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鄲城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鄲城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鄲城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鄲城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鄲城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擬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冬季,在家里洗澡時會發現浴室墻壁上的鏡子很快模糊起來,洗澡結束一段時間后,鏡子又變得清晰.這個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A.熱水的蒸發,水蒸氣在鏡面上的液化,鏡面上水滴的汽化B.熱水的蒸發,水蒸氣在附近空氣中的凝華,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C.熱水的蒸發,水蒸氣在鏡面上的凝華,鏡面上冰晶的升華D.熱水的蒸發,水蒸氣在鏡面上的凝華,鏡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2.音樂會上,鋼琴和古箏合奏出的《梁祝》優美動聽,通過下列哪個因素能夠辨別出這兩種樂器的聲音()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頻率3.下列“像”的成因,與“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汽車后視鏡中的像B.放大鏡中樹葉的像C.小孔成像D.報紙上出現的窗外景色的像4.以下估測值中,最符合實際的是()A.一枚1元硬幣的質量約6gB.丹江口市冬天最低氣溫約為﹣30℃C.蝸牛爬行的速度約0.5m/sD.多數人脈搏跳動100次用時約15min5.如圖所示,利用凸透鏡成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是()A.投影機 B.照相機C.望遠鏡 D.顯微鏡6.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聲的音色不同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的音調就越高C.用二胡演奏出的優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D.聲音只能傳遞信息,不能傳遞能量7.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8.如圖,夜晚在桌面放一張白紙,手電筒距離桌面40cm,手電筒射出的平行光垂直射到白紙上,把焦距為10cm凸透鏡放在白紙上,通過凸透鏡的光束在白紙上形成圓形光斑。當凸透鏡逐漸向上靠近手電筒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A.光斑先變小后變大 B.光斑的亮度越來越暗C.光斑的亮度先變暗后變亮 D.光斑逐漸縮小為一個點9.如圖所示,平靜的湖面上空,一只鳥正沖向水面捕食.鳥向下俯沖的過程中,它在湖水中的像是()A.實像,像逐漸變大 B.虛像,像逐漸變大C.虛像,像大小不變 D.實像,像大小不變10.導游利用擴音器講解莆田人民在“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木蘭溪治理中取得的偉大成就,使用擴音器的主要目的是A.改變聲音的音色 B.增大聲音的響度C.提高聲音的音調 D.改變聲音的傳播速度11.甲金屬的質量為3kg、密度為ρ1,乙金屬的質量為4kg、密度為ρ2,如果把這兩種金屬合成一合金球(忽略體積變化),則這個合金球的密度為A.(3ρ1+4ρ2)/7 B.7ρ1ρ2/(3ρ1+4ρ2)C.7ρ1ρ2/(4ρ1+3ρ2) D.(4ρ1+3ρ2)/712.物體放在凸透鏡前20cm處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物體倒立縮小的清晰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A.5cm B.10cm C.15cm D.20cm二、填空題13.聲音是由于物體的______而產生的,外科醫生常用超聲波去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聲波能傳遞________。醫生B超檢查病情是利用聲可以傳遞__________。小提琴演奏者通過變換手指按壓琴弦的位置來改變琴弦發聲的________。14.2012年3月,英國科學家研發出“激光橡皮”,專門用來去除白紙上的黑色碳粉字跡,激光照射下,紙張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為高溫碳蒸氣,同時字跡消失,此過程需要_____。(填“吸熱”或“放熱”)15.如圖是汽油機的能量流向圖,根據圖中給出的信息,該內燃機的效率為___________。已知汽油的熱值是4.6×107J/kg,完全燃燒0.5kg的汽油放出的熱量是___________J,按該內燃機的工作效率計算,該汽車獲得的機械能是___________J。16.周末,小李和小明到東湖劃船游玩,小明向后劃槳使船前進,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使船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選填“船槳”“小船”“小明”或“湖水”)。三、實驗題17.(8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2)如圖乙,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質是______、______的實像。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______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再次呈現清晰的像。(3)如圖丙,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6cm刻度線處,則人眼在圖中______(填A或B)處能觀察到燭焰的像。實驗中如果蠟燭越燒越短,要想使像繼續成在光屏的中央,應該向______調節光屏。(4)如圖丁,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眼鏡,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了,光屏向透鏡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呈現清晰的像。則該眼鏡是______眼鏡。(填近視或遠視)18.(8分)在上學的路上,小剛看到一塊小石塊,覺得很漂亮就揀了起來。實驗課上,小剛和幾位同學利用天平、細線、量筒和水()等器材測量小石塊的密度。(1)實驗前,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將_____移至稱量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此時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選填“左”或“右”)端調,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稱出小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后,右盤中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小石塊的質量為_____g;(3)用量筒和水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先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其中“適量”的確切含義是:①_____;②_____。(4)小石塊放入量筒前后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忽略細線的體積),小石塊的密度是_____g/cm3。19.(8分)某中學環保小組在長江邊取適量江水樣品,進行了江水密度的測量。(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正確操作是:將______撥回零刻度線處,再向______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選填“左”或“右”)。(1)小薇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0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江水樣品,測出燒杯和江水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則燒杯中江水的質量為______g。小薇將江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圖丙所示,則江水的密度為______g/cm3。(3)小薇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實值______,原因是測量江水的體積時,測量值比真實值______。(兩空均選填“偏大”或“偏小”)(4)另一組的小聰同學在實驗中先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倒入鹽水后測出其總質量m1.在將江水倒入量筒的過程中,發現由于江水較多,無法全部倒完,他及時停止了操作。同組同學討論后認為仍可繼續完成實驗,于是小聰讀出此時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又加了一個步驟,順利得出了鹽水的密度,你認為增加的步驟是:______,請幫小聰寫出計算鹽水密度的表達式ρ=______(用所測的物理量字母表示)。四、作圖題20.(8分)請在圖中畫出出射光線對應的入射光線。21.(8分)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從水中射向空氣,在水面發生了折射,請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五、計算題22.(10分)課堂上小美在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后,她跟同學們想測—測蠟燭和像移動時的平均速度,于是她將=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長度為1m的光距具座中點并保持透鏡的位置不變,完成了蠟燭和像的速度測量;(1)如圖所示,她們把蠟燭起始位置放在9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63cm刻度線處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在7s內以不變的速度將蠟燭移動到30cm刻度線處,求7s內蠟燭和像移動時的平均速度分別是多少?(2)將蠟燭從30cm刻度線處繼續以原來的速度向右移動2s,若這2s內蠟燭的像移動時的平均速度是蠟燭的6倍,請通過計算指出:2s后小美還能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嗎?23.(12分)小黃同學以18km/h的速度從家騎車去學校,用時15min。在路上,他撿到一金屬塊,他想知道這個金屬塊的密度,于是回到家后利用剛學到的物理知識對這一金屬塊進行了測量:先測出該金屬塊的質量為45.5g,再把一個瓶子裝滿水測得總質量為210g,然后又把金屬塊放入該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后稱得總質量為250.4g。根據以上數據請計算:(1)小黃同學家到學校的距離是多少?(2)金屬塊的體積是多少?(3)該金屬塊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有效數字)?(4)后來小黃用鐵錘把金屬塊敲爛,才發現金屬塊是空心的,他將敲爛的金屬塊又重新放入裝滿水測得總質量為210g的燒瓶中,這時擦干溢出的水后稱得總質量變為251.5g,該金屬塊應該是什么金屬材料?(ρ鐵=7.9×103kg/m3,ρ銅=8.9×103kg/m3,ρ鉛=11.3×103kg/m3)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詳解】洗澡的時候,水大量蒸發,有許多水蒸氣遇到冷的鏡子液化形成小水滴,鏡子變得模糊不清;過一段時間,鏡面上的小水滴又汽化成水蒸氣,鏡子又變得清晰了;此過程經過了先液化后汽化的過程,故A正確.2、C【詳解】鋼琴和古箏是不同的樂器,即使其所發出的音調、響度相同,其音色也是不同的,故人們可以分辨出它們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故選C。3、C【詳解】日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A.觀后鏡是凸面鏡,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不符合題意;B.放大鏡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D.報紙上出現的窗外景色的像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4、A【分析】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詳解】A.一塊橡皮的質量約6g,一枚一元硬幣的質量與此差不多,在6g左右,故A項符合題意;B.丹江口市冬季最低氣溫在0℃以上,故B項不符合題意;C.蝸牛爬行的速度非常慢,不超過0.5cm/s,故C項不符合題意;D.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在75次左右,跳動100次的時間接近90s=1.5min,故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5、B【詳解】A.投影儀是利用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題意;B.照相機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工作的,故B符合題意;C.望遠鏡的物鏡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的成像原理與放大鏡相同,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不符合題意;D.顯微鏡的物鏡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相同,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的成像原理與放大鏡相同,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6、C【詳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聲的響度不同,故A錯誤;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的響度就越大,故B錯誤;C.用二胡演奏出的優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故C正確;D.聲音既能傳遞信息,又能傳遞能量,故D錯誤。故選C。7、C【詳解】兩人跑的總路程相同,所用時間相同,根據公式可知,兩人平均速度相等,故選C.8、A【詳解】手電筒射出的平行光垂直射到白紙上,把焦距為10cm凸透鏡放在白紙上,通過凸透鏡的光束在白紙上形成圓形光斑。當凸透鏡逐漸向上靠近手電筒的過程中,透鏡距白紙的距離小于等于10cm時,光斑越來越小,最后會聚到焦點處;當透鏡距白紙的距離大于10cm時,光斑越來越大,故選A。9、C【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們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詳解】一只鳥正沖向水面捕食,水面上出現的小鳥的倒影就是小鳥在水面上成的虛像,在小鳥向下俯沖靠近水面的過程中,小鳥與水面的距離變小,但小鳥在水中所成的像始終不改變,與小鳥大小相等。故選C。【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的理和掌握,緊扣平面鏡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去分析即可比較容易地做出解答,學生容易被“鳥向下俯沖”迷惑,誤認為像變大。10、B【詳解】聲音經過擴音器后響度變大,所以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大聲音的響度,故B正確。11、C【詳解】由可得,甲、乙金屬的體積:,,則合金球的體積:,合金球的質量:,則合金球的密度:;故選C。12、A【詳解】某物體放在凸透鏡前20cm處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物體倒立縮小的清晰實像,說明u>2f,即20cm>2f,則f<10cm。故選A。二、填空題13、振動能量信息音調【詳解】[1]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外科醫生常用超聲波去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聲波能傳遞能量。[3]醫生B超檢查病情是利用聲可以傳遞信息。[4]小提琴演奏者通過變換手指按壓琴弦的位置,是在改變琴弦的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琴弦發聲的音調。14、升華吸熱【分析】在一定條件下,物質的三種狀態間可以相互轉化;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詳解】[1][2]激光照射下,紙張上的黑色碳粉直接變為高溫碳蒸氣,即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也就是發生了升華現象,升華需要吸收熱量。15、30%2.3×1076.9×106【詳解】[1]內燃機的效率為100%-33%-30%-7%=30%[2]完全燃燒0.5kg汽油放出的熱量為[3]汽車獲得的機械能是16、運動狀態水【詳解】[1]小明向后劃槳,船漿向后劃水給了水一個向后的力,同時,水也給了船一個向前的力,使船前進,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漿向后劃水給了水一個向后的力,同時,水也給了船一個向前的力,所以船向前運動,所以,使船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三、實驗題17、10.00倒立放大40cmB上遠視【詳解】(1)[1]由圖甲知,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為20.00cm-10.00cm=10.0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為10.00cm;(2)[2][3]由圖乙知,當蠟燭在刻度尺的10cm處,u=25cm-10cm=15cm,2f>u>f,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55cm-25cm=30cm,[4]根據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當u=30cm時,即凸透鏡移動至40cm刻度線處,在屏上能再次呈現清晰的像;(3)[5]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6cm刻度線處,此時u=16cm-10cm=6cm,u<f,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光屏上承接不到,透過凸透鏡觀察蠟燭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與成像物體同側,所以應從B處觀察;[6]蠟燭變短后,燭焰的位置向下移動,根據光線過透鏡的光心不改變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動;(4)[7]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眼鏡,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了,光屏向透鏡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呈現清晰的像,說明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該透鏡是凸透鏡,即該眼鏡是遠視眼鏡。18、游碼右64要能沒過小石塊放入小石塊后水面不超過量筒的量程3.2【詳解】(1)[1][2]在調節天平時,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2)[3]由圖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物體的質量為m=50g+10g+4g=64g(3)[4][5]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有兩層含義:①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沒石塊;②水不能太多,石塊浸沒后,水面不能超過量程。(4)[6]水的體積為20ml,水和物體的總體積為40ml,所以物體的體積為V=40ml﹣20ml=20ml=20cm3小石塊的密度為19、游碼右39.61.04偏大偏小用天平測出剩余江水和燒杯總質量m3【詳解】(1)[1]向右移動游碼相當于向右盤中加入小砝碼,所以在測量前,要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1]如圖,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后,天平的橫梁將向左偏,所以應該向右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1)[3]由圖乙可知,燒杯和江水的總質量為69.6g,所以燒杯中江水的質量為[4]由圖丙可知,江水的體積江水的密度(3)[5][6]將江水倒放量筒中時,燒杯中會有江水殘留,使測得江水的體積偏小,根據可知,測得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