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哲學基礎知識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哲學基礎知識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1◎考點:1.哲學是什么: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與具體科學;哲學與時代精神;2.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重點: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與具體科學;哲學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考點:1.哲學是什么:◎重點: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與2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哲學與生活的關系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生活中處處有哲學,生活需要哲學指導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思維能否正確認識世界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哲學的含義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的力量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哲學與生活的關系生活3考點1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1.生活處處有哲學
⑴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哲學的起源)①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兩句話各有側重:哲學智慧產生于實踐,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類的實踐活動并不能自發地生成哲學,只有人們在實踐中自覺地思考和追問,哲學才會出現。結論:哲學并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只要留心思考,就會發現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它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考點1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1.生活處處有哲學⑴哲學就在4
①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注意:哲學≠智慧:哲學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學。②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實踐,正確對待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正確對待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因此,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⑵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哲學的功能)①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的本義是愛智5
哲學的任務≠哲學的作用(或功能):哲學的作用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學才得以完成這一任務。哲學不等于真正的哲學,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哲學更不等于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不但是真正的哲學,而且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注意:哲學的任務≠哲學的作用(或功能):哲學的作用是指導人們認6生活處處有哲學,生活即哲學。
①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哲學并不神秘,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生活處處有哲學。②生活處處有哲學,但生活并不等于哲學。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它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不能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③題中的觀點是不科學的。生活處處有哲學,生活即哲學。①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71.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這句話主要說明A.人類認識世界需要智慧B.哲學是在人們的主觀想象中產生的C.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D.改變自然界,需要人的智力1.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82.(2009年韶關模擬)英國哲學家羅素5歲的時候,家人帶他去海邊玩。他發現自己無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來,非常生氣。于是他問姑姑:“海蜞會思考嗎?”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應該學習。”羅素說。這說明A.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哲學家
B.兒童的哲學停留在經驗和無意識的層次C.驚訝和困惑是一切哲學活動的引線或動因D.人們創造哲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2.(2009年韶關模擬)英國哲學家羅素5歲的時候,家人93.馬克思說:“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對這句話正確的理解是①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②哲學的任務就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沒有哲學的指導,人們就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④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馬克思說:“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對這句話正確的理10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11關于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①世界觀是人們關于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②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世界觀就是哲學③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④世界觀人人都,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不等于哲學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關于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12(2009上海卷15)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以下屬于哲學層面的意識現象是A.民間的“實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C.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綱目》的思想(2009上海卷15)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以下屬133.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3.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14人總是按照自己對周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深處困境是消極等待,逆來順受;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爭,不屈不撓。以上材料說明A.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B.哲學不等于自發產生的世界觀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D.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人總是按照自己對周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認為命15考點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1.具體知識的內容自然科學知識: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社會科學知識: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思維科學知識:以人的思維為研究對象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⑴區別:研究對象和回答問題不同①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妙。②哲學是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和反思的一門學問,對個別的規律和特性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考點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1.具體知識的內容自然科學知識:16⑵聯系: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不斷豐富的具體科學知識是哲學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基礎,離開具體科學知識,哲學就會干涸和枯萎。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研究活動會失去正確的方向,甚至失敗。注意: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不是具體科學的總和)⑵聯系: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17辨析: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因此,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學了哲學就一通百通。①哲學為各門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因此,“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②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的派別眾多,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其他哲學流派都有其片面性,有的甚至是反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雖然對研究具體科學有巨大的指導作用,但它不能代替具體科學,二者研究的對象是不同的。因此,題中的結論是錯誤的。注意:認為“哲學是具體科學知識的總和”、“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哲學是科學之母”的說法都是錯誤的,都歪曲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辨析: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18◆哲學是什么?
⑴從哲學的本義看: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⑵從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即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⑶從哲學與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⑷從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⑸從哲學與時代的關系看:哲學屬于思想文化的范疇,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是什么?⑴從哲學的本義看: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19
(2007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山東卷24題)“幾十年的經驗使我深刻體會到,學點哲學的確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錯誤,做研究少走彎路。”下列觀點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李振聲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B.哲學是人類對某一具體領域規律的概括C.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D.哲學具有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007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山東卷24題)“幾十年的經20愛因斯坦說過:“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據此回答1~2題。1.“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是指A.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B.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C.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總和
D.哲學是世界觀,各門具體科學是方法論2.“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這說明A.各門具體科學的產生以哲學為基礎B.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是沒有區別的C.哲學對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D.具體科學與哲學是相互影響、相互決定愛因斯坦說過:“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21牛頓是古典力學的奠基人,在自發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立了萬有引力理論。晚年的牛頓在研究行星為什么會圍繞太陽運轉時,由于信奉上帝,認為除萬有引力作用外,還有一個“切線力”,這個“切線力”只能來自上帝的“第一推動力”。⑴牛頓的世界觀對他的科學研究有什么影響?⑵牛頓研究工作的得與失給我們什么啟示?牛頓是古典力學的奠基人,在自發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立22⑴牛頓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指導并推動了他的科學研究,牛頓在自發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立了萬有引力理論。唯心主義世界觀影響并阻礙了他的科學研究。晚年的牛頓由于信奉上帝,在研究行星為什么會圍繞太陽運轉時陷入了唯心主義,從而阻礙了他的科學研究。⑵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研究應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只有堅持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去進行科學研究,才能取得成功。否則,科學研究將會失去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⑴牛頓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指導并推動了他的科學研究,牛頓在自23考點3哲學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2.哲學基本問題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凡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義。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這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考點3哲學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24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⑴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⑵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⑶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注意:⑴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不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⑵注意區分哲學的基本問題與哲學的基本派別的關系: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即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而哲學的基本派別包括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劃分兩大派別的標準是根據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也就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⑴思維和存在的25考點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1.唯一標準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2.注意以下兩點⑴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思維和存在何為世界本原的問題,而不能籠統的說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⑵凡認為存在是本原,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是本原,就是唯心主義。考點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1.唯一標準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26
辨析:凡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凡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⑴從根本觀點上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⑵從哲學的發展過程來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相斗爭而發展,唯心主義哲學較它先前的唯物主義哲學來講顯然是哲學發展的新階段,唯心主義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因此,唯心主義在其發展史上有其進步、正確的因素,不能絕對地認為凡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⑶正確與錯誤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相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講,無論是唯心主義哲學,還是舊唯物主義哲學都有錯誤的一面。因此,不能說凡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辨析:凡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凡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⑴27考點5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及三種基本歷史形態1.基本觀點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2.三種基本形態
⑴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火、氣、土等,這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經典觀點: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陰陽說: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考點5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及三種基本歷史形態1.基本觀點28
⑵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經典觀點:狄德羅: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充)氣理說: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為始基:“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⑵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29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30考點6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兩種基本形態1.基本觀點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2.兩種基本形態
⑴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⑵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考點6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兩種基本形態1.基本觀點唯31◆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⑴主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孟子:萬物皆備于我王守仁:心外無物慧能: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陸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為自然界立法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休謨:我們的知覺是我們的唯一對象費希特:世界是自我創造的非我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叔本華:萬物是我們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活動,我的經驗◆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⑴主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32⑵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中外“神創論”(盤古開天地、上帝創世紀)柏拉圖:理念論黑格爾:絕對觀念論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朱熹:理在事先⑶生活中的客觀唯心主義(神秘主義):“8”就是發,喜鵲報喜,慧星出現乃不祥之兆,指紋、手相、星座、生肖、風水決定人的命運⑷理解列寧語:唯心主義是“人類認識這棵活樹上的一朵無實花”。一是說明唯心主義的根本錯誤;二是說明唯心主義有其認識論根源;三是說明唯心主義局部可借鑒。⑵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中外“神創論”(盤古開天地、上331.(09上海4)古希臘哲學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代《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他們的觀點屬于A.唯心主義的觀點B.科學的物質觀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D.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2.(09江蘇卷25)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致的是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貴在天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1.(09上海4)古希臘哲學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343.(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開始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擴散。我國借助國際力量組織攻關,在短時間內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診斷方法。這表明A.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B.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解開自然之謎C.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選規律D.在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中,意識起著促進作用4.(09廣東14)民諺“南人不夢駝,北人不夢象”說明了A.存在決定意識B.意識反作于存在C.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D.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變化3.(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開355.(08廣東14)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①可知論和不可知論②一元論和二元論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6.(07海南23)黑夜曠野中的磷火,從科學上講,那只是自然現象。對這種現象,相信鬼神的人,以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而從無神論的角度去解釋。究竟有沒有鬼神,相信或不相信的人都可能會說這樣一句話:“信則有,不信則無。”請給出你對這句話的判斷,并根據所學哲學知識說明理由。5.(08廣東14)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36㈠這個命題不正確。理由是:“信”或者“不信”都是一種主觀判斷,屬于社會意識,而“有”或者“無”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狀態。這個命題實際上是說主觀上的信或者不信決定了客觀上是否存在的狀態。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這種唯心主義是迷信的哲學基礎。㈡這個命題正確。理由是:“信”或者“不信”是指支撐經驗的某種信念(理論),“有”或“無”指的是有沒有關于鬼神存在的感覺經驗。人們總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論解釋某種經驗。相信鬼神的人就會把自己不能用常識解釋的現象理解為鬼神支配的超自然現象,不相信鬼神的人,則從無神論的角度把這種現象理解為人們尚未認識到的自然現象。㈠這個命題不正確。37㈢這個命題正確與否要看如何定義“信”或“不信”以及“有”或“無”的概念。理由是: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主觀意識,而把“有”或“無”理解為客觀存在的狀態,則這個命題是屬于顛倒了思維和存在關系的唯心主義,因而是不正確的。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支撐經驗的信念或理論,把“有”或“無”理解為有沒有關于鬼神存在的感覺經驗,則是正確的,因為人們總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論解釋經驗。(答出上述任一答案均可)㈢這個命題正確與否要看如何定義“信”或“不信”以及“有”38誤區一: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學性。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⑴把特定歷史條件下關于物質結構的自然科學理論同哲學上的物質范疇混為一談。⑵機械性,把一切運動形式都歸結為機械運動,否認物質運動的多樣性。⑶形而上學性,即否認事物的聯系和發展,否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不能把世界理解為處在不斷發展中的物質過程。⑷不徹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義觀點貫徹社會歷史領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當作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從而在歷史觀上陷入了唯心主義。即它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在社會歷史觀上卻是唯心的。如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認為,“理性”、“意見”支配著社會的狀態,支配著歷史的發展。誤區一: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學性。近39
誤區二: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義。⑴凡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的就是唯心主義。因此,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對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質利益,是否強調精神文明。⑵追求物質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義。如果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不顧客觀條件,主觀蠻干地去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心主義;強調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義。如果在承認物質的決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視意識的作用,強調精神力量的作用,這不但不是唯心主義,而恰恰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表現。⑶這種觀點混淆了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界限。誤區二: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40誤區三: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和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是一致的。⑴哲學上“兩個對子”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⑵哲學中這“兩個對子”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包括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劃分兩大派別的標準是根據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也就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誤區三: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和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是一致的41考點7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決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厚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來源。(1)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2)自然科學基礎:19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的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總結工人運動的豐富經驗和自然科學最新成果的基礎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創立了一種嶄新的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
考點7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決不42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⑴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堅持從實際出發認識周圍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分離,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它的唯物主義是辯證的唯物主義,它的辯證法是唯物主義的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認識人和社會,把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提出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從而把唯物辯證的觀點貫穿到社會歷史領域,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⑵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性的,就在于它堅持科學的實踐觀點,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⑴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43誤區真正的哲學就是科學的哲學。哲學家對問題的認識總不能超越自己的時代,因此一定時期的哲學形態在后人看來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它為真正的哲學,關鍵是看它是否正確反映了自己時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時代的先進思想。從這個意義上講,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哲學現在看來都有其局限性,但它們都是自己時代的真正的哲學。◆實踐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⑴在人與世界的關系方面,從實踐出發理解周圍的世界;⑵在歷史觀中,把實踐作為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根據;⑶在認識論中,把實踐作為全部認識的基礎。離開實踐,就不能科學完整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誤區真正的哲學就是科學的哲學。哲學家對問題的認識總不能44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⑴毛澤東思想①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偉大理論成果,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②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貫穿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45(2)鄧小平理論
①鄧小平理論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②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2)鄧小平理論①鄧小平理論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46(4)科學發展觀
①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②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③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科學理論
④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①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②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4)科學發展觀①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471.(09江蘇卷2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它第一次實現了①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②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③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④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8江蘇27)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A.聯系的觀點B.發展的觀點C.實踐的觀點D.矛盾的觀點1.(09江蘇卷2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實現了哲學史上483.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的兩個結合和統一是指①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的結合和統一②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結合和統一③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結合和統一④認識與思維的結合和統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④4.胡錦濤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沒有堅強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這句話體現的哲理是A.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B.有著堅強精神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民族C.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D.民族精神、真正的哲學可以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資力量3.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的兩個結合和統一是指49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使哲學獲得了真正科學的性質,成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陷是①具有形而上學性②不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③不承認存在決定思維④對社會歷史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紀的法國一樣,在19世紀的德國,哲學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潰的前導。”這說明A.哲學推動時代步伐,決定歷史進程B.任何哲學都對社會變革起積極作用C.反映本時代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對社會變革起巨大作用D.德國古典哲學的產生,開啟了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使哲學獲得507.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階級基礎是①19世紀中葉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②無產階級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③自然科學的發展取得重要成就④哲學社會科學積累了豐富的資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恩格斯說:“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學基礎是A.機械力學B.地質學和胚胎學
C.天文學和數學D.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7.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階級基礎是519.到了19世紀中葉,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客觀條件具備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批判地吸收了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創立了嶄新的唯物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之后,開始出現了A.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對立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對立C.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D.唯心史觀和唯物史觀的對立9.到了19世紀中葉,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客觀條件具5210.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它之所以是科學的世界觀,是因為A.它徹底否定了一切舊哲學B.它把哲學知識和具體科學有機融合C.它對當時的具體科學知識進行了概括和總結D.它正確揭示了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一般規律10.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它之所以是科532009年7月17日,中國政府網發表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題為《繼承優秀傳統創造新的輝煌----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60年的成就與啟示》的文章。該文指出:新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走過了60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回顧60年來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我們對前輩們滿懷崇敬之情。在新的歷史階段,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重任在肩,要繼往開來,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努力擔負起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職責,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新局面。你是怎樣認識哲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職責”的?2009年7月17日,中國政府網發表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54①真正的哲學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因而哲學能夠幫助人們認識世界。②哲學能更新人的觀念和解放人的思想,培養人們面向現實的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喚起人們積極進取的創新意識和科學實驗精神,因而哲學能夠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③哲學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導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哲學可以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這充分說明哲學在社會變革和服務社會中擔負著重要職責。①真正的哲學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時55哲學基礎知識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哲學基礎知識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56◎考點:1.哲學是什么: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與具體科學;哲學與時代精神;2.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重點: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與具體科學;哲學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考點:1.哲學是什么:◎重點: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與57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哲學與生活的關系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生活中處處有哲學,生活需要哲學指導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思維能否正確認識世界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哲學的含義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的力量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哲學與生活的關系生活58考點1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1.生活處處有哲學
⑴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哲學的起源)①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兩句話各有側重:哲學智慧產生于實踐,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類的實踐活動并不能自發地生成哲學,只有人們在實踐中自覺地思考和追問,哲學才會出現。結論:哲學并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只要留心思考,就會發現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它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考點1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1.生活處處有哲學⑴哲學就在59
①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注意:哲學≠智慧:哲學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學。②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實踐,正確對待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正確對待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因此,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⑵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哲學的功能)①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的本義是愛智60
哲學的任務≠哲學的作用(或功能):哲學的作用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學才得以完成這一任務。哲學不等于真正的哲學,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哲學更不等于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不但是真正的哲學,而且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注意:哲學的任務≠哲學的作用(或功能):哲學的作用是指導人們認61生活處處有哲學,生活即哲學。
①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哲學并不神秘,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生活處處有哲學。②生活處處有哲學,但生活并不等于哲學。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它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不能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③題中的觀點是不科學的。生活處處有哲學,生活即哲學。①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621.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這句話主要說明A.人類認識世界需要智慧B.哲學是在人們的主觀想象中產生的C.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D.改變自然界,需要人的智力1.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632.(2009年韶關模擬)英國哲學家羅素5歲的時候,家人帶他去海邊玩。他發現自己無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來,非常生氣。于是他問姑姑:“海蜞會思考嗎?”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應該學習。”羅素說。這說明A.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哲學家
B.兒童的哲學停留在經驗和無意識的層次C.驚訝和困惑是一切哲學活動的引線或動因D.人們創造哲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2.(2009年韶關模擬)英國哲學家羅素5歲的時候,家人643.馬克思說:“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對這句話正確的理解是①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②哲學的任務就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沒有哲學的指導,人們就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④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馬克思說:“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對這句話正確的理65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66關于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①世界觀是人們關于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②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世界觀就是哲學③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④世界觀人人都,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不等于哲學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關于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67(2009上海卷15)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以下屬于哲學層面的意識現象是A.民間的“實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C.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綱目》的思想(2009上海卷15)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以下屬683.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3.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69人總是按照自己對周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深處困境是消極等待,逆來順受;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爭,不屈不撓。以上材料說明A.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B.哲學不等于自發產生的世界觀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D.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人總是按照自己對周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認為命70考點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1.具體知識的內容自然科學知識: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社會科學知識: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思維科學知識:以人的思維為研究對象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⑴區別:研究對象和回答問題不同①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妙。②哲學是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和反思的一門學問,對個別的規律和特性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考點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1.具體知識的內容自然科學知識:71⑵聯系: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不斷豐富的具體科學知識是哲學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基礎,離開具體科學知識,哲學就會干涸和枯萎。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研究活動會失去正確的方向,甚至失敗。注意: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不是具體科學的總和)⑵聯系: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72辨析: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因此,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學了哲學就一通百通。①哲學為各門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因此,“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②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的派別眾多,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其他哲學流派都有其片面性,有的甚至是反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雖然對研究具體科學有巨大的指導作用,但它不能代替具體科學,二者研究的對象是不同的。因此,題中的結論是錯誤的。注意:認為“哲學是具體科學知識的總和”、“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哲學是科學之母”的說法都是錯誤的,都歪曲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辨析: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73◆哲學是什么?
⑴從哲學的本義看: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⑵從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即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⑶從哲學與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⑷從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⑸從哲學與時代的關系看:哲學屬于思想文化的范疇,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是什么?⑴從哲學的本義看: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74
(2007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山東卷24題)“幾十年的經驗使我深刻體會到,學點哲學的確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錯誤,做研究少走彎路。”下列觀點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李振聲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B.哲學是人類對某一具體領域規律的概括C.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D.哲學具有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007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山東卷24題)“幾十年的經75愛因斯坦說過:“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據此回答1~2題。1.“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是指A.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B.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C.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總和
D.哲學是世界觀,各門具體科學是方法論2.“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這說明A.各門具體科學的產生以哲學為基礎B.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是沒有區別的C.哲學對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D.具體科學與哲學是相互影響、相互決定愛因斯坦說過:“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76牛頓是古典力學的奠基人,在自發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立了萬有引力理論。晚年的牛頓在研究行星為什么會圍繞太陽運轉時,由于信奉上帝,認為除萬有引力作用外,還有一個“切線力”,這個“切線力”只能來自上帝的“第一推動力”。⑴牛頓的世界觀對他的科學研究有什么影響?⑵牛頓研究工作的得與失給我們什么啟示?牛頓是古典力學的奠基人,在自發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立77⑴牛頓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指導并推動了他的科學研究,牛頓在自發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立了萬有引力理論。唯心主義世界觀影響并阻礙了他的科學研究。晚年的牛頓由于信奉上帝,在研究行星為什么會圍繞太陽運轉時陷入了唯心主義,從而阻礙了他的科學研究。⑵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研究應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只有堅持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去進行科學研究,才能取得成功。否則,科學研究將會失去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⑴牛頓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指導并推動了他的科學研究,牛頓在自78考點3哲學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2.哲學基本問題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凡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義。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這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考點3哲學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79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⑴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⑵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⑶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注意:⑴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不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⑵注意區分哲學的基本問題與哲學的基本派別的關系: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即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而哲學的基本派別包括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劃分兩大派別的標準是根據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也就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⑴思維和存在的80考點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1.唯一標準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2.注意以下兩點⑴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思維和存在何為世界本原的問題,而不能籠統的說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⑵凡認為存在是本原,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是本原,就是唯心主義。考點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1.唯一標準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81
辨析:凡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凡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⑴從根本觀點上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⑵從哲學的發展過程來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相斗爭而發展,唯心主義哲學較它先前的唯物主義哲學來講顯然是哲學發展的新階段,唯心主義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因此,唯心主義在其發展史上有其進步、正確的因素,不能絕對地認為凡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⑶正確與錯誤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相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講,無論是唯心主義哲學,還是舊唯物主義哲學都有錯誤的一面。因此,不能說凡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辨析:凡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凡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⑴82考點5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及三種基本歷史形態1.基本觀點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2.三種基本形態
⑴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火、氣、土等,這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經典觀點: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陰陽說: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考點5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及三種基本歷史形態1.基本觀點83
⑵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經典觀點:狄德羅: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充)氣理說: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為始基:“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⑵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84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85考點6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兩種基本形態1.基本觀點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2.兩種基本形態
⑴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⑵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考點6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兩種基本形態1.基本觀點唯86◆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⑴主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孟子:萬物皆備于我王守仁:心外無物慧能: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陸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為自然界立法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休謨:我們的知覺是我們的唯一對象費希特:世界是自我創造的非我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叔本華:萬物是我們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活動,我的經驗◆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⑴主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87⑵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中外“神創論”(盤古開天地、上帝創世紀)柏拉圖:理念論黑格爾:絕對觀念論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朱熹:理在事先⑶生活中的客觀唯心主義(神秘主義):“8”就是發,喜鵲報喜,慧星出現乃不祥之兆,指紋、手相、星座、生肖、風水決定人的命運⑷理解列寧語:唯心主義是“人類認識這棵活樹上的一朵無實花”。一是說明唯心主義的根本錯誤;二是說明唯心主義有其認識論根源;三是說明唯心主義局部可借鑒。⑵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中外“神創論”(盤古開天地、上881.(09上海4)古希臘哲學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代《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他們的觀點屬于A.唯心主義的觀點B.科學的物質觀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D.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2.(09江蘇卷25)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致的是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貴在天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1.(09上海4)古希臘哲學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893.(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開始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擴散。我國借助國際力量組織攻關,在短時間內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診斷方法。這表明A.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B.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解開自然之謎C.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選規律D.在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中,意識起著促進作用4.(09廣東14)民諺“南人不夢駝,北人不夢象”說明了A.存在決定意識B.意識反作于存在C.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D.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變化3.(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開905.(08廣東14)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①可知論和不可知論②一元論和二元論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6.(07海南23)黑夜曠野中的磷火,從科學上講,那只是自然現象。對這種現象,相信鬼神的人,以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而從無神論的角度去解釋。究竟有沒有鬼神,相信或不相信的人都可能會說這樣一句話:“信則有,不信則無。”請給出你對這句話的判斷,并根據所學哲學知識說明理由。5.(08廣東14)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91㈠這個命題不正確。理由是:“信”或者“不信”都是一種主觀判斷,屬于社會意識,而“有”或者“無”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狀態。這個命題實際上是說主觀上的信或者不信決定了客觀上是否存在的狀態。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這種唯心主義是迷信的哲學基礎。㈡這個命題正確。理由是:“信”或者“不信”是指支撐經驗的某種信念(理論),“有”或“無”指的是有沒有關于鬼神存在的感覺經驗。人們總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論解釋某種經驗。相信鬼神的人就會把自己不能用常識解釋的現象理解為鬼神支配的超自然現象,不相信鬼神的人,則從無神論的角度把這種現象理解為人們尚未認識到的自然現象。㈠這個命題不正確。92㈢這個命題正確與否要看如何定義“信”或“不信”以及“有”或“無”的概念。理由是: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主觀意識,而把“有”或“無”理解為客觀存在的狀態,則這個命題是屬于顛倒了思維和存在關系的唯心主義,因而是不正確的。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支撐經驗的信念或理論,把“有”或“無”理解為有沒有關于鬼神存在的感覺經驗,則是正確的,因為人們總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論解釋經驗。(答出上述任一答案均可)㈢這個命題正確與否要看如何定義“信”或“不信”以及“有”93誤區一: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學性。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⑴把特定歷史條件下關于物質結構的自然科學理論同哲學上的物質范疇混為一談。⑵機械性,把一切運動形式都歸結為機械運動,否認物質運動的多樣性。⑶形而上學性,即否認事物的聯系和發展,否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不能把世界理解為處在不斷發展中的物質過程。⑷不徹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義觀點貫徹社會歷史領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當作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從而在歷史觀上陷入了唯心主義。即它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在社會歷史觀上卻是唯心的。如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認為,“理性”、“意見”支配著社會的狀態,支配著歷史的發展。誤區一: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學性。近94
誤區二: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義。⑴凡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的就是唯心主義。因此,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對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質利益,是否強調精神文明。⑵追求物質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義。如果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不顧客觀條件,主觀蠻干地去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心主義;強調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義。如果在承認物質的決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視意識的作用,強調精神力量的作用,這不但不是唯心主義,而恰恰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表現。⑶這種觀點混淆了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界限。誤區二: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95誤區三: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和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是一致的。⑴哲學上“兩個對子”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⑵哲學中這“兩個對子”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包括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劃分兩大派別的標準是根據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也就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誤區三: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和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是一致的96考點7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決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厚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來源。(1)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2)自然科學基礎:19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的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總結工人運動的豐富經驗和自然科學最新成果的基礎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創立了一種嶄新的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
考點7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決不97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⑴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堅持從實際出發認識周圍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分離,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它的唯物主義是辯證的唯物主義,它的辯證法是唯物主義的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認識人和社會,把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提出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從而把唯物辯證的觀點貫穿到社會歷史領域,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⑵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性的,就在于它堅持科學的實踐觀點,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⑴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98誤區真正的哲學就是科學的哲學。哲學家對問題的認識總不能超越自己的時代,因此一定時期的哲學形態在后人看來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它為真正的哲學,關鍵是看它是否正確反映了自己時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時代的先進思想。從這個意義上講,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哲學現在看來都有其局限性,但它們都是自己時代的真正的哲學。◆實踐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⑴在人與世界的關系方面,從實踐出發理解周圍的世界;⑵在歷史觀中,把實踐作為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根據;⑶在認識論中,把實踐作為全部認識的基礎。離開實踐,就不能科學完整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誤區真正的哲學就是科學的哲學。哲學家對問題的認識總不能99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⑴毛澤東思想①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偉大理論成果,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②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貫穿毛澤東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境治理中標合同范本
- 雇挖機合同范本
- 香港 公司 傭金合同范本
- 學校教輔采購合同范本
- 工地建材出租合同范本
- 外架搭設書面合同范本
- 貪吃蛇教學課件
- 雨雪天氣安全生產教育
- 海南師范大學《空間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師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全冊)
- JT-T-1239-2019瀝青路面抗凝冰涂層材料技術條件
- 運動性病癥(課堂課件)
- 建筑裝飾行業風險管理與控制研究
- 連接器基礎知識培訓
- 醫院培訓課件:《白疕(銀屑病)中醫護理查房》
- 一汽-大眾供應商管理流程介紹.sbx
- 招標代理機構入圍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招投標代理掛靠協議書
- 工作的時效性與時間管理課件
- 年產10萬噸聚氯乙烯生產工藝設計畢業設計
- 《婚姻家庭糾紛調解》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