冶鑄技術進一步改進。(灌鋼法)(3)制瓷業發展迅速。(青瓷燒制)手工業方面:東晉織成履第十一頁,共25頁。(1)養蠶繅絲技術提升。(絲織品產量激增)手工業方面:東晉織錦質護膊紅地云珠日天錦絲織業第十二頁,共25頁。錦質護膊紅地云珠日天錦絲織業第十二頁,共25頁。南朝時發明灌鋼法用生鐵的溶液灌入未經鍛打的熟鐵中,然后反復鍛打,能大大提高鋼的質量。冶鑄業第十三頁,共25頁。南朝時發明灌鋼法用生鐵的溶液灌入未經鍛打的熟鐵中,然后反復鍛南朝青瓷蓮花尊南朝青瓷雙柄雞首壺制瓷業第十四頁,共25頁。南朝青瓷蓮花尊南朝青瓷雙柄雞首壺制瓷業第十四頁,共25頁。經濟發展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經濟重心)表現經濟發達遭受破壞原因國家統一、政策保證、科技進步戰亂頻繁社會動蕩南方表現生產落后生產迅速發展原因地廣人稀、技術落后北方人南遷自然條件優越社會安定
南北差距縮小,為日后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第十五頁,共25頁。經濟發展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表現經濟發達遭受破商業:商品經濟得到初步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建康是當時經濟最活躍的一個都市。影響:
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開始向南方轉移。第十六頁,共25頁。商業:影響:第十六頁,共25頁。
這一時期對南方經濟的開發,使我國南北經濟發展逐步趨于平衡,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影響知識鏈接:“經濟中心”與“經濟重心”的區別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響,一般來講首都在哪兒,就在哪兒形成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統一時期,一般只有一個中心,分裂時期,則可能有多個中心。“經濟重心”則是指經濟最發達、地位最重要的某個較大地區。
第十七頁,共25頁。這一時期對南方經濟的開發,使我國南北經濟發展逐步趨于平當今,我國正為了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發展對我們有哪些借鑒意義呢?以史論今1、充分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2、維護社會和平,反對戰爭,珍愛和平3、因地制宜…………第十八頁,共25頁。當今,我國正為了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東晉南朝國家統一、政策保證、科技進步知識鏈接:“經濟中心”與“經濟重心”的區別(3)江南地區戰亂少,社會比較安定;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420-589年,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定都建康。這一時期對南方經濟的開發,使我國南北經濟發展逐步趨于平衡,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商品經濟得到初步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1、充分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建康是當時經濟最活躍的一個都市。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戰勝前秦,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經濟重心”則是指經濟最發達、地位最重要的某個較大地區。(3)實行農業多種經營,發展種桑養蠶,培植果木,種植草藥等。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女耨……無積聚而多貧。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開始向南方轉移。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南朝后期,政治敗壞,叛亂不斷。(1)修建水利工程,開墾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陽湖流域、洞庭湖流域)7分鐘背誦1.316年,內遷的匈奴族滅掉西晉。317年,鎮守長江中下游的皇族司馬睿重建晉王朝,以建康為都城,史稱東晉2.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戰勝前秦,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3.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原因?第一:北方人的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勞動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第二: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第三:江南地區不像北方那樣戰亂不休,社會比較安定;第四:南下移民和當地民眾的共同努力4.南朝的更迭時間:420—589年,共170年政權:宋、齊、梁、陳都城:建康第十九頁,共25頁。國家統一、政策保證、科技進步7分鐘背誦1.316年,內遷的匈第二十頁,共25頁。第二十頁,共25頁。第二十一頁,共25頁。第二十一頁,共25頁。(3)江南開始種植小麥簡述南朝前期、后期的發展。福建、廣東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317年,司馬睿,以建康為都城,建立東晉。對比一下:《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區的描述有什么不同?1、充分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女耨……無積聚而多貧。南朝前期,宋文帝、宋武帝在位期間,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安定。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戰勝前秦,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宋書》(2)水稻栽培技術有了提高。國家統一、政策保證、科技進步(2)水稻栽培技術有了提高。“經濟重心”則是指經濟最發達、地位最重要的某個較大地區。東晉時期,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4)廣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原因?當今,我國正為了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發展對我們有哪些借鑒意義呢?南朝前期,宋文帝、宋武帝在位期間,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安定。東晉在淝水之戰中的勝利,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局勢穩定。材料二: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司馬遷描述的江南,人煙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換很不發達。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影響福建、廣東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當今,我國正為了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發展對我們有哪些借鑒意義呢?第二十二頁,共25頁。(3)江南開始種植小麥第二十二頁,共25頁。第二十三頁,共25頁。第二十三頁,共25頁。第二十四頁,共25頁。第二十四頁,共25頁。第二十五頁,共25頁。第二十五頁,共25頁。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第一頁,共25頁。第18課第一頁,共25頁。1.閱讀教材,簡述東晉的建立、發展、滅亡的歷史史實。2.閱讀教材,寫出東晉淝水之戰的影響。一、東晉的興亡317年,司馬睿,以建康為都城,建立東晉。東晉初期,多次北伐,收復了西晉時黃河以南的部分地區。東晉在淝水之戰中的勝利,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局勢穩定。420年,東晉滅亡。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使江南地區免遭戰爭的摧殘,為江南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相對安定的環境。第二頁,共25頁。1.閱讀教材,簡述東晉的建立、發展、滅亡的歷史史實。一、東晉王導、王敦司馬睿“王與馬,共天下”東晉時期,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1.東晉政權的基礎是建立在北方南下的貴族官僚地主和江南大地主支持上,皇室受其左右。
2.東晉政權時刻受到十六國的威脅,偏安江南,茍且偷生。第三頁,共25頁。王導、王敦司馬睿“王與馬,共天下”東晉時期,形成“王與馬,共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刻苦勤奮勇于擔當胸懷大志第四頁,共25頁。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憂國憂民的愛國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建立的簡要史實(時間、王朝、都城)2.簡述南朝前期、后期的發展。420-589年,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定都建康。南朝前期,宋文帝、宋武帝在位期間,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安定。南朝后期,政治敗壞,叛亂不斷。第五頁,共25頁。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建立的簡要史實(時間、王朝、都城)42三、江南地區的開發1.閱讀教材,找出江南地區開發的條件(原因)、表現(成就)、重點區域、影響。原因:(1)江南地區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優越;(2)北方人的南遷,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3)江南地區戰亂少,社會比較安定;(4)南北方勞動人民的共同辛勤勞動。區域:福建、廣東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1)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2)促進民族融合。(5)統治者勵精圖治第六頁,共25頁。三、江南地區的開發1.閱讀教材,找出江南地區開發的條件(原因表現:(1)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開墾出來,變為良田。(2)農業生產技術有了很大改進,推廣和使用犁耕,實行精耕細作,以及推廣選種、育種、田間管理和施用糞肥先進的生產技術。(3)實行農業多種經營,發展種桑養蠶,培植果木,種植草藥等。(4)東晉南朝時期,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農業發展迅速。(5)南方的手工業也有了快速進步。第七頁,共25頁。表現:(1)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開墾出來,變為良三、江南地區的開發材料一:(江南)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家。—《史記》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東晉南朝時期得到開發第八頁,共25頁。三、江南地區的開發材料一:(江南)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女耨……無積聚而多貧。——《史記》材料二: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對比一下:《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區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司馬遷描述的江南,人煙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換很不發達。《宋書》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饒,豐收年頭,一年收獲的糧食能滿足幾個郡人口的需要,出產的絲綿、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第九頁,共25頁。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對比一下:《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2.表現:(1)修建水利工程,開墾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陽湖流域、洞庭湖流域)(2)水稻栽培技術有了提高。(開始使用糞肥)(3)江南開始種植小麥(4)廣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農業方面:南方牛耕龍骨翻車水磨模型水碓(duì)施肥圖第十頁,共25頁。2.表現:(1)修建水利工程,開墾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陽湖(1)養蠶繅絲技術提升。(絲織品產量激增)(2)冶鑄技術進一步改進。(灌鋼法)(3)制瓷業發展迅速。(青瓷燒制)手工業方面:東晉織成履第十一頁,共25頁。(1)養蠶繅絲技術提升。(絲織品產量激增)手工業方面:東晉織錦質護膊紅地云珠日天錦絲織業第十二頁,共25頁。錦質護膊紅地云珠日天錦絲織業第十二頁,共25頁。南朝時發明灌鋼法用生鐵的溶液灌入未經鍛打的熟鐵中,然后反復鍛打,能大大提高鋼的質量。冶鑄業第十三頁,共25頁。南朝時發明灌鋼法用生鐵的溶液灌入未經鍛打的熟鐵中,然后反復鍛南朝青瓷蓮花尊南朝青瓷雙柄雞首壺制瓷業第十四頁,共25頁。南朝青瓷蓮花尊南朝青瓷雙柄雞首壺制瓷業第十四頁,共25頁。經濟發展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經濟重心)表現經濟發達遭受破壞原因國家統一、政策保證、科技進步戰亂頻繁社會動蕩南方表現生產落后生產迅速發展原因地廣人稀、技術落后北方人南遷自然條件優越社會安定
南北差距縮小,為日后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第十五頁,共25頁。經濟發展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表現經濟發達遭受破商業:商品經濟得到初步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建康是當時經濟最活躍的一個都市。影響:
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開始向南方轉移。第十六頁,共25頁。商業:影響:第十六頁,共25頁。
這一時期對南方經濟的開發,使我國南北經濟發展逐步趨于平衡,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影響知識鏈接:“經濟中心”與“經濟重心”的區別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響,一般來講首都在哪兒,就在哪兒形成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統一時期,一般只有一個中心,分裂時期,則可能有多個中心。“經濟重心”則是指經濟最發達、地位最重要的某個較大地區。
第十七頁,共25頁。這一時期對南方經濟的開發,使我國南北經濟發展逐步趨于平當今,我國正為了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發展對我們有哪些借鑒意義呢?以史論今1、充分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2、維護社會和平,反對戰爭,珍愛和平3、因地制宜…………第十八頁,共25頁。當今,我國正為了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東晉南朝國家統一、政策保證、科技進步知識鏈接:“經濟中心”與“經濟重心”的區別(3)江南地區戰亂少,社會比較安定;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420-589年,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定都建康。這一時期對南方經濟的開發,使我國南北經濟發展逐步趨于平衡,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商品經濟得到初步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1、充分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建康是當時經濟最活躍的一個都市。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戰勝前秦,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經濟重心”則是指經濟最發達、地位最重要的某個較大地區。(3)實行農業多種經營,發展種桑養蠶,培植果木,種植草藥等。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女耨……無積聚而多貧。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開始向南方轉移。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南朝后期,政治敗壞,叛亂不斷。(1)修建水利工程,開墾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陽湖流域、洞庭湖流域)7分鐘背誦1.316年,內遷的匈奴族滅掉西晉。317年,鎮守長江中下游的皇族司馬睿重建晉王朝,以建康為都城,史稱東晉2.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戰勝前秦,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3.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原因?第一:北方人的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勞動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第二: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第三:江南地區不像北方那樣戰亂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教學設計
- 統編版語文四下《第七單元復習》課件
- 動物檢疫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 流動商住樓小區重大危險源專項的施工組織方案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國際商務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老年臥床女性護理
- 普通服務員年終總結模版
- 員工消防培訓試題及答案
- 銀行投行面試題目及答案
- 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 2024年山東棗莊初中生物會考模擬試卷(解析版)
- (高清版)JTG 3363-2019 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
- 安全生產重在提升執行力
- 糜爛性胃炎的護理查房
- 攝影測量與遙感課件
- 注塑模具分類及結構組成課件
- 裂解裂化工藝作業培訓課件
- 工程部管理制度及工程部管理制度(工程公司)
- 基于ZYNQ的時鐘同步平臺的設計
- 回火爐安全操作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