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聲音叮叮當_第1頁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聲音叮叮當_第2頁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聲音叮叮當_第3頁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聲音叮叮當_第4頁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聲音叮叮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小班科學授課設計:聲音叮叮當【活動目標】1、感知平常生活中各種不一樣的聲音,試一試分辨一些不一樣的聲音。2、知道耳朵能聽聲音,要保擴好耳朵。【活動準備】1、操作資料略多于幼兒人數(會發聲的樂器如小鈴、鈴鼓等,鐵罐若干,內裝米粒、黃豆、紙團)。2、空鐵罐若干,黃豆、米粒、報紙若干。3、每人一個小動物頭飾。【活動過程】1、感知聲音。——請幼兒自由選擇桌上的資料進行操作,想方法讓它們發出聲音。——聽一聽都有些什么聲音?是怎么聽到的?2、傾聽分辨不一樣的聲音。——教師搖動鐵罐,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可否相同。——分別將黃豆、米粒、報紙裝入空罐子中,請幼兒傾聽鑒識,并依照幼兒用手指指出聲音本源的方向。——小結:耳朵能聽到周圍八方傳來的聲音。3、談論怎樣保擴耳朵。——沒有耳朵會怎樣?——請幼兒捂上耳朵,教師輕聲說話,引導幼兒感知聽不見的不方便。——怎樣保擴耳朵?(不要對著耳朵大聲說話、不要讓水流進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活動建議1、活動后可帶幼兒到產外閑步,聽一聽自然界發出的各種聲音。2、除了游戲“誰的耳朵靈”外,還可帶幼兒到產外空地進步行聽辨音源的游戲。方法:幼兒戴上頭飾遮住眼睛,教師敲擊鈴鼓或小鈴,幼兒依照聲音的本源朝相對應的方向前進。延伸活動:1、激勵幼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搬椅子、整理玩具、脫衣服、脫鞋等。2、體育游戲:滾大球。準備各種大球1軟性資料制成,直徑為100厘米)。玩法:①雙手推滾大球,邊推邊跑。②用力把球推出,球向前轉動時,幼兒快跑,追上后連續滾。③兩名幼兒距離2米左右,相對推滾大球。④幼兒推滾大球比賽。朝同一方向,同時推滾。3、游戲:撓癢癢。準備小草、羽毛等輕柔物品。玩法:①幼兒自選一種物品在脖子、臉、手臂等部位輕輕拂過,說說自己的感覺。②在空地上(最好鋪有地毯或地板)互相撓癢癢,感覺肌膚接觸的樂趣。4、建筑游戲。供應插塑積木若干,引導幼兒拼搭成花、房子、槍等各種形象,互相介紹、顯現。5、美術活動:美麗的泡泡。6、在平常喝水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知清水無色、無味、透明的特色。7、欣賞故事《六個朋友回家》,拜會附錄。知道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還有小手、小腳是六個好朋友,誠然它們各自的本領都很大,但走開了誰都會感覺特別不便。幼兒園活動授課設計戲劇幼兒園活動授課設計戲劇幼兒園活動授課設計戲劇寄小貓(戲劇表演)活動目標:1、經過觀看表演讓幼兒認識寄信的過程。2、激發幼兒表演的欲望。活動準備:1、《寄小貓》三段情況表演。2、小貓的家,以及表演所需要的道具。活動過程:一、引起幼兒觀看表演的興趣。小貓:你好,我是小貓,今天我要去做一件很快樂的事。小貓:你想知道是什么事嗎?小貓:我呀,要去寄小貓,寄小貓。你聽清楚了嗎?小貓:我要去······?(讓幼兒重復一遍)小貓:我想你們必然很想知道我是怎樣來寄小貓的吧。那就請看我們的表演吧。二、邊觀看表演認識寄信的過程。1、第一場:(場景:小貓的家)小貓:今天可是個晴日氣,我想出去玩玩。(在這時候正好熊郵遞員從家門口經過)小貓:你好,熊先生!你在干什么呢?熊先生:你好,小貓,我正在送信。再見!小貓:再見!我想去離這兒遠一點的地方,那我該怎么做呢?(稍停片刻)哈,我有想法了,我就在頭上貼張郵票讓熊先生把我寄出去。(小貓就在自己的頭上貼了一張郵票)小貓:媽媽,我要去旅行了,再見!貓媽媽:再見,路上小心。提問:1)誰想去旅行?(小貓)2)小貓想了個什么方法?3)那么你們想知道接下來的故事嗎?2、第二場:(小貓去郵局)小貓:(唱歌)哈哈哈,我好快樂,我要去旅行了(小貓進了郵局)小貓:你好,熊先生,我想去旅行。你看我已經在頭上貼了郵票,你把我給寄出去吧。熊先生:那讓我再在你的頭上蓋個郵戳吧。(熊先生按了個郵戳)小貓:我頭上有郵戳了可以出去玩了。(小貓邊說,熊先生邊把小貓裝進了郵包)(過了一會兒,熊先生把信和小貓從郵包里拿出來)提問:(1)小貓去哪兒了?(郵局)2)熊先生是怎么來幫助小貓的?怎么把它給寄出去的?(蓋郵戳,裝進郵包)3、第三場:(出示卡車圖片)(小貓被送上了郵車)小貓:好美的'地方哦!那處有好多美麗的花和樹,還有好多的小鳥哎!(出示火車的圖片)(將小貓轉送到火車上)小貓:火車跑得太快了,我都看不清外面了,好長的火車呀,我喜歡這個地方。提問:小貓是怎么去旅行的?(坐火車,卡車)小貓看到了什么(樹、鳥······)三、你們還想看表演嗎?那就讓我們一起演吧。活動解析:幼兒對表演活動很感興趣。經過這樣的方式幼兒對寄信的過程很簡單就認識了,印象也比較深刻。對于幼兒的表演的欲望就甭提有多高了,但有個別幼兒上來后不張口。幼兒園小班比長短授課設計幼兒園小班比長短授課設計活動目標:1、理解長短的看法,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并用語言進行描述。2、能用一端對齊法對物體進行比較,并依照物體的長短特色進行分類。3、很快融入游戲氛圍參加活動,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活動準備:1、人手一只籃子。里面放有彩色紙條兩根(相同長),吸管兩根(有長短),彩帶三條(紅長、綠短、黃最短)。2、彩色紙一張,透明敞口塑料袋兩個(袋上分別標有數字1、2)。3、音樂《紅綢舞》。4、場所部署:紅綠黃三個圈作舞池。活動過程:一、小魔術導入,激起興趣、感知長短。(一)老師變魔術。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魔術,睜大你們的小眼睛,看仔細嘍。把兩根相同的紙條變成一長一短。2、幼兒觀察有何不一樣,說說是怎么知道的。小結:我們的寶寶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兩根紙條不一樣樣,一根長一根短。3、告訴幼兒“變”的奧秘。(二)幼兒變魔術。1、幼兒從籃子里拿兩根紙條學做小小魔術師。2、說一說,哪根長哪根短。二、操作活動,進一步加深對長短的理解。(一)兩個物體進行長短比較、分類。1、請幼兒從自己的小籃子里拿出兩根吸管進行比較。說說你是怎么發現哪根長哪根短。2、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怎樣做呢?引導幼兒用一端對齊法進行比較。(可橫著也可豎著斜著比)3、送吸管回家。將長的送進1號袋,短的送進2號袋。4、檢驗。師將一個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對齊法檢查可否相同長。另一個袋子里的請有意愿的幼兒進行檢查。(二)試一試用一端對齊法對三個物體進行長短比較、分類。幼兒從籃子里拿出三根彩帶。1、選一條自己喜歡的彩帶。2、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自己拿的是長的、短的還是最短的。3、長的請到紅舞池、短的請到綠舞池、最短的請到黃舞池。三、游戲:彩帶飄起來。播放《紅綢舞》,和幼兒共同跳起來,把彩帶舞起來。一、活動目標:1、理解長短的看法,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2、能按物體的長短特色進行分類。二、活動準備:課件《比長短》,吸管若干根。三、活動過程:(一)讓幼兒感知物體有長、有短,學習用語言表述判斷的結果。1、出示金箍棒,引起幼兒興趣。從金箍棒中變出三根長短不一,顏色不一樣的紙棍,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棒是什么顏色?它們相同長嗎?比較后說出哪根長,哪根短,哪根最短?教師:“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呢”?給與幼兒充分的時間自由談論交流。2、集體談論交流幼兒:“看出來的。”幼兒:“比出來的”(二)研究比較物體長短的方法。1、引導幼兒觀察。發言導入活動:“小朋友,看看圖片上都有什么?”幼兒:鉛筆(吸管)2、師幼談論交流:你發現它們有什么奧秘?教師:“我們看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樣?”幼兒:“鉛筆顏色不一樣樣,有綠顏色的,這還有紅顏色的。”“吸管顏色也不一樣樣”“這是長的鉛筆,這是短的鉛筆——————”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的小眼睛真靈,發現了這么多的奧秘。(引導幼兒說出有長有短)(三)教師演示,幼兒操作。1、教師示范比長短的方法教師:“剛剛小朋友想得好,說的也好,此刻看看老師是怎么來比長短的。我們把棒棒平放在桌面上,棒棒的一端要對齊,爾后比較另一端,就能比出長短了。那還可以怎樣比一比呢?”2、幼兒自由操作比長短,教師指導。教師:“有的小朋友是把鉛筆豎在桌子上來進行比較的,這樣比較長短的方法也對,小朋友的小腦袋真聰穎。”“我們比的時候,可以說一說,這根鉛筆比那根鉛筆長,那根吸管比這根吸管短等等。”3、教師小結:我們給物體比長短時,無論是豎著比還是橫著比,物體的一端必然要對齊。(四)游戲:聽信號做動作老師說長,幼兒拉長手臂表示長。老師說短,幼兒縮短手臂表示短。(五)操作練習。練習一:比長短教師:“我這里有一張操作紙,上面有什么,仔細看,小朋友們,你們要在長的物品下面的框框里打勾。”教師演示,后幼兒操作。練習二:身體部位比較教師:“此刻我們玩一個比較長短的游戲。請你和你旁邊的小朋友結成好朋友,看看我們的身體哪些部位可以進行長短比較。”1、幼兒結對談論比哪些部位。2、幼兒自由比較長短(六)結束活動我們幼兒園還有好多物體,我們一起去看看哪些物體長?哪些物體短?活動目標:1、愿意參加撕面條的活動,有耐心完成游戲任務。2、能著手動腦動口,正確判斷并描述物體的長短。3、感知并掌握比較物體的長短的正確方法,理解長短的相對性。物質準備:大小不一樣的長方形各色蠟光紙若干;每組一個裝紙條的筐。活動重點:感知并掌握比較物體的長短的正確方法,理解長短的相對性。活動過程:1、教師引導幼兒談論:你吃過面條嗎?面條是什么樣子的?2、教師引導幼兒撕面條——幫助幼兒感知比較長短的方法。1)請每位幼兒取一張蠟光紙,說說自己拿的紙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2)請幼兒從長方形紙上撕下兩根不一樣樣長的面條,想想該怎么撕?3)請幼兒將兩根面條比一比:哪條長?哪條短?(引導幼兒將比較的兩個物體的一端對齊,用重疊或并放的方法比較長短。)(4)請幼兒拿一根面條與其他小朋友的比一比,看誰的面條長?3、教師引導幼兒比比誰的面條長,幫助幼兒初步感知理解長短的相對性。1)幼兒自由地撕面條,教師引導幼兒不斷地比較,找到自己撕出的面條中最長的一根,感知比較的對象不一樣樣,同一根面條比出的結果有時可能是長的,有時也可能是短的。2)請幼兒拿自己認為最長的面條來和其他小朋友的比一比,共同找出一根最長的面條。4、教師指導幼兒撕最長的面條,引導幼兒學習將紙撕得又長又細的技術。1)示范撕長面條的方法:沿紙的邊緣繞圈能撕出又細又長的面條。2)幼兒自由撕面條,教師巡回指導。3)幼兒與伙伴比較面條的長短。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找相同》授課設計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找相同》授課設計活動目標:1、經過觀察一組物品的色彩、圖案等細節發現相同的物品,并將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2、能按教師的指令操作,并愿意邊操作邊表達。3、愿意參加科學活動。4、發展幼兒的觀察、解析能力、著手能力。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優異素質。活動準備:教具:5張小熊的圖卡(顏色和裝扮各不一樣樣)貼在教師身體的各個部位,有口袋的圍裙(看作一個小熊的家),透明文件袋4個(分別看作其他小熊的家)貼在4張大椅子,幼兒操作大圖。學具:每人2張小熊圖卡(1張是大家和教師相同的小熊,還有一張分別和教師的其他小熊圖片是相同的),幼兒用書,彩筆一支,人手一個小簍子。活動過程:一、熱身游戲:找小熊1、教師:"我身上藏了好多小熊,請你們把它們找出來好嗎?"2、教師念兒歌:"找小熊,找小熊,我的小熊在哪里?"請個別幼兒找出來。3、教師將找到的小熊圖卡展此刻展板上,請大家向小熊們問好。二、問題解決1、教師戴上貼有小熊標記的圍裙,請幼兒找出和圍裙上相同的小熊。教師:"這是小熊的家,請你們找出一只和它一模一樣的小熊。仔細看一看,比一比,它們什么地方是相同的?"2、教師引導幼兒邊送邊說:"小熊,我送你回家。"3、請幼兒在自己的簍子中找出和圍裙上相同的小熊并將小熊送回家,教師提示幼兒邊送邊說"小熊,我送你回家"4、出示別的的4只小熊的家,請幼兒仔細看一看小熊家的標記,并將自己的小熊送到和標記相同的家里,教師提示幼兒邊送邊說:"小熊,我送你回家"。5、集體檢查:看一看每個家里的小熊可否是相同的。三、操作練習1、出示掛圖,介紹操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