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匯報提綱總論轉底爐生產工藝總平面布置通風、除塵、燃氣、熱力給排水電
氣儀表檢測自動化控制建筑結構公輔設施能源消耗與節能措施環境保護消防勞動安全衛生勞動定員概預算須待解決的問題結束1匯報提綱總論公輔設施結束11.總論1.1.項目概況1.2.設計依據1.3.原材料條件1.4.產品和生產規模1.5.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1.6.生產工藝流程1.7.項目設計和建設內容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返回匯報提綱21.總論1.1.項目概況返回匯報提綱21.1.項目概況本項目將利用沙鋼現有生產系統中產生的各種含Zn、C、Fe的粉塵、污泥等固體廢料為原料,應用蓄熱式轉底爐直接還原技術,提取氧化鋅,回收蒸汽,并將副產品作為熱壓塊高爐爐料,從而實現資源、能源循環綜合利用。項目名稱: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固廢綜合處理、循環利用項目建設單位: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地點:江蘇揚子江國際冶金工業園內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31.1.項目概況本項目將利用沙鋼現有生產系統中產生的各種含1.2.設計依據(1)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固廢綜合處理、循環利用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2)200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請組織實施循環經濟高技術產業重大專項的通知》;(3)國務院2007年7月27日頒布的國家計委、經貿委七號令《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4)2005年12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第40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5)科學技術部編制《2006年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若干重點項目指南》;(6)2005年國家發改委第35號令《鋼鐵
產業發展政策》。
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1.2.設計依據(1)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固廢綜合處理、1.3.原材料條件本項目的原料為沙鋼鋼鐵工序產生的粉塵、污泥以及鐵精礦,還原劑采用粉塵中內含碳及還原煤,燃料采用熱值~6MJ/m3的轉爐煤氣。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1.3.原材料條件本項目的原料為沙鋼鋼鐵工序產生的粉塵、污1.4.產品和生產規模回收氧化鋅1.5萬t/a,氧化鋅含量60%~70%。鋅元素回收率≥85%,氧化鋅回收量與原料的鋅含量相關。年產30萬t金屬化率>80%的高爐爐料。其預計成分:TFe=60%~64%,金屬化率>80%,TFe含量與原料相關,原料含鐵量高,成品的TFe高。過熱蒸汽:產量~20t/h,溫度≥300℃,出口壓力≥1.6MPa。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1.4.產品和生產規模回收氧化鋅1.5萬t/a,氧化鋅含量1.5.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1)采用創新、先進的工藝方法及流程,采用蓄熱式轉底爐技術,采用實用可靠、便于管理和操作的工藝裝備,最終體現“投資省、見效快、質量高、效益好”的特點。(2)總圖布置合理、廠區布置緊湊,設計上盡可能避開現有的強排泵房及其它建構筑物,做到減少拆除、節約用地和物流通暢,項目建設在保證技術先進性的同時,控制和節省建設資金,努力實現資源和能源的最佳配置,把高爐爐料工程建設成為國內具有代表性的、效益優化的現代化工廠。(3)除地下受礦槽及冷卻水池外,其它建構筑物建在±0.00m平面上。(4)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對冶金行業的產業政策及當地政府的有關法律與規定,全力推動新技術的應用。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71.5.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1)采用創新、先進的工藝方法及(5)最大限度地推行清潔化工廠的相關技術,對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進行技術開發和探索,綜合治理環境污染,充分體現文明生產。(6)主體設備立足于國內設計、制造,部分關鍵設備引進國外的裝備,以有效節約寶貴的建設資金。(7)直接還原的關鍵工藝設備功能采用在借鑒、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蓄熱式轉底爐。(8)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提高勞動生產率。(9)設計考慮預留采用全精礦粉為原料生產高爐爐料進行工業實驗的能力。
1.5.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8(5)最大限度地推行清潔化工廠的相關技術,對再生資源的綜合利1.6.生產工藝流程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1.6.生產工藝流程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1.6.生產工藝流程(續)高溫廢氣沉降室輻射換熱余熱鍋爐布袋除塵收集氧化鋅風機煙囪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蒸汽101.6.生產工藝流程(續)高溫廢氣沉降室輻射換熱余熱鍋爐布1.7.項目設計和建設內容原料接受系統配料系統混勻、潤磨系統冷壓球及篩分系統生球烘干及篩分系統轉底爐還原系統熱壓塊及冷卻系統成品收集系統鋅回收系統通風、除塵系統燃氣、熱力系統水處理及循環系統余熱回收蒸汽系統供配電及自動化系統內部通訊、監控系統消防、煤氣報警系統紅線范圍內能源介質管線總圖運輸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11.7.項目設計和建設內容原料接受系統通風、除塵系統下一頁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2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2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4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42.轉底爐生產工藝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2.2. 設計規模、工作制度及產品方案2.3.工藝特點2.4.物料平衡2.5.主要車間組成與配置返回匯報提綱152.轉底爐生產工藝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返回匯報提綱15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含鐵原料本工程所使用的原料為鐵精礦、高爐污泥、含鐵粉塵(各種煉鋼、煉鐵粉塵)。燃料使用轉爐煤氣作為燃料,進廠壓力≥5.5kPa、熱值6MJ/。還原劑本工程使煤還原劑。進廠原煤粒度控制在20mm以內,通過廠內破碎設備破碎至2mm以下后供轉底爐使用。全精粉試驗時石灰粒度要求小于3mm,采用水泥罐車輸送至配料室的密閉石灰倉內,以改善環境條件。還原劑煤要求粒度≤74μ,從高爐噴吹系統用氣力輸送送到配料室。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6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含鐵原料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6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續)原料成分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7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續)原料成分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72.2.設計規模、工作制度及產品方案設計規模本工程設計選用年產30萬t高爐爐料的轉底爐一座,年產高爐爐料30萬t,塊度100mm×48mm×28mm。工作制度工作制度為連續工作制,每日三班,每班8小時,日歷作業率91.32%,即相當于作業時間8000h/a。產品方案金屬化率>80%的高爐爐料30萬t/a、含ZnO~65%氧化鋅粉塵1.5萬t/a及蒸汽20t/h。高爐爐料的預計成分,TFe=60%~70%,金屬化率>80%,TFe含量與原料相關,原料含鐵量高,產品TFe就高。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82.2.設計規模、工作制度及產品方案設計規模下一頁返回小節目2.3.工藝特點采用蓄熱式燃燒的轉底爐技術處理鋼鐵廠粉塵,燃料可以采用低熱值煤氣,打破了目前國外直接還原轉底爐必須使用高熱值燃料的常規,切合中國國情,因而有重大創新;采用蓄熱式燒嘴燃燒技術,使得燒低熱值煤氣也能達到1400℃以上高溫的還原工藝要求,并能控制好爐內的還原氣氛。采用蓄熱式燒嘴燃燒,使轉底爐直接還原工藝在國內條件下工業化生產成為現實,主要特點是:(1)還原焙燒的物料是含碳球團,粉塵和煤粉之間緊密接觸,給快速還原提供了良好條件;(2)還原焙燒工藝是薄料層在高溫敞焰中加熱,實現快速還原。爐料在爐內還原時間短;(3)球團在轉底爐里焙燒過程中不受壓,爐料與爐襯之間無相對運動,因此對球團的強度要求不高,不會產生料團附壁“結圈”現象;(4)對鋅元素進行有效回收,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5)充分利用粉塵含碳,減少還原用煤量。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92.3.工藝特點采用蓄熱式燃燒的轉底爐技術處理鋼鐵廠粉塵,燃2.4.物料平衡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02.4.物料平衡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02.5.主要車間組成與配置受料系統配料室圓筒混合機室潤磨機室高壓壓球機室烘干機室主廠房成品樓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12.5.主要車間組成與配置受料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13.總平面布置返回匯報提綱下一頁223.總平面布置返回匯報提綱下一頁224.通風、除塵、燃氣、熱力4.1.設計原則與技術措施4.2.設計依據4.3.車間除塵4.4.燃氣、熱力返回匯報提綱234.通風、除塵、燃氣、熱力4.1.設計原則與技術措施返回匯報4.1.設計原則與技術措施為了改善工作環境,保護工人身體健康及防止對大氣的污染,本工程中對各工藝設備的煙氣進行了有效的捕集和處理。本工程還對車間內輔助設施安裝有相應的通風、空調等系統。使得整個車間各個崗位和周圍環境達到國家有關規范的要求。生產過程中散發粉塵,會對環境污染。為加強環境保護,設計對生產過程各產塵點、產塵設備以及轉運環節采取綜合有效措施,控制其粉塵擴散外逸,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布置及車間配置、生產作業制度和物料性質,設置除塵系統,使車間環境得以改善,經凈化設備處理后的廢氣排放濃度符合國家《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44.1.設計原則與技術措施為了改善工作環境,保護工人身體健康4.2.設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冶金工業環境保護設計規定》(YB9066-1995)《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54.2.設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下一頁返回小節目4.3.車間除塵配料室除塵系統配料室含鐵除塵灰倉有五個,均采用氣力輸送,因此在每個倉頂配設除塵通氣設施。干球篩分及倉儲除塵系統設計選用PPW64-4氣箱式脈沖布袋除塵器一臺。凈化后的煙氣經風機排至10m高的D800鋼制煙囪排往大氣。除塵灰收集后外運。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64.3.車間除塵配料室除塵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64.3.車間除塵(續)轉底爐煙氣除塵系統該除塵系統收集的粉塵通過氣力輸送管道送至氧化鋅成品灰倉收集外運。氧化鋅成品灰倉頂部設一臺氣力輸送倉頂型脈沖袋式除塵器,氧化鋅成品灰卸至成品灰倉,以避免二次揚塵。凈化后的煙氣用D2500、H=50m的鋼制煙囪排往大氣,排放濃度≤50mg/m3,滿足煙塵排放的環保要求。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74.3.車間除塵(續)轉底爐煙氣除塵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4.3.車間除塵(續)固廢綜合處理、資源循環利用是本工程的特點,利用高爐灰、電爐灰、高爐塵泥等廢棄物作原料,采用轉底爐生產高爐原料的同時將尾氣中的氧化鋅粉塵收集起來。該除塵系統專為收集氧化鋅粉塵而設,同時粉塵外逸影響環境。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84.3.車間除塵(續)固廢綜合處理、資源循環利用是本工程的特4.4.燃氣、熱力轉底爐余熱鍋爐煤氣供應壓縮空氣分為普通壓縮空氣和儀表壓縮空氣,分別供應氮氣供應:轉底爐氮氣密封,熱壓塊氮氣保護,轉底爐煤氣吹掃,煙氣爐煤氣吹掃。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94.4.燃氣、熱力轉底爐余熱鍋爐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95.給排水5.1.設計原則5.2.水源5.3.生產用水量5.4.給排水系統返回匯報提綱305.給排水5.1.設計原則返回匯報提綱305.1.設計原則新建轉底爐直接還原車間的給排水設施在滿足工藝設備的水量、水質、水壓和水溫的要求下,以充分合理利用水資源以及節約能源的原則,盡可能采用循環及廢水重復使用的水處理工藝,以減少污水外排,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為保證工藝設備的安全,凡不得斷水的用水戶,均設有安全供水措施。
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315.1.設計原則新建轉底爐直接還原車間的給排水設施在滿足工藝5.2.水源符合要求的生活、生產、消防用水和軟水水源均由沙鋼公司送至30萬t轉底爐直接還原車間外1m。(1)生產、消防給水提供兩路給水管,接口管徑為DN200。生產新水Q=60m3/h(平均),P=0.35MPa。消防用水量為Q=90m3/h,P=0.35MPa。(2)生活給水管接口管徑為DN80,Q=10m3/h,P=0.35MPa。(3)軟水給水管接口管徑為DN100,Q=35m3/h,P=0.35MPa。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325.2.水源符合要求的生活、生產、消防用水和軟水水源均由沙鋼5.3.生產用水量根據各用水戶對水量、水質、水壓、水溫的要求,經水量平衡:生產用水①生產總用水量
1080m3/h②循環水量
1040m3/h③循環水補充水量
40m3/h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335.3.生產用水量根據各用水戶對水量、水質、水壓、水溫的要求5.4給排水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凈環水系統該系統主要解決轉底爐冷卻段管組、轉底爐出料機罩、風機軸、液壓設備冷卻水等間接冷卻用水,該部分用水量為610m3/h,用水壓力0.40MPa,用水溫度≤35℃。冷卻回水水質未受污染,僅水溫升高,回水流至凈環水熱水池經加壓后上冷卻塔冷卻,冷卻后水至凈環水冷水池,用泵加壓循環使用。345.4給排水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凈環水系統34濁環水系統該系統主要用戶有轉底爐熱壓塊冷卻用水及其他用水,總用水量為430m3/h。DRI水冷池溢流水及車間沖洗地坪污水自流至沉淀池進行處理,沉淀池出水用泵加壓上高溫污水冷卻塔進行冷卻,冷卻后水至濁環水冷水池,再用泵加壓循環使用。沉淀池內沉泥人工定期清理回收利用。返回小節目錄下一頁5.4給排水系統(續)35濁環水系統返回小節目錄下一頁5.4給排水系統(續)35安全供水給排水系統用電設備采用二路獨立電源。二路電源之間能自動切換,各組泵均設有備用泵,備用泵能自動投入運行。并且對系統中水量、壓力、溫度、水池水位進行檢測并遠傳顯示,設高低水位報警。凈環水給水泵組設快速啟動柴油機水泵一臺,作為轉底爐設備冷卻水的應急供水。返回小節目錄下一頁5.4給排水系統(續)36安全供水返回小節目錄下一頁5.4給排水系統(續)366.電
氣6.1.電壓等級及計算負荷6.2.電氣系統6.3.通訊設施返回匯報提綱376.電氣6.1.電壓等級及計算負荷返回匯報提綱376.1.電壓等級及負荷(1)供電電源電壓為10kV,配電電壓等級10kV/0.4kV。(2)工程總裝機容量8812.1kW,原料配料及成品系統容量6681.74kW,轉底爐系統裝機容量1126.27kW,水處理系統
1004.1kW;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386.1.電壓等級及負荷(1)供電電源電壓為10kV,配電電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供配電系統
本設計擬設置10kV高壓主開關站及車間變電所一座,電源引自沙鋼現有廠區5800m3高爐10kV變電所,兩路10kV電源架空引入。高壓壓球室附近設置原料車間變電所一座;并設置配料室低壓配電室、轉底爐及成品低壓配電室、煙氣除塵低壓配電室、水處理低壓配電室共四座;其中轉底爐及成品低壓配電室設置在主控樓底層。
39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供配電系統39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kV高壓主開關站車間變電所選用兩臺1250kVA10kV/0.4kV變壓器向轉底爐及成品、煙氣除塵系統、水處理系統低壓設備供電。原料變電所選用一臺2000kVA10kV/0.4kV變壓器向受料、燃料破碎、原料系統低壓設備供電。其中各低壓配電室電源均引自各變電所低壓配電室。40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kV高壓主開關站車間2、主控樓在轉底爐東北側設置主控樓,主控樓為四層結構,一層為全廠點名室和辦公室,二層為電纜夾層,三層為轉底爐和成品系統低壓配電室,主控樓四層為PLC控制室和綜合自動化監控室,室內操作站監控全廠生產設備。3、PLC控制系統全車間設置PLC控制系統對工藝設備、低壓供配電系統進行集中監控,PLC控制系統電氣和儀表共用。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12、主控樓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16.3.通訊設施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26.3.通訊設施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27.儀表檢測7.1.儀表控制系統劃分7.2.儀表選型返回匯報提綱437.儀表檢測7.1.儀表控制系統劃分返回匯報提綱437.1.儀表控制系統劃分根據轉底爐生產線工藝情況,儀表控制系統可分以下系統:-原料系統-轉底爐系統-成品系統-除塵系統-水處理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47.1.儀表控制系統劃分根據轉底爐生產線工藝情況,儀表控制系7.2. 儀表選型依據可靠性、實用性、先進性、經濟性相結合。關鍵儀表采用技術先進的國外進口儀表或者引進國外技術生產的、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的產品。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57.2. 儀表選型依據可靠性、實用性、先進性、經濟性相結合。8.自動化控制8.1.控制系統配置原則8.2.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監控功能8.3.過程計算機系統(L2)返回匯報提綱468.自動化控制8.1.控制系統配置原則返回匯報提綱46(1)在進行控制系統的應用軟件設計時,將滿足以下原則要求:-最大程度滿足工藝控制要求;-具有較高的系統安全性;-具有較高的可視性、可讀性;-具有方便,快捷的可操作性;-具有完全開放性;-具有完善的故障處理和報警功能;(2)人——機接口設備,用直觀動態顯示畫面進行生產作業,極大地提高了作業人員的操作效率。(3)操作方式。全線操作系統由操作室操作站和機旁操作箱構成。8.1.控制系統配置原則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7(1)在進行控制系統的應用軟件設計時,將滿足以下原則要求:88.2. 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監控功能1)數據采集及處理;2)參數顯示(物位、溫度、壓力、流量等);3)控制系統及生產設備運行狀態顯示(電機運行、閥開/關);4)重要參數顯示趨勢曲線;5)回路詳細顯示;6)趨勢顯示;7)報警和事件列表;8)各工藝環節的模擬畫面顯示;9)生產數據報表畫面及打印;10)過程變量數值報警、記錄及打印。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88.2. 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監控功能1)數據采集及處理8.3.過程計算機系統(L2)基本控制功能1、計劃管理,包括生產計劃、單耗計劃、消耗計劃、運行管理。2、生產實績管理及控制,包括原料系統、轉底爐系統、煙氣處理系統、水處理系統等整個主/輔作業線。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原燃料數據管理配比數據處理配料基礎消耗管理轉底爐本體數據管理主要功能:返礦數據處理數據顯示報表打印數據通信處理498.3.過程計算機系統(L2)基本控制功能1、計劃管理,包括9.建筑結構9.1.設計原則9.2.建筑統一技術條件9.3.建筑構造9.4.結構9.5.建筑物、構筑物結構形式一覽表返回匯報提綱509.建筑結構9.1.設計原則返回匯報提綱50滿足生產工藝和總體布局,做到實用、耐久、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標準適當、注意美觀。滿足轉底爐車間生產特點,考慮廠房的隔熱、防塵、通風、采光和防噪聲標準和要求。工程設計執行質量保證體系,確保設計質量和周期。盡量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價。9.1.設計原則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1滿足生產工藝和總體布局,做到實用、耐久、技術先進、經濟合理、9.2.建筑統一技術條件(1)各車間室內地坪相對標高為±0.00m,室內外高差為300mm。(2)平面尺寸為軸線尺寸,未計墻厚和柱厚,屋面平臺標高是屋面板底或吊車梁底值。(3)柱距,跨度等按300mm×n為基準,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建筑結構特點,各類建構筑物柱網具體確定(個別除外),層高盡量用100mm的倍數,其中主廠房為鋼排架結構,轉底爐平臺為現澆混凝土結構,按工藝布置單獨確定。(4)各生產車間、輔助設施的樓面、平臺均按工藝要求確定標高,在滿足通風采光等要求下,盡量用300mm的倍數。(5)其它:主廠房設置橫向氣樓,加大排氣量,以利于散熱排塵;散發大量灰塵的廠房內設置防塵墻,附設在這些廠房內的儀器,儀表,控制盤等房間,選用固定窗、密封門;需隔熱的建筑,設擠塑板隔熱層,以減少廠房結構溫度應力;廠區值班室、辦公室采用防盜門、鋁合金窗。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29.2.建筑統一技術條件(1)各車間室內地坪相對標高為±0.9.3.建筑構造樓地面:一般廠房采用水泥樓地面或鋼板樓面,潔凈度要求高的房間則采用地磚樓地面。屋面:均采用有組織排水。各生產平臺之間根據工藝需要設置的樓梯均為鋼結構,屋面均設置鋼制檢修爬梯。根據工藝要求附設在廠房內的控制室、操作室,門窗選用固定窗、雙層窗、密封門,以滿足防塵、隔聲、高潔凈度的要求。內外墻體均磚墻為磚墻內外粉乳膠漆或復合壓型鋼板圍護。裝修:內裝修,生產廠房一勾縫刷白,水泥墻群;輔房,一般抹灰加白色內墻涂料;外裝修,一般均采用混合砂漿粉刷,特殊要求另定。立面上,廠區的色彩設計充分考慮到沙鋼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色,采用簡潔明快的白色乳膠漆墻面配上藍色壓型鋼板墻面,既體現了極強的現代感,也充分發揚了企業本身的特色。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39.3.建筑構造樓地面:一般廠房采用水泥樓地面或鋼板樓面,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建筑特點,主要建筑物采用砼框架、鋼排架結構形式;輔助性建筑,高度在5m以下時,一般采用磚砌體結構。9.4.結構結構設計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級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4根據生9.5.建筑物、構筑物結構形式一覽表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59.5.建筑物、構筑物結構形式一覽表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510.工業爐10.1.設計原則10.2.工業爐設計返回匯報提綱5610.工業爐10.1.設計原則返回匯報提綱5610.1.設計原則遵循供熱能力和燃氣熱值來設計的。本煙氣爐,本著簡潔實用、高效節能、操作簡便、運行可靠的原則,制定合理技術方案保證煙氣質量高,產能高,燃料消耗低,操作控制簡單方便,運行安全保障良好,制作成本低,運行維護費用低。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710.1.設計原則遵循供熱能力和燃氣熱值來設計的。本煙氣爐10.2.工業爐設計工業爐參數煙氣爐設計技術特點(1)爐襯采用性能良好的低水泥澆注料進行整體澆注,爐頂、爐墻采用復合結構,完善爐體絕熱,減少爐體散熱,改善操作環境。(2)合理配置爐子兩側操作及檢修爐門,結構設計做到開啟靈活,關閉嚴密,減少爐氣外溢和冷風吸入的熱損失。(3)先進合理的燒嘴選型,上下錯布燒嘴,提高爐內溫度均勻性,為加熱工藝控制創造了條件,降低燃料消耗,節約能源。(4)配備完善的熱工自動化控制系統,保證準確的出爐煙氣溫度,確保合理的爐溫、空燃比和爐壓等控制,使熱損失減少到最小。采取先進實用、安全可靠的儀控設備,搞好基礎自動化和熱工儀表的一級控制,實現操作自動化。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810.2.工業爐設計工業爐參數煙氣爐設計技術特點(1)爐襯采11.能源消耗與節能措施11.1.相關法律、法規文件11.2.能源消耗11.3.節能措施返回匯報提綱5911.能源消耗與節能措施11.1.相關法律、法規文件返回匯報11.1.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指南的通知》(發改環資[2007]21號);《江蘇省政府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意見》(蘇政發[2006]152號);《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江蘇省人民政府,2002);《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蘇政發[2007]63號)。《國務院關于發布促進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國發(2005)40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國家發改委2005年第40號);《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2006年修訂);《建筑節能技術政策》(建設部1996年發布);《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發改環資[2004]2505號)。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011.1.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下11.2.能源消耗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111.2.能源消耗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111.3.節能措施利用神霧專利——蓄熱式燃燒技術,降低燃料消耗充分利用粉塵內碳資源,大大降低還原煤消耗選用高效節能設備,部分設備采用變頻調速,減少電耗熱工設備耐火內襯及管道絕熱采用合理結構,選用適當材質,減少系統的散熱損失采用了低損耗變壓器,并使負荷處于最佳節能運行狀態采用自動化檢測、控制,保持生產在設定狀態下進行將循環水系統前一級使用點的排水,作為后一級使用點的用補充水完善企業的計量系統將處理后廢水作為循環水系統的補充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使用余熱鍋爐,產生蒸汽,回收利用余熱,提高能源利用率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211.3.節能措施利用神霧專利——蓄熱式燃燒技術,降低燃料消12.環境保護12.1.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2.2.污染控制12.3.環保投資返回匯報提綱6312.環境保護12.1.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返回匯報提綱6312.1.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粉塵:在還原煤加工、配料、混合、轉運等工序均有粉塵產生。(2)有害氣體:由于轉底爐復雜的化學反應以及原料條件,會在煙氣中產生ZnO、Pb、PbO等有害成分;在轉底爐附近,由于管道閥門可能的泄漏,會有CO有毒氣體的溢出。(3)噪音:在潤磨機設備工作時會產生機械運轉噪音;各種大型風機、水泵運行中會產生流體運動噪音。(4)熱污染:主煙氣溫度很高,若沒有采取措施,會造成高溫污染。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412.1.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粉塵:在還原煤加工、配料12.2.污染控制采用清潔生產工藝采用蓄熱式燃燒技術利用熱能充分利用粉塵內碳減少還原用煤所有除塵灰原料的運輸均采用密閉罐車,采用氣力泵送卸灰,減少運輸中的二次揚塵;除塵灰儲料、配料采用密閉筒倉產品經過熱壓機熱壓成塊,在產品運輸過程中,不產生揚塵余熱利用產生蒸氣并入廠區管網轉底爐煙氣的CO經過全部燃燒為CO2,無有毒氣體排放所有粉塵沒有外排廢氣治理措施采用布袋除塵器對轉底爐煙氣和物料轉運、輸送過程的粉塵收集和處理與清潔生產相適應,采取各種措施,回收廢氣熱能資源廢水治理措施生產用水全部循環使用,無廢水外排固體廢物的處理與清潔生產相適應,所有固體廢物做原料利用。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512.2.污染控制采用清潔生產工藝采用蓄熱式燃燒技術利用熱能12.2.污染控制(續)(1)選用低噪音設備(2)在鼓風機上配加消音器;(3)才用隔音設備;(4)重視煙氣及其回收利用系統的密封.噪音控制廠區綠化環境監測和環保管理機構由沙鋼統一考慮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612.2.污染控制(續)(1)選用低噪音設備噪音控制廠區綠12.3.環保投資本工程本身就是一個固廢綜合處理、資源循環利用的環境保護項目。本工程總投資為26110.66萬元,全部為環境保護設施投資。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712.3.環保投資本工程本身就是一個固廢綜合處理、資源循環利13.消防返回匯報提綱13.1.火災危險性分析13.2.火災防范措施6813.消防返回匯報提綱13.1.火災危險性分析6813.1.火災危險性分析電氣設備、輸配電線路、電器元件等過流或故障時可能引發火災,電纜通廊、電纜隧道因絕緣不良可能發生火災;液壓站、潤滑站以礦物油作為工作介質,礦物油泄漏或使用不當有可能發生火災;煤氣泄漏或使用不當可能發生爆炸引發火災;較高的排氣煙囪以及易受雷擊的建、構筑物、電氣設備等遭雷擊也可能引發火災;根據本工程生產工藝特點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有關條款,其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為:高低壓配電室、變壓器室、控制室、PLC室、液壓站、潤滑站等,均為丙類;轉底爐主廠房、配料室、運輸皮帶通廊、水處理泵房等均屬丁類。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6913.1.火災危險性分析電氣設備、輸配電線路、電器元件等過流13.2.火災防范措施執行國家“以防為主,防消結合”的總要求,在總圖布置,建筑設計,防止自然災害(如雷電等),消防水,滅火器材,火災報警等方面,綜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各建構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鋼鐵企業總圖運輸設計規范》的規定進行設計。廠內所有車間、站房、計算機房、變壓器室、電氣室等建筑物,均按一、二級建筑物耐火等級設計,并設安全疏散門。第二類或第三類工業建筑物防雷保護措施消防給水電氣及火災報警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7013.2.火災防范措施執行國家“以防為主,防消結合”的總要求13.2.火災防范措施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本設計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有關規定進行設計,考慮了一系列火災預防及滅火措施,使火災的發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一旦發生火災可及時得到有效的撲救,保障了生產人員和設施的安全。7113.2.火災防范措施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本設計嚴格按照《建筑14.勞動安全衛生14.1.生產中不安全因素分析14.2.職業危害因素分析14.3.設計中采取的有效措施返回匯報提綱7214.勞動安全衛生14.1.生產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返回匯報提綱14.1.生產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在初步設計中,綜合分析了“火災,爆炸,觸電,車禍,機械傷害,雷擊,本工程的特殊情況”等危險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7314.1.生產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在初步設計中,綜合分析了“火災14.2.職業危害因素分析在初步設計中,綜合分析了“高溫、熱輻射,粉塵危害與有害氣體危害,噪聲,中暑”等職業傷害,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7414.2.職業危害因素分析在初步設計中,綜合分析了“高溫、熱14.3.設計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本設計在“安全,消防,環保,職業衛生,防暑降溫,安全教育、檢測站、救護設施與職業病治療設施”各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能夠達到安全,衛生,清潔,環保生產的要求。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7514.3.設計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本設計在“安全,消防,環保,職15.勞動定員15.1.編制原則15.2.車間定員返回匯報提綱7615.勞動定員15.1.編制原則返回匯報提綱7615.1.編制原則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勞動法規按照科學、高效、精簡的原則,并參照冶金企業成功經驗,合理編制職工定員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7715.1.編制原則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勞動法規下一頁返回小節目15.2.車間定員本車間總定員100人。其中管理人員12人:包括作業長、工段長、內勤、安全、工藝工程師、設備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全車間操作工人64人,實行三班運作。點檢維護24人,其中機械15人,電氣6人,儀表1人,計算機2人。本設計采用4班3運轉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7815.2.車間定員本車間總定員100人。其中下一頁返回小節目16.概預算13.1.投資組成13.2.編制依據13.3.有關問題說明返回匯報提綱7916.概預算13.1.投資組成返回匯報提綱7916.1.投資組成本工程概算價值26110.66萬元,其中工程費22977.55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1889.75萬元,基本預備費(5%)1243.36萬元。概算包括建筑費、設備費、安裝費、其它費、總承包管理費、設計費等;概算投資中未包括須由業主承擔部分:地質勘測費、環評費、場地平整費、樁基處理費、成套熱壓塊機組設備費等。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8016.1.投資組成本工程概算價值26110.66萬元,其中工16.2.編制依據根據各專業初步設計內容和深度,計算和估算出主要工程量及設備數量為投資計算的主要依據;安裝工程按照《冶金工業概算定額(指標)》,并按照現行2008年9月市場價格平均水平進行計算;建筑工程參考類似工程指標;《冶金工業建設初步設計概算編制辦法》;主要設備材料參照有關專業廠家詢價及廠家報價;合同附件《甲乙雙方設計分工及供貨分交范圍》。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8116.2.編制依據根據各專業初步設計內容和深度,計算和估算出16.3.有關問題說明安裝工程中的熱壓成型機組屬業主引進設備,故成套電柜電箱亦未計材料價格;本概算中工器具費按設備費的0.5%計取,設備運雜費按設備費的4%計取;未包括設備的備品備件和易損件的費用、供電貼費等;此報價未包括征地費、特殊工程措施費、建設期貸款利息及鋪地流動基金;本次投資概算己綜合考慮到2008年平均價格水平;依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停止計取;本概算中未包括業主承擔的項目建設區內原強排泵站的拆復建的工程費用;本工程所有地上、地下建、構筑物拆除(遷)、地下障礙物、管線清除移建保護及文物保護挖掘等均由業主負責,本概算中未包括此部分費用;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8216.3.有關問題說明安裝工程中的熱壓成型機組屬業主引進設備16.3.有關問題說明(續)本概算中未包括項目建設區紅線以外1m的外部能源介質(水、電、煤氣、壓氣、軟水、蒸汽等)投資,新增用量由項目業主統一供給;工程地質勘察由項目業主負責。因目前本工程地質現狀不詳,所以概算費用中所有建、構筑物基礎均按正常地基情況、包括承臺或普通基礎以上來計算的。根據廠區實際地質情況,本廠區內的地基如需特殊處理,如采用樁基、大型筏板、置換(包括清淤、換土、填砂石砼及強夯等)或超過-5.0m的延深,所增加的投資應另行計算;工程按照正常施工工期考慮,報價未考慮趕工措施費;土建工程中未包括業主承擔的樁基工程費用。返回小節目錄下一頁8316.3.有關問題說明(續)本概算中未包括項目建設區紅線以外17.須待解決的問題1、總圖方案方案一:轉底爐主廠房讓開現有的強排泵站,但須拆除用地南面的堆取料機及其基礎。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礎上向北移動7.5m,向西移動6m,需拆除強排泵房的南面配電室,在水池的北面新建配電室。在此推薦方案一。2、熱壓機訂貨熱壓機制造周期長,同時缺少訂貨資料將影響主廠房施工圖設計的深入開展。請加快熱壓機訂貨工作。返回匯報提綱8417.須待解決的問題1、總圖方案返回匯報提綱842022/12/21微信公眾號:企業家第一課干貨共享平臺2022/12/18微信公眾號:匯報提綱總論轉底爐生產工藝總平面布置通風、除塵、燃氣、熱力給排水電
氣儀表檢測自動化控制建筑結構公輔設施能源消耗與節能措施環境保護消防勞動安全衛生勞動定員概預算須待解決的問題結束86匯報提綱總論公輔設施結束11.總論1.1.項目概況1.2.設計依據1.3.原材料條件1.4.產品和生產規模1.5.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1.6.生產工藝流程1.7.項目設計和建設內容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返回匯報提綱871.總論1.1.項目概況返回匯報提綱21.1.項目概況本項目將利用沙鋼現有生產系統中產生的各種含Zn、C、Fe的粉塵、污泥等固體廢料為原料,應用蓄熱式轉底爐直接還原技術,提取氧化鋅,回收蒸汽,并將副產品作為熱壓塊高爐爐料,從而實現資源、能源循環綜合利用。項目名稱: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固廢綜合處理、循環利用項目建設單位: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地點:江蘇揚子江國際冶金工業園內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881.1.項目概況本項目將利用沙鋼現有生產系統中產生的各種含1.2.設計依據(1)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固廢綜合處理、循環利用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2)200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請組織實施循環經濟高技術產業重大專項的通知》;(3)國務院2007年7月27日頒布的國家計委、經貿委七號令《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4)2005年12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第40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5)科學技術部編制《2006年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若干重點項目指南》;(6)2005年國家發改委第35號令《鋼鐵
產業發展政策》。
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891.2.設計依據(1)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固廢綜合處理、1.3.原材料條件本項目的原料為沙鋼鋼鐵工序產生的粉塵、污泥以及鐵精礦,還原劑采用粉塵中內含碳及還原煤,燃料采用熱值~6MJ/m3的轉爐煤氣。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01.3.原材料條件本項目的原料為沙鋼鋼鐵工序產生的粉塵、污1.4.產品和生產規模回收氧化鋅1.5萬t/a,氧化鋅含量60%~70%。鋅元素回收率≥85%,氧化鋅回收量與原料的鋅含量相關。年產30萬t金屬化率>80%的高爐爐料。其預計成分:TFe=60%~64%,金屬化率>80%,TFe含量與原料相關,原料含鐵量高,成品的TFe高。過熱蒸汽:產量~20t/h,溫度≥300℃,出口壓力≥1.6MPa。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11.4.產品和生產規模回收氧化鋅1.5萬t/a,氧化鋅含量1.5.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1)采用創新、先進的工藝方法及流程,采用蓄熱式轉底爐技術,采用實用可靠、便于管理和操作的工藝裝備,最終體現“投資省、見效快、質量高、效益好”的特點。(2)總圖布置合理、廠區布置緊湊,設計上盡可能避開現有的強排泵房及其它建構筑物,做到減少拆除、節約用地和物流通暢,項目建設在保證技術先進性的同時,控制和節省建設資金,努力實現資源和能源的最佳配置,把高爐爐料工程建設成為國內具有代表性的、效益優化的現代化工廠。(3)除地下受礦槽及冷卻水池外,其它建構筑物建在±0.00m平面上。(4)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對冶金行業的產業政策及當地政府的有關法律與規定,全力推動新技術的應用。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21.5.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1)采用創新、先進的工藝方法及(5)最大限度地推行清潔化工廠的相關技術,對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進行技術開發和探索,綜合治理環境污染,充分體現文明生產。(6)主體設備立足于國內設計、制造,部分關鍵設備引進國外的裝備,以有效節約寶貴的建設資金。(7)直接還原的關鍵工藝設備功能采用在借鑒、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蓄熱式轉底爐。(8)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提高勞動生產率。(9)設計考慮預留采用全精礦粉為原料生產高爐爐料進行工業實驗的能力。
1.5.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3(5)最大限度地推行清潔化工廠的相關技術,對再生資源的綜合利1.6.生產工藝流程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41.6.生產工藝流程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1.6.生產工藝流程(續)高溫廢氣沉降室輻射換熱余熱鍋爐布袋除塵收集氧化鋅風機煙囪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蒸汽951.6.生產工藝流程(續)高溫廢氣沉降室輻射換熱余熱鍋爐布1.7.項目設計和建設內容原料接受系統配料系統混勻、潤磨系統冷壓球及篩分系統生球烘干及篩分系統轉底爐還原系統熱壓塊及冷卻系統成品收集系統鋅回收系統通風、除塵系統燃氣、熱力系統水處理及循環系統余熱回收蒸汽系統供配電及自動化系統內部通訊、監控系統消防、煤氣報警系統紅線范圍內能源介質管線總圖運輸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61.7.項目設計和建設內容原料接受系統通風、除塵系統下一頁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7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2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8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991.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續)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42.轉底爐生產工藝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2.2. 設計規模、工作制度及產品方案2.3.工藝特點2.4.物料平衡2.5.主要車間組成與配置返回匯報提綱1002.轉底爐生產工藝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返回匯報提綱15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含鐵原料本工程所使用的原料為鐵精礦、高爐污泥、含鐵粉塵(各種煉鋼、煉鐵粉塵)。燃料使用轉爐煤氣作為燃料,進廠壓力≥5.5kPa、熱值6MJ/。還原劑本工程使煤還原劑。進廠原煤粒度控制在20mm以內,通過廠內破碎設備破碎至2mm以下后供轉底爐使用。全精粉試驗時石灰粒度要求小于3mm,采用水泥罐車輸送至配料室的密閉石灰倉內,以改善環境條件。還原劑煤要求粒度≤74μ,從高爐噴吹系統用氣力輸送送到配料室。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1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含鐵原料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6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續)原料成分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22.1.轉底爐生產原材料(續)原料成分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72.2.設計規模、工作制度及產品方案設計規模本工程設計選用年產30萬t高爐爐料的轉底爐一座,年產高爐爐料30萬t,塊度100mm×48mm×28mm。工作制度工作制度為連續工作制,每日三班,每班8小時,日歷作業率91.32%,即相當于作業時間8000h/a。產品方案金屬化率>80%的高爐爐料30萬t/a、含ZnO~65%氧化鋅粉塵1.5萬t/a及蒸汽20t/h。高爐爐料的預計成分,TFe=60%~70%,金屬化率>80%,TFe含量與原料相關,原料含鐵量高,產品TFe就高。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32.2.設計規模、工作制度及產品方案設計規模下一頁返回小節目2.3.工藝特點采用蓄熱式燃燒的轉底爐技術處理鋼鐵廠粉塵,燃料可以采用低熱值煤氣,打破了目前國外直接還原轉底爐必須使用高熱值燃料的常規,切合中國國情,因而有重大創新;采用蓄熱式燒嘴燃燒技術,使得燒低熱值煤氣也能達到1400℃以上高溫的還原工藝要求,并能控制好爐內的還原氣氛。采用蓄熱式燒嘴燃燒,使轉底爐直接還原工藝在國內條件下工業化生產成為現實,主要特點是:(1)還原焙燒的物料是含碳球團,粉塵和煤粉之間緊密接觸,給快速還原提供了良好條件;(2)還原焙燒工藝是薄料層在高溫敞焰中加熱,實現快速還原。爐料在爐內還原時間短;(3)球團在轉底爐里焙燒過程中不受壓,爐料與爐襯之間無相對運動,因此對球團的強度要求不高,不會產生料團附壁“結圈”現象;(4)對鋅元素進行有效回收,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5)充分利用粉塵含碳,減少還原用煤量。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42.3.工藝特點采用蓄熱式燃燒的轉底爐技術處理鋼鐵廠粉塵,燃2.4.物料平衡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52.4.物料平衡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02.5.主要車間組成與配置受料系統配料室圓筒混合機室潤磨機室高壓壓球機室烘干機室主廠房成品樓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62.5.主要車間組成與配置受料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13.總平面布置返回匯報提綱下一頁1073.總平面布置返回匯報提綱下一頁224.通風、除塵、燃氣、熱力4.1.設計原則與技術措施4.2.設計依據4.3.車間除塵4.4.燃氣、熱力返回匯報提綱1084.通風、除塵、燃氣、熱力4.1.設計原則與技術措施返回匯報4.1.設計原則與技術措施為了改善工作環境,保護工人身體健康及防止對大氣的污染,本工程中對各工藝設備的煙氣進行了有效的捕集和處理。本工程還對車間內輔助設施安裝有相應的通風、空調等系統。使得整個車間各個崗位和周圍環境達到國家有關規范的要求。生產過程中散發粉塵,會對環境污染。為加強環境保護,設計對生產過程各產塵點、產塵設備以及轉運環節采取綜合有效措施,控制其粉塵擴散外逸,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布置及車間配置、生產作業制度和物料性質,設置除塵系統,使車間環境得以改善,經凈化設備處理后的廢氣排放濃度符合國家《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94.1.設計原則與技術措施為了改善工作環境,保護工人身體健康4.2.設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冶金工業環境保護設計規定》(YB9066-1995)《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104.2.設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下一頁返回小節目4.3.車間除塵配料室除塵系統配料室含鐵除塵灰倉有五個,均采用氣力輸送,因此在每個倉頂配設除塵通氣設施。干球篩分及倉儲除塵系統設計選用PPW64-4氣箱式脈沖布袋除塵器一臺。凈化后的煙氣經風機排至10m高的D800鋼制煙囪排往大氣。除塵灰收集后外運。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114.3.車間除塵配料室除塵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64.3.車間除塵(續)轉底爐煙氣除塵系統該除塵系統收集的粉塵通過氣力輸送管道送至氧化鋅成品灰倉收集外運。氧化鋅成品灰倉頂部設一臺氣力輸送倉頂型脈沖袋式除塵器,氧化鋅成品灰卸至成品灰倉,以避免二次揚塵。凈化后的煙氣用D2500、H=50m的鋼制煙囪排往大氣,排放濃度≤50mg/m3,滿足煙塵排放的環保要求。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124.3.車間除塵(續)轉底爐煙氣除塵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4.3.車間除塵(續)固廢綜合處理、資源循環利用是本工程的特點,利用高爐灰、電爐灰、高爐塵泥等廢棄物作原料,采用轉底爐生產高爐原料的同時將尾氣中的氧化鋅粉塵收集起來。該除塵系統專為收集氧化鋅粉塵而設,同時粉塵外逸影響環境。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134.3.車間除塵(續)固廢綜合處理、資源循環利用是本工程的特4.4.燃氣、熱力轉底爐余熱鍋爐煤氣供應壓縮空氣分為普通壓縮空氣和儀表壓縮空氣,分別供應氮氣供應:轉底爐氮氣密封,熱壓塊氮氣保護,轉底爐煤氣吹掃,煙氣爐煤氣吹掃。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144.4.燃氣、熱力轉底爐余熱鍋爐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295.給排水5.1.設計原則5.2.水源5.3.生產用水量5.4.給排水系統返回匯報提綱1155.給排水5.1.設計原則返回匯報提綱305.1.設計原則新建轉底爐直接還原車間的給排水設施在滿足工藝設備的水量、水質、水壓和水溫的要求下,以充分合理利用水資源以及節約能源的原則,盡可能采用循環及廢水重復使用的水處理工藝,以減少污水外排,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為保證工藝設備的安全,凡不得斷水的用水戶,均設有安全供水措施。
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165.1.設計原則新建轉底爐直接還原車間的給排水設施在滿足工藝5.2.水源符合要求的生活、生產、消防用水和軟水水源均由沙鋼公司送至30萬t轉底爐直接還原車間外1m。(1)生產、消防給水提供兩路給水管,接口管徑為DN200。生產新水Q=60m3/h(平均),P=0.35MPa。消防用水量為Q=90m3/h,P=0.35MPa。(2)生活給水管接口管徑為DN80,Q=10m3/h,P=0.35MPa。(3)軟水給水管接口管徑為DN100,Q=35m3/h,P=0.35MPa。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175.2.水源符合要求的生活、生產、消防用水和軟水水源均由沙鋼5.3.生產用水量根據各用水戶對水量、水質、水壓、水溫的要求,經水量平衡:生產用水①生產總用水量
1080m3/h②循環水量
1040m3/h③循環水補充水量
40m3/h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185.3.生產用水量根據各用水戶對水量、水質、水壓、水溫的要求5.4給排水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凈環水系統該系統主要解決轉底爐冷卻段管組、轉底爐出料機罩、風機軸、液壓設備冷卻水等間接冷卻用水,該部分用水量為610m3/h,用水壓力0.40MPa,用水溫度≤35℃。冷卻回水水質未受污染,僅水溫升高,回水流至凈環水熱水池經加壓后上冷卻塔冷卻,冷卻后水至凈環水冷水池,用泵加壓循環使用。1195.4給排水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凈環水系統34濁環水系統該系統主要用戶有轉底爐熱壓塊冷卻用水及其他用水,總用水量為430m3/h。DRI水冷池溢流水及車間沖洗地坪污水自流至沉淀池進行處理,沉淀池出水用泵加壓上高溫污水冷卻塔進行冷卻,冷卻后水至濁環水冷水池,再用泵加壓循環使用。沉淀池內沉泥人工定期清理回收利用。返回小節目錄下一頁5.4給排水系統(續)120濁環水系統返回小節目錄下一頁5.4給排水系統(續)35安全供水給排水系統用電設備采用二路獨立電源。二路電源之間能自動切換,各組泵均設有備用泵,備用泵能自動投入運行。并且對系統中水量、壓力、溫度、水池水位進行檢測并遠傳顯示,設高低水位報警。凈環水給水泵組設快速啟動柴油機水泵一臺,作為轉底爐設備冷卻水的應急供水。返回小節目錄下一頁5.4給排水系統(續)121安全供水返回小節目錄下一頁5.4給排水系統(續)366.電
氣6.1.電壓等級及計算負荷6.2.電氣系統6.3.通訊設施返回匯報提綱1226.電氣6.1.電壓等級及計算負荷返回匯報提綱376.1.電壓等級及負荷(1)供電電源電壓為10kV,配電電壓等級10kV/0.4kV。(2)工程總裝機容量8812.1kW,原料配料及成品系統容量6681.74kW,轉底爐系統裝機容量1126.27kW,水處理系統
1004.1kW;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236.1.電壓等級及負荷(1)供電電源電壓為10kV,配電電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供配電系統
本設計擬設置10kV高壓主開關站及車間變電所一座,電源引自沙鋼現有廠區5800m3高爐10kV變電所,兩路10kV電源架空引入。高壓壓球室附近設置原料車間變電所一座;并設置配料室低壓配電室、轉底爐及成品低壓配電室、煙氣除塵低壓配電室、水處理低壓配電室共四座;其中轉底爐及成品低壓配電室設置在主控樓底層。
124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供配電系統39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kV高壓主開關站車間變電所選用兩臺1250kVA10kV/0.4kV變壓器向轉底爐及成品、煙氣除塵系統、水處理系統低壓設備供電。原料變電所選用一臺2000kVA10kV/0.4kV變壓器向受料、燃料破碎、原料系統低壓設備供電。其中各低壓配電室電源均引自各變電所低壓配電室。125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0kV高壓主開關站車間2、主控樓在轉底爐東北側設置主控樓,主控樓為四層結構,一層為全廠點名室和辦公室,二層為電纜夾層,三層為轉底爐和成品系統低壓配電室,主控樓四層為PLC控制室和綜合自動化監控室,室內操作站監控全廠生產設備。3、PLC控制系統全車間設置PLC控制系統對工藝設備、低壓供配電系統進行集中監控,PLC控制系統電氣和儀表共用。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262、主控樓6.2.電氣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16.3.通訊設施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276.3.通訊設施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427.儀表檢測7.1.儀表控制系統劃分7.2.儀表選型返回匯報提綱1287.儀表檢測7.1.儀表控制系統劃分返回匯報提綱437.1.儀表控制系統劃分根據轉底爐生產線工藝情況,儀表控制系統可分以下系統:-原料系統-轉底爐系統-成品系統-除塵系統-水處理系統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297.1.儀表控制系統劃分根據轉底爐生產線工藝情況,儀表控制系7.2. 儀表選型依據可靠性、實用性、先進性、經濟性相結合。關鍵儀表采用技術先進的國外進口儀表或者引進國外技術生產的、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的產品。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07.2. 儀表選型依據可靠性、實用性、先進性、經濟性相結合。8.自動化控制8.1.控制系統配置原則8.2.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監控功能8.3.過程計算機系統(L2)返回匯報提綱1318.自動化控制8.1.控制系統配置原則返回匯報提綱46(1)在進行控制系統的應用軟件設計時,將滿足以下原則要求:-最大程度滿足工藝控制要求;-具有較高的系統安全性;-具有較高的可視性、可讀性;-具有方便,快捷的可操作性;-具有完全開放性;-具有完善的故障處理和報警功能;(2)人——機接口設備,用直觀動態顯示畫面進行生產作業,極大地提高了作業人員的操作效率。(3)操作方式。全線操作系統由操作室操作站和機旁操作箱構成。8.1.控制系統配置原則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2(1)在進行控制系統的應用軟件設計時,將滿足以下原則要求:88.2. 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監控功能1)數據采集及處理;2)參數顯示(物位、溫度、壓力、流量等);3)控制系統及生產設備運行狀態顯示(電機運行、閥開/關);4)重要參數顯示趨勢曲線;5)回路詳細顯示;6)趨勢顯示;7)報警和事件列表;8)各工藝環節的模擬畫面顯示;9)生產數據報表畫面及打印;10)過程變量數值報警、記錄及打印。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38.2. 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監控功能1)數據采集及處理8.3.過程計算機系統(L2)基本控制功能1、計劃管理,包括生產計劃、單耗計劃、消耗計劃、運行管理。2、生產實績管理及控制,包括原料系統、轉底爐系統、煙氣處理系統、水處理系統等整個主/輔作業線。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原燃料數據管理配比數據處理配料基礎消耗管理轉底爐本體數據管理主要功能:返礦數據處理數據顯示報表打印數據通信處理1348.3.過程計算機系統(L2)基本控制功能1、計劃管理,包括9.建筑結構9.1.設計原則9.2.建筑統一技術條件9.3.建筑構造9.4.結構9.5.建筑物、構筑物結構形式一覽表返回匯報提綱1359.建筑結構9.1.設計原則返回匯報提綱50滿足生產工藝和總體布局,做到實用、耐久、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標準適當、注意美觀。滿足轉底爐車間生產特點,考慮廠房的隔熱、防塵、通風、采光和防噪聲標準和要求。工程設計執行質量保證體系,確保設計質量和周期。盡量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價。9.1.設計原則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6滿足生產工藝和總體布局,做到實用、耐久、技術先進、經濟合理、9.2.建筑統一技術條件(1)各車間室內地坪相對標高為±0.00m,室內外高差為300mm。(2)平面尺寸為軸線尺寸,未計墻厚和柱厚,屋面平臺標高是屋面板底或吊車梁底值。(3)柱距,跨度等按300mm×n為基準,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建筑結構特點,各類建構筑物柱網具體確定(個別除外),層高盡量用100mm的倍數,其中主廠房為鋼排架結構,轉底爐平臺為現澆混凝土結構,按工藝布置單獨確定。(4)各生產車間、輔助設施的樓面、平臺均按工藝要求確定標高,在滿足通風采光等要求下,盡量用300mm的倍數。(5)其它:主廠房設置橫向氣樓,加大排氣量,以利于散熱排塵;散發大量灰塵的廠房內設置防塵墻,附設在這些廠房內的儀器,儀表,控制盤等房間,選用固定窗、密封門;需隔熱的建筑,設擠塑板隔熱層,以減少廠房結構溫度應力;廠區值班室、辦公室采用防盜門、鋁合金窗。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79.2.建筑統一技術條件(1)各車間室內地坪相對標高為±0.9.3.建筑構造樓地面:一般廠房采用水泥樓地面或鋼板樓面,潔凈度要求高的房間則采用地磚樓地面。屋面:均采用有組織排水。各生產平臺之間根據工藝需要設置的樓梯均為鋼結構,屋面均設置鋼制檢修爬梯。根據工藝要求附設在廠房內的控制室、操作室,門窗選用固定窗、雙層窗、密封門,以滿足防塵、隔聲、高潔凈度的要求。內外墻體均磚墻為磚墻內外粉乳膠漆或復合壓型鋼板圍護。裝修:內裝修,生產廠房一勾縫刷白,水泥墻群;輔房,一般抹灰加白色內墻涂料;外裝修,一般均采用混合砂漿粉刷,特殊要求另定。立面上,廠區的色彩設計充分考慮到沙鋼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色,采用簡潔明快的白色乳膠漆墻面配上藍色壓型鋼板墻面,既體現了極強的現代感,也充分發揚了企業本身的特色。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89.3.建筑構造樓地面:一般廠房采用水泥樓地面或鋼板樓面,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建筑特點,主要建筑物采用砼框架、鋼排架結構形式;輔助性建筑,高度在5m以下時,一般采用磚砌體結構。9.4.結構結構設計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級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39根據生9.5.建筑物、構筑物結構形式一覽表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409.5.建筑物、構筑物結構形式一覽表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5510.工業爐10.1.設計原則10.2.工業爐設計返回匯報提綱14110.工業爐10.1.設計原則返回匯報提綱5610.1.設計原則遵循供熱能力和燃氣熱值來設計的。本煙氣爐,本著簡潔實用、高效節能、操作簡便、運行可靠的原則,制定合理技術方案保證煙氣質量高,產能高,燃料消耗低,操作控制簡單方便,運行安全保障良好,制作成本低,運行維護費用低。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4210.1.設計原則遵循供熱能力和燃氣熱值來設計的。本煙氣爐10.2.工業爐設計工業爐參數煙氣爐設計技術特點(1)爐襯采用性能良好的低水泥澆注料進行整體澆注,爐頂、爐墻采用復合結構,完善爐體絕熱,減少爐體散熱,改善操作環境。(2)合理配置爐子兩側操作及檢修爐門,結構設計做到開啟靈活,關閉嚴密,減少爐氣外溢和冷風吸入的熱損失。(3)先進合理的燒嘴選型,上下錯布燒嘴,提高爐內溫度均勻性,為加熱工藝控制創造了條件,降低燃料消耗,節約能源。(4)配備完善的熱工自動化控制系統,保證準確的出爐煙氣溫度,確保合理的爐溫、空燃比和爐壓等控制,使熱損失減少到最小。采取先進實用、安全可靠的儀控設備,搞好基礎自動化和熱工儀表的一級控制,實現操作自動化。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4310.2.工業爐設計工業爐參數煙氣爐設計技術特點(1)爐襯采11.能源消耗與節能措施11.1.相關法律、法規文件11.2.能源消耗11.3.節能措施返回匯報提綱14411.能源消耗與節能措施11.1.相關法律、法規文件返回匯報11.1.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指南的通知》(發改環資[2007]21號);《江蘇省政府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意見》(蘇政發[2006]152號);《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江蘇省人民政府,2002);《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蘇政發[2007]63號)。《國務院關于發布促進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國發(2005)40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國家發改委2005年第40號);《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2006年修訂);《建筑節能技術政策》(建設部1996年發布);《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發改環資[2004]2505號)。下一頁返回小節目錄14511.1.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下11.2.能源消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管道工程法律法規政策學習與應用考核試卷
- 紡織品批發商物流配送網絡優化考核試卷
- 紡織品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漁業資源養護與海洋資源全球合作機制加強考核試卷
- 電視節目的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體驗考核試卷
- 植物油加工廠的智能化生產調度優化考核試卷
- 硅冶煉廠的工藝優化與產能提升考核試卷
- 煤炭行業技術創新與研發考核試卷
- 滌綸纖維在防油地毯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眼科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設備考核試卷
- GB/T 5534-2024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
- 養老院消防預案和應急預案
- 2024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180題
- 精神殘疾人康復培訓
- 夫妻忠誠協議書(完整版)
- 水利基礎理論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面向雙高電力系統發展需求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報告
- 發酵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間接排放標準DB41 758-2012
-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項訓練:中國近代史材料題40題(原卷版)
- 2024年手工木工職業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下(多選、判斷題)
- 2024上半年浙江杭州市臨平區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招聘61人歷年高頻500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